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几个荷尔蒙旺盛的大学生一起听着歌飞了点叶子,趁着high劲儿拿起摄影机随便拍了点素材,等清醒时候攒巴攒巴剪一剪,发现缺了点中心思想那就强行安个love主题就上映了。
首先要承认里面很多脑洞确实挺逗的,尤其是一些故意错位的对话,又尴尬又好笑,是高级的笑点。
但是抛开这些小机灵,你并不能get到这个电影要表达什么。
我感觉整体观感最好的是开头三人组第一次从后门进去酒吧的那场,至少叙事、人物性格、节奏和情绪是统一的。
越到后来,脑洞就要越盖过情绪,你不知道男主角为什么忽然就和妈妈吵起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转头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其实索性要飞就飞到底,把音乐美术造型和影像语言都做到极致;做不到你就踏踏实实讲故事。
前面飞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最后生硬地安一些大俗套路讲大道理,太没劲了。
我采访过一个老牌摇滚乐队的主唱(为了避免看起来像装逼就不说名字了),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现在演出,底下的观众其实挺好伺候的,你给个鼓点下面就能high起来,但其实你说你这个音乐有多好吗?
不见得。
”当然,即使不是多好的音乐,如果你完全享受其中,这个幸福感不分高低。
但是如果你听完一段音乐,或者看完一个这样的电影,跳完笑完以后,留不下任何印象,带不来任何回味,那实在不能因为它包着朋克音乐的外衣和有原著撑腰,就盲目去歌颂。
朋克遭遇外星人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如果理性去分析剧本显然失去乐趣,但即便细思,影片的做梗与填坑还是足够令人满意。
爱与自由!
你能真切的从创作者身上感受到那份最简单的激情之所。
类型片混搭之翘楚,所有形式又都是点到为止,极具格调且不觉刻意。
一种永不过时的“过时”之感,多年后看起来仍旧会意趣盎然。
最重要是美妙而难忘的影院经历,独自一人观看定体验不到,相信经历过都还会反复回味。
那些此起彼伏的影院笑声是释放与自嘲的复杂结合,“因为我是艺术家!
”大家甚至拍手叫绝。
怪人与怪人谈恋爱,怪人可以随意组合,像是一种类型片,这样的片子可以很真诚,对特定的怪人抱有一种亲密,也可以很坏,很虚张声势,把怪人分割成一个个激起人情绪的片段,水牛城是真诚的,前段时间的fuck青少年杀人组是不真诚的。
派对搭讪秘诀是百分之八十五的真诚和百分之十五的商业,喧闹,惯例的成分,但是没有十分不真诚的地方,没有诚心把这种组合当做卖点。
即使是两个人玩闹的那一组镜头,像是一段随处可见的mv,但我还是能体会到一种情感,而且男女主的状态也不错,包括服装。
朋克到最后一段泄气了,就是妮可基德曼说话的那段,为了显示朋克的酷可以对抗一些东西,朋克就失去了力量。
最后的结局是男主角把经历写成了书,这样的结局经常让我失望,因为写成书意味着一段关系的新鲜情绪的彻底终结,这让前面的故事都落了空,即使最后他的孩子穿越宇宙来看他,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挽救,但依然不能算一个好的结局。
可这个电影依然让我开心,对外星人的描述,情感的甜蜜程度,范宁的服装和状态,让我想到高中,电影与一个人的当时的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些东西包括小说和音乐起到坐标的作用,这种坐标可以被人为制造,但肯定不会是你预想它成为的样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昨晚看了一个讲去夜店怎么撩妹的片子。
怎么撩妹是没学到,不过倒是嗨得我整晚睡不着。
满脑子都是这个黑眼圈的小妹妹,在耳边用最大分贝为我疯狂打CALL:“爸爸!!
生吞我!!!
没错,平时不食人间烟火的艾丽·范宁小仙女,在这部电影里被改造成了上面这样↑
妮可·基德曼更夸张:
这个造型应该致敬的是David Bowie在1986年电影《魔幻迷宫》里的造型。
emmmm……那么这部标题党的嗨片就是——《派对搭讪秘诀》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是什么让两位女神“走火入魔”?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原著小说作者,都不是正常人。
小说作者尼尔·盖曼,写奇幻小说的,然后他把什么世界奇幻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都拿了个遍,恐怖大师斯蒂芬·金为他真情点赞:他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库”。
他的小说风格诡异怪诞,大概可以用他一本书的名字来形容——《高能预警》。
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长着一张二次元的脸,而且真的就是《冰上的尤里》维克托的漫画原型。
长得很动漫,拍的电影却很摇滚——自导自演的《摇滚芭比》,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妖孽”,没错这真的是导演本人;
第二部电影《性爱巴士》,听名字就知道有多粗暴了。
总之,风格很“妖”。
好了,集齐了这几位非正常人物的,到底是个什么派对?
到底有多嗨?
派对是朋克的派对女孩是外星来的女孩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伦敦。
1977年是一个很神奇的年份,世界各地都在发生一些大变革。
詹姆士·厄尔·卡特当任美国总统;电影《星球大战4:新希望》上映;猫王去世;中国恢复高考……对于英国来说,这刚好是一个很嗨的年代。
1977年英国性手枪乐队创作了一首英国国歌同名单曲《God Save the Queen》,把女王比作法西斯的政权,推动了整个欧洲的朋克浪潮,无数青年受其鼓舞,身穿奇装异服,高呼歌里“没有未来”的口号。
我们的主人公,就是来自葬爱家族的三个朋克男孩里,里面最不起眼的一个。
名字叫Enn。
他痴迷朋克,画朋克漫画,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唱片机,跟着The Damned的音乐动次打次。
跟欧美青春叛逆电影里的大多数相貌平平还内向的小男主一样,Enn还是个处男,满心想着如何在派对上Get a girl。
夜深了,朋克男孩们来到当地辣妹最多的朋克酒吧,Enn哆哆嗦嗦向一位红发妹子搭讪,却只收获了妹子的一枚假笑和整个酒吧的嘲笑。
朋克男孩们不甘心,还想来一场“After Party”。
大晚上的,很容易撞鬼的啊,男孩们果然迷路了,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一栋发着五颜六色妖光的大别野前面。
推门,这是走进了《大开眼戒》片场吧?
简直比《大开眼戒》还要大开眼界。
这个趴体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全都把自己裹在五颜六色的塑胶套套里,做着高难度的瑜伽动作;
尬着从未见过的诡异舞蹈;
朋克男孩里最帅的这一个,凭着高超的搭讪技巧,立刻撩到一个橘红色的小姐姐。
找了一个小黑屋,小姐姐就慷慨献身,就在关键的那一刻,诡异的事情来了——
这是哪里来的第三只手?
小帅哥睁开眼,发现小姐姐身后“长”出了另一个男人,正饶有兴致地盯着他……年度最诡异3P现场就是这了吧。
小帅哥,OUT!
万万没想到的是,最不会撩妹的Enn,最后还是撩到了妹。
还是一个仙女一样的妹妹,这厌世脸、这one piece的淡黄色小裙子,高级。
妹妹很cool,看见偷偷摸摸的Enn,直截了当地开场:我是Zan。
Enn就很不会接话,傻乎乎的cue自己:我很迷朋克,你能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这波撩妹开场,我就问你尬不尬?
Zan却被朋克这个词迷住了:什么是朋克?
然后顺手剪掉了自己的裙摆。
Enn兴奋地指着被剪掉的裙摆:这就是朋克!
好奇少女Zan瞬间被吸引,决定跟他私奔,去认识一下什么是朋克。
(下方轻微剧透提示)什么是朋克什么是爱其实这一屋子都是外星人,他们是来地球体验生活的。
而这个叫Zan的外星女孩,只有48个小时可以活了,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48小时后她就会被家族中的长老吃掉。
Enn带Zan来到自己的“秘密基地”,这里贴满了他创作的朋克漫画,漫画的主人公叫“病独男孩”(Virysboy)——他四处传播自己,感染其他人,去拒绝盲从、反抗法西斯。
对于这个说法,Zan的理解就很有趣了:所以对付盲从的解决方法,是强制受精和克隆吗?
外星女孩和地球男孩的交流等于鸡同鸭讲,却把每一句错位的台词都说成了真理。
即使听不懂Enn的理论,Zan还是被打动了。
来自星星的Zan行为可以说是非常古怪了,才刚认识就不顾一切地舔他、摸他、抱他……
让男孩摸她的咯吱窝;
用科学研究的眼光,观察男孩的……
即使不懂女孩的行为,男孩还是觉得她可爱。
48小时的爱情来得简单,就是男孩不断打破女孩所遵循的“外星守则”,女孩不断地刷新男孩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那么什么是朋克呢?
他们的“48小时朋克体验课程”,包括在废弃的下水道管道旁摘番茄吃;
把薯条汉堡砸在“禁止乱扔垃圾”的地方;
外星少女第一次尝试亲吻,却吐了出来——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喝酒。
朋克看起来光怪陆离,但其实简单得不得了,就是“破坏规则”。
就像影片的高潮,外星女孩被朋克教母重新打造,化浓妆穿破烂衣服,站在台上用嘶吼的方式嘲讽、唾骂、唱出他们族群的历史:
他们像哺育婴儿一样哺育我们直到进食时间他们将我们血肉撕开他们将我们生吞就像巨人吞食神明他们将我们活剥就像朋克吞并摩登将我生吞!
妈咪!
妈咪!
把我活剥!
爹地!
爹地!
这段建议搭配音乐感受。
电影的后半部分,就像一杯怪味朋克混杂着爱情甜味的鸡尾酒,多喝几口就要癫狂。
好了,道理我都懂那所以派对上到底怎么搭讪女孩?
废话了这么多,其实搭讪的秘笈还是有的。
而且,非常干货。
比如一开始小帅哥撩橘红色小姐姐的这一套:
但这一套只骗来了一场不堪回首的3P经历……其实回看Enn对Zan的整套搭讪过程——尬聊开场、讲一些妹子听不懂的东西……都是“搭讪”的错误示范!
但,他还是撩到了妹子,还让妹子给他生了小猴子。
为什么呢?
影片最后,小胖子问小帅哥和Enn,到底怎么撩妹?
小帅哥说:
Enn说:
用人话再翻译一遍,就是——“撩”,是没有用的,得用真心,做你自己,才能真正收获爱情啊。
从上周末开始,一年一度的上海电影节抢票大战刷爆了社交媒体。
作为国内唯一的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即将于今年迎来自己的20周年。
每年的展映开票日,几乎都成为影迷最疯狂的日子,去年甚至出现网络购票平台被挤爆的现象。
而在今年,根据票务平台的数据显示,开票当日1分钟之内售出5万多张票,5分钟内售出票数突破15万张,线上抢票2小时后,票池里热门票几乎抢光。
更有甚者,一些特别热门的电影更是被黄牛炒上了天价。
比如今年戛纳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小偷家族》,就衍生出了各种段子:手握一张《小偷家族》的电影票,就拥有了一套内环地铁房。
迷影君的朋友圈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朋友,抢到票子了伐?
对长三角的影迷来说,上影节固然是一场电影饕餮盛宴。
但对于身处于偏远地区的影迷来说,却只能默默围观。
虽然去不了上海,但是贴心的迷影君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部今年上海电影节展映的热门影片——派对搭讪秘诀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乍一看片名,或许会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撩妹套路的校园喜剧。
但其实片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喜剧,它讲述的是一段朋克青年爱上外星女号的跨物种爱情故事。
电影根据著名幻想文学作家尼尔·盖曼的同名小说改编,原著曾经获得过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的提名。
尼尔·盖曼的作品和一般的畅销小说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既有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也有光怪陆离的奇幻设定,而且他的小说向来经常充斥着大量的宗教和社会符号。
著名的恐怖文学作家斯蒂芬·金就曾经盛赞他为——装满了故事的宝库。
尼尔·盖曼的作品也被多次搬上银幕或荧屏,并创造过不少经典《鬼妈妈》、《星尘》等。
最近一次是邪典重口神剧《美国众神》,还记得那个下体吃人的高能场面吗?
所以这部根据尼尔·盖曼小说改编的《派对搭讪秘诀》也不是什么爱情攻略,而是一部把喜剧、科幻、音乐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反类型青春电影。
影片的导演是美国著名的“文艺怪咖”——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这位导演作品不多,但却收获了不少文青影迷拥趸,在此之前他的《兔子洞》、《摇滚芭比》和《性爱巴士》等作品,无一不是又酷又飞的名作。
米切尔的作品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风格化美学,又带有一种奇异的梦幻感。
而这些风格都被延续在了这部新作里,甚至玩得很嗨,以至于有观众把这部电影的观感形容为——最朋克的嗑药神作!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伦敦街区,此时正是英国朋克摇滚崛起的年代。
什么是朋克?
朋克最初是一种摇滚乐的音乐形式,但随着当时的一批朋克乐队的风靡,逐渐让朋克成为一种亚文化。
在这种风潮之下,又催生了朋克群体——他们反主流、反威权、反秩序、甚至反政府。
在当时,大批的伦敦的青年对社会和未来感到无望,他们消极反叛的对待着一切,四处发泄着自己过剩的精力,向世界宣泄怒吼。
电影的主角便是三个痴迷朋克音乐的底层少年,整日流连于伦敦的各个地下朋克俱乐部。
三个人每天幻想着能够参与一场朋克革命,嘴里总是哼着性手枪乐队的名曲“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
这首歌里唱出了三个叛逆青年的心声:女王不是人类!
英国梦中没有未来!
三个人总是流连于各类摇滚迷的聚会派对,可主角Enn却苦于始终撩不到妹。
这一次他们又试图溜到当地的朋克教母所举办的摇滚派对,想要趁机搭讪把妹。
饰演这位摇滚教母的是与导演米切尔二度合作的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在这部电影里女神彻底放飞自我,颠覆出演一位造型夸张的朋克女王。
Enn在派对上积极搭讪,可不管怎么努力,最终都只换来女神的一句“呵呵”。
这让Enn倍受打击,被赶出来的三人组游荡在大街上的时候,却意外一栋神秘的别墅当中。
别墅里正在举办一场奇怪的派对——所有的派对参与者都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皮衣,肢体和动作也都很诡异。
他们分别穿着六种颜色的紧身皮衣,白色、红色、紫色、蓝色、黄色、橘黄色,非常后现代。
并且伴随着未来主义的迷幻音乐,一个个眼神空洞地做着高难度的瑜伽动作……
这哪里像是派对,更像是一种邪教组织的行为艺术!
可三个颓废叛逆少年却压根不在乎,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在派对上搭讪撩妹,一尝青春性爱初体验。
可计划很美好,但现实却是这场派对并不简单——派对其实是外星人活动群聚地。
三人组中,有人率先搭讪成功,于是立刻进了房间,准备和女神来场深入交流。
但他没能想到的是,他不仅没能啪上妹子,而且还差点被爆菊——这个外星妹子居然是雌雄同体!
而与此同时,男主角Enn却意外遇邂逅了一个叫Zan(艾丽·范宁饰)的女孩。
她一出场就是怒怼族群里的大家长,然后愤怒的拿起剪刀把长裙剪断,裁成超短裙。
这一幕离开吸引了朋克少年的目光,Enn情不自禁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朋克!
呆萌少女对Enn所说的朋克产生了兴趣,决定和他私奔,见识一下什么是朋克。
而Enn也对女孩一见钟情,以为她是误入邪教的单纯少女,毫不犹豫地把她领回了家。
可事情并不简单,这个这看似很容易亲近的女孩其实来自外星的神秘种族。
更重要的是,她在地球只有48个小时可以活——按照他们的习俗,之后就要被族群的长老吃掉。
已经爱上Enn的Zan,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护自己的族群,还是留在Enn的身边?
而随着隐藏在仪式背后的黑暗秘密逐渐显露,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年轻人还要经历更大考验,双方生存的星球也将不复原样
故事听起来很扯,但是看上去真的相当迷幻,这就是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的风格。
导演显然并不满足讲一个烂俗的与外星女孩相爱的故事,而是在这部另类摇滚科幻喜剧中加入了大量的英国历史和文化的隐喻。
比如,电影中紧身衣外星人的形象非常接近与库布里克的名作《发条橙》的造型。
而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朋克女王的造型则明显致敬了著名摇滚巨匠David Bowie1986年的电影《魔幻迷宫》里的造型。
从风格上来说,电影像是导演的前作《摇滚芭比》的癫狂与躁动混搭了《猜火车》的青春与怀旧感。
但是该片的青春更为奇幻,它和硬核科幻本质毫不沾边,更像是一个少年眼中这个世界的狂热投影。
后现代主义的屋内装饰,外星人身着的夸张服饰,大胆的撞色处理分外夺目。
几乎无处不在给观众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初看雷人,细看却不得不惊叹于这种风格化的美学。
除了朋克之外,《派对搭讪秘诀》最大的亮点是cult。
迷影君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影的结尾,本来的终结对决,却衍变成了一场颓废朋克大战中二外星人的荒诞戏码。
使用的武器是音响,绝招不过是一招抓奶龙抓手。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台词也英式幽默横行,不少台词更是堪称金句:朋克是忧郁燃尽后的产物。
我没有性生活,性生活已经过时了。
这种另类的恶趣味就是导演所追求的朋克精神,让所有观众跟随着导演一起享受嗑药般的快感。
这样的电影固然会造成一定的观影门槛,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说“WTF”。
不过即使你对摇滚乐并不了解,也不会妨碍影片的观影体验。
毕竟看这部电影的本身,就是在经历一场先锋的艺术体验。
本文发表于公众号【迷影映画】(ID:miying1994)
《派对搭讪秘诀》:极富想象力和炫丽色彩的艺术品,以70年代的狂放朋克浪潮为背景,追逐爱与生命的意义,将爱用潜入身体的病毒作比,I wanna be your virus,配合充满毁灭气质的朋克乐,能量强大到难以自持!
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John Cameron Mitchell)集导演、编剧演员、作曲、作词和编曲与一身。
《愤怒的九寸》里化身变性华丽摇滚乐手,追逐爱与自由;《性爱巴士》里打开性别壁垒,创造更为纯粹的爱欲世界,想象力惊人!
此次的新作更是加入外星生命的奇幻元素,依然色彩斑斓,外星生命的服饰及风格设计充满浓重的复古科幻气质,生命的同体分裂,堪称行为艺术展示。
看他的电影,绝对是一场先锋艺术体验!
这片子算是我见过这个模版玩的最好的了其实就是一个与不同种群/种族/民族/种类接触的故事1.因为机缘巧合/阴差阳错认识了不同的种族,经历了种族中的一个人走入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与她/他的不同,她觉得十分新奇,经历过一次高潮事件,你们的关系加深了(片子中是livehouse的合唱),这个片段一定得够精彩,就像那谁说的一个片子里为数不多的两个好片段。
(其他的都是普通片段就行,得问问基隆支柱原话是啥。
)2.之后因为你的种族和他的种族有不同,你必须要为了她去对抗她的种族/对抗自己的种族(《亚特兰蒂斯》里是这样的。
)3.最终一定得是好莱坞式结局,顺带一提,《把妹》这个孩子旅居回来的结局着实感动到我了,典型的先抑后扬,直接扬肯定就没啥意思了。
你是你,她是她,当你们在一起,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还有蛮不错的一点是虽叫《派对把妹秘诀》其实和派对把妹的关系并不大更像是成了一个麦格芬但最后还是扣着片名来了个段子这种片名与主题大概率无关但若即若离的感觉对起片名特别有帮助就是那种明明片名很吸引你你自己脑子出了个片子谁知道他讲的却是另一个故事因此我得出片名内容一定要低俗(把妹)而形式则一定高雅(秘诀)《派对把妹秘诀》欧盟影展完美收官!
到处橡胶,字母圈重度宣传片,所有画面一秒变AV。
看得我只能想到直男小男孩给女孩看AV嗑药以得到机会强奸对方的新闻桥段。
果然你们英国人喜欢把所有的性爱指南都做成av。
满嘴“成年人会吃他们的孩子”,然后把男孩女孩聚集起来看现场群交,于是导演本人和编剧(盖曼代表)扮演了一把皮诺曹里对男孩说“你爸爸骗你,他怕你变得比他牛,所以你跟我们走吧”的拐卖儿童人贩子。
充分说明了对十六岁儿童脑袋保护的必要性。
至于主线,未成年妈妈怀孕拯救文明?
所谓朋克就是脏乱破群交,求出位求出名?
男孩要求与少女做爱,理由是“病毒有爱”?
祝编导和盖曼本人由此彻底糊墙,谢谢。
说这电影是宣传朋克?
还不如说是抹黑。
朋克男孩用朋克把妹,朋克对他们来说除了把妹利器还剩什么?
“她左边比较大,右边手感好”传遍学校社区的男孩们,被外星人开了苞于是开始学会做绅士?
这种转变说明什么?
说明绝大多数男人需要知道,社会安全人人有责,否则自己也会变成受害者,满嘴某个妹子“大不大”“手感好不好”,他们可是认为自己除了酷只剩酷。
至于女孩是什么?
等待被播种的土地。
等待被揉捏的棉花糖。
只是她们绝对不是人。
到底可怕的是吃人的星球,还是强奸未成年人的未成年男人?
技惊四座,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如同嗑药。
看完大神级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新作——《派对搭讪秘诀》(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后,胖哥头颅内的荷尔蒙喷涌不止,灵魂肿胀,仿佛嗨高了药,被掏空了身体,需要静卧疗养。
这位拍过《摇滚芭比》、《性爱巴士》、《兔子洞》等惊人之作的天才导演、编剧又一次为影迷们送出了“神来之作”。
《派对搭讪秘诀》的原著短篇小说《给男生的派对搭讪指南》曾获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收录于尼尔·盖曼的短篇作品集《易碎品》。
雨果奖?
科幻类型片?
结果片名重点却是“如何把妹”!
对,这就是大神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的小花招,大杀器。
他总是在其作品中建构多层文本,看上去说的是年轻人的之间的爱恨冲撞,青春迷茫,可一旦刺穿浅文本,掏尽躯体,进入内里,深入肌骨,你会发现令人眼界大开的丰富内涵。
《派对搭讪秘诀》是科幻元素包裹下的青春成长电影,社会背景暗自发力,朋克精神提领全片,爱的召唤“一剑封喉”,让全片以澎湃激情助你起飞,最后用爱的魔力叫你温柔落地。
看片过程,快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同嗑大了药;看完之后,却是黯然销魂隐隐作痛,好似旧疾复发。
1970年代,3个义愤填膺的朋克少年夜晚流连各大地下俱乐部,意外之中,来到一栋神秘莫测,光鲜亮丽的独立别墅。
本想在派对之上把酒撩妹,搭讪宣泄,一尝青春性爱,用肉林酒池麻醉现实苦闷,结果这个怪异荒诞的派对竟是一群人形外星人举办。
搭讪不成,撩妹失败,男主角Enn(艾利克斯·夏普 饰)却对单纯外星女Zan (艾丽·范宁 饰)一见倾心;对大千世界好奇无比的Zan献出了自己在此的最后48小时,要Enn带着她体验真实的当下社会。
一个是15来岁的深度朋克患者,真爱一来,立即上头;一个是对社会和人无多大了解的外星少女,爱意泛滥,母性闪耀;
他们都在努力和自我的社会体系进行博弈,拉扯。
他们都在自己的青春期做着叛逆的行为,向身边的人,身边的社会说着“不”!
为了表现这种“去集体化”、“去权威性”的个体自由意愿,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引入了朋克音乐作为象征性元素。
朋克(Punk),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一种源于六十年代车库摇滚和前朋克摇滚的简单摇滚乐。
它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
最初的“朋克”并没有具有内在的内容,他只是一种发泄方式。
当时的战后英国,陷入经济衰退期,万业凋敝,社会充满绝望和不满,年轻人们对未来失望,“朋克”们由此产生了与社会不两立的行为方式。
朋克成为了他们的发声方式之一,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社会听到不满,赤裸裸的不满。
“用我的行为,用我想做的行为,去引发人群的共鸣“。
《派对搭讪秘诀》第一幕是相遇,第二幕是社会体验,第三幕是选择;影片的前两幕极为惊艳,药力迅猛。
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出演了一位地下朋克女王,而她的地下俱乐部就成了当地年轻人的宣泄、逃离之地。
第二幕高潮,那场梦幻般的男女主角对唱,完全就是嗨高了药后,人走火入魔,心神幻灭之后的音画表征。
两人的歌词也是大胆且傲慢,骨子里那骨叛逆劲让人既羡慕又害怕。
《派对搭讪秘诀》要的就是朋克的那种疯狂和荒诞。
反,反对一切,甚至反人类。
正如片中男女主角的示爱歌曲——食人之歌,掏尽躯体,吞吐头颅,刺破灵魂。
在一片宣泄的“愤世嫉俗”中,影片还构建了一支特殊的外星人体系,他们按照服饰颜色被分为,灵魂、精神、意愿、声音、性、力量。
他们的延续方式是“老师”教导“学生”,“父母”吞噬“孩子”,他们不赞成无限延续,而希望有节制的不断消亡,那位白衣老者将是他们族群的最后一人,待其他旁系都消亡后,他会自行结束自己的生命。
影片的第三幕,已经爱的死去活来,甚至有了“孩子”的女主角Zan将在Enn和族群之间做出选择,是回到属于她的世界,还是留在人类的世界。
《派对搭讪秘诀》中,这支外星族群被塑造的光路怪离,无论从服饰还是行为上都是规范化的,集体化的,与Enn生活的英伦郊区格格不入。
它在影片中的功能性就是和Enn的现实社会,朋克精神形成冲突和对比。
影片第三幕,Enn为了救出Zan,恳求朋克女王帮忙,一群朋克少年冲入外星人的别墅,仿佛当年法国人民冲入巴士底狱的回光返照。
区别是,这群朋克患者的武器是音响,是音乐。
最有趣的一段是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朋克女王与作为性的外星代表进行谈话的场景,早已无性的朋克女王自然不会被性诱惑,反而招抚了外星女性,一大帮人,坐下来喝酒谈心,双方都放下了排斥和戒备,达成了短暂的和解。
毁掉人生的那层糖衣,那是愤青做的事情,叫尖刻;怜爱与怀疑和平共处,互不否定,这一种通透叫苍凉。
片中的Enn和朋克迷们在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未来的眺望中偶遇了荒凉,他们逃避,以宣泄代替思考。
就像Enn爱自己有朋克精神的父亲,可现实是他在其10岁就离他而去;Zan疑惑的问,难道这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吗”?
被点醒的Zan内心顿时挫败无比,兵荒马乱。
难怪Zan会说,“你的观点充满了矛盾”。
有观众质疑《派对搭讪秘诀》的第三幕药效减弱,拉低了节奏,但其实那是导演的反思和妥协。
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宣泄。
我们需要在生命力饱满时窥到终局的感伤,需要在感情过剩时对枯竭的节制想象。
那是电影和人生厚度的来源。
《派对搭讪秘诀》的主题依然是成长,是面对社会既定规则的挣扎和妥协,是集体主义同化和个体保持自由之间的较量,是逃避宣泄和迎面而上的选择。
《派对搭讪秘诀》那个动情的片尾就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青春片能拍成这样,早已超越了内地几个层级。
本片改编自奇幻小说家尼尔盖曼的同名短篇故事,曾以《摇滚芭比》风靡影乐坛的导演约翰卡麦隆米契尔,巧妙结合宅男把妹与外星人报到的喜剧元素,并添入庞克音乐与叛逆精神,找来妮可基嫚变身银髮爆炸头庞克教母,嘶吼呐喊摇滚不死;饰演外星女孩的艾儿芬妮,则是从乖巧天真,摇身一变为性感烟燻庞克妹,在迷幻怪诞的影像风格中,与潜力新人亚历克斯夏普,谱出一段诡谲浪漫的恋情。
科幻朋克,时代质感精确还原,让人联想起如果发条橙和放大一切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英国电影,毫无造假做旧痕迹。
英式幽默+恶俗谐谑充分调和,既高级又恶心,让人不喜欢都不行。
男主角朋克宣言堪称年度最感人片段,而且他真的让你相信无论看上去多不如流它都是一种伟大的信仰。
结尾穿越哈利·波特了……
欧盟影展捡漏看的,3.5;改编自尼尔•盖曼短篇小说,诡异的外星举止和自黑的幽默感特别欢乐,男主痴迷漫画和结尾签售(睡魔植入)很见盖曼初心了;当朋克遇见外星人,概念扯、拍得躁,中间一段迷幻MV很有嗑嗨感;整个就像把《发条橙》的未来主义和朋克内核质壁分离,爱与繁殖是宇宙终极的答案。
英国人眼里的美国人都是外星人,米切尔你可以的。有一种天鹅绒金矿猜火车摇滚芭比混在一起的错乱,有一种加斯帕诺式的疯狂自high和雷弗恩式的空洞迷幻,最后配以米切尔自己的煽情催泪,让人体会到了一种即便是在英国也早已消失了英式幽默与颓废。
科幻朋克,时代质感精确还原,让人联想起如果发条橙和放大一切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英国电影,毫无造假做旧痕迹。英式幽默+恶俗谐谑充分调和,既高级又恶心,让人不喜欢都不行。男主角朋克宣言堪称年度最感人片段,而且他真的让你相信无论看上去多不如流它都是一种伟大的信仰。结尾穿越哈利·波特了哈哈
一点都不朋克,外星人的设定也很无趣。不想再被散播爱了(起码电影里这种的)。开头狂掉帧是在致敬王家卫吗。
朋克版天线宝宝
世界欠我一段70’s伦敦街头青春期!让我想起我看过的所有充满音乐元素的英国青春片,我爱你们(except Trainspotting. I hate Trainspotting.
女主加一星,片子一般,不喜欢这种类型,看的烦躁
实验感比较强,个别地方还是比较好笑的,整体故事无法共鸣
伪科幻,宗教元素有点多
可能是想搞蛇精病B级片可是太有钱了未果,拍出了一种塑料垃圾质感的芭比大电影,还是可爱的。
看得一脸问号,不过,朋克可爱。
emmm是我看不懂的那类片子。
!盖曼式猫叫~看到了Sandman的彩蛋!大姐头扛着音箱和尖叫外星人比声音大小简直幼稚到嗨,嗨到飞起!
sb69
这么cult/punk的设定,落脚主题竟然是love,就是嗑药版/直人版/外星人版的《周末时光》,还是稍微“世俗”了点。punk是丑人的福音?还是更喜欢妮可给的那个定义:是“忧郁燃尽的产物”。北影节午夜场让学术严肃的资料馆短暂化身夜店,五百来号人伴着摇滚爆笑不断,看嗨了!
好可爱的神经病电影,但因为作者是盖曼变得很合理。男主干净软萌可爱一点也不朋克,hipper都算不上,乖得很,想揉揉他的耳朵。妮可基德曼的表演才是真朋克,回想发现她作为女神其实演了很多疯疯癫癫的形象,好玩。最后私以为艾丽范宁大烟熏演出部分贡献了生涯最佳表演,终于不像个大妈了。
竟然是尼尔盖曼的!厉害厉害,科幻puppy love甜丝丝~【21届SIFF第五部】
莫名其妙的傻屌电影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只是导演用一种酷儿文化的象征符号去包装,宛如时尚走秀的外星人宗教仪式,叛逆躁动的朋克音乐,导演始终贯穿自己那抽象的美学意识,无论服装还是场景甚至于灯光和台词都显得不拘一格,将一出传统的爱情片模式粉饰的特立独行
欧盟影展在尤伦斯的观影氛围太棒,全程爆笑嗨上天。外星人类比邪教梗笑哭!大爱浮夸到吐的造型!整个剧组大概也磕嗨了,脑洞大开简直刹不住车。朋克+科幻版的Sing Street,骨子里其实是个青春片,可惜结尾老土太泄气。ps: 妮可演的朋克教母一直在怼西太后是有什么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