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就是很多国家在拍电影的时候,都喜欢在电影里面掺和私货,如果你仔细去看电影剧情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明明是在拍战争片,结果,观众看着看着就会发觉不对劲了,奇怪了,怎么一部战争片掺和了这么多政治方面的隐喻,能不能好好看一部电影了,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电影《黑蟹行动》。
如果你单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部电影的剧情讲述了战争后的末日世界,为了尽快解决战争的阴影,所以,长官派遣了一支小队,带着一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能解决战争,结果,这个所谓的艰难任务却成了这些士兵的噩梦,看起来这部电影的总体剧情也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如果,这是一部纯粹的爆米花小成本电影,其实,我们也能理解的,兴许电影评分会高一点,毕竟电影的质量摆在那里,可问题也出在这里了,你好好地讲末日电影就行了,可是,他们非要在电影里面藏了很多私货,例如俄乌冲突,电影里面,爆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俄罗斯入侵了欧洲国家,剧情没有交代敌军的国家,可他们都说了是北方来的,不就是俄罗斯吗?
就是一股脑往俄罗斯身上泼脏水,这都算是好的,但真正的剧情却让我等看了都佩服,因为剧情里面,他们小队护送的是生化病毒,敌军只是占领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却想着怎么把自己连同自己国家的平民全部干掉,可谓是把讽刺点拉满了,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剧中从头到尾也没有说是谁入侵。
只是把内容藏在了电影里面,让你们自己去想,只是告诉了你的真实情况,本以为剧中所谓的生化病毒是拍出来嘲讽的,结果,我们再看看美国佬在全球建立的生化实验室的事情,再来看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是相当应景,所以,电影里面,你们女主角一方看似是争议,但在我看来,说他们是反派更为恰当一些。
也正因为这部电影掺和了太多的私货了,以至于一向对欧美电影十分友好的豆瓣,也只给了这部电影5.7的评分,但真正讽刺的是什么呢?
这部电影的拍摄方居然是所谓的中立之国瑞士,瑞士看似中立的态度,如今是多么会翻车,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西方国家挂在嘴边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讽刺到了极点。
很有想象力的末日战争电影,虽然有种种不尽理想处,但冲着远处烽火映照着结冰苍茫海面速滑的镜头,就值得四星评价,毕竟是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开创之举。
可惜电影后半部调性突然变了,变成平庸的、千篇一律的反战片,画面也非常平庸,拉低了整体的艺术性。
其实,既然想到了速滑这个题材和末日战争结合的好点子,就应该在这个上面多作文章,比如:任务小队成员原来是奥运速滑队,用和平时期的竞赛对比战争时期的残杀,联想到冬奥会上乌克兰和俄罗斯选手拥抱,后面就传出有乌克兰越野滑雪运动员战死的消息,很有现实意义。
战场的追逐,也可以加入敌人的速滑巡逻队,甚至是曾经同场比赛过的选手;比如利用薄冰区设陷阱摆脱追兵等等,都可以围绕滑冰这个创意展开。
最后,如果电影在女主抢到病毒,却转身倒地时嘎然而止,倒也不失为神作,敌人是谁?
病毒有啥用?
未来如何?
女儿是否还活着?
万事皆休……
这个故事题材是非常新款,刚开始看到片名我将以为就是一部爆米花的动作片而已,想不到看完后,却异常的超岀我的想法。
故事主要就是讲六人小队,穿越重重险阻,切到敌后方实行一次秘密行动。
看到这种简介各位应该会认为这是个很老套的情节,但旧瓶装新酒,当你进入故事后你会发现完全超岀了你的预料。
悬疑加惊悚让你欲罢不能。
但看完后,我觉的还是有少许不足之处,如果我是导演,我想应该这样加大戏剧张力和更强的氛围渲染。
一个所谓中立国能拍出这样的末日电影,令人惊讶。
这也恰恰表现了他们中立的虚伪。
瑞典在历史上曾长期推行霸权主义,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由此瑞典曾成为波罗的海沿岸最强大的国家。
但也在后期因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也让瑞典痛定思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宣布中立未参战。
也就这样成为了永久中立国。
瑞典的南部扼守着苏联北海舰队的重要航道,是冷战双方眼中的战略要地,因此瑞典需要小心防范苏联从北方来的陆上进攻 ,他们是北约的伪成员。
制作和氛围感做的还可以。
但故事问题太大,世界观都没说清楚。
后面就直接一个公路片,设置诱惑完成任务,除了路上设置些困难,就没啥了,没有任何思想灵魂的片子。
核心就是一个母亲的自私,如果这叫母爱,我想那天下就没母爱了。
为了自私的目的可以枪杀队友,让全世界都跟着陪葬,然后发现被骗了,180度变身救世主,同样不惜让很多没有撤离的无辜的人跟着陪葬。
还整的跟英雄是的。
只能说这什么玩意。
英雄这个话题,一直贯穿着世界的历史。
西方以前还好些,但也会有些他们属性中自带的影子,比如有些影片的英雄必须自己家人被杀,狗被杀等等瞬间暴走报仇的同时顺带成为英雄。
但中国讲的是家国情怀心系天下才是英雄(张导英雄的片子探讨的就是这个)。
为了自私的目的无论儿女情长还是这种为了满足私欲的所谓的母爱,甚至可以牺牲任何人的人都是强盗和无赖,跟为了填饱肚子杀人为了性欲强奸其实没啥本质差别,都是未开化的野蛮人的行径,跟文明、道德、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但面子上又得好看,就只能偷换概念打着漂亮旗号来满足私欲了。
如果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任何道德准则和标准规范(更别说体系了),只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行为都是应该被唾弃的行为。
如果连这个基础的底线还要讨论,那人类也就真离毁灭不远了。
从欧美近期片子普遍的政治正确的三观出发,近期简直了白左的厉害了。
对于欧美的这种圣母,我只想说:在不做人这方面你们的确是呕心沥血的努力了。
周公解梦有云:黑色代表权利,螃蟹象征遇到对手。
古人的解释蛮适合《黑蟹行动》这部电影,故事中的女主角,护送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生化武器,在茫茫冰海上同天斗,同敌人斗,同自己人斗,还要和自己的想法斗,算是其乐无穷了。
一场内战,弹丸小国中两派打生打死,夹在其中升斗小民确实可怜,女主在战争爆发初期被其中一方劫走了女儿,随后漫长的战争中,母女再未见面,生死未卜。
突然上级调她参加一场自杀式任务,护送两个罐子穿越即将解冻的冰海,因为她曾经是速滑运动员。
她不想参加,要留下命来找女儿。
于是上级说,你女儿就在目的地,去不去?
去!
为了见女儿,母亲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开场不久,就跳入冰窟抢救护送品,拯救了整个行动。
北欧的冬天,寒冷漫长,寥寥几人在冰面追逐滑行,敌人的直升机、巡逻队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小队内部也产生了不信任,类型片的套路都差不多,队员一个个死去,终点越来越近。
他们发现护送的是生物武器,上层的心思也不难猜,军方及部分人员在地堡中躲避,利用难民传播病毒,将地面上的人一扫而空,战争就结束了。
谁能制定如此残忍的计划,开始布置任务的少校,没有离开即将陷落的基地,大概也是不愿见到病毒肆虐的未来。
想毁掉生物武器的中尉,态度不够坚定,大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架势。
成功到达目的地后,母亲发现自己被骗了,女儿不知所终,如果活着肯定还在地面,于是不顾战争英雄的身份,直接反水,拉上中尉反出基地,最后与病毒同归于尽。
小队的队员各怀梦想,却难逃一死,主角也只能在幻境里见到自己的女儿。
任务中途遇到的老夫妻,并不逃不走的难民,而是敌方的哨探,否则哪里来的补给,更不会在其乐融融情况下突然开枪。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两派的斗争已经不是经济、领土争端那么简单,而是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种族(信仰)仇杀的境地。
乱世人命不如草,本片最震撼的一个场景,就是在漆黑的北极圈夜晚,天上极光闪烁,冰封的海面上无数平民的尸体冻结在冰面。
PS: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今天聊聊瑞典电影《黑蟹行动》。
片名Svart krabba / Black Crab (2022),别名黑蟹行动:无尽寒冬(台)。
影片改编自杰克·维尔德博(Jerker Virdborg)的科幻小说,时间设定在未来的末世,极寒地区的两国交战,主人公卡洛琳·艾德所在的一方节节败退,为了挽回颓势,军方决定放手一搏,使用最后的杀手锏。
卡洛琳·艾德和其他几名士兵因为善于滑冰而被军队选中,被安排执行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自杀式任务。
他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将两个神秘黑罐送到实验室,据说这两个黑罐具有结束战争的作用。
《黑蟹行动》具有反乌托邦式世界的各种设定,比如没有由来的模糊战争背景,武装化的平民开始介入军事行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环境。
有经验的观众可以把本片中的设定替换成以往电影、游戏中的常见元素,比如把末日病毒换成全球核爆,冰天雪地的环境换成核爆后的核冬天,危机四伏的敌军后方换成如影随形的丧尸大军。
这样一看,就很能理解影片的环境了。
卡洛琳·艾德原本是一名速滑运动员,在战争中女儿被掳走,为了找回女儿,她被迫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深入敌后执行一次死亡任务。
她需要在冰雪覆盖的水面疾奔,将神秘珍贵的货物送到敌后,而这些冒险都是为了能够与战争爆发时被掳走的女儿团聚。
任务很好地发挥了她的速滑运动能力,一行人要依靠夜幕掩护在薄薄的冰面快速滑行。
整个行动完全取决于卡洛琳·艾德。
战争的原因从未被解释过,敌人也从未被明示。
观众也被动地参与其中,无可选择地加入这个无休止混战的世界。
推动战争的是仇恨,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则是爱。
因为仇恨发生了大范围战争,而为了终结战争需要更强烈的仇恨。
为了阻止这一切发生,则需要卡洛琳·艾德的爱。
影片中没有浪费时间的地方,从头至尾都笼罩在一种紧张气氛中。
滑冰的设定十分符合北欧环境,更是给观众增添了一些新奇感官体验。
卡洛琳·艾德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向前走,只需要一点点启动力量,剩下的就像在冰面滑行一样顺畅。
六个士兵悄然滑入黑暗,时不时发生的爆炸闪耀着他们的身影,表现主义的光影风格开启了他们的亡命之旅。
无尽广阔的冰面给人带来强烈的不安,一方面原因来自随时可能破裂的薄冰,另一方面来自敌军的突然进攻。
除此以外,卡洛琳·艾德小队还遭遇沉没邮轮和无数的尸体,这些冲击性画面都给人带来了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凭借诸多过硬作品而成名的劳米·拉佩斯(Noomi Rapace)在本片扮演主人公卡洛琳·艾德。
本片也是这位女演员十年来的第一部回归出演瑞典电影。
这些年女性动作电影层出不穷,从年轻花旦到老妪戏骨,无数女性角色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树,但说实话,能够出彩的女性动作电影屈指可数。
这些女性的动作戏要么软绵无力,要么就是剧情无法令人信服。
而劳米·拉佩斯不同,她一向以坚韧硬朗形象示人,现在扮演一位全力寻找女儿的母亲,从形象气质上都能让人信服。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表现得远比周围男性更加坚韧,因为她要和自己的宝贝女儿团聚。
《黑蟹行动》中的战斗戏也可圈可点,处理方式完全不像其他女性动作电影中那样无限拔高女主角,而是既不降低敌人的技战术水平,也不魔改主角一方的战斗能力,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地发生。
战争即地狱,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是无差别的痛苦,任何一个士兵、平民都要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卡洛琳·艾德是全片主角,理所应当得到最大的曝光度。
而其他角色的人物线就有所欠缺了。
他们工具人属性较强,除了强化艾德的母亲形象外,就是讽刺了一下掌权者玩弄权术等常规内容。
全片最后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悲剧。
卡洛琳·艾德舍命销毁病毒的理由是,万一女儿还在外面的世界活着,那么销毁病毒可以让女儿活下去。
但在影片最后一幕中,卡洛琳·艾德和女儿在水下相遇相拥,这其实暗示了她的女儿早早就已经死了。
冰上末世寻女,紧张不安痛苦。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今天刷抖音,刷到了这部片子。
打开豆瓣看得分,只有不到6分。
觉得有些偏颇,至少我是觉得看着是一部爽片。
没有过多的背景描述,过多的感情纠葛。
直接上来就是各种战斗场面,一直被节奏带着走。
每个人物介绍不多,但可以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特点鲜明。
不追求那么多的人性升华,各种思想意义。
纯粹来看就是一部爽片。
《疯狂麦克斯4》就是这种典型的。
有些背景,人物,自己看着去琢磨,也挺有想象空间的。
何必要说的那么直白呢!
首先要说明一点,这是一部很难讨喜的电影,特别是在东方这片文化厚重的土地上。
我个人真的很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不能否认在个别镜头、个别台词、个别动作戏上相较于国产流量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借鉴空间。
其实本片的故事线非常简单,情节相对紧凑,没有多余的人物与剧情出现,非常明显的段落式电影。
其主线就是在内战背景下,一个6人小队需要使用冰刀在海面上横穿整个敌占区,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
战争的背景没有介绍,阵营的划分没有介绍,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没有介绍,同样艾德的身份信息及经历也同样没有介绍。
开篇就进入正题,说实话前15分钟的时间,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还是蛮高的。
但后续真的是典型的看图编故事。
我将本片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艾德见到女儿照片前,艾德接受任务至知道真相前,艾德知道真相后。
其实背景模糊化处理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又能减少逻辑漏洞,大环境背景的模糊观众先入为主的站在艾德一边,脑补正义的场面;艾德背景的模糊让我们更有代入感的去脑补主人公的伟大、坚强、与母爱。
但不能掩盖正片真的只有前十几分钟会让你对主人公具有认同感,随着行程的推进,我真的不断的在想艾德如果作为一名ZG军人去衡量会是多么的不合格。
开篇说明了艾德是如何与女儿走散的,同时交代了战争背景,使用大量的青色系滤镜,在拥挤的隧道内、狭小的车厢、黑暗的货仓确实很容易营造出压抑、焦虑的视觉体验,一切正常的推进,直到中威擅自下车。
这段说实话我没有太看懂,难道仅仅是为了铺垫后续艾德与中尉的互相猜疑?
又或者是最后中尉抛弃队友独自离去?
还是最后艾德向中尉开枪?
感觉整个难民营的戏份真的很让人摸不到头脑。
任务对接会上当面提出质疑,又特定留下取出照片,整个逻辑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可主人公偏偏坚信不疑,当然我们看晚后也可以理解,我想着可能就是导演刻画“母爱”的方式。
母爱这一层我确实体会到了但是,我体会到之后不禁发出疑问,这是伟大的母爱?
还是狭隘自私的病变?
任务的过程总是穿插着离奇与曲折,牺牲也在所难免,但6人小队直到2人抵达的过程真的毫无新意可言,队友挨个领盒饭,甚至你连下一个是谁都能清楚地感知到,这就让人非常的沮丧,就好像看了一本流水账玄幻小说一样,但支线剧情,中尉的心理变化、通信兵的爱情、老马对战争的反思、狙击手小哥的心理阴影等不得不说确实都刻画的不错,了了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能让你脑补出另一个全新的故事。
当艾德完成任务抵达奥德得知真相时,整个电影的正片部分完结,其实后续的复仇与毁灭真的很想一个番外或者后传的感觉,转折铺垫太少,人物内心的转变真的很难符合逻辑。
第一部分是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人人皆有,渺小平凡却又注定伟大;第二部分是未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与勇气,伟大真挚却又让人觉得自私卑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以伤害他人为前提来达到自己与某个特定组织的目的,真非常不符合东方人的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第三部分则是赤裸裸的病变,人性的原罪--自私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摧毁病毒武器的原动力是保护不知道是否还活着的女儿不受威胁,为了摧毁病毒武器叛变自己曾宣誓效忠的组织,杀戮曾经的同属的战友。
这怎么看都不能叫母爱了吧?
我不想再说什么“杀一人救万人与杀万人救一人”的佛教奥义了,但黑蟹传达出来的内涵精神甚至连外衣都不想披了,明目张胆的暴露在大众视野内。
如果说中尉、老马甚至通信兵的选择与抗争还能解释为表现战争对于普通人的迫害,那艾德真的毫无立场可言,完全是处于自己对于女儿失踪病态的思念。
当众人得知任务的真相时反应不一,通过特写镜头能清晰的感受到大家是抗拒的,哪怕是中尉可能提前得知过任务内容的人都流露出挣扎,大家只是作为军人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艾德则是彻头彻尾的无视、淡漠甚至其中有一个镜头给人的感觉是亢奋,我万分不能理解如果这是国产电影,主人公如此表现会被骂成什么样。
历尽艰险与牺牲送完病毒再亲手毁去,没能终结战争,也没有释怀过往,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会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突然间好像全网都在给我推送这部电影的解说,引导我去观看。
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有文化输出和歪曲“真善美”的嫌疑。
推荐指数: (1星给剧情,1星给创意,1星给母爱,1星给大师级别的摄像)电影类型: 动作+惊悚电影语言: 瑞典语女主艾德被指派参加一个秘密行动,穿冰鞋横穿冰冻的群岛(敌人的领地),送一个病毒包裹。
艾德认为是一次自杀行动,但为了见到自己失散的女儿,希望给了自己无限的动力......随时都可能裂开的冰面,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敌人,自己看吧。
结局略悲,但整体观感体验不差,结局的在水中与女儿相拥的画面还算可以接受。
本片以夜间场景为主,冰面上的大场景比较多,很唯美。
两条时间线,描述艾德在行动中不断穿插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这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不由的心生感叹,母爱是如此的伟大。
有话说:1、“包裹送到,当得知一切只是为了给她希望而编造的谎言,她崩溃了”。
不要拿别人的希望当做谎言,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
2、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确实是太渺小、太渺小。
3、有一桥段,冰上的坟场,这个场景很震撼,发人深思,末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4、经典:在这场该死的战争中,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拒绝服从他们的命令。
5、演员选的其实还不错,男主要脸有脸有型有型,女主长相很一般,但很真实,毕竟花瓶女战士还是少数。
6、其实演员出演还是挺卖力的,冰面上的狙击场面再多点儿就好咯。
7、本片的定位其实应该是伦理片儿。
8、有个问题,病毒和手雷一起爆炸,病毒会死掉吗?
这是死亡搁浅启发出来的溜冰送货片?冰面部分值得一看,整体本子莫名其妙。
母亲对孩子的爱的力量与战争
劳米拉佩斯,新一代动作女星。
2022032不知道为什么豆瓣打了这么低的评分,这是我近两个星期以来最DigIn的片子了。简直是末日战争公路片的冰雪版本,虽然人物刻画和剧本冲突不够完美,但依然不能掩盖它的亮点。当一切理想主义的光辉和使命摆在切身的亲情爱情利益面前,可能都不值一提,所以这才是人们想发明机器人的主要原因吧——没有情感和冲突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害 所有不交代世界观和冲突逻辑的战争片都在浮于表面。
毁灭啥都无所谓,只要找到女儿。母爱是伟大,但这有点太偏激了吧?
结尾不合理
我觉得不错节奏挺好,有点儿90年代老派战争动作片的感觉设定怪怪的,当然,如果放在好莱坞爆米花大片儿里,一切都正常了hhh雪地伏击让我想起了三角洲特种部队
玩过《地铁2033》的,对这种末世的冰封场景会有亲切感吧,时不时拷问一下人性,也像是在致敬这部巨作。如果没玩过《地铁2033》,看这电影也就一般,只有玩过了,才觉得有这电影,真不容易 。
亮点就是滑冰。槽点太多,也莫名其妙,女儿丢了加入某个武装,又被武装蒙骗带生化武器去某地,某地指挥官说了是骗她的,于是她为了毁掉生化武器自杀了。但指挥官的照片哪里来的?
我其实比较怀疑导演和N社的大数据专家,谁负责电影内容的搭建。现实世界中,生物武器不能成为一锤定音的武器,它只能成为不人道的摧毁经济的武器。据我所知,生物武器最近一次使用,大概是美国给叙利亚送带病的种子… 疾病武器的杀伤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限的。封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纲。女主演将一个忽然慈母忽然圣母忽然铁血的角色演得不错,但战争并不如此。她要想见到自己女儿,瓶子提前藏起来,作为筹码,似乎更有效。不过大概是时间长度够了,女主一定要莽住。男二为啥最后还能坐飞机离开?基地里没有监控,沿途没人报告么?
最后是反转和升华了吗?太平淡了……
刚刚看完。我还说俄罗斯就是觉悟高,敢拍一部骂自己是大坏蛋的电影。一定要给五星。结果上豆瓣一看,MD瑞典拍的,顿时翻白眼,扣一星。因为这个世界上,骂别人很容易,骂自己很难。
好悲惨的故事,作为一个有女儿的妈妈,看了绝对心理阴影,我当晚做噩梦。过程还是紧凑,险象环生,惊心动魄,还是有智商的。但就是一件事不明白,冰上行动穿个黑色作战服是为了让敌人看的更清么?
貌似末世危机片,不知道讲个啥。
冰面部分值7分
饥荒难民暴徒,冰原手足尸林,老宅机枪晚宴,龟裂贴地狙击,碉堡围剿对杀;近未来战争残酷氛围营造挺好,可惜后面有点儿戏烂尾
冰上行动还是很酷的,非常北欧。可惜虎头蛇尾了。
被上司骗送生化武器,到了发现女儿或许早死了就摧毁病毒并自杀。。。感觉女权味太重了
硬核军事动作片!具有一流的战术思维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