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玩意儿拍的什么东西那五毛特效糊弄谁呢那大火烧那么大,艾伦还能冲进去爬到屋顶救人?
女主还能身上不被烧到一丝一毫的从烧了那么久的大火中出来,安然无恙???
女主是有闪现功能是吗?
每次闪现悄无声息。
so一下就出现在别人家里,啪的给人一棒槌。
开门干啥的也都没声音是呗,都耳聋是吧。
美国人家里不都有火警警报器吗?
咋地,你家这么大的豪宅,连个这个都不屑于装一个?
还有导演强行让长大的女主来演十岁的萝莉,怎么看怎么跳戏啊拜托。
再怎么长不大,人家也只是个子不长吧。
脸还不会随着年龄变老吗?
25岁的脸和10岁的脸能一个状态吗?
得,您导演,您说了算。
还有那个什么精神病机构。
真行啊。
一上来把人老师带到“最安全的地方”避难,哎,咱真是谢谢您了,真安全,和杀人狂锁一起。
还把精神有问题的人放出来在大门口扫地。
咋地,你以为你在拍禁闭岛吗?
不怕人家发疯了控制不住吗。
后面也确实没控制住。
在爱沙尼亚,一个小地方,的精神病院里,有一个侏儒症患者女病人 莉娜 ,她擅长画画,她很凶残,一天。
她吸引了警卫的注意,让警卫进来,打死警卫拿上出入证,然后干掉门卫 关闭监控,然后上电脑查了失踪儿童的名单。
一个叫爱思特的引起来她的注意。
于是。。。。
雪地里, 一个老警察发现了 她。
她被救。
救助成失踪儿童被找到。
由俄罗斯送回来了美国。
进入了艾伦一家。
艾伦是个画家。
家庭是中产阶级。
嘎比是击剑冠军。
一开始。
爱思特频频露马脚。
她说要去已经死去的老嬷嬷家,被纠正。
还有叫一只普通鹦鹉雪梨 。
这都是错误。
心理医生觉得她有表演的成分。
而女主人觉得女儿有了口音。
爱思特每天假装。
一开始。
她也只是偷些钱攒起来和金表,打算离开时候。
她回头看了艾伦 作画的情景。
绝定回去。
但是女主人发现了爱思特的秘密,并且收口 如瓶。
她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啊比。
爱思特被威胁。
被挟持。
不得已。
她打算动手杀死女主人。
女主人发现她在接近艾伦。
但是巧合都未成功。
一天艾伦乘坐火车去画展。
只剩下女主人和阿碧还有爱思特三人。
回到家扭打起来。
开了煤气导致了火灾。
爱思特和女主险些掉下屋顶。
男主人回来。
爱思特一面说着妈咪撒谎。
妈妈想告诉丈夫真相。
但是女人掉了下去。
爱思特被救,但是她嘴里的牙套掉了出来, 艾伦顿时觉得是怪物。
也掉了下去。
爱思特回到卧室。
拿着日记走了出来。
心理医生说她遇到了一家人遇难。
彻底成了孤儿。
打算给她找下一家收养家庭。
前骗完。
其实想想。
孤儿怨虽然恐怖,但是有一点温馨。
孤儿希望家庭温暖。
爱思特会画画。
会弹琴。
当然和艾伦情投意合。
这是情感的直接诉求。
可惜都被人当成了变态。
这悲剧。
希望不要重演分享:
我不觉得孤儿怨2很差,觉得很差的大概就不喜欢伊斯特这个恐怖角色,因为当你真正cult过什么影视、恐怖角色。
那即使翻拍、续作、演员不再年轻这类弊端,你也会仍然爱着只要水准保存均衡的重启作品,因为那些电影角色是陪伴过真正喜欢过它们的影迷的,对影迷粉丝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他们不会因为演员衰老、重启不如前作而责怪,他们只会认为曾经陪伴过自己、喜爱过得角色能重启就是幸福。
影史上优秀的电影都逃不过三部曲终结的命运,孤儿怨打破了这一魔咒,让人看到第二部就不想继续追了,果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感觉编剧故意用一些离奇的发展来躲避观众的惯性思维,悬疑感确实因此增强了,但获得了更离谱的剧情走向。。
实在是追不动了,特意截几张电影里的紫光画收藏,我在现实中模拟了这个场景,在原有的白墙上用隐性墨水画上想要的效果,打开紫光灯(银行验钞的那种),完美的呈现了电影里强烈的视觉效果,拿着这几张照片和电影里的截图祭奠这一神作在心目中的完结。。
现实场景
场景一白灯1
场景一紫光灯1
场景二白灯2
场景二紫光灯2电影截图
撒花完结#¥@o(╥﹏╥)o
本片除了与2009版时间逻辑上的牵强联系,其他并不是前传或续章,更像是重拍或翻拍。
2022版养母变身凶悍怨母,这个设定在2009版里并未展现关联度,只是意味着本片更早陷入“家庭砍杀”。
(说砍杀而不是杀戮,因为动作场景设计和执行难度较高,大多敷衍破坏了主旨和恐怖氛围)养父的塑造始终未变,因为养父本来是esther人格塑造的对手人格,是其宇宙。
是其不可能实现的救赎。
养父的设定正是esther人性悲剧的源起和终点。
绘画音乐天赋,黑丝带与《圣经》,古典服饰,这些icon展现了leena的聪慧善良,她的邪恶何以滋生呢?
2022版。
关键镜头语言还是过关的。
一个镜头就暗示:31岁的leena最向往的就是男人的父爱。
2007年爱沙尼亚某精神病院。
2009版。
美国版33岁的esther以为终于迎来和养父爱的时光。
化妆虽然神奇,但灵魂无法化妆。
12岁的小演员扮演9岁女孩,然后再由内而外表现33岁怨女心。
这正是当年首版轰动全球的核心所在,也是本IP时间逻辑障碍所在。
2022版。
手腕和脖子的伤痕提示她曾经历非人折磨,缠绕黑丝带开始成为暴力icon。
1976年出生于苏联的孤儿leena,身患罕见疾病,曾遭非人待遇,这就是杀戮和盗窃邪恶滋生根源?
其实影片避重就轻了。
爱沙尼亚早已是发达准西方国家,2005年就加入了北约和欧盟。
2022版。
esther重出江湖。
分裂人格不言而喻。
这是7岁女孩的笑容吗?
2022版。
让我们捋一捋:25岁演员扮演31岁leena,leena再扮演7岁的esther。
2009版被美国家庭收养登记年龄为9岁。
2009版。
陷入绝望的esther现出爱沙尼亚版33岁真容。
邪恶和战力指数飙升。
烂牙象征黑色的童年。
2022版。
又一个新的意象来帮助塑造esther的分裂人格。
与到访小老鼠成为朋友,暗示她认为自己卑微。
这个设定有意义,解释何以爆发邪恶化的自尊。
2022版。
更加凶悍的养母为esther换上粉色丝带,欲掌控其人格。
为何2022版养母设定为与2009版完全相反的恶母?
2009版。
养母的爱心也激发了esther内心被层层包裹的童真和爱。
与养母的最温暖时光铺陈了之后两人生死决斗,是2009版处理的亮点。
动作场景相对设计考究多变,钱花得也到位,当时预算2000万美元。
养母的演员因此获得温子仁的全球大热恐怖片《招魂》系列的主演机会。
2022版。
荧光双面画虽然不是新元素,但比2009版涂鸦暴力美学上有很大提升。
除了一贯的暗示分裂人格美丑善恶共生,养父形象也更生动,但是养父按既定原则必须很快死亡,铺陈也是无果。
这种既定恐怖类型对复杂人性进行非此即彼的简化处理,必遭淘汰。
2022版。
有关养父和esther绘画天赋和默契的场景做了很大提升。
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精神认同和联系。
没有对养父的眷恋,esther盗取财物后逃走不会发生杀戮。
成年esther与养父的宿命就是这个IP值钱的地方。
1990年代《沉默的羔羊》前世今生续演20余年。
但本片IP对邪恶源起不宜深掘,东欧孕育的童颜邪神入侵美国家庭,这一主旨已经大不合时宜了,世界格局已发生巨变。
2022版制作预算明显捉襟见肘。
leena年龄疾病的设定与时间逻辑冲突也已凸显。
惊悚恐怖类型电影数年前已显现新的发展趋向,跨类型反类型反叙事反铺陈,恐怖效果依赖全新的来自人类思想宇宙溯源的光影意象,多意隐喻和超现实风格,如《仲夏夜惊魂》《北欧人》《钛》《孵化》《men》等。
本IP适合延续路径实际是心理惊悚,人格分裂人物冲突才能充分释放。
复杂人性结果于廉价砍杀必被淘汰。
整整13年才出个前传,已经算憋很久了,应该是否定了很多思路才定下最后的剧本。
看这部电影应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正传的,一种是没看过甚至是都没怎么听说过的。
当年看过正传并大加赞赏的(比如我)一看到这电影出了:沃,太棒了,这倒要好好看一看,看你还能编出什么花样。
可一看到这强行扮嫩的丑样,实在是膈应啊,毕竟十几年过去了,演不出小孩恐怖片那种感觉了。
唉 又是以小孩身份混入一个家庭,剧情漏洞百出啊,可能真的难创造出什么新意了。
转折发生在一个小时左右,这个转折确实出人意料,不但完美补上之前的漏洞,又新开了个脑洞。。。
只是之后剧情高开低走,小魔头智商虽高但武力值着实太低,估计编剧把小女孩对手一个个写死之时心里十分愧疚:对不住了兄弟,你不想死也得死啊。。。
当年没看过正传的估计一看女主就会忍不住吐槽:就这丑样还装嫩,也太老了吧。。。
这个剧本编剧脑子里没两吨shi肯定写不出来,从一开始的精神病院毫无逻辑的逃离,到不需要DNA验证的认领,再到后面的屋顶掉戏,整体看完下来真是仿佛被喂了一餐shi一般恶心,所以丑话说在前边,这部电影个人观感而言就是一部纯粹的烂剧本电影,唯一值得观赏的只有主演的演技了。
记得早年偶然看了前作孤儿怨的时候,十分惊叹于影片的设定和剧本的优秀,因此在看续作之前无法避免地对它有着一份“优秀的期待”,虽知前传电影的剧本很难写好,但当我看到片中各种反智剧情的时候还是难掩失望,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有的剧本,这仅仅是一个水准极低的剧本,让我不禁猜想,这个剧本是否是先确定了反转,再去细化其他部分,才会造成除了反转稍有意思以外,其他部分真是不堪入目的程度。
总之,我并不建议观看这部电影,除非你不在乎剧本好坏,只是冲着演员去的。
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电影制作水平不断下降,趋向于流水线作业了,一是压缩成本,二是编剧导演水平很差,三是直接绕开院线上流媒体。
所以前面看了好几部电影看了都打瞌睡,实在不知编剧所云,往往1-2个人就在风景优美的地方bb,然后中途高潮,最后结束。
圈钱时代的电影来了。
直到这部《孤儿怨》前传。
从电影开始到结尾全程无尿点。
影片承接第一部,重点讲述了小魔女8岁时在孤儿院前的经历,全片看完以下细节值得回味,看懂细节,才知道导演编剧为何能把片子完成度这么高。
场景疯人院心理辅导老师过来面试,要单任小魔女的心理辅导师,但是,这位老师从进来时就进入了小魔女的局。
因为,她刚下车,小魔女就在窗户里看到了,她,犹如猎物进入圈套。
最后小魔女逃掉都在她的设计里细节一知道新任老师来会面谈,所以,她故意制造逃走的混乱,同时知道混乱一起,新老师会被护送到哪里躲藏,于是她提前进去,然后用言语刺激老师。
细节二老师被刺激后,她被送回病房,此时男医生给他送快递,她色诱医生,然后取得门禁卡。
注意,这个时候她知道新任老师已不想干快走了。
所以她抓紧逃细节三逃出去时还有个大麻烦就是门卫,此时,她在医院里平时被她训练的病人丽迪斯在门卫那里打扫,只听她一声吩咐,丽迪斯就扑上去撕了门卫,然后小魔女不忘记给丽迪斯糖果。
最后顺利躲在心理老师的汽车后备箱然后逃到她的家里把老师也给谋害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魔女把前任老师害死就是开始布局准备出逃,最后等来了这个最符合的对象。
场景男画家一家家里这个片子最出彩的就是剧本,在这里属于恶魔之间的较量了,没想到小魔女出师第一个家庭就差点栽了,从接到电话开始,这母子就知道这个微斯特女儿或妹妹是假的。
真的早死了。
等到真相揭露时,小魔女第一次慌了,从来都是她算计别人的,这次被人算计了。
这也是影片构思非常巧妙的地方,否则此片肯定落入平庸。
很多人都知道小魔女再怎么打扮,毕竟你对新家庭一无所知,很容易露馅。
所以导演安排的几个细节说明小魔女处处小心的智商很高细节一第一次面对社区心理辅导师的时候,由于刻意讲了鹦鹉,小魔女感觉到自己说的有问题了,所以出去后马上进入隔壁监听医生对假妈妈讲什么,此时,打开监听听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时,她立即在外面制造混乱,说小男孩欺负她。
然后让假妈妈带走了她,她不知道的是假妈妈知道她是假的,但是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细节二华裔警探可能早发现这一家有问题,但是,找不到证据,看到小魔女后,他怀疑小魔女是假的,所以门口事先拍照,被小魔女看到。
所以,警探再到她家里去探口风时,她故意说去倒水,实际想听他们说什么,但是,出来时,水杯却是空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失误,其实,是小魔女故意的,她是在暗示你在观察我,我也在观察你。
可惜,警探不知道此女所做的警告有那么大代价。
细节三第一次假妈妈要拿小魔女在精神病院里的圣经,小魔女不肯。
因为里面有他的隐私。
并且藏了起来。
但是,第二次,她故意拿出来放在桌上,假妈妈拿到了,并且知道了一切。
以及她过去的真名。
这也是小魔女故意的,有时把底牌亮出来,就是告诉对手,我也不是好惹的,想去吓唬母子。
但是,却加速了假妈妈疯狂除掉她的速度。
细节四在亚裔警探家里,小魔女来干掉警探时,假妈妈在背后补了枪,揭露了真相,原来这一家也是恶魔,并且也知道了警探已盯住她们了,只不过找不到机会下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片中击剑高手的哥哥,面对小魔女时几乎不堪一击,最后假妈妈与小魔女的对打,全程几乎智商不在线,不断重复着我要把你早点干掉。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小魔女必胜。
所以,我认为此片有高开低走的趋势,编剧的思路没问题,但是在戏里对于小魔女的对手太过弱化,要是能写成棋逢对手,会更精彩!
总之,《孤儿怨》前传还是蛮不错的,值得一看。
刷这部片子主要还是因为情怀,本身对它的质量是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值。
因为这种经典的恐怖片,想要拍出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续集难度是非常大的。
这部剧评分比较低,主要体现在剧情的设计上面。
原版的人物设定已经固定死了,所以说对于她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可以再去深挖一下,而不是说直接从她已经定性为一个成年人开始。
而且剧中的反转有一点点太硬了,如果能够把妈妈和哥哥早就知道蹊跷的这个内情隐瞒到片尾处,可能会分数更高。
在剧中就开始透露了这一点,反而有一点让人对女主产生同情心,甚至觉得最后的反杀都算是正当防卫。
要是我作为编剧的话,拍这么一部做为前传的续集,会从她的成长经历入手,把她陷入这种年龄不断增长但是身体却停止发育的困境之中产生的心里逐渐畸形过程展现出来。
遭遇歧视、霸凌、性侵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她心理变态的导火索。
如果能把一个心理正常的侏儒逐渐黑化的过程拍出来,我觉得会更加吸引人。
母亲和儿子隐藏的倒挺深。
早就知道不是自己女儿。
为什么要领回呢。
领回了又不想要。
女孩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
留下就是为了爱爸爸么。
爸爸在楼顶为什么要捏她的脸。
妈妈说不是自家孩子他就那么捏脸啊。
警察一直调查女孩是要干嘛。
爸爸的画室有警察的照片什么的又是什么意思。
最后家产是不是要给女孩。
小老鼠不一定是被堵死。
吃了半盘子饭可能是撑死的。
果然狗尾续貂,最惊悚的点在于女主长大了那脸部轮廓骨骼完全无法骗人是小孩子呀。Julia Stiles演什么都信手拈来啊。话说Esther这也就是因为去的家庭里的爸爸都属于保养不错silverfox类型的,要是肥头大耳油腻中年男就没什么可讲的了哈哈哈哈
完全不过瘾(妈妈在旁边瞥了一眼说这是谢娜演的吗哈哈哈救命
我咋总感觉女主长得跟谢娜似的!
12岁的女主是天真外表下的邪恶,25岁的女主再用孩子时候那套演法我只觉得做作,何况脸太成熟根本骗不了人……
没有理由,光是《孤儿怨》就是已经深深吸引着我了,女主长得很像娃娃演技爆棚就是说
疯魔女主遇疯魔母子,谁死谁活。
料想到这部再怎么拍也是吃力不讨好的项目,但作为人物前传在动机塑造上还能落入重音已是难能可贵(何况还布局了个巨大的反转几次把伊斯特置于被动位置),哪怕结尾处理的太用力廉价也不忍苛责。
即使剧情再烂我也会看,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叫孤儿怨
22_094。拍第一部时女主角才12岁,这一部已经25岁了,虽然全身找了替身,但配上脸实在是画面非常怪异。其它基本跟第一部也是一样路线,玩不出新意了
无语了有点点反转 但还是无语了
没有第一部那么震撼,感觉有点虎头虎尾,不过一家人是神经病是我完全没预料到的,还有真的是太暗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在发生什么
谁想的续集拍前传的故事这么奇怪的点子的,第一部是2009年的,第二部2022年的,女主长大了13岁,片中还要演在那之前的故事,谁给的勇气的?
母亲智商在线,是我意想不到的。这就有点意思了。直接抄底明着来,杀个舍我其谁……就是母亲这角色,死的有点白瞎,处理的不好!非常合格的惊悚作品,甚至系列!
总的来说,男主人就是一家智商的洼地。由于女主长大了,整个感觉都不对了,本来小孩演成年人那种阴森感没有了,现在明明就是成人脸,还非要别人把她当小孩,实在太出戏了。
4.5/10。完全没必要的第二部。全片色调都是灰蒙苍白的,是要掩盖女主太成熟的穿帮问题吗?女孩的年龄之谜已经不能吸引观众了,导演聪明的把焦点变成疯批妈妈VS侏儒女人,但不惊险不好看啊,儿子傻到像弱智,留给爸爸一个经典问题:妻子和女儿同时挂在房檐上你先拉哪个?(谢娜都出国拍片了啊)
能把这个故事想出来也算编剧有本事,但底牌亮的早,惊悚程度的确是大打折扣。
还行,单身保命。
first kill babe~在我印象里和正片的剧情差不多
老调重弹了一遍,又是致敬又是彩蛋的,比被剧透的第一集更喜欢一点,相较于单方面虐杀,果然还是喜欢黑吃黑!(一旦接受女主像谢娜的设定我就回不去了)
含剧透!感觉还蛮和我口味的,双恶女格局,反派是寄养家庭这样的反转真是绝绝子,反杀时刻还是蛮爽的,31岁萝莉就应该这样脸,稍微有点违和,但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