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改掉了她的爱尔兰名字,成为了美国的玛格丽特。
她逃离爱尔兰的渣男嫁给了美国渣男,之后又成了爱尔兰人的情妇。
人逃不掉的是犯错的命运。
她想做一个虔诚的人,想做一个善良无暇的人。
但是她失败了。
她痛恨自己的失败,将生命中的不幸归结于自己的不可饶恕。
然而她又渴望救赎,于是向教会不断捐助,不惜让丈夫痛恨自己。
她以为让自己受些折磨,就可以减少一些罪疚。
她的内心有对自由的觉醒,深入在她爱尔兰的血统中。
所以她虽然依附于男人,却不因此而屈从。
谁说人一定要做金钱的奴仆,谁说人一定要对供养者言听计从。
也许就是这样的思想让大多数人都在奴役中其乐融融。
可是感恩是应当的,所以她也在矛盾中彷徨。
她一定也希望逃出这个牢笼,却又害怕自己贫穷。
一如第一季最后她吃到那块破布,她的精神屈从了欲望,即使不认同依然回到他的身边。
可是那以后每一刻她的灵魂都在渴望破网自由。
然后欧文出现了,她以为他是爱尔兰的斗士,他可以为爱尔兰争取自由。
像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她抓住了他。
可是罪疚感又让她躲避他。
我不认为她有多爱欧文。
那种吸引,不过是她想象中的世界,并不是来自这个人。
这是一个刻画的很成功的女人,是真实丰满的人。
她每天哭丧的脸,她强颜欢笑的样子透露着她所有的矛盾和纠结。
她在他的身边其实从来没有完全的感到幸福,因为她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挣扎。
他是她想逃而不敢逃离的笼。
那一块地捐出的瞬间,她在想什么的,我猜她的思绪很多,她在想这么大一块土地是否可以洗清他沾染的罪恶,她在想她把他的宝贝捐出他是否可以原谅,他说的那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家庭是否是真的。
事实证明,试探人性的结果一定是失败。
就像她自己的失败一样。
100年前的那个世界,一战刚过,社会生产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社会还是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黑帮风起云涌,意大利的黑手党,美国的阿尔卡彭、教父,日本的山口组,当然中国也有人物——杜月笙。
他们的发迹史为今天的影视剧创造了大有可发挥的题材。
黑帮片总是在打打杀杀中,混杂着各种权谋,话术,背叛,离间,尔虞我诈,本来就脸盲,本来就对历史缺乏了解,还从第三季才开始看起,看完更是一头雾水,经常是“咦这个人做错了什么就要杀了他?
”“欧文怎么就死了?
”“伊莱挺好的为啥纳吉不待见他?
”……各种问号。
只知道禁酒令、移民这些历史事件其实只是表面,背后会牵涉出很多不能见光的交易,是官商勾结,是帮派势力斗争,是权力的游戏。
大佬们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高处不胜寒,缺少家的温暖。
虽然不缺钱,但是身边信得过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这个世界上能相信的人只有自己了。
虽然没看懂,但还是想说说一些感受。
提起黑帮虽然都会想到暴力、流血、枪战、火拼,但是我发现能成为大佬的人,其实都不是靠暴力,智慧也是比较其次的,最重要的是靠谱,讲道义,这样其他人才会围聚在他身边。
像纳吉到了最后几乎被逼到了墙角,但是彻奇还是愿意冒险救他,而变态的rosetti暴虐成性,最后死于自己的手下。
很喜欢最后两集,纳吉吃剩菜的那个场景很有感触,当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很多人不喜欢玛格丽特,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纳吉是主角,在一部人们冲着“血性”,就想看大佬怎么黑白通吃,排除异己,一统江湖的剧里,这样圣母、自以为是、给纳吉戴绿帽、拿他的财产做自己的慈善的女主,确实是太不讨喜了,用弹幕的话说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但仔细想想,玛格丽特的行为模式都是很合理、很符合人性的。
背叛纳吉跟欧文私奔都是源于她的渴望自由和安全感,拿了纳吉的地也并不是去挥霍而是做慈善,无可厚非。
她崇拜第一个女飞行员,她为女性创造卫生条件。
或许她蠢,但她不坏。
或许在那些讨厌玛格丽特的观众眼里,好的女主角应该是对纳吉感恩戴德,虽然两人并没有夫妻情分,但玛格丽特却没有半点越矩,心甘情愿成为大佬背后的女人,还能上得台面,见风使舵,别的男人追求她,她只当有缘无分,这样的话你们确定不是在看国产大女主电视剧吗?
第二季完了的时候 我看到热评里面有人分析说 为什么留下伊莱 杀了吉米 ?
因为吉米这人敢背叛自己第一次 就肯定有第二次 一个愿意哭着求自己原谅的窝囊废和一个敢背叛自己而且骁勇善战的吉米相比 对于心狠手辣的汤普森来说 更应该杀吉米 留下伊莱也绝对绝对绝对不是因为亲情 因为这种窝囊废 留下也不会是隐患 - 但是汤普森为了保护自己的侄子冲出去的一幕 再联想到他虽然不喜欢他爹 但是在他爹的棺材旁边还是哭出声了 确实让我相信 这人还是有亲情的。
而伊莱这第三季的表现 也没让汤普森失望 。
伊莱这一年牢没白坐 赚了 病毒关闭了 智商提升了 虽然对于吉米下了杀手 但是吉米也是行尸走肉了 他自己都不想活了 理查德也没有找汤普森复仇 他说吉米是一个战士 战斗过 然后失败了 所以我理解来 与其说是汤普森杀了吉米 不如说是吉米自愿让汤普森杀了 因为吉米本来就不想活了 吉米爱的安吉拉死了 亲爹也死了 他已经吸毒喝酒 茶饭不思 给儿子带好战场带回来的项链 让战友理查德找个好女人 好好的活下去 只差给自己的养父汤普森一个交代了 所以 自愿去赴死 吉米跟阿尔不一样 吉米心里恐怕是个文艺青年 阿尔经常调戏吉米是高材生 所以阿尔可能会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而吉米会说 我已经死了 好多年前 死在战壕里了 。
吉米失去了安吉拉 杀了亲爹 背叛了养父汤姆森 后知后觉之后 理查德说 无论你做什么 汤姆森都不会原谅你的 但是 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不是吗?
失去的都失去了 交代的都交代了 只差给自己的养父汤普森一个交代了然后从吉米和伊莱失败就可以看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才能和擅长的事情 有的人做将军 有的人做宰相 有的做皇家护卫 有的做捕快 老大 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团队和自己都会运作的更和谐强行干跟自己才能不符的活 吉米这样 就是最坏的下场吧 只能说太戏剧性了 县长的儿子 就一定要当县长吗?
这又不是一个玩具 给谁只管玩就行了 还得能玩得转啊 不适合当老大 汤姆森对自己也挺好 跟着吃香喝辣不就好了 玩不转非要强行玩 最后还玩脱了 强行干跟自己才能不符的活 吉米这样 就是最坏的下场吧 只能说太戏剧性了 县长的儿子 就一定要当县长吗?
这又不是一个玩具 给谁只管玩就行了 还得能玩得转啊 不适合当老大 汤姆森对自己也挺好 跟着吃香喝辣不就好了 玩不转非要强行玩 最后还玩脱了 吉米要是好好跟着汤姆森干 该有多好 --然后是三个大佬的 翅膀硬了的小弟 吉米被汤姆森杀了 卢西亚诺被大哥抓住了 只剩下阿尔了这个小胖子了 我好担心他啊 --第三季最后 真的是山穷水尽啊 政治圈和生意圈都有人作对 妈耶 所有人都不看好汤姆森 不愿意和意大利大佬那边开战 老婆和得力小弟准备私奔 被人在自己老家杀的东躲西藏 靠一个黑人老哥 和一直以来都很™不靠谱的弟弟伊莱搬来的救兵 阿尔从车队里出来的时候 我™热血沸腾了 我*!
开战!!
我就一直在想 意大利那边有一个抖M疯狗 充当将军的位置 冲锋陷阵 而汤姆森这边有一个欧文 虽然搞汤姆森的老婆 但是还算有勇有谋 结果出去就挂了 最后居然能绝地反击 太精彩了 希望下一季理查德能跟着汤姆森打天下 一个征战沙场 一个运筹帷幄 --里面许多细节都好棒啊 意大利抖M砸开窗户带上那个xxxx将军的帽子 去大西洋城打江山还有黑人老哥的医生女婿 果然后面有他出场的戏份 当然 还有许多我没有发现的细节 或者发现了 暂时没有想起来的 现在被这种高分美剧搞的口味刁了 特别是这种全9.0分以上的剧集 除了了神仙编剧之外 演技 细节 都太牛X了 汤普森为了保护自己的侄子冲出去的一幕 我真的感觉到了 哇 这是真的关心 --然后我超级喜欢这种 不知道叫什么手法的 很多角色 各自的故事性发展 然后交汇的剧 权力的游戏也是 喜欢(≧∇≦)ノ
看完了。
和《国土安全》两个剧交替着看,幸福到冒泡。
偏见人人都有,但要忠于内心的偏见,似乎也不是一件易事。
人们在网上发表看法,难免地会语气会升一个调,看事情容易往极端走。
比方电视剧这回事,总有人依循“凡是我们的就是不好的”的原则,看美剧就自以为品味良好,一提国产剧则嗤之以鼻。
实际上,只摘一线剧来论,国产剧有自己的优势,单论娱乐性未必就差多少。
假如把领域限定在古装剧,国产剧的优势则更大,盖因土财主纵然普遍审美力粗糙,但有钱又舍得狠砸,就好比脑笨手拙却舍得用料的金银匠人,砸出来的首饰虽然粗枝大叶,但真金白银是不唬人的。
和国产古装剧动辄搞大场面比起来,美剧的古装剧总显得小家子气,罗马里拍凯撒的大军,来来回回就那么几面旗子几匹马。
奇幻史诗冰火,特效场面也是抠抠搜搜,重头戏君临城之战,使劲藏拙,几个人装模作样地打来打去,未免也让人泄气。
大西洋帝国的一大靠谱,是钱都花在了裉节儿上,大西洋城的木板路,店铺和香烟广告,华美的服饰和场景,无不奢靡。
看媒体报道说,老马丁执导的首集,创下了美剧单集投资最高纪录,估计“最高”结论是把搭景的投入也算了,但只就效果而言,钱花了,花值了。
钱花得值,不只是场景服饰的奢侈,更大的意义在此剧建立起了一个黑帮争斗的环境。
一流的剧总是舍得在环境上花功夫,硬的场面软的表演,一个令人信服的环境建立起来,剧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这一点上,甄嬛传和大西洋帝国,中美无差。
头两季一级棒,把黑帮搞到枝繁叶茂,而且要文斗不要武斗,并不像劣等制作的黑帮片那样,着急败火地释放暴力。
第三季差一些,吉米仔死后,新反派在故事上没根基,只能靠暴力升级来维系。
11集里卡彭忽然跳出来,简直是港产古惑仔的搞法,把故事写到死,忽然扯出条支线来解决一切。
电眼仔死掉了,发胶仔也死掉了,下一季又得重找新人,我只有一个期待,小寡妇快别来了。
Life's a funny proposition, after all "Did you ever sit and ponder,Sit and wonder, sit and think,Why we're here and what this life is all about?It's a problem that has drivenMany brainy men to drink,It's the weirdest thing they've tried to figure out.About a thousand diff'rent theoriesAll the scientists can show,But never yet have proved a reason whyWith all we've thoughtAnd all we're taught,Why all we seem to know,Is we're born, and live a while and then we die.Refrain 1Life's a very funny proposition after all,Imagination, jealousy, hypocrisy and all.Three meals a day, a whole lot to say;When you haven't got the coin you're always in the way.Ev'rybody's fighting as we wend our way along,Ev'ry fellow claims the other fellow's in the wrong;Hurried and worried until we're buried and there's no curtain call.Life's a very funny proposition after all.Verse 2When all things are coming easy, and when luck is with a man,Why then life to him is sunshine ev'rywhere;Then the fates blow rather breezy and they quite upset a plan,Then he'll cry that life's a burden hard to bear.Though today may be a day of smiles, tomorrow's still in doubt,And what brings me joy, may bring you care and woe;We're born to die, but don't know why, or what it's all about,And the more we try to learn the less we know.Refrain 2Life's a very funny proposition, you can bet,And no one's ever solved the problem properly as yet.Young for a day, then old and gray;Like the rose that buds and blooms and fades and falls away,Losing health to gain our wealth as through this dream we tour.Ev'rything's a guess and nothing's absolutely sure;Battles exciting and fates we're fighting until the curtain falls.Life's a very funny proposition after all."你们有没有坐下思考 感到疑惑 静静思考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生活为什么如此这般 这个问题让无数聪明人喝酒买醉 这是最最奇怪的事情 他们都想弄清楚 科学家们可以展示上千种不同的理论 但从未证明这是为什么 通过我们所学所想 为什么我们似乎只了解 我们降生 我们活着 然后我们步入死亡 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 想象、妒忌、伪善和其他一天三餐 有很多话要说 当你一贫如洗 你就不受欢迎 大家都在抗争 匆忙、焦虑 直到我们死亡 连谢幕都没有 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 当一切随手可得 当幸运伴随他身边 为什么 这时人生于他到处充满了阳光 然后命运轻轻波动 计划充满了不安 这时他就会哭诉人生是一种负担 他已无力承担 尽管今天欢声笑语 明天可能充满了怀疑 带给我快乐的事 也许带给你烦恼和痛苦 人生注定一死 毫无道理 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想要了解的越多 我们知道的就越少 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 这是当然的 没人解决的问题 像曾经那样合理 年轻只是一时 随后便老死 就像玫瑰含苞 然后怒放 最终褪色凋谢 以健康换取财富 好像在梦里经历 万事都是猜测 没有什么绝对确定 令人兴奋的战争 反抗命运 直到谢幕那一刻 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
①权力通常被理解如下因果关系:自我(Ego)的权力是原因,导致他者(Alter)以一种违背其意愿的方式行动。
它使自我能够执行他的决定,而不必考虑他者。
因此,自我的权力限制了他者的自由。
他者承受了作为外来者的自我意志。
这种常见的权力概念不符合其复杂性。
权力的作用并没有在消除抵抗或强迫服从的企图中耗尽。
权力不一定采取胁迫的形式。
出现反对意愿以及对统治者的反抗,这一事实恰恰证明权力业已衰弱。
权力越强大,就越悄无声息地运作。
当它不得不证明自身时,它已经被削弱了。
②权力也不等于“意志中立”(Neutralisierung des Wilens)。
这意味着,鉴于受制于权力者现有的权力落差,他甚至没有形成个人意志,因为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服从统治者的意志。
因此,统治者指挥他选择行动的可能性。
但有一些权力形式超越了这种“意志中立”。
因为,受权力支配者明确地渴望统治者所渴望之物,遵循甚至预先感知统治者的意志,如同是他自己的意志一样,这才是更高等级权力的标志。
受制于权力者可以把他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提升为统治者意志的内涵,并怀着对统治者的十足“肯定”来执行。
这样一来,同样的行动内容在权力的媒介中获得了另一种形式,即统治者的行动被受权力支配者肯定或内化为他自身的行动。
因此,权力是一种形式现象(Phanomen der Form)。
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一个行动。
不是“无论如何我必须”,而是“我愿意”,这显示了更高权力的在场。
不是内心的“否定”,而是断然的“肯定”,才是对更高权力的回应。
因果关系无法充分地描述它,因为权力在这里的运行并不像机械推力那样,只是把物体推离其原本的运动方向。
相反,它更像一个场地,物体在其中移动,仿佛凭着自己的意志。
③更高的权力建构他者的未来,而并非阻碍它。
不去反对他者的某项行动,而是影响或作用于他者的行动环境或前因,使他者心甘情愿地做出符合自我意志的选择,甚至无须否定性的强制措施。
在不使用任何武力的情况下,掌权者在他人的心灵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④他者自愿服从自我的意志,在这种状况下自我的权力达到最大化。
自我并不强迫他者。
自由的权利并不是一个矛盾修辞。
它意味着:他者在自由中追随自我。
谁想获得绝对的权力,就必须不诉诸暴力,而诉诸他人的自由。
当自由和征服完全重合,边实现了绝对的权力。
⑤然而,通过命令发挥作用的权力和基于自由和自证的权力,并非两种对立的模式。
它们只是在表象上有所不同。
提升到一个抽象的层面,它们显示出共同的结构。
权力使自我在他者之中与自身同在(bei sich selbst,又译“自在”)。
它创造了自我连续性(Kontinuitat des Selbst)。
自我在他者之中实现了他的选择。
以这种方式,自我在他者之中得以延续。
权力为自我提供了属于他的空间,在其中他能够与自身同在,尽管有他人在场。
它使有权力者能够在他者之中返回自身。
这种连续性既可以通过强制,也可以通过自由的方式得以实现,即自由的服从,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连续性最稳固。
它以他者为中介。
与之相反,强制的自我连续性由于缺乏中介,是脆弱的。
但在这两种情况下,自我的权力帮助它在他者之中延续,在他者之中与自身同在。
如果中介被降低为零,权力就会转变暴力。
纯粹的暴力使他者陷入极端的被动和不自由之中。
在自我和他者之间失去了内在的连续性。
面对一个被动之物,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权力。
因此,暴力和自由是权力标尺的两个终端。
中介的强度增加会产生更多的自由,或更多的自由感觉。
因此,权力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其内部的中介结构。
⑥有权力者的躯干仿佛充盈了整个世界,如今收缩成一具可怜的肉身。
国王不仅拥有一个自然的身体,即凡人之躯,他还拥有一个政治神学的身体,与他的王国同在。
当他失去权力时,便被抛回这具渺小的、凡人的身躯。
因此,权力的丧失被体验为一种死亡。
⑦权力的力量恰恰在于,即使没有明确的命令,它也能推动决策和行动。
⑧当权者必须是自由的,以便能够选择和执行某项行动。
至少,他必须在这种幻觉下行动,即认为他的决定确实是他的选择,在幻觉中他是自由的。
⑨知性已经向我们表明,它是这样一种精神,它走出客体返回自身,在客体中回忆自身,并把内在性视为客观真实。
”最重要的是“思”,它完全解放了精神:“由此可见:内向性的顶端就是思。
人如果不思,就没有自由,因为他就会与他者发生关系。
” 一旦人与他者、与外部发生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他不在他者之中返回自身,只要他人的他者性没有在同一中消失,那么人就是不自由的。
思的精神穿透、照亮了他人,带走了其他者性。
以这种方式,他创造了一个同一的连续体。
“意志”也加深了自我连续性,通过努力使其内在性客化,并将其内在性印刻在外部世界。
它的基本特征是“回归自身”。
从这一角度看,权力意志总是朝向自身的意志。
世界的内化作为“精神的回忆”,不一定要靠暴力来实现。
强制的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事物被一种陌生的力量强迫纳入其内部,这只是一种无中介的、表面形式的内化。
黑格尔设想了一种外部事物的内化。
按照这种形式,世界不是陷入一个陌生的内在性中,而是将自身内化为一个内在空间。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的权力绝不是暴力,它不会强暴或消灭他人,而是使他人身上呈现出他本身拥有的属性,思并不宣告不存在之物,而是照亮已有之物。
尽管从光照中不会产生暴力,但精神之光是一种特殊的光照,是一种与自身紧密联系的光照,它在被照亮者身上看到自身。
它有一只眼睛。
权力是一种与内在性和主体性相连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只需要回忆,只需要停留在其内部或与自身同在,而完全没有外部世界,那么他便拥有绝对的权力。
当记忆与经验完全重合,就不会有无力感和痛苦。
无限的内在性意味着无限的自由和权力。
什么是权力?
8.0[德]韩炳哲 / 2023 / 中信出版集团Political or social power is a fascinating and complex concept, deeply embedded in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ocieties. It refers to the ability or capacity of individuals or groups to influence, control, or manipulate other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Here are several key aspect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power:1. Sources of Power: Political or social power can arise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Authority: Derived from a recognized position or role within a formal organization or government.· Economic Power: Stemming from control over resources, wealth, or capital.· Knowledge or Expertise: Based on the possession of specialized information or skills.· Social Networks: Power can come from 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influential social networks.· Personal Charisma: Some individuals possess a charismatic or persuasive personality that can sway others.2. Forms of Power: Social theorist Max Weber identified three main forms of authority:Traditional Authority: Power due to custom, tradition, or accepted practice.Charismatic Authority: Power derived from an individual's charm and appeal.Legal-Rational Authority: Power that comes from legal or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often seen in modern states and bureaucracies.3. Power Dynamics: Power relations are often dynamic and can change over time. They can be visible in everyday social interaction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broader social structures.4.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Political scientist Joseph Nye introduc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oft power' (the ability to attract and co-opt) and 'hard power' (the use of coercion and payment). Soft power is exercised through culture, political values, and foreign policies, while hard power i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military and economic means.5. The Role of Ideology: Power is often exercised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certain ideologies or belief systems, which can shape people's perceptions, cognitions, and preferences.6. Resistance and Empowerment: Groups or individuals often resist power impositions, leading to social movements, revolutions, or reforms. Empowerment is a process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or groups gain power and autonomy to make decisions affecting their lives.7. Global Power Dynamics: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power can be examined in terms of geopolitics, economic influence, military capabilities, and cultural impact, shap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s.Political and social power is thus a multi-faceted and pervasive element of human society, influencing how decisions are made, how societies are structured, and how individuals interact within those societies.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is intricate and significant, as social networks ofte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maintenance, and exercise of power. Here's how they are interconnected:Access to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Social networks provide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hat might not be available otherwise. Individuals or groups with extensive networks often have better access to opportun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which can translate into greater power.Influence and Persuasion: Networks allow individuals to influence others more effectively. By leveraging relationships, a person can sway opinions, attitudes, and decisions of others in the network. This kind of influence is a key aspect of social power.Social Capital: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is pivotal in understanding this relationship. Social capital refers to the benefits one gains from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In many cases, a person's social capital can be a more significant source of power than their financial capital.Building Alliances and Coalitions: Social networks enable the formation of alliances and coalitions, which can amplify power. By uniting with others who have similar goals or interest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can exercise greater influence than they could alone.Reputation and Legitimacy: Networks often contribute to the reputation and perceived legitimacy of an individual or group. A well-connected individual may be seen as more credible or authoritative, enhancing their power.Diffusion of Ideas and Norms: Social networks facilitate the spread of ideas, norms, and behaviors. Individuals or groups that can effectively disseminate their ideas across a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social norms and values, thereby exerting a form of cultural or ideological power.Gatekeeping and Control of Information: Those who occupy central positions in social networks often act as gatekeepers,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is control can be a potent form of power, as it influences what information is disseminated and how it is interpreted.Resistance and Social Movements: On the flip side, social networks can also be a tool for organizing resistance against power structures. Social movements often rely on networks to mobilize support, share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actions.In summary, social networks are integral to the dynamics of power. They can be leveraged to gain, maintain, and exercise power, but they can also be used to challenge and redistribute power. Understanding the nuances of these networks is essential in analyz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power structures.Can power exists without network?Yes, power can exist without a traditional or formal network, but it'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ontext and the type of power being discussed. The existence and exercise of power without a network can take various forms:Personal or Individual Power: An individual can have personal power that stems from internal qualities such as charisma, expertise, or specific skills. This type of power doesn't necessarily rely on a 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For example, a scientist may have power in their field due to unique expertise, or a charismatic leader might influence others even without an established network.Positional Power: Power can also come from a position within an organization or a system, like a CEO or a government official. While networks can enhance this power, the authority often exists inherently in the position itself, regardless of the individual's social connections.Coercive Power: This form of power is based on the ability to enforce actions through fear, threats, or force. It can exist even in the absence of supportive networks, as it relies more on the capacity to impose penalties or harm rather than on relationships or persuasion.Resource-Based Power: Control over critical resources (like water, food, or essential technology) can confer power irre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s. This power comes from the ability to control access to these resources.Knowledge or Expertise-Based Power: Individuals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or skills can possess power in specific contexts. This form of power is based on what the individual knows or can do, rather than who they know.Isolated Contexts: In certain situations, like a small community or an isolated environment, an individual might hold power due to circumstances rather than networks. For instance, in a survival scenario, the individual with the necessary survival skills holds power regardless of their social connections.Inherent or Natural Power: In some philosophical or spiritual views, power can be seen as an inherent quality of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existing independently of social structures or networks.However,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while power can exist without a network, networks ofte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mplifying, legitimizing, and sustaining power. Social networks, whether formal or informal,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an individual's or group's ability to exercise power effectively and widely. Additionally, in most practical scenarios, especially in complex modern societi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power and networks is often inseparable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But power is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s right? so if no one else exist, then your power have no use?You're correct in highlighting that a key aspect of power, especially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is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or control others. In situations where no one else exists or where there is no one to influence, the conventional notion of power as it relates to others becomes moot. Here are a few considerations in this context:Relational Nature of Social Power: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ense, power is inherently relational. It depends on the ability to affect others' behavior, decisions, or beliefs. Without other people to influence, this type of power lose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Power in Isolation: In a hypothetical scenario where an individual is completely isolated, traditional social power becomes irrelevant. However, the concept of power can still apply in a different form, such as power over oneself (self-control, discipline, personal development) or power over the environment (survival skills, ability to adapt and manipulate one's surroundings).Internal vs. External Power: The discussion also brings into focu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xternal power (power over others) and internal power (power within oneself). Internal power relates to self-mastery, resilience, and personal capabilities and can exist independently of others.Existenti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Philosophically, this situation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power. It suggests that power's value or significance may be derived largely from social contexts and interactions.Theoretical vs. Practical Scenarios: While theoretically one can discuss power in the absence of others, practically, human existence is deeply social. Our understanding of power is almost always frame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ructures,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Dependency on Recognition: Many theories of power imply that power is not just about having the capacity to influence but also about being recognized by others as having that capacity. Recognition by others is a key element in the practical exercise of power.In summary, while power in a social and political sense typically involves others, the concept of power can be broader, encompassing personal abilities and influence over one's environment. However, in the absence of others, the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power as a means to influence are indeed rendered ineffective or irrelevant.What can you tell about Enoch Thompson's power inside TV show " Boardwalk Empire"?Enoch "Nucky" Thompson, the central character in the TV show "Boardwalk Empire," is a powerful and complex figure whose power dynamics offer a fascinating stud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 during the Prohibition era in the United States. Here's an analysis of Nucky Thompson's power within the show:Political Power: Nucky Thompson is portrayed as the Treasurer of Atlantic City, but he's essentially the political boss who controls the city. His power is deeply rooted in his political position, which allows him to influence city affairs, law enforcement, and elections. His power is a mix of legal authority and corruption.Economic Power: Nucky's control over the illegal liquor trade during Prohibition is a major source of his power. By managing the supply of alcohol, he amasses significant wealth and economic influence, which he leverag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his political position.Social Networks and Alliances: Nucky's power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his network of allies, both within the political sphere and in the criminal underworld. He maintains alliances with other political figures, law enforcement, and mobsters. These networks are essential for his operations and for maintaining his power.Charisma and Personal Influence: Nucky Thompson is a charismatic leader, skilled in persuasion and manipulation. He often uses his personal charm to influence others, win loyalty, and navigate co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Use of Coercion and Violence: While Nucky often resorts to more subtle forms of power, he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violent and coercive aspects of mob life. He doesn't shy away from using intimidation and violence when necessary to maintain control or eliminate threats.Moral Complexity and Adaptability: Nucky is a morally complex character, often walking the line between a corrupt politician and a benevolent leader. His ability to adapt to changing situations and to manipulate events to his advantage is a key aspect of his power.Public Image and Reputation: Throughout the series, Nucky is conscious of his public image and works to maintain a façade of respectability. His reputation as a public figure and as a leader in the communit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his power structure.Survival and Resilience: Nucky's power is also derived from his ability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highly volatile environment. His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 be it from law enforcement or rival gangsters, reinforces his power and status.In "Boardwalk Empire," Nucky Thompson's power is multifaceted, combining political acumen, economic control,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a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criminal activities. His character illustrates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legal authority and underworld connections in maintaining power during a turbulent period in American history.From ChatGPT.来自马克斯·韦伯的权力的标准性定义仍有助于定位我们的思想:权力是“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尽管一个身处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遭遇了阻力,却仍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个可能性有赖于何种基础”[Weber(1921)1968:53]能在众多学者中唤起大量共鸣的权力概念是依赖:若一个人控制着你所珍视的资源,这个人就能对你形成权力——能令你调整你的行为,以试图获取更多这样的资源,而不是任性而为。
其他明显不同的思想学派的理论家也认同这一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将权力归因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这种所有权造就了对只有劳动力可供使用的工人的依赖和对他们的剥削。
从多个角度,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因此不应奇怪,他的隐而不彰的权力概念与标准的经济学概念“市场权力”具有“家族”相似性:“不完全竞争”理论表明,一些公司为了设置进入门槛阻止他人生产某种产品,可能提高价格水平,达到竞争性市场所不允许的地步。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囤积了市场资源或垄断了产品,而这些资源或产品是其他人所依赖的,且无法被有效地替代。
因此,就像马克思主义者的权力概念一样,这种对权力的解释建立在依赖的基础上,尽管它作用的对象是消费者而不是工人。
积极依赖强调从控制着他们的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资源回报。
消极依赖主要集中在惩罚和寻找避免惩罚的方法上。
后一种情况表明,强制性权力是一种可区分的类型,因为那些通过抑制“如不服从则可能施加身体惩罚”来获取服从的人,其行事方式肯定不同于那些通过积极回报来确保服从的人。
这种区别在齐美尔所谓的“直接进行身体侵犯”中似乎是最强烈的,这可能包括殴打、酷刑和类似的行为。
在行为心理学(Solomon,1964)以及社会学交换理论中,强迫和惩罚从更为“积极的依赖”中分离出来,被区别对待。
然而,就我们的目的而言,似乎更容易注意到的是,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是依赖的形式,就像人们可能要注意它们在表现上的差异一样。
兰杰·古拉蒂(Ranjay Gulati)和马克西姆·塞奇(Maxim Sytch)指出,基于依赖的常规权力概念认为,依赖同时是实质性的和不对称的。
但存在依赖是实质性却对称的情况,他们认为,尽管不对称的依赖对解释“权力的逻辑”是恰当的,对称的依赖却更有助于理解“嵌入性的逻辑”,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注入了情感,“导致它们变得少了些工具性”(2007:33)。
这将导致更多的联合行动、更多的信任和更好的信息。
伙伴之间相互认同感更大,能发展出相互间的同理心、共鸣感,以及“对于共同成功的专注,同时拥抱有着长远预期的关系”(39)。
第二个原因是期望企业展现出更好的绩效、问题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
因为这里高度的相互依赖会鼓励信任和任责——这是一种“信任文化”(41),一种抵制道德风险进而降低合同保障需求的文化。
行为规则的出现将会带来更好的信息交换,而这又进一步带来更高的效率。
该主张很好地将权力、规则和信任联系在一起,并说明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然而,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仍然很少,而且需要一种通常很难找到的数据。
古拉蒂和塞奇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买家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其资料和数据部分印证了他们的观点。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中信出版集团.2019:108.
这是一场关于权力、金钱、欲望、梦想的游戏男人翻云覆雨女人夹缝求生民主在乌烟瘴气中若隐若现自由将黑与白同扔进熔炉进行锻炼与谁周旋?
人情筹码加加减减谈判桌前互读对方假面不要坐在窗边戴上礼帽、微笑道别转身特写子弹已飞到你的面前进场的音乐刚刚响起迟疑一秒,她的身影已消失于烈焰劫后余生城池却已大半攻陷扔掉皇冠拿起刀剑一无所有,许下复仇誓言得意忘形之时总会忽视真正朋友四面楚歌之后他们却再度出现实在是来不及抱怨以毒攻毒以力破力枪炮开路权谋回天逃窜的敌人死于自己同伴的刀尖海街依旧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归来的王脱下战袍藏好权杖默默走入热闹的人群捡起掉落于地的鲜花别在衣上不要轻易围观这个游戏不然你会发现你的理解力刚刚够用你的心跳被情节玩弄你的眼睛不敢直视画面但爆炸的气流已扑到你的鼻尖你似乎已亲自见证何为残酷何为毁灭正因如此你才会对那风中的温暖如此留恋
(第二次修改,添加了一些背景以及修改了一些错误,十分感谢江涵秋影和Belle两位指出我的错误)新季开播,撒花庆祝。
等更的时候回顾了前两季,第一遍看的时候囫囵吞枣,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
这里和大家讲讲我对Boardwalk Empire中爱尔兰文化的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近来在国内很火的一个美式脱口秀主持人黄西(Joe Wong),他在美国一次脱口秀主持中,开头的一句话是“I'm an Irish!
”,配合着他那典型的东亚长相和傻傻的表情,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
国内的朋友看到这个开头,经常会一头雾水。
其实,这就和疯狂的石头等国内电影中演员们使用中国不同地方的方言来表达不同的喜剧效果是一样的道理,爱尔兰文化对美国的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比如NBA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对NBA稍有了解的人应该并不陌生。
但提到诸如为什么队名是Celtics,队服为什么是绿色以及队服后面为什么有一朵三叶的植物这些问题,可能就知之者甚少了。
绿色和三叶的植物,其实来源于后文会提到的苜蓿。
而Celtics的队名,是因为爱尔兰人是凯尔特人的后代,而Boston的爱尔兰人一直以来都是Boston最大的单一族裔群体,爱尔兰移民以及少量的其他凯尔特人后裔移民对Boston的影响极其深远,才诞生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凯尔特人队。
而凯尔特人,这是公元前2000多年在欧洲的一个族群的概念,类似于汉族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目前世界上有爱尔兰人、威尔斯人、高地苏格兰人(苏格兰盖尔人)和布列塔尼人称自己是凯尔特人的后代,操凯尔特语系的语言。
残酷的是,除了布列塔尼人(在法国的西北一角),另外三个都在或者曾经在英国人的统治范围内,而爱尔兰人与英国人的关系百年来更是一部血泪史。
因为长期受英国人,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除了威尔士语还在大规模使用外(实际上在威尔士也只有不到20%的人使用威尔士语),凯尔特人在语言方面基本已经被同化了。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最多的凯尔特人文化,其实是凯尔特人音乐。
New age音乐中便有很多被归类为Celt音乐的流派,实际上很多音乐形势都有受到凯尔特的分支的影响。
而苏格兰风笛,Enya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然,凯尔特人音乐不仅仅是指凯尔特人后代的音乐,这是一个更加广泛的定义,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询一番。
扯远了,回到本文的主题,Boardwalk Empire中很大的篇幅就给了Atlantic city的爱尔兰人的生活。
比如第一季第五集,这集是讲St.Patrick's Day这天发生的事情。
这个节日对爱尔兰人来说如同华人的新年。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爱尔兰人及其后裔庆祝这个节日,“1780年和1784年,费城和纽约先后成立了圣帕特里克友谊之子等团体,从此美国人无论是不是爱尔兰后裔,每年都数百万人上街庆祝这个全国性的节日。
”以下是St.Patrick's Day的简介(from wiki):————————圣帕特里克节为3月17日,以纪念爱尔兰守护者神圣帕特里克。
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美国从1737年3月17日开始庆祝。
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受教皇派遣前往爱尔兰劝说爱尔兰人皈依基督教。
他从威克洛上岸后,当地愤怒的异教徒企图用石头将他砸死。
但圣帕特里克临危不惧,当即摘下一棵三叶苜蓿,形象地阐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
他雄辩的演说使爱尔兰人深受感动,接受了圣帕特里克主施的隆重洗礼。
公元493年3月17日,圣帕特里克逝世,爱尔兰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圣帕特里克节。
美国的圣帕特里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要举行游行、教堂礼拜和聚餐等活动。
美国的爱尔兰人喜欢佩带三叶苜蓿,用爱尔兰的国旗颜色——绿黄两色装饰房间,身穿绿色衣服,并向宾客赠送三叶苜蓿饰物等。
—————————集中体现爱尔兰节日特色的是晚上开始的The celtic dinner,Eli的演讲台背后是一株巨大的绿色三叶苜蓿(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叶草)的标志。
与会的宾客身上戴着绿黄两色的礼带。
晚宴开始之前要唱爱尔兰民歌Carrickfergus。
而且,庆祝St.Patrick's Day不仅要喝酒,还要指定green beer。
基督和St.Patrick's Day以及爱尔兰人是紧密联系的。
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大多居住在城市,只是因为他们天性喜欢群居,并且群居方便去教堂。
美国南部曾经缺少劳动力,美国政府花了大力气试图让爱尔兰移民去南方的农村,但是收效甚微。
爱尔兰人信仰天主教,这也是和新教徒,英国人长久以来矛盾的根源。
但剧中折射的爱尔兰文化不仅限于此。
本集开头Nucky就向Eli抱怨说不喜欢他的爱尔兰同胞们在这天又哭又闹喝得东倒西歪。
Eli则回应“centuries of loss,we are sorrowful people”。
果不其然,Eli在晚宴的演讲中,想要以屠杀爱尔兰人祖先的英国人Cromwell,以及在Kilmainham Gaol监狱中因被关押和杀害的爱国斗士为话题,为自己的竞选造势,但没想到很快第一代爱尔兰一名和第二代爱尔兰移民就互掐起来。
而这里提到爱尔兰移民的问题,提到这就不能不提到他们的酗酒好斗,以及他们的祖国和英国人的争斗,北爱尔兰问题,以及他们对美国持续大量的移民。
在美国的爱尔兰裔移民数量仅次于德裔,爱尔兰人因为饥荒,受到英国人的压迫等各种原因持续向美国移民。
晚宴上对掐的两拨爱尔兰人正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而Nucky随后为Eli打圆场说了这么一段话:What do you call an irishman who doesn't swear?(你们怎么称呼不说脏话的爱尔兰人?
) A mute(哑巴)what do you call an irishman who doesn't drink??(你们怎么称呼不喝酒的爱尔兰人?
) A corpse(行尸走肉)第一段话是说爱尔兰人爱说脏话,行为举止粗鲁。
Nucky就是个把f*ck整天挂在嘴上的人。
如今,在美国城市比如底特律,黑人的大量迁入导致原社区的白人中产大量逃离,而时光倒退百多年,曾经爱尔兰移民的大量迁入同样导致了原来社区居民的纷纷离开。
如此是因为爱尔兰人曾经的粗鲁举止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补充材料中有所介绍。
当然,如今的爱尔兰人已经和他们的祖辈不一样了。
第二段话是说爱尔兰人爱喝酒。
不是普通的爱好,而是酗酒。
爱尔兰人会酿造世界上最好的几种威士忌,Boardwalk Empire第二季Nucky走投无路了之后,来到爱尔兰获得了更好的货源。
18世纪,在爱尔兰,“威士忌比面包还要便宜”。
这样无疑助长了爱尔兰人酗酒的风气,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后裔在酗酒方面也是毫不逊色,Nucky在第一集开头对着一帮女性讲故事形容他的父亲也是因为酗酒送掉了小命(当然这是个虚假的故事,但是折射出的是酗酒的父亲的普遍事实,搞笑的是,搞完演讲Nucky就掏出了一瓶酒喝了两口)。
理解了他们对酒的感情,你就会明白每集开头的短片都有Nucky举着酒杯说“to those beautiful ignorant bastards”,和他对禁酒的政策是有多么轻蔑和不看好。
所以在爱尔兰人看来,不酗酒的人一定是个“corpse”,一个不懂得美酒乐趣的人。
仅仅因为如此,并不足以让爱尔兰人长期戴着“酗酒,粗鲁”的帽子。
实际上,在禁酒令开始之前,美国大部分的州已经立法是“干的”了,美国是一个清教徒建立的国家,饮酒作乐被认为是堕落的象征。
加上妇女解放运动,酗酒是家庭问题的重要根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爱尔兰后裔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
Nucky后来支持的那个哈定总统,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他就让自己白宮的私酒库存一直是满的,虽然他在当参议院的时候投了同意禁酒的一票。
受到后人的诟病,他也被评为美国历史上倒数的总统。
爱尔兰历史上长期受到英国人的压迫和统治,所以反抗精神也特别强烈。
回到前面的话题,Eli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
因为这是禁酒令的第一年,1920年。
而四年前,也就是1916年,都柏林发生了复活节起义,被英国人镇压,Eli提到的在Kilmainham Gaol监狱被英国人处决的那几个名字,就是复活节起义的领导者。
复活节起义之后,加上一战刚刚结束,英国人元气大伤,便想把西边的这个火药桶踢开,但是又不能坐视爱尔兰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国(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又是一个英国的世仇),英国人便玩弄着他们一贯擅长的政治,就像他们在中国和印度做过的那样,分而治之,给爱尔兰人有限的自治权。
因为复杂的宗教原因(北爱大多数是新教徒,而南爱大部分是天主教徒)以及社会原因,公决的时候实际上是北爱尔兰人自己同意留在大不列颠王国的。
(和我们国家有点类似,都是同文同种,但是目前却不是一个国家,值得深思)于是1920-1922年,大不列颠属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在暴力中诞生。
Nucky卖机关枪给爱尔兰共和军就在1921年,那时候爱尔兰的暴力冲突达到了顶峰。
爱尔兰共和军直到07年才正式放弃武装,目前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暴力冲突已经大大减少。
其实有意思的是,宴会上唱的Carrickfergus这首歌的名字来源于爱尔兰的一个小渔镇,而这个小镇坐落于北爱尔兰的东北部。
一群在美国的爱尔兰后裔唱的歌曲中的小镇却是被英国人占领的,你可以想象他们的复杂的感情。
第一季第五集,在Loudon Wainwright III的Carrickfergus的伤感歌声中,Jimmy的老婆忍不住去幽会了她的情人,Jimmy的老妈对镜感叹韶华易逝,而Jimmy则因Pearl的惨死只能躲到chinatown抽大烟麻痹痛苦,Eli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吐得昏天暗地,而无处可去的兄弟Nucky则落魄地去了寡妇处摊牌。
本来是爱尔兰人欢庆的节日,却是以这样的结果收场,各色人物的遭遇,却又更像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伤感的歌声中慢慢落幕,给人无限的感慨。
补充材料:————爱尔兰暴徒和爱尔兰黑帮以及爱尔兰政客如果看过同样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纽约黑帮,你会对电影最后的纽约暴乱记忆犹新。
正值南北战争时期,交不起300美元的青壮年都要被拉去南方打仗。
当时的300美元是一笔巨款,很多爱尔兰移民倾家荡产,加上美国的亲戚的汇款,才能凑齐去美国的船票钱,而船票相对于300美元只是个零头。
于是大批刚抵纽约港的爱尔兰青壮年刚落地便不得不去当富人替代的炮灰,因为他们根本无从选择,连回国的船票钱都没有。
加上本地的爱尔兰人本来便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场暴乱的爆发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同样是白人,但是爱尔兰人历史上受到的歧视甚至可以比上黑人。
19世纪一个作家敲门问路,一位白人妇女过来开了门,说喊他丈夫来解答这个问题。
作家很惊讶地发现她的丈夫是个黑人,便询问了这个妇女,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她的姐姐嫁给了一个爱尔兰人,让她的全家蒙羞,她便只能嫁给黑人了。
事实上这个故事并不是杜撰的,1860年波士顿所有的移民群体中,爱尔兰人和他族通婚比例是最低的,甚至低于黑人和白人的通婚(那时候南方还没有解放黑奴)。
宗教是一方面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爱尔兰人低下的地位和狼藉的名声。
既然都是白人,为什么爱尔兰人会如此被歧视?
首先在19世纪,不同族裔间通婚比例不高,就像我们能分辨出很多韩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当时的不同族裔之间的外貌有着明显的差异,加上当时的上层统治阶层是盎格鲁萨克森人,作为凯尔特人的后裔,爱尔兰人这个一个群体存在是很容易辨认的。
加上爱尔兰长期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大部分爱尔兰移民缺少工业社会的谋生技能,加上是美国人眼中的“乡野匹夫”,卫生习惯和生活举止也比较落后。
大部分爱尔兰男性劳动力只能去干最艰苦的体力活(magrret的哥哥就在纽约当体力工人,回家后一身漆黑),女性大部分都是给人当女仆,或者失业在家。
大部分爱尔兰人居住在平民窟,恶性流行病时有发生。
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酒精的刺激,以及天生反抗的精神,导致当时的爱尔兰人犯罪率奇高,爱尔兰暴徒层出不穷,1850年纽约逮捕的犯人一半以上都是爱尔兰人。
随之而来的便是有组织犯罪,以及随后产生的爱尔兰黑帮。
爱尔兰黑帮剧中有详细的剧情,这里不再赘述。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和有组织犯罪一样,爱尔兰人对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却是同样的擅长。
美国历史上至少有22位总统有爱尔兰血统,比如我们熟知的肯迪尼,尼克松,克林顿(但是只有肯迪尼是纯正的爱尔兰移民后裔,大部分总统是苏格兰-爱尔兰血统),以及本剧中的哈定总统。
同样,奥巴马的母亲一系中也有爱尔兰血统。
作为最大的族裔群体,爱尔兰人曾经长期把持了波士顿,纽约,芝加哥这些大城市的政要部门。
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和运作之成功,以至于当其他族裔的移民涌入,爱尔兰人不再是最大的单一族裔群体之后,爱尔兰人依然保持着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剧中Atlantic city的政要几乎都是爱尔兰人,这个从St.Patrick's Day的聚会就可以看出。
不仅如此,以Nucky为代表的爱尔兰政客,甚至可以操纵美国总统的选举,在国会有参议院,以至于Rothstein被赌球案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向Nucky求援,破财消灾。
Boardwalk Empire正是爱尔兰人后裔巨大政治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这篇短文的部分资料来自《美国种族简史》和wikipedia。
另附Loudon Wainwright III的Carrickfergus的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0gQap2UFNs/?fr=rec1国外的同学或者可以翻墙的可以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dGz3Aq5Ew
信仰信仰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源自一种对人生的恐惧,这种恐惧只有在历经磨难后才会被接受,我不觉得它走了,一直都在,只是变得坦然了。
最近看的《大西洋帝国》里纳吉如此强悍的人,最后会因为精神分裂而自杀,我想是过分自我了吧!
他从来没有信仰,最后在个人无法掌控之后,如果个人力量走不出,除了死还能怎样?
这是我深刻体会得到的,因为我选择了信仰!
我相信是有一个看不见的存在帮我们安排一切。
这样我安心了,我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看看纳吉,说到这部戏,真佩服里面的演员,把人物真的演活了,那些细微的表情动作,如果不是对人物揣摩的了熟于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纳吉最后出现幻觉,最后还会自杀,这和他过分自信,不相信任何人,哪怕神灵!
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这部戏似乎充斥着这样的个人主义带来的毁灭效应,詹姆如此,纳吉也如此!
我们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强大到可以否定、怀疑一切?
不往大了说,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那种孤独,现在的单身狗越来越多仅仅是物质上的不合吗?
每个人都在孤芳自赏,每个人都自视甚高,最后我们身边留下什么?
寄托于什么?
人需要温暖,需要帮助,或许强大的代价很大,不过仍然所有人都一往无前,可见有一种不知名的力量使然,驱使着这茫茫众生孤独的在一种伪装的面具下疲惫的前行着,我想那些放下自我的人都是幸运的,他们也可以是另一种意义的强大,多元的认可才是一个美好社会的体现。
20世纪的美国,不,现在的美国甚至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单一的价值取向仍然操控着所有人,钱!
好剧值得一而再的去看去体会,让人深思。
第三季,节奏莫名其妙地慢了许多。
编剧把高潮部分集中在最后两集,要不是有前两季的铺垫,这种叙事手法特别容易让观影人弃剧。
因为,被好莱坞惯刁了,喜欢高潮迭起。
三秒一个爆炸,五秒一个团灭。
似乎才是常态。
过于缓慢的叙述,看起来娓娓道来,但却容易陷入枯燥。
但慢有慢的好处一边看剧一边思考的空间也变多,人便很有些感想。
(一)不幸生在大西洋城,就一定要孟母三迁我念初中时,香港警匪片特别火。
其中,最火的是古惑仔系列。
那个系列,在内地影响很大,大到可以说,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当时读书的初中,环境并不好,男同学们暴力倾向都很重。
十几岁的男孩子,荷尔蒙超旺盛,但长辈们都不知道怎么引导,只会一味压制。
所以,如果不幸出生在小城市,男孩子们在青春期就特别容易走歪。
从此,人生定格在社会最底层。
古惑仔系列传播到内地后,这些男同学就有样学样,开始学着拉帮结派、互相结拜。
整体沉迷于大哥小弟,聚众斗殴那一套。
集结一帮同学,跨校打群架是常事。
他们还觉得自己特别帅气。
我觉得他们都是些蠢货,但我从来不说。
因为,我生长在一个十分重男轻女的省份,我生活的那个地方,民风淳朴,一如大西洋城。
对女性的轻视使得作为女生的我,很小就明白,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会,《学做工》这本书还没有出版,即使出版了,他们也不会读。
他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看似潇洒帅气的聚众斗殴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世界里,本来享有资源提取优先权的男孩子们纷纷学习古惑仔,选择了堕落。
一些人,主动堕落;另外一些人,没有判断力,跟风堕落;还有一些人,更加愚蠢,为了维持“合群”的假象,受环境污染,也被拖下水,变得堕落。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向古惑仔学习的男孩子们在我20岁之后,就逐渐从我的世界下线了。
因为那时候,我考上了大学,专业虽然坑爹,但我有了进入新世界的机会。
虽然年过三十,我依然每天都很努力。
只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权。
因为,命运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灾难从天而降。
我这样的人,没有任性的资本。
少年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那个愚昧、暴力、落后的三线小城市。
因为,在那个三线小城市,作为一个女生,见多了不被当人看的女生。
逃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不知道他们回望前尘时,怎么看待自己的少年时代。
我是不会在年少该学习的时候选择堕落,我也不会让自己的下一代在虚度少年时的光阴。
这几年,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讲,少年时代,一定要好好努力、积极进取这样,你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你的命运也会有更多选择权。
老大徒伤悲的人,都是些没有长远眼光的蠢货。
作为一个80后女生,我对古惑仔这部剧感情很复杂。
因为这部剧的流行,没有名师指点,只会有样学样的那些当初比我学习好的男生都堕落了。
我眼前的路,突然变得畅通无阻。
可以侥幸借助考试,一路向上,离开泥潭一般的老家。
如果我出生在大西洋城,身边都是酒贩子。
我才不会管努克地位有多高、生活有多奢靡,他就是个违反乱纪的酒贩头子。
我根本就不会像玛格丽特那样的捞女去依附于违法乱纪的酒贩子。
我凭借自己的拳头,打出一条路,会不顾一切逃离那个罪恶的深渊。
玛格丽特,她也不是女权主义者,她是个贪欲无上限、有点小聪明的捞女。
但意志也不坚定,稍微受到点外部压力,就会缩回去。
吉丽安,同样的,也是没有脑子。
没有脑子,却长得有几分姿色,那就是灾难。
这些大西洋城的女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她们都是寄生型生物,没了男人,就活不下去。
玛格丽特即便是要逃跑,也要勾引努克手下的马仔,让他带自己远走高飞。
简直幼稚,乱世哪里都一样。
这个道理,她不明白。
(二)贩酒,是木有前途的,做得再大都木有如果我不幸生于大西洋城,那我一定想方设法逃离。
因为很简单:以贩酒为繁荣根基的城市没有前途。
1、“产业”没前途贩运私酒这个所谓的产业,本身就没前途。
它是政策导向型的产业,根本没有所谓的产业根基。
只要政策风向一变,整个行业就会大变天。
大变天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意味着,你之前所有的积累,都有可能一夜尽失。
你无法建立常青的基业,财富也无法代代积累、代代相传。
而政策改变的可能是很大的,因为禁酒令执行起来,耗费的财政成本非常高。
政策不变,你也会因为身处暴力环境而无法保证积累的持续。
你辛辛苦苦攒下一笔家业,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某天早起,有人敲你家门,你就去开了个门,人就吃了枪子,家产易主或者被抢。
早知道家业是如此脆弱,你说,花那么大力气打江山干嘛?
受不住的江山就不是江山。
肯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这个地方就没救了。
迟早有一天,变成神弃之地。
神弃之地的法则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尸骨无存。
丛林法则是反文明的存在,是要被淘汰的。
因为丛林法则如果是正义的、可持续的,那我现在应该生活在树上。
要啥进化?
要啥努力工作?
活在树上当猴子,不好吗?
努克攀上了政界高官又如何,高官就一定是稳的吗?
另外,能违规贩酒,就能更进一步贩毒。
堕落,从来都是一步步的滑下去的。
罗斯坦那一拨,最后果真就开始贩毒了。
罪恶孵化更大的罪恶。
2、罪恶的行业会培养魔鬼、驱赶有识之士贩酒,就是违法乱纪,放在现在这跟贩毒、走私等,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个十分罪恶、依靠打政策擦边球的生意。
这样的生意,做久了,人会跟着堕落。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这个“产业”污染参与者的灵魂,诱使人堕落,孵化暴力、动荡与混乱,使整座城市沉沦。
如果从事私酒贩运是对的,那么,这个行业内的人会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但是,剧中的这些人呢?
无论好人坏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这些酒贩子,他们的命运都很悲惨,恐惧与死亡的幽灵无时无刻在他们头上盘旋。
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不知道哪天就被人一枪崩了的恐惧感。
因为,恐惧让人暴虐,暴虐会让人变成魔鬼。
小喽啰,去送个酒、开个车、看个门,就随时被一枪崩掉。
做正经生意的小喽啰,好不容易有大人物照顾生意,去送个报纸,劳动致富,都能成为别人火拼的冤死鬼。
我自己经常也要因为团队扩张而招聘,每一个小角色被一枪崩掉的时候,我就想:这要是放在我手里,培养几年,就是个可以开拓市场的人才。
贩酒,人才损耗太大。
即便不是小喽啰,大佬就一定好过吗?
大佬一点也不好过。
说会努克,我猜他这季要出事,果真,出事了。
先说,不怎么犯错误的努克在第三季犯的错误。
一是,沉迷温柔乡,这让我挺意外。
努克居然沉迷于新的情妇,可见,他娶的老婆并没有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做事情,一定要做彻底。
既然走上路不归路,就不要觉得孤单,因为,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果真,努克使性子不接电话,就漏掉了大事。
我觉得,他自从亲手结果了汤米之后,整个人就垮了。
剩下的,只是强撑。
所以需要异性慰藉。
二是,为了温柔乡,搞事情。
努克为了哄她的小情人开心,逼迫别人给他的小女友站台。
别人说了,自己有约在身,不是钱的问题,是做生意要讲诚信。
如果我是大西洋城大佬群体的一员,这样的人,我会很看重。
以后有机会,还会找他合作但是,努克,就搞笑了,逼迫人家不情不愿给自己小女友当绿叶。
这就非常不大佬了。
说明,努克,骨子里,也不咋把一诺千金当回事。
经由这两件事,努克,在我心里,地位一落千丈。
我知道编剧是想塑造努克本质善良,内心温柔,所以对小女友被炸死后,他消沉了多久。
实际上,如果当了大哥,根本就没资格消沉。
你看看人家曹操,曹操就从来不会因私废公,从来不会因为要哄自己那个小女友欢心,去逼手下大将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当然,这两件事情,都是小细节,更重要的是:从事恶业,当上一哥,意味着毁灭的开始。
这部剧,代入感极强。
视角,是男一努克的视角。
努克手刃了汤米之后,会做噩梦、会寝食难安。
第三季,编剧,还十分贴心地花了点笔墨描写努克的梦境。
这个细节就很明显了,这部剧实际上就是努克的回忆录。
一般而言,看剧时,用谁的视角就会与谁产生同理心。
但,这部剧其实是非常有警示意义。
即便剧本是努克的男一视角,努克也做到了大西洋城私酒贩子团伙一哥的位子。
But, So What?男主视角又怎样?
掩饰不了不了努克违法乱纪、恶贯满盈的本质。
他,本质上,就是恶的化身。
上一个靠贩卖私酒发家的盖茨比,在老财那里一样备受冷眼,这又是何必呢。
3、所谓治国,就是提供公共物品大西洋城这些人,胆识、谋略都有但,这座城市是一座没有希望的城市,因为,没有产业。
没有产业,就没有平台,没有资源流入。
没有资源,意味着没有钱,无法确保最基本的城市安全。
在一个人人恐惧的环境下,就会滋生暴力、犯罪,继而,恶性循环。
穷,乃万恶之源。
比穷更恶的,是精英阶层不作为。
大西洋城,作为美国的一个滨海城市,理应由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安保防护,保护市民最基本的安全。
但是,美国是小政府架构,上位不管下位,美其名曰,尊重地方。
带来的结果,就是基层腐败、吏治废弛。
这部剧里面,所有的执法者,都有污点。
包括那个看似刚正的单身女检察官,也会睡下属。
私生活混乱,可见一斑。
但作为治理者,是注定没有私生活的,私生活混乱的人,随时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抓到把柄。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把大西洋城交给我,我会怎么管理。
这种生态,只能铁腕高压。
但铁腕高压,要人、要枪、也要钱的。
这个治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4、关于那些所谓的女权这部剧里,最女权的,是半脸的女友、前禁酒官的老婆。
其他人,都是寄生虫。
玛格丽特,是一个特别懦弱又特别贪婪的人。
爱尔兰移民,没有背景,哥哥什么的都是背景很一般的人。
到了美国,生计所迫,嫁了人,但天天被酗酒的丈夫家暴。
参加禁酒协会,估计也是为了找些人报团取暖。
机缘凑巧,遇到了努克。
见识了他的情妇生活奢靡的样子。
然后就开始各种骚操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勾引努克。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不会这么干的。
会向苏明玉那样,直接表示,为努克效力,但你别碰我,我不靠睡上位。
诚然,她有点小聪明,也学了点东西,刚好适合努克需要。
努克这种人,也是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来的,最渴望的,就是家庭的温暖。
玛格丽特出现的刚刚好。
但是,玛格丽特不知道的是,所有的繁荣都是有成本的。
等真的攀上努克之后,才发现,努克的日子也不是表面上那么轻松。
自己跟着也身陷险境、虎狼环饲。
但是,平心而论,做人要讲点道理嘛。
想过依附别人过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就要承担这些繁华背后的成本。
就要跟着努克一起过提心吊胆的生活。
上天对人很公平的。
过不了提心吊胆的生活,那就会自己原来的小屋子,也成。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贪,什么都想要,既XXX,又XXX。
后来,融入到努克生活环境中,老实说,可以算实现了阶级跨越。
跨越完之后,开始良心发现,谴责努克。
大姐,你身上穿的、手上戴的,哪一个不是努克给的?
这个时候开始摆姿态了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年少时去当站街女,捞到钱之后,疯狂洗白自己明明走了捷径,还要站在道德高地上跟那些捧自己上位的人划清界限。
划得清吗?
划不清的!
她一点也不女权,她跟很多既馋又懒的女人一样,而且,更贪婪。
看不动了,人物的行为逻辑跟不上
本季因为有了大吊男的加入,就像他喜好的SM一样变态的高潮迭起
上季玛格丽特这蠢bitch把nucky的地给教会了竟然还能活着???完全不符合nucky的人设。。。并且这季这bitch的戏份还给的特别多有什么用呢???结尾nucky表示还可以原谅她,搞不懂看上这玩意儿什么地方了,这么着迷。。。
前三季属这一季最烂,剧情都像是没事找事硬塞的。Nucky等核心帮派大佬几乎全部发展停滞,只是疲于奔命,被动的应对危机;反派Gyp塑造非常扁平,动机单一,也没了之前Jimmy、Eli、准将与主角的历史渊源和情感联系,毫无魅力可言的工具;女主彻底变成质朴的农村妇女,甚至想通过和司机私奔来证明自己的智力下降,女儿生病引来的妇科支线非常无聊;新小三除了爆炸那一瞬间之外毫无魅力,司机前面塑造全都白瞎了,这一季除了围着两个女人转之外再无其他,最大的梦想和野心就是私奔;Gillian的新事业除了丰富世界观之外严重缺乏想象力,最后不知道也死没死,同样药量没死的话对假Jimmy太不公平了。高光来自Richard,个人线虽独立于主线,但情感浓度高所以特别抓人。AE智谋判断冷静理智一直延续,是本季最具大佬风范的。
第一部的史诗,第二部的莎士比亚都没了,第三部只剩下与其他垃圾美剧一样的平庸乏味。如果打算就这么泯然众人,第四部就不要拍了。
节奏太慢看不下去了
堪称黑帮剧顶级神作
最后2集爆好看 做着孤独事情的人注定将孤独一生
绝对的五星,渐入佳境的好剧。
前面太拖了,最后两集逆转。
导演编剧是恨s了女人,往贱里写。
Look for the Silver Lining
才发现这季居然换导演了不过还是很牛逼啊。
我是在不知道这剧怎么这么高分, 从第一部看到第三部, 屁大点事半天演不完. 剧情进展无比之慢. 演员经常眉来眼去,故作深沉的zb半天...居然什么也没干... 我实在感觉被骗了. 本来应该给三星, 但是对豆瓣的评论很怀疑. 给一星
半脸,半脸~~~努力存活!! 此剧欲罢不能!
great show. great stor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season.
三季一集不纳的看完了。。。可能自己太无聊了,这么无聊的剧集也让我看完了。。。PS:没事可以快进的 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就许多韩剧和港剧一样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
神剧
牙叔满赛,休了小寡妇吧-锡兵成了看下去的不二动力
别叫小寡妇了,再叫就克死龅牙叔了,叫神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