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初中生,跟几个同学看完以后感觉星爷的这部片笑点低了,有一点微微失望的感觉。
但赵薇的那假光头在我的脑子一直挥之不去。
前几天实在闲得发慌,于是想找几部老电影找找感觉,看到《少林足球》后,忍不住想重新回味周星驰与赵薇的奇妙搭档。
这一次看完足足用了我2个多小时, 一些经典的情节总是忍不住回头重放。
几年前,我以为星爷老了,他的作品不再那么搞笑,他的创意不再那么新鲜,而我要为当年的幼稚想法而道歉。
星爷没有老,只是他的周氏幽默更值得去反复回味了。
很遗憾当年这部电影没能在大陆地区上映,在网站上观看过后,直呼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体育片以及喜剧片。
本片充满着各种笑点,但在被无数的喜剧包袱逗笑的同时,又能被那无数的动人情节所深深感动。
从教练明锋到各个足球队员,其中每一个小人物的人生经历都充满着艰辛与坎坷,尤其是达叔饰演的明锋,他年轻时因踢假球被陷害,从此只配给对手强雄做牛做马,直到遇到了一群身怀绝技的少林习武者们,才一步步重回人生巅峰。
但这群人的成长故事也都着实特别励志,尤其是那一句“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他们都不甘心人生的沦落,愿意重整旗鼓,重回巅峰。
这种不言败的精神鼓舞着越来越多想挣脱传统束缚的人反抗强权,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全片运用了很多特效,来将中国传统的少林功夫文化与足球运动相结合,绝对是极有视觉冲击力。
还用说吗?
当然是少林功夫好耶,真好耶,少林功夫好劲,没得顶,我系金刚腿,他是铁头功哇偶哇偶少林足球的完成度坦白说比不上功夫,但是少林足球里面很多梗,已是周星驰巅峰,后期真的是在走下坡路。
在山歌买馒头、街头快闪、少林歌舞这些梗里面,满满的灵气,已不复存在。
我其实非常理解周星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所说的,每天都要面对想不出来东西这件事稳定输出哪有那么容易,人往往是在真正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时候,发现灵气已在前期被消磨殆尽当你想要表达的越多,越会发现镜头语言的苍白但是我仍然怀念,怀念曾经那些个热气腾腾的笑点,在多年之后反复咀嚼回味,嚼出淡淡苦味作为周星驰的影迷,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很多死忠,都在慢慢长大的年月里,慢慢懂得了他
做人如果没理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少林足球》—穿双破鞋扫大街,不就是咸鱼一条咯,还学人家讲理想,哼。
—扫地只是我的表面工作,我真正的身份是一位研究SEN!
如果扫地只是一位研究SEN的表面工作,被人讥笑时也就不那么难堪了吧。
如果一位扫地的先生自认为胸怀大志,扫地这件事也就不那么难以容忍了吧。
——虽然都是扫地。
如果理想并非多么确定,仅仅是遐想,可不可以拯救一条咸鱼?
—打打杀杀你找别人吧。
我受过高等教育的。
—功夫绝对是适合男女老幼喋,打打杀杀只是大家对它喋误解。
原来这位少林小兄弟的目标是很明确喋,理想是很远大喋。
打打杀杀是大家对功夫喋误解?
8888,8是喋。
您高估了。
大家以为喋功夫,不过是铁头功啊,一掌劈砖啊,胸口碎大石啊……街头表演嗻,搞不好比扫大马路还惨捏。
中看不中用啊大兄弟!
这样的理想,比咸鱼好得到哪里去?
咸鱼起码还是道菜。
—如果她会少林喋轻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如果她会少林喋铁砂掌,泊车就不用那么愁了。
—如果那个工人会少林喋独孤九剑的话,哪还用那么麻烦。
—甜在心馒头铺,用太极功夫做馒头,以柔克刚,四两拨千金啊。
看来兄台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会功夫就不会打跌,泊车也不用发愁,剪树枝都快上好几倍,做出来的馒头更是又香又甜,一小个可以卖上五毛钱。
强过扫地啊!
一大包垃圾才两毛钱。
不过兄台,苦练十年轻功二十年铁砂掌三十年独孤九剑四十年太极八卦……就是为了对付香蕉皮、泊车、砍树枝、揉面团?
还有兄台,身怀十年轻功二十年铁砂掌三十年独孤九剑四十年太极八卦……谁还在大街上营营碌碌?
如果坚持理想是为了换很多条咸鱼,那还不如直接做咸鱼算了。
—功夫更加是一门艺术,一种不屈喋精神。
啊兄台,为了和咸鱼彻底划清界限,您这回是准备把理想当艺术精神供奉起来了是吧?
啊兄台,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参与讨论呢?
如果阿布没有理想,那和一块布头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块自认为胸怀大志喋布头。
擦桌子只是表面工作,它真正喋身份是一块含棉量80%、一尺见方喋布片,在染缸里泡了一夜之后出来,带着自己也辨识不清喋颜色。
做标语你找别人吧,它既不够长不够宽,也不认为在自己身上印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或者“今日大减价,三两大河蟹吃两斤送一斤,啤酒免费畅饮”在风中招摇有什么意义。
其实它可以做的很多,少年时代可以用来洗脸、进入青年可以用来洗澡,布到中年可以用来洗脚,实在老得不行了还能和它喋同辈布片一起扎个拖把用用,活到老用到老,一日不腐,一日发光发热不休。
——真的诶,比做擦桌布裹脚布好多了。
布生为布,总得找点活计做做吧,否则,造出这片布来干什么呢?
除非它不只是布,更加是一门艺术,一种不屈喋精神。
兄台,照您说喋,一片布最大的用途应该是没有用吧!
艺术和精神,从来是没用喋。
如果它被绘上精妙的图案……譬如马踏飞燕;如果它被绣上某个部落神圣的图腾……譬如当年一位姓江的姐姐所绣的——那才是它该有的远大抱负吧?
只有这样,它才能被庄严地装裱起来,悬挂在艺术馆或著名会所的厅堂,接受艺术爱好者心仪的仰慕和阶级爱好者诚挚的敬重。
只有这样,它才能免于洗脸布洗澡布洗脚布拖地布的往回循环。
接受装裱供奉当然好,不用担心夏天被虫蛀冬天被老鼠啃,黄霉天也不必发愁,风雨不侵青春永驻。
唯一的问题只是——它又没有用了。
大师,给个有用喋理想好不好?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找方法想将武功重新包装起来,使得你们这些SEN斗小民,对于功夫能有更深一层喋了解。
谢谢大师。
—大师兄有铁头功,头球一顶一个准!
—二师兄你当年的旋风地趟腿,如果用来做后卫就帅呆了!
—三师兄懂得金钟罩铁布衫,如果用来踢后卫就太好了!
—四师兄会鬼影擒拿手,你不当守门员谁还有资格当?
—五师兄……咦,五师兄人呢?
哦,五师兄不就是我么!
大力金刚腿,用来打前锋最好了。
—六师弟绰号轻功水上飘!
上中二路喋攻击,天下功夫无不可破,惟快不破!
我不管你说的是少林功夫还是理想,我也不管你是用足球还是其他什么来包装,我等SEN斗小民,无非是想为自己不切实际的遐想找到一个投射的镜面。
于你,也许是足球;于我,目的地尚且未知……但我总觉得可以找到。
各人都有他自己的“足球”。
你会不会是眼高手低啊,大师?
大师兄喋铁头功荒废了十几年撂,扫厕所应该改练铁砂掌。
二师兄人长喋这么帅头发却一年比一年少成天窝在后巷洗碗真是没天理。
三师兄踩着自行车日理万机几个客人都在等着他还要盯紧股市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耶!
哪有空和你们这群瘸子老头子秃子胖子瘦子疯子废话!
四师兄怀才不遇了十几年,整年在村子里隐秀,隐得真快锈了。
五师兄跑去大街上边扛麻包边当市政清洁学院研究SEN。
六师弟从轻功水上飘变成超市猪肥膘。
—有没有特效减肥药啊?
—没用的!
我是感冒轻微脑下垂没的减了!
自从师父去世之后,我一直这么肥,现在别说轻功了,想走快点都不行!
理想有什么用?
现实永远那么不理想。
特效减肥药也帮不了你脱胎换骨,假如你的“胖”是病理性的,或者,已经形成一种见到鸡蛋就要冲上去的心理习惯。
已经晒干的咸鱼,还能游泳么?
即使把它浸到水池里?
—你不要说了!
我劝你还是脚踏实地地做人吧。
这里有一份洗厕所的工作你先做。
—错,这十几来我的铁头功从来就没有荒废过!
……就算只是用来碰硬钉子、碰软钉子、面壁、撞墙、挨酒瓶子砸……哇,要不要这么搏命啊!
足球嗻,输了一场么再踢过咯!
—这是一个考验!
如果他们连这一关都过不了,以后就不要再说踢球了!
—这不过是踢球,你以为打仗吗?
—真正的比赛,就是打仗!
如果家乡的田园里有美味多汁的葡萄正成熟,准备远行的旅人也许行至半路便因焦渴而返。
非义无返顾,不能勇往直前。
既然没有退路,那就只有前进了。
—大师兄回来了!
—欢迎各位师兄弟归位!
看了200次以上,汉语粤语台词倒背如流,于我个人而言,全篇可概述为“梦想”与“力量”。
我只是个青年,不会解读电影里的细节,更不会过分解读电影里的某一个表情或者BGM,还无法评论很多技巧。
我只用自己看了一万次以后的感受和看了别的高分电影的感受来做比较。
这是一部鼓舞我不断前进的电影,那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以及不断的鼓舞比绝大部分电影更有力更接地气。
我相信这是一部绝对的神作,所以我看了很多影评却没看这个的,我真的瞎了。
当很多人对阿米尔汗顶礼膜拜的时候,当三个白痴和摔跤评分上9的时候,少林足球7?
我也很喜欢阿米尔汗,也没说三傻和摔跤不好,但是至少功夫和少林足球是不输三傻和摔跤的。
不要说摔跤是为男女平等说话什么的,立意的大小并不能说明片子的好坏,追求女权和小人物追梦在我心里是平等的话题,用电影赞美别人和用电影对某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是平等的。
为什么外国的电影9分而星爷的一般8分?
为什么少林足球7?
我是真的受了刺激才来写一些想说的话,就像西游伏妖一样,不管你们能不能看懂,但是请不要说诸如“我们不欠你电影票了”,“星爷后会无期”,“大师您歇歇吧”这种无知的话,星爷不会为了迎合大众而拍什么,他只是在拍自己心里的童话和悲喜。
爱看的看,不爱看的出门右转。
我不爱文艺,也不想文绉绉的说话,甚至想对装逼犯们爆粗口。
至于我写的这段话,想喷就喷呗,来嘛
周星驰首次执导第一部导演作品《少林足球》,其实《少林足球》可以说是温柔版的《功夫》,它开启《功夫》的道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周星驰扮演对武术痴迷到底的星可以说是周星驰演过这么多角色里的柏拉图式人物。
他面对阿梅(赵薇饰)的表白也并没有传统爱情片中那样若有所失,企图找回阿梅。
在星的世界观中,他构造了自己的“少林足球”理想国,人性高于爱欲,他与阿梅仅限于精神交流。
星代表丰满的理想,然而骨感的现实自然就着眼于一落千丈的教练明锋 (吴孟达饰)和大师兄(黄一飞饰),明锋跪着讨好强推(谢贤饰),从这可见出做人不要太绝,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太绝惹人记恨最终也反噬自己。
而这一幕也可以联想到现实中的周星驰曾经跑龙套的时候遭到导演们的不屑一顾。
大师兄的扮演者黄一飞也因此片获得了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的男配角,可以说黄一飞在里面的出彩程度是越过周星驰的。
他生动的演绎出底层中年人的艰难生存,在职场中遭到老板的鄙弃,在求职中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与星合作好不容易上台演出还被观众戏弄,他唯唯诺诺的接收命运的安排。
这样笑中有泪的小人物留给《少林足球》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知不觉少林足球走过十八年,这些黄金配角大多数与周星驰分道扬镳,少数还继续跟随着星爷合作。
当时阿梅的扮演者有意于张柏芝,张柏芝嫌弃光头太丑拒演,而赵薇不肯剃头带上头套演光头,星爷灵机一动称阿梅是外星人。
张柏芝最终也无意影坛打拼定居于海外躲开那些众说纷纭的故事,而赵薇虽然在当时扮丑、光头等牺牲很多,但是她的一线女星地位无人动摇。
每次看到电影圆满大结局都非常高兴,现实中的人成就理想是很困难的,非常想要这个东西就要继续努力了,越努力越幸运。
现实也很骨感,愿我们追寻自己的内心战胜一切。
《少林足球》这么经典的一部电影,我没想到在豆瓣的评价竟然只有7分,我不知道豆瓣的网友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还是说是有人在恶意刷低评分?
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这样的奖项难道是假的吗?
我以前一直觉得豆瓣是文艺青年聚集的地方,那里没有其他地方的谩骂抹黑,我也基本没有遇到恶意刷黑的电影,可是少林足球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评分还这么低呢?
少林足球是我真正认识周星驰的电影,更早以前看的他的电影只是觉得非常的搞笑,而且一大部分是因为石斑鱼配音的缘故,但因为看了少林足球我才真正知道周星驰这个人,才去了解这个人。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和一群小伙伴租的碟片一起看的,当时就被这部伟大的作品震撼了,当时的我可能只是觉得非常的搞笑,特效也非常震撼,甚至幻想着足球就应该这么踢的,既有搞笑,又有热血,觉得男主角真的好厉害。
后来慢慢长大了,看的电影也多了,少林足球在电视上也是经常重播着,而每次重播我都会停留在这个频道,再次重温一遍,一遍又一遍,我已经忘记看了多少遍,星爷的其他几部经典作品我也已经看了无数遍了,熟悉的情节,熟悉的台词,甚至能够将一些经典片段的台词背诵出来。
长这么大看了无数电影,也就只有周星驰的电影才能让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重温,被电影逗笑,被电影感动,看着电影笑,看着电影哭。
关于少林足球已经有很多前辈高人解读过了,各种各样的影评也是层出不穷,各种独特的点评更是数不甚数,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而我也没有什么能力去解读这部电影,相信我的点评不会比其他人好。
首先我这是为了支持星爷才有了回顾星爷作品的行动,我认为我这不算是影评,只是看电影后的一些所思所想,不能构成解读电影的文字,对电影本身,拍摄手法,镜头转换,场景运用,音乐画面等等等等我并不是很懂,所以也不会从这方面评论,但少林足球是星爷编导演的作品,既然评论那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的。
好在我并不是写影评,也不是解读电影,只是说说一些感想罢了。
搞笑的无厘头表演是电影的精华,星爷也是靠着无厘头的风格深入人心,到少林足球已经达到化境,后来的功夫更是已经返璞归真,要论无厘头表演,天下唯有周星驰,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电影整体是搞笑的,但也有令人感动和深思的,开头星爷落魄的身影是那么孤独,加上非常有味道的音乐,我几乎都要哭了,其中有段镜头是星爷看着玻璃窗里的鞋子,又看着自己已经破烂不堪露出了脚指头的鞋子,可是他的脸上却是一副微笑的表情,然后被店员赶走,甚至用袖子擦了擦玻璃,当时眼泪真的要出来了,这种感觉真的无法形容,星爷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看的人心疼不已。
他跟师兄弟们讲,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呢?
是啊,因为他的心里有梦想,存在着一股热情似火的梦想,一股根本不会熄灭的火。
跟那队流氓球队的比赛,众人先是被狂虐,然后觉醒归位,这一段也是令人热血澎湃,看的人直呼过瘾,甚至比结尾跟魔鬼队比赛的一幕还要令人感到热血沸腾。
少林足球在特技的包装之中讲的不止是足球和功夫,还有梦想和人生,不论哪一样都是那么震撼,当年第一次看时,甚至一直以为,难道足球真的是这么踢的吗?
难道功夫真的可以用来踢球吗?
难道梦想不就应该是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吗?
少林足球可以让人看到很多难以企及的东西其实还是可以实现的,这不止是梦想,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少林队最后能够取得胜利,不止是邪不胜正,还有每个人心底的希望和梦想。
电影更多的是在说足球,说功夫,说梦想,星爷跟赵薇之间的爱情虽然笔墨不多,但还是有股淡淡的悲伤。
赵薇扮丑真的是有够丑了,开始出场时那个脸基本上不能看,完全是为了扮丑而扮丑,根本没有食神里莫文蔚给我的那种感觉,两人一比较,高下立判。
虽然赵薇的形象和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这段感情还是有些伤感,可能星爷开始对阿梅只有感激吧,只是感谢她能帮自己补鞋子。
众人聚餐那一段,星爷跟阿梅在树下说话,阿梅问他还需不需要她以后帮他补鞋子,星爷说不需要了,鞋子破了就扔了它,我再也不要穿破鞋子了。
阿梅听到后伤心欲绝,其实这里星爷跟阿梅的感情是不是爱情我也说不清,只是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也是一种缘分了,所谓的爱情难道不是由这样的缘分开始的吗?
星爷说再也不穿破鞋子了,这本身没有错,人就应该向前看,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要不然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可阿梅问他还需不需要帮他补鞋子,也是想要两个人在一起,可是如果不需要补鞋了,那不就是连这个人也不需要了吗?
是误会,可能也是一种诉说吧,一直到最后,我也没有觉得这是一段爱情,可能是太少的剧情吧,我更愿意说这是一段缘分,而不是爱情。
不管怎么说,这段感情还是为电影增添了一丝感动。
电影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诉说,感觉说再多都表达不了我的喜欢,就这样结束吧。
最后还是想发个感概,在广州参加政协会议的星爷,一头白发,满脸憔悴的样子看着令人唏嘘,令人心疼,他刚拍完美人鱼,想必是太劳累了,真希望星爷永远年轻,虽然实现不了,还是希望他能保重自己的身体,我会一直支持他,喜欢他的电影。
2015年2月9日深夜23:02于宿舍。
当周星星与吴孟达在电影《少林足球》中邂逅在人潮拥挤的大街上时,周星星用没来由的自信热切的推销他的武功成功学,不小心提到“瘸子也可以练功夫呀”,被触碰到了最痛的那根神经的达叔顿时怒不可赦道:“瘸什么瘸,你有的瘸吗?
”一语既出,惊世骇俗,那一声“你有的瘸吗”,壮山河,耸入云。
原来瘸也可以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利器。
别人常说,你自信了,就没人敢小瞧你,而我们知道,自信大多来源于过去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大多来自于在主流事务上取得在人群中高等序列性的成就,所以,这不是你说自信就能自信了的。
说白了,你有的瘸了,真的可能只是弱者的自慰,尽管叫的底气很足。
等等,什么是高等序列性,谁规定成就感就必须跟高等序列挂钩?
你会说,主流,但是主流也是有失灵的时候呀,比如说07年股市的非理性繁荣,看上去很美。
但你可能又会说,绝大部分时候,得,这回没招了。
我们总结一下,人的自信来源于在主流事务上在主流人群中取得绝大多数时间人们觉得可以称之为高等的序列的成绩。
难道,人只有这种活法吗?
只有“顶层”的那几位才活的像个人样吗?
法国的一位画家保罗•高更,在他三十而立之年的时候抛家弃子从零开始学画画,结果四十多岁便带着一身病死掉。
观察高更的画,你会感觉他的画法随时间的推移逐日变的质朴,慢慢告别了刚入行时主流的一些技法,特别是在大溪地岛画的几幅图,更富有神秘与宗教的意味。
后期放荡不羁的画法,因太不符合主流的胃口(也可以说是太过于超前),以至于无人问津,物质收入近乎匮乏,不久他也就远离人世了。
讽刺的是,2015年的2月份,高更的《你何时嫁人》画作以3亿美元成交,创下当今世界艺术品最昂贵价格成交纪录。
他没有迎合主流,一味寻求新的画法,力求创新,哪怕不合群,哪怕远离社会文明,去土著岛生活。
我想,也许世俗的时间对他没有意义,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而不需要他人的肯定。
《通往奴役之路》中哈耶克论述了如下两段,“对我们而言,根本点在于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完整的伦理准则(人类的各种不同的价值都适得其所)”,根据一个单一计划指导各种经济活动,这种企图会引起无数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由一个道德条规提供,而现存的道德根本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况且对人们应该做些什么也根本不存在一致的看法。
” “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
”一个普通天赋的人(30来岁在法国巴黎也就做个证券经纪人,30岁了才知道画画),做了非主流的事,在非主流的事务中找到自己的序列(尽管我就觉得他画的很丑),然后活的逍遥自在(精神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否定他的人生选择与价值呢?
BBC于1959年采访英国哲学家罗素时,问倘若这段录像如同死海古卷一般,在一千年后被人看见,您觉得有什么该对他们那一代人说的呢?
在道德方面,罗素前辈道:“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
在这个日益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共同生存,而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与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
”瘸与不瘸,并不是我们百分百能决定的,况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像罗素这样的翩翩佳君子待人和气善良,总有一部分等级观念强盛的人喜欢看着别人不爽来找幸福,如果非得有些人执拗于自己的价值观至上而弃他人于不顾,那么你也可以大声说道:“嘿,小子,你有的瘸吗?!
”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代表作之一,由鬼才导演周星驰执导,并与他的黄金搭档吴孟达等一众明星共同演绎。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一经上映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当时有“黄金右脚”之称的明锋(吴孟达饰)因一场被师兄强雄(谢贤饰)设计陷害的比赛而断了右脚,名誉扫地。
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有着惊人脚力的星(周星驰饰),并说服对方练习足球,参加不久后举行的“全国超级杯足球大赛”。
《少林足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足球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友情和坚持的电影。
影片中的角色们虽然身怀绝技,但他们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
他们有的曾被陷害,有的曾遭遇挫折,但他们都选择了重新站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梦想。
周星驰的电影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以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变得丰富多彩。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特点,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让人感同身受。
此外,《少林足球》还展现了周星驰对细节的把控和对创新的追求。
电影中的特效和音效处理都让人眼前一亮,而他对足球比赛的描绘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电影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虽然《少林足球》在2001年因为某些原因在大陆被禁,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这部电影在香港和其他地区的票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获得了多项奖项的认可。
此外,《少林足球》还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被称为周星驰作品序列中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
二十年过去了,《少林足球》的影响力依然不减。
这部电影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足球比赛的魅力,更让人们看到了坚持梦想、友情和勇气的重要性。
它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感动的电影,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追求梦想的日子。
总的来说,《少林足球》是一部充满创意和激情的电影,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足球比赛的魅力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无论你是足球迷还是电影爱好者,都不应该错过这部作品。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这是影片中的台词,也恰恰是影片主题的最好注脚。
广场上一个穿着破鞋扛着两袋破烂的小伙子,实际上是少林功夫的金刚腿传人,梦想着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瘸着腿、挺着大肚腩的糟老头子,原来是28年前的黄金右腿,梦想着带一支自己的球队参加比赛;用太极功夫做甜在心馒头的“丑小鸭”,梦想着变美丽找到自己的爱恋;街边形形色色的路人,有的想成为伟大的作曲家,有的想成为舞蹈家……一如平淡无奇生活中的我们。
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大都如金刚腿的师兄师弟一样,在现实面前消磨了斗志,甘于为一日三餐忙忙碌碌而不再追寻最初的理想。
现实常常很无奈,无法选择,但像金刚腿那样在谋生中不忘实践梦想的人们,是多么可爱,可敬。
电影的配乐和片头漫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这部电影很多遍了,每次听到那段熟悉的音乐,再泄气难过的心都能重新振奋,这也正是星爷特有的魅力——嬉笑怒骂中道尽现实残酷无奈,泪中有笑笑中有泪温暖人心。
以前的周星驰到哪里去了?
现在看,依然能够笑,不过想起,这是星爷和达叔这对华语电影最出色的男性搭档的最后一部电影,于是就凄凉了起来。
以前看的。前面还可以哎。到最后也忒没创意了吧
- - 我现在一看到周星驰就想到隆昌路。
即便不能再相见 至少曾经一起肩并肩
与时俱进的周星驰
@2009-06-29 01:21:43
赵薇胆儿多大,剃光头!
【5.3】这片的剧作...已经是为了“热血”和“搞笑”全然罔顾逻辑了。不只是一两个地方没有逻辑,是全片都没有一丁点逻辑,编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并不是“无厘头”三个字就能随便掩盖过去的缺点...而且大多数时候的“热血桥段”和笑点都很尬...
本质是意淫
看不下去了
如火星人拍出来般的拙劣幼稚的文戏和审美怪异低俗的动作戏的结合体。这个评价同样适用于《功夫》,但《功夫》尚有一些还不错的场景,这部就纯粹是群魔乱舞。
看十分钟就知道和《功夫》是一部电影两张皮,敢说周星驰作为导演的才华为0。讨厌他电影里所有的特效,充满了轻飘的“奇迹”。讨厌每个镜头都想要“颠覆你的预期”。
周星驰江郎才尽的见证
赵薇的光头需要画多长时间呢
周星驰的大多数电影都是这样,乱哄哄的,场面聒噪,处处充斥着演员的自恋,给我的感觉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地描述小人物,剧情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拍,弄得支离破碎,没有摄影的美感,台词多是下流粗鄙的语言,人物刻画扁平,毫无逻辑可言,反派就坏的没有理由,小人物卑微的令人不适,恰恰相反,我认为他的电影一点也不励志,就是在嘲讽,恶俗地搞一些没有笑点的笑,从花絮也看得出来,一点也不好笑,在那自high。这部电影脱离了基本的足球规则,观影过程如坐针毡,出于对周星驰的尊重才让我坚持到了最后,放到现在看,电影真的不怎么样,评分虚高。
与周星驰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部电影远没有那么好笑。尤其是前半段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的刻画实在辛酸,尽管已经用了大量的戏谑和夸张手法,看了还是特别叫人难过。教练,少林师兄弟和阿梅的人生其实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却要遭受很多的白眼、压迫和欺凌。那句“人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堪称振聋发聩。对于体育赛事和整个行业黑幕的讽刺相当辛辣,假赛、嗑药……哪怕到了今天,谁又说不是呢?
男朋友说,其实周星驰是个很悲观的人,他电影中的人物,常常上一秒刚得到一个好消息,下一秒说不定就踩到了狗屎……
同二十年前一样,强雄再耍阴招令“少林队”节节败退,关键时刻,阿梅现身
这个周星驰的创意想象力的爆发力比《功夫》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