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无法接受对这部电影的6.几分的评价。
虽然电影在情节安排和剧情展开方面确实还需火候,但我觉得这很可能是预算问题,毕竟这么宏大的主题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去讲真的很难。
抛开这点,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是带着极大的诚意的,无论画面配乐还是在电影意义上。
我要不是看评论,其实我觉得剧情也还是很顺理成章的,就像我在看宫崎骏和今敏的电影一样,别人总能挑出一些别扭,但我在看的时候都觉得很合理。
我觉得很多人看动画电影的时候,缺少看动画的某种条件,我暂且说是童心。
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我觉得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算了,越说越乱,咱没什么文采,不知道把意思表达出来了没。
过了一年,我重新来补充这段评论。
对于这种每个人褒贬不一的东西,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导致的。
之后看过一些介绍人的思维的资料,我觉得算是在理论上对我之前的评论有了支持。
看动画片,其实与欣赏绘画一样,我们可能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就是右脑和左脑了。
当你在欣赏时开启的是左脑模式,你就会加入很多逻辑判断。
比如,你会觉得火山不应该会动之类的。
你完全是在把看到的东西和你知道的东西对号入座,当你如此的时候,你甚至在分解画面配音配乐等各个元素,事实上,与其说你在欣赏,不如说你只是想看懂。
而右脑模式,是不加任何逻辑和价值判断的。
这只是我大概的简述。
思维的东西,它就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过程。
我无法说明白它是什么,只能描述一下它是怎么样的感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一些关于左右脑的东西,其实这个很重要,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思维的改变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高度的。
如果有同学看完了上面的叙述,肯定会觉得我说话逻辑不行的。
(笑)确实,我确实在表达逻辑上很差,因为用右脑思维的时候,你会直接想到事情的整个面貌,没有什么第一第二,它们就像一堆乱麻,很整体,无法分解。
最后提一句,我是左撇子。
这部影片以前知道是因为Kokia的那首《调和之音》,这首歌确实好听。
但是,这是部电影,歌归歌,电影是电影。
看过之后,其实你不必太认真了。
这部电影仅仅是告诉你一个小小的故事。
剧情实在经不起推敲。
人物间的感情以及行动找不到行为学的解释(或者解释为故事世界里面的文化与我们不同)。
而关于少女图拉的选择其实也没什么明显的理由。
这部电影可能做成连续的剧情会丰满些。
毕竟很多地方需要铺垫。
如果你是冲着科幻动画的字样看的,如果你已已经看过了攻壳机动队、看过了苹果核战记,可千万别以为这部会和它们接近,我就是这样大失所望的。
说实话,没啥科幻的,世界的崩坏交待的潦潦草草,森林中的人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不是人,还是人类机械文明和自然的抗争这样的故事,宫崎骏的幽灵公主比它强多了。
画风很精致,但节奏太慢,毫无新意,结尾阿基多从果实中复活,与十几年前的漫画《統梦》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开场的音乐很激昂大气,努力找原声中
其实我也不知道当时为啥我下了这个片子,大概是由阿基德想到了基德吧╮(╯▽╰)╭一开篇KOKIA的声音让我一激灵——我听过KOKIA的所有专辑,这首歌不是最难听(自测)也逃不出Bottom 5!
但配上片头动画还挺带感这是怎么回事= =画风和诸如“为什么山会移动啊喂”这种原则性问题我就不想吐槽了,但以一个正常女性的眼光来看,这特么不就是屌丝的逆袭未来版么!!!
你说一个乡村非主流阴差阳错跑到了充满现代化科技的地方并认识了一位美丽少女并使之苏醒于是乎爱上她了。
这很正常啊,但接着人家美丽少女忍受不了农村艰苦环境要回家了回到现代化社会你为啥死磕就不让人家走我真心很好奇啊!
还有帅大叔,你费尽心机不就是为了翻身农奴把歌唱从旧社会大步踏进社会主义新时代嘛,为毛跟小乡非打输了变植物人以后说了一句“这是我另一种生存方式”这种怪怪的话?
然后少女请你告诉我你跟乡非什么时候感情升华突飞猛进的?
一点预兆都没有就投怀送抱了这点让我很是接受不能啊!
还有为啥乡非他爹变植物人了就一辈子瘫了,乡非变植物人了还能从果子里爬出来跟重生似的?
这是男猪脚的特殊待遇么?
其实我觉得我看这片子这么不爽最重要的原因是:乡非的声音太难听!!!
嗷!!!
我是声优控啊!!!
声音跟小鸡崽子似的男猪脚让我情何以堪啊摔!!!
看过了《银发的阿吉多》好几遍。
歌曲非常的好听,画面质感美轮美奂。
有人说剧情淡薄,可是我反而觉得剧情明线暗线都有,令人心肺都无法承受呢!
银发的阿吉多/银发的阿基多/銀色の髪のアギト/Gin-iro no kami no Agito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讲述当初绿化研究试验在月球上,一名科技人员为了达到成果的快速进展私自用了一些非常手段以至于森林急剧智能化毁灭月球来到地球生根并且给地球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紧急时刻,博士的女儿和科研人员逃到了休眠区,躲过了灾难。
(其实这有点不合理,难道他们早就预见了在月球试验能给地球带来灾难?
)女孩子苏醒以后地球已过50多年,新一代的人类在废墟中长大,已经习惯了智能森林与人类共存的生活。
新一代人类阿吉多爱上了这个博士的女儿图拉,在图拉企图启动博士的Italk毁灭智能森林这个试验产品时,阻止了图拉。
图拉放弃了毁灭智能森林的决定。
跟阿吉多一起生活。
其实我这样说,非常的泛泛。
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比如“森林吞噬人类,人类孕育森林” 其深意还要看了影片才能感受到。
至于,图拉没有毁灭人类错误的实验品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还是爱情盲目的冲动也值得思考。
想了想,觉得森林能让人类的精神永存,也可以在关键的时刻让人复生这点其实很可贵。
可是,人类的自我孕育能力等等总是与其相冲突的,所以觉得这种智能树似乎又有着过于霸道的怪异,如果一开始就把图拉交给大树,图拉可能就被吞噬了呢!
所以,智能树也让人觉得很恐怖呢!
想来想去,又觉得当时人类已经那么少了,智能树总算保住了人类文明,其实也是不错的。
鉴于当时的那种状况,似乎将错就错反而是一种好的选择。
我觉得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了!
至于是应该归于尘土,还是应该归于森林呢?
值得去思考…… 最后……我鄙视那些说这部电影剧情单薄的人!
这部动画本身的创意是很好的 与环保问题自然问题息息相关 可惜手法上有些刻意以至于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
穷极无聊才看的,本来期待就不大。
开场的确是非常抓人的,声音配着满目疮痍的有种特别的张力。
画面诚然细腻流畅,却缺少精神,总看着不那么合理,不那么印象深刻。
可能是很多东西不明晰吧,比如森林深处那两姐妹,比如天空中那四分五裂的月球,还有几个强化体就建设了城市,比如那个核心技术istalk,算来重要情节都交代的很笼统。
人物的心理也刻画不足,转变较突兀。
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成了可看性只在开头寓意非常概念化除了画面其它元素都嫌粗糙的片子,平庸得可惜。
个人认为如果把地点改为月球更稳妥些,毕竟用生物技术开发改造卫星然后引发大面积灾难好似更说的过去,剧情里对立的就两个城,地球上可不是就日本呵,再加上森林疯长的能量并非凭空而来,能毁灭整个星球亦是不易。
还有一个半小时叙述这故事失于浮泛,要么精简设定,要么延长时间,干脆改成tv版也行,反正现在的动画多是非现实题材,多这部凑趣也无妨,不过这种末世的科幻的题材好像有点过时呢。
话说回来,从这片子来看,一部佳作到底要具备什么呢,想象力谁都有,固然不同设定各有特点看起来保证不重样,但也只是看起来,能吸引眼球,并不一定留得住心。
很唯美的故事,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被主角乐天的性格所感动.说来可笑,这部片子很早就看过了,之后偶尔都会想起主角被麻醉之后半梦半醒还一直执着于楚拉楚拉,还有主角几乎总是挂在嘴边的微笑.小时候看花仙子没什么感觉,现在长大了反倒是被一部动画片感动了.另外,这部片子的制作方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大的心血的.但是却由于宣传经验不足,或者经费都投入到制作,忽视了宣传费用的重要性.票房失败了.寄托于中国院线市场的希望也因为不过审批而搁浅(不过最终还是在中国市场出了DVD).所以制作公司gonzo也因此一蹶不振,之后财政一直处于破产边缘,终于在3年之后(2009)在东证退市.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再看这部电影,总是觉得弥足珍贵,倍感珍惜.
每一样事物存在在这地球上都有自己的必要,所以少了谁都不行!
人类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智慧高而去摧毁什么!
因为有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伤害,大自然会加倍的奉还给我们!
地球不会那么快毁灭,但那是迟早的事!
电影告诉我:我们得和平的共同生存!
《银发的阿基多》这片子,如果冲制作公司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
因为它迟早要在国内上映,所以我才决定先看看网上下的字幕版,如果好看再去电影院忍受周围没完没了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纯情提问。
结果事实证明它维持了GONZO一贯的水平,所以也没有辜负我长期以来对GONZO的歧视。
脱离了地表的火山怎么还能流岩浆、被击碎了的月亮怎么还能整个儿那么在天上飞之类毛病就不说了,反派的退场方式过于土气也是个问题,而我所关注的的是,女主角楚拉二话不说下定决心去恢复旧世界,大概可以归结为“心念故国”之类理由,这也算还在我们的理解范畴之内;可阿基多为了一个认识没多久的姑娘就毅然决定去当强化人然后立志把她带回去,原因就十分莫名。
说是一见钟情也没啥具体表现,说是什么思想理念、民族大义等等方面的冲突更是看不出来,难道是因为缺乏母爱所以对比自己大的女孩子特别有好感?
而阿基多冲到火山的中心深情地对女主角说“楚拉,回去吧”时,姑娘的那声“啊?
”,其实就相当能代表观众的心声:你小子到底想干啥?
话说剧情过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故事由生活片刷地变成了战争片,当时的感想也不过是“节奏把握得不好,在前面的生活片部分多做点铺垫,或者把生活片的分量分点儿给战争片就好了”,而当故事发展到高潮(嗯,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应该是高潮……)部分,看见楚拉为了阿基多决定停止那个什么什么计划,才让人真正觉得不可思议了:要你恢复旧世界你就恢复,要你停止你就停止,有点主见好不好啊?
当然宽容点说,她怎么选择都无可厚非,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剧情的所有转折都太突兀了。
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只怕稍一走神,就会惊觉跟不上趟了。
而说到底,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设定太大(这是GONZO系动画的通病),解说太少,心理描写和铺垫也太少。
换句话说,也许这个故事并不适合剧场版的容量…… 当然,如果是GONZO的话……就算是改成TV版,估计这片子也依然不会辜负我的歧视的——虽然和《岩窟王》比起来,这片子的结局已经算是相当正常。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