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魔法吗?
”“魔术不能创造奇迹,但能让你发现奇迹。
”“怎样活着才算活的好呢?
”“如果能脱离那名为命运的枷锁,就能拥抱一个只属于你的世界”看完这部剧,我特别想讨论一个点“相信的力量”,人们说这是个残酷的世界,为了保护自己不能相信很多 ,包括童话,魔法,甚至于书中激励的话语,人们的善举,这些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假的。
可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怎么才能保护自己的心呢?
怎么样才算是好呢?
我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是个很宽泛的问题,在面对生活里很多时刻中我不停的向自己发问,我到底怎样做呢?
问多了 不免诚惶诚恐,畏缩不前。
我有时候觉得格格不入,身边的人仿佛在用另一套我所不了解的语言对话,他们掌握了所谓“生活的规则”,这句话不能说,这句话必须说,看见了要装不知道,不认同也要拼命附和等等,人们这样教导我——遵守规则,才能成就好的人生,才能长成一个优秀的大人。
我挣扎在着中间,无法说谎的我为了不显突兀,拼命掩饰自己。
这部剧奇迹般的让我热泪盈眶,我能强烈的感觉到被抚慰, 原来相信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的人们不是疯子,原来人们的规则不是必修课,原来是有方法的,这个世界是有方法真诚的。
每当主角问出那句“你相信,魔法吗?
”我总能感觉到从心底发出的颤栗,我相信。
生活是复杂的,真真假假,善恶交杂,但我觉得只要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能保留一片神迹,那里绽放烟花,满天大雪飞扬。
我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大人,我相信。
去年看到过一项数据,说国内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达到了24.6%,韩剧《少年法庭》里也提到过本国青少年自杀率、犯罪率高居不下的问题。
由此无端地想感叹,在东亚,长成一个大人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又或者说有多少人,已经在生理上长大了,却仍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大人。
该怎么去定义合格呢?
衣冠楚楚的检察官会为了洗掉儿子身上的污点去冤枉一个无辜的少女,看似温厚善良的店长其实是言行猥琐的咸猪手。
他们一个曾经是儿子心目中想要成为的偶像,一个是让窘迫的女主发出“我之前不知道,‘大人’这个词这么酷”的感叹的好人。
一定要长成这样道貌岸然的样子,才算是合格的大人吗?
起初看这个故事会以为没什么新意,父亲欠债逃亡、母亲出走,一个人打几份工的贫寒灰姑娘,和含着金汤匙出生,成绩永远名列前茅的上流富二代,是无数部韩国校园剧里的经典组合。
但幸好,它无关爱情。
尹雅伊和罗一等拥有完完全全不同的现实处境,但当你从第一视角去看,能感受到两人身上相似的、具象化的痛苦,像魔术师说的,孩子们只是大人们手中“上了发条的玩具”,所有苦心孤诣的栽培和管教,不过是为了把他们的自由意志、想象力修剪整齐,由此长成世俗标准下成功的大人。
所以尹雅伊一面用打工对抗贫穷造成的低自尊,一面拼命学习,想按部就班考上大学,实现阶级的跃迁;罗一等上无数的补习班,拿无数次第一名,是为了将来能获得跟父亲一样体面的工作,守住自己的阶级,他们都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闪光的大人。
当师长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屈服,当父母说出“为了光明的未来,你要懂得放弃想做的事和喜欢的东西”,他们第一次对所谓光鲜的成人世界产生了怀疑。
尹雅伊对长大的期待从“等撑过这段艰难时期之后,我也能蜕变成这样的大人吗”,变成了“我想要变成大人,不能再让这些不明事理的大人随意左右我的人生,所以我企盼自己快快变成……和他们一样糟糕的大人”,长大不再是胜利,而变成了一种诅咒。
魔术师李乙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堕落”成不被主流所容的社会边缘人。
罗一等说:“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疯子,但如果不遵守社会既定的标准,就会被周围的人,慢慢逼成疯子”。
李乙的经历(进局子、进精神病院),也都一一映射着这个社会自诩正常的成年人对于离经叛道者的中伤——一个成年还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一个沉湎于所谓魔术、居无定所的人,一个没有正经工作、没有稳定社会关系的人,注定是一个 “不正常的人”。
这样一个失败者,拯救了尹雅伊和罗一等,让一个小时候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少女,一个在金钱面前连“正直”都守不住的少女,开始相信魔法,而且通过魔法,去治愈了童年的自己;一个未来的人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从来不曾停下来问一句为什么的少年,决心脱轨、叛逆一回,打架退学。
从大人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高中生被精神病蛊惑的故事,但从少年的视角来看,这完完全全是两个接近崩溃边缘的孩子被一个不合格的成年人救赎的故事。
李乙所施加的最珍贵的魔法,就是教会他们不必急着长成一个糟糕的大人。
令人感动,很棒的作品!
前面看着有点扯毕竟是奇幻超现实,看剧的过程就是逐渐相信的过程,剧情展开沉浸进去就觉得很好看很棒!
开头和女主做梦歌舞剧部分不太适应。
后面歌舞剧好多了,一等考试还有女主旋转木马两段很棒!
爸爸挂掉电话,女主唱歌那里有点突兀有点合理。
女主真的好惨,爸爸公司破产外出躲债,要养活自己和妹妹,被催债催房租,被便利店老板性骚扰,没有朋友同学戏弄。
女主演技好好,太让人心疼了😭红帕子变剪刀手那里无语又可爱,池昌旭好帅!
特别是救女主把恶心男变没了,这个消失魔术很棒👍蝴蝶飞舞点亮游乐园那一幕太美了!
男主好像认识女主小时候?
烟花摩天轮太美了!!!
啊啊啊啊池昌旭好帅!
魔术师把扑克牌变成钱,然后抛钱那幕太帅了!
男主不知道女主名字,我还以为认识呢?
雅伊和孩子同音。
发现是钱背面的表演用途,魔术师被揍得好惨。
傲娇学霸男有点意思,搭话送饮料失败那里hhh靠学习资料勾引女主笑死。
一等草地弹吉他唱的那首歌好好听。
唉家境悬殊,生存如此艰难,哪能谈恋爱呢。
爸爸好严格重物质轻感情,一等颈后的疤?!
一等啊你这提的啥啊??!
要雅伊考差让你拿第一,你给钱给她😑妹妹嘴上说不想全班女生住一起,可能会玩一个通宵吧又暴露出渴望。
女主为了妹妹能去修学旅行,答应收钱考差。
旋转木马变天马到处飞飞出地球那段好梦幻好喜欢,歌好好听!
学生考试背包走跑那段舞蹈好棒,配合歌词现实意义很足。
手滚球那段好牛啊池昌旭👍罗一等通过李乙,和女主和好了,雅伊说要停止金钱交易还说会把钱还给一等。
李乙背上有伤痕,鹦鹉说李乙很疼,李乙说只是很久以前记忆的痕迹。
杀千刀的爸爸回来吃顿饭就走了,还把雅伊想还给一等的钱拿走了😡“不能不走吗”“爸爸看着雅伊幼伊会愧疚心痛的”“我们雅伊很懂事的对吧?
所以一定能克服的”说的什么傻逼话🤬尽管雅伊在电话里向爸爸喊“要走的话把幼伊带上”但在幼伊不见后心急如焚的寻找。
幼伊对雅伊来说是负担也是支撑啊。
想跳到未来的雅伊,李乙带她回到过去汲取力量。
女主看到李乙给小孩子变魔术,尽管对视频心存疑虑但相信了魔术师。
但视频加上大半夜白荷娜的反应和脖子上的伤痕,内心疯狂拉扯。
在白荷娜的眼里李乙是疯子,在一等和雅伊的眼里他是真正的魔术师,雅伊希望自己相信李乙,因为魔术师是唯一理解自己的人。
爸爸提起一等曾经想当法官及其理由,但一等反驳爸爸说“做仅对我自己有价值的工作呢?
就算别人不认可,也足够幸福。
有这样的人存在,某位魔术师。
”天哪便利店老板出现了,魔术是假的。
雅伊瑟瑟发抖好心疼,坏蛋口头威胁还对雅伊动手,老师为雅伊推开👍虽然上次老师隐瞒雅伊说出的真相,给一等颁善举奖。
“这世上本来没有疯子,但如果不遵循社会既定的标准,就会被周遭的人,慢慢逼成疯子”可怕的道理振聋发聩。
天哪?!
柳民赫是精神病人,幼儿失踪等案子多次出入派出所。
原来高中男主住院时看到病房窗户外的摩天轮,来到游乐园见到了小雅伊,雅伊给民赫手臂绷带贴了个创可贴😢雅伊对民赫念出那句“你相信魔术吗?
安娜拉苏玛娜拉”魔术不是创造奇迹,是让人发现奇迹。
好感动呜呜呜😭是魔法呀,年久失修的监控拍下便利店老板犯案,我们民赫是无辜的。
那天民赫给雅伊变魔法让游乐园复活!
Netflix首页推了好长时间,以为是幼稚的奇幻小言就没看,直到最近剧荒。
印象中池昌旭的颜没问题,演技也没问题,就是挑剧本的眼光有点小问题。
这部音乐剧多少给池欧巴正了名,不枉科班出身,女主颜值也在线,至少比奇怪的搭档强多了。
看惯了偶像时装剧的wuli第一反应可能是拒绝的,毕竟男一男二女一女二除了演出服和校服就没穿过别的衣服,但不影响我这个中年妇女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看池欧巴的身材,而是原生家庭,校园暴力和社会内卷这种高度的问题。
没错,安娜拉苏玛纳拉低龄的外壳下包裹着一个少年法庭般的硬核。
魔术师一出场就知道这不是奇幻爱情剧了,皱皱巴巴的外套松松垮垮的裤子乡村二手集市都未必淘得到,怎么看也不像是专门去谈恋爱的。
安排了高富帅同桌拯救少女心,但从第一次交易开始画风就急转直下,考虑到一共只有6集想必到结束都不会波波,分级16+有点过于严苛。
果不其然,几次交易后给钱的名场面就被拍到了。
青少年的自尊比天大,其他事情跟这比起来都不是事儿。
如果我是女主我也不会撒谎借钱,而且本身就是一等提出来的交易啊,他是优等生学校肯定会宽大处理吧,出于这些考虑应该实话实说。
谁知道现在有些老师舔得都没下限了。
看到这里挺难过的,学校里的穷学生自尊心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又穷成绩又差的就几乎不配拥有。
想起自己当年也不怎么光彩的学生时代:经常烦我借作业后来被我一概拒绝后,同桌提出花钱跟我买,我都忘了当时有没有犹豫,反正是答应了。
她家其实挺困难的,邋里邋遢不怎么洗澡的样子,穿很成熟的衣服,上课总是睡觉,班里男同学在教室里打她。
当年我对她挨打这件事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活该。
真的。
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可能会说我这种熊孩子落井下石吧,但那并非当年我的心情。
为什么不梳头不洗澡?
大家都在听课你为什么要睡觉?
有本事睡觉有本事写作业啊?
为什么总在我写题的时候烦我?
后来又多了一条,欠了好几次作业的钱不给。。。
跑题了,剧里的女主显然没有这么讨人厌,虽然贫困但并没有放弃,她小心翼翼的收起饭盒,捡回一等扔掉的书并快速撕掉封面,像极了年少时的我晚自习第一个冲出教室只因担心被同学看到父亲的三轮车。。。
雅伊这条线把原生家庭问题和校园暴力都交代了,这部剧的核心是由罗一等的故事体现的。
他是李乙的翻版,是魔术师终其一生想要救赎的自己。
出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已经躺赢,可是父母为了自己更有面子,不断地灌输罗一等以考上名校法学院为梦想,每次校考都要力争第一,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要为这个梦想让路。
好吧你们说那是我的梦想就是吧,反正我也没别的兴趣,直到我遇见她,直到魔术让我第一次真正的开怀大笑,我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那个在你们眼里卑微到甚至不能叫梦想的东西,就是我的梦想,是我这十几年未曾体会的生活。
李乙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他的天赋他的兴趣他的梦想就是魔术表演,而人们却叫它把戏。
不疯魔不成活,当我清醒的时候不能有梦想,连我疯了以后也必须得是个杀人狂。
我说,你们对普通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人生的剧本能不能重写?
每一个苦大仇深的女一都要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二来衬托,丢钱那一幕简直人间真实,此类碰瓷事件不光在学校,即便在某些工作场所也有迹可循。
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好像荷娜才是那个德行高尚的人,毕竟偷拿食堂的菜,捡到钱没有上交确实不够光彩,可上帝的视角却在说雅伊即便拿了也没错,是荷娜太咄咄逼人了。
我为什么突然想起了疫情时期因为给快递小哥充200元话费而遭网暴跳楼的小姐姐?
所以道德的制高点到底在哪里?
谁有权力给出正确答案?
荷娜第一时间把视频给雅伊和罗一等看,言语冰冷但不能否认是出于信任和关心,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只存在于单纯的同学关系中,因为成年人不会管对方死活吧。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本该在大自然里嬉戏的年纪,少男钟情少女怀春的年纪,却只能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刷一套又一套的试题真题模拟题,听起来确实凄惨。
但是,如果真的能穿越时空,如果看到十年后的自己为衣食住行奔波,看尽各种白眼红眼势利眼,曾经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又算得了什么?
吃不了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对大多数寒门子弟来说这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
所以,如果有所谓的出人头地的梦想,这条路注定是一路荆棘。
这不是梦想的错,不是怀着这样的梦想的少年的错,甚至也不是塑造这样梦想的父母的错,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错了。。。
与此同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梦想终究不是所有人的梦想,我喜欢魔术表演,我快乐你快乐他快乐的同时,能够支撑自己平凡的走完一生,这样的梦想就难以启齿么。
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这个世界会不会就不那么卷了?
魔术师的身份通过两个比较玄幻的桥段隐晦的揭示了,第一次是下的钞票雨全部是道具,第二次是雅伊得到安慰是通过与年幼的自己对话而不是与未来的自己,说明魔术师的存在并没有在现实中改变任何事情,他的作用更多是在精神层面让雅伊和一等变得自信与坚强,至于不安好心的社长也不是被魔术变消失了,毕竟没有失踪人口的案子。
这里借魔术师的形象把少年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化,当少年的内心足够强大后魔术师就消失了。
这种处理挺常见的,尤其多重人格的悬疑片都爱这么玩。
美中不足,作为一部音乐剧,歌舞的桥段略显单薄和突兀,通篇下来没有记忆深刻的旋律。
所以现在,你,相信,魔术吗?
·我是幻想主义者,但是也努力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如果有一天泡泡被点破,记得提醒我。
·我是幻想主义者,但是也努力地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有时泡泡会破灭,但大叔的魔术会短暂地带我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
·我是幻想主义者,但是也努力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上次罗一等对我表白,差点就信了。
·我是幻想主义者,但是也努力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魔术,读懂人心要比魔术还真。
그래, 너, 마법을 믿어?
非常推荐的一部剧!
虽然只有6集,但是每一集都像电影一样,制作非常精美!
情节不算复杂,连夜磕完停不下来!
画面很梦幻,居然是漫改的音乐剧,一开始担心会不会出戏…开局5分钟就告诉你,主演会带着你“自动出戏”,看完你会发现很治愈,有些偶像剧的情节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拍的更长,但是很赞的部分就是快进式的处理了一些“玛丽苏”的情节,反而很好磕,很细腻。
里面的歌也非常好听!
真的非常好听,反复听都很赞!
想知道是不是主演自己唱的?
万万没想到,韩剧也开始拍起迪士尼青春歌舞剧。
你还相信魔法吗?
现实很骨感,电视剧很美好,画面也很丰富,倍速也不算无聊。
我其实也不知道,应不应该拒绝活在童话世界里,避免单纯无忧,还是学会世故圆滑现实一点更好。
面对比我年轻的,有光的眼睛,我也不知道我这些摸爬滚打的经验到底有没有价值。
冷静清醒,追求现实,力争上游短平快,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有时候真的很压抑,心累,不快乐。
目前的我,也不会纠结太多无解的问题,毕竟我的答案也是动态改变的。
人生的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在努力修炼到第三层。
我希望我还是带着希望,相信那些哪怕虚无缥缈的真善美,现世报,福气和因果轮回,神秘未知的超自然力量,知世故,不世故,多做好事,日行十善,来积累更多的好运气。
就像这部剧,因为你愿意相信魔法,才有奇迹。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你们听过那个传闻吗?
附近的山坡上有个小游乐园,我听说那里住着一个长得很帅的魔术师······那个魔术师表演的是真正的魔术,他在施展人体截断术时,会把人真的斩断;施展大变活人术时,那个人真的会失踪。
而且,他在开始魔术之前,总是紧紧盯着对方,这样问道:‘你,相信魔术吗?
’”Netflix原创剧集《安娜拉苏玛娜拉》是根据漫画改编的一部音乐剧。
讲述一个因残酷的现实疲惫不堪的高中生雅伊,遇见了住在废弃游乐园中的魔术师李乙后所发生的故事。
开头用讲惊悚故事的形式,一下把人拉进神秘的废弃游乐园,动画加强了黑暗童话的氛围感。
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部剧的风格,魔幻中带点悬疑、还有一些童话色彩。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画风有一点眼熟?
还记得高文英的暗黑童话吗?
这部剧的动画部分就是由《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动画&高文英绘本的原作者所绘制的他的画风辨识度很高,奇诡黑暗,神秘感十足。
这一幕动画,聚光灯下魔术师的影子,随着镜头推进变成了真人。
影子是这部剧的表现手法之一,表现出强烈的戏剧张力之外,也表现了魔术似真似幻的特点。
另外,每一次男女主唱歌,就是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此刻内心情感,这是音乐剧特有的表达方式。
当雅伊被追债人为难,魔术师现身帮助她,原本以为会用魔术奇迹般脱困,却不料被识破,下场就是魔术师被暴揍一顿。
现实中落魄的两人,在歌声中影子脱离了身体,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光追随着影子,两人的影子在空中起舞、翱翔。
影子表达了他们内心渴望自由和安定、渴望童话般的治愈,可以轻快地起舞,但是肉身被困在黑暗的现实中中动弹不得。
另外,雅伊这个名字的韩语发音,和“孩子”的发音是一样的,所以后面魔术师说:“就算你长大了,也还是雅伊(孩子)啊。
”暗示了雅伊的本质,永远像一个孩子那样单纯、保留童心。
这点让魔术师很喜欢。
下面这一段是魔术师与不怀好意的女高中生僵持的场景,魔术师先用蜡烛和气球的模式,证明他能只通过影子,熄灭蜡烛、刺破气球,下一个就轮到女高中生了,尖锐的刀的影子渲染了紧张感。
魔术师持刀慢慢逼近女高中生,布幕上刀的影子此时是水平的,女高中生内心紧张,但不能表现出来,选择先发制人,她提到了失踪的同学,暗指她怀疑魔术师与失踪女生有关。
这一幕,女高中生在画面右边的前景,画面占据的比重大,看似强势,但后面的影子却在画面最左侧,且正处于受威胁的状态。
这个画面表现了充满威胁性的、紧张的心理战。
女高中生说完之后,魔术师的动作变化了,依旧是通过影子叙事。
他高举起手肘,一个略夸张的动作,手臂与刀形成斜面,45°斜向下,刀尖影子对准女生,此刻他占据了画面的上方,处强势地位,女生影子很低,是绝对弱势地位。
影子叙事表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张力,随着影子逼近,紧张和惊悚感让人不禁屏住呼吸,这一幕也让我想起了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
换一个角度,又变成了女生占上风,她的影子和她也不再分隔两侧,而是紧贴着,魔术师占下风了,对影子的威胁性也没有前面那么强烈了,她问魔术师和雅伊是什么关系,这时停电,魔术中止。
用影子完成了几次反转叙事,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
还有一场戏也和光影、影子有关,是与主旨紧密相连,拍摄手法非常惊艳的一场,完全的形式主义,就像在舞台上。
在魔术师的“魔术”中,罗一等直面了他的困境和陷阱,也表现出普遍的应试教育升学压力下,孩子们失去自我和学习本身的意义,为了追随世俗、社会规则所定义的成功,像一个个上了发条的、大人们的玩具。
灰暗的色调、没有边界的黑暗,孩子们整齐划一的、丧尸一般的举动;与其他人逆行的、垂头丧气的红书包孩子······习惯于追逐聚光灯,不知道为什么要追、要跑,因为大家都跑所以也跑了起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一等”,第一名,连名字也是一等······如果同学摔倒(考试失利),就从他身上跳过去,如果同学和他争第一,无条件甩开那个人,向着光亮,不是象征希望的自然光,而是人为设计的灯光,也就是世俗规定的成功和光明跑去,最终只是无意义地绕圈圈、回到原点罢了。
歌词在表达罗一等潜意识的觉醒和反思、对现实处境的质疑,“为何要奔跑”、“难道不是那个并非我的我在动身吗”、“无法逃脱的陷阱”、“停下,现在还不晚”······
魔术师用一只手挡住了光源,罗一等追逐的光圈便消失了,说明了这是假象、陷阱,一等追求的那种“一等”只是被人设置好的幻觉,最终这种幻觉让他筋疲力尽、掉进深渊。
而魔术师,是那个拉住他的人。
魔术师帮助了罗一等,正因为他以前也是那样的孩子啊。
被学习逼疯而跳楼的孩子,被当成精神病关进医院的孩子。
在别人眼中,他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不务正业的疯子柳民赫,如果周围有犯罪案件发生,警察们会戴着有色眼镜第一个怀疑他,因为他不在这个社会所定义的“正常人”标准内。
而只有雅伊和一等知道,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
魔术师悲伤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单纯的孩子被现实世界扼杀、失去童心,不得已活在世俗的目光下,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
魔术师仍然是一个单纯的、充满童心的人,失去了心爱的鹦鹉会悲伤恸哭的人,所以他成为了真正的魔术师,但永远无法被这个世界接纳,只能消失。
魔术师的一个个魔术,以及他的消失,抛下了最后一个疑问,这些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呢?
我们默认魔术是依靠技术的,而魔法不是。
本质上,这是一个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问题。
就像给一等的魔术,他追逐的聚光灯是真还是假?
别人为他定下的人生,是他自己真正的选择,还是一个表面光鲜、实则为大人利益驱使的陷阱?
世俗的标准,那条线是真的存在吗?
还是一种越发扭曲的欲望造成的执念呢?
《少年法庭》里也提到了韩国青少年自杀率居高——“这不是谈谈教育良心的问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大人们的私欲正在无情践踏孩子们的未来。
”
在思考教育的议题上,《安娜拉苏玛娜拉》触到了问题的表面,当然是不如《少年法庭》或《天空之城》探讨得深刻,更偏重魔幻、童心的表达方面。
除此之外的小缺点,就是剧本中段稍显松、拖沓,如果缩短成一部电影应该更棒不过,这是Netflix第一次结合韩国音乐剧的原创剧集,形式上极具创新。
实际上,韩国音乐剧、舞台剧的地位一直很高,但比较局限为本土,只在剧场、舞台上演出。
结合电影特有的镜头语言,打破舞台边界,制作成剧集借由Netflix推向全世界,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
作为音乐剧出身的演员池昌旭,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动作剧、爱情剧的崭新魅力与声音演技,为了演好魔术师角色提前好几个月学习魔术,他精彩的魔术表演也是这部剧的看点之一!
新的体裁和类型,也需要新的目光去观赏。
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想一个问题就好了当魔术师问你:“你,相信魔术吗?
”如果你相信,魔术就是真的,像魔法一般神奇,不必去探其究竟;如果不相信,那就是把戏、是机关、是催眠。
似真似幻,这世界上没有正确答案的事情,都取决于我们怎么看而已。
公众号:霧風誌
首先说一下看完的第一感想吧,韩国人真应该好好感谢Netflix,不仅把韩剧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影响,甚至投资了一些以前根本在韩国本土不能完成的项目和实验性的项目,这里包括爆红的鱿鱼游戏,DP,当然还有这部作品-安娜拉苏玛娜拉。
安娜拉苏玛娜拉最为漫画本身的立意是值得肯定的,熔炉里那句众所周知的话-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可仔细想来我们真的没有被这个世界的规则改变吗?
不,恰恰相反,我们每一天都被这个世界的规则一步步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改变我们本来的想法,丧失我们的梦想,放弃我们的自尊,最终变成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的每天工作的,社会这个大型机器中的一粒灰尘,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人,你不快乐,这就是成年人经常为什么笑笑着就哭了。
但这个内心剧情过于丰富的漫画是否适合改变成音乐剧,我本身是有疑问的。
作为欧美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电视剧的爱好者(我是连Nashville这种泡沫音乐剧都看过3季)当然也看过一些韩国剧场音乐剧的一些片段,也包括池昌旭参演的《thrill me》《那些日子》和《新兴武官学校》,从个人角度说一下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吧。
1.编导没有理解和梳理音乐和剧情的关系音乐剧集和其他剧情类的剧集最大的区别就是,音乐剧集音乐就是剧情本身的一部分,音乐是可以推动剧情发展的,这里包括冲突,愤怒,悲伤。
如果音乐本身只能表达觉得内心活动和感受,不能推进剧情发展和进一步给观众展示人物性格和背景,那么这段音乐和普通的OST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印度歌舞除外,人家就是要high。
要用音乐来说故事是有难度,对音乐本身的要求极高,剧情反而不要求过于复杂,像是经典的音乐电影,人物和剧情都不复杂。
回到这部戏中,6集的篇幅看上去并不长,但音乐的占比事实上却很低,大量的音乐都是女主面对矛盾后,表达内心的情绪,这些情绪又过于雷同-悲伤和痛苦,如果剪掉女主的一半的内心音乐,这剧在中间就成剧情戏了,而且对剧情完全没有影响,剧情就显得更为无聊,没有男女爱的死去活来,没有穷人为了一夜暴富互相杀戮,只有含着金汤匙男主找不到自我的压力和女主的贫穷本身根本就支持不了剧情发展,你说悬疑,对不起,这部分我没看到。
2.音乐制作意识较美国差距较大韩国的音乐剧制作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了,音乐电影的音乐本身就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但能写出好的音乐本身并不容易,很多好莱坞优秀的配乐,也没写过音乐剧,不是写不了,是要求极高,既要音乐类型丰富,又要够流行,够抓人耳朵,还要和剧情结合。
所以很多音乐电视剧就有了大量的翻唱,因为你找人写的质量,还不如已经成功的作品。
3. 电视剧集不能复制漫画的体验韩国有大量的漫画改编成电视剧,他们共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背景和内心挖掘不够,漫画的平面载体缺少人物深层内心的挖掘,这个只能靠脑补,这就要求编剧一定要重新架构主要人物深层的内心需求,列如女主是否有对父母的怨恨,因为家庭男主是否有被隐藏的性格懦弱和压抑,李乙为什么一定要呆着那个公园,这些编剧都要补全所有缺失的拼图,而这些都要求更多的冲突和剧情,意味如果只按照漫画的节奏,观众很容易失去兴趣。
总体来说,这个项目是值得鼓励的,毕竟奉俊昊也不是第一天就能拿奥斯卡,有市场就能有人投资,有实践总会越来越好。
回到池昌旭的戏份,这部戏就6集我看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说实话如果不是池昌旭参演,我可能都看不完,毕竟后面3集他的戏份有20分钟嘛?
不过池昌旭对音乐剧的热爱还是值得赞赏的,起码我看到了池昌旭同学表达的欲望,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这部作品属于,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会不太容易接受的那种类型。
用音乐剧的形式拍出的短剧。
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
其实很想打五分,但是确实制作上还是有一些应该提升的空间。
服化有部分也粗糙了些,给池昌旭的打光有时打的不够好,也没有磨皮。
这个人物这么理想化,可以有凄凉感,但是不该憔悴。
女主倒是很多惊喜。
剧的内核是有关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
不想长大的孩子,不是真的不想长大面对世界。
只是不想在世俗世界里,渐渐失去自我,失去自己内心的那个空间。
童心,就是我们心中最原始最纯洁的渴望。
大部分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终将慢慢的遗忘或是遗失自我,终将把自己的心也放在了身体所在的世界。
而女中学生和男中学生,他们一开始对魔术师的对抗和拒绝,其实就是象征他们的内心深处,世俗的自我和内心的自我的斗争。
魔术师,终于还是成功的对他们种了魔,拉入幻境,帮他们找出了深藏已久的自我和勇气。
这里字幕翻译的不是很贴切。
应该是"我希望你能像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样,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剧中其他的大部分人物,早已失去了心灵的世界。
他们只生活在身体所在的那个唯一的世界,只相信眼前的这个世界。
他们看不到另一个世界。
他们只能判断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成功。
而精神世界的幸福,他们不相信,也无法看见。
老师,父母…尤其是反派女二的存在。
她有多坏吗?
可能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她就代表了世俗世界里最普通的恶。
我们身边每天都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恶。
美女鹦鹉不肯和女二对话,就是象征了精神世界对世俗的无语。
女二来到魔术师的家,打翻东西,乱动东西,真的很像世俗世界的那些人们,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没有分寸的指指点点,搞乱别人的精神世界,自以为是,没有礼貌。
你,相信魔术吗?
你相信精神有一个世界吗?
只要你相信,只有你相信,你就可以进入那个世界。
魔术师一次一次的演示出奇迹。
这些奇迹确实不能解决世俗世界里的困难。
可是,它可以带你走出困境。
以及,不是无法创造奇迹,只是有些人们,看不到奇迹。
特别喜欢这段的设置,魔术师终究不能象魔幻世界里的英雄一样,在俗世里解救出女主。
但他还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女主的愿望。
不是吗?
虽然很狼狈,虽然是受伤。
幸好,他不能成为现实世界里的救世主,幸好,没有为我们勾画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它让我们看到,这确实不是一场虚幻的童话。
它坦率的承认,不同的世界,是不同的游戏规则。
他无法消灭现实的苦难,他只能驱走心灵的苦痛。
现实的苦和心灵的苦,谁又能轻言定义孰轻孰重。
对你来说重要,才是重要。
你相信魔术吗?
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相信。
看到这里突然心生一种感觉,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也可以选择活在无数个这样的瞬间。
有人曾对我说,理想主义终究战胜不了现实主义。
可是我想说,他们其实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战场。
家世优渥的学霸男学生为什么会喜欢上女主这样的女孩,这并不是灰姑娘的童话。
这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相同的人总能找到对方这个道理。
即使在物质世界里属于相差甚远的所谓阶层,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即使他们一时混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在何处,冥冥之中,他们也一定会找到彼此。
不按照世俗世界的条条框框努力的人,不被这个世俗世界认可。
可是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灵魂是醒着的,他们希望能选择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的幸福。
不在物质世界里做人上人又如何,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期盼。
可是这个现实世界,似乎已经容不下不期盼这个想法的存在。
幸运的是,男中学生的呼喊,被听到了。
这里应该翻译为“魔术,不是创造奇迹,
而是使你能够发现奇迹”你相信我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吗?
你相信我吗?
只有你相信我,我的存在对于你才有意义。
只有你相信魔术,你才能走进这个世界。
最后的信任,很重要。
最后的醒悟,你是真正的魔术师,是你让我开始相信魔术。
从这刻起,我成为了能够看到奇迹的人。
这一刻,魔术师的魔术终于成功。
浪漫的一塌糊涂。
最后一集流了很多眼泪。
而结尾的剧场返场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真的太爱舞台剧的返场,每次都会心动不已。
而把这个形式做到这部剧里,是给观众的礼物。
只能说,非常非常的感谢。
有意思,这剧三观很正!有很强大的精神内核,我很喜欢,也很有感触池昌旭真的好帅啊安娜拉苏玛娜拉~
平平淡淡吧 感觉池🚬抽太多 嘴巴看着难受
开场惊喜,后面略垮
除了魔术师设定和音乐剧形式都普普通通,并且觉得这两种元素没有很好地与剧情融合起来,人设和情节都太常见
池昌旭实在是太帅了! 和黄寅烨怎么校霸和学霸都这么帅哎!第一首哥太好听了,很有意思,中间就有点无聊了,女主出场好看很日系很灵气后来演技就都是一个样子了。最后那段想成为不被人认可,只是安安分分过日子,不需要多大成就的大人,有点点感同身受,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命往前跑呢
男二属实大怨种了
成年之后也要有童话世界吧,不过豆瓣这个名字翻译的,真的还不如安娜苏玛娜拉,这个魔法还是真的有滴滴可爱的,有时候不是因为魔法是真的魔法,还是因为魔法带给人的快乐和期盼
3.5* 原來是如此悲傷的殘酷成長物語。加上韓國社會大人對未成年人的壓榨束縛,還有對系統外的人的歧視。一開始看有點不知道想說什麼然後又很壓抑的,覺得不好看。還是靠池振旭的美貌堅持到最後。
女主有点日系的感觉
感觉魔幻题材如果没有很新的创意,就真的没什么看头,虽然有些寓意,但是寡淡无味,尤其是中间部分,开创了韩剧新时代,别的都是烂尾,这个烂中间……啊…这!本来想给一星,男主太帅,勉强给到二星
暗黑童话立意不错作为看剧前不了解是音乐剧的观众来说穿插的歌舞片段有点突兀六集稍微有点拖沓了剧里这几个主要人物要是都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路去行动这剧情可能就进行不下了女二明明觉得男主是凶手还敢大晚上独自去蹦哒挑衅也是胆够大的了
挺好的,就是… 所以那些魔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啊啊啊?!
这颜值 演技也不差 还有网飞 就拍这逼样 导演赶紧kys吧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我喜欢这个作品。
音乐剧,别在乎世俗的条条框框,人生有很多条路可选
不太能欣赏。立意不错。
内核不错,拍得也挺好,但看完反而觉得舞台是更适合载体
内核可以,剧情还是有些俗套。
这个剧情的设置真的感觉有很多多余的部分,整体感觉就是不太舒爽。但是几位的歌唱的真都很好听。池昌旭太适合去演疯批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