回顾一下2011年的国产片,会发现去年简直就是小成本电影扎堆,从去年贺岁档的《武林外传》开始到上周跨年上映的《2012来了》,大家会发现烂片年年有,去年特别多。
内地小成本电影扎堆的投入电影市场,且都千篇一律,不是山寨就是恶搞,大都粗制滥造,《大人物》《B区32号》《夜惊魂》《床下有人》《致命请柬》等等,都让观众对内地小成本电影失望一次又一次。
好在“双十一”上映的《失恋33天》打破这个僵局,超过了当年《疯狂的石头》的辉煌,不足1500万的投资换回了3.6亿的票房,这无疑给低靡的国产片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啊。
12月30日上映的这部《双人床条约》被媒体调侃为“离婚33天”,故事内容其实非常烂俗,耿乐和刘威葳饰演的一对中年夫妻,每日矛盾不断最终决定离婚,可考虑到怕影响女儿考试心情,决定签订一份“双人床条约”先假扮夫妻稳住女儿,一切等到女儿考试结束,可是女儿已经察觉,于是开始三个人“各怀鬼胎”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荒诞事件。
耿乐饰演的小男人赵敬初,从开头就延续了《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中的至贱无敌,一连串的意淫倒是让这个开场就变得轻松欢乐,初看到赵敬初这个角色实在感叹岁月这把杀猪刀,这个年过四十一脸猥琐的大叔果真是当年《开往春天的地铁》里青春激情的建斌吗?
电影开头20分钟完全是耿乐一个人的主场秀,虽说表演浮夸,可是这另类诠释的婚姻生活却演活了现实中一部分男人的无奈委屈,倒也贱的可爱。
爱情和婚姻是一个怎么说也说不完的话题,这两个词汇似乎是一体的,但定义又是完全不同的,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爱情”和“婚姻”各个年龄层对它的定义,题材的大众化已经决定了本片的话题性和共鸣性,只不过看看本片在网络上的低评分和观影人数,也更加验证了,这样的家庭题材,观众们给的“同情分”再高也是没有用的,小成本电影要想脱颖而出,除了剧本演员的高质量,是否有吸引大众的噱头才是最重要的,口碑是撑不起整个电影市场的。
影片中赵敬初代表的是不惑之年的已婚男,王豪饰演的杨茜代表的是热情奔放的80、90一代,两代人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观点是导致这个荒诞故事的开端。
首先,小男人和女强人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其中正室和小三场上答辩的一场戏也很好的纠正了大众对于这样阴盛阳衰家庭的错误理解。
电影中,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无非是爱情变亲情之后的没有激情,琐碎的家事是导火索,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婚姻中的男女永远只看得到对方的缺点,然后再无限放大。
年轻一代的男女注重的是物质的享受和肉体的欢娱,却常常忽略了激情过后剩下的责任应该怎么履行,就好像片中伪小三杨茜知道赵敬初离婚后还和前妻住在一张床上,非但没有惊讶还表示理解。
郑佩佩饰演的母亲这一代更多的是包办婚姻,跟老头子吵了一辈子,对着遗像还不忘发两句牢骚,老人们的爱情观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依靠,亲情的比重其实要比爱情多。
另外这部电影的台词也是一大特色,耿乐饰演的赵敬初要是比毒舌,还真不比《失恋33天》里的王小贱差。
开头就是一番娱乐大众的“离婚论”,那句“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倒霉的男人”确实让人捧腹,而大部分“毒舌台词”乍听滑稽可笑,可实际字字诛心,戳中小男人软肋。
电影的一些剪辑叙事虽说在这类电影中不鲜见,可是演员自然的表演确实抹去了很多山寨恶搞之嫌。
去年后半年,国产片确实在剧情上风格多变,《密室2》《不怕贼惦记》《嘿店》惊悚悬疑科幻什么都有,《新月魅影》连僵尸这套都搬出来了,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双人床条约》既不像《失恋33天》那么闹,也不像《追爱》那么悲,就像爱情和婚姻,最合适的一个论点就是“在平淡中可以找到激情,在烦恼里可以找到快乐,在琐碎事里可以找到情趣”。
看完了,影院效果超好!
是近年来除去<失恋33天>之外的另一部强大作品.电影是什么?
装B范们别YY了,你们看的懂吗?
电影没那么高深,博得观众的笑声与喜爱,又能给人以温暖感动,就是NB的电影!
《双人床条约》做到了!
NB!
团圆版《克莱默夫妇》,黑色幽默发人深省不同年龄的人,对婚姻和爱情都持不同的看法,在《双人床条约》中,郑佩佩、常蓝天以及谢园饰演的老年夫妻,耿乐和刘威葳的中年情感,和80后美女杨茜的感情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准则。
影片很妙的就是将这几种阶段的人放在一起,让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爱情婚姻状态通过幽默的方式产生碰撞,发人深省。
影片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方式,边讲故事边穿插人生哲理,在影片的拍摄方式上也跳脱了往常的平铺直叙,而采用了跳跃性思维和虚拟结局的方式,让观众真正体会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
另外,影片将不同人群的心理状态精准地传达给观众,将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描摹得惟妙惟肖,也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家的意义。
其实拍得很不错,男主很有味道,也拍出了婚姻生活中的尖锐和温馨。
生活就像调味剂,来点酸苦的,才吃得出甜味。
从演技上看,一家子人的演技都很不错,家庭氛围也很好~这电影真是宣传太少了吧,不看的话,完全不知道这是新上映的呢~
虽然传说中的玛雅末日年2012已经到来,但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新年喜庆却丝毫不减。
在告别了又打又杀又飞又炮的2011贺岁档后,看一部轻松爱情喜剧让自己轻松一下不失是一个好的开端。
这个时候如果看一看刘威葳和耿乐两位个性明星上演的“双人床冷战”,不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完电影回想一下十几年前冯巩和吕丽萍一样分手不分床的《不是我不在乎》,从当年90年代的知识分子夫妻面对离婚的犹豫和顾虑,到今天新世纪型男熟女的率性洒脱,进化式的婚姻危机,相信所有从哪个年代走过来的观众都能够涌出许多感触。
而纵观整部影片,除了故事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导演风格,新熟女系性格女星刘威葳紧接地气的表演是最大亮点。
其实从《失恋33天》创造票房奇迹后,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标榜自己“接地气”的草根身份。
爱情喜剧《双人床条约》同样也是主打都市现实题材,不够这次接的不是白领生活,而是接到了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大的有名无实、勉力维持的“双人床模式”。
耿乐扮演的赵敬初和刘威葳扮演的妻子丁雪莉离异后为了女儿赵薇薇的学习与身心健康成长,签署约法三章的“双人床条约”。
虽离婚还假扮夫妻,虽同床却身心分居。
条约时效的结点那就是女儿结束中考的日子。
结果单身老男人在外结识80后性感新欢,在家却又和前妻死灰复燃,三个人面对一张双人床,爱情争夺战一触即发,笑话闹剧则接踵而至。
主打中年婚姻情感危机的中外电影往往聚焦于男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这类影片细腻而又不失沉稳,才能获得目标观众的认可。
而反观《双人床》在这一点上则略显失算。
中年爱情没有青春少年的激情与荒唐,不是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所以本片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穿越总觉得有些牵强,虽然有些笑料包袱,但很多都是一笑而过。
三位主演在处理各自角色上也有明显不同,耿乐中规中矩,喜剧始终不是他的菜;王豪人如其名,但发挥空间不大。
于是乎三人躺的双人床就只剩下刘威葳一个人在忙前忙后,用新世纪女性的个性和勇力把观众的心牢牢的锁定在这场离婚纷争上。
从电视剧起家的刘威葳在《征服》、《团长》、《风声传奇》等经典热门剧的突出表现早就深入人心,大银幕作品《左右》提名柏林影后则是她演技的最好证明。
在之前的采访中,刘威葳对于自己角色的理解以及电影内核的深挖都独具见解。
她把自己定位成男人心中的白玫瑰,居家温馨温柔纯情;而另一个女人则是男人心中的红玫瑰,年轻激情性感火热。
所以她一方面很理解男人在自己欲望中的摇摆,同时也要用尽办法夺回属于自己的男人。
所以,一个显而易见的情景就是,入戏很深的刘威葳在镜头中十分抢戏,和她在影片中强势妻子相得益彰。
同时生活化的演出也让她的角色更能让观众接受,也是本片最让人称道的亮点。
每对情侣的经历大体相同,从刚见面的天雷地火,尔后的你侬我侬,继而相互厌倦,最后水火不容,直至分开。
就像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在离婚后不禁发出感慨,其实我老婆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可是为什么结婚后这些优点我就统统看不见了呢?
想来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为什么呢?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
生活的琐事,工作的不顺,当柴米油盐取代花前月下的浪漫,抱怨和不满便趁虚而入,我们都变了,只是彼此未曾发觉。
于是我们越发不甘平淡,对婚姻不满,有人因此毅然决然跳出围墙,结果却也未必都能如人意;有人顺从天意,却也抱憾而终,这样,谁又能说,婚姻中自己是赢家?
《双人床条约》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中有激情,琐事中有乐趣,只需彼此包容。
请记得,当初相爱时,ta在你心里是多么的完美,而如今,ta也在包容着你的诸多不完美,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呢?
一部缺乏新意却以手法取胜的小清新影片,三星,是因为它已足够打动你。
建议和爱人一起观看,轻松温馨,适合对婚姻有期待的你。
电影学者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看了爱情片《双人床条约》我说:是个电影!
意思是不少电影不是电影,包括一些热放之作,顶多算精剪电视片。
罗里罗嗦地把故事讲完就是胜利。
《双人》中终于看到了镜头、画面、剪辑的魅力,现实虚幻荒诞相当融洽地结合!
导演吴卫东值得关注!
愿《双人》在迎春电影大潮中不被忽略,尽管它也会有某点不足。
而对于我自己,在盲信爱情之前,真的应该好好给自己浇浇冷水,不要动辄就陷进泥潭里。
所谓爱情,当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也不是生活的敌手,它只是真实存在,时不时来骚扰你一下。
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了,自然就有最合适的人降临。
而那些过往岁月的故事,也存留在你的脑海,你心田里最合适的位置。
单单是为了这些,我们都应该好好去爱。
一对中年夫妻,整日过着左手握右手,爱情变亲情的毫无半点情趣的婚姻生活。
四目相对,看见的全是对方的邋遢龌龊,任何一点感情的差枪走火都会让这种婚姻瞬间土崩瓦解,就算上学的女儿维系中间,也是风雨飘零四处摇摆。
男主被一直纠结于良心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之中苦苦挣扎,最终总算发现主动投怀送抱的小三儿并非是自己的情感取向。
终于守的云开见明月,让剧情产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圆满结局。
不知我们是该庆幸现在小三儿们的情操修养太低,还是该佩服男主的自控能力十足。
总之,这都不是一部具有十足说服力的引导影片。
但还是应该庆幸,我们终于能够看到一部与金钱撇清关系的大陆爱情剧,没有加入丝毫铜臭气,并且试着对子女与爱人的双层感情进行探讨,尽管显得那么幼稚可笑不值推敲,也还是值得博得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毕竟这不是一个小话题,是困扰着千万中年男女们的终极噩梦,而且从未过完美答案。
“幸福就是玻璃,只要稍微改变看的角度,就会看见照进的光芒”,如影片台词所诉,有时稍微做些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新鲜与不同。
但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微小的改变并非易事,就像男主只有经历过分离与痛苦之后才明白改变的重要意义。
而影片也似乎对自己的宣传理念底气不足的以插科打诨式的幽默风格贯穿始终,其实,完全可以以成年人的角度来拍摄一部让成年人思索的严肃影片,这样,大家才会认为你说的是真的。
看了这部电影,其实之前也不是很期待,心想国产电影拍出来的搞笑爱情剧总不会很好的,结果果然应验了自己的预感:这部电影很一般,甚至不值得称之为电影。
电影从一开始就是耿乐的独白,似乎形式新颖,但总让人感觉剧情很乱,抓不到主线,也许还是导演讲故事的能力有限吧,这种多线头的叙事手法不容易搞定,就是在《疯狂的石头》中也不能说宁皓运用的多么娴熟,所以与其这种尝试,也许还不如中规中矩的讲出来比较好。
其实剧本来说还算可以,但如果细节没有处理好,那这种剧本估计就难以算是成功的啦。
作为搞笑题材,笑点有限而且还不明显,人物的性格我觉得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总觉得大家演的多不是那么带劲儿,藏着掖着的感觉。
耿乐和郑佩佩也算是老演员了,但郑佩佩哭的时候让我觉得好假啊,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出来,耿乐嘛,完全被我忽视了。
反而是刘威葳让我有点意料之外的感觉,之前看过她演的两部电视剧,也是主角,但特点不鲜明,这次嘛,沿袭了电视剧的感觉,要想演好电影恐怕还要更加得适应这种媒体形式才行吧。
倒是演田壮的那个小孩还不错,也许以后还会有所发展呢哈。
个人觉得,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要想好看,必须有强有力的剧情主线和强大的人物性格表现,以及在这之上的情节节奏,不得不遗憾滴说,这部电影在这几个方面都没有做好,所以在我心中是不成功的,也不值得各位去影院观赏,甚至更不值得现在到电脑上当做肥皂剧来看。
如此而已。
p.s.发现我好不给面子啊,被人家请来看电影结果写影评时还是大大滴毁人家的票房,哈哈哈。
说个小花絮,当时找领票处时大费周折,人实在太多了,然后穿着圣诞老人的小帅哥骗我说必须和他或者兔女郎拥抱合影才行领票哦。
朋友说不会是小帅哥看上你了吧。
其实我还是很想和小帅哥拥抱的,但还是太羞射没敢哈哈,有点小后悔
耿乐都沧桑成这样了
好普通的剧情啊
看的时候有很多共鸣 好害怕自己到了那个岁数也会中年危机
整个故事断断续续的展开,虽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贵在其中的真情…
故事虽然俗套,但作为一个寓言来讲倒是还可以,耿乐演技还不是不差,就是小三演的太骚了,看电影的都看不下去了。。。
国内比较难得能看的片子
我又震惊了,豆瓣的该电影页面,全是三颗星朝上的,好多四颗星和五颗星啊!啊!!!
有容奶大
电影频道啊,导演都是在梦游吗?
扯得轰轰烈烈
中年危机造成离婚,然后又回归自我,破镜重圆,剧情很简单,实实在在的演出,但没人能解释清楚这样的危机是否还会继续
男主角换廖凡或许还行
立意好,写实。表现得太夸张
那個演小三的女演員該40好幾了吧,還80後模特--
幻想狂
2星不能再多 看得一点劲都没有 还让我不停起鸡皮疙瘩 那小女孩怎么我看着就那么不舒服呢看完演员简介发现都是一群演话剧的 就说看着就像话剧一样 但是没意思
很温暖
幸福就像玻璃,平时从未察觉,只要稍微改变下角度,就会印照出光芒。 .
挺正常的俩人,拍出这么神经的片子,感谢CCTV6
虽然俗套,但是美好。喜欢刘威葳。与其叫双人床条约,不如叫试离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