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排斥被人关心和帮助,对于残疾人士而言,关心和帮助是必须的却又是敏感的,他们渴望得到关心又不想被歧视,人哪,就是这么在矛盾中纠结着。
影片开始一排人坐在一座豪宅中等待应聘,一共八个人,Driss是其中之一,在离他们不远处的摆放着一排彩蛋,也是八个,其中有一个最小最不起眼的黑色底的彩蛋在最旁边,正如Driss在一群穿着考究的应聘者中一样。
Driss衣着最随意,也没有像其他应聘者一样带着公文包,也许正是因为如此,Driss显得那么出众。
正式应聘时那些应聘者千篇一律的舌灿莲花,等了两个小时的Driss终于忍不住冲进了房间把一张文件拍在桌上,上来就是一句“你给我把文件签了。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却引起了Philippe的兴趣。
没想到Driss要让Philippe签的是一份聘用不成功的证明书,好让他可以领失业金。
但这反而让Philippe雇用了Driss。
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从没有护理经验的Driss学习如何照顾一个残疾的大叔Philippe,他面对的是几个小时的按摩、穿衣服、洗澡……甚至还有……啊不好说了,Driss开始是拒绝的,但一次又一次他做下来了,还做得非常不错。
喜欢Driss的肆无忌惮,Driss在Philippe的豪宅里第一次享受到个人的独立空间,还有豪华的浴室,对比他在家中那个憋屈的小浴缸,简直天壤之别。
更喜欢Driss在Philippe面前的不拘小节,假如换做其他人,八成对Philippe敬畏小心更多,偏偏Philippe就喜欢Driss不把他回事,Driss甚至经常忘记他是个除了脖子以上全身都不能动的高位截瘫,来了电话也只是给他递过去而已,就这样两人相互影响着。
Driss带Philippe体验“高级按摩”,让他吸烟,带他飙车,见鬼的Philippe还配合Driss骗警察……做所有一切在别人眼里匪夷所思之事。
Philippe对一切Driss带他所做的尝试都挺热衷,包括打耳洞戴耳钉,令人瞠目结舌。
Philippe带Driss欣赏歌剧时Driss那些幽默的语言和生日party上Driss搞笑不停的对话显示出两种人生态度。
Driss把“坏习惯”带给Philippe时,Philippe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而Philippe带Driss所体验的一切时,Driss总能把这些变成一些搞笑的对话。
话说Driss在party上跳的那段舞劲到爆!
值得赞赏的是Driss虽出身于贫民窟,但没有因为突然进入到上流社会时出现自卑,仍然保留着他的直率天真,或许这个词用得不对,但对于那些上流社会的各种面具表情,Driss真的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
都说众生平等,但是众生的不平等才是现实,Philippe在认识Driss之前是有些封闭的,自从这个黑人小伙儿成了他的护工之后,Philippe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而且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不得不为演员演技点个大大的赞!
好几次Philippe听到Driss的冷笑话时笑得直发颤,但是在影片开头Philippe只是戴着面具并无感情程式化的微笑表情。
两人在认识之前可能这辈子都体会不到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在认识之后发生了,平行交集也许正是如此。
片尾曲温暖却略带伤感,回味无穷。
看完片子被感动哭了,菲利普和德瑞斯的友谊!
看到结尾菲利普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两个孩子!
德瑞斯在离开之后也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他们还保持着密切联系!
片中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德瑞斯给菲利普做的日常护理!
但他就有这个本事能让菲利普信任他!
这个总爱大笑的黑人,甚至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他的笑点在哪,对摇滚音乐有着迷之喜爱,对菲利普所喜欢的那些又些嫌弃,看似和菲利普完全不符,但是就是能入他的眼!
大概德瑞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有时不经意之间给了他安全感!
我记得比较深的一个场景是菲利普被疼痛折磨得满头大汗,德瑞斯一边安抚一边帮他擦去汗水,在来看看后面那个陪护,“你需要吃药吗”!
没有关怀!
就像菲利普说德瑞斯,他不想知道德瑞斯的过去,但是德瑞斯把他当做正常人看待这就足够了!
菲利普渴望一段爱情,也是德瑞斯的撮合,第一次拿起手机打,最后帮他约到那个笔友!
菲利普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服侍他的陪护,而是一个懂得他的需求,尊重他的!
显然德瑞斯就是这个人里面音乐真的很好听,听着音乐,看着画面就不自觉的流泪!
看着豆瓣这么高的评分和那么大的观影人数,我觉得这个片子应该不会让我失望。
可现实是残酷的。
我基本没写过影评,一般都是看完咂摸两分钟就得。
可这部片子的高评分和极不相称的影片质量然我难以抑制说两句的冲动。
这部片子只能说是让我勉强看完,没有任何深刻印象,比那些让人无法忍受,中途关掉的片子强点。
片中唯一让我有点感觉的就是富翁解释为什么要雇用这个黑人,就是说他对待自己像平常人一样,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和同情。
让人感觉每个人都是极其渴望尊重的,不管富有还是贫困,健康还是疾病。
不过除了这点呢?
这个黑人只不过做到了一个护理应该做的而已,也没有比别人出色,甚至拿热水烫他的腿的举动。
怎么就成就伟大的友谊了呢?
可能是为了突出主角吧,片中后来的护理,换了好几个,可没有一个人给他刮胡子,这怎么可能!
这些护理都是很专业的好不好,更何况他们不做,那两个女管家是干什么的呢?
尤其令我不喜欢的是后面他个富豪私自安排了约会那里,不就是给朋友帮了个忙吗,约了喜欢却不敢见面的妞,这个太多人都经历过啊,很普通,可片里面那音乐,那镜头,一个潇洒的慢慢远去的背影,简直像救世主一样,真受不了。
我觉得其实影片的关键不同生活理念的接触给双方带来了新鲜感,感觉到,哦,原来生活可以这样。
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玩笑,可以听那些上层社会不屑的流行音乐,可以表现的下流露骨;有自己实用的生活逻辑,听音乐就是为了跳舞,不爽了就该抽颗烟,喜欢了就直接表白,该上床上床;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贫穷,他们不得不做些触碰法律的事情。
而富人呢,他们的快乐自不必说了,物质的享受让人的确很爽。
而且他们的心理也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因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是上流社会的人。
可他们最大的苦恼也来源与此,正因为他们是不同于平民百姓的贵族,他们就要有不同于百姓的规则,否则怎样区别自己与那些白丁呢?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规则,可你是圈子里的人,你必须和大家一样。
你必须每天都光彩照人,你必须听高雅音乐、看戏剧,把你必须彬彬有礼等等等等。
而富人圈子里的虚伪和尔虞我诈更是难以想象,因为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的心机可比一般人多多了,所以富人也活的很累。
那么,当两种人有机会接触时,他们就会感觉到新鲜和刺激。
富人感慨: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自由和潇洒,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特指他们圈子的规则)。
而穷人则会眼界大开,开名车、住豪宅、坐私人飞机、看艺术品和戏剧等等等等,而且富人的钱能解决他很多问题。
这样就是一个互利互惠的组合。
可这样的组合只是YY罢了,很难实现。
富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规则,因为他是被紧紧绑在他的圈子里的。
而穷人基本没什么机会接触高层次的富人,更没有机会和他们往来并成为朋友。
不过说到这类电影,除了这部,一部名叫遗愿清单的美国电影也是如此。
罹患绝症的一个富人和穷人住到了一个病房,成为朋友并结伴实现彼此的遗愿清单。
比这个有意思多了。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总是不自觉的给自己一碗鸡汤 渐渐明白 这个世界存在着太多不同,即使不能豁达涵纳,也不要忙着表达鄙夷, 因为那些不同可能会一直与你的世界格格不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平静,也不要刻意与之相悖。
又从另一个角度想了想,也许是行者长达,为者常成,先天的与众不同固然存在,这种不同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缺陷,但只要选好自己的目标加之拼搏,便可以达到那个高度并恒之。
“不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也要找到彼此相安无事的平衡点”。
有一部催泪的电影 有一首暖心的歌曲 它叫《触不可及》
影片最动人的地方,是最后两个人重新面对自己本来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继续得到幸福的继续。
那么这是一段,好的,感人的,值得让人真珍藏一辈子的友谊。
既然黑人很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他抽烟,好色,桀骜不逊,不务正业。
看起来是个极端不可信赖的人。
但是一旦给予他信赖,他却并没有让别人失望。
在两个人度过的开心的,与众不同的,感受彼此生命强烈的反差性碰撞的时候。
都揭示了,他们对彼此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为他门能让彼此快乐,能点亮对方的生命,让对方看到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给彼此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精彩的世界。
黑人充满活力的,激情的形式作风,给不能动的老人十足的安慰。
而老人也用优雅的世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黑人,打磨着他粗糟的世界观。
使之渐渐顺滑,他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黑人尊严。
而老人也因为黑人的出现而变的渐渐开始充满激情,找回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虽然两个人的也想过一起逃避,黑人想逃避自己的家庭,老人想逃避自己想再次拥有妻子的梦。
他们也曾逃走,但他们仍然一起重新振作精神,在需要作出决定那一刻,他们都是勇敢的。
最终,他们不再逃避生活,而是用对方给自己的力量,重新向生活抗宣战。
在老人如此需要黑人的时刻,他决定解雇他,好让他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承担责任,因为黑人的家里,还有小孩,还有母亲。
黑人不用再只是远远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可以和弟弟亲自去接母亲下班对他何尝不是一种慰藉。
而老人也终于带着激动的心情面对面的和心爱的人交谈,谈上一场活生生的恋爱。
这就是最好的友谊,是给对方力量的,让你更好的去面对你的生活。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本片,你有木有被电影中的音乐所触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本片,那你现在可以看了;如果你缺少时间,那影片的原声音乐,你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本片原生音乐在线畅听:http://www.xiami.com/album/494292下面的影评你完全可以不必看了,因为听完这音乐,已经足够了!
开怀大笑式的登场,最后却让人蓦然飙泪。
真实故事改编,少有的不刻意煽情,一个老套的故事竟能讲的如此有趣,还总能时不时惹人发笑,让人感动。
最后字幕拉起时,仍在回味并享受那种喋喋不休与法式优雅情怀。
有时,也许你给我的,是所有人都无法触及到的。
影片中当德瑞斯推着被药物折磨的菲利普外出透气时,午夜的巴黎静默无声,平缓的河水也似乎停止了流动,偶尔泛起的琳琳波光也只是像淘气的孩子般搅动了下这静谧的氛围,而后又回复平静。
泛黄的路灯光洒在在青石瓦的街道上,留下了一片片柔和的橘色,他们一高一矮的背影缓缓地移动着,我想没有比这再让人心安的了。
相处的过程充满了愉快点滴,菲利普对所谓的高雅无视让我数次忍俊不禁:那棵会唱歌的大绿树,那段猫和老鼠的交响乐,那段失业救助中心熟悉的旋律......菲利普也渐渐调皮,学会了“匡人"高价兜售“名作”,和菲一起改装轮椅,愚弄警察。
他不再是个残疾人,他也不再是个无所事事的混混。
当德瑞斯把彩蛋交给飞利浦并安排了飞利浦和女友见面的时候,眼泪不知不觉充满了眼眶。
两个世界,两种极端的人类,或许只因一颗平等真诚的心,擦出了奇妙的友情的火花。
原来友情也有:你是我的唯一,无可取代。
人生中总是在不可知的位置遇见那个影响自己一生的挚友。
相遇相知,从此你改变了我,我影响了你。
影片中一老一少,一黑一白,犹如忠犬八公中一人一犬,闻香识女人中一瞎一明一般,这才是真爱,也只有这样的友情才会触动人心。
即使拥有高雅的修养,敌国的财富,也抵不过触碰自由与激情的内心渴望。
听钢琴缓缓流淌的温馨,唱流行歌曲跳跃的欢快。
古典与通俗的和谐,竟是那般一见如故的默契。
自然的笑,真实的泪,酿就了两个男人的心灵鸡汤,就如同一篇私人日记,真实纯粹又不过度修饰。
2011年的法国票房冠军,实至名归!
不得不感叹,法国的文艺片的确厉害!
再多的称赞都是多余的。
人活一生,能看几部这样的影片,听几首这样的音乐,夫复何求?
===================================== PS:感谢众多豆友对此影评的支持,鄙人才疏学浅,还望各位豆友不吝指教。
若认为此影评有用,很感谢你的认可;若认为没用,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若能在影评下给予宝贵意见,鄙人荣幸之至。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贵族菲力因为跳伞运动事故导致下肢瘫痪。
鉴于本片主要讲述友情,我就拿出现的护理方法举个例子。
菲力的高级轮椅
德瑞斯帮助菲力完成床-轮椅间的转换但如果患者要自己转移的话需要轮椅靠在床边,刹住双轮,与床的长轴呈45°,患者先在床上坐起,用手将瘫痪的下肢移动到床边,将臀部也移动到床边,将两腿放下,用一手支撑轮椅不靠近床边的扶手,另一手支撑在床上,将臀部摆动到轮椅上。
如果轮椅的侧板能够移动,对患者的转移有很大帮助。
注意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系好安全带系好安全带!
不系安全带导致身体滑出轮椅
压力袜 恢复下肢静脉手术后的功能,防治静脉曲张的再次复发。
消除各种手术后的水肿、促进伤口愈合预防长期卧床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防止瘢痕的产生。
另外菲力还有幽灵痛症 也就是我们说的幻肢痛。
治疗方法可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还要进行残肢的局部护理以及患者心理护理。
显然德瑞斯在心理治疗方面满分。
最后来说下瘫痪病人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1.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2.按摩翻身:先按摩健康一侧,再按摩患侧,对肩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定期做旋转运动。
同时经常帮病人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
床上运动:利用躺在床上进行各部位的被动运动,如练习抬头、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练习臂力等,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再做好下床的准备。
3.站立训练:开始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4.精细动作训练:上肢功能锻炼先从大关节逐渐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而细微动作的锻炼,主要是练习抬臂,抓、拿、拾物等。
不得不说,Driss本来不应该闯入Philip的世界,但是故事却这样发生了。
Philip是个超级富豪,不是暴发户,是个有素养的富翁,因为酷爱的跳伞运动变成了残废,脖子以下都不能动,所以他需要一个全职家庭护士。
Driss,这个刚从监狱放出来的黑人,典型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黑人,永远的运动装(虽然片中他穿过西装,还被嘲笑为“人靠衣装”),带个大耳机······故事就这样开始了,Philip要找人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Driss去应聘,目的却只是为了得到Philip的签字好凑足三个拒聘证能领到失业救济金度日(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社会福利)。
当其他应聘的那些专业护理师都闪烁其词的时候,这个黑人显得那么的鹤立鸡群。
毫无悬念,最后Philip肯定要的是他。
不为别的,单就Driss的那种运动感和幽默感就能让Philip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
很难想象Philip怎么放心这样一个人来照顾自己,我是说除了他的喜感之外。
事实证明Driss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护理,尽管他经常会忘记一些事情。
比如上午该工作的时间,他却戴着耳机放着音乐哼着歌在泡澡,电话响起的时候他却忘记给Philip拿话筒,然后还冒一句:忘了你自己拿不了。
holy shit!!!
喂饭的时候,有个美女经过,他就把饭送到Philip的脸上、眼睛上,他却盯着人家的屁股看。
闹出不少笑话。
他简直没有把Philip当做残疾人来对待。
他们大概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关系中慢慢培养起了特殊的友情。
Driss是个典型的乐天派。
虽然他是在被老妈(后来证明是婶婶)赶出来之后才找的这份工作,但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给自己找乐子。
Philip也被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感染,有说有笑,直至最后的感动。
还记得买画那段:一幅很简单的画,用Driss的话讲就是一摊血,却要卖到4万多,这也是我们这种凡人不能理解的。
但Philip就是这种人,有钱又有艺术修养,就像英国的贵族,对,就是贵族,他的世界有时候我们无法理解。
后来Driss也学着作画,还被大家笑话,不过Philip还是帮他卖到了一个好价钱。
因为Philip跟买Driss那幅画的人说那是自己从某某展览那里买过来的,后面还要到哪里哪里展览。
还有Philip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通过信件来往了6个多月,这在Driss看来也是无法理解的,而且他们通信的内容包括好多“古诗”。
Driss觉得简直就要疯了,他想为什么不能直接打电话呢。
于是他就擅作主张拨通了那女人的电话,放到Philip耳边,弄的Philip措手不及。
事实再一次证明还是挺有效的。
我在想,像Philip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残疾之前肯定也是雷厉风行的,否则他在家里不会那么有威信,也不会喜欢上跳伞这种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运动,只不过当他碰到感情这种东西的时候也会有些迟疑吧,谁又不是呢!
好在Driss帮他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
Philip生日的时候,请来了一个乐团在家里演奏,各种古典音乐,他听的津津有味,Driss简直就要睡着了。
最后Driss放上一段节奏感很强的流行乐,手舞足蹈,一下子就感染了全场。
用他的话说,不适合跳舞的音乐都不是好音乐。
也许是黑人典型的动感气质吧。
但是很显然,Philip这位品味颇高的人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因为他笑了。
就是在这种冲突又和谐中,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Driss离开之后Philip闷闷不乐就看的出来。
后来的护理中规中矩,完全不能给Philip带去欢乐,因为他们自己都没笑过。
故事的最后,Driss给Philip安排了一顿特别的午餐,不是他们两个,Driss把机会给了和Philip从未见过面的那个女人。
Philip一下子就感动得热泪盈眶,自己也被感动到了。
下定决心明天去买minuit a paris 的碟片,以为这将是我最近几年里看的最好的片子。
可能是里面的作家吸引了我的眼光,lost generation in paris,简直就是一个梦幻的世界。
我喜欢Gil的情绪,一个男人身上的柔软和恬静,在巴黎的雨里,夹杂着对于生活灵敏的嗅觉,成就了我心中绝美的意境。
如果说女性的美,是天然的。
那么这精挑细选下的柔和的沉静在历史里的男人,又配用怎样的方式记录。
然而,不过是一天时间,我就不得不质疑自己的心灵。
看完午夜巴黎后的兴奋还未消逝,又激起一阵涟漪。
今晚看了intouchable的首映式,同时领会到学习一门语言的魅力何在。
能听到Francois Cluzet现场回答问题,还有他说的,从这部电影里,我们能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什么。
有人问到,为什么要取名intouchable不可触摸的 ,因为有些东西如果触摸了,就可以将你去鬼门关前引回来。
这是一部关于涵盖了很多点的电影,一部电影能做到涵盖了亲情友情的人生课题,幽默严肃的世界观,并且可以如此顺理成章的转乘,不得不说,我也为法国人感到骄傲。
我不知道其他的国家是如何生活的,但是在这里,每个人都是那么清楚的知道,每个词都是可以清楚的表达对于世界的感知。
是的,这是一个人人独立的世界。
有人强迫导演给出答案,这部电影到底要传达什么,他用他的幽默避开这个问题,但始终拗不过法国人的纠缠。
既然生在法国,就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容模糊的国度。
正是这过分强调的清醒,让我们需要用红酒来买醉。
当然了,醉也得摆出高姿态。
于是他说到,这个世界人人独立,很多人很多事情擦肩而过,也许我们就是希望人跟人的距离可以拉近。
听完这句话,我突然替法国人感到悲哀。
这是一个多么强调纯粹的国度,连友情也是宁缺毋滥。
他们的保守造就了这样的距离,可是正是这种距离才更成就了良缘佳偶。
我喜欢他们的保守,虽然因此让很多慕名前往浪漫之都的日本女性精神崩溃,虽然这让我们多么对于他们的虚名感到沮丧。
可是一个保守的人的魅力就在于,时间的酝酿。
也许法国人可以用葡萄酒来形容,越久越有味儿。
他们的敏感,让他们可以这么明确的阐述出这个世界的悲哀。
他们的幽默,让他们可以这么恰当的表现出人生的苦楚。
也许在极端的悲哀下,只有幽默才是最好的安眠药,让我们在人生漫漫征途中,找到可以安眠的理由。
我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因为,用如此诙谐的手法来阐述严肃的主题。
严肃在于,主人公有钱有地位的phillipe因accident瘫痪,Driss是一个刚出狱的小混混,应征成为phillipe的贴身护士。
这两个世界的碰撞,这两个不同命运的交织,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编织的故事。
事实在于,这并不是编出来的故事。
这确是个实实在在的故事。
有人是靠理性生活的,认为严肃的对待世界就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负责。
也许这也是我一向以来的世界观,凡空谈无里头者,都是在阻碍我的前进。
可是事实上,谁不会经历点人生的起伏,而单靠理性,生活将会展现怎样丑陋的模样。
从鸡同鸭讲开始,到后来的至亲,究竟是什么在改变着这世界两个角落的人。
或者,又是什么改变了我,改变了我身边每一个熟识的人们,改变了那个跟我没有丝毫瓜葛的他们。
我承认理性磨灭了我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就连兴奋的情绪也是那么少见。
这个世界要求我们太多的常识,而每一样都得花掉我们太多的时间。
于是,我很少记得什么叫做印象深刻。
而你,会成为我心中永远的mythe,也见证另一个mythe的生长.
遭遇事故,Philippe是不幸的;但遇见Driss,Philippe也是幸运的。
全身瘫痪的Philippe总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周围的人想尽一些地去保护他。
但其实除去瘫痪,Philippe和常人无异——他给笔友写信,他听巴赫、听柏辽兹,即使不方便翻书他也坚持读书——他渴望最正常、最充实的生活,只不过瘫痪阻挡了他的步伐而已。
可是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他们觉得Philippe只要得到了自己最大的关怀,在豪宅里衣食无忧就足够了,没有人想过多做一些什么。
幸运的是,Driss出现在了Philippe的生命里。
他们飙车,坐滑翔伞,跳舞,见笔友——Driss的生活重新重新有了色彩。
就像是Driss的画一样。
我之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男孩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一直靠着吃药在治疗。
后来他男朋友说,治疗期间,他还是会时不时的责备男孩没有整理好屋子,他就是希望男孩不要觉得自己真的是在生病,他向告诉男孩,他和其他的人没有区别。
其实患者、残疾人,他们都和常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尽可能平等的看待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呵护。
他们可能在生活上需要帮助,但请不要把他们的精神也推进轮椅。
平平淡淡大大方方的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不需要什么激化矛盾,升华主题,就简简单单的,却让人感觉无比舒适,致敬伟大而真挚的友谊。
演员和配乐是华章,可惜故事却让我感动无力,好吧,我真是心肠越来越凉了~
完全没觉得感人,反而觉得有些地方有点造作。。。额,不用给这么高的分儿吧,即使在这个GAY片LA片泛滥的年代
不适的厌女细节
关键问题是戏剧冲突感不强 另外辅线全都不突出 剧情推进有点跳 感觉白开水 其他也还凑合 耳朵很敏感的哈哈 3.5星
3.5 。初看4星,再看下降,现在凭回忆打3分,主要是越来越不喜欢这种想象一番上层生活,然后意淫他们需要我们下层的激情和灵魂来拯救,的主题。
很好看,超棒,配乐很好听。喜欢
笑点get 不到,剧情不吸引人,节奏拖沓,主角人设也很难让人喜欢……黑人普信男还没礼貌,白人换护工了莫名其妙对负责任的新护工发火……虽然人和人是有磁场的,但是大可不必如此没有礼貌……不是很懂这部剧的三观,以及想要表达的东西。尊重比同情更重要,但是礼貌待人不正是尊重吗?不是只有没边界感的友情才是友情。唯一可以夸的是配乐还不错,无法理解评分这么高
好高雅的电影
因为他没有同情心
一部有关友谊的治愈系温情作品,如同童话般
喜欢法国电影,特别是喜剧,这部是经典中的经典,两个人,一个小混混一个高知,机缘巧合的相会成就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真人故事改编的
男主神似达斯丁霍夫曼!
黑人小哥总是能轻而易举哄得菲利普开怀大笑,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但心灵的契合度却如此之高~为这段跨越阶级的友谊喝彩!
不自觉地和Me Before You对比。最大的差异是对于生死的选择,最大的共同点是帅且多金。为什么不拍一部残疾+穷人的电影呢?想想也挺悲哀的,毕竟拍了也没人爱看。因为我们总是自动屏蔽渺无希望的生活。即使这样的生活被编剧改编得大爱无疆,也会使我们直面藏在骨髓里的冷漠,太不可爱了。
挺有意思的法国轻喜剧. François Cluzet和Dustin Hoffman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啊.
以后再也不看这种感人的法国电影了。
对于过于完美的想象,我总是心怀恐惧。
宣扬阶级调和的励志片,从立意到手法都很平庸,不明白怎么那么受欢迎。
我想每个人都至少有这么一个挚友,你和他/她在人生的拐点遇到,惊叹于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过不少平淡无奇却值得纪念的时光,ta会将心比心,为你的哀伤扼腕,为你的快慰击节,更会在ta的心里,为你留下那么一块永恒的位置,任白云苍狗,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