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罗真是太懂了,不想要路易莎开旅馆,因为但凡有个男的都要跟路易莎扯上点关系,哈哈哈哈,我本来也觉得没什么,那个律师不会和她有什么关系的,但是事实就是律师居然有点喜欢上路易莎了。
我看整部剧的时候,弹幕吵的最凶的就是斯皮罗到底有没有家室,很明显在第一季的时候斯皮罗带着戒指,也多次说自己有家室。
因为斯皮罗是妻子和孩子一直没有出现,大家吵的和一锅粥一样,直到第三部时候,斯皮罗的妻子来了,斯皮罗对路易莎是一见钟情,妻子说路易莎霸占了斯皮罗四年,以及各种路易莎的言语行为都像绿茶。
不过最后斯皮罗没有和德雷尔一家回英国,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在科孚。
人性是复杂的,不能用渣男和绿茶来全部概括一个人。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
我的妈,最后一集太好哭了吧。
莱斯利想要settle down了,他眼神好真挚,可惜没成。
马戈的土耳其男友本来一直不看好来着,最后手工的小房子差点给我整哭了,门口还放了一个小小的他在守护德雷尔一家,甚至姨妈的鬼魂也考虑到了。
格利出落得深得我心,老是不自觉对他痴汉笑。
大哥其实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不靠谱,但只有他能看透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他也是妈妈最好的陪伴者和守护者,妈妈的脆弱只敢在大哥面前表露,是妈妈一直以来的小天使啊。
妈妈跟司机的感情也好让人心疼,"Call me Louisa…One last time…",虐了。
谁让我昨晚实在好奇去查了一家人的原型,才知道德雷尔一家在科孚住了四年,后来因为战争又回去了英国,所以我带着上帝视角看这第三季最后一集,心情总是复杂。
「尤其字幕组结尾留言,泪目。
它说该剧陪伴了大家三年,字幕组那会也是翻三年翻到自己即将毕业,陪过一个人的青春年华何其珍贵,所以人们才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啊。
」那时字幕组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第四季(OK,后面其实是出了的,马上追起),它说与原著对应的情节也就是这三季,我更难过了。
有原型的影视作品总是会因为来回对比现实与作品而不停心伤。
剧里他们怎么了,现实他们怎么了,现实甚至已经是上一个时代已发生过的轨迹,主角人物也已经不在了。
我还看到小格利原型人物年迈后与动物的合影,那种奇妙的连接感冲击得我热泪盈眶。
真实是最大的情感武器吧。
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好了,以此结尾,隔离中将继续追起我的德雷尔一家人,第四季,我来了。
希望未来某年某日,剧集终映的时候我别哭死吧。
这一季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季了,剧情更加生动有趣,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了。
特别是Lary,之前只觉得他才华外露,到了这一季,才发现了他的成熟与可爱。
永远能够在家人需要的时候提供肩膀,毒舌却有一颗对着树懒唱歌的柔软的心,为帮Sven又冲动可笑又勇敢正义。
爱上了他永远不会缺席的损人幽默和性感的头脑。
Jerry这一季成长了很多,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遇到了同频的女孩,短暂的成为了素食主义者。
他时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动物为伴,却对这个世界以及旁人的关爱有敏锐的捕捉。
成长势必会带来家庭争论,是主动反省认错包容改正让一个家越来越完整,这一点是我要学习的。
Spiro和Louisa的爱情终于萌发了,而这种克制又真实得爱最终会走向何处呢?
妹妹还是那个天真傻乎乎的家庭🤡好啦去看最终季啦!
最近发现,不管是小敏家还是The Durrells,都还是中年玛丽苏最好磕。
可是为什么每个人随着年龄长大都必须要学会取舍,好像很少能像小孩子一样大声的说“我全都要”了。
如果能全都要,那Sven、Spiros和Theo 三个小天使我就全打包送给Louisa !
不过这时候,Leslie 是不是也能同时有三个女朋友了呢(皱眉)?
发完牢骚话说回来,因为早就习惯了中国式的大团圆式结局,剧终却因为战争蔓延到希腊,全家除了Margo外都得离开Corfu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即使最终的分离用一场话剧带过,锐减了煽情的场景,但最意难平的妈妈和Spiros终于能够在一起却又不得已要分离仍旧让人感叹,中年人的爱情怎么就这么难!
想给编剧寄刀片,最后才发现纪录片里的真实故事也是这样的结局。
也许现实生活本就是这样,当看似一切向好的时候灾难又会降临,而此时,弱小的人的力量根本抵挡不住命运,所有人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断的向前看。
随着lawrence 的不断离家,Leslie的’假性‘喜当爹,Margo的英国求学以及Gerald生日宴上的爆发,这些个节点阶段性的见证了几个孩子的成长,这不由让人感慨,即使看似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足为奇,但放大到每个个体上都得伴着很浓的思念去外出游历,而父母即使有再多的爱,最终也不得不放手,任由着这个突然长大的背影远去……这样想来总是很悲伤,但Lawrence写家信时用了圣奥古斯丁所说的,“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那不离开牢笼的人怎么也不会知道外面有多精彩。
The Durrells取景拍摄服化道都太绝了,这样的日常生活再拍几百集我也能接着看,果断纳入学习素材!
可以一边拉片一边练口语了。
真的是很棒的剧,轻松 愉悦 温暖 治愈,风景美不胜收,也让我迷上了英伦风(天天想着买麻麻那种复古半身裙,大哥的帽子和挂脖的小方巾,配衬衫短袖都超级好看啊)
一开始不是很喜欢大哥莱瑞,在二哥负起责任忙着小姐姐的生产时,他却在街上悠闲地逛着 聊天,但是后面却越来越喜欢他,会很暖心的和妈妈谈心,在别人和妈妈吵架时把她护在身后,他思想前卫,为救斯温两肋插刀(尽管弄巧成拙),在被坏女人诱惑时最后还是站在了家人这边,偶尔也很蠢萌
解救斯温律师团出动
麻麻真的是一级大厨,各种烘焙甜点超有食欲的
哈哈看到这儿笑死我了,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弟弟情窦初开大胆又羞涩的模样
玛尔戈真的是单纯天真可爱傻里傻气的,看到美女崇拜的要流口水了
她说这就是她喜欢科夫岛的原因,感触良多。
最喜欢还是妈咪了,教科书级别的教育,在来瑞对她的行为表示不满的时候,她据理力争,一句话就把他堵的无话可说了,超级智慧了
发现弟弟的情书后,妈妈表示理解,只是有点难过她以为杰里也把他当做朋友,却没有跟她说过这件事,在杰里公然对妈妈和生日宴会表示不满是,在无数次孩子们闯下祸事时,我都以为妈妈会生气时,都没有,她敲开杰里的房门道了歉,表示承认他长大了并且再也不会记错年龄,还送来了酒和女朋友妈妈坚强乐观即使穷的叮当响,孩子们各种淘气,遗产跌宕起伏,她还是积极的生活,开导孩子们,累受打击依然坚持卖东西,认定是对的就不会放弃,还拥有一颗少女心,和孩子们一起笑笑闹闹,一起玩,像朋友一样陪伴孩子们成长,也很善良,放飞鸟回家,包容每一个奇奇怪怪的客人,穿衣也很有品味,美丽优雅,这样的妈妈谁能不爱呢。
这世界不缺乏真善美,只缺乏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喜欢德雷尔夫人的育儿方式,不把自己的三观强加给孩子,勇于纠正自己的不足,给孩子很大的空间做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都活得很真实,同时也都继承了母亲的生活态度,待人待己真诚、无私、善良。
家庭教育之于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让孩子“做自己”。
在这样一个四季如春、碧海蓝天、阳光普照、物产丰富的小岛上生活,一家人相亲相爱,幸福指数确实高,但也还是要面对乌云、不幸与别离,难过以后昂首挺立,迎接未知,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无穷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
嗯,热爱生活的人真的像天使,非常正能量的满分好剧。
是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过这样一个理想中的恋人,乍一看他几乎满足了你对恋人的所有幻想,让你心动让你迷恋,但你几乎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近他,而他就像云中的风筝一样,惊艳、美好,却永远不曾属于你。
大城市生活久了,有时候身体累,有时候心也累。
是疲劳到连娱乐也提不起精神的那种。
所以有时候,看剧也不得轻松。
但德雷尔一家随时能让我放松。
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剧,单亲妈妈和她的一群熊孩子,有时生活一团乱麻,但总是能从这团乱麻中抽出一点舒心的小花,是人间呐。
看了三季多,最有感触的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或幼稚或肤浅或奔放的情感经历。
世上的爱情千差万别,但或许都能从中找到点曾经的影子吧。
趁着感怀,随手梳理一下剧中人物的情感历程......1. 莱斯利 Leslie Durrell (善良,单纯,猎枪男孩)初恋:牧羊女(女方回到前男友身边,且不是很在意莱斯利的感情)。
第二次:为一名孕妇接生,成为孩子教父,之后同时与三个姑娘谈恋爱。
三个不同类型的女孩,三个他都喜欢。
被家里人弄乱,被迫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开始他内心里最想选最安静最乖最淳朴的那个姑娘,像莱斯利一样善良和单纯,但是姑娘伤心并提出分手,他失去了三个中最爱他且最顺从的姑娘;剩下两名中,他选了时尚、风情、有趣、美丽的磨坊姑娘,他们在一起也非常快乐;但是后来,第三个姑娘达芙妮说她怀了莱斯利的孩子,女方父亲逼着莱斯利成婚,因此莱斯利再次失去第二个姑娘,同时他当时也不想和达芙妮成婚。
第三次:达芙妮坚强、诚实,爱莱斯利,她同意和莱斯利做普通朋友,但是后来渐渐地莱斯利又爱上了达芙妮。
他们便谈恋爱边等着孩子的出生。
有一天,莱斯利开心地向达芙妮求婚,达芙妮答应了,但是仿佛心事重重,并不开心。
莱斯利在医生处才了解到,孩子不是他的,达芙妮在认识莱斯利之前就怀上了孩子,而孩子的父亲随后抛弃了达芙妮。
莱斯利伤心、迷茫,不知道达芙妮是为了保护孩子当初才急着和他谈恋爱并发生关系的。
达芙妮想和莱斯利结婚,莱斯利犹豫了。
等他回到家伤心之后,最后又似乎想好了要和达芙妮在一起时,达芙妮跑来告诉他:昨天晚上,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决定留下来...... 莱斯利又失恋了,在失去达芙妮的一瞬间,他才想好好珍惜,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每一次失恋,莱斯利就玩猎枪......)2. 玛戈 Margo Durrell(普通,不太自信,没什么突出的优点和特点)初恋(暗恋):劳伦斯的一个朋友——帅气、阳光、有趣、家境好、有魅力,玛戈第一眼就迷上他了,为他穿漂亮衣服为他打扮,找机会接近他,最后却被男方嘲笑了。
后来男方旅途回来过,并向她带来了问候,玛戈一如既往地迷恋他,虽然知道他们不会在一起。
【是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过这样一个理想中的恋人吧,乍一看他几乎满足了你对恋人的所有幻想,让你心动让你迷恋,但你几乎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近他,而他就像云中的风筝一样,惊艳、美好,却永远不曾属于你。
】第二次:瘦黑园丁。
这是玛戈在贵族老太太家做女伴时遇到的男生。
这个男生怯懦、穷、瘦黑,干着下人的活,可能一辈子也没什么别的追求。
所以我们可能很惊讶玛戈竟然看上了他。
此时的玛戈,刚刚经历了暗恋后失恋,不自信;又在渴望恋爱的年龄,天然对异性感兴趣......这样一想,或许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吧,在你青春懵懂的时候,在你对恋爱还没有任何认知的时候,和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初尝恋情。
这种感情,也会随着你渐渐成熟而离开它。
第三次:教士——对上帝虔诚,内心纯净,没有杂念没有千丝万缕的烦恼,同时也无趣。
玛戈在得知他终身不能结婚后,甚至一度想去做修女.......第四次:劳伦斯的另一个朋友,一直喜欢玛戈,但玛戈对他从来没有兴趣。
直到有一次,男方听从格里的建议把自己晒黑了,玛戈突然觉得男生仿佛有一点味道了,于是他们有了非常非常短暂的欢喜。
(这个暗恋玛戈的男生,是那种虽然有各种优点,但是你就是对他毫无兴趣,气质和味道完全不是你的喜好,所以你们几乎永远不可能在一起,尤其是在大家都年轻都追逐爱情的时候)第五次:土耳其人佐尔丹,其貌不扬,不讨喜的富二代,看起来也算不上优秀。
他们突然就热恋了,但是周围人显然不太喜欢这个土耳其人。
他们分得也很快,分开期间,玛戈完全不再喜欢这个男生,认为他自大、傲慢,也几次拒绝佐尔丹的复合请求。
但是佐尔丹仿佛很喜欢玛戈,一直求复合,还为了玛戈改掉自己的缺点,于是后来他们又在一起了。
最后因为佐尔丹要离开科孚回到土耳其,在爱情和家庭之间,佐尔丹不得不选择了家庭和事业。
但他显然是很爱玛戈的,临走前送了玛戈一个他亲手制作的海边别墅模型,而他自己,则以小人偶的方式,永远陪伴在玛戈的记忆里。
私以为,玛戈对佐尔丹的感情,有需要陪伴、被他打动的因素在里面,似乎没那么坚定。
【后面不太想写了......】3. 路易莎 Louisa Durrell挚爱:丈夫(已逝)第一次:瑞典人斯文(好帅)第二次:英国人 休——富豪,橄榄油厂厂主,后因事业和家乡回到英国。
第三次:斯皮罗斯——相爱却不能在一起4. 劳伦斯 Lawrence Durrell (荷尔蒙作家)第一次:表妹——很相爱,最后女孩回到英国,劳伦斯在爱情和家之间最终选择了家(family)第二次:希腊人,异族风情,漂亮心机尤物,是休的前女友,为了报复路易莎而引诱劳伦斯。
第三次:伦敦一艺术女第四次:杂技团柔术女5. 格里 Gerald Durrell
德雷尔一家 第三季 (2018)9.42018 / 英国 / 剧情 传记 / 罗杰·戈比 / 基莉·霍斯 乔什·奥康纳
这一季有几集都涉及到“反抗”,无论是意大利一家、Gerry还是参与到Sven事件中的每一个人,哪怕并没有什么反抗的底气,但依旧勇敢地站出来说“不”。
他们也知道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会有人站在身后支持着自己。
没有钱,没有物质,没有希望,但是在有陪伴在身边的朋友、家人,有自己坚信的东西,就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
Though it also a family film ,which always have all kind of chain of chaos ,especially all these things connected as a string of beards! When happiness,kindness,warmth plays major melody ,It shows us a wonderful picturesque landscape and inhabitant's joy . In that stage ,the Durrell seem like manager in this tiny Greek isle ,while they are also foreigners in this beautiful heaven .
德雷尔一家 第三季 (2018)9.42018 / 英国 / 剧情 传记 / 罗杰·戈比 / 基莉·霍斯 乔什·奥康纳All kinds of affair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tale. At the beginning, I have sniffed the ambiguity between Louisa Durrell and Spiros Halikiopoulos ,the man assisted the Durrell as soon as any accidents .Their love keeps silent but produce a chemical reaction in this process. Finally breaking out ,by the separation of Hali and his wife, pushes them a step respectively near each other. No divorce, no result . The connection from this tragic partners stops before the words“ i love u” . "Call me Louisa,one last time." the best ending for their friendship and love. For every audience,we all know that not the over for them ,however,which is just a new beginning. Their love is liberal and rationalism to their family and themselves .They touch my heart ,rising a piece of memory of me ,no words but for love.Mom goes back to her family ,coming as well ,and embrace each member and visitor . That is a kind of attitude for live .T ears ,chuckle ,sorrow , fear …for not only lost in a words called sense of love but reality for life.
Field and Sky my hometown landscape
我大概是两年前在微博某博主的推荐那里看到了《德雷尔一家》的海报,就被这一家坐在水里吃饭的情景震惊了。
迅速看完了第一季,深爱不已,并发朋友圈表示一定要去这个叫科孚岛的地方一趟。
希腊这颗草其实是很多年前就种下的,那时候心里面只有神圣的雅典,蔚蓝的爱琴海,仅此而已。
甚至在看《德雷尔一家》之前也只知道这些个地方,看完之后才开始了解希腊,读古希腊神话与他几千年的历史,也因此让这次希腊之行变得更立体,而不是单纯的打卡景点与欣赏风景。
看完第二季之后,要去科孚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三月的某一晚,冲动之下便买了去希腊的机票。
我的总行程其实是雅典-迈泰奥拉-科孚岛-扎金索斯-雅典-圣托里尼-雅典,一共15天,因为科孚岛是这次旅行主要目的,再加上其他目的地网上已经有无数攻略,所以这里也不再叙述,就从登陆科孚岛开始写吧,毕竟这次是剧迷的巡礼。
登岛为什么不从国内直接转机飞科孚岛呢?
因为没有合适的航班,要么就是在雅典转机去科孚,要么就是走陆路一路玩下去。
我选择了后者,因为中间有个叫迈泰奥拉的地方,谁去谁知道的美丽。
如果想直奔科孚岛,雅典直接坐飞机过去即可,航班好像还挺多的。
另外,在希腊语里,科孚岛叫Kerkyras, 所以你会看到Kerkyras everywhere而不是Corfu。
不过航班的目的地还是Corfu的。
如果你也想选择前者,可以在雅典KTEL站(希腊的大多数长途汽车都是这个公司运营的)买大巴票去Kalambaka,在迈泰奥拉玩了之后,星期三和星期天有直达Corfu的大巴,其余时间需要坐每小时一趟的大巴去Ioannina,到达之后再坐每小时一班的大巴去igoumenitsa,大巴会直接开进码头,然后买kerkyla.com的船票就行(11欧)。
总行程看似略远。
实际确实挺远……Kalambaka到ioannina中间全是山路,可怕。
上岛之后我是在 airbnb上选的房间,那么我要隆重推荐一下我这个屋子了,19世纪的建筑,古典的装修,虽然房间不大,但是至少能住四个人,这家房东是专门做 airbnb的,所以里面的设施都非常完善,地点简直不要太好,就在《德雷尔一家》里,Margo亲吻修道士木乃伊的脚的那座教堂旁边,大概10米左右吧,这座教堂也是Corfu town最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到了码头要走20分钟才能到住宿的地方,且码头附近不适宜住宿,最理想的位置都要走挺远,出租车8欧起步,到住宿点大概也就起步价,我们因为嫌贵,就走过去的,结果其实还好,不累。
房东超好。
旁边那个教堂就是原著里Margo亲吻修道士木乃伊的教堂。
取景地其实这次我找了非常多的取景地,但是有一些 比如Gerald经常去的那片湖,及火烈鸟的那片湖,需要开车才能到达,还有姑妈去世的那座教堂(不能100%确定就是那个),以及出现次数最多的小镇,都没办法去。
好在科孚岛公共交通比较发达,才能尽可能多的去到这些地方。
取景地不完全地图Larry和Margo的台阶这个是离镇中心最近的两个取景地之一,也是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取景地,出了房子左转到海边,沿着海边走两步就到了。
Larry和Margo台阶
科孚镇全景这里只开到下午四点,也就是全天最热的时候,我们是早上去拍的,光线也不是很好,而且剧组拍摄的那个点应该是景区额外开门的区域,一般游客进不去。
但也很接近啦!
家作为本次行程重中之重的行程,当时得知没有驾驶证没办法租摩托车的时候,失落了好久,因为这个地方离镇上差不多7公里,走路肯定没办法,骑自行车太热也没办法,后来发现其实是可以坐公交车到那边的,简直不要太起死回生。
公交车站是在科孚市的市中心,在古镇里可以看见很多牌子指向square。
http://www.astikoktelkerkyras.gr/itineraries-weg-40407.html 这是Corfu的公交车时刻表,家的取景地在一个叫Kontali Bay的地方,要从镇上坐7号车,票价大约是1.8欧,坐到Kontali bay hotel这一站,车很大,不会报站,所以打开google map一路定位,下车的时候按门上的按钮就行,不害羞的话问一下旁边的人,让他帮忙提醒一下也行。
这座房子其实是私人的,所以没办法从正门走过去,必须得从海边绕。
所以要从这边进去。
我们是在这一站的前一站下的车,结果反而很美!
这边的石头特别扎脚,所以来的时候一定要穿可以沾水的拖鞋!
这边有个大铁门,当时正好有个油漆工在那刷门,我们问他能不能进去,他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冲我们摇摇头,我们求了老半天,他终于放我们进去几分钟拍!
转个弯就到了,就会看见这个角,心跳加速
走进铁门
感觉Louisa正拎着手提包走来
侧门
房子侧面
走进这片海,真的身临其境!!!
连树枝都差不多,感觉他们刚刚离开而已。
还碰见两个老剧迷,人家每年都来,和演员住同一间酒店,还遇上了一次拍摄,就是阿尔巴尼亚人那集,还见到了那只驴,老爷爷的爸爸和原著作者是朋友,他自己和电视台的台长是朋友,听说剧组前两天刚走(很烦的是这个大叔一直在说“你们国家”blabla,很BBC了,虽然我大部分都赞同。。。
)他们推荐了我们去德雷尔一家真正的故居,但是没车。。。
就放弃了。
小镇我真的很想去小镇,这个叫Danilia Village的小镇是属于一家度假村的,本来说想去试着求求管事的,结果还是没车。。。
去不了。。。
只能在google street view上看看了。
悬崖悬崖是我特别喜欢的取景地!
一个是因为真的很美,另一个是因为louisa很多时候的不开心都是在这消解的。
但剧中一不开心就要可以去的地方,现实中要做一个半小时大巴才能去。
A1线,坐到最北边的位置因为很远,所以要坐岛上的长途巴士去科孚岛北部。
巴士官网:https://greenbuses.gr
这个线是因为红框的线路是单行线,坐到最里面后巴士会往会开,返回的时候也在这里下车就行。
最合适的安排是坐下午两点的巴士去这里,下午六点十五的巴士返回,在下车点等着就行,到时候巴士来了告诉售票员你要去Corfu town就行。
这个悬崖的名字叫Cape Drastis,其实在科孚岛属于一个比较出名的点,旁边有个度假村,坐大巴的时候会经过。
下车后根据导航去图上标注的停车点,如果你是坐大巴,这一段路需要上坡,但是风景很美丽,有些地方有德国黑森林的感觉。
看Cape Drastis的路标
这条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岔路口,岔路口会有很多人把车停在这里,左边有一条上山坡的小路,走上去就是悬崖取景地啦!!!
还有个重要场景,就是Spiros和Louisa在车里看日落的地方,这个是在岔路口那里走下坡。
教堂这个教堂虽然没有在剧里出现过,但出现在片头里了,坐2A线到最后一站即可。
我能到达的取景地就是这4个啦,还有湖边,我超想去看火烈鸟,据说科孚岛上还有个粉红色的湖,没有车就没去了。
科孚岛真的超级超级美,除了取景地,还有很多令人着迷的地方,像堡垒,阿喀琉斯宫,真的很喜欢这里(虽然我们去的那几天环卫工人罢工,垃圾堆了满街道,但是都没什么臭味,人家都是用垃圾袋包得严严实实的)
本来来希腊,除了《德雷尔一家》还有《爱在午夜降临前》和《妈妈咪呀》的,但是因为实在无法顺路,都必须回雅典才能再去另外两个地方,所以嘛,希腊至少还是要去两次的!
有些人问我这样找电影取景地去旅行有什么意义呢,明明都只是些虚构或半虚构的故事罢了。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旅行方式,也算是另一种文化之旅,就像我读了本书,去拜访某个城市一样,电影或电视剧中透露的文化信息不比你在攻略上看到的少。
我能身临其境,想象自己就是其中一个角色,踩着剧中人物曾经站着的位置,I am a part of it.
(你们可能有在微博和蚂蜂窝均看过此文。。。
但都是本人所写。。。
特此声明,此处几乎无侵权)
剧情有点拉垮,看的想快进。
依然乱糟糟没个操心人
这季前三集看完弃剧了,剧情莫名其妙的 Leslie第二季明明成长了不少,第三季一开始就变渣男,路易莎对几个孩子的控制欲真的让人窒息
开始觉得剧情有点套路了,尤其马戏团简直“蜻蜓点水”,不过最后老妈和Spiros分手还是泪目了,情场失意职场得意也是好。
Leslie这季很招人喜欢 制服诱惑又深情人设 margo真的很漂亮 哎最后妈妈和spiros很虐
最长的一季,集数多出两集,内容也更丰富一些。从老姨妈的去世开始,一家人又经历了许多波折,度过精彩丰富的一年。妈妈告别亲人、回到故土又离开、新的感情还没开启就结束,同时还要担心几个孩子,还是那么不容易。Larry短暂投身“同类人”群中,结识前辈,事业将有新的发展。Leslie差点“喜当爹”,干了一年警务又辞职,也是波澜起伏。Margo又结束一段恋情,开始了诊所助理的工作。Gerry进入青春期,也有懵懂的情感。很高兴Sven这条线继续发展下去,轻轻揭开百年前的争斗。Spiros整季不在状态,点破情感之后反而尴尬了。Theo一边更体贴,一边又有点搞笑了。好喜欢那只树懒,太好玩了。再看第四季,要完结了啊。
看到第六集打的分,这一季好生硬突兀。看看最后两集
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失去了爱人…but土耳其男票的离别礼物小房子和人偶真不错
乱
生命如长河,人人如船只,艘艘渡法不同,有其对应可收获的景,也有其注定错过的景,史上安得两全法?用心自渡就好,行有余力,再去渡他即可。做母亲的,担心孩子是她的天性,可她不能代替孩子生活,不能规避所有不如意……每次不同的孩子总能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头疼心疼,可因为有家人的鼓励、支持,最终不平静的也终会归为平静,人的抱团真的有力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生物的繁衍意识代代传承的重要原因
Lovely and adorable. Boys and girl were not that annoying anymore, finally.
Spiro和妈妈感情看的有点烦躁 两人明明那么好 真希望能在一起 但是那个年代或许就是没有这么开明吧 我不应该用现在的眼光去judge他们 但是真心希望妈妈能幸福感觉我之前对孩子们也太mean了 完全是东亚思维 家里负担重所以所有人都要放弃自己热爱的/寻求自己热爱的而一直干自己不爱的事情和职业吗?或者我一开始的思维是大哥应该舍弃自己的写作爱好去托举家庭 虽然很现实 但是也很辛苦 每个人都不会过的幸福自在 所以我觉得妈妈真的很伟大 允许孩子们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可能性和不停的试错好喜欢用拥抱来表达支持 不拧巴的爱 希望妈妈能给孩子更多空间
现在对这种前期鸡飞狗跳最后煽情鸡汤的影视作品过分适应了可怎么办,真值得五颗星的剧。
还是最爱拉里
终于弃了,希腊岛的风景也不能让我坚持。整个系列微妙地贯穿着英国沙文主义,到这一季时已经…真回到丁丁在全世界的年代。
先给四星,必须哒。最后一集,离别与迎接新生活。窗户纸捅破,迎来的却是离别,妈妈在大儿子肩头求安慰的画面,我哭了,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儿子,给他多亮一颗星,五星!
一家人越来越相亲相爱了
控制不住的一集集看下去,剧中的人越发立体,他们不完美,生活也总是一地鸡毛,但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这生活越发有趣。终于吃到了妈妈和斯皮洛的糖,还是挺开心。
说实话,后面都有点无聊了。
终于是看不下去了。Durrell夫人看见意大利人家的两个女儿穿着端丽前来,故作轻快地评论“你们穿成这样来做什么?赛马?”反正只要是有钱人家一定是隐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和不为人知的痛苦和畸形,庄重守礼就等于被家长和传统文化压迫。一言概括这部剧,如诗如画的希腊自然风景之下,一家住在假乌托邦里的假英国人,而真实的只有无处不在的狭隘的美国当代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