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比那些动不动上亿的大制作、大投入、大明星的剧良心!!!
武器、道具、射击配合等等都很细节,主演不是流量明星,但眼里有光。
实际平分应该有8.2左右,不到8分可能是有些人只认流量明星和“资深”影评。。。
😂要是战场的爆炸效果更真实点就好了,别动不动都是一炸就火光冲天。。。
《特级英雄黄继光》是一部含有剧情、传记和战争等元素的网络电影,在多平台上线20多天,热度不俗。
除了热度,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上有超过8000人评价,评分7.9分,推荐和力荐累计超过75%。
可以说,在战争片和传记片当中,《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的。
《特级英雄黄继光》主要讲述了黄继光主动报名参军后不断成长,为了战争的胜利挺身而出完成了英雄的壮举的故事。
要知道,黄继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此这部电影一开始导演和编剧都是拒绝的。
首先是成本有限,再加上是战争历史的类型,黄继光的结局更是毫无悬念。
这种片,不能乱拍乱改,难度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不过,当我看完这部网大之后,由衷地感叹一句: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特级英雄黄继光》比想象中拍得要好!
从剧情来讲,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变化,导演和编剧是踏踏实实把这位平民英雄的故事写好,并拍了出来,没有加太多的戏剧化,更加注重于真实与细节。
不论是大场面,还是演员的妆容,以及演员们的表演,都做得非常细节,让观众容易沉浸到剧情里面。
大家如果仔细看这个演员阵容,会发现其实整部电影的演员没有几位是熟悉的。
基本都是比较陌生的面孔,但他们却真实真诚地演绎了每个角色,灵动且感人。
女演员迟蓬的加盟,是我在《特级英雄黄继光》中看到相对熟悉的一位演员了。
之前有看过她饰演的林桂枝,所以印象颇为深刻。
这一次她在《特级英雄黄继光》里面饰演的也是一位母亲,她是黄妈妈。
迟蓬台词虽然不多,但不管是造型还是表演,她在短短几分钟里面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颇为惊艳。
连导演都称赞她敬业和低调,让人敬佩。
《特级英雄黄继光》片长96分钟,看到结尾,大家可以认真听一下片尾曲,还有让人回忆连连的老照片。
不少照片我们都没有见过,但颇为真实,也让人感动。
一边听着片尾曲,一边看着老照片,年代感满满。
感谢《特级英雄黄继光》,踏踏实实拍出了一位平民英雄的故事,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和平,向英雄们致敬!
《特级英雄黄继光》成本不过千万上下的投资,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克服万难,尽量去还原历史,做到真诚真实,并且获得观众们的好口碑,是不容易的。
连导演周润泽自己也发文说了:不为了教育谁,也不为了糊弄谁,这是一部真诚的片子。
是啊,难怪看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网友会纷纷评价这是一部良心的网大作品。
希望大家不会因为片名而错过了这部质量过硬的电影,因为我相信:网络电影这么拍,是不愁没有观众的!
想带着小若多了解一下这些英雄的事迹,让她从小就爱国 。
只有爱国,路,才永远不会走错看了之后才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竟然忘了许多背景时局,实在惭愧不说别的,把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演绎出来能及时提醒我们年轻人打起精神,反正我是每看一部就和打了一次鸡血一样,有劲想去学习,想为祖国做点贡献。
演员很可爱,长相也是,演出来的也是,从刚开始呆呆愣愣到历练后勇敢坚毅,都透着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可爱。
感触最深的是结尾,黄继光幻想回到家乡,母亲过来抚摸他的脸庞“儿啊,疼不疼”…战场上他们是军队的钢铁战士,可是他们也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哪有不疼的道理,可是他们没有怕,只是想着完成任务,向前战斗,为着世世代代不再挨饿受冻,如黄继光一开始的愿望一样,因为自己受过苦,便希望后代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朋友们,请珍惜现在的生活。
可惜这部电影是小制作,运镜晃的我头有点晕,后面黑夜里的战斗也很模糊 还是有点失望的。
英雄题材更应多注意这些问题
英雄黄继光,小学的时候就有这篇课文,那个时候读过的,哪怕跟大家一样,读得热泪盈眶,可是小时候的我,心里还是会有个一个小小的疑惑,他为什么要去堵枪?
直接打对方不好吗?
可是这个问题,随着翻过的课本书页,丢在脑海不知道哪个角落,积满灰尘,从来没有想过,在今天,这部电影我告诉了我答案,让我重新认识了黄继光。
他还是个孩子啊!
黄继光!
莽撞,鲁莽,一腔热血的年轻人。
刚看名字,还以为又是那种手撕鬼子似的玄幻片,从一个军士迷博主推荐里面看的,他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感,服装道具,还有那个卡壳的枪。
即使这些我都不懂,但是我也想看一看,这种真实还原的战场是怎么样的。
看多了各种脚不贴地的各种抗战片,抗战偶像片,抗战言情片,抗战神话片,这部影片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冲走了那些污秽。
看之前我还担心过,这种老式昏暗的老片子色调,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的看下来,事实证明,我多想了。
导演对布局的把控,松弛有度,用穿插的回忆介绍人物背景,明暗交替,刚刚好。
看别人爬树
我们爬树还有一个场景,笑死我了,通讯兵传话训练:前方有一个敌营,准备进攻!
传到后面,变成了:前方有一个敌人,准备庆功!
😂😂😂这是一个老故事,他讲的很朴素,就是这种用心的朴素,很打动人。
卡壳的枪晚上昏暗的战场,敌我都看不清,这场战太难打了,结果我们是胜利,这胜利是用多少像黄继光这样的年轻人,用命来填的啊!
讨厌战争,战争就是用一条条的人命,去堆积鲜血,遍地熟悉的,不熟悉的,到处散落的尸体,那不是人间,那是地狱。
多的我也不想说了,黄继光,那稚嫩的脸,清澈的眼睛,总让我觉得,他至死的时候,都还是个孩子啊!
小时候我奶奶就讲过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听收音机好像还听到过黄继光的故事,小学加入红领巾团队的时候老师也讲了黄继光的故事,好像也有一篇课文讲的黄继光。
没想到把这个心心念念三十来年的英雄人物终于拍成电影了。
不知道故事拍的是不是和小时候听说的一样,雷锋和董存瑞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拍成电影,非常期待
当年日本战败,麦克阿瑟这个日本土皇上对日本的三板斧:军事:剥夺政府民间一切武装,收缴所有军刀,无论刀是艺术品还是古董,目的是击垮日本根植于民的尚武精神。
经济:把财团解散,大力扶持私营经济,恢复生活秩序,解决温饱。
政治:把天皇从神坛拉下,彻底虚君,宪政民主,麦克阿瑟接到日本民众几十万封反应问题的信件,有价值的逐一解决。
最后麦克阿瑟走的时候,万人自发,夹道欢送,衷心感谢……从此日本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
通过b站阿婆主的剪辑推荐看的,说实话,如果不是自来水的宣传,光是看到这个名字我是不会点进去看的。
电影名实在是太红太专太土了,这几年,被好些主旋律电影整得有点ptsd。
整体看下来才发现虽然不是顶级战争片,但是从小事说起,起转承合,有考据,有泪点。
剧本非常扎实,从个人的角度讲了为什么要参军,以及参加的军种需要做些什么,上阵前的训练,还原的服化道,严格按照史实拍的剧情,巧妙糅合的亲情,战友情,家国情。
看名字就知道剧透的结局,加上母亲的一句疼不疼的蒙太奇剪辑,高潮给的点很到位。
让观众的情绪得以抒发。
之前看某湖某川高潮戏总觉得差点什么,代入感不强,感动吧差了一点,不感动吧想想真实纪录片就想哭。
演员也有小鲜肉,小伙子眼里有光啊,演技也很好。
母亲的演员出场不多,但是一看就是定海神针。
其他演员碍于灰扑扑的造型和没咋塑造的人设有点分不清。
夜戏可能手机屏幕上看着有点黑,放大荧幕肯定有质感,不是那种一看背后就是有好几个探照灯照着得夜晚。
总体来说作为网络主旋律大电影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了。
之前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偏见,就是对这些名字看起来又红又专又土的主旋律不感兴趣,总觉得就是不好看,肯定是教条,其实回头去看以前好多的主旋律战争片都拍的很有深度,剧情其实也不是一味的教条。
先说结论,这就是我个人2022年度top1的电影。
关于黄继光,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但是并没有太多人了解具体细节的故事,按照近些年的风气,这中间有太多可以发挥的空间,然而本片却做到了几乎完全严格依照战史叙述(本人亲自翻书验证),战史中没有部分也做到了尽量符合逻辑,真正的改编不是胡编。
作为战争片,片中的战斗场面自然是重点,但是这里没有此起彼伏的炸点,没有一窝蜂的冲锋,也没有看似炫酷的战术动作,有的是作为地球轻步兵巅峰的疏开队形,处理枪械卡壳的细节,从来没有在任何影视作品中表现过的“波波沙”单连发转换和因为被美军炮火削去几米山头造成大量浮土而被迫选择使用的反坦克手雷非更常见的木柄手榴弹,还有给各种武器标出的准确字幕,都让我这个军迷看到了创作团队的认真与诚意。
光说到这些,国产战争片不论,还有诸如《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黑鹰坠落》、《勇者行动》这样的影视作品能有相同乃至靠着更充裕的预算达到更高的水准,但是这部电影回答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英雄”光环的背后的黄继光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又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成就这样的壮举。
作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二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不是天生的英雄,相反,因为身材矮小还被部队拒之门外,但是“不怕自己吃苦只怕世代吃苦”的决心让他叩开了部队的大门,也巧妙而形象的凸显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真实含义所在。
后面的训练场景,在这个时代影视作品中消失已久的我军战斗力来源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被细致描绘出来了,也很好的解释了气多钢少的我们到底是靠什么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这不是一介武夫的赳赳之勇,而是深刻理解和认识到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爆发出来的无穷力量。
还有在黄继光的身后,那个听闻儿子即将出征消息时短暂沉默后,含着泪连说了两句“参军光荣”,在儿子牺牲又送幼子从军的英雄母亲。
这一切才是最能打动人也区别于各种战争大片的根本所在。
这是一部没有登上院线的网络电影,但是它也超越了很多所谓的大作,希望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去认真看到最后,当片尾字幕出现摘录自15军战史中的“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碉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时,观影至此的我所积累的全部情绪化作热泪夺眶而出。
还有片尾曲,依稀有《英雄儿女》和《我的祖国》的韵味,值得一听。
后记:看了多遍数易其稿而成的影评完成之时惊觉昨日是黄继光烈士牺牲70周年纪念日,谨以拙文致敬先烈。
人物基本都知道,只要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英雄,说句实话抗战片基本最好的就是《亮剑》,就简单来讲最基础的服装人物最起码符合现实。
看看这部影视剧的着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美帝国主义呢,咋这么有钱,衣服这么鲜亮这么好看,再看看一个个人物,这流光水华的不知道还以为在体验生活呢,没经历过哪个年代但是知道当时的情况,穷的快要两个人穿一条裤子了这拍摄的不知道咋说好,嗨!!!
转发 自观网 : 作为一个几乎不看电视的人,长假首日我突发奇想开始摆弄电视,打算约女朋友来家里一起看电影。
电视盒子的推荐头条,赫然是一部之前从未听闻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
作为一个对相关影视作品较为关注的人,我努力回想这老宋体的古朴电影标题是否有过相关宣发,但是一无所获。
于是便打开了前6分钟的试看。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的字幕,是大家所熟知的。
而过往的军事影视剧往往有些令人失望之处,也让我对此类作品抱有很大的戒心——扮演黄继光的演员是个长脸,和雕塑、绘画形象上略有差别。
开场时大量的奔跑镜头,是作为通信员的黄继光穿越美军的火力封锁线,虽然手持运动镜头拍摄很认真,给予我相当的身临其境感……但也能从炸点埋设与周边景物的互动,看出电影的制作条件并不是特别优渥。
这部电影颇为独特之处,便是多条叙事的并行。
这对编剧与导演要求颇高,如果转场生硬可能破坏全片的观感,而这部电影的多条叙事线的穿插与转场,非常成熟且恰当。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也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转变而来,这部电影将朝鲜前线的战斗,与黄继光在老家参军入伍以及训练相穿插,详尽介绍了黄继光的入伍动机,以及如何为永载史册的壮举做好准备。
几乎每次看到电影里出现一个比较有戏份的人物,无需字幕介绍,我就能猜出来他(她)是谁,以及将会有什么样的剧情展开。
我的情绪,从最开始的戒备、疑虑,随着影片的展开,逐渐转为欣喜、感动——大哭之后,我无比振奋。
作为战争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无疑是优秀的,而作为以中国价值观讲好我们的故事,这部电影,是无论多少溢美之辞都无法描述的神作
用心拍电影,认真讲故事。
可以鼓励打满分!战术动作和逻辑合理还原,这就很给力了!!
看过
没有了流量演员加持,主旋律的故事显得更加质朴。刘家祎的表演不比易烊千玺差。
光线,场景,演员,道具,服装,没有很简陋的一眼“这不行”廉价感,但是这片的节奏和故事线不行,导演把精心准备的片段拼成被奇怪的乐章,就好像一个新手从ppt示范案例中黏贴各种元素拼成杂乱的ppt,各个部分各自独立,谁也不和谁融合,观感上抓不住观众,比mv差劲
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能戳到我,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牺牲壮烈,断肢乱飞;在上甘岭战役中,更是标注了具体的方位和时间点,显然是经过精准的调研和考察,用心之至;最后,在战士们的前仆后继下,字幕毅然打出“寸土未失”,简直是绝杀,掷地有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只看解说就哭死了!再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永远感动崇敬!英雄黄继光,人民不会忘记你。也表扬创作者们
7/10. 比主旋律更主旋律,比院线更院线。满溢出来的革命热忱和军事细节才是此类影片真正该有的。
75/100
导演很努力,还是很一般
网剧质量,但故事走心,比狙击手长津湖强。
对战争的残酷表现得比水门桥啥的真实一点,但感觉上似乎预算不够,场面实在很普通,貌似和电视剧一个水平。确实,不上院线是个正确的选择。其实抗美援朝中拍摄一些具体的战斗、任务,比表现某位英雄更好,类似《拯救大兵》的路子,故事源自真实人物,但可以适当升华。我感觉到目前为止的抗美片都不太合格。
成本有限,叙事结构有问题,没有大场面,不刺激,可以夸成接地气,不玩花活,朴实无华,尊重历史...但就是普普通通一传记,说比线上那几部好,纯属是看多了那样式儿的主旋律而恶意报复发脾气。
黄继光原来是个通讯兵啊
金家现在真幸福,代代相传
今天网络电影《特等英雄黄继光》上线。对这部小成本影片的故事结构不做评论,单就影片在武器道具使用,还是真实的还原了入朝志愿军使用的“万国牌”轻武器,有苏波波沙、美M1、国产50式冲锋枪,苏捷格加廖夫、美M1918轻机枪;苏郭留诺夫重机枪、美M1919A4重机枪等。仅此一点,导演用心了!
英雄加一星。
网大的制作规格,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场面简陋,但是最终效果还可以,剧组还是很有诚意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了最好。不过整部影片还是有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老毛病,人物太过于样板了,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比较套路,导致故事比较过时。另外网大是不是怕观众看不懂啊,疯狂加字幕解释剧情和人物……
英雄满分,电影1分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小时候就在课本上学到,但课文里只是只言片语讲了他的牺牲,往往不知道他人生更多的细节,所以这部电影填补了我对黄继光烈士了解上的空白。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志愿军士兵视角展现其从征兵从入伍、到前线再到最后的牺牲全程的片子。整体真的不错,演员的表演、服化道都在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战士家书与前线战场交织的那一段。比较遗憾的一点就是家乡那一段,如果能说四川方言会更有感觉。还是希望有机会上院线让更多观众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