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续看了两遍,那天可以说是我的觉醒日,看完动弹不得,哑口无言,仿佛被导演夺走了童贞。
……它的画面和主题,深深震撼了我,《The Room》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
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
相比美国现在市面上的大烂片《环大西洋》、《夺命五头鲨》、《鲨卷风》,这部2003年的《房间》其实是一部很朴素的烂片。
可能是因为文化隔阂加看不懂外国人的演技,第一遍看并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就像是随手点开了一部80年代不知名美剧的某一集(烂片的特征之一就是质感类电视剧)。
电影的剧情特别简单:男主角和女主角是一对情侣,男主角很爱女主角,送她红裙子、玫瑰花,但女主角变了心,出轨男主角的好朋友,好朋友一方面觉得对不起男主角,一方面又不由自主被女主角吸引。
最后事情曝光,男主角抱着红裙子痛苦自杀,好朋友自知对不起男主角,也没有接受女主角,故事结束。
就算是2003年,这种剧情也太简单了,更不用说这还是美国的2003年,不过这部电影的重点不是剧情,而是演技。
大家所有人的演技,如果要拿部中国影视剧对标的话,那应该是《落跑甜心》。
男主角,兼本片的导演、编剧,他的演技怎么说呢......现在市面上的美国烂片演员普遍演技浮夸、情绪不到位,而男主角的演技是浮夸中带着一丝慵懒、不屑中参杂着几份茫然,他不像别的烂演员烂得理直气壮,他好像是演一会儿自己都感觉自己演烂了然后手足无措,他一直在摸索着自己的演技,想尽力演好但总是情绪不到位,这一点在《灾难艺术家》里也表现出来了。
相比之下其他的演员要么是像第一次演戏,要么是像已经演了多年的烂片配角,烂得平平无奇。
他们的这种平平无奇在弱智剧情和幼儿英语台词的衬托下烂得突出了。
前面说了电影的主线只是简单的感情纠纷,但男主角(也就是编剧、导演)硬插入了很多奇怪桥段,比如和朋友们玩球,比如小男孩突然在天台上被劫匪要求还钱,这种桥段没头没尾,既没有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也和主线剧情毫无关系,打乱了观众看剧的节奏,导致剧情松散,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非要忽略掉那些无关桥段才能看懂电影主线剧情,但观众其实没有义务来帮导演删减电影。
很多新手导演都会犯这种错误,为了使电影内容更丰富,加入很多无关的形象,最后毁掉一部电影,把本来平平无奇的小烂片拍成色彩斑斓的大烂片。
就好像本来纯色的颜料,多加一点点其他颜色会更漂亮,但加多了其他颜色,最终会变成脏色。
而本片中其他不合理到引人发笑的点如“穿着西装打球”、“男主做小鸡状激怒别人”、“幼儿英语台词”、“女主角母子听到母亲得癌症反应平常”,全归功于编剧的文笔太差且没有生活经验,编剧他写东西就像小学生写言情小说一样,剧情很俗,台词很白话,还有很多很幼稚的桥段,这一点从男主角的演技也可以看出来,男主角他虽然已经是一个成年男人了,但他好像对生活的感触过于迟钝,共情能力太差的人确实不适合从事文艺工作(但差到一定境界可以从事娱乐工作)。
把《房间》和《灾难艺术家》连着看相信好多人也还是没弄懂托米韦素的真实性格,甚至《灾难艺术家》不过是加深刻板印象而没有任何其他存在意义,同样是烂片导演,托米韦素不像艾德伍德那样热爱电影让人感动,他一直是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房间》的爆红也是无心插柳,他的生平可以说是神秘,但无人对他感兴趣。
港真,不知是怎么了,也许是这部片用一种魔性的方式契合了我的脑回路,我觉得它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是好看极了。
如果不是拍的这么抽象主义的话,至少能得个七分左右。
整部片的节奏感很好,非常好。
有种很诡异的稳。
抛开那些更加诡异的台词和镜头不说,单剖析一下剧本的结构,就会发现每一幕的场景其实都是有意义的,并非莫名其妙:比如1猥琐叔回家跟丽萨滚床单(说明猥琐叔和丽萨很恩爱,起码说明猥琐叔很爱丽萨)丹尼跑上去一起滚(体现这一家和谐的氛围,顺便还为后续丹尼喜欢丽萨的剧情埋下伏笔)2滚完老妈来访(引出两人感情即将破灭的剧情,说明了老妈的强势和势力)老妈走后丽萨去约炮(通过台词,我们可以知道丽萨是一个非常唯我的少女,所以她一方面出于反抗老妈的强权,一方面出于刺激的心态,约了基友)基友过来,两人就地玩耍起来(第一个小高潮,得以让剧情往下发展。
事后从基友质问丽萨可以看出,基友这个人三观还是很正的,只是经不住诱惑而已。
)3猥琐叔去买花(说明猥琐叔真的很爱丽萨也很善良,花店老板都那么熟悉猥琐叔了,猥琐叔还可以摸一摸DOGE的狗头,肯定是买了很多次花的老主顾)丹尼推门调戏丽萨(这里又是一个伏笔,丹尼像是在开玩笑的说我可以亲你吗,其实并非玩笑)丹尼走后猥琐哥回家,说自己并没有升职(势力的丽萨更加坚定了出轨的决心)4老妈再次到来(对话中老妈喷自己老弟想抢自己的财产,可以知道丽萨的势利眼是怎么来的,而且一举两得,更突出老妈的强势和势力)5路人组在女主家滚床单(能给朋友钥匙让他在自己上滚床单,可见猥琐叔是个多么善待朋友的人)老妈到来,期间丹尼来了一次(这会老妈表达出了对友人随意进出的反感,还说如果我是贼我肯定会爱上你家的,这加重了丽萨离开猥琐叔的决心,所以后续她才会摊在沙发上,说哦卖糕,就是在反思猥琐叔这么友善真的好吗。
还有丽萨为什么要撒谎猥琐叔打她呢?
这是希望得到母亲的支持)6丹尼在天台上被抢钱(这段非常精彩,所有人的人设都塑造的恰到好处,老妈不停的逼问丹尼——维持角色强势的形象,剧情推出丹尼吸过毒——这是个有问题的小孩,丽萨不让老妈骂丹尼——丰富角色形象,这人心底还是有一抹善良的,更重要的是——猥琐叔的一系列表现,包括安慰丹尼,制止混混,都说明猥琐叔是个好男人)7丽萨给基友打电话(对话中可知基友很挣扎)基友由于挣扎到绿幕上看风景(说明基友挣扎到了极致,猥琐叔也因为困惑丽萨撒谎他打她一事上了天台,得以引出两人聊天的剧情)谈笑风生了一番后基友烦恼的走了,这时丹尼上前坦白自己爱上了丽萨(这段也很精彩,升华了猥琐叔的人格,这确实是个好男人,面对养子对自己未婚妻有性幻想一事,他没有生气,没有恼怒,没有动手,而是和平和耐心的动嘴,让养子走出了阴影,多么伟光正)8丽萨和路人女聊天(路人女得知了出轨的真想,劝导丽萨不要这么做,丽萨没听,人设逐渐圆满。
路人女出于友谊瞒了下来)猥琐叔回家,随后因为丽萨撒谎他打她一事和丽萨争吵了起来(这段争吵把剧情推到一个高潮,矛盾瞬间爆发。
你撕碎了我的心丽萨!
)9猥琐叔和朋友们玩耍(说明猥琐叔也很苦恼,想要放松自己。
侧面说明猥琐叔是个受欢迎的男人,和朋友们的关系很好,胖次玩笑都可以开,完全是死党)10老妈和丽萨的谈话(老妈并不在意丽萨出轨,只关系和谁,连劝导都没有,并希望女儿可以瞒住,足见有多势力,如此环境下成长的丽萨,焉能不O)、猥琐叔听到了对话(第一,他并直接揭露丽萨给自己带绿帽。
这是个善于忍耐的男人。
第二,安装了超长待机定时录制的录音机。
伏笔)11猥琐叔和死党们的聊天(又一段精彩的剧情。
首先皮特是个心理医生,能和这种人是死党,猥琐叔猥琐叔起码是个中产阶级。
其次透过猥琐叔和皮特的对话,可知猥琐叔的内心相当挣扎。
最后基友也说了内心的痛苦。
)皮特和基友在天台上的聊天(皮特知道了真相,剧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2猥琐叔和朋友们的西装橄榄球游戏(美好而虚弱的友谊) 猥琐叔和基友的咖啡馆对话(更加虚弱的友谊)13丽萨和基友又搅在一起(······啊,两人狼狈为奸)猥琐叔和丹尼的散步(猥琐叔在释放压力,和沉浸在肉欲中的丽萨和基友形成强烈对比)14基友和丽萨的苟且被路人女看到(对话中彻底暴露了丽萨拜金主义的马脚,路人女表示虽然我们三观不合但毕竟朋友一场我还是帮你瞒着)猥琐叔和丹尼继续跑,增加了和丹尼的感情(继续释放压力)老妈到来和丽萨对话(老妈也露出了的拜金主义完全体的马脚,声称结婚不关爱情的事,你和他结婚只要为了那个钱就好了,角色塑造的圆润无比,特别丰满)15全片的大高潮 所有角色为猥琐叔开了个派对(引子)丽萨和基友滚沙发被撞见,和路人组的对质(为角色设定画上句号)猥琐叔宣布丽萨有了孩子(序幕)基友询问孩子是谁的(冲突)猥琐叔和基友连撕两次,两人彻底决裂(高潮)猥琐叔受不了打击,把自己关在厕所,又被一早就埋下的录音机里攻破了内心的最后防线,彻底崩溃,一通乱砸之后吞枪自杀(结束)基友彻底醒悟,后悔不止。
最终养子丹尼在养父的尸体前痛哭,全片结束。
综上所述,虽有些细节遗漏,但还是可以看出这部片在剧情上还是有些想法的。
讲的就是一个上进善良的好青年,遇上了因为母亲原因生性放荡的未婚妻和自己定力不佳的好友厮混,最终在两边都不想失去的情况下失控,瞬间爆发, 自绝而亡的故事。
诸多细节都是有深意的,譬如被吐槽为何要出现的丹尼和老妈,就是在丰富猥琐叔和丽萨的角色形象,同时又是本片重要的重要配角。
其实这剧本要是放在韩国,肯定能拍成一部非常不错的家庭伦理剧,远销海外,底下评论说XXX贱O的那种。
然而在伟大的托米猥琐叔导演的指导下,加之以各种意义不明的台词对话,连我同学都不如的演员演技,各种莫名其妙完全没必要存在的镜头后,成了一部魔性无比的史诗级烂片。
如果不是600W美元带来的良好设备,把这部片拍出了电影的质感,那整部影片在我看来就不是特别邪性而是特别亲切了——讲道理啊,这完全就像是学生作品,还是学渣做的那种。
当然,学渣拍的出这类烂片,却做不到烂的如此片一样伟大。
毕竟程度不一样。
用心感受这部片的内在,忍受那些无关紧要震慑三观的细节——当透过一切虚假蹩脚的假象后,你能看见它那颗深刻深沉的内心。
就想面对电影的海报那样,透过托米伟素吸毒吸嗨的外貌直视他的双眼,就能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啊,我TM还要再看一遍。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你不是去看电影的, 而是和一群人去happy, 所以电影讲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如果你希望maximize这一独特的观影体验, 可以参考下面几条做功课:* 如果之前没有看过这个片子, 建议先在电脑上或dvd上过一遍*记住那些经典的台词, 桥段和配乐, 然后参考下面的这个网页和与你同去的朋友预先排练: http://www.avclub.com/articles/a-viewers-guide-to-the-room,25721/* 去的时候建议带上一些一次性的勺子和叉子, 虽然有的影院会免费提供.* 如果是好几个人一起去的话, 可以带一个橄榄球* 带点金嗓子喉保之类的东西* last but not least, 早点到影院去, 抢中间前排的座位! 最好是第四第五排左右!
为了看灾难艺术家,于是来看这部原著。
中途笑了好多次,简直是灾难啊!
以下是吐槽:1,男主的演技太差了好嘛!
He didn't even try!
其他人的演技相比起来简直是奥斯卡级了好吗!
男主每次皮笑肉不笑的时候我都以为他看穿了女主出轨、继而要杀人灭口了!
而且相对比小鲜肉基友,我很理解女主为什么要出轨嘛。
男主真的好boring啊!
“You are tearing me apart Lisa”真的是太搞笑了。
最后哭喊Why Why Why的时候就像女主说的,是个巨婴撒娇。
拜托行行好,你们拍的时候不笑场吗?
2,爱情动作场面也太冗长了吧?
我数了数,每次都是一首歌的时间,3分钟啊喂!
如果是真材实料的爱情动作场面就算了,但为什么都是这么意识流!
还每次不是被窗帘挡住就是被楼梯遮住,出轨那场的裤子都没脱!
还有那庸俗的大床+窗幔+玫瑰花瓣,总有一种你是风儿我是沙的草原追逐即视感……3,最让我愤慨的是第三场爱情动作场面——卧槽你的预算是有多低,这完全是第一场捡下来的啊?
上一幕女主的眼影明明是浅白、耳环也是小只,下一幕就变成绿色眼影、大吊坠耳环了,和第一场爱情动作场面一模一样好嘛……而且又放了一首歌的时间……4,女主勾引基友的场面太尴尬。
基友不停给自己洗脑:我是Johnny最好的盆友。
上一句还是no,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下一秒就跟着女主上楼orz这个转换太生硬,爱情动作片都比你要流畅许多好嘛!
5,每个人的逻辑都好奇怪。
小Danny于是觊觎女主?
还在男主面前表白自己对女主的爱,结果男主说我们是一家人嘛,love as a friend——咦,所以是我理解错误了嘛?
小danny每次猥琐看着女主的时候,只是孩子对妈妈的爱吗?
6,小Danny被人勒索,一群人帮他赶跑坏蛋后,开始了咆哮马+琼瑶哭的质问循环模式:What kind of money?Everything is OK.What kind of money?Everything is fine.What kind of money?It doesn't matter我们最后仍未得知那些买了drug的money到底是为什么。
7,所以公寓的门到底有没有锁……为什么每个人都能直接进入……8,后来加入的Peter一点意义也没有啊。
他摔倒究竟几个意思……还有那无语的chicken镜头——摄影角度为何要呈放射状……9,Mike在玩橄榄球时被撞又是几个意思……而且撞得也太假了吧,跟Peter摔的屁股朝天完全不能比……黄牌警告。
10,每次场景转换都非常生硬。
明明才刚进门,聊了两句,就说时间不早了我要走了。
最后的party更是,每次转换场景都要随意拍一段旧金山宣传片。
11,时间线也是好乱。
男主升职失败的那个晚上喝醉酒,女主坑他逼他喝酒,喝醉了搞事儿。
结果第二天发生了n多事:先是老妈跟女主谈心,女主说昨晚男主喝醉了家暴。
然后Mike和女主的好朋友偷偷溜进女主公寓乱搞。
搞完了老妈和女主又回来了。
然后发生小Danny被人勒索、一群人进入咆哮马琼瑶哭质问循环模式。
然后男主和基友谈心,聊起了女人多变这个话题。
然后小Danny和男主表达了自己对女主的爱意。
然后女主在公寓里和好朋友聊天,说昨晚男主家暴她——到底是我穿越了还是其实这是平行世界里的不同故事😂后来party那一天也好乱,基友来公寓送东西,恰逢女主一人在家扫地,于是他俩又打算偷情,无奈被女主好朋友发现,然后基友只好走了,剩女主和好朋友聊天。
然后男主和基友去跑步,然后回公寓,然后突然插入一段夜晚的画面,然后男主离开,但这时候外面天还是亮的?
然后老妈和女主又聊天,聊完女主继续扫地。
然后男主回家,这时候终于晚上了,party终于开始了……这黑夜白天转换的什么鬼?
女主你公寓那么小你究竟扫了多久的地?
12,还有一些我觉得好笑的细节:最后男主发现真相后哭天喊地到处砸东西,火炉上三幅画的其中一幅竟然卡住了😂。
最后吞枪自杀后,枪又落回盒子里了,真是好巧哦。
看完觉得其实没必要为了《灾难艺术家》来看这部原著。
简直是浪费绳命😂
标题就是需要简单明了,首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大多数也是从豆瓣以及其他网站看的):首先大家记住一个数字:600万美元,是的,这部电影花了600万美元,还是导演兼编剧兼主演的汤米猥琐自己出钱的,令人感动。
然后是一部电影:外太空计划九号,这部电影也是烂片届鼎鼎大名的存在,号称史上最烂电影,但是恕我直言,和这部汤米猥琐先生一手导演兼编剧兼主演的电影相比,外太空计划九号简直是奥斯卡最佳电影。
最后是一句台词:YOU'RE TEARING ME APART LISA最后的最后是三个道具:勺子,橄榄球和录音机看过的烂片也不算少了,有韩国那种一言不发上来啪啪啪女主奇丑的烂片,有日本pink film时期听不懂没字幕就看到画面神奇切换的烂片,有各种实验短片形式看不懂也不好说是烂片还是自己太脑残的片子,还有早年美国那种突然出现一个大蜘蛛一个奥特曼高的妹子那种B级片,但是真的没看过这样一本正经的,从头烂到尾的的烂片,和其他烂片最大的不同是,本片真的是完全认真的烂片,完全认真,完全认真……好了进入正常的剧情简介环节男主强尼是长得像金属乐队主唱却无时无刻穿着西装的整容失败版MJ女主丽莎是美瞳版发福的邓紫棋女主妈妈是从初中英语课本走出来的英语听力朗读者兼吐槽担当男配一丹尼是不知道有毛用但是出现了十次的主要配角男配二马克是本片唯一专业演员兼NTR担当女配一和男配三是一对狗男女剧情就是……妈蛋剧情怎么介绍啊!
本片充斥了完全无意义的逻辑、剪辑、运镜、台词、道具、甚至背景!
唯一值得称赞【如果可以叫称赞】的就是BGM了,谜一般的BGM,看过的都说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要每个点都吐槽的话,大概就是把剧情复述一遍……所以就这样吧,至少这部电影会牢牢占据我烂片观影第一的位置,我深信……
7分,看了灾难艺术家后来看这部。
确实是烂片,天台外糟糕的特效、主角猥琐的演技、前一个小时几乎没有推动的剧情、毫无逻辑驴唇不对马嘴的对白、刻意的剧情安排,集齐了烂片的几大元素。
但这部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在细节上其实也下了功夫,比如在花店摸狗头显示→跟狗熟悉→经常来花店→经常买花给未婚妻→很爱未婚妻,又比如女主母亲对房子的态度→女主母亲的自私→女主的自私其实是遗传自她妈妈。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是一个好男人被妻子背叛后吞枪自杀的故事。
灾难艺术家里观众们在主角自杀时起哄嘻笑,我感到很悲伤,对这个世界上的恶念冷血感到很无力。
或许我理解一点主角的感受。
如果你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也希望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但这是人类的天性。
导演很可能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才拍出这样的电影来让别人理解自己。
我们却以嘲笑他来为乐。
不过,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被妻子与朋友背叛了,最好还是先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
对不起我修炼不到家还是得一直快进才能看完。
莫名其妙的人设,莫名其妙的台词,莫名其妙的情节,莫名其妙的演技,莫名其妙的配乐。
AV即视感。
不对,AV都比这个进展快。
等一下这个转折!
怎么就不爱了!
昨天晚上你在床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女主真是...膀大腰圆。
而且越看越像邓紫棋。
每次啪啪啪都响起BGM,抱歉我猜错了这部电影其实是英文歌曲串烧MV。
等一下为什么你们就这么平静地接受了乳腺癌!
我认真地觉得我写的台词都能比这好,没有意义就算了还没有逻辑。
妈妈是官方吐槽对吧。
整个电影就是:这是谁。
这又是谁。
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意义。
屋顶的背景居然是绿幕特效!
说好的六百万刀经费呢!
买BGM版权去了吗!!
闺蜜三观这么正常让我感到好不适应啊。
男主真·念台词,一脸要死不活的样子。
马克学鸡叫的时候一脸尴尬哈哈哈委屈你了。
女主婊出天际。
吐到结局我已经吐不出槽了,无言以对。
所以你看,这部片就是我愿意给小时代二星的理由。
整部片子确实槽点满满。
开头旅游宣传片似的摄影;毫无头绪的人物关系;简单粗暴的人物对白;每一场激情戏必给一首80年代情歌做BGM,像是在拍MV;不交代人物动机,角色行为不可理喻(那些前段时间吐槽《老炮儿》《超蝠》的人真应该来看看这部片子);男主造型前卫,但是全程面瘫,对白如念经。
其实故事非常简单:已订婚的女主嫌弃男主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于是找男主最好的朋友男二劈腿,最后东窗事发于男主的生日派对,男主不堪打击,饮弹自尽。
其间穿插了许多狗屁不通的桥段,和大量没有意义的对白。
导演用近乎刻板的机械的表演塑造了这样一个男主:行为举止呆板,对待大部分事情都以魔性的“哈哈哈”应付;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公司白领,勤勤恳恳地伺候老板、供着女友,收养了一个大学生,可能还是不是接济一下未来丈母娘;没有什么脾气,前脚和你发火,下一秒就跟你道歉,表情无缝切换;单纯善良,无条件相信别人、原谅别人;一心想和女朋友过小日子,生活的盼头就是升职加薪、结婚生子,生活情趣基本限于下班回家给女朋友带束玫瑰。
一个典型的nice guy。
像极了现在的你我。
讨好上司,哄好女友,供好丈母娘;买房买车,做牛做马。
但是这样的人,下场如何呢?
老板过河拆桥,升职加薪失败;女友觉得他沉闷无聊,要和他分手,又舍不得他的钱,于是和他最好的朋友私通;就连一直因为经济原因护着他的丈母娘,最后也因为钱变得对他不温不火;周围的一干朋友几乎个个知道了他被戴了绿帽子,但是愣是没一个告诉他真相,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撞破偷腥的二人之后产生愧疚或是负罪感;自杀之后女朋友还想着和好朋友继续生活,毫无悔意。
大概他收养的那个孩子和他一样单纯。
整部片子弥漫着浓浓的讽刺和黑色幽默气息。
导演把男主的悲情,掩饰在荒诞可笑的剧情之后,但是所有真挚的情感,在派对结束之后爆发。
一幕幕过去的回忆不断闪现,似乎一直没有感情的男主突然百感交集。
在不断追问为什么得不到答案之后,连跟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打一架的勇气都没有的他,选择了最有勇气的解决方式——自杀。
没有灵魂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切,但是被生活、被命运愚弄嘲笑了一番之后,他所能做的只有结束自己可笑又可悲的一生。
“烂片界的公民凯恩。
”
今天和一帮film bro一起看了《房间》。
的确是彻头彻尾的烂片,在观影的一个半小时之内,我若干次被打断,若干次想离开,若干次翻看邮件,直到现在眼睛依旧无法调整到舒适的状态看屏幕。
但是抛去这些,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不难发现: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
但如果需要咬文嚼字地欣赏一番这tm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
好,泄愤之后真实做作地分析一下电影,从某个极其隐秘的角度看(可以看出我怨念多深),这部电影能被看作是一部后现代风格的荒诞伦理剧。
首先这里的后现代定义立足于当代电影学院派对后现代的解释,并非60年代先锋导演们正儿八经导出的反传统好莱坞式的电影,而是如Nancy所说的把电影,绘画,戏剧等传统“高雅艺术”重新打磨重构,立志于解构媒介本身的后现代性。
这部电影无疑在这方面登峰造极。
经典剧作《Angels in America》的监制也是原剧本作者Tony Kushner为了唤醒民众对电影/戏剧这种媒介被动接受的意识(很大程度是受纳粹德国民众对希特勒消极且狂热的崇拜影响),主动通过各种精巧的舞台布置打破“第四道墙”,例子数不胜数:让观众直接看到后台,几分钟前还在场上光鲜的角色在后台却变得慌乱急迫,让演员直接与观众对话,更有甚者,直接不布置幕布或对现场打光,这些做法都让观众意识到戏剧本身的不现实,以及舞台演出本身的不真实性。
而这部《房间》可以称作这个方向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甚至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房间》文化,自《房间》上映以来,影迷们编纂的观影指南层出不穷。
影迷们似乎从未如此热衷于打破“第四道墙”,参与进影视文化的表达:什么时候该扔勺子,什么时候随着主角一起说出那句著名的Anyways, how’s your sex life?,什么时候发出嘘声,大家在过度解读中尽情地解构着这部电影。
电影本身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主题也是相当刻板的家庭伦理。
只因为极为糟糕的情节,台词,演技和摄影被影迷们奉为烂片中的《公民凯恩》。
这个评价并不中肯,《公民凯恩》虽然上映后反响不佳,但影片的高质量内容和别出新意的运镜手法让电影在几年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活力是出自电影本身的。
而看完房间后,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一起看第一回的朋友也没读出电影本身是否有什么深意。
很显然,在形成一种关于“糟糕”的亚文化后,电影本身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它所划分出的discourse community,这个集体中共通的语言,以及影迷对烂片过度解读带来的欢乐是超脱电影的存在。
这一点其实与现在国内风行的“抽象文化”极为相似,首先“抽象文化”漩涡中心的人并不创造高质量的内容,也很明显并不是一个传统定义中的“偶像”形象,但在后现代强大的解构下,孙笑川本人并不重要,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不断制造模棱两可的黑话。
很明显,《房间》在这个层面上的确可以被视作一部后现代荒诞伦理剧。
Anyways, how's your sex life?
4分。人生必看的经典烂片😂
用一部风光片的开场,拍摄了一部小黄片。台词如果没有精心研究过,不可能让人在这种毫无逻辑的话里体会出,电影也是一种传播灾难的艺术
文化意义上讲,这是解构主义巅峰之作,如何评价好,如何评价坏?评价体系是不是一群精英的暴政?我想到马丁帕尔的那些拙劣的拼贴和杜尚的小便池,但远远不如韦素这么天然“拙”
一直听别人说这部片子烂,结果自己看了以后才发现不是一般的烂,主角魔性的笑声,毫无ps痕迹的天台贴画,烂得出奇的剧情,完全智障般的镜头运用,无逻辑可言的对白,令人分分钟出戏的演技,每次做爱必有一首主题曲伴随,整个电影下来听了四首歌,看了四部AV,也不算白白浪费一百分钟。
I'm reading The Disaster Artist
为了灾难艺术家也真是拼了,和这片比起来,艾德伍德的外太空9号计划真是良心之作啊。
看了《灾难艺术家》,回过头来看这部烂片史上的丰碑。烂片常有,能烂出风格,烂到风靡却不多见。槽点密集,眼瞎的剧情和演技,又透着认真得可爱劲儿。另:我想国产烂片里只有《富春山居图》可以一战了。
我一老铁建了个Tommy Wiseau的粉丝群,还拉到了近100个无关群众。他天天给我洗脑Tommy多帅发型多有颓废风,问候我sexlife,又硬逼着我去群里和他一起吹Tommy。。
想象一下,上海影城一厅规模的大剧场满座,整整99分钟内欢呼口号声贯穿全剧、经典台词全场背诵、经典桥段全场转移到过道上模仿、现场一半人戴着摩托车头盔、所有观众无间断向屏幕扔橄榄球和一次性调羹的情景。绝逼此生最欢乐的观影体验,没有之一。
我甚至觉得给本片打低分是一种行为艺术。勺子,天台,橄榄球,哦嗨马克
Hello Lisa, hello Johnny, hello Mark, hello Denny…You are just a chicken, chip-chip-chip-chip! Lisa, you are tearing me apart! How’s ur sex life?电影院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欢笑
十五刀的票價就能見導演,還有答觀眾十問,經濟實惠!想給五顆星,全部獻給觀眾演員,實時吐槽精彩無比。前座的小哥準備了一塑料袋的勺子,敬業!我是真沒見過爛得如此徹底如此認真的片,它並非集爛片之大成,而是爛出了風格,爛出了名垂青史的質感!
“我得了乳腺癌 快死了”当妈的在闲聊中随意说出了这句话 “妈妈你不用担心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做女儿的没有半点惊讶和悲伤 说完继续喝茶 然后母女俩欢快地聊起了下一个话题 这片子里的所有对白都是像这样愚蠢生硬毫无逻辑莫名其妙 我说男主兼导演兼制片兼编剧你能不能走点心写台词?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低,这是经典啊
🏠🎥
哈哈哈(Johnny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聊天,做爱,聊天,做爱。。。面瘫男主声音绝配。不愧为烂片之王。
100分鐘初高中英語聽力練習。爛片果然可以改善生活!
好想跟影迷们一起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然后一起大声念出里面的台词”I did not hit her, it’s non sense, it’s bullshit, i did not hit her, I did not, oh hi Mark”.
快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