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基本上是看了一集后就开始追的,基本上都看了,今天看完32集,竟有点难过起来,政治斗争永远是残酷的,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成王败寇而已。
有点怀念刚到上海的李侠,书生气质,带一点狡黠,而现在,完全可以用老奸巨滑来形容了,若不是因为是GCD的立场,我完全看不出有半点人味。
我很伤心,我怀念路梦慧的年代。
结尾的苏联歌曲听着有点不对味了。
我知道结局,李侠一定是被捕的,前面所有的机智,最终还是免不了被捕的结局吗?
前面所有的表现都足以证明李侠绝对有实力保存自己,为什么还是被捕了呢?
所有可以帮助他的人都去哪儿了呢?
新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记载,发现真实的“潜伏”故事比现在荧屏上所呈现的那些桥段更引人入胜,因此在改编过程中把许多真实的历史故事引入进来。
该剧也充分尊重同名经典红色电影,以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李侠为典型人物形象,歌颂了秘密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革命党人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和甘愿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从31集直接跳到了最后,果然不出所料一直哭了个全程。
我是因为赵立新来看的,在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我决定还是回到演技上来再一次欣赏他,所以注定了这不是一篇多么正经的影评,我基本上就是写来抒发抒个人情感的,介意的人,劝你看到这里就别再往下看了。
除了大宅门里演白景琦的陈宝国老师,我还头一次看到在一个不是感情剧为主线的电视剧里能把男女感情处理得这么细腻这么舒服这么自然的演员。
看到了好多观众的评语,大家都表示喜欢这一对相差五岁的革命夫妻日常。
其实,赵立新不是偶像男主角,他也从来不能走那样的路子(虽然在我心里他最帅了),而焦俊艳那时候还是个刚刚毕业的女学生,戏里差五岁,戏外一定不止。
这样看上去可能会稍有违和的组合,却被这两位精湛的演技轻易的化解了。
李侠本身是个知识分子,赵立新老师却并没有把他单纯的塑造成一个“瞿恩”(我超爱瞿恩的,这里没有黑的意思),而是用来些笔墨来塑造他温和,富有人情,生活化的那一面。
李侠有李侠的局限,有李侠的大男子主义,也有李侠的浪漫和执拗。
在两个人假扮夫妻的那段日常相处中,我觉得赵立新老师可能有几句台词都是现场加的,让一个风尘仆仆归来的“丈夫”+“战友”形象变得生动可靠,依稀记得体现在,不管多忙,他都会先和“兰芬”话两句家常再伏案工作,尽管那时他们还没有真正相爱,但这一点点残酷斗争形式下的温柔和体贴,足以让李侠这个角色打动到我。
再说到小路和老李(自动变老?
)的那一段剜心审讯,其实在赵老师的节奏下,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话剧的感觉了,灯光,布景,两个相爱的人用仇恨遮盖的爱意,在我看来,舞台的戏剧化效果反而是增强了那种张力和气息。
我的心跟着李侠和小陆那两双痛苦胶着的眼睛而紧紧的绷了起来,下一秒可能就会暴露,但此刻却多想不顾一切的拥抱啊。
如果能够沉浸其中,便能深切的感受到那样的痛苦,我想感谢两位演员为我带来这一场优秀的表演。
(感谢随之而来的一宿未眠?
感谢吧)李侠好难啊,我还是心疼子岐吧。
谁能想到这个作天作地只是希望李侠“宠”他的男孩子的临终遗言居然是“你居然敢杀我大哥?
”呢?
李侠总说他学不会宽容,但是子岐到最后也就是想和李侠分个高低,政治斗争去他的,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想较劲的人就是李侠,只能是李侠!
谁能说这不是爱情撒????
(我在写什么奇怪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控制不住我自己了)。
即使知道那首歌是情报,但是李侠在子岐四十岁生日宴上的回忆我依然哭到心碎,你们有的是从日伪政府就困在一起的过命交情啊,进76号的那场开幕酒会让二人相认,车里的那一场换钢笔的戏份我觉得是全剧最令人激动的戏份之一。
明明为了凸显战争残酷,可以用两人难舍难分的兄弟情来虐一下观众,最后却非要安排子岐黑化,这个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
那么好的子岐,来世一定要和你大哥大嫂做邻居,天天晚上来蹭饭啊。
主旋律讲的太多了,而且真要说,我更喜欢柳云龙在中心思想方面的诠释(那两部经典就不赘述了),这部剧更像一个致敬,发挥的空间其实有限,但是在2019年的凌晨我还能坐在沙发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他又是成功的。
喜欢一个人或一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因为他是完美的,而是因为他只能打动你,最能被你理解。
送给李侠和他的伙伴,也送给亲爱的赵立新老师。
赵立新曾说:我看《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电影时是16岁,从没想到多年之后我竟然可以演李侠这个角色。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幸运,但电影中那种独特儒雅的气质是很多演员不具备的,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和那个年代也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让自己平静。
只有平静,才能走进那个年代的人物和他们的世界。
所以我反复回味,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片子的同时,也希望能回归到曾经的那份纯朴。
李侠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赵立新将他身上的性格和品质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高二那时学习紧张,我依然把这部剧追完了,其中数次落泪。
他的第一段爱情是师生间的爱情,心爱的女人在传递情报的过程中被汉奸出卖,亲眼目睹挚爱在牢里受刑的他心如刀绞却不能置国家危机于不顾。
他的第一个爱人最终用生命传递了情报。
第二个爱人原本与他假扮夫妻,却逐渐感动了他。
两人将一切的一切都风险给了祖国,奉献给了共产党事业。
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可歌可泣!
很久没有被一部戏打动了。
无意中看了一集后,便一直跟踪收看。
到最后很投入,跟着感动流泪!
中间有些细节没有安排的很缜密,比如李侠故意让欧阳山打自己的头,让今井一知道自己同时也被打晕受伤,躲过今井一的怀疑,可明明是左边额头受伤,后来变成右边了。
很明显的纰漏。
最喜欢的是何兰芬和李侠的默契配合和革命夫妻的真实感情。
因为共同的信仰,因为大爱,不约而同想到一起并走到了一起,夫唱妇随,太般配了!
后面也觉得李侠有点老奸巨滑来着,不过艺术肯定是有些夸张的。
赵子岐跟李侠兄弟反目那段,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立场不一样,难免互相伤害互相欺骗。
最后不免以杯具收场。
不过李侠和何兰芬的感情是我至始至终觉得特别圆满的。
近期在水鸟官网上看到解放军歌剧院要上演的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中阎娜饰演的路梦惠是李侠电讯班的一位高材生,也可以说是一位电码天才。
为了我党的地下工作,路梦惠也如同李侠一样进行伪装和身份的转变。
而这些华服则完全是出于革命的需要。
详情请登录:http://www.shuiniaoticket.com/p_3818.htm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惊险刺激的剧情抓住人,以真实感人的真情打动人,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激励人。
剧中虚虚假假、真真实实,相互之间的猜忌,悬疑的故事情节贯穿全剧始终。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高扬理想和信仰的电视剧,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唱响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上找准了最佳的切合点,以史传神,以情感人,展现了一个背景广阔的历史。
近期在水鸟官网上看到解放军歌剧院要上演的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中阎娜饰演的路梦惠是李侠电讯班的一位高材生,也可以说是一位电码天才。
为了我党的地下工作,路梦惠也如同李侠一样进行伪装和身份的转变。
而这些华服则完全是出于革命的需要。
《永不消逝的电波》画面色调浓郁、情节充满悬疑,节奏紧凑跳跃再配上激动人心的音乐,着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谍战剧。
该剧在注重悬疑、谍战的同时,更加大了人物情感的刻画。
无论是兄弟情、夫妻情都催人泪下。
人物之间百结相绕但却繁而不乱,叙事清晰,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人物的英雄精神,献身精神和革命的理想爱情,极具时代色彩和人性的光辉。
什么叫“人性”?
就是在剥离掉党、国、主义、阶级斗争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之后,剩下的还有“兄弟”二字。
60年后“李侠”终于做到了,虽然依旧那样扭捏、暧昧,但虚掩的事实也是事实。
有点儿戏反派降智主角闪避但也可以那谁食碗面反碗底坑货
一颗给赵立新,一颗曾经的经典,剩下的三颗都被混乱的剧情减掉了。2015.5.30 一颗给赵子歧、冯小昆和欧阳山演的都很赞,最后三集很经典。我更加喜欢赵立新了!真的很帅很男人!
破绽百出 几乎都是靠灵活一动过险
太棒了~!
三星都给赵立新老师
再好的演技在硬伤不断的故事逻辑面前都是苍白的
看完后毫无感觉以至于我忘记看过这部电视剧
气质在,但谍战剧靠敌人的水平还不如《躲猫猫大师赛》实在是让我的观感很差
不合逻辑的地方也太多了最真实的竟是男主年纪渐长日益退后的发际线
因舞台剧得知的这部剧,好评啊!永远的李侠同志!
安静刷完
抛开赵立新个人不谈,这部剧确实很硬朗,有些场面就像是浓浓的话剧风,嘿嘿
不错的
充满神奇的包袱。
没看过以前那个版本的 我想我也不会去看了,翻拍不是坏事,跟着时代改变嘛~第一个拍的那个又不是标准~新人看新片~也许以后现在翻拍的都成了老版的了~
呵呵
逻辑漏洞不提,女猪脚真的棒棒的傻白甜,真棒👍🏻。按照这个性格还能活这么久真棒👏🏻,这种半桶子水都没有又冲动又狂躁的女间谍能搞到情报,抗日还能胜利,真奇迹。对女性观众的降智打击。
或许不如《潜伏》出彩,但是,也算是谍战片中的佳作,情节紧凑,高潮迭出,值得一看。
吃屎
赵子歧给两分,电视剧负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