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前,“咏春”二字在影迷心中,还如同坐在小学教室里角落里的那个同学,你仿佛知道他,但你不在乎。
而后,随着甄子丹“我要打十个”的一声怒吼,《叶问》几乎上升为可与《精武英雄》等量比肩的经典,导致如今功夫电影如果不带个“咏春”二字,宣发人员真的要挠破脑壳。
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虚构反派、撩拨观众民族主义情绪,是功夫电影的传统套路。
而《叶问1》则混合出了这么一个新的市场需求:将能上房揭瓦的“武侠”降调为脚踏实地的“功夫”,情绪靠功夫调动,大义用功夫述说,一切起于功夫,一切止于功夫。
叶问不是主角,咏春的拳理才是主角,叶问只是咏春的载体。
通过更朴实的动作设计,我们只可能看到叶问打懂功夫的池内博之,看不到他打不懂功夫的日本士兵,到最后他还是得在群众的保护下逃到香港,全然不像黄飞鸿那样以一敌百,这种做法既巧妙地规避了观众心中是否偏向民粹主义的隐约自省、回到“到头来他们谈的毕竟只是功夫”的坦然来,又绕开了“你既然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呢”的吐槽,让人可以心安理得地沉浸在痛打日本鬼子的快感中。
狡猾,但聪明,隐约中有一种现代性。
所以《叶问1》之后,仍然以黄飞鸿、霍元甲等老思路拍的片子,卖不火了。
《叶问2》,继续降调——冲突背景由“战时”降为“乱世”。
与第一部代表中华民族跟日本侵略者荣誉一波、正面硬刚相比,第二部的格局只限制在香港一隅,中华武术和西洋拳术在擂台上的一较高下,以及背后的英国人与中国人的权力制衡。
剧本不再着力于叶问本人的打磨,而是全力塑造了洪拳掌门洪震南这一形象。
说实话,洪震南是《叶问》系列中塑造得最好的角色,他的所有表现,有立场,有动机,有制衡,有转变。
这样的人物比叶问这类“全知全能”型主角更有真实的魅力,也使得第二部在气质上与第一部保持了“悲剧性”,也让第二部结尾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具有了合理支撑。
所以,第二部又降调了,但没有降格。
还是一样的民族情绪,还是一样的味道。
现在看第三部。
很多人表示失望,失望的是什么?
或许问题就在,《叶问3》的继续降调——由“乱世”降为“乱市”。
“乱世”和“乱市”的区别是什么呢?
“乱世”可以打死人,“乱市”不行。
有“市”的地方,就得有“法”,死了人,那就得叫警察,就没我们叶师父什么事情了。
可别小看“死人”的作用。
《叶问1》和《叶问2》的情绪拐点,都是由“有中国人被打死”这件事支撑的,有力,有理,大家可以尽情为叶问痛扁东洋人西洋人起立鼓掌欢呼。
如果没死人,那瞎咋呼个什么劲?
所以,尽管这一部里阿笙拼命为虎作伥、拼命鄙视师父、拼命绑架小孩、拼命花样作死,观众还是不care他的去向,泰森一叫“滚”,他就老老实实滚远了。
所以,尽管这一部里与英国掌权者勾结的泰森作为传统意义上的BOSS还是那么不可一世,但是只能安排打3分钟,再打下去,叶问就要赢了,就要影响本片的国际票房了。
所以,尽管这一部里真正的主BOSS是张晋,但是还是只能安排切磋切磋武艺,不能伤筋动骨。
因为张晋作为动作片大龄新星,不能老演大坏蛋,这次尝试一下亦正亦邪的角色,给观众一点新鲜感。
还有别忘了,在这“乱市”之中,唯一死了的,是叶问糟糠之妻张永成。
她没有死于任何主线冲突,她死于癌症。
在一部功夫片中,唯一可以在故事中起大用场的“死人”情节,不是会功夫的人死于功夫,而是不会功夫的人死于癌症。
这是不是很奇怪?
不奇怪。
因为在《叶问2》与《叶问3》之间隔了5年。
5年间,又有一部叶问为主角的电影成了话题,那就是《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改变了“咏春”二字的内涵,改变了“叶问”风潮的风向。
因为《叶问3》归根结底,是一门生意。
只要是志在院线的电影,哪部不是一门生意?
编剧安排叶问与洋人搞一场生死大斗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制片安排《叶问3》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赚最多的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把泰森写得再邪恶一点很容易,让泰森最后被叶问打死也很容易,但想让泰森愿意出演这样的角色,再把这样的剧情拿到国际上大卖,就不容易了。
只能说,《叶问3》是华语动作电影的成熟产品。
它的改变,是想在市场风向上做一些探索。
我们有最好的电影宣发团队嘛,我们有最蓬勃增长的电影市场嘛,不要整天调动民族情绪搞民粹那老一套,可不可以再温和一点?
可不可以再文艺一点?
可不可以再深沉一点?
可不可以再国际化一点?
可惜在很多老《叶问》影迷心中,这个尝试可能失败了,毕竟叶伟信不是王家卫,甄子丹不是梁朝伟。
大部分影迷想看的,还是握紧拳头,大喊“我要打十个”的叶师父。
《叶问3》不是不可以文艺点,但可以处理得更好。
比如电梯叶问护妻斗泰拳一戏,本可以成为戏眼。
熊黛林在电梯关门的一刹那,注视着电梯外的老公摆着标准的咏春POSE。
在之前的两部中,张永成从来没有看叶问打过。
这样说来,张永成从来没有认识真正的叶问。
这种心情,可在天下诸多老婆看不惯老公为工作拼命的心态中找到最大共鸣。
但有多少机会,可以真正体验老公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
看到那个注视的镜头时,我感到了一秒的惊艳,可惜熊黛林并没有走出电梯,并没有主动在一旁默默看叶问打。
《爆裂鼓手》中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结尾主角的父亲在后台看儿子疯狂演奏,这一个长达五秒的表情反打足以让观众百感交集。
而叶伟信在此时此刻握住的刻刀,还是用在了叶问护老婆的形象塑造上,而没有让张永成的视角成为照亮叶问精神内核的镜子。
虽然这一切遗憾在中国电影市场疯狂增长的洪流中,不算什么。
目测《叶问3》可以大赚。
国内3月排片,虽有《疯狂动物城》靠高口碑抢一些盘子,但是《叶问3》的碾压性排片可以完全长时间称霸,直到月末《蝙蝠侠大战超人》上映。
前有《美人鱼》普通口碑高票房撑大市场容量,后有展望全年没有什么高预期功夫电影,《叶问3》有望成为第一个过10亿功夫片。
我和大家一样,也觉得叶问3中和泰拳高手打斗的那段最精彩。
其中不光是叶问对自己太太的保护,以及电梯门开合间显示处的张永成对丈夫的担忧,以及平安归来时的放心。
还有叶问的这场打斗是全片1对1最狠的一场,个人感觉这不光是叶问和泰拳高手实力的差距问题,开篇流氓烧学校时叶问和流氓的实力差距更大,但是叶问都是点到即止(可能也是为后来与张天志武术观念上的矛盾做铺垫);后来就叶正时,按说叶问应该更下手不容情,但可能是群打戏不好表现这一点,刚打完一个就要对付下一个,没机会下狠手。
但是在与泰拳高手的对打中,充分展现出了大家要的,甄子丹早期电影中的狠,多次将泰拳高手打翻在地,多次踢下楼梯,各种关节技,说实话,我以为最后会把泰拳高手打死。。。。。。
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得知自己太太身患绝症的绝望,加上刚救出自己儿子,对泰森黑帮的痛恨,以及对无休无止的被骚扰的,让叶问在这里彻底的暴走了。
在这里甄子丹演的也好,电梯间里完全是对张永成的保护,但是一下电梯,看着他关电梯门的样子大家就能感觉到叶问怒了,而且是那种平静下的愤怒,在沉默中爆发的那种。
这在后面的打斗中被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同时,叶问又是一个谦谦君子,所以在泰拳高手倒地不起后,他虽然仍然很生气,但也只说了一个走字。
之后回到太太身边,也是立刻又回到了平静的状态。
我觉得这一段的表现力比最后应张永成的要求打木人桩那一段更自然,更能体现叶问的性格以及对张永成的深爱。
其实武术、动作电影最好看的也就是这个,大家虽然喜欢激烈的打斗动作,但是空洞的打斗也无法体现处角色特点与矛盾,最终故事不精彩光有打斗也撑不起100好几十分钟。
如果通过打斗去体现人物性格与感情,既减少了动作电影中不太容易把控的文戏与武戏的结合,又通过比语言更具视觉效果的动作加大对观众的感染力,肯定会让故事更好看。
截至4月8日下午,财新记者已经确认金鹿集团、当天财富、当天金融、魔环金融和东虹桥在线5家P2P平台因参与快鹿《叶问3》以及后续《大轰炸》等项目遭遇兑付风险,影视圈名人扬子发行公司火传媒解散。
《叶问3》3月上映,仅3日即被爆出大量票房作假,随即牵出快鹿集团和其实际控制人施建祥。
快鹿通过旗下数十家关联的金融平台和影视平台形成复杂的投融资模式,本应是电影投资最终利润来源的票房提前预支,成为投融资的“赌本”。
(详见《电影票房证券化幻象 ) 《叶问3》票房作假被踢爆,电影局查实不实票房近1亿后,快鹿体系内各公司指望的“30亿”票房成为泡影,《叶问3》票房最终锁定8亿。
但P2P平台等随即爆发兑付危机。
金鹿集团财行遭遇挤兑,当天财富兑付延期,当天金融被挤兑。
好像在一个人默默的看完一部电影后,我才能静下来写一部电影的影评。
不是武功迷,也不懂电影的武术水平怎么怎么。
但是看着电影里面甄子丹、张晋的一招一式,给我非常干净利落的感觉,那种施展身手时候的平静自然才是让我为之动容的。
除却武功之外,这部电影还静静的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故事。
熊黛林在这里面的表现让我很惊喜,那种无奈,那抹微笑都让我觉得异常舒服。
她和甄子丹的身高差在镜头表现背影的时候,他们缓步走着,格外的有关感觉。
武功和爱情,那么淡然又那么出彩,这才是一代宗师吧。
已定档上映的叶问系列电影:2008-12-12 叶问(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4-27 叶问2:宗师传奇(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6-24 叶问前传( 杜宇航 饰演叶问,黄奕 饰演张永成 )2013-01-08 一代宗师( 梁朝伟 饰演叶问,宋慧乔 饰演张永成 )2013-03-22 叶问:终极一战( 黄秋生 饰演叶问,袁咏仪 饰演张永成 )2015-12-24 叶问3(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8-12-21 叶问外传:张天志2019-10-24 叶问之九龙城寨( 唐文龙 饰演叶问)2019-12-20 叶问4:完结篇 ( 甄子丹 饰演叶问)2019-12-23 宗师叶问( 杜宇航 饰演叶问,常沁源 饰演张永成 ) 2020-10-08 少年叶问之危机时刻( 赵文浩 饰演叶问) 已备案的叶问电影:少年叶问1910少年叶问1916叶问1913叶问宗师之路叶问之宗师觉醒(已杀青)
叶问恬静平和的小人物感是区别于其他英雄片的重点。
他并非不会生气,但多数时候都如《狮王争霸》里的黄飞鸿,看似赢了,实则未必。
前两部国破家亡,逃难香港,倒是满符合人物性格的。
但本片有些一代宗师范了,全部的无奈也只是妻子的癌症。
但面对天灾的无力感还是略弱于面对人祸的无力感。
宣传时候抬出泰森做噱头,本以为是压轴大战,结果就是中段的一场比试,甚至未分胜负。
而一场平局后,这个黑帮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真真是眼球效益。
本片中叶问的第一对手其实是同门同派的张天志,拉车带孩子,社会底层,受人白眼。
遇见烧学校会出手相帮,孩子同学被抓也会出手相救。
这个人是有自己的道德观的。
但出手田傲山,说明道德在生计面前还是占了下风。
养家活口还是第一要务。
张天志想要挑战叶问的时候没人在乎,便一一打服各门派高手。
拍咏春的电影就要把咏春拍成天下第一绝技,不但第一要占着,再出一个人,第二也不给别人,争天下第一是咏春内战,别的门派靠边站,颇有中国乒乓球风范。
既然师傅是师兄弟,其实没什么正宗不正宗,陈华顺刀棍强于拳脚,说明不了他的咏春就不正宗。
对于正宗的强调只是因为,师出同门,地位却天壤之别的羡慕嫉妒恨。
张天志输了之后自砸招牌,也应和了他之前的道德观。
他自视甚高,却不会输不知耻。
本片的矛盾冲突不大,唯一说得上是恶人的也就是马鲸笙,还只是个插科打诨的小喽啰。
因此张永成的死便成为叶问最大的冲突点。
他打赢张天志后,说最重要的是身边的人。
毕竟多强的对手,你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以期打败他。
唯独亲人的生死,毫无办法。
黄秋生有一部《叶问:终极一战》,片中张永成并不是死在叶问身边,而是分隔两地,长久不见。
这种无力感更甚于本片,也更容易突出无奈。
《叶问3》以叶问晚年为背景,应该是该系列电一影的最后一部,所以剧情不再如第一部那般热血,第二部那般艰辛,更多的是对门第对家庭对生命的思考。
走过那么多路遇过那么多人,停下来才能看到生命的本真——幸福简单易得只要怜惜眼前人。
影片中打小痞子的群戏与PK拳王泰森的对手戏好看,但贯彻始终与张天志明里暗里的较量像水墨画,更有中国味更禁得起咂摸。
守护学校的群戏中,他们彼此第一次见对手出手。
两个人都厉害,叶问出手行云流水伤人留有余地,张天志出手快狠准。
大概武功也如其人,叶问已经功成名就,功夫与心境都超乎常人。
虽也有生活的烦恼,现世需要费心的地方,但于他已经是小波小浪,不足为恐。
同龄人的张天志武功并不弱,却只能靠拉车度日,想要租间小房子成立自己的武馆,还要被包租婆瞧不起。
张天志的不服气,必须冲着同为咏春的叶问来。
这部《叶问》我等了好久了,久到我都忘了上一部是哪年拍的了。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有一个疑问,是不是导演换人了?
为啥一部比一部烂了?
要说1、2还是很精彩的,不管是在打戏的设计还是剧情的逻辑上都是很耐看的,为啥到3的时候烂成这样?
随即我就上网百度了一下,没想到1、2、3竟然都是一个人拍的,一个人!
导演叶伟信(我还以为是叶问的后代为何圈钱拍的这么烂,原谅我没文化,连导演是谁都不知道)。
而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你是篮球迷,想象一下刚进联盟的林书豪,在纽约的时候打出了超级巨星的表现,就算后来去了火箭,表现也还可圈可点。
最后去了湖人之后竟然打出了三线球员的感觉,令人汗颜。
不过在好莱坞这也是常见的事情,各种侠越拍越烂也是有的。
美剧《吸血鬼日记》和《绿箭侠》刚出的时候红透半边天,后来也是越拍越烂,原因就一个,IP好,想挣钱,但是没灵感。
如果你把《叶问》1,2,3都看了,想必你一定记得第一部的叶问和金山找的对手戏,金山找一上来就来了一记势大力沉的夺命飞刀,叶问倾肩一闪,飞刀嵌入木柱。
说时迟那时快!
金山找不给机会迎面就三拳,叶问上撩下档抓颈把金山找甩到身后。
金山找正好背对着嵌入木桩的刀,于是大喊一声,做迸发状,右脚后勾起刀,刀飞空中身不停,对着叶问迎面又是三拳,拳落,刀至。
金山找回身反手接刀,侧劈之。
叶问一一化解。
这段可谓是我第一部里最喜欢的打戏,时至今日,我都会幻想着如果在街头遇到恃强凌弱的现象,如果我能在挺身而出的那一刹那使出这一招该多好。
第一部结尾也很棒,标志性的旋风小碎拳,加上最后击碎喉咙的一手刀,可谓神来之笔画龙点睛。
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招式也真的是把我惊艳到了。
《叶问1》一经播出,轰动全国,也正式开启了甄子丹时代。
《叶问2》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咏春和各门派的打戏,两个人在一张不大的圆桌上,谁先掉下来算输,投降算输。
整个打斗的动作虽然没有第一部设计的那么精彩,但在创意上也是高分表现,除了旋风小碎拳,的视觉享受还加利用周边的板凳木桩让观众时刻为叶问捏把汗。
最后洪拳和西洋拳王的擂台赛中,洪金宝一记高难度的凌空双脚侧踢也是精彩无比,也利用了洪师傅的死捍卫了民族武术精神。
一二部都巧妙的利用故事背景烘托出中华民族的气节,武术精神和正义感。
而第三部,请问导演你想表达的是大男子主义的忏悔录吗???
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事能不能编的靠谱一点,剧情不乱管,没头没脑没逻辑我就不说了,懒得说。
但是!
一边说着我要代表正义,我要保家卫国,我要捍卫香港人民安全,一边连自己老婆孩子都照顾不好,还没齐家就齐天下了,有这样的一代宗师吗?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祖河东太守。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 选自《后汉书》范晔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管理不好还想管理天下?
第三部为啥要把叶问设定成这样一个傻了吧唧的大男子主义伪英雄?
而且更奇葩的是,谁能告诉我泰森和李小龙出来干嘛了吗?
泰森还好,还有一段打戏,不过真是枯燥至极,请问武术指导袁和平是挂名的吧?
而且泰森不是BOSS吗?
不应该是穷凶极,恶罪大恶极吗?
为啥设定成讲信用的好爸爸了?
动不动就抱着自己的小公主卖萌!
这是闹哪样啊!
摔!
李小龙最逗了,出来露了两面,装了一下逼就回去了。
恩,恩?
李小龙在戏里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啊!
喂!
不是说第三部的故事主要围绕叶问和李小龙吗!?
为什么感觉李小龙的镜头连一分钟都没有啊!!!
最奇怪的是这部戏里的竟然没有大反派,大家都不坏,其实仔细想想,就连谭耀文都是动口不动手,打嘴炮先,反而是最后叶问受不了了把人家给揍了。
终于说到张晋了,嘿嘿嘿我男神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打戏帅,长得还帅!
我早在他演《水月洞天》的时候就关注他了(暴漏年龄了……)《叶问3》里给张晋的设定也很奇怪啊,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说他好人……他收钱打断田师傅的手。
你说他坏人……他屡次三番救叶问救学校救孩子还讲诚信。
《叶问3》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伪英雄和正义爆棚但心胸狭隘的同门师兄弟一起挑战讲信誉的萌奶爸泰森和他的小弟,嘴炮王谭耀文。
不好意思忘了酱油李小龙。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毫无逻辑,一看就是删了巨多巨多剧情的失败的毁IP的续作,重点是删的多,剪的还烂......影片中的众多伏笔,伏了就伏了,后来也不提了……扶额人物性格的无厘头设定,叶问可是一代宗师啊……扶额我们要看的是蝙蝠侠大战超人,钢铁侠胖揍美国队长!
你们为何不撕逼啊?
坏人坏的不彻底,好人好的没逻辑。
我怎么感觉好像有种看《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感觉,叶问一个娃,张天志一个娃,泰森一个娃,打完之后都要和娃互动……我摔!
差评,两星,一星打给张晋的帅,一星打给张晋的<图片1>
本来是带孩子去看《功夫熊猫》。
可是孩子已经不把自己当小孩了,临时要求去看另一个大小孩的电影,所以我就来看《叶问3》了。
发现这个电影纯属意外,没想到美国影院上映,这个影院不是万达AMC。
粤语配英文字幕,有点影响观影。
我给《叶问3》打好评。
武打非常精彩,是近年来最过瘾的一部武打片。
回来一查,动作设计是袁和平,不亏是金字招牌。
里面还有拳王泰森,是个亮点。
叶问这个系列,第一部令人眼前一亮,一扫当时武打片的颓势。
打得太帅了!
武戏太密集了!
我最喜欢的,是甄子丹喊出“我要打十个!
”那场戏。
那个情绪的蓄积,和动作的爆发,让人可以一看再看。
IMDB Top 250里,华语片只有《叶问》这一个电影。
当然IMDB是美国影评,他们不怎么看外语片,不能用它说明叶问在华语片甚至武打片里的地位,但是《叶问》的水平和流行度可见一斑。
如果让我评,叶问进武打片前十名绝对没问题。
对文艺小清新的豆瓣的低分评价,请直接无视之。
叶问的第二部很糟糕,我看完了没什么印象。
然后就可笑了,冒出一个《叶问终极一战》,风评之差让我根本懒得去看。
我以为这个系列就这么毁掉了。
现在叶问3出来才知道,那个什么终极一战是个冒牌货,借着叶问的名字而已,整个制作班子是另一套。
所以《叶问3》是个对这个系列很合适的收官,没有发生虎头蛇尾的惨剧。
第三部和第一部水平在一个档次上。
作为一个系列,他有重复出现的因素,比如在车间工厂和几十人上百人的打斗,这个设定在三集里都出现了。
第一部一样,武戏也非常密集,文戏过下场就开打。
这一集我最喜欢的武戏是和泰拳在电梯和楼梯里的打斗。
电梯里的狭小空间,楼梯上的长镜头。
可惜这段武打太短了,我看晕了,一定要重看一遍。
叶问太太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自己的丈夫面对着凶狠的敌人,然后电梯下沉,等门再打开,泰拳师已经落败而逃,自己的丈夫还是那么温柔的等着自己。
这个处理很用心,有范儿。
文戏故事简单,但毫不沉闷。
我最后还是有一点点感动的。
叶问夫人将不久于人世,想听丈夫在练武桩上再打一套拳。
很让观众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一个丈夫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一个妻子欣赏和支持丈夫的事业。
香港凭借着强大的电影行业,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粤系的武术大师,性格还是挺不一样的。
黄飞鸿心怀天下,方世玉顽皮,叶问呢,可以形容为“谦良”。
一个谦良的中国人。
============可能原文没有说很清楚。
我说“IMDB Top 250里,华语片只有《叶问》这一个电影。
”是指第一集,不是这个第三集。
那个行文是在讲第一集的感受,然后讲到第二集,再讲第三集,顺下来的。
叶问第一集评分是8。
卧虎藏龙是7.9,不在top 250。
当然这个榜单和评分都是变动的,它的局限性我原文也说了。
有人提示花样年华和无间道也是250内,说的是对的。
其他人,很简单自己打开网页就能看到的。
难道连imdb也墙了?
北方武师金山找(樊少皇饰),在广东佛山不停踢馆,意欲扬名立万、开门教拳。
听闻叶问(甄子丹饰)是当地传说中的第一高手,金山找二话不说闯入叶府挑衅,叶太张永成(熊黛林饰)起先并不准许在自己家中比武,叶问送客,金山找遂嘲笑道:“你是不是怕老婆?
”叶问答:“不是怕老婆,是尊重老婆。
”以上是2008年《叶问》第一部的开篇。
金山找几番出言不逊,张永成一瞪眼撂下一句“不要打坏家里的东西”,话毕转身避入后堂,叶问则在前厅把不速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那是1930年代。
时间过去半甲子,1959年的香港,癌症确诊的张永成,时日无多。
一心铲奸除恶、无暇顾家的叶问,才明白到自己最遗憾的事,是没有花更多时间好好陪伴妻子。
在医院等候时,正在翻报纸的叶问,读了报上的一段笑话给永成听,大意如下:“某人跟大家吹嘘自己不怕老婆,说谁要是怕老婆,就坐到左边。
结果大家都坐了过去,只有那人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何不坐过去,他说,‘我老婆不准我去人多的地方’。
”听完,永成问:“那你怕不怕老婆?
”叶问答:“一时时啦(有时怕,有时不怕)。
”## 爱人的模样其实在那份印著笑话的报纸上,其中有一版的头条,正是张天志(张晋饰)向同门师兄弟叶问下的战书,要一争谁才是咏春正宗。
叶问看到了,默不作声;永成也见到,默默记在心中。
“咏春大战”的当天,叶问未有应战,而是陪著妻子跳舞。
他曾经答应与她一同跳舞,但由于心心念念武林,连说好的日期也记错,只轻描淡写地带过。
在妻子重病后,他才临时抱佛脚地去学(师从李小龙),才放下比武陪妻子起舞,但她没能舞完人生的最后一曲——晕倒在地,被送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叶问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妻子想要的陪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全然得到满足。
但她又写了封信给张天志,代叶问约对方完成未竟的比武。
这是永成未了的心结。
她梳妆打扮,和叶问一齐拍照,一齐回到家中,她问叶问,如果不是她生病,是否会去应战。
叶问答,会。
永成说,这才是她爱的那个叶问。
她感恩于他的陪伴,但她知道他属于众人,也属于时代,而她之所以爱他,正正因为他是叶问——如果他不再做好叶问的角色,她的爱便也不在。
之后才有了那幅黄金比例构图:叶问站在黄金分割点上打著咏春拳的木人桩,右侧是在墙上酝开的金黄色夕阳,再往右(已出了镜头),是永成坐的位置。
打起咏春的叶问,是一代宗师,众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而她无须入镜,她爱的,是听到爱人打木桩的那熟悉音响。
那是她所爱的“爱人的模样”。
## 身边那人棍、刀、拳,叶问打败了张天志。
二人的儿子在一旁偷偷观战,但永成没有,她坐在了门外,一如第一部中叶问大败金山找。
但导演给她的揪心表情来了一个特写,她比竞技场上的叶问更关心他的生死,所以不忍心看可能对自己爱人造成伤害的无眼刀剑,但她依旧选择成全“叶问”。
在2010年上映的《叶问2》中,全片的“大Boss”是西洋拳王龙卷风,代表华人与中国武术的叶问,与其在擂台上打得难解难分时,永成也守在录音机边听得心惊肉跳。
叶问打赢,永成露出欣慰的笑,编剧也让他们的次子叶正在此刻“顺利成章”地诞生。
大抵上,永成基本不看自己丈夫与人打架的场面,她在三部电影里展现的都是持家形象。
败阵的张天志一竿子打烂“咏春正宗”的匾额,说自己不是败不知耻之人。
但叶问回过头只说一句,最重要的还是身边人。
被拿来对比的,是男人心心念念的名利地位,以及女人更关心的陪伴与安好,而赢得比武的叶问说出上述那句,寓意著家庭幸福、与爱人厮守更胜一筹。
而张天志所代表的男性追求,陡然“幼稚”了起来。
全片都没有交代他的妻子,而他和儿子之间也互以“师傅、徒弟”相称(除了他儿子被绑架等少数生死时刻),影射的正是其对名的追求已成为生命全部。
片中有一幕,永成自问自答:“知不知道为何女人被造得美,因为要让男人爱;为何女人被造得蠢,因为要爱上男人”。
这一个“蠢”字,道尽上述所有。
虽然仍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叙事结构,但对这样一部商业片也不必太过苛求。
(广告时间:推荐Carey Mulligan的Suffragette,以及Julianne Moore与Ellen Page的Freeheld)## “彩蛋”泰臣:跳出大叙事不过,《叶问3》广告时,一直把拳王泰臣(又译泰森,Mike Tyson)当作招徕,相信不少人购票入场期待看到的都是“宇宙最强”甄子丹大战泰臣的热血场面。
但饰演地下拳庄老板的泰臣,出场并不多,但以他的级数又绝不能是“茄喱啡(龙套演员)”,所以成了全片最大的“彩蛋”。
纵观三部《叶问》,一部将近两小时的武打电影,打戏自然要多而精彩,铺排上也要层层递进。
第一部先是十位日本空手带黑带,然后是日本将军三浦,第二部则先是洪金宝,然后才是打败洪金宝、蔑视中国武术的世界拳王龙卷风。
上述两部,要么是在佛山打败入侵的日本军人,振奋民族主义,要么是在香港打败带著种族歧视的洋人,发表一通“人格不分贵贱、应当互相尊重”的政治正确言论。
而《叶问3》中,“非我族类”的,不再是最终大Boss。
因为碍著地下拳庄老板泰臣赚钱,叶问成为了其眼中钉。
但泰臣只要求叶问在3分钟内不倒下即可,之后的打斗夹杂著无数玻璃的破碎,上下镜头的跳切,最后一幕是两人各切中对方要害,而闹钟也适时响起。
显然,导演考虑到本片噱头、票房贵人泰臣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最政治正确的做法是两人打和,而泰臣也有风度地让叶问走人,守住自己的承诺。
其实,片中泰臣的妻子是一位穿著旗袍的华人,不论样貌、身材与气质,都不输给熊黛琳饰演的叶问太太,打完拳,泰臣也亲热地抱起自己的混血女儿(皮肤居然很白……),这种种安排都淡化了前两部浓郁的种族、民族、家国的大叙事,让电影回到很个人的层面,也因此,让叶问在家庭和社会这两个归属上,出现了戏剧性的张力。
## 电梯困兽斗笔者个人认为,全片最精彩的打斗,不是泰臣,也不是最后与张天志,而是与无名无姓的泰国杀手,在医院电梯内发生的困兽斗。
那时,永成还没有住院,当叶问带著她看完病,搭上电梯准备离开时,电梯门“一如所料”地被一只可怕的手拦住了,泰国杀手进入电梯拉上闸门,一场在狭小空间内的恶斗一触即发(泰拳与咏春,都是近身格斗的武艺)。
其中的几拳,都是叶问为其妻子挡开攻击的特写,尔后推门出去接著打,在电梯到达地下前,泰国人顺利被打跑。
而青布长衫的叶问,就翩翩地去拉开闸门,拎起掉在电梯内地板上的药包,牵著妻子的手,款款离去。
对于女性观影者而言,这估计是“被保护欲”完全被满足的一组镜头,甄子丹无疑可以靠它塑造自己铁汉柔情的形象。
全戏的分水岭,也就从这开始,叶问从忧国忧民的大英雄,转变成守护自己女人的大丈夫——这两个角色历来有内在冲突,“殉国”还是“殉情”是历史叙事中永远纠缠的话题。
## 自己,天地,众生不知道缘何,叶问这位传奇武人、李小龙师傅成为了港产片的热捧话题。
从2008年上映,斩获200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的《叶问》开始,陆续有《叶问2》、《叶问前传》、《一代宗师》、《叶问:终极一战》以及今年的《叶问3》问世。
如果从史实的还原度上看,《叶问》系列基本上只是借用了人物,再重新创作。
历史上,叶问与发妻张永成,自1951年起已经永别,后者于1960年于佛山病逝。
《叶问3》中,安排叶妻死在丈夫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中,亦不知叶问本人在世的话,会否乐意。
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叶问(梁朝伟饰)与宫二(章子怡饰)天南地北鸿雁传书,游走在惺惺相惜与情欲暧昧之间,而明媒正娶的发妻张永成(宋慧乔饰)则成为了静默的背景。
留一盏灯,等一个人,永成的恬美,或是一代宗师叶问深沉力量的启明。
而《叶问》头两部把一生从未比武的叶问包装成霍元甲般的民族英雄,到了第三部终于开始探寻宗师之所以成为宗师,其必需的内在力量与涵养——内隐的、深沉的、隽永的、普世的。
王家卫的“叶问”,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叶伟信最新一部作品中的“叶问”,则是见身边那人。
这一抹回眸,是拳脚背后的意义。
## 后记从《叶问2》开始,故事场景设置在了香港,片中对英殖民政府带著明显的批判性,《叶问3》也一样,官商勾结、私相授受,不过两部电影都对媒体的力量有不小肯定,令从事新闻业的笔者倍感欣慰。
在《叶问3》中,肥波(郑则仕饰)质问叶问非神仙,改变不了世界,叶问则正气凛然地回答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眼前,而是为将来”。
不知道此处可否“过度解读”一下,当作是导演叶伟信对香港的信念?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