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有生之年

有生之年,Living

主演:吴慷仁,张榕容,郑元畅,林哲熹,喜翔,杨贵媚,孙可芳,方志友,谢展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3

《有生之年》剧照

有生之年 剧照 NO.1有生之年 剧照 NO.2有生之年 剧照 NO.3有生之年 剧照 NO.4有生之年 剧照 NO.5有生之年 剧照 NO.6有生之年 剧照 NO.13有生之年 剧照 NO.14有生之年 剧照 NO.15有生之年 剧照 NO.16有生之年 剧照 NO.17有生之年 剧照 NO.18有生之年 剧照 NO.19有生之年 剧照 NO.20

《有生之年》长篇影评

 1 ) 有生之年 真的很累

国庆的最后一天才偶然发现这部剧,非常感谢在我也觉得人生无望时候,看到了这剧。

国庆前几天,我博士的学校就接连有两个研究生自杀,我上班之初,又陷入到人生至暗时刻,我太容易被任何悲伤和挫折打倒了。

身为博士,在公司做着我并不熟悉的工作,加班试图有结果来证明自己,却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怀疑和内耗,公司态度的转变,上级的言辞以及自己看着每天加班却没有想要的结果,我真的太累了,我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但是事实上,我是个loser。

我家里也出了一些事情,家里暴雷我需要钱,这也增加了我更大的压力。

很多朋友都说换一份工作吧,看你好难过你不需要折磨自己,也不一定要用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何况不一定是能力差也许就是不适应。

我每天很累,我看到心里咨询,我也一个人去看脱口秀,去逛超市,试图拯救自己。

但是观念真的太难改变了,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对我而言就是我的世界,亦是困住我的枷锁。

看到别人死了,我竟然不觉得那么震惊,也不觉得他们有错,我知道那种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界的自我怀疑以及自己感到人生无望的冰冷和恐惧。

作为现代人,太累了,不是被时代追着走就是自己已经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了。

我的无力影响着所有的事情,我太累了,我甚至希望自己离开。

所以看到这个剧,很共情。

失败的人总以为别人过的都比自己好,我在大学之后的博士和工作就也都一直那么觉得。

我羡慕那些比我聪明又比我努力的人,也羡慕那些比我学历低又比我快乐的人,也羡慕那些不努力但是真的安心躺平的人,真心的。

我甚至觉得如果当初就上家里的大学就好了,学个不喜欢的但能养活自己的专业,又或者是在家考个公务员之类的。

我不必非要活在这巨大的压力中。

我同事跟我说,别人过的也不一定好,你只是给自己压力太大了。

我真的也很想回家,回到小时候的家,在爷爷的小菜园里摘花草制成我独特的香水。

考班级十几名也没关系,回家总有奶奶做的好好吃的饭菜。

爸妈也没有做失败的生意,家里也没有欠钱,我也不觉得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好。

太累了活着,好像休息的时光也是烦工作,好久没联系朋友了。

我在一个人的时光里,感谢剧里一地鸡毛的人生。

 2 ) 不算好,也不坏

要怎么样挽留一个想死的人,高丞佑用了各种办法去挽留大伯,希望他能对这世间多点牵挂,或许就可以达到目的。

因为他已经错过好朋友小乐的生命,他不想再让身边的人也错过。

我也很想知道,究竟什么能让一个心存死意的人,有活头呢。

就在你我都做好高嘉岳想死、会死以及怎么死这一连串心理预期的时候,编剧笔锋一转,他让高嘉扬死在一场意外的车祸里,仅有一两个镜头交代,匆匆而过。

人生,还真是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我们还来不及悲伤,就被一波波的喜糅杂着悲推着前进了。

你瞧,高嘉岳在高嘉扬的葬礼上发言,讲着讲着就掏出墨镜戴了上去,后边看到他跟高嘉凯的对话才知道,原来是戴墨镜哭比较帅。

这很高嘉岳。

还有高嘉岳把自己的遗书递给妈妈看的时候,我就在想,是怎样的破罐破摔以至于走投无路,才能让他主动把自己布满脓的伤口掀开给她看,那里面一笔一划都暴露了他的脆弱与求而不得,再添上半生出走后,只落得一身颓丧回来的荒唐,这些都是压在他心头上的大山。

陈妈妈则用自己的方式,看似数落,实则是退一步,用吐槽的话语半诙谐地给长子的伤口挖去溃烂。

妈妈说:“出去像掉了,回来像捡到。

”妈妈还说:“能回家,真好!

”说这话的时候,她揉了揉让自己一直操心的长子的头。

千言万语,都在这里边了。

责任、道歉与担心的话语,都抵不过这句,我想也许这就是家人存在的意义吧。

他们是负担与牵挂,他们是伤痕的制造者与揣着一瓶魔法药水的魔法师,他们是逃避的理由与留下的原因。

家人,是致郁,也是治愈,真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呐

这段拍得真好,光看图片就想哭对于高嘉扬,看到他死去的画面,不知道在那刻,他最后的念头,是不舍,还是解脱更多些呢。

他是领养的,楞是把自己活成了这个家的“老大”,万事都要他来背负,即便是结婚后离开这个家,住的地方也不过十分钟的脚程就到。

“养子”这个身份,他就没有放下过,就连看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只能是趁着午休的时候,急忙忙看一眼。

因为不是亲生的,所以不会肆意被爸妈打骂。

因为不是亲生的,就算是自己晚些生日,也可以比大哥先吹蜡烛,先过生日。

但也因为不是亲生的,他拥有两位妈妈的爱。

我回忆了下,高嘉扬好像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他好像总是疲于奔波各种突发状况,忙到连自己最爱的吉他都没时间去摸下。

这个家,住在这个家的每个人,都好累。

后来啊,高嘉扬死了,爸妈一纸离婚书签下,高嘉凯结婚搬出去,高嘉岳怀抱红茶,高丞佑也长大了。

看到这个结局后,我陷入沉思。

失去了这个四处黏合的人后,这个家反而在绝望处长出花来。

我们放不下的欲望,追求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到头来也敌不过意外、夺走与老去。

反正一切都归于虚无。

在经历过家人意外丧生后,拥有了“看山依旧是山”心态的他们,收拾好自己,重新上路,尤其是高嘉岳,他把“死生”重重拿起,再轻轻放下。

看着高嘉岳和红茶站在“灯光好,气氛佳”的庙里,看着他配合她的样子,我就莫名很想哭,他没有拒绝红茶口中的“以后”,他也一起拜拜了,他不会想死了!

既然连死都不怕,那就认真努力地活着吧。

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

没有坏人,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坏得具体的人,有的只是很多很多无奈,在挣扎的你我。

看完这剧的我,打算把《家有喜事》92年的电影下载下来,再回味回味,然后看完不删。

对了,必须是粤语版的才可以!

 3 ) 有生之年

从郭轸到模仿犯都对吴慷仁没什么好感,主要是因为剧情吧,而有生之年一是因为我不喜欢这种看起来瘦不拉几的身材,二是因为实在不喜欢这种吊儿郎当的性格。

开头高丞佑为了被霸凌自杀的队长直播告别会那段有点催泪,到高嘉岳吊儿郎当店铺倒闭(开店跟妈妈借了很多钱)、女友劈腿,我咋觉得是应得的。

女友和他解释原因还要找借口两人认识的时候自己就这样,拜托,你不变环境在变啊,后来知道他已经41岁很震惊,怎么做到这么多年一点长进没有的。

人生失意突然回家,一回来就找初恋女友,写的遗书也是想好好谈场恋爱,呃...面对情敌大言不惭要把顶店的钱都给女友,对方无情拆穿,本来就负债很多。

告诉高丞佑本来想死在海里,因为担心不环保放弃了,有点矫情,我真的替海洋动物谢谢你。

跟高嘉扬说可以不做孝子,要命,他不做你做么。

你做孝子,换人家做浪子呗。

后面一直把离开挂在嘴边,他只要稍微改一改吊儿郎当的性格,生活就会好很多吧,有必要整天想着去死么,哦对,还很在乎酷不酷。

这个剧比较好笑的是,每次我想吐槽男主,剧里就出现了嘴替,比如高嘉岳支持爸妈离婚,高嘉扬吐槽他“每次都高高在上,讲那些风凉话”。

高嘉凯叫高嘉扬哥哥,两人都直接喊高嘉岳名字,高嘉凯告诉他“我们一直都在,少的是你”。

高丞佑真的是暖心阳光帅气小天使吧,他哪里叛逆,哪里需要爸妈操心啦。

高嘉岳想恋爱就把自己的网恋对象介绍给他,高嘉岳要离开就生气的在楼道里跑圈圈,带大伯三叔打球,输了不服热血脱上衣。

高嘉扬和秀绫的婚姻也太美好了,高嘉扬明明很严谨正经的一个人,跟秀绫在一起就完全变了,比手画脚、成语接龙、出门比心...不只是在配合秀绫,他是真的喜欢吧,毕竟秀绫是最支持他的人,可惜他有很多想做又不能做的事。

高嘉扬走得太突然了,在回忆中发现高嘉扬毕业、结婚、生子,高嘉岳都不在,家人对他真的也太宽容了吧,无所事事回家吃饭被骂,高嘉扬故意打翻高丞佑的碗帮他解围,陈女士最后还安慰他自己信任他。

陈女士演得真好,小时候高嘉岳不愿意和高嘉扬一起过生日直接一巴掌制服。

高嘉扬不是亲生的,但是对他们母子都很好。

最后和高嘉岳的母子对话,情绪、台词都很棒。

和高父双双失恋,没想到还是离婚了,但是继续住在一起,不知道这算什么相处方式。

不知道这部剧为什么评分8.8这么高,感觉和模仿犯一样,题材还好,但是剧情稀烂,台湾电影应该会好点,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感觉不错,嘿嘿。

心如姐姐有点东西哇,模仿犯出演,有生之年监制,其他我不知道的应该还有很多。

 4 ) 高嘉岳的人生转折

高嘉岳最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他曾一度想要放弃一切。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他弟弟高嘉扬的意外去世,高嘉岳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高嘉扬的去世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高嘉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价值。

面对家庭的困境,高嘉岳逐渐承担起原本由弟弟承担的责任,成为家人的支柱。

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找回了生活的动力,也重新发现了生命的意义。

剧集通过高嘉岳的转变传达了一个信息: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自我实现,更在于对他人的影响和贡献。

《有生之年》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核心理念:人的意义感往往源于被他人需要的感觉。

当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期待和依赖时,我们更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激发出前进的动力。

高嘉岳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在弟弟去世后找到了继续生活的理由。

所以如果弟弟没死,高嘉岳的最佳人生策略是什么呢?

也许是不顾一切去产生一些需要自己的产物吧。

比如,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宠物。

 5 )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亲情

✅首先说一个,这个样子的家才像家好嘛?

乱七八糟,东堆西放的。

我承认很多人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大部分人的家里,总归会有乱七八糟的状态的吧?

住在各种样板房里,怎么可能拉得近观众的距离。

✅作为家庭剧,主要就是讲了独自在外生活的大哥生意倒了,被人绿了,萌生死意,在自杀前回家想看看大家,结果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堆鸡毛蒜皮的问题,没有谁真正活的无忧无虑,在和大家相处的过程中,大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这部剧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亲情?

有高嘉岳这样的随性派,有高嘉扬这样的奉献派,有高嘉凯这样的无自我派,有洪诗诗这样热情奔放的人,也有许雅欣这样的内敛谨慎的人。

故事以高嘉岳为主视角,让他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人,跟所有人都产生关联,看似是他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也因为他很多绕不开的问题被直面并解决了。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因为高嘉岳有多厉害,这一点他远不如高嘉扬。

他做的只是把大家不肯说出来的东西拿到了桌面上。

各有不同,有一定的边界感却又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大概就是高嘉岳眼中的亲情,他本以为这样是最潇洒的,但是让大家活的自我,不正式亲人最该做的事情嘛?

 6 ) 中年男性的社会宽容度,真高!

台剧《有生之年》创某瓣8.9分新高,好评根源是真实。

近年来台剧的创作发力点从Y2K梦幻偶像剧,向现实主义调头,从《我们与恶的距离》剖析社会弊病,到《荼靡》探究女性选择,再有《天桥上的魔术师》反思当代弯路,直到2部《俗女养成记》击中所有人正在、潜在或深陷已久的中年危机。

同样是大牌演技派云集的《有生之年》,堪称性转版《俗女养成记》,吴慷仁饰演的男主,是少年离家一事无成,中年预备自尽的loser,投海前,他被直觉带领着回到久违的家中,遭遇了父母的老年婚姻危机,二弟家儿子的青春期叛逆,重逢初恋前女友重燃爱的火花却发现女方正与自己的三弟热恋。

开早餐店的一家人,在磕磕绊绊的日常和不断的小打小闹中推着男主重回年少记忆,并重新学会倾听自我,与现实对话。

每个看似幸福的家庭,都有不为人知的裂痕与秘密,被社会化的每个家庭成员,习惯用实用性和工具理论去评判他人的价值排序,反而忽略了他人的生命诉求,也忘记了当下最需要寻享快乐的瞬间。

当一个离家多年的“陌生家人”打入这个家庭,不仅用游离的价值判断提醒每个人审视内心、倾听彼此,也学会用不一样的方法打开生活的难题和看待隐藏的真相。

未被珍惜的当下,或许就成为永不再见的送别,夹在青春消逝与理想破灭中间为口粮而奔波的中年人,终于学会平静对待至亲的生离死别。

有生之年何其短,但在生命议题之外,本剧也没能超越《俗女养成记》的夸张与深刻。

究其根源,或者是主角身为男性,在社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话语空间,除了“三十而立”“男儿当自强”的社会性事业期待,男性哪怕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仍有摆烂、油腻、游戏人生的自由土壤,并且在婚恋市场,拥有比青年时代更大的红利——广泛的大叔控群体仍能给予中年男性以较大的婚恋双选空间。

所以即便你一事无成,你孤家寡人,你吊儿郎当,还是有人愿意接近和接纳你,这个过程是家庭对长子的治愈,也是社会对男性的过度“宠溺”。

《有生之年》对观众的提醒,仅仅是珍惜生命里那些无病无灾的平凡时日,用力握住每个与亲朋相见相交的片刻,然后,任性地做自己。

 7 ) 我能体谅你有雨天

看《有生之年》其实会经常想到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应对虚无最好的武器就是搞笑。

戏谑社会,戏谑虚无,甚至戏谑自己。

这才显得潇洒帅气,这才显得从没有被刺痛与伤害。

所以谈了十二年的女友不仅劈腿还叫你去死,你也是愣在原地,早就忘了刚买的套套还在疲软的小鸡上。

开店倒闭转让,四十岁一事无成,你也被世俗裹挟,没有信仰,无法生活。

最糟糕的事你他妈想死都会被打断。

跳进海里担心污染环境,躺在地上边哭边发现墙壁的油漆没涂好。

所有的悲伤都像在分期买房。

你付了它首付,还有几十年的月供等着你疼痛。

于是你回家了,你表面上是跟所有人告别,其实是给自己充电,你潜意识让你要去抓住点人生的意义活下来。

经历山川河流,你也逃脱不了厨房与爱。

之前有看到一句话说,亲人的离世从来都不是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我觉得痛苦就是这样的,而最亲近的人就是能体谅你总有雨天的人,偶尔胆怯,他们都了解。

不必都要向阳吧,青苔就需要潮湿。

 8 ) 人生有潮起就有潮落啊

41岁,中年失意,事业失败,爱情失败。

从要自杀回家告别,到最后看开“人生有潮起就有潮落啊!

”吴慷仁又演活了一个角色。

东亚多孩长大的家庭,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问题,而且特殊时代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以至于最后高妈妈念着高嘉岳《有生之年》的遗书,都没有发现这是一封遗书,可在吐槽中的每一句,都展现了她对儿子的爱。

看完这十二集,剧情上来说,就是平平常常的接地气的生活。

矛盾冲突也都不是很激烈,就是非常平平淡淡。

可在这些平平淡淡里,看到了一些自己成长经历中类似的共鸣。

1、总觉得父母偏心高嘉岳成绩没二弟好,没三弟听话,所以永远是被父母教训的那一个。

和我小时候感觉很像,姐姐成绩好,又听话,而我总是被父亲严格教育,打压式的成长,以至于我总觉得父母偏心。

上初中的时候,还有过自杀的念头,也写了一封遗书。

可到现在30岁了,前段时间和姐姐一起出去旅行,在晚上喝酒聊天时才知道,她一直羡慕我,而且认为父母是偏心我的。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很小(小学三年级)就出去求学了,而我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到小学六年级。

原来我们都互相羡慕着,以为父母更偏爱对方。

2、沟通永远很少长这么大,一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

每年过年回家也是匆匆忙忙,过年的时候,就是家里生意最忙的时候,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都会很忙,根本没时间聊天谈心。

我们虽然都互相彼此深爱着,却从来没有表达过,连拥抱也没有。

我记不清上一次和爸妈拥抱是什么时候了,我们好像都羞耻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每年生日,父亲都是祝福工作顺利之类的,而母亲的祝福总是让我要开心,要健康快乐。

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喝多了和母亲视频聊了很多,以至于这次她的生日祝福,写的格外的多,还说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其实在我心里,她已经是最完美的了。

3、虽然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才承载着爱啊剧里面,各种互相嫌弃,互相埋怨,可最后却发现,都离不开彼此啊!

我时常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缘分,你就诞生在了你这个家庭,然后叫一个男人爸爸,一个女人妈妈,而他们却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养育你,培养你,却没奢求过什么。

可能只能用“因缘际会”来解释了。

最后,想说,这部剧,可能看起来是不够“精彩”的,可是,总有一些影视作品,得传达记录一些平平淡淡的东西啊。

所以,我给五星。

 9 ) 这部剧讲述了为什么讨好型人格不合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ta总是察言观色,怕气氛不好;ta总是顺着你说话,想知道你需要什么;ta总是以大局为重,为大家安排可以聚在一起的机会;ta看到大家好,他就满足了,从来不说自己想要什么……总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很在意集体的幸福度,希望大家会好好在一起。

而这种为集体主义付出的责任感,总是与自我相矛盾,这需要高超的平衡力去兼顾。

高嘉扬是一个好儿子,好爸爸,好弟弟,好丈夫……但是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他想要什么。

而他阳光的微笑让人们习惯于觉得“他很好”,有什么事情习惯了依赖他。

这种性格可能源自于,被父母遗弃,觉得养父母的爱是额外的,他有一种「不配感」,而且也对哥哥的嫉妒心情感到抱歉,所以一直努力补偿,做的更好,让这一切合理:只有我能为大家付出,这一切才会合理,我才有价值。

如果说,这个结局有任何positive的部分,那就是,没有高嘉扬,大家也一样move on了。

不懂事的哥哥懂事了;拧巴的父母和解了;青春期的小孩也成熟了。

这说明,没有人的人生需要你「讨好」到这个地步去成全。

而你一直想要成全的大家,他们想要的是你会真的快乐。

以及,再次坚定了我的另外一个想法:不能做自己的状态太久了人就会疯掉。

 10 ) 那个名字模糊的女人

终于把这部电视剧看完,台剧不愧是已经进入next level,里面的生活化与场景化丝毫没有在演戏的感觉,就是你生活中存在的人,就是你身边会发生的事,但是对这部剧赞美的言辞市场上已经很多了,今天更多想聊聊里面高家母亲的角色。

其实我并不想用一个模糊女性自我的代称来说起这个角色,但是很神奇,整部剧看下来,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竟然到最后都想不起来她本来的名字,只记得她是高家母、是高太太,就连高这个姓氏也是夫家的姓氏,只记得她强调过自己的姓氏,就很荒谬。

当然,为了表达对这个人物的尊重,我专门去网上搜索了她的名字,陈丽英。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把目光放到这个人物身上,以为她就是万千影视作品当中稀松平常的女性母亲角色,为了自己丈夫、孩子而活,没有自我,认知也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

但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可怕的事实。

就是我们对这样的女性人物角色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板,并且还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我们女性自己都对女性角色有了思维模板,更别说男性,而人的惰性也会导致我们就算意识到不对劲,也还是会倾向于沿用之前的模式,如果所有人都这样,那我们天天嚷着希望国产影视作品尊重女性角色又从何而来呢?

查人名的时候,我还顺便查了这部剧的编剧。

因为这部剧是从男性叙事的角度讲述的,而且里面的故事也主要围绕着男性角色展开,所以能猜到这是一位男性编剧,但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编剧之前是写偶像剧的。

不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剧里面的女性人物角色都是生动鲜活的个体。

他足够了解女性,所以在人生有了阅历写现实剧本的时候,就算是男性叙事,里面的女性也不是扁平化的脸谱工具人。

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华灯初上》也是这个编剧的作品,说明他对女性的认知和理解甚至高于很多女性自己。

说回正题,我对这个陈丽英这个角色真正有所触动是从高嘉岳给了她一份离婚协议开始,那一瞬间,我看到了这个人身上各种情绪的交织(当然这也离不开演员老师的精彩演绎),在看到协议的那一瞬间,陈丽英先是本能产生了抵触和逃避,离婚是很多上一辈人不敢想且会被人议论嘲笑的事情,而且她已经60多岁,和丈夫已经快过了一辈子,这个年纪离婚在正常认知里确实很离奇。

但有些东西一旦播下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她在避让后的下一秒就盯着那份协议挪不开眼了,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思想斗争的全过程,最后当她想好要离婚的时候,她松了一口气,好像身上所有担子都卸下去了,她好像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她的思维完全发生了转变。

但这又不是突然的转变,这是从她第一次和朋友出去玩,从她很多年没在外面饭店吃过饭,从她愿意给自己买零食,从她接触到新的人,从她被手碟吸引开始,她内心的自我就开始出现了,这才让离婚的决心有了说服力。

她不再纠缠于生活上的琐事和丈夫吵架冷战,她愿意早上起来美美做好早餐和丈夫心平气和的谈论这件事,这顿早餐,可能是她那么多年以来做得最开心最心甘情愿最没有怨言的一顿。

就算丈夫没有同意签字,她还是选择去过自己的生活,去社区上手碟课程,和朋友去咖啡厅……在决定不再把自己绑在早餐店,要从店里辞职,并且同意把店转让之前还有一个镜头,就是出门旅游回来之后,早餐店同样的场景和人物,她从之前的忙前忙后一刻不得休息变成了坐下来和朋友聊天,她的眼中不再只有眼前一小方天地。

如果说她的这些行为还有和丈夫赌气、和家里人表达自己那么多年付出却没有人在乎的委屈和不满的成分在里面,那当丈夫同意离婚,她错愕之后的彻底放松就是把一切完全放下了,错愕是对这么多年生活即将结束的一些不习惯和人在面临重大变化时的不安,放松表示她是真的准备好找回自己了。

她在办理离婚当天敷上了很久没用过的面膜,她离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学车……她不再为别人而活。

我想,她走在公园街道上,第一次完全只是因为自己想吃而在街边买下小吃,吃上那一刻留下的眼泪,更多是美好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她闻到了自由的味道,尝到了快乐的滋味。

但我又想,这也是令人难过的,这样的人生她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而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女性在过这样的生活。

而且就算已经离婚,她依然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住在家里,和自己的亲人呆在一块,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扰又能相互陪伴,有事情大家一起面对,有空就一起吃饭聊天。

不是非要找到另外一半,不是一定要搬出去。

其实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型,当两个年纪大的人实在不能以爱人的身份一起生活下去,并且又在相伴多年的道路上多了很多割舍不了的羁绊,还可以选择以亲人的身份一起生活。

真的很庆幸还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个年纪的女性角色还能有人物成长弧光,就像在开头所说,这个年纪的女性角色不是那种蛮不讲理没见识,就是看透一切有大智慧能够引领别人,不是把女性放在极低就是极高的位置上,都是为了满足其他角色需求而去设定,从来没有把她们真正当作一个生命去看待。

除了陈丽英的成长线,这个人物也设置的极具魅力。

一开始的她符合所有上一辈刀子嘴豆腐心、还有为家人操不完的心的母亲形象,但在后来,她会主动和儿子主动敞开心扉,她会因为见不得别人受苦主动帮别人养孩子,她会主动和领养的孩子说起亲生母亲的好,她会担心自己对领养的孩子不够好而偏向他,她会为领养孩子的亲生母亲去孩子家里撑伞……诸如此类太多了,这个人物真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有自己不够好的地方,但她身上又有太多可说的东西。

仔细想想,这部剧我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竟然都是关于陈丽英的,两个母亲撑着一把伞相互扶持着在小巷子里前行、一个解放了的女性吃街边食物留下眼泪,可能这也是我最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吧。

《有生之年》短评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4分钟前
  • 默默
  • 力荐

说实话男主的颜值我没有很get到,第一集总体来看就是一般般吧

6分钟前
  • Saki痛苦填坑中
  • 还行

第一集就很有质感!对男女主角色开场的塑造,让天台上的那一段在夕阳下教写字的画面心动得很合理。这个角色简直是像是为Raul专门打造的一般!太美了全程舔屏!!木村文乃一如既往地演技在线,吉娃娃人设好适合她和Raul的体型差~据说是《昼颜》的班底制作就已经十分期待后续剧情了,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8分钟前
  • みき
  • 力荐

其实挺好看的

13分钟前
  • 我爱背单词
  • 推荐

美智子姐姐又是客串吧,男主太丑,女主苦唧唧的我也不喜欢,一集弃了

14分钟前
  • 小镜子
  • 较差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17分钟前
  • 岁月静好
  • 较差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18分钟前
  • 恨相逢无期_
  • 较差

e1男主和母亲那段+女主教男主写保证书,会编+拍。但是,男主这颜,我……不行

22分钟前
  • 菜呀菜呀菜呀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

25分钟前
  • 咋这么精神⚆_⚆
  • 推荐

挺好看,会一直追的

30分钟前
  • 伊里丝✨
  • 推荐

木曜劇場 什么新型恐怖片啊

33分钟前
  • 林有夏
  • 很差

這裡的影片中記錄下一個高中教國文老師在救一個被牛郎欺負夜店的學生因為他的學生的問題而再跟牛郎交友的老師墜入愛河時真實的生活是像傲慢與偏見。

37分钟前
  • Joyce
  • 还行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40分钟前
  • Stanyzai
  • 力荐

演得太好了,非常推荐。值得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45分钟前
  • 翊颗小瑶树
  • 推荐

木村文乃能别再演这种馬鹿正直人设了可以吗……

50分钟前
  • 中关村村花🌸
  • 较差

比预想中好很多:情场失意的天选小学教师误入高中导致职场一并失意,给了牛郎可乘之机。。可见选个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有多重要。

51分钟前
  • 小J²
  • 较差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55分钟前
  • 槙瀬
  • 较差

所以你告诉我,木村文乃拒绝中岛步,为了拯救女学生误入歧途结果自己和牛郎店的整容文盲牛郎谈恋爱,然后还要大家理解她祝福她?!我不明白……

60分钟前
  • 沈精病
  • 较差

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画,看得出制作团队很用心。”“配乐恰到好处,与剧情配合得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渲染力,让

1小时前
  • 江姜
  • 还行

剧情画面节奏意外都很不错,完全超出预期,本来准备当大蓝雀吐槽素材看来着。。。本身天台那一段已经可以磕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小反转,男主人设相当好,看起来有点纯情有点温暖但又有点心机的牛郎,反差感有,而牛郎这个角色设计又自带性张力属性,可以说换个帅点的男主必爆人了,并且在cp设置上保守女教师×牛郎这组合的确很“昼颜”,剧里面出人意料好磕的,不过男主演员选择上也能理解,毕竟顶流男团网络数据肯定不用发愁了,但还是好可惜,这应该是今年追的几部日剧里面最喜欢的本子了

1小时前
  • gum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