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敏喜这个短发真的不适合,把他的风情抹煞掉了8成。
2,金敏喜有些神态的片段好像俞彦琪啊。
3 我真的蛮喜欢这种谈心的吧,这种很自然的谈话,这种电影很好,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我去拜访一些友人,然后拎着一些上等的烤肉还有好酒,然后去他们家拜访或者是一件适合友人的大衣。
4。
我觉得金敏喜的质感真的是很好,他融合那种性感和那种雀跃的少女的那种美好美丽,在他身上融为一体了。
虽然这部电影,我觉得他没有独自坐在海边的夜晚内部电影那么有风情那么性感迷人,有魅力。
他只是演了一个很平常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没有那个明星那样的光环。
但是拨除了这份性感的魅力之下,还是一个质感很好的迷人的雀跃的少女,只有少女迷人的,而且是很有吸引力的。
5,搞得我也想拍短片了,感觉这个就是他们日常的随笔呀,然后把它写成了一个小故事吗?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大家也喜欢看,然后呢,写起来也比较真切,自然适合我的风格何乐而不为呢?
6。
在前两个友人家里呢,女主在监视器里面看到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
监视器,此时就是电影院的大屏幕。
她在这里观察。
那在第三段的时候呢,他就不再是制作旁人的第三者了。
7,女主真的是很爱看电影啊,这个电影可能是一种广义,他不仅仅是指电影院里的那个,也是一种观察别人真实的状态,自然真切的情绪流露的一种一种观察吧。
可能电影真的是能让人觉得心平气和的一个好的良方,就是你看到别人正在经历的东西也能让你自己产生一些共鸣,让你自己内心安静安静下。
没有人能抗拒洪常秀在《逃走的女人》里美妙而冷冽的讽刺。
《逃走的女人》海报他用这种方式将所有的丈夫、情人和情场老手都赶到了边缘,或者更确切来说,将他们都隔离在了门外的楼梯间。
洪常秀凭借《逃走的女人》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男人们虽然没能在这场姐妹情深的大戏中现形,女人们也终于可以不必生活在男人们的凝视之下,但他们依然构成了一道奇特的宛如幽灵的风景线,并且时不时地在影片中闪现(背影或是暗中躲藏,门前或者远远的身影,抑或是,远行的丈夫)。
《逃走的女人》剧照虽然洪常秀的电影越来越有其局限性,越来越女性化——他眼中从此只有他的缪斯女神、他的女伴——光芒四射的金敏喜,
《逃走的女人》中饰演感喜的金敏喜但洪式经典主题——男人的意志不坚和懦弱——并没有完全从影片中消失:这该死的男性气质仍在那儿骚动,但是以一种有些怪诞的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片头的农场里可怕的公鸡、虽不在场却明晃晃在那儿打扰女主和她朋友聊天的前夫),
《逃走的女人》剧照它被封锁在一个新世界的门外,确保了两个永远不可调和的世界的决裂——男人的世界和女人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那个令洪常秀的女演员们不断被灼伤的情感小剧场终于被悬置了。
《逃走的女人》剧照自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2017)中女主彻底的逃离开始,洪常秀的电影中就弥漫着一种新的忧郁——一种压得人无法喘息的忧郁——它源于对离别、抽离和遗忘的沉迷。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然而这种无声的忧郁虽然让人陷入一种符合韩国国民性的追思情绪和一种难以名状的丧失感里(韩国人称之为hàn),却丝毫不意味着一种死寂又肃穆的疏离感,也不意味着洪常秀步入迟暮之年的心声。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相反,它为洪常秀开启了一种新的抒情形式,越来越克制、越来越低声呢喃,却也越来越动人心弦,导演正是透过这种震撼人心的脆弱感来讲述自己最新的故事。
他的影片中这种关于隐退和谨慎的追寻(《草叶集》(2018)里咖啡馆中美若芭蕾的静置,以及《江边旅馆》(2018)中苍茫的白色或是消逝的地平线)
《草叶集》剧照与其说是一种间离或是升华,不如说是一种回归自我,一种来自深处的絮语和一种对于作品本身的深挖。
《江边旅馆》剧照《江边旅馆》中,年迈诗人的衰亡和两个闺蜜之间的故事里蕴含着两股力量,这力量不停地将一个关于迟暮的故事推进成一首涌动着无限生命力的轻盈暮曲。
《江边旅馆》剧照影片中最美好的理念之一,便是旅馆周围一片雪景,既提醒着我们即便是在这样的一场逃逸中,洪常秀的电影中也从不缺乏生命力(比如《草叶集》中肆意蔓延的背景植物或是《逃走的女人》里的那片大海),与此同时,又象征着一种暂时的搁浅。
《草叶集》剧照《江边旅馆》中两位女友消失在白雪皑皑的地平线上,让人想起洪常秀影片中的一个标志性镜头——《处女心经》(2000)中,首尔空荡荡的大公园里,人影消失在冰天雪地的地平线上,绚烂的开头(导演最初作品中宏大壮观的形式)
《处女心经》剧照和尾声的暮光(一种近乎虚无的结构和不时的幽灵般的闪现)营造出一种高度的美学冷淡,
《处女心经》剧照作品中关于结束、逃逸、衰老和青春的描绘,使其在周而复始和明显的断裂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延续性。
《逃走的女人》完全围绕着金敏喜所饰角色一一拜访的女人们展开,那些女人是强大的,同时又是边缘的,这标志着洪尚秀电影轨迹中一个坚决又自然的转变。
《逃走的女人》剧照他后期的几部作品中已经通过一个个犹如金钟罩和气泡一般交错又独立的空间——酒店房间、闷不吭声的蚕茧、悬置的远景,以及那些隐匿在若有似无保持距离的表演之下的声音(想想金敏喜在《草叶集》的小酒馆里偷听和展开的对话)来寻求一种庇护。
《草叶集》剧照而这次的转变,可以说是洪常秀最终极的避难所。
那些小团体被打散了——至少不再有《你自己与你所有》(2016)中的狐朋狗友和艺术家们的激烈与嘲讽——而洪氏影片中唯独没有改变的,是那柔软而强大的姐妹情谊,而这种情谊在《逃跑的女人》里发挥到了极致。
《逃走的女人》剧照导演的这个避难所也可以说是金敏喜的避难所,一个逃逸女人的形象——尤其是在《江边旅馆》中——也和她的私生活有所共鸣(在她与导演洪常秀的绯闻曝光之后,金敏喜曾一度被韩国电影圈下了禁令),
《江边旅馆》剧照这或许也解释了那种甘美与幻灭扣人心弦的融合,而洪常秀的电影像是悬置在了这种融合之中。
《江边旅馆》中的雪景犹如一支穿心利箭,营造出一种令人震惊的似曾相识之感:
《江边旅馆》剧照金敏喜的逃逸画面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另一个故事、另一场逃逸——《处女心经》中女主角李恩珠2005年的自杀,这可能是洪常秀所有作品中最隐秘最深处的难以愈合的伤痛。
《处女心经》中饰演秀贞的李恩珠一个个美丽的身影消逝了,洪常秀最新的几部电影中那沉默又骇人的力量,与其说源自于某种死亡冲动,
《逃走的女人》剧照不如说是来源于那些暗黑的灼伤、鲜活的阴影和那些逃逸的女王,她们在自身的空洞里绚烂地燃烧。
1、喜欢影片中现代的艺术的装修风格!
2、并不是水泥森林的美丽的窗景;
窗景3、《小说家的电影》里的金敏喜更有亲和力,笑得更娇媚;4、10亿韩元约600w CNY,房子一年押金5亿韩元约300w CNY,减免1亿韩元约60w CNY;5、在这部片里,金敏喜依然是和丈夫感情很好,洪尚秀是借着拍电影秀恩爱的吧?
6、好真实,像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的纪录片,侯麦的风格好像也是这样?
审美(包括穿着、建筑室内设计、摄影取景与构图)太好了,吊打一众vlog;7、看得我很想吃百奇百醇百力滋;8、本片的内容是金敏喜和过去的朋友聊天,和第三位不太熟,也不想聊。
金敏喜和前两位聊天时,对方提及婚姻或者丈夫,金敏喜都会很开心地说和丈夫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每天都能感受到爱意;9、为什么第三位丈夫事业有成,她却说“活着不是很有意思”;10、金敏喜和第三位曾经位于同一个圈子里;11、这么尴尬的气氛为什么还硬要聊?
12、人被问及不想回答的问题。
会笑上一阵子再打哈哈;13、比起金敏喜与第一位朋友聊起的“逃走的女人”,金敏喜自己才是那位逃走的女人,主动逃走,与过去不常见的人、不常待的风景碰撞,寻找新的自我;14、雨贞是第三位;15、第三位抢了金敏喜的男朋友,郑成谷;第三位和丈夫生活从细节上看得出不幸福;16、金敏喜的糊弄学技巧:①是吗?
②重复对方的话③是啊④你说得对;17、看见了《小说家的电影》里的导演,也就是雨贞的丈夫郑成谷,演员名叫权海孝;18、金敏喜为什么要去地下室呢?
真的是因为想见前男友?
19、这部片获了银熊奖之最佳导演奖;20、本片剧情很弱,为什么标签里还有剧情?
明明只是vlog;
第一幕,远山转向一个小楼房的顶层平台。
金玺碧在抽烟,一个美女的过来跟她说话。
聊金玺碧老公,一个出了很多书这几天在这儿办分享会的作家。
金玺碧跟美女说,你做主持人跟他聊,只要记住问题清单就好了。
这是个小伏笔,金玺碧老公可能只能回答那些清单上的问题,对那些问题准备了腹稿,能侃侃而谈。
作为大一点的伏笔,之后金敏喜也遇到了一个不在清单内的问题(金敏喜的问题清单只有一个,就是你跟你老公怎么样。
),她就只能逃跑了。
第二幕,金敏喜在咖啡桌上来回捣鼓,拿出一些东西摆上桌又放进抽屉,然后喝口咖啡,用一些动作打发自身的枯燥。
金玺碧看到她就坐了过来,金敏喜说,哦,是你啊。
金玺碧说,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你。
我在这儿工作,你来看电影的吗。
金敏喜说嗯。
金敏喜说,我不知道你在这儿。
第三幕,尴尬,没话找话,金敏喜说你还是以前那么瘦。
金玺碧说,我有话要对你说。
你一个人来吗,结婚了吗。
结了,你呢,我当然结了。
哦,好。
点点头。
金敏喜说,我听说了。
金玺碧说,你跟谁结婚。
金敏喜说,你不认识。
金玺碧说,我常常想你啊。
(沉默一会儿)金玺碧说,这些年一直没见到你,其他人倒常见。
金敏喜后仰双手抱胸前,金玺碧手臂撑桌身体微前倾。
金敏喜说,好久不见。
金玺碧说,跟你说话真好,你好吗。
金敏喜说,我好,你呢。
金玺碧说,还好,最近有点无聊。
金敏喜说,你想说什么。
金玺碧说,怎么说呢。
啊,对不起。
第四幕,推拉,画面给金玺碧一张大脸,声音给金敏喜,没关系,别这么说嘛。
别想了。
金玺碧说,真的吗,谢谢你。
虽然过去了,我还是想说对不起。
然后金敏喜金玺碧的脸轮流推拉。
金敏喜说,过去了,没关系,忘了吧。
金玺碧说,真的吗。
金敏喜说,我也不再去想你们俩了。
金玺碧说,那好吧。
第五幕,镜头快速下降到桌面,一个特写,金玺碧的戴戒指的左手抓着金敏喜的左手微微蠕动着。
金敏喜左手戴中指,右手戴无名指,被金玺碧当然一下就摸出来了。
之前不是太容易看清,因为金玺碧一坐下金敏喜双手就遮遮掩掩,藏在腋下,桌面以下这些地方。
我不清楚金敏喜这么戴是什么意思,之前见徐永嬅和宋宣美时也是这么戴的。
金玺碧说,我感觉很糟。
金敏喜说,没事的。
第六幕,金敏喜的影子独自划过电影屏幕上夜晚的海边。
她坐下了,开始看电影,电影院就一个黄头发白人男子和她,两个人。
金敏喜开始吃面包,下巴动起来。
看完了,金敏喜来到放映室,金玺碧用一种之前出现过的变态方法给她削苹果。
金敏喜说饱了 刚电影院里吃了面包。
金玺碧说电影院里不可以吃东西哦。
电影好看吗,金敏喜说好看,谢谢你,请我看电影。
金玺碧说,我以为你看我老公来了。
金敏喜说,诶诶,不是,他也在这上班?
金玺碧说,他在这儿搞读书分享会,中间还有些表演,放些视频。
其实我也不希望他太出名。
金敏喜问,你们怎么样啊。
金玺碧说,各自有工作,都忙,挺好。
第七幕,金敏喜转入攻势,你们平时交流多吗。
金玺碧说,有时一起在家喝酒,时间长了也不怎么说话。
金敏喜满意点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老公了。
感觉他变了,话多了。
金玺碧说,他滔滔不绝,我都快忍不了,你没和他相处太久,那时他还不这么健谈,严肃,不圆滑。
金敏喜说,他现在成演说家了。
金玺碧说,我比较烦,他在电视上永远重复同一套话。
金敏喜说,一模一样吗?
金玺碧说,是啊,一直重复,很假,说话不经思考,怎么让人信服,还整得很严肃一样。
为什么他会这样呢。
金敏喜捧哏,为什么呢。
金玺碧说,他会后悔的。
金敏喜快活地说,说不定他到处自吹自擂呢。
第八幕,保留环节,金玺碧问,你老公怎么样。
金敏喜说,英语翻译,也做老师,每天在家,早起翻译,一周上课两三天,这回他出差了,结婚五年,我们形影不离。
金玺碧说,我跟我老公不这样,羡慕你们这样。
金敏喜说,别人羡慕你吧。
金玺碧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金敏喜说,说得对。
苹果,好吃,确实好吃。
甜,很好吃。
第九幕,阳台抽烟区,主持人美女带权海骁出来,让他在这儿抽。
权海骁点上一回头,金敏喜也来了,大风衣单肩包双手插袋。
金敏喜左上,权海骁右下。
权海骁说,嗨,我听说你来了,还好吗。
金敏喜说,你在这啊,啊,啊你好。
我刚刚在楼上跟你老婆聊天。
听说你楼下活动,很多人来?
权海骁说,是吧,不太清楚。
金敏喜一低头说,我都老了,再见你挺尴尬的。
权海骁说,是吗,我挺自在,你不舒服?
金敏喜拎拎包,两手都抓在包带子上说,有点尴尬,你还在抽烟?
权海骁说,死都戒不掉,工作的压力比抽烟严重多了,医生说的。
你怎么会来呢。
金敏喜说,别抽太多,你之前有给我打过电话吗。
权海骁顿了下点点头说,哦,很久以前了。
金敏喜说,你觉得我是为你来的,并不是。
权海骁说,不是吗,别放心上。
你过得怎么样。
金敏喜说挺好。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滔滔不绝,我甚至怀疑你是否有用心,你一直这样下去不行的,你得停下。
权海骁说,你是这么觉得的吗。
金敏喜说,就是有些困惑。
权海骁说,那你来干嘛。
金敏喜说,我从这边走吧。
然后金敏喜逃了。
第十幕,金敏喜从咖啡店出去,走到街上,拿起手机停了会儿,又折返回来,到电影院,把相同的电影又看了一遍。
老洪在刻画了这么多年“可笑的男人”之后,终于拍了几位“可笑的女人”。
在这些看似平静的对白之下,藏匿着的是无比庞大细密的由于人类天性中的自私所带来的悲伤、焦虑、愤怒和愧疚。
因此影片其实也无关于“可笑的男人”或“可笑的女人”,而是指向了“可笑的人”这一根本(如果稍加细致地进行分析的话,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表现确乎是无比可笑的)。
在洪氏以往的电影中,男人的可笑来源于他们如影随形的性欲和社会赋予的自负。
而女人的可笑似乎来源于某种更明晰也更模糊的欲望:自我独立的需要、受到肯定的需要、被爱的需要,综合来说似乎是一种对于自我存在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证明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在某一层面上本就是矛盾的)。
影片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发觉金敏喜在洪氏的镜头里总是独立者和祝福者的形象,一切在她心中都清明如镜。
其他角色犹豫、疑惑、左右摇摆、不知所措,只有她岿然不动。
“心里像秋天的山一样清白安稳的女人。
”然而有趣的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还是借用金敏喜这一形象构造了一个大的讽刺:内心清明安稳的金敏喜也同被女人批判的男人一样“以严肃的面孔说着同样的话”。
当然,洪尚秀到底还是洪尚秀,明明是一部关于女人的电影,片尾还是少不了揶揄一番男人丑陋愚蠢的自负。
另:在出彩的“强盗猫”戏码之外,“炫耀的公鸡”、“上锁的三楼”、“疯狂的诗人”以及“平静海面的电影”都是极有趣的意象选择。
平静的海面之外,没有人的心里是平静的。
又另:洪氏的空镜头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几幕“窗外之景”让人想起秋天北方的山林,云山雾罩,带着清脆的寒意,凉而不冷。
有鸟鸣,只想大口呼吸,太阳似乎正在升起。
又又另:文艺作品中的诗人形象都来自于同一个故事:女人由于无聊和诗人睡了一觉,诗人就理所应当地爱上了女人。
自那之后,诗人开始为女人写诗,大喊大叫反复纠缠,女人则头痛不已,无奈叹道:他是个疯子呀!
我好后悔和他睡了一觉!
“疯子”,即是酒神在我们这个日神时代里被授予的独特称谓。
在影迷群里看见洪尚秀和金敏喜分手的传闻,心里暗自数了下也不知道是这对恋人第多少次分手了。
这对戏里戏外一直让影迷津津乐道的情侣就像洪尚秀做自己电影里的男女一样,在情感的纠葛中分分离离,在观众眼里他们本身的故事就像是洪尚秀电影的复刻,现实和虚构的电影有了交集让我们再看洪尚秀电影时也多了一份乐趣。
2015年金敏喜与洪尚秀通过电影《这时对那时错》相识,随后又出演了洪导三部电影,直到2017年两人同时出席戛纳这段恋情才浮出水面,最为狗血的是在这段恋情里金敏喜是以小三的身份出现的,因为洪尚秀本有家室,和金敏喜的秘密恋情无法再遮掩之时而背叛家庭搬出去和金敏喜在一起同居。
随后金敏喜和父母的争论以及和洪尚秀妻子的争吵都给这次不伦之恋增添了更多话题性。
提到金敏喜,她不仅是洪尚秀的缪斯,五年出演了七部洪尚秀的电影。
她的风情万种和略带神经质的气质,从出道以来就以韩国“章子怡”的名声著称,得到了诸多导演和男性的喜爱。
影帝李政宰,男模李秀赫,以及国民男神赵寅成都和金敏喜有过恋情,且都是被金敏喜甩掉的,在和金敏喜分手后都表示很受伤,由此可见金敏喜的魅力有多大。
在演艺的道路上,26岁第一次拿下百想影后,31岁又再次封后,而在34岁这年出演朴赞郁的《小姐》则让金敏喜再度迸发进入国际视野,成为洪尚秀的御用女演员后也让她是戛纳、威尼斯电影的常客。
所以这样的一个女演员和有韩国作者导演第一人之称的洪尚秀碰撞到一起,除了给我们贡献了更多面的荧幕形象外,也给我们解读洪尚秀电影更多的途径。
影迷圈里对于怎么观看电影的争论中,有一条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是否会影响你某部电影的判断,这是一种主观的观看,比如一部在你家乡拍的烂片,看到你久违的风土人情,此时观看成为一种追寻,自然没有办法再去客观的评价电影的好坏,因为个人情感取代了自己审查的敏锐感,所以作为私人观影来说观看是一种情感的溯回,通过别人的故事得到真实体验的共鸣。
最从早看洪尚秀不屑一顾,认为这种衍生自侯麦的小品电影终归是模仿,随着对爱情追逐的体验增多愈发喜欢洪式爱情观念的琐碎,解构洪尚秀爱情的细节也真实的侧写出众生男女的爱情三观。
那么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有哪些常见的元素呢。
1、 选择性《这时对那时错》里洪尚秀玩弄起科幻的概念,用文艺化的手法开辟了两个恋爱的平行时空。
这里供出一个思考的节点,再给你一次机会会怎样?
尤其在爱情中这样的一个思考十分值得玩味。
和X女孩约会,很心仪,约会完询问X女孩对自己的印象,得到还是做朋友的回复。
回顾整个夜晚发生了什么,哪个环节没做好,今天穿的衣服不对?
选的吃饭地点不对?
说的话题不适合?
那么再重新来一次吧。
现实中我们没法这样做,要不再约别人第二次?
那岂不是更尴尬也不符合充满期待感的见面。
所以洪尚秀在电影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意淫的机会,一次不成再来一次,作为看客不嫌事情大躲在荧幕后暗骂:“你看别人给你机会了你咋没察觉呢。
喝那么多酒干嘛?
说那么多尴尬的话干嘛?
活该不成!
”却忘了自己身处约会时同样也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一次尴尬的主动可能早已经破坏整个约会,所以每一次失败的约会都是一次自我的询问:“能不能再来一次?
”。
面对恋爱机遇的多样性,可能经历再多的平行时空也是失败的,毕竟爱情是个谜,是一团充满诱变因素的激素体,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在爱情犹豫萌发之际早都有了定性。
2、 洪尚秀式幽魂不管你恋爱过还是没恋爱过,新的约会发生时过去的幽魂依然徘徊着,比如前女友\男友,理想型,暗恋对象,三观,生活习惯……。
这些徘徊在你恋爱复地的幽魂正辛勤的编制着你自我封闭城堡的外围藤蔓,所谓对新爱情的追逐却充满着过往经历的折磨,人这种感情动物是完全基于记忆来生长的。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金敏喜像鬼上身似的时刻在情绪的裂隙中释放着幽灵的魔力,放下何易,替代又何尝不是一次痛苦的记忆革新。
新的恋爱发生时,旧的幽魂还在作祟。
好像女性受幽魂的影像更大,强烈的对比性造成的纠结更多。
同样在和金敏喜合作的电影中,洪尚秀多次把玩这个概念,将金敏喜立于一个受往事牵连心事重重的人物形象。
还是在电影《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洪尚秀讲述了一个出轨导演和小三女演员的故事,而这正是两人恋情曝光不久后而拍摄的,这样的故事范本和现实的二重奏,将电影作为替身代表两人发言,洪尚秀是善于设置这样一个幽魂般的角色的,潜藏在文本、现实和影像之间,如此真实却又虚幻,所以我们常常能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有看见导演本人的错觉,这也是洪尚秀被冠以韩国作者导演第一称号的缘由。
3、 谎言和真实侯麦的电影《沙滩上的宝莲》里有个无敌的老秃子四处约炮,多方圆谎,游走在几个女人之间还能平衡的毫不露马脚,简直是男人的楷模。
而洪尚秀《之后》里的男人则没这种能力不仅妻子和小三的关系没平衡好还把金敏喜这个局外人牵扯入局。
维系爱情正反面的难道不是谎言和真实吗,无论是在过去和当下的游走还是在多重关系中的游离,节外生枝的小事何不视而不见呢,一份平稳的爱情反而是在用谎言建立真实。
在相知关系中,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只是男人。
所以洪式电影的故事推进是建立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谎言和真实情感之上的,而电影里男人往往是那个谎言的发起者,女人则是感情的受伤者。
2020年洪导不负众望再次携手金敏喜带来《逃走的女人》一片,同样的女主角,同样的散漫笔调简直是影迷一年一度的期待了。
但这次“逃走的女人”形象和传言中两人的分手,是否又是洪尚秀电影对现实的一次剧透呢?
而作为观众是否又见证了洪尚秀最好的创作时代以及金敏喜最美好的荧幕形象?
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去印证了。
鸡、牛、猫、乌鸦、山、人、影像景观,这一次,洪常秀终于从“结构的侯麦”走向了“山水的侯麦”。
东亚人的文化基因中少不了青山绿水的滋养,尤其对一个在欧洲受欢迎的导演来说,洪常秀早就应该将东方的自然诗意带入他的作品中,去获得更多的赞美。
过去的他,一如他风格上的导师侯麦一样,将眼睛主要放在了情欲这块小魔方上,不停扭转着去无情地暴露两性关系中的荒唐面向,他忘了推开窗去赏一下从远古走来的天然风景。
这是一个自由变奏曲式的多段故事,我们追随嘉米的行踪,访问或偶遇了三个人,每一个章的开始和结尾都以镜头推向一个物像的空镜和沉静的钢琴曲作为标识,也将全片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是动物的哀鸣,也是这一章让我们误认为这是一部环保电影,这或许是在因为情感泥沼遭遇舆论围剿后洪常秀的一次主题开拓。
从片头在啄食的鸡,到吃烤五花肉时谈论起“有世界上最美的眼睛”的牛和是否要做素食主义者的话题,再到因为流浪猫喂养问题来争执的男邻居(包括延续到下一章开头的电线杆上的乌鸦),我们以为一直痴迷恋爱的洪常秀成长了,开始关注两性追逐之外更有关怀意味的地球问题。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误解。
第二章,可以被称为”山的招手”,纵然秋雨后拜访女友Suyoung的那个午后,被一个痴缠的一夜情诗人打扰了,但是不远处王仁山的如画风景却依然刻在了她的脑海中。
第三章,延续上一章,洪常秀重返到他一贯的两性主题,在一个街边的咖啡馆,嘉米偶遇了前情敌佑静和那曾背叛的男人,这真是一场盛大的尴尬。
我们可以将这一个章节称为“爱的重逢”。
镜头参与评论,是真正的弹幕大神(barrage pro),每一个推进动物和自然的变焦,都宣告着一种类似环保电影的质感,这也是他们在舆论的攻击中呼唤一种万物的和谐。
现在我们清楚了,洪常秀真正想讲的还是男女之间的事,动物与远山不过是他的开脱。
即使他在片中进行凶狠的自我咒骂,并让爱情掠夺者佑静把她的手叠在了情感的受害者嘉米手上。
但是,那个类比的同情式的推焦,让我们明白这是在上一部作品《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后的又一次“电影告解”,也是一种变相而自哀的驳斥。
若说真有进步的话,是这一次,洪常秀除了情爱那回事,还对人类在景观世代的存在表示了关切。
这也是他为何选择一个与丈夫做了五年连体婴的现代家庭主妇(虽然她开了花店,但依然是被禁锢的)作为切入点的原因,也是为何每一个章节中都出现了“监控”/影像的考量,正如嘉米从那块小小的屏幕上凝视他人的故事一样,我们似乎也只能在“公屏”上得到抚慰。
“不能逃走的女人”嘉米推开了两次窗,最后还是走进了封闭“安全”的电影院,这也为该片染上了伍迪·艾伦《开罗紫玫瑰》的“元电影”意味。
带着一种重返母体的冲动,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他替代性的子宫,就像古代的文人走进山水之间去寻找心灵的慰藉那样,这一次人们走进了一个温暖又带有安全幻象的影像子宫。
在由符码和图像构筑的赛博时空中,人类无处可逃,山水不再是慰藉,我们在拟像的迷宫中选择自我遗忘。
看似极松散的几个场景,有隐有现、半明半暗地讲了一个颇紧凑的故事。
表面上女主(金敏喜)是一个对婚姻极为满意、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幸福里抽身出来看朋友的女人。
她连续三次,对三个不同的对象重复一段同样的话:我和丈夫关系极好,每日形影不离,结婚五年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他分开。
但是在第二段中宋宣美问女主是否爱丈夫,女主竟然答不上来。
她迟疑片刻,然后含糊其辞地说:“不知道。
这种事情不好说。
我只要每天能感受到爱就行了”。
每天感受到爱究竟是谁对谁的爱?
是她对丈夫的爱吗?
是丈夫对她的爱吗?
如果是前者,那么宋宣美的问题她为什么答不上来?
到了最后一段,我们才发现女主的感情生活似乎并不像自己宣称地那么美好。
她曾有一个前男友(权海饶),但疑似被另一个女人(金玺碧)插足抢去了这个如今十分显贵的潜力股。
此事发生以后女主突然完全退出了从前的朋友圈(金玺碧说其他朋友她都常见到,唯独多年没见过女主;而且她在陌生地场合突兀地上来道歉,可见当初金敏喜是突然完全退圈,根本没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那个突然逃走的女人,原来就是当年的女主。
接着女主和金玺碧谈了一会权海饶。
金玺碧说权海饶从一个不爱言谈的人成了一个演说家,“把同样的话一点不变地反复说那么多遍,多假啊,那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呢?
”她并不知道金敏喜逢人就一字不变地摆一遍“五年形影不离”论。
多假啊,那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呢?
谁想这段批评权海饶的话恰好戳到了金敏喜的痛处。
经过这一番打击的金敏喜接着见到了前男友,她想云淡风轻地打打旧情牌,可对方的毫不在意令她处处落在下风:金:“你给我打过电话吧?
”权:“哦,是呀,很久以前了。
(我都不记得了。
)”金:“你以为我是为你而来的吧,其实并不是。
”权:“不是吗?
不用放在心上。
”金:“你讲个不停,那些话真诚吗?
这样不行的。
试试停下来吧。
(这是在规劝对方,还是在规劝自己?
)”权:“你是这么觉得的吗?
”金:“我倒也不是很在意。
”权:“那你为什么要来?
”完全败下阵来的金敏喜只好和当年一样落荒而逃。
她应该逃向哪里?
照理说是她那“五年形影不离”的极为完美的现时生活。
可她完美的生活里究竟有些什么?我们明明听她说了又说,竟完全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我们知道她开了一个花店,但是没有客人,每天坐在店里无聊极了。
是了,那才是她的生活。
这个急于从尴尬和失败中逃走、奔向那种生活的女人最终选择了折回电影院,再看一遍之前的电影。
于是我们知道,她其实无处可逃。
一再重复的虚构(电影/据说“五年形影不离”的完美婚姻)是她最后的避难所。
而洪尚秀又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讲这种男欢女爱、自欺欺人的故事呢?
“把同样的话一点不变地反复说那么多遍,多假啊,那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呢?
”而我们又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些故事呢?
是否真实的生活也让我们无处可逃,唯有电影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
看电影的时候左边坐的是一位德国阿姨,看完之后她问我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她没有太看明白。
我几乎哽咽着跟她说我很感动,我只是想到了10年20年后的自己。
40岁的女人可以做什么的?
金敏喜在片中提供了一种可能。
她好像有着幸福的婚姻,她总是重复着”相爱的人就应该黏在一起“。
同时也重复着”我也想住在你这样的房子里“。
但最后的最后,我们都不知道她自己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也从来没有把她口中的爱情具象化。
是平淡吧,我猜。
她逃离的是那些婚姻日常里的平淡。
前两个男人的出现,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只看到他们的后背。
直到最后一个男人,也就是女主大学时期的男朋友。
镜头给了他们站在一起的画面。
显然,最后一次,她是为了找这个男人,这个总是在电视节目上滔滔不绝的男人。
这一次,她的话没有讲完,她逃开了。
她逃开的是什么呢?
是那些过了很久还在翻滚的年少记忆吧。
影片的最后她看了一场看似平静的电影,然后离开。
我也是。
愈长愈大,我们可以怀抱的世界也愈来愈广阔,可是那些少年的心事,吵闹,无理,肆无忌惮的真实也都渐渐逃开我们的怀抱了。
何为女性主义?
何为女性主义电影?
引用戴锦华的话,女性主义最重要的力量是在于我们尝试朝向世界,看向主流社会当中种种边缘的弱小的另类的人群,去看到他们的生命所具有的提供给我们的,不论我们是主流人群,不论我们是主流社会,不论我们是强国,不乱我们是富国,我们要看向世界的弱小群体和各个角落,我们经由女性看向形形色色像女性这样的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放逐在文明之外的人群,看他们的创造,看他们的累计,重新发现他们对于人类的资料性的价值。
洪常秀越来越自如了。这一次最大的变化是,他潜入到了女人的世界之中。用三段式,一层一层地去戳破女性对于美好爱情的幻觉,戏谑是柔和的,却又一针见血。动物、喜欢吃肉与二楼房客,都意在说明女人需要谎言维持住自我佑护的虚荣;第三段的交谈打破了对男性的幻想,面前的人远远不如眼前的风景或银幕上的影像可靠。于是,在接连不断的逃走后,也终于有了一丝觉醒的意味。
Competition 女性彼此相处的时候都很舒适,但一旦谈起男人/面对他们对话就开始变得无趣,女性也进入或焦虑或愤怒或回避或推拒的状态。洪电影里power永远在男人手里,真的很没意思。但猫还是可爱的。
2022.01 “我和丈夫关系极好,每日形影不离,结婚五年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他分开。”当问及她的婚姻,这就是她的范式回答。难得的从“幸福婚姻”中的喘息,她拜访了三位友人,年长的姐姐、翻涌着恋爱酸气的朋友和三了自己的前闺蜜,像是一点点扯开如同海面般平静的生活,但我们都知道海有多深多凶险,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装不知道,也一样是过一生嘛。
女人聊往事
一个“五年没分开”说了三遍,到最后一遍对方吐槽老公总在电视上说一样的话的时候误打误撞的讽刺太好笑了。最后大概是终于对前男友失望,原本只是打着看电影的幌子,最后却决定回到影院彻底静心再看一遍。
许知远,是你吗…🙄️
真不知道写那么多屁用没有的对话是干嘛的,根本就是凑数,比如中间和那个男邻居在那推拉喂猫的事儿,光是“邻居很重要,但是喂猫也很重要”这句话硬是在那来回磨了五分钟,有意思吗?洪的“金敏喜时代”,基本是沉迷在一种自说自话的自恋心理中,然后就是拍他女朋友有多么多么漂亮。咱就是说差不多得了吧。
不好意思我个人真的好喜欢啊啊啊啊啊啊💕
第一次看懂洪尚秀的调侃,只因男性角色在本片要么缺席要么被背后批斗得哑口无言。(大概是有满足我隐秘的大女子欲
洪常秀-金敏喜组合的日常随笔,但除却这只猫,也不觉得这一部有什么点睛之处,日后还能记住。或许,金敏喜入侵更加彻底了,我甚至能想象这个剧本很多日常,是金敏喜转述给洪常秀的。只是电影节和评论圈一再宠溺这位作者导演,终究到了对逸笔草草之作也过度解释的地步,反倒让我怀念起,前金敏喜时代那个在叙事结构和人物上更用力也更多些玩心的洪常秀。
立青的字幕没有56.7kb版本的好
看过的洪常秀不多,不过这部和更早期作品中的男性凝视已经不太一样。男性变成被叙述的客体,总是尴尬地出场。洪常秀构造了多场女性生命轨迹的互动,金敏喜的话语常常抽象且重复,而两次以监控作为旁观的在场像一场观察式的自我介入(想到同样是「观察式」的《小公女》,但《逃走的女人》则更具体地关注女性,以他者的生活映照出金敏喜)。这种互动也跳脱出了性别,转向更为哲学的关系(譬如素食主义、灵肉关系以及生命间的凝视所带来感知的关联)。非常喜欢最后一个镜头,摄影机随着金敏喜重返影厅的注视摇回银幕,但影片已然落幕。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洪式尴尬……就真的很尴尬
我和我的老公,一刻也不能分离
那些曾经的男人们变成了女人们,洪尚秀内心里对女性的爱就没停过,越来越有一种trans的潜质了。“话一遍遍重复,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嘲讽。
直男只是过来看金敏喜,估计只有女人才能看出内涵
银幕内外,非常巧妙。心中第二喜欢的洪片。金敏喜像是一只流浪猫,从一座屋檐雀跃到另一座屋檐,在他人的生活垃圾中翻找秘密,吮吸营养。决不让人看见她漂亮的黑色皮毛下溃烂的伤口,和趾爪上的血迹。
大学毕设
70th Berlinale10# 就还是洪的那一套,喜欢的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