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戏剧耐嚼,左嚼右嚼,滋味不断。
今天我套用弗洛依德(弗老)的本我-超我-自我论来嚼一遍。
我原本也不愿意用这种万金油似的大理论。
要是能直接用大白话,我了肯定不会绕这个弯儿。
可是不借助这套理论,我表达不出我想说的。
所以只好套一回了。
既然要套,我先白话下自己的粗浅见解:本我(id) 处于人的潜意识当中。
它涵括人的各种原始欲望本能 (Libidos) 。
比如人的爱本能,死本能,和生存本能等。
这些本能各自为政,各有各的诉求。
弗老观察到其中一些本能互相牵连。
比如爱本能与死亡本能。
他作为无神论者很没顾忌的说,爱与死亡本能是一体性的,比如有些低等生物交配完,完成繁殖使命就死了。
超我(Super-ego) 也存于潜意识中。
这个"我"是理想化的我,它充当人内在的道德审判机关。
自我 (ego) 是个管家,它平衡管理本我中各种本能提出的要求, 兼顾超我的批评,做出行为决策。
自我由于受本我和超我的影响,其表现出的特性有时是本我性的,有时是超我性的。
受本我支配,人显得感性冲动; 受超我支配, 人显得理性。
自我与外界接轨,处在明处。
本我,超我存在于潜意识里,是处在暗中的"我"。
大家一般不怎么认识。
连自己也未必认识。
每个人身上都有三个"我":本我,超我和自我。
<请你原谅我>的女性角色里,感觉吴晴很熟悉, 但是我对剧中的其它两位女性,尤其梅果,有种距离感。
我生活里没见过这号人物。
通常这种距离感会让我觉得人物虚假。
但是这次又隐约觉得不对。
更糊涂的是秀波剧宣时的解释:三位女性是一人。
我曾强烈的感到梅果的非实体性, 下面是我刚看完请剧时对梅果的感想(今年写于九月四号,字句稍加修改):"梅果给我最强烈的感觉是: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她不象其它人物那么接地气。
她的一切都不合逻辑,但又时时闪着光芒-她象是徐天的潜意识,徐天的心魔。
这个人物的戏剧功能在前五集看来,小部分推动了情节,大部份却是在替徐天的潜意识说话。
"梅果问吴晴:”你了解他吗?
” 这好像徐天的潜意识在问。
梅果问吴晴:”你要结婚了吗?
” 吴晴答:”是”。
梅果说:"我会死在你们俩面前。
因为没人会照顾我了”。
这里我似乎听到徐天在担心他即将被抛弃的野性。
梅果要回南方,徐天正在吴家表白要娶吴晴。
梅果同时却在火车站十分肯定的说徐天会来,好象潜意识里徐天要逃婚。
然后我们看见徐天一路奔跑,离开了明显不高兴的吴晴,坚持送梅果回南方,为两人分手埋下一条导火索。
为什么那么巧合?
我以为我过分解读了,但梅果实在不能以常理解释。
真话,心理话在许多戏剧里是借疯癫的人说出来的。
(我现在知道当时解读的不算过分。
因为请剧主创在新浪的防谈里有提到编剧是位恐惧婚姻的男性。
)许多观众认为梅果与徐天在精神气质上很配,很仙。
而徐天逃避梅果很大的原因是他的自卑,加上与费兵的朋友关系。
但是这两条理由还不足用来解释徐天断然拒绝的态度。
这也让许多人为天果恋惋惜不已:克服下自卑,和朋友好好解释下有什么难的?
明明两个很般配的人。
徐天的拒绝似乎不可理喻。
直到最近秀波的防谈揭开迷底:他很明确的解释: 其实男人对这种纯爱有种恐惧。
他说:"梅果是与你共死的。
" 男人虽然向往这种爱情,但却惧怕其毁坏力量。
回到弗老的理论,他说在本我里,爱本能连着死亡本能。
这样想来,梅果竟是爱本能与死亡本能共存的象征。
在男性心理引起的反应是同时性的向往加恐惧。
想起请剧开篇徐天初见梅果以蜘蛛比喻(正是弗老说的爱拌着死亡的低等生物)。
就是对纯爱的一种恐惧心理的隐喻。
至此,梅果的面目在我心里清晰起来。
她的所有特征:精灵,通透,纯粹,不屑人间烟火,非逻辑性,带着死亡的气息正是本我的特质。
可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本我。
弗老的理论不是白给的,我既然套上了一位女性,由不得自己,我又去套另两位,发现也很合适。
吴晴明显代表自我。
自我要调和本我提出的各种需求,比如爱本能与生存本能。
所以我们看到吴情在感情里加杂了其它的因素。
比如好的工作,前途。
纯爱带着死亡的气息,被生存本能调和了以后显得琐碎,但是却带着生的气息。
(秀波语:吴晴与你共生.)你能用对与不对来衡量它吗?
自我是呈现在外的,所以吴晴是大家普遍认识的女性。
不象梅果那么少见。
何佳这个角色满复杂。
通过秀波在新浪的防谈,我了解到这个角色的来历。
原来这角色有俩爸爸加一个妈。
原来编剧的意思我现在才明白,何佳不是”合适家庭的意思”, 而是”有什么好?
”的意思。
原来编剧的走向是徐天别扭一番后和一个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好的姑娘 (何佳) 结了婚。
婚后一样疑惑,别扭。
感觉何佳世俗的一面可能是原编剧赋予的。
但秀波与海清联合,他们给何佳赋予了一种理想的爱情观。
何佳的爱情观是超我性的。
秀波提到丰富这个人物的时候, 想着理想的女性爱情观。
何美丽为了爱徐天,可以放手,出走广州。
何佳虽然在其它层次上(可能是原编剧赋与的)不具有超我性的高标准(比如她客观上配合徐天赶走梅果,这不能算高道德标准吧。
所以有观众觉得她有心机),但爱情观上是(她可以为爱放手)。
这也是我私以为这个角色有点割裂的原因。
但也不是不通,因为人可以同时呈现自我与超我的特性。
但其间的转换需要更多的铺垫。
原来梅果代表本我,吴晴代表自我,而何佳在爱情观部分代表超我。
这个意义上,讲三个女人是一个女人就很合理了。
每个女人都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合体。
人一般以自我的面目见人,所以生活里吴晴是最多的类型。
梅果与何佳相对少些。
但是,这无损三个角色的真实感。
因为本我,超我虽然不是显性的存在,但这两个我是真实存在于每个人心里。
梅果虽然表面上不具普遍性,但却引起了女性观众的广泛共鸣,正因为其心理的真实性。
这是戏剧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地方。
艺术的意义不在教化,而是在揭示真实上。
生活隐藏的本我,可以由戏剧揭示其真实的存在。
你我身上都有这三位女性。
她们存在于我们的明意识与潜意识中。
每个人在不同时刻可能显现不同的一面。
好的戏剧可以让我们反观自己,看清自己。
我觉得这部剧做到了。
本我的爱情观:简单,纯粹,冲动,绚烂,不顾一切,但是带着吞噬一切的危险信息。
自我的爱情观:实际,琐碎,功利,但是带着生的希望。
超我的爱情观:克制,淡泊,随遇而安,带着放下的自在。
这就是<请你原谅我>中三位女性还原给观众的真实。
我白话完了。
谢谢。
中年人告诉过徐天:为别人着想才能得到朋友,为别人改变才能得到爱人。
他的意思是,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朋友和爱人之间应该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珍惜,才能一起生活下去。
这期间总会发生情感或者利益的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在冲突中相互妥协,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这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而徐天的做法是把所有的东西全让给别人,而把自己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去改变自己。
10年后,他周围的人已经在不断妥协中慢慢成长,到达了“彼岸”,而他还是老样子,一个人留在“此岸”。
所以他和周围的人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中年人教他这段心经是为了让他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到彼岸去,来到大家的世界,和大家在一起。
只要他这么做了,他就会发现和朋友、和爱人一起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说“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其实不仅仅是中年人,徐天身边的所有人都希望徐天可以不再孤身一人,当何佳告诉他这句话的时候,他终于被感动了,同时想起了他自己的过往,因为执着于此岸而错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决定试着改变自己,到彼岸去,因为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我觉得徐天和梅果这就是爱情。
“你眼睛里都是喜欢她心疼她”,但没办法,说不出,只能把她推得越来越远。
“你在我心里一直是仙女,我就…那滩煤,那什么,咱俩混不到一块去”,其实对她,他总是有一点狼狈,他悄悄躲在墙后或是窗后看她,他说他想明白了,是“舍不得”,“就像你有一颗喜欢的糖舍不得吃,有一件喜欢的衣服舍不得穿”。
他对何佳说如果你借了一个人钱没还你还会问他借么,何佳说会因为他一次会借给我说明他对我好所以我还会问他借,他说何佳你真顽强。
但他欠她的,不是钱。
开始我不懂梅果在想什么,后来她站在那座相似的后山上闭着眼睛往下跳,费兵一把拉住她,她回头哭着说,我只是想试一试,是不是所有人在我跳的时候,都会把我抓回来,抱着我,不只是徐天。
我才知道她其实什么都没有,她其实什么都无所谓。
漂亮姑娘总会给人一种错觉,一种好像可以拥有一切的错觉。
很多很多年前有个漂亮姑娘告诉我,最悲惨的不是你什么都没有,而是别人以为你什么都有,而其实你什么都没有。
那个时候我没懂这句话,几年后我懂了,我懂梅果为何会几近病态地爱着徐天,却对痴心一片的费兵视而不见。
因为在那个时候,是徐天把她拉回来了,是徐天让她跟这个世界再次建立了联系,唯一的联系,所以她爱他。
“没有值不值得,我就是想爱他。
可是,都结束了”。
最后她走了,门还开着,灯还亮着,屋里空了,剩下他,心里空落落一片,跟谁都说不出。
吴晴是个好姑娘,所有人都那么觉得,可好姑娘一定会幸福么……不一定。
如果吴晴没有陆秦生,她这辈子,就完了。
我妈说像吴晴这样的性子最委屈,明明喜欢却不说,最后什么都没了。
就算很多年之后,再去找他,那么自然地帮他扫着院子,不说话。
“我要结婚了,那个人不是你。
没想到,我竟然一点都不感到伤心”。
何佳是仙女,像她自己说的,真正的仙女,一眼是看不出来的。
何佳身上几乎有所有美好的品质,乐观、善良、勇敢、坚强,就像徐天说的,她是透明的。
天大的事都过得去,再难过也一下乐得起来。
所以何佳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那盘磁带,“我很喜欢很喜欢她,她也很喜欢很喜欢我,我们彼此相爱”;那首《采红菱》,“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徐天这人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意气风发”,哪怕他混成一个待业青年也是,所以姑娘都会喜欢他。
而陆秦生呢,也一个词,“处心积虑”,所以常常不讨喜。
其实我觉得他俩看着完全相反,但有一点一样,都活得认真、胆儿小。
吴晴说徐天,从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他人考虑,从来都拿得起放得下,从来想什么就做什么,“所有的人都变得很实际,而你却一如既往地不切实际。
你让不了解的人,很羡慕你。
要了解你的人,其实挺心疼你的。
”我想起徐天被取消高考成绩那会儿,跟吴晴坐在路边摊吃面,他把这事儿用毫不在乎的语气跟吴晴讲了,吴晴很激动,我记得徐天说了一句,这事儿已经这样了我除了说不在乎我说啥。
其实所有的不在乎都是因为没办法,再说白点,是因为怯懦。
何佳懂徐天,她最后说他,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缺乏信任的自卑的怯懦的孩子。
所以他爱不了人,他要花好久好久才能学会这个很多人与生俱来的技能。
所以其实“拿得起放得下”一点都不值得羡慕,真的。
其实我想说里面每个人都是好样的,因为那最后一个问题他们都可以昂首挺胸地说,爱过。
吴晴不流产并且将怀孕的消息瞒着徐天,最后还生下了陆晴,这一系列的事情完全是吴晴一个人坚持下来的,她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改变这个进程,但是她却没有,但她没有这种做。
吴晴的这个事情是该剧的一个重要线索,分析她这样做的原因也是理解该剧的关键之一。
吴晴坚持将怀孕的消息瞒下去并且不流产,从时代背景这个大原因上找,可能那个时代对未婚先孕以及流产的看法没有现在这样放得开,但是吴晴敢于将孩子生下来,显然是不将这些放在眼里。
然而,吴晴这样做是毫不负责任的。
从理性角度看,也找不到她如此做的根据,只能说是母性的冲动和与徐天的斗气。
母性这一本能,咱不多说什么,是女人都有。
与徐天斗气算得上是一点理由,她想让徐天有愧于他,并且她内心里也是极爱着徐天,所以在后来陆晴的事情隐瞒不住时,她也能够不管陆秦生四年的付出而要与徐天复合,此时又拥有了让徐天无法拒绝的理由——孩子。
坚持将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斗气。
至于生下来之后如何抚养,这样的问题她是不想的。
一个干未婚生女的女人是会把所谓男人的成功放在眼里吗,徐天挑中的女人是那样俗吗?
所以吴晴在和徐天分手时的那种坚决是斗气的表现。
吴晴怀孕了,徐天不知道,但是前者却拥有了让自己高高在上的自信:我付出了这么多,难道不值得你徐天忍受一些吗?
问题是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人家徐天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你们两人的事情,况且你们是谈恋爱,出现了问题就应该两个人一起面对。
如果吴晴担心徐天得知自己怀孕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那么你自己一个人去承担,到医院早早做了,但是她也没这样做。
徐天因为刻公章的事情而遭遇了人生重大挫折,此时吴晴负气提出分手,这让徐天有了很大的愧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如果你让徐天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火的原因,徐天作为一个聪明人会那样不管不顾吗?
两人都火了,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可问题时两人都没有做好必要的信息沟通。
吴晴觉得徐天不负责任,徐天觉得吴晴母女不体谅自己。
徐天后来不敢接受梅果的爱,最大原因是他没有放下吴晴,没放下是因为愧疚,这种愧疚来自一种责任感。
初恋是很难很难放下的,基本上可以说不能放下。
吴晴生下孩子,首先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她生前没想过,生下来后也没有想过怎么作为一个母亲去抚养孩子,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幸亏是遇上了喜欢自己的陆秦生这样的好男人。
要是一个稍微心胸狭隘的,真不知吴晴和孩子在那个严苛的年代该怎么办,大学可能上不了了,工作也难以找到了。
陆秦生一家也是,如果不是后来的一些误会让徐天和吴晴无法复合,那陆家真是难以再见人了,人活一张脸啊。
因为一时负气而让三个家庭很多人都跟着受累,只能让人喟然长叹。
吴晴的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懦弱,但是这种懦弱并不应该受到我们过多的苛责。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懦弱的时刻,并且会做一些错事情,而这些错事情会产生很多无法控制的不良后果。
吴晴与徐天的分手,让徐天长时间活在一种愧疚的阴影中。
这种“愧疚的阴影”我本人很能理解,因为我也和徐天经历过类似的阴影,事后多年发现事情并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错,可是那已经是多年以后了,多年中间发生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
徐天也是这样,他无法勇敢地、大方地接受梅果的爱,无法再去平视吴晴,无法再去爱。
何佳与其说是徐天的真爱,不如说是忘情水,没有爱情的味道,只有感动。
爱是稀缺品中的稀缺品,梅果这样的仙女得不到,何佳更难了,这话不是看不起何佳,而是事情的本来面貌。
看这部剧33分钟片花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这部剧流淌的浓郁的怀旧气息和那股淡淡的忧伤味道,只是我没想到,整部剧可以把这一基调如此完好的保持下去。
在当下这个崇尚嬉闹刺激和视觉冲击的浮躁年代,这部剧没有硝烟,没有生死,没有情节上的大开大合,甚至也少有情感的极致,有的只是几个年轻人的几段情感和一段生活,但它又不是纯粹的生活剧,像《金婚》,由一些很接地气的生活琐事撑起,踏实平易,这部剧,就像一条静水深流的河,只是略有波澜但又让你一眼看不到底,看似平实却韵味悠长而含蓄,弥散着浓郁的文艺气息,它从男性的视角娓娓解读着“爱”与“成熟”,像一首诗,一首小夜曲。
在看剧的时候,我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月夜的荷塘,感受到那份朦胧的美丽和淡淡的忧伤,会想起“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样伤感的古诗,会想起孔老夫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语,这种感受真的久违了,遥远到多年前的电影《八月照相馆》,至于电视剧,真的是头一遭。
就像弥散着淡淡忧伤的诗文最难写就一样,弥散着淡淡忧伤的影视作品更难操作。
这部剧之所以很好的保持了这一风格,除了上文提到的情节因素之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于这部剧的意旨。
这部剧,尽管有悲伤,尽管有纠结,尽管有时还很虐,但是一直有着一股温暖的底色,那就是爱。
剧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份挚爱,尽管在逐集观看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个性特点而对他们有所偏好、排斥甚至厌弃,但是整部剧看完,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人性的善良和宽厚,即使是工于心计的陆秦生。
你会感到他们的人生因为有了这样温暖的底色而变得不狰狞,即使有伤痛,大多也只是静静流淌,不喧嚣、不造次,终究随着岁月,变成了心底淡淡的感伤,也成就了这部剧的感伤基调。
这部剧的编剧、导演和老吴一样,应该都是一个对生活、对感情想得比较明白的人,其创作意旨是追忆曾经的青葱岁月,展现一个浪子、一个男人的成长心路。
在这部剧中,我没有看到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没有看到泾渭分明的是非对错,在导演安静的镜头中,这些人走着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做出各自属于他们内心的决定,最终接受属于各人的命运。
在这条行走的路上,可能有悲伤、有心痛、有迷茫、有不舍、有懊悔,但绝对没有仇恨和相互间肆意的伤害,有的只是一个想明白的过来人追忆那些逝水年华,那些生命中的花儿时仍旧存留的的那份心动和淡淡的感伤 。
其次得益于这部剧的台词和略带喜感的表达方式。
这部剧是继《道可道》之后我最爱的台词风格:简洁、含蓄又透着智慧俏皮,很有吴氏风格。
在这部剧中,很少有大段的、长句式的台词出现(何佳吃面时那一长段一本正经的台词是全剧最大的败笔,它因破坏了台词的整体感而让人一下子就出戏)即使有,像徐天对吴晴解释梅果出现的那段,也因为老吴很好的把握了这段台词的节奏和略带喜感、略带撒娇的腔调而化冗长于无形。
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最耐人寻味,也最易催生意境,再配上从始至终的略带忧伤的舒缓的提琴曲,那 淡淡的忧伤味道和气息就时会不时的扑面而来。
而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徐天嘴里时不时蹦出的幽默 俏皮,它化解了很多的沉重,转而将更深层的忧伤移到我们心里。
例如当吴晴的妈妈提出必须要有一千块钱他俩才能结婚的条件后,这一千块钱无疑就像山一样压在了徐天心里,但是剧中却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这种压力的。
且看这几段台词:“徐天:感谢DENG XIAO PING。。。
让我能满足吴晴她妈妈的一个条件。
徐天:你说。。
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我现在必须得考大学呢。
徐天: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袁世凯、国民党、新中国到我出生到现在,我是真tm没见过一千块钱.徐天:我考试用复习吗?
关键是我弄不到那一千块钱。
费兵:你不看书你也弄不到那一千块钱徐天:我看书我也弄不到那一千块钱。
”每每看到这块我都忍不住的笑,徐天能把什么事最后都绕到吴晴他妈妈的两个条件,尤其是那一千块钱上,可以想见那时的徐天真的快被逼疯了,但是这样的台词设计丝毫不会让我感觉到沉重,我只想笑着说,看看,这家伙都愁成什么样了。
类似这种略带喜感的表达方式在剧中比比皆是,甚至为了增强这种喜感,导演不惜将小说中费兵白皙、文弱的书生形象替换为了喜感十足的王大治的饼脸(当然王大治演得很好,我很喜欢)。
这种化泪为笑,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你很多时候不会有表层的尖锐痛感,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随着徐天和吴晴、梅果的感情的起伏与各自内心的伤痛,忧伤会在下一节的某个点上不经意的袭来,伴着那舒缓的琴声弥散开来,久久不散,但只是忧伤,绝不撕心裂肺 。
最后,我还想说说这部剧的“清淡”。
纵观整部剧,不要说老吴一向擅长的吻戏,就连像模像样的拥抱也难见几个,这对花痴为主的我来说当然是一大憾事 ,但是就整部剧的淡淡的风格而言,这种“清淡”的情感处理非常明智,显然也是导演有意为之。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中的三处删改令我印象深刻。
一处是完全删掉了小说中关于徐天与吴晴那场充满着鲜艳明朗情欲的“第一次”的那场戏。
个人认为,这是整部小说中最令人心旌摇动和最美的文字之一。
删的原因我想可能有拍摄难度上的考虑,因为这段充满着浓浓写意味道的干净动人的情欲要同样干净的表现于镜头之上的确是有难度的,但同时我更相信这是导演为了保持全剧的“清淡”而做出的“割爱”之举。
第二处是梅果在疗养院将徐天反锁在杂物间逼其过夜的情节。
应该说,这一情节本身就极具挑逗性,能够勾起读者和观众的各种兴奋点,是很好的收视桥段。
此一节中的徐天和梅果之间有着比较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尤其是徐天,犹如困兽一般焦躁不安却又无能为力,以老吴的表现如果拍出应当会有很强的冲击力,但这样激烈的冲突和激越的情感却不合整出剧的风格,结果在电视剧中这一留宿的情节就变成了在徐天考古小院中有何佳参与演出的一出轻喜剧,对抗和感伤只深深的留在了徐天和梅果的眼睛里。
第三处是在梅果父母的坟前,小说中梅果额头的鲜血,让徐天心痛不已,他抱着苍白的梅果狂奔,涕泪交流,注意,真的是涕泪交流,而且“他都来不及去擦” 。
这显然不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内心纠结,表面淡定的那个人。
在整部电视剧中,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徐天只流过四次泪,而且都不汹涌。
期中三次是为亲人(第一次是在医院走廊质问吴晴女儿,得到确认后;第二次是目睹陆秦生牵着自己女儿的手和吴晴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第三次是入狱前和父亲的道别。
),为女人,他只流过一次泪,就是何佳道出心经谜底时,但那与其说是为何佳流泪,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因为在那一刻这个孤独的孩子终于看清了方向,打开了心门,放下了自己。
何佳十几年的等待没换来镜头中徐天的一个拥抱,梅果疯狂的追逐也只追到了徐天无情的肩背,徐天对吴晴的一往情深也仅仅体现为屈指可数的几个拥抱和“手别挡着”这样的几句暧昧话语,要说清淡,这部剧在情感剧中可真是淡到了极致,虽说主创者们无意要借此打造一部电视版的纯爱《山楂树》,但作为看惯了爱恨情仇,生死谍变、滥情滥俗的电视剧的我来说,这股淡淡的风吹来,第一感觉还真是——舒服。
因为吴秀波首次触碰以前从不感冒的知青剧,却从此迷上不可自拔。
从未想过知青剧可以如此安静如此精彩,那个年代的爱没有杂质没有浮华,有的只是两人目光对视嘴角的那一丝微笑,印象最深的采红菱,无论是何佳坐在徐天自行车后座上欢快地唱,抑或是徐天在火车上为哄何佳低声哼唱,还是片尾两人粉墨登场边舞边唱,都让人感到暖暖地窝心。
网上很多人都在争论徐天爱的是谁,其实,徐天爱的是谁已经不再重要,当他在舞台上唱着采红菱时,我知道,这个男任愿意抛下自己所在乎的一切,与何佳一起把生活这出戏红红火火地唱下去,爱的是谁已经不再重要,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看这部剧是因为吴秀波,看吴秀波是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我相信这是缘分,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后,觉得吴秀波这种男人真好真贴心,却一点不觉得他帅,渐渐地,发现吴秀波的魅力不在于他的帅,而是在于他的演技,他能把每一个角色都融入自己的身体中,与之化为一体,在心术中,他就是风流倜傥的邈邈;换到请你原谅我,他就是恃才傲物的徐天,不需要有任何质疑,吴秀波就是有那种操控一切角色的能力。
最近看的是黎明之前,吴秀波的成名作,也是以前从来不会去看的类型剧,但是因为有吴秀波,一切变得值得期待。
最后不得不称赞的是吴秀波和海清的默契,一个眼神就足以说明一切,我期待所有你们合作的作品。
在话剧《柔软》里,郝蕾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以后不再使用“爱”这个字。
爱?
这几乎是这世界上最含糊不清的一个词,因为被使用得太多丧失了全部意义。
大家嘴边都挂着爱,却南辕北辙说的根本不是一件事。
爱在我们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当然是变得光怪陆离了,有无数的注脚。
然而在那样一个年代,爱这个词却显得无比单一,因为单一而显得格外美好。
陆秦生爱吴晴,所以他接受了吴晴和徐天的孩子,并且以娶到吴晴作为人生最大的赏赐和意义;费兵爱梅果,所以他去求徐天,不要拒绝梅果,只要梅果真正开心,你对她做什么都没有关系;唐菲爱费兵,所以知道费兵心里只有梅果后,她还是特意跑去学了西餐,帮助费兵接待梅果美国来的小姨。
那个时代的爱,有一种死磕到底的死心眼。
然而正是这么点死心眼,让人觉得那是个特别有安全感的年代,因为谁都不会轻易撤退。
只要在遇见你的一瞬间爱上了你,那我对你的爱就是取之不尽的,你可以随时来拿。
就像故事里没在一起的人们,他们还是会互相善待。
吴晴照顾徐天生病的父亲,吴晴的妈妈帮助徐天考古,何佳的哥哥拿出全部积蓄和徐天冒险做生意。
电视里有很多场都是在清晨拍的。
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夏虫还在窸窸窣窣地犯着迷糊,天边露出一抹很微弱很微弱的晨光,人们在这个时候隐藏着一些心思,坐在这亮暗交错的天色里。
然后所有的世事变迁就在这不经意里悄然发生了。
好像一点点惊天动地的意思都没有。
有时候会忍不住为他们的没有在一起而难过,但是看着他们平淡地相处,又会觉得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他们都是在一起的。
就像何佳说的,每个人都像从徐天这里拿到点什么,要他做丈夫,要他做情人,要他做生意伙伴。
但是其实是不是放弃了所有的身份,这种“一起”才是更永恒更广阔的?
那个年代的人,活得一点都不慌张。
全剧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吴晴结婚时写给徐天的一封信:大学四年转眼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当初梦寐以求要经历的过程。
对我来说好像做梦一样。
徐天,这四年我们没有见过几次面。
一张录取通知书好像把我们隔得很远。
没上成大学我知道你心里难受。
但我没想到你那么不快乐。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徐天,我要嫁人了。
决定嫁给陆秦生。
他和你完全相反,他对我很好,很爱我,为我牺牲,为我承担,为我出力,保护我。
这两天我还挺想你的。
想到我们俩以前,那些在一起的日子。
你从不处心积虑,从来都拿得起放得下,从来想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有的时候想想,这样过日子可能也挺好的。
从前我说的规划。
你笑话过我。
但是现在我就在这条规划的路上。
毕业、实习医生、临床医生、成家、从此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
徐天,你要开心起来,像从前我知道的那个徐天一样,快乐聪明,无拘无束,但那是真正的你还是假的你呢?
其实到现在我也猜不透。
当然现在也没必要猜了,但是我还是很幸运地,能和你在一起,尤其是留下了一样,只与你有关的东西。
我会善待她,像这时候,我愿意把所有不告人的爱,全部拿出来善待你一样。
但我必须结婚了。
因为他对我很好。
我想没有人再会像他对我那么好了。
我要结婚了。
那个人不是你。
没想到我竟然一点都没有感到伤心。
就是这一段,让我想到了同样是话剧《柔软》里的一句话:我们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爱是一回事,生活是另一回事。
当然如果它们能够重合,自然是最幸运的事了。
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幸运。
所以我们爱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生活。
但是那种难得一见的了解却是打破生命最深层坚冰的东西。
未必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无法抹灭的人,但大概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片孤单。
发作起来的时候可能天崩地裂。
所以我们最牵挂的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能真正填满自己心底的孤独的那个人。
大概因为生命实在是太孤独了。
赤手空拳地来。
单打独斗地活。
但我们又是需要每一种情感的,比如让我们获得安全感的伴侣,让我们永远牵挂的旧爱,让我们始终保持距离的偶像。
每一种都存在,也不能分出高下。
文学作品里所歌颂的种种,并不比生活本身更艺术。
大概只是因为日子太平庸,所以我们才向往那么一瞬间的出神。
但我始终相信孤独是需要被拯救的。
就像徐天,只有和何佳在一起,他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得到幸福。
听起来真没趣,我们努力了一圈之后,不过是为了做个最普通的人,享受最普通的爱恨。
然而我想,我们真正的努力,也未必是为了去做一个不普通的人,而是努力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我们去做一个普通人,最最重要的是,真正从内心接受我们也只是个普通人。
西安不是一座小城,但是大概因为是在那样的年代,一点点都感觉不到时光匆匆。
反倒是每一个从城市的上端俯瞰梧桐树一整片延伸开去的街道,公交车慢悠悠地走过的镜头,会有一点迟疑,是不是时间这个概念本身是不存在的,而是被我们生生捏造出来的?
董洁扮演的梅果是整部剧里我个人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
总觉得董洁的眼神有点呆滞,漂亮当然是仙女一样的,但是清高和独特并不是用一个毫无内容的眼神就能表达的。
即使她爱徐天十年如一日,然而在电视剧里,我只看到了她和《天若有情》里如出一辙的性格和表情。
梅果应该是一个更丰满的人物。
无论是她的内心世界还是身体形态,董洁都有点过于单薄了。
相反,配角我倒是特别喜欢。
徐天的爸爸、吴晴的妈妈,这样的边缘性角色都非常饱满。
他们有着最质朴的善良,无论身边是哪些人来人往,他们的善意从来没有改变过。
徐天的爸爸善待每一个和徐天相关的女人,并且跟吴晴的妈妈说:好日子苦日子,不都是日子吗?
豁达的人永远值得人尊敬。
吴晴的妈妈说,晴,我不是反对你,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我是要你按照你自己的心做选择。
尽管最后吴晴和徐天没有能在一起,但是这两家之间却有一种亲情的交换。
也许爱在另一个时空实现了。
或者,这是爱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管它是什么呢。
那真是个有安全感的年代。
徐天说:“梅果就是天上的仙女,总有一天会飞走。
”徐天这个人,就是个乌鸦嘴,他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就说挨着她的男人会倒霉,后来他果然一路倒霉。
他说她会飞走,最后她果然飞到大洋彼岸,再也杳无音讯。
喝酒的时候,他跟小兵说:“我跟梅果不可能,她就是奔着折腾我来的。
”我看着看着就笑了,看了快20集了,还真没看出到底是谁折腾谁呢,看到后来,看出来了,也看明白了,她果然就走了。
也许对于男人来说,都梦想着有梅果这样的一个女子,美若天仙,气质不凡,还偏偏对自己情有独钟,无论自己什么样,天仙都对自己一往情深不离不弃。
估计编剧是个男的,就是照着这个标准建模的,然后出来个梅果,让人看着不仅难过,而且心疼。
徐天和梅果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很俗气的桥段,一个为了报复,最后却把自己折进去了,另一个由于兄弟情,由于自卑心,始终没能面对自己。
最后的最后,徐天到底是说了,他不是不爱,只是舍不得。
在豆瓣看剧评,有人说,梅果就是徐天的一段梦,梦醒了,他还有何佳接着,梦里的梅果,就随着她的仙气飘了。
我想他们还是有缘分的,但缘分太浅,就像是《新白》里小青跟张公子的那一段,皆不过是前世无意的低头一笑,便平白惹来后世的这一段渊源。
她丢了准考证,他丢了未婚妻。
但最后两个人还是没能在一起。
小青下不去手,临危之即,白素贞断然出手,忘字心中绕,前缘尽终消。
然后他果然就忘了,他日再见,他平平然的一句小青姑娘,就让青儿无限断肠。
徐天也一样,他一直在拖,拖到梅果坚持不下去了,他就解放了,他既舍不得放手,又舍不得推走,何佳说的对,他就是懦弱。
现实中的人也往往如此,看似随性的人,其实不过是怕认真后的伤害,徐天就是一例。
罢了,她曾在越洋的信中信誓旦旦非他不嫁,最后也推着行李箱上了飞机。
他曾承诺过照顾她一辈子,也不过是避她如瘟神。
他们是有缘分,但始终欠缺一点默契。
是的,就是这样的,梅果的人设太过梦幻,太不接地气,这样的人物,在影视剧中一般都是以避世落寞,因为这尘世太浑浊,编剧也不能保证天仙呆久了还是一成不变,与其让天仙变泼妇,不如早早送天仙走,他乡安隐总好过在凡尘俗世中变得世俗,白白的败了大家的梦想。
每个女孩都曾经做过梅果,但后来,不食烟火的仙女被尘世的烟熏火燎熏的成了吴晴,或成了何佳,然后性子中的执着慢慢隐去,等到有一天,在某一部剧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笑着安慰,另一个我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执着,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似乎就该是这样,就像是我不能想象林黛玉成了林夫人的摸样,我同样不能想象梅果成为徐太太的摸样。
她们就该是永远呆在画上的美女,仙气中带着凄婉,合该的红颜多命薄,不然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宅女们情何以堪。
真的没办法不喜欢这部剧。
我是一个对中国现代电视剧完全绝望的人,所以当看到这部电视剧时,我一直以为这是很久以前拍的。
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拍出那种无奈、悲伤的感觉。
让我意外和惊喜的是,这竟然是2011年出品。
完全是奔吴秀波和董洁两个人去的。
但还是不知不觉被剧里那无处不在的精心和用心所感动,甚至90后的我竟然有想穿越过去的冲动。
他们的演技,炉火纯青,他们完全是用生命来演戏,或者说他们演出了自己,释放了自己。
现代社会总有太多辛酸、无奈,只有镜头前的自己,才是如此青春、活力吧?
徐天是爱梅果的。
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对吴晴是初恋美好的回忆和愧疚,俗话说越得不到,越想得到,所以,吴晴在徐天心目中的位置,谁也无法取代。
何佳是徐天现实中最好的伙伴,只有她能带给徐天毫不计回报的付出,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社会地位相当。
所以,在徐天失去一切,不再既骄傲又自卑时,何佳必定是他的最终选择。
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秘密花园,那里,珍藏着从不与外人道明的美好,有童真,有向往,也有舍不得。
梅果就是徐天的秘密花园。
除了性别,他俩就像是一个人。
高傲,聪明,固执,隐忍,一个敢爱敢恨,毫不做作,在那个世俗、狂热却愚昧的年代,铁定会被看成精神病,颇有“狂人”的讽刺意味。
一个无所事事、对任何事情毫不在乎的天才,却偏偏总是不敢拿,又放不下。
除了逃避,就是落跑。
世事弄人,或者有缘无分。
每次梅果即将突破徐天的心理防线时,总会被打断,令我跺足长叹,无可奈何。
当她紧紧抱住他,仿佛下一秒她的世界就会崩塌瓦解般,紧紧依靠,他的眼神如此温柔、犹豫却痛苦,为什么就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享受享受这几分钟的缱绻呢?
所以,徐天,你才是全剧中最懦弱、最胆小的人。
有的人说,他完全没看出剧中天果有任何爱情联系,可我偏偏全都看出来了。
结婚、初恋、孩子,天大的事,都比不过那个被自己害惨的女孩。
徐天对不起吴晴,怎么没见着他整天围着她要赎罪呢?
相反,只会把她推得更远,推到别人的怀抱中去。
可是,为什么那个女孩总能牵动自己的心,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他总是将她放在第一位。
(除了爱情)这还只是忏悔、赎罪么?
张爱玲说过,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徐天便是如此。
他爱她。
可是,不同于费兵的嘘寒问暖、陆秦生的不择手段,他做的,除了违心的伤害,就是成全。
我爱你,所以希望你能幸福,可我给不了你幸福,所以,我只能把你推开,推向能照顾你的人,狠心转过身去,所以,请你原谅我。
剧中有太多的值得回味。
有太多的选择让人心碎。
也有真挚的追求让我深受感动。
最复杂的,莫过于徐天的眼睛。
最单纯的,莫过于阳光下梅果的那句我爱你。
本文转载来自奇艺高视频网站影评,作者:valen13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回到各自的轨道,过着各自幸福而平淡的生活。
”一般能说出这句话的,都是经历过无数转折。
回归的状态,也是久经人生酸甜苦辣后的成熟。
因为,再执着的爱情,总有一天会冷静。
“请你原谅我” 其实,既然爱过,又谈何原谅?
如果真的爱过,也就洒脱的接受彼此经过的所有,纷扰拨开云雾,开始坦然的踏实的过日子。
三个女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徐天,一个单纯,一个执拗,一个洒脱。
她们三个的爱情特征,基本涵括了女人在爱里面的状态。
只是,那些年,她们遇见的是徐天,那个时而热血冲劲儿的男人;那个时而自信满满又痞气十足的男人;那个冷酷隐忍又内心温暖的男人。
其实,不管那些年经历了什么,她们是幸福的、满足的,这也成就了她们最后的生活。
肯定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徐天这样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三个女人的痴心绝对?
我也很好奇,他到底有什么好?
是长得帅?
还是多金?
还是有社会地位?
相反,恰恰都没有。
这三个标准,那个时代的女孩并不在乎,男人身上的那种勇敢、自信、仗义更有吸引力•••或许很多人都不喜欢梅果吧,这么好好的青春年华,被一个男人弄得疯疯癫癫。
像个活在自己世界里面,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奈又可怜。
可是,她却是三个女孩里面爱的最直白的。
这种 直白看得我有些心惊肉跳:情绪不受控制的就对着徐天一遍遍说着我爱你,不管不顾的叫着徐天哥哥,嫉妒围绕在徐天周遭的女人。
她过分的痴迷,模糊了自己内心最想要的。
若不是还有一个比她还傻的男人静静等在身后,她将是多么悲哀?
可是,她的状态,竟让我想起曾经的自己,初恋的冲动,可以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的摸样。
现在想起,若没有那么多年的执拗,又怎么会有今日的洒脱?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看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那种无私爱一个人的勇气,不是谁都能做到。
因为爱与被爱之间永远分的太清晰,现在太多的人缺少了“冒险精神”,不敢抓住,因为怕沉重。
说说何美丽吧她是我佩服的女人。
不是原始的执着,不是原始的不管不顾,也不是凭情绪爱一个人。
她似乎是最成熟的,也是活得最明白的女人。
她可以在徐天被**带走后,默默扛起家的责任,虽然这个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词,可是她居然一笑而过的就这么走过来了。
或许之前吴晴、梅果都只是爱着自己,爱着那个为爱奋不顾身的自己而已,她们还不明白爱情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单的感情执拗。
而何佳不同,她爱的更加醇厚,简单的轻松的说出一句:”你真出不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帮你爸养老送终,我帮你把小晴带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些没什么大不了,那真的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徐天,真幸福,他的品质赢得了最终的幸福。
还好,曾经在他生命里出现过的女人也都各自幸福了。
完满结局,这不是最好的么?
我们总归还应该有希望,应该有曙光。
“有一段走过的路,我不会忘,有一个人,我始终放在心上。
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是收获坚强。
别勉强让我遗忘,我选择坚定美好!
”那些年,所有故事,我们需要在一个黑夜细数,娓娓道来······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