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粉与灰

ピンクとグレー,红的告别式(港),Pink and Gray

主演:中岛裕翔,菅田将晖,夏帆,柳乐优弥,岸井雪乃,小林凉子,千葉哲也,槙田雄司,入江甚仪,桥本润,筱原友希子,矢柴俊博,宫崎美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粉与灰》剧照

粉与灰 剧照 NO.1粉与灰 剧照 NO.2粉与灰 剧照 NO.3粉与灰 剧照 NO.4粉与灰 剧照 NO.5粉与灰 剧照 NO.6粉与灰 剧照 NO.13粉与灰 剧照 NO.14粉与灰 剧照 NO.15粉与灰 剧照 NO.16粉与灰 剧照 NO.17粉与灰 剧照 NO.18粉与灰 剧照 NO.19粉与灰 剧照 NO.20

《粉与灰》剧情介绍

粉与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河田大贵(菅田将晖 饰)、铃木真吾(中岛裕翔 饰)和石川纱里(夏帆 饰)是青梅竹马的好友和玩伴,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大贵和真吾两人都热爱音乐,共同的爱好让两人的灵魂更加接近。高中毕业之后,机遇找到了大贵和真吾,由于样貌英俊帅气,真吾从最初的读者模特一路走高最终成为了星光闪闪的偶像,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眼看着自己和好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仕途不顺的大贵内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就这样,他们的友情在平静之中慢慢走向破裂,最终,两人失去了联系,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一晃眼多年过去,在同学会上,大贵和真吾重逢了。真吾邀请大贵到自己家中做客,哪知道当大贵登门拜访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真吾冰冷的尸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赵氏孤儿(京剧)爱上费加罗半熟少女英雄第三季僵尸海狸女尸谜案追龙ⅡALDNOAH.ZERO第二季通往仙境主妇侦探社山海战纪之狂兽逆袭怪谈晚餐大海道野兽知无涯者机动战士高达THEORIGINⅥ赤色彗星诞生高山清渠断林镇谜案第八季渡江!渡江!沧海渔生夫君请自重恋爱恐惧巴希拉:正义执行塔罗牌美人遇泰迪熊蓝百合民国奇闻录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黑道看护

《粉与灰》长篇影评

 1 ) 有好的骨架,却没有好的灵魂

一开始被基友安利来膜拜苏打的演技的!

但是看完,我到感觉中岛弟弟的演技惊艳到我了,出乎我意料!

可以说看着他从小朋友突然长大的,没意料到他这么吃重的戏份,竟然完成度这么高!

j家人,果然都是实力派啊!

但是,电影拍摄手法到蛮有新意,但是,最后结尾不但没升华,反倒让人有点让人吐槽无力,什么鬼!!!

虎头蛇尾额感觉!

整部剧,框架很好,所有演员演技全程在线,但是最后揭示出的主旨,实在是太低级了!

完全和前面铺垫的,脱节了!

 2 )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会缤纷多彩

继溺水小刀之后便迷上了苏打,看了粉与灰,不得不承认是一部很需要思考的电影,电影与现实融为一体,电影前半段是电影中的电影,讲述了沙河和小吾的一起生活成长到小吾一点点走向成功的故事,展现的全是小吾多么多么优秀的一面,突然以小吾想和沙河互换身份后而杀青。

原来我们前半段看到的小吾就是现实中的沙河,因为小吾的死沙河接受了小吾遗嘱而一直觉得自己活在小吾的阴影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渐渐失去自我,一度迷茫丢失方向的他暴打成濑后来到了小吾家,小吾妈妈给了他小吾生前的一段视频,原来小吾早就知道姐姐会自杀而没有去阻止,沙河想不通小吾为什么会看着他的姐姐就这样离开他而不去阻止。

他也不理解为什么小吾会自杀离他而去,他以为小吾是因为爱他才这样的,万念俱灰的他准备自杀然而确没有勇气,这时小吾的影子再次出现,原来他的做法只是为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做出来了自己能做的,而他所希望看到的是沙河没有选择他的遗嘱,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妙理过着普普通通的幸福生活,而不要盲目的照着别人不断伪装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电影后半段演绎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是灰色的画面,没有颜色的镜头,看着很压抑,也行导演想用这种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活在小吾的阴影下的沙河所过的日子是多么的痛苦,在电影的最后一幕沙河明白小吾的用意之后,放下了一切,重拾了自己,生活再次变成了彩色的。

一句“真无聊”,前后呼应道出了沙河几经周折后再次找到了自己……

 3 ) 观后感

再看一遍还是觉得小裕第一次主演表现的挺好,也挺符合河田有点颓废又不甘心的气质。

前半段也以河田的气质演出了他心目中的白木莲吾。

苏打的演技毋庸置疑,但请不要忘记他在剧中的身份就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男演员,本身的性格和演出来的河田反差很大,所以看起来比较明显。

芋头在剧中就是一个失去希望的颓废青年,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更多的是回忆者。

《粉与灰》里前半段属于河田的回忆,是充满朝气和色彩的,但在河田的记忆中莲吾就是个有点忧郁气息的男生,而一直在他身旁的自己也被这种忧郁所感染,慢慢地为生活所迫,为莲吾的死而心灰意冷。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反而觉得前半段苏打演得有点过了。

河田本不是个那么活泼开朗的人,他只是在莲吾面前比较活跃而已。

记得电影最后一句话是河田说的“真无聊”。

就是这样没错啊,人生很无聊,故事很无聊,写故事的人很无聊拍这部电影的导演也很无聊。

到最后才发现忙活了这么久,原来只是河田的一厢情愿。

我觉得这种无力又无奈的感觉芋头把握得挺好,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一直挂念儿时的好友,突然心血来潮写了个回忆又亲自演出来,然后发现其实真相也不过如此,最后又回归普通人生活的故事。

还有没提到的本作最大的惊喜就是前后两种颜色的反差,我觉得这个想法太妙了!

读原著也不一定有直观的视觉反差强烈。

感觉黑白色调下芋头忧郁的气质更明显了。

 4 ) 我邀请你来体验我灰色的世界。Would you join me?

小说是作家眼中的景色,那电影就是导演眼中的景色吗。

除了结尾处的隔空对话以及对于姐姐超越亲情的爱慕之情,其余的改编作为一名电影观众来讲我是不讨厌的。

原著读过很久了不确定以下是不是原创剧情了,不过还是来说说看。

1. 最后的结尾处,小河向小吾的广告牌丢打火机叫着“真无聊”。

2. (小河划烂纱里画的小吾画作时用的是小吾与其交换的打火机这段原著有吗……?

)3. 小河终于在小吾冰冷的公寓与小吾重逢,对质那一段很像他们刚到东京合租时两人第一次对戏的场景,只是我没想到最后真的能抱得到。

4. 被很多人提到的彩色转黑白的时刻。

那一秒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花费几分钟适应演员的反差,对应人物角色的过程真的很厉害。

没注意到姐姐是不是最后也换演员了呢?

给小吾妈妈脸的特写很震撼。

5. 导演故意留白的地方:没有交代遗书的选择,大篇幅缩减儿时记忆(甚至删掉了一个幼年小伙伴的存在),少了那些花火毛虫狮子座流星雨的片段,观众就不会有幼时小河了解小吾的共感,在结尾处由小吾甩一句“人和人之间本来就不能够理解”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完全不符合原著的世界观,但是其实很契合导演构造的电影里世界观。

6. 原著的评论下面很多人写,其实小河最后也在想小吾是不是真有自己幻想中那么美好,或许“粉丝滤镜”一直存在只是自己花了很久才感受到。

原著就止于这里的疑惑了,电影还真是把幻影都撕碎了给人看,成名后迷失时你的偶像也在放纵,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所以吐槽荧光欧派吸烟喝酒床戏的也没太大必要,那只是塑造导演心中不羁世界的载体哦。

下面来说说被很多人诟病的电影世界观,这个只借了原著壳子另寻发展所以被原著党不屑的世界观。

小唯对小吾说一句“不是喜欢做的事,而是能做到的事,所以要去做”的时候,估计电影院很多观众脑内只剩"what?"了。

一般来说这会是作为一句励志鸡汤,鼓励大家尽全力,甚至是去主动适应社会的一句话,不是吗?

但是电影却以这种冷酷的方式讲出来真是恶趣味啊。

然而……大冬天捧着电脑看的我却完全没有脊背发凉的感觉,就剩噗嗤笑出声来了。

并不是说我欣赏这种改编承载的世界观。

如果在戏里,小河接下去告诉了大家小吾真正的死因,那凭借小吾的影响力,也会被升华到“为了将艺术做到极致的献身,白木桑真是了不起”的地步或者“河田先生真会说笑,现实哪有这么高尚”。

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可不是这样呢,能做到都去尝试所以稍显不顾后果,哪里会有赞扬。

能够活着体验更多的悲伤,也是充盈。

最后来讲讲主创团队自身吧。

由于我对几名主演事业、性格、各种八卦浅显的了解,请原谅我观影前中后看芋头苏打夏帆这几个人都会与剧中人物有重影。

包括芋头还显稚嫩的演技,意外地有分别适合小吾和小河二人的部分,来这里出演刚刚好。

另由于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小说作者桑和导演桑的访谈也看了一些,也没办法把赋予这部电影框架的人也好,给予演绎的人也好,从作品中完全剥离出来。

那么,就写一篇完全感性的影评,也没关系吧?

 5 ) 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粉色?灰色?还是彩色?

62分钟后的冲击,说实话之前已经被剧透地差不多了,就是戏中戏,相比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芋头的演技才是让我感慨的地方,前面的人设太耀眼,以他的颜值就已经有56成的相像,并且前面的白木始终是存在在苏打的视角中的,模模糊糊看不真切,但是到了后半部分,芋头开始真正的出演出自己的真实世界的小河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没错,他是河田大贵,他永远都不是,也成不了白木莲吾。

河田大贵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个人同伴的时候,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他的演技没他高,他的未来没他好,他的目光总是放在小吾而不是自己的身上,然后小吾离他越来越远。

直到同学聚会,他们又重新见面,喝酒,畅聊,唱歌,抽烟。

仿佛一切都还没变。

但是,就在第二天,小吾就这样自杀了,然后完美改变小河的人生。

62分钟后的小河才是真实的小河,没有戏中戏苏打的那么疯狂,真实的小河更多是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他没有小吾这么天才,又不懂真正的娱乐圈,进去以后才发现这个圈子的光怪陆离,表面的性格不是私下的性格,私下的性格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性格。

夏帆说的没错,真实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谁知道呢?

甚至发现小吾也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完美在上的小吾。

最后发现的是姐姐的事。

原来我一直以为的羁绊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从来都不曾真正懂过你。

人与人之前的交往多复杂啊,自己的内心都弄不懂谈什么弄懂别人的世界呢?

你以为的双方密不可分的羁绊,可能只是别人简单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

所以世界最后重新回到了彩色,不是回忆里的粉色,不是失去白木莲吾后这个世界的灰色,而是彩色,你摆脱了他,你开始了自己彩色真实的人生。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啊,真无聊。

 6 ) 割裂的讽刺

说实话后半段灰色的部分看得很难受,和前半段非常的割裂,电影部分和后面演员部分的反差太大,感官上很难协调。

而且莫名的有种被嘲讽了的感觉,那种“你永远不知道另外一个人实际上是怎么样的”的窒息感前所未有。

荧光色那里听着苏打的笑声有种类似耳鸣的不舒服。

最后变回彩色的时候简直是终于能好好喘气了的感觉。

我觉得小吾和小河在见到姐姐和小吾自杀时候的反应都很有意思。

两个人的不同就体现在这里。

小河更多的嫉妒和自卑,他企图活成白木莲吾但实际上他只是想要白木莲吾的光辉,他最开始还笑了一下完全没反应过来。

而小吾是想完全成为姐姐。

最后小河终于意识到他这么多年从当初那个一个人扔棒球的别扭男孩走到现在这样,真真应了一句「真无聊!

」电影部分苏打的演技看得非常入戏呢,后面变化太大我也是反应了好一会儿。

夏帆的反差和声线我都惊了。

然后为啥我看苏打的电影总能看到这种尺度大的部分啊!!!

 7 ) 写成剧情简介的《粉与灰》

看完之后也不知道电影《粉与灰》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看名字感觉是另类文艺片,但还是不给它贴标签吧,只想说这是一部有点难懂懂的好电影。

电影开头是一曼妙的女子在群舞的拥簇下跳着类似《黑天鹅》的舞蹈,舞蹈结束从高台跳下死去,同时,另一个镜头下一个帅气的男人用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开头,让我还在猜测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然后电影开始用倒叙手法从14年前开始叙述。

电影的主角阿河与小吾情同手足,一起长大,高中毕业后被一家杂志相中双双签约成为艺人,在同为龙套角色的日子,小吾表现优秀也善于把握机会,便早早的成名大受欢迎,而阿河却始终默默无闻,总觉得自己活在小吾的阴影之下,郁郁不得志,两人的友谊也因命运的不同而渐行渐远,3年后二人重逢,借着酒,两人抽着烟交换了打火机,阿河的夜总会打火机换了小吾的名牌打火机,谁知这一行为也预示着两人命运的改变。

第二天小吾选择上吊结束生命,而阿河见证了这一幕并且为完成小吾的遗愿而成为了“小吾”。

阿河出演了一部讲述小吾生平的电影,饰演生前的小吾,也因此出了名,但是阿河不快乐,不自在,不满意现在的自己,他不愿活在死去的小吾的阴影之下,不愿借着死人的名出名,可是他又不甘心自己默默无闻,就这样尴尬的像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压抑,放纵着自己。

表面上的他活成了小吾,但是他不是,他甚至连自己也找不到了,即使小吾已经去世,即使他饰演着小吾,但是大街上的广告牌仍然是小吾的照片,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阿河的心里更绝望了,他想到了自杀,选择以小吾离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当靠近死神的时候,他后悔了,他发现自己强烈的想要活着,也许小吾的人生终极目的不是活着,所以他选择和自己的姐姐共同死去,但是阿河很简单,他就是想要活着啊,当他想要去自杀的时候,他才强烈的想要活着,电影的最后,阿河来到他和小吾交换打火机的地方,他看着对面大楼上小吾巨大的广告牌照片,将手里那个精致的打火机丢远,然后一个只有声音的镜头,像小时候和小吾相遇时的场景一样,阿河一个人玩着游戏嘴里喊着无聊。

这也预示着阿河对自己之前作为“小吾”替代品的否定与抛弃,自己终于走出阴影,重新去活。

影评最后,我想奉上小吾姐姐的一句话:“能够做到的事就全力以赴去做,但不是想要做的事,是能够做到的”。

也许人都渴望自己没有得到的,而待失去后才会想要去珍惜,但是看到这,我想说,就全力的去做吧,不要让以后的自己后悔。

 8 ) 两个迷弟悲惨的人格模仿秀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小迷弟找自我”的故事。

“真吾为什么要自杀?

”作为谜题贯穿全片始末,影片没有直接给出任何关于真吾的心理描述,就连最后真吾的那几段“独白”都仅出现在小河的臆想中。

影片的前半段,是小河眼中的真吾:在小河眼里的真吾几乎是完美的:帅气、有才、就连姐姐都美得逆天。

跟小河不一样,真吾仿佛从未迷茫过,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生活和事业充满决策力。

从模特群演到偶像明星,真吾的演艺事业一路绿灯,这一切令小河自叹不如之余,对真吾更加崇拜不已。

小河就这样毫无自觉的一步步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和色彩,沦为真吾的迷弟,他信徒般虔诚追随着真吾的人生,一心一意想要成为跟真吾一样的人。

所以当真吾托付小河在自己死后完成白木莲吾这一角色时,他最终选择了接受,因为他憧憬真吾的人生,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人生。

虽然小河自诩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真吾,但是关于真吾的死亡,他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于是小河把真吾的死归咎于“白木莲吾”这个角色,认为是白木莲吾害死了真吾。

但内心深处,小河知道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真吾,其实从第一次听到《蝴蝶兰》的歌词开始,他就隐隐觉得自己不了解真吾。

这也是小河很不能接受的一点:他与真吾朝夕相处一起长大,为什么却无法了解对方?

最令小河焦虑的是:如果不了解真吾,他就不能成为真吾。

小河太想成为真吾了。

他必须去了解真吾。

影片的后半段,是他人眼中的小河:活在真吾世界里的小河,是灰色的。

曾被真吾带去脱衣舞俱乐部的成濑凌,一边贬损着小河,一边又通过揭发真吾的阴暗面来嘲笑小河对真吾其实一无所知。

想要利用小河抄绯闻的三神丽也暗示他:“有导演说在人反复表演之后,才会展现出真正的自我。

笑死人了,什么人能根据什么判断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我啊?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

”可惜小河并未会意。

成濑凌和三神丽一眼就看穿小河想要取代真吾的野心,并毫不客气地表示:“你办不到的,你会崩溃的。

”就连女友纱理也劝他放弃。

在揍了成濑凌后,迫于压力小河一度想要放弃扮演真吾,但是社长似曾相识的一句:“没有真吾,你本身毫无价值。

”让他回想起之前离开真吾,浑噩度日的生活。

是的,没有自我的小河,只能靠扮演真吾来生存。

绝望的小河,认为和真吾在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方法寻死,就能通过相同的体验更加了解真吾并永远追随他。

但是让小河迷恋至此的真吾,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影片的结尾,真吾母亲留给小河的录影带里有着全部答案:就像小河心中的真吾是完美的一样,在真吾心中,姐姐铃木唯才是完美的。

当小河赞叹铃木唯“从没见过这么美的人”的时候,真吾内心的憧憬估计比小河还澎湃。

从小开始真吾就对姐姐摄像机不离手,一副粉丝跟拍偶像的架势。

铃木唯不仅长得美,还特别艺术家范儿,张口闭口民思民哲,B格爆棚,把小真吾唬得不要不要的。

真吾对姐姐盲目崇拜到:即使铃木唯告诉弟弟自己要自杀时,真吾对姐姐的选择也没有丝毫的质疑——姐姐是神,姐姐说的都是真理,姐姐选择的肯定是正确的。

无脑迷弟属性暴露无遗。

《蝴蝶兰》是真吾写给姐姐铃木唯的歌。

“蝴蝶兰”也好“楼”也好,都是姐姐的想法:“要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能做的事,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这么活。

”这个说死就死,疑似患有严重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姐姐,倒是挺会教人家怎么生活的。

那么真吾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和小河一样,真吾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正是真吾为何如此迷恋姐姐的原因。

早已在姐姐的光环下迷失自我的真吾,作为姐姐最大的迷弟,只是忠心耿耿的信徒般过着“如果姐姐活着大概会这么生活”的生活,一心想要成为姐姐替代品。

从《蝴蝶兰》的歌词“我再也听不到,但是我想听,那栋楼说太迟了,已经太迟了。

”可以看出,真吾虽然没有劝阻姐姐寻死,但其实对姐姐的死是非常不解和不舍的,所以最终他不惜选择跟姐姐同一天自杀,来揣测姐姐的心境、追随姐姐的脚步——这跟小河对他的迷恋如出一辙。

但是讽刺的是,死去的真吾最终表示:“我还是做不到姐姐那样,姐姐看到的景色,我最终也没有看到。

”当然看不到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小河想变成真吾,真吾想变成姐姐。

真实的真吾,和小河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两人唯一的区别在于:最后关头,求生的欲望战胜了小河追随真吾的决心。

在自杀未遂的小河悲恸:“我一点都不了解你,我们算哪门子好朋友。

”的时候,已经想通的真吾反过来安慰小河:“有啥所谓呢,反正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无法相互了解的。

”两个迷弟搂在一起抱头痛哭。

从对真吾的迷恋中惊醒,回归自我的小河,由灰色渐渐恢复了自己本身的色彩。

他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偶像也只不过是个迷弟,真吾和自己的所谓“自我”只不过是场大型的人格模仿秀,看别人的戏,再演戏给别人看;过别人的生活,再生活给别人看。

小河一直以为“白木莲吾”只是真吾扮演的一个角色,殊不知就连“铃木真吾”本身也只是真吾扮演的一个角色而已。

站在天桥上,小河把真吾给的名贵打火机扔向白木莲吾的广告牌,拒绝再“扮演”,并对真吾和自己不惜用生命也要完成的这场历时多年的迷弟生涯下了最后的评语:“无聊!

”没有读过原著,但是据迷妹科普,原著的初衷和行定勋的意图想必差之千里。

仔细想想,这部主角的身份是偶像、原著作者的身份是偶像、主演的身份是偶像,观众的身份是迷弟迷妹的影片,内容居然是“小迷弟找自我”,主题居然是“反偶像”。

行定勋还真是毫不客气的把所有参与人员都给嘲弄了一圈。

========================================================================PS: 《粉与灰》釜山见面会被问“苏打和芋头谁演技好”时,行定勋回答:“一条过的话是苏打好,十条过的话就是芋头好。

”这话其实挺微妙,翻译过来就是:“苏打演技全仰赖天赋,但天赋有限,就算多拍几条无非也就那样。

芋头天赋不行倒是挺努力,不过不可能每个镜头都拍个十条,所以努力也并没什么卵用。

”如今看来颇有点一语成谶的意思。

 9 ) 单薄的粉,不彻底的灰

看完觉得不明就里,没摸清核心。

仅以我的视角,我看到最鲜明的问题就是“我是谁?

”。

这么多的反转,戏中戏,色彩变幻,对我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一直支使我看下去的是对“谁”的疑惑。

从电影本身看,我觉得这是部不错的电影。

虽然看完觉得逻辑并没有非常通顺(有点扯),意旨也差那么点劲,但放到大银幕上,这是那种让我在影院看两个小时都不会犯困的电影,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有趣和成功吧。

白木莲吾是极致鲜明的天才,阿河是灰色的人群中的一员,所以才会设计最后那一段小吾和阿河拥抱,看小吾的视角画面是彩色的,换到阿河就变灰了。

这个天才和凡人也是我觉得扯的一个点。

天才大多追求极致没错,但天才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生活,这个片子呈现的更像一种刻板印象,而且是日本式的——美是纤细脆弱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它不值一提。

在看到最后的时候比起天才,我更认为他们是神经病。

我不认为是我无法理解天才的心理,而是这部电影塑造的形象太死板,根本没有自行生长的活力,你完全无法想象除呈现出来外的其他时候他们是什么样子。

天才才不是这样。

有点怀疑这会不会就是yuto的演技颜值双巅峰?

跟苏打对戏,勉强接住,这个角色也适合他,不会跳戏,那种“扮演偶像”的不快活感挣扎感让我觉得非常真实,甚至我确信这种真实是因为他在戏外也一直在做扮演爱豆这件事。

总之前面那部分还很是让我怜爱了一下,一直到阿河的部分,我也觉得那种单纯和对名利场的不适应及普通人的变化是适当的,结果灰的那部分,影帝一出来,完全被碾压了,哭戏没稳住,脸再好看都没法让我回到戏里。

不过总的来说,演技还算勉强过关了。

怎么看都觉得影帝是点睛之笔。

就算不说话,光看着他的眼睛我都能把整个故事在脑子里过完。

 10 ) ピンクとガレー

——沒有看過原著,僅對電影中的內容說一些感想——被影片最後yuto那句「真無聊」稍微打動了一些。

不,說打動也不太確切。

應該是在「壓抑」並且「沈悶」的「灰」part裡終於感受到了一絲輕鬆的氣息。

這裡所說的「壓抑」與「沈悶」,確實是指影片後半段的內容和節奏。

但是,在電影的設定中,後半段的「灰」,纔是真正的生活——至少可以說是小河的人生。

所以,「壓抑」也好、「沈悶」也好,可以用來描述「灰」part的內容,但是如果單單用這兩個詞語來定義後半段的質量或者整部電影的質量,我認為是有失偏頗的。

「影片開始後第62分鐘的衝擊。

」電影在宣傳時一直以這句話為賣點。

我沒有讀過原著,所以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第62分鐘帶來的衝擊這麼大。

一直以為,蓮吾選擇自縊就是這個所謂的衝擊。

自然而然地,當我在第62分鐘後逐漸從「第二層光影」中逐漸抽身,重新梳理清人物關係後,最感興趣的——當時也認為是電影後續的發展方向——就是蓮吾為什麼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小河在其中又發揮了什麼作用?

如果就我自己當初的疑惑和期望來說,電影後續的發展並沒有給我多麼合理的解釋。

或者說,電影後續發展的重心並不在此。

比起死因,死亡這個事實才是重要的。

因為蓮吾的死亡,使得小河的世界和蓮吾的世界多少重合在了一起。

這也正如電影給我的整體印象——分不清蓮吾和小河究竟誰才是主角。

小河因為蓮吾的緣故,算是一隻腳踏進了演藝圈。

而這個圈子的骯髒,在「灰色」的色調下,顯得更加真實與無助,給人一種「已經無法改變了」的感覺。

「蓮吾難道是你所想像的那樣嗎?

」「這只是一部過分美化蓮吾的青春電影吧!

」這種聲音,讓小河顯得無所適從。

蓮吾的真實形象如何,其實已經意義不大。

我想,真正的蓮吾,即沒有小河的傳記小說中那麼鮮亮,也絕對沒有成賴所說的那麼不堪。

可以算是「灰色」吧。

可能。

這種灰色的形象,一方面由於姊姊的緣故,一方面由於對演藝圈的重壓與厭惡。

最終選擇了死亡,這一點,經歷了和蓮吾相似生活的小河,最後是可以理解的吧。

「小河,你想活下去,而我不想。

僅此而已。

」這句話,在看的時候,覺得有被擊中的感覺。

人和人之間,絕對是無法真正互相理解的吧。

所以,纔會有那麼多令人詫異的事情出現。

而小河最終哭著說出「アホ」,緊接著抱住彩色的蓮吾,小河灰色的身體也逐漸被彩色充滿。

我想小河最終想通了這一點吧。

即使生活在同一片天空,即使去體會了別人的命運。

而其後所得出的感悟,接下來的選擇,也必定是不一樣的吧。

這時突然想到了「粉色」part中蓮吾對小河說的一句話——「你要注意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啊!

」「真無聊」。

電影最後的這一句話,真是和世間萬物都很相配。

然而覺得這句話充滿了希望。

《粉与灰》短评

是对给哥才华的态度太保留,还是被行定勋上次的《深夜前的5分钟》雷得太焦了,这一部完全超越了期待。颜色处理得很精彩,不说大结构的粉/灰划分,在人物情感、命运转折的很多细节处色调的细微变化都很巧妙。更期待可以完整读完给哥的原作,重新认识这个自己明明喜欢多年,却始终不肯相信他有才华的人。

3分钟前
  • 聽見月光
  • 力荐

到解释反转那里节奏都真的很不错,后面略拖沓,中岛裕翔演技略毁,尤其是最后抱着哭那幕。苏打你为何总演这么渣的角色…刚补看了删减戏,被荧光派对逗乐了哈哈哈哈

5分钟前
  • 流星ヘブン
  • 推荐

角色错位的戏中戏结构和前后采用彩色与黑白呈现迥异人生状态这样的形式确实出色,但在情感上始终有很多无法释怀之处,反转的那一刻惊艳但最后剧情还是一路跌。相识于掷出的棒球,挣脱于抛出的打火机,我拥抱你赠予我最后的彩色,铅灰的过往也成云烟。

7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名副其实的粉与灰,前一小时明亮暖色调,后一小时灰暗冷色调,剧情玄乎。

10分钟前
  • 菊静依
  • 较差

在台湾高雄参加电影节现场观看,行定勋导演还亲临现场和大家交流。

14分钟前
  • 大师兄学长
  • 推荐

男疾男户。y导重度男凝非常不适。有的人演技能整容,有的人演技能毁容…能不能禁止不会演戏的人和会演戏的人演对手戏…看得难受。

16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什麼鬼?怎麼評分這麼高?!!害我這麼期待⋯⋯⋯⋯⋯前半部分ok的,后半部分……しょうもない🙄🙄🙄🙄🙄🙄🙄🙄回去看小說治癒一下。。。

18分钟前
  • fufuya
  • 较差

中岛裕翔和柳乐优弥最后10分钟的对手戏,是阅片生涯看过的最大演技壁垒。甚至连街头那张大海报,中岛裕翔的都很没说服力。

21分钟前
  • SusieByeSusie
  • 还行

主体性的找寻,身份的接受,分裂的弥合(在扔东西真无聊的照应中实现,但问题是,这样一个戏中戏和身份转换的框架里被塞进了很多青春电影桥段、幻想意识具像化的元素,再次使一切变得不真实(并非幻想意义上的;姐姐,我要回家(张楚并感

25分钟前
  • nbpr
  • 还行

我并不喜欢

29分钟前
  • ????
  • 较差

用尽全力美化的回忆,戳伤了现在。

32分钟前
  • 四川麻美
  • 推荐

苏打完全两种感觉好喜欢 或许真实的苏打其就是灰色的

34分钟前
  • 伪币
  • 还行

还蛮喜欢这个故事的,第一次看确实有反转感。yuto那种好男孩的个人气质过于强烈,觉得他和柳乐优弥角色对调大概更合适,不过演技比我想象中要好。

36分钟前
  • Coreless
  • 还行

架构五星啊,败在70分钟后节奏的把握和男主的演技。倒是不赞同某些评论说此片截取原作的阴暗部分,虽然后半段狂撒狗血,整体宣扬的价值观我倒是觉的积极向上的我们拼命想活成别人的样子,我们尝试理解对方,想要踏上同一级台阶妄想看到同样的风景,但世上没有能互相理解的两个人,这样就很好了,因为不能理解,所以还有退路,因为不能理解,所以说一声“无聊“之后继续出发吧,活成自己的样子。ps:因为喜欢一个人想要成为他同样成立,然后成功的把这部剧变成bl。。逐渐喜欢上苏打不是主演的作品,不是在主角位置上但闪闪发光更加吸引人♥最近补了篇采访,原来苏打在演戏中戏里的小河时是以成濑为底色来饰演的,也就是说苏打以成濑为视角思考小河该怎么演,由此解释了前半部分中一些炫技的成分,这位演员真是让人惊喜和天才啊。

37分钟前
  • 無為hua
  • 推荐

嗯,中岛的脸和菅田的演技还有影帝的客串和导演的不俗套,让我还蛮喜欢这电影的!中岛裕翔真是好看

42分钟前
  • 森林守望者
  • 推荐

我居然没标记这部,我还挺喜欢的,谁不喜欢看苏打和芋头肩并肩笑着抽烟呢

45分钟前
  • 雪女
  • 推荐

前半部分看的好心酸 后面就是看鬼片一样的心情 我要补原作!!!

48分钟前
  • 叉叉其他
  • 推荐

我都能想象编剧写这个剧本应该一边写一边觉得自己老牛逼了。还不如好好讲第一个剧中剧的故事。剧作本身已经画蛇添足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导演技法也乱来……最后的真无聊???觉得皮这一下很可爱是怎么的???

53分钟前
  • 小月饼
  • 较差

蜜汁微笑微笑微笑脸

58分钟前
  • 丝巾巾
  • 较差

没失望 看演员表有个人叫忍翔有个人叫红衣是怎么个事儿

1小时前
  • ekli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