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两位演员演的真不错老少配毫无违和感!
男演员依旧稳定发挥,女演员选到适合她的角色,她真的能发挥的很好!
但这个剧情太拉了,编剧一直在做配平,男老女少不平衡,那么就给男的加钱加好脾气加老好人人设,女方设定捞女,两人好一段时间,天平稍微平衡了,女方就开始作妖,男方暴力,qj,嗯都是女方不好嘛女方自杀后逃跑,男方猛堆痴情人设,又开始讲女方另有隐情……总之这就是个跷跷板,两边就不断加码,哪一边歪了,编剧就往另一面加码,努力维持这个平衡,又不能完全平衡,因为要让观众一直看下去。
整个视角非常男性化,编剧疯狂给男的上分,丑化女主,但又不能一味让男主痴情,就要给他一点坏拉回来,就拧巴得很。
这个电影看一半就已经确定不好看了,看到最后更无语………搞不懂电影想表达什么,总不会是“即便是纸片人,也逃不过人做的孽”吧……就非得猛加苦难,让苦难成就苦难……真的浪费演员演技。
没看简介,因为范伟而直接点进来看的。
前面开头差点以为这是一部至少会给出四星的影片,结果女主出来了……(有剧透)不知道是演员的原因,还是人设的原因,总之看着少女在老头面前蹦跳“勾引”,实在是无法消受。
但是还在期待后面俩人的犯罪事件,至少和犯罪悬疑类有关。
男主着实是可怜,第一次犯罪是因为过失,确实有情可原,农村粮食和地多重要。
第二次很可怜,直接被拉去顶包,啥也不知道就犯罪了。
然后就是女主的犯罪,杀了酒驾撞死自己父母的人的女儿。
虽然当年她十四岁,虽然杀死无辜的女孩很不应该,但想想她的父母,一切又有那么一丝残酷的情有可原。
可后面女主行为越来越刻意。
主动提结婚,要彩礼,这都不算什么。
可结果,扯了证,答应给人生孩子,然后又不乐意了,说他们这样的怎么配有孩子?
既然这样,当初为什么要答应结婚生孩子?
就为了骗钱还赔偿?
最后还跑了,自杀……真相出来,女主她当年杀错了人!
那笔彩礼钱也是赔偿金。
再联想女主对男主的所作所为,一整个震惊加恶心反感!
遭遇不幸的人,有权选择疯癫他们自己,那是一种人性的合理释放。
可是,当疯癫到别人身上时,这就是纯纯有病!
为什么要牵连其他人?!
杀人这么随便?
连人都分不清就直接杀了?
如果说是因为过于悲伤而没想太多,可既然为父母报仇,不是更应该调查仔细?
杀错人的设定,更显得女主丧心病狂。
无语,杀了人家女儿,那家父母要是稍微对孩子上心些,天都塌了,这一二十万有用?
(好像是剩余的赔偿款,从女主出现就二倍速,没记清)而且还是骗来的,哪怕出狱后是她自己脚踏实地一点点赚钱还上,也比这样好啊。
用骗老头的彩礼钱去还赔偿。
当初也是她自己说要给人生孩子过日子的,结果骗了钱又说他们这样的人不配有孩子。
明明老头是过失和被骗,她是以为骗杀人犯自己不算骗人?
(当然并不是纯骗,看样子是真爱,或者说迷茫落魄无家可归的少女感受到爱了。
毕竟有医院里带头纱那段,带着婚纱还是头纱跳河自杀)要是女主当时是现场报仇,直接杀了跟在那司机身边的“女儿”,即便是杀错人,也算得上稍微可以体谅一下下的误杀,不至于现在这样丧心病狂(好像这样杀人更不太可能)。
也不知道女主到底怎么打听的,听风就是雨,直接错杀完全无辜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宁可没有这段错杀剧情。
出狱后的女主所作所为,有种少管所出来的不良少年不可能改过自新的感觉。
当然,可能这就是现实。
可看个电影还被恶心,就难受。
最后的结局,女主是植物人,或许什么时候会恢复意识。
可没有意识,这是惩罚吗?
她该活着瘫着,清晰感受回味自己冲动做下的恶。
有一段女主眼角带泪,或许是有意识了?
不过这样被人伺候的好好的,有没有意识都无所谓的样子。
有些人过得还不如这样被伺候的植物人。
这也算是这个赎罪少女唯一正确的结果,最后给了老头活下去的希望。
但凡女主设定稍微好一些,或者只看结局,都会觉得这老头简直可怕,将一个植物人少女强行养在身边,汲取活下去的念头和希望。
这样看来,他们确实不适合养孩子,还好没有孩子,不然投生过来的孩子,得多不幸。
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一百万,而有些人靠父母或老家就能得到上百万,这也是现实。
最后想问一句,酒驾撞死人真的不算故意谋杀吗?
就因为无明确杀人目的?
难道不是直接判酒驾撞死人算故意谋杀,能更有效遏制酒驾吗?
(可能这样会误判或者对大众产生不良?
比如酒驾撞死人,至少司机自首或被抓到的几率这样更大?
和拐卖人口一样,为了防止受害者遭受更多伤害?
)不懂法律,有没有人解释一下,这条定罪量刑的具体缘由。
小乔在线蹲一个电影搭子这次去看《朝云暮雨》,整个场就小乔和另一个观众可惜小乔社恐,迟到了都没敢问错过的剧情
今天小乔要看的就是《朝云暮雨》张国立导演也好编剧范伟周冬雨宋佳毛孩 范湉湉等领衔主演豆瓣评分:6.6分,推荐指数三星(虽然小乔不喜欢,但还是蛮客观的)正在影院热映,喜欢偏文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演员张国立大家都熟悉吧,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演技也是被大家认可的最近好像也有主演的剧集在播,小乔还没看但是导演张国立大家都挺陌生的吧这不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只不过是之前的都没啥知名度而已
接下来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范伟饰演的老秦,是一个老劳改犯不仅年龄大,还是二进宫这次出狱,他决定痛改前非,决不再进去
这时候的他已经是57岁的老年人了爸妈的老房子拆迁赔了一百五十万他认为这是爸妈想要他结婚生子于是他开始去婚姻介绍所,高档婚介所知道他坐过牢就不愿意接他这个活肯帮忙介绍的只有小介绍所
他说,你大龄单身未婚青年,还有钱很抢手的却,转头就和他老婆玩起来了“仙人跳”好在老秦一下子就识破了
咱们就是说,咱们刚见面在饭桌上就开始要钱了这手法多少有点简陋,很难不让人一眼识破
老秦只能去女监门口举牌子,想着有和自己有同样境遇的女生应该能组队成功一个瘦弱穿着睡衣的年轻女子,主动问他“我可以吗?
”
老秦拒绝了,自己怎么可能去和一个能做女儿的人结婚周冬雨饰演的常娟,坐牢十年出来只有24岁的少女在常娟积极主动的攻略之下,老秦还是缴械投降了
说实话,小乔看这一段挺不得劲的她们租了房子,两室一厅的房子,开始了同居生活这样看老秦是个老实的好人吧给常娟花钱,给她包容,还能不去碰她给她隐私空间
两个人一个为了生小孩,一个为了钱带着不单纯的目的,不和谐的年龄还是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了
常娟还是不愿意给老秦生孩子,两人大打出手老秦甚至想用强的手段可常娟宁愿死都不愿意被碰
在医院里常娟带着彩礼钱还是跑路了老秦去报警:“我老婆不见了”“这是骗婚”“我不想要钱,我想要人”
常娟要的彩礼钱原来是要还给受害者家属当年她杀害的那个小女孩还完钱就跳河自杀了,还穿着老秦给买的婚纱
很遗憾,被老秦救了上来可惜变成了植物人,但是她应该是有感知能思考的小乔看见她流下了泪水就是不知道是后悔还是感动,又或者是屈辱
后来老秦一直细心的照料着“生病”的常娟在所有人眼里他都是善良的可怜人
其实小乔很不理解老秦这个人设,他为什么这么纯情一个二进宫的老劳改犯,明知道被骗婚了还是选择原谅第一次坐牢十年,第二次坐了十七年十七年肯定不是老秦说的那样,他什么都不知道吗?
老秦照顾常娟和打扫厨房,会不会只是打发时间的一个手段?
小乔看很多朋友,说看了感觉心理不适小乔倒是没有这感觉,所以说不要轻易尝试去自杀变成植物人才是最惨的
怎么说呢,这个电影小乔不喜欢这个故事但导演的镜头语言是真的好,每一帧都可以截屏当屏保的演员演技也很好,但他们这人设真的不理解常娟用一个犯罪去赎另一个犯罪,她的性格也真的
还有,老秦手脚这么慢,真的能干的来那个工作?
周冬雨怎么变得这么好看了她到底做了什么医美啊,能不能分享一下三十多岁了,皮肤白里透红的清透眼睛又是变得又大又亮,保养的是真好
鉴定结果:故事线完整,镜头语言好看,但接受不了这个影片。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这个电影多少有点伦理问题。
从动机上讲,她愿意死,你因为你的心理需求强行让一个全瘫痪病人活着,这是否构成一种折磨?
而且是无休止的折磨?
这里给老秦不停的考验,各种上价值,上人性挣扎。
首先是人家要死,一心求死非常迫切。
你因为你的精神需求硬给人拉回来,跳河救是第一次,ICU是第二次。
硬让她活着受罪。
结果还暗示她是有意识能感动的哭了。
真不知道她是听到要给伺候到死哭了,还是因为爱情。
真是“听我说谢谢你。
” 电影的很多手法还是很好的,瘫痪后给的俯视特写镜头,很有冲击力。
倒挂着接电话的表意也很好,有表达的想法。
只是个人觉得,这个煽情卖惨大赛的剧本,三观可能有点问题。
【4】燃冬3.0版本。
周冬雨真的好执着演这种疯批,又有点小太妹的角色。
但不得不说最后的那个植物人演的还是真的好。
总体来说演技上面还是有突破的。
但突破不大,这得益于她接的剧本都是稀烂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太理解的有3点:1:想通过女主角成为植物人,然后男主角悉心照料来表达这一老一少的旷世绝恋。
让我倍感不解。
先不说情绪和情感上面没有任何的铺垫。
光是传递的价值观就有问题。
太圣母了。
太不现实了。
2:女主的人设也让我倍感不解。
想要补偿误杀的那家人的钱,结果怎么做的呢?
就是找一个老头然后嫁了,然后让他给他18万,然后再还。
我请问呢?
就不能自己挣吗?
然后还就还了嘛,结果呢自己还要去寻死。
既然你一早就有寻死的打算,你为什么还要骗人家老头18万呢?
3:我不太理解杀错人的这个设计。
真的把我看笑了,要杀的人是黄方,结果杀成了王方。
我就想问,但凡清醒一点的人,你杀人之前你都应该要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吧?
离了个大谱。
看的我真的是心梗。
还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槽点我已经不说了。
最大的一个槽点就是时长问题。
太拖太烂了。
本身一个80分钟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给你拖到110分钟。
里面还有大大小小的空镜头,固定镜头。
企图通过这些矫揉造作的镜头来拉动你的情绪。
结果呢只能是适得其反。
注水太严重了。
再来说说表演问题。
范伟的表演滴水不漏,恰到好处。
对角色的把握也有力度。
不愧是老影帝。
周冬雨的演技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实则很大程度上应该感谢范伟的表演。
因为范伟滴水不漏的表演才能将周冬雨的演技衬托的那么自然。
让观众不能清晰而认知的看到周冬雨演技的缺陷。
只是模糊的片面的去看待周冬雨的演技。
从而觉得还可以。
所以我觉得范伟凭借这部电影拿影帝纯粹是因为个人。
而不是因为这部电影。
ps:拆迁款就有150万,这么天大的好事,为什么我不能有?
😓😓😓张国立本来可以体面的老去的,非要拍这样一部神经电影来祸害观众。
从这部电影里面就可以看到张国立是多么的不擅长当导演。
而且也没有把一个故事讲到极致。
反而讲的十分混乱。
角色的定位,人设哪儿哪儿都是问题。
包括三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而且三观和价值观已经不是正不正确的问题了,是崩不崩塌的问题。
其实看电影确实也不能把三观看的太重。
因为很多电影都是三观不正的。
但也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电影。
所以不能把三观作为电影的唯一批判标准。
但是如果当一部电影的价值观出现问题的时候,特别是三观和价值观同时出现问题。
那这部电影就可以成为一部正儿八经的神经电影。
所以这部电影纯粹就是燃冬3.0版本。
很庆幸我没有花钱去电影院看,真的祸害了我的眼睛。
有剧透。
首先这个片绝对不是个犯罪题材,不知道为什么加个犯罪的tag,这纯是一个有温情有道德教化意味的剧情片。
服刑17年老秦把监狱里的所有的规训和管教的教诲都内化到了心里,而且练就了一身的打扫厨房绝技,他一心想在社会上做个人。
做个人在老秦看来就是要过正常的生活绝对不犯法(这个在宋佳骗婚的场景里),这件事在技术层面其实就是两个交代,一个对自己,干点能干的干点爱干的,电影里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就是他打扫厨房的技能,用过都说好;另一个交代是对逝去父母的,成个家抱个孙子,所以他出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想尽各种办法找对象。
所以从动机的层面上理解,老秦得人物形象并不是一个所谓道德多么高尚,多么带有光环的圣人的形象,做个人的人生理想对他而言,就是两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父母一个交代,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道德情感。
周冬雨的角色也是一样,如同他的管教所说周冬雨是犯人里面悔罪和心理问题最严重的一个犯人,因为周冬雨杀错的人造成的人间悲剧,所以她出狱,人生目的就是想给被他伤害过的家属一个补偿。
补偿需要钱,所以她才通过骗婚老秦来拿到这一笔所谓的彩礼杀人偿命是一种非常朴素的道德价值观,周冬雨认为只要完成了这个悔罪和补偿就去死,因为世间已经了无牵挂了。
她对老秦还是有感情的,证据在于两个细节,一个是他完整补偿头投河自尽时穿的是婚纱,另外一个是老秦跳到河里救她时镜头给到宾馆里是摆的他们结婚证的。
但他依然要去死,是因为在他朴素的道德价值观里,首先要对杀人偿命的行为做完补偿,这个目标是压倒自己的婚姻幸福的,更是一种朴素的道德价值观。
因此题材和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普通人朴素道德观的故事,而且故事也没有什么逻辑硬伤,打差评是很难的。
但不太能给高赞可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因为故事并不复杂,所以全片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范围绝对是好演员,但是在这个片子里依然有用力过猛之嫌,尤其是除夕夜他带着周冬雨去打扫厨房的时候擦桌子那个做作的细节还是点太过了。
还有几处情况类似。
周冬雨的表演也没大问题,但是依然让我有一种她主要是靠自己的娃娃脸去撑这个角色的意思。
相反我对宋佳那个婚戒骗婚的角色印象深刻,虽然分量很少,但是她把一个骗婚女人的感觉演得非常传神。
个人认为一个电影箱刻意高于生活的地方在于后面结尾的处理,毛孩和范甜甜扮演的饭店老板他们对植物人的观点,其实可能正是大部分人的真实想法,但老秦依然地去伺候这个植物人两年,包括以后按时还在继续伺候,这个情节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召唤。
因为从理性人的角度来分析周冬雨这个时候已经不太能够完成老秦对于已故父母的交代,她大概率不能生育,恢复都难说。
但如果你这么拍的话,这个电影可能就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因为情节方向大家猜得出来是有一个向往美好的结局。
正义美好的结局,其实也是对前面他们俩人相互有感情的一个呼应,周冬雨对老秦是有感情的前面已分析过,老秦对周冬雨的感情体现在他们因为周冬雨不愿意生孩子厮打之后周冬雨自杀后老秦反应。
片中也有一些镜头的隐喻,比如说下雨这个意向,老秦出狱,包括他们结婚,包括后来他们相处,大量用到了下雨的一个尽头,雨水在这里也是一种希望和生命的意思;同事出现了几处烟花的场景,一个是老秦服刑期间,一个是他们结婚以后自己在山野建放烟花,包括最后一次,他们在除夕夜看到窗外的烟花,前后还形成了一个愿望得偿的婚姻关系。
常娟这个人物角色的名字,如周冬雨所阐释的:世事无常的常,娟好静秀的娟。
电影可能也想表达一种即便事事无常依然要向往美好的意思。
至于片名朝云暮雨,我觉得是有一种朴素道德价值观里头因果论的感觉,云行方能雨施,付出才有收获。
综上,这部片有一种长辈在跟你说一些大道理的感觉,道理你懂你也认同,但听过之后就忘了没深刻印象,但我也理解导演,毕竟不能顺着老秦伺候植物人的方向然后各种反转把这个片拍成一个奇情片,甚至都不能往感动中国那个方向拍,所以拍到现在这个程度都能理解,所以说这是个还行的片,但绝对不是个烂片,价值观诚意演技情节都是在线的。
毕竟有些电影你看完以后感觉受到了侮辱,但这部片起码让你感受到了真善美,值得肯定。
五味杂陈的一部电影,提供了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的现实视角:刑罚和改造束缚了人的开放性,却越发地呼唤着人性中原初的不忍和良善。
与普遍的暗黑心理学理解有所不同: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二十初的年轻生命就此逝去于不顾?
更何况已是法定之妻!
虽然最初都有目的性地选择在一起,可却也成就着最终相互救赎的结果。
老头帮她了了悔罪的愿,她用婚纱为妆陪了老头亏欠的情。
(愿意穿婚纱离去,足以说明愿意承认妻子的身份认定,以及对老头感恩的情感联结)相信怎样的内核就会认同怎样的取向:在一起让彼此感受到安全感和被照顾的温暖感,这些都是如阳光般,若烟火般绚烂的存在。
虽然彼此有亏欠,可却都在用行动证明着:如有可能,多么希望能像被清洗的油烟机一样,褪去铅华,给彼此另一种尽量完满的可能!
电影不正是用着荒诞的语言,剖析着人性的暗黑,之后却仍能让人们更愿意去相信有那么点儿美好的东西还依然存在么?!
很早就知道这部电影,但是一直没看,而且从我用豆瓣评分来筛选是否观看的习惯来说,分不高的,几乎不看,更何况只是一部剧情片。
可是无意之间,我下载来看了。
看完后准备登陆豆瓣做记录前,我就知道为何这部电影评分低了,翻一翻影评,果不其然,评分低的都是在说导演有毛病,剧本拉垮,毫无逻辑,周冬雨饰演的女主不该这样,范伟饰演的男主不该那样,总之,在这些人看来,电影里的剧情是不符合社会和人性的。
豆瓣里都是精英、高知、年收入低于二十万都不好意思说话的。
所以,有这种评论结果并不奇怪,因为环境决定认知,其实广大世界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和容易。
看的时候,我也想挑一下逻辑毛病,可是一直到看完,从电影剧情上来说我没有看出一丝丝不合理的问题。
范伟坐了27年大牢,一次是为父亲出头,一次是被人利用,这么一个老实善良的人出狱后56岁了,就该是电影里表现的那个样子,对社会充满警惕和迷茫。
可为何对传宗接代却如此执着?
他是大孝子啊,剧情里说得很清楚,第一次坐牢就是看着父亲挨打,他一时急了还手时下了狠手。
这不符合逻辑?
还认为他是老流氓?
老直男?
周冬雨复仇却杀错了人。
无数次想自杀,以逃避这悲催的人生。
可能有些人想得开的,既然出狱了,就该开始新生活了,反正还年轻。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开。
所以她还想着自杀,特别是还清内疚的债款后,她更觉得可以解脱了。
有些人经历了很多,就会变得豁达乐观,有些人经历了很多,就会变得抑郁焦虑。
你可以觉得如果你是周冬雨你不会那么执着,可是这个世界不都是你这样的人,很多人,他们没有温暖的家庭,他们没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没有二十万的年收入……所以,这部电影没有人性逻辑问题。
你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其实都正常。
哪怕绝大多数的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发生,否则哪来所谓的狂躁、易怒、抑郁、偏执等等心理疾病?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是多年前听郭德纲相声时听到这句话的,他后面还有一句,我之前没理解到“凡事劝你要大度的,你要远离这种人,免得雷劈他的时候误伤了你”。
为什么劝你大度就要挨雷劈呢?
活得洒脱一点不好吗?
现在我才明白,有些人他不是劝你大度,而是根本就不懂你为何会执着于苦难无法解脱,还要骂你神经病。
否则,骂这电影的人怎么那么多呢?
我不知道张国立有没有拍过其他的电影,仅仅从这部电影来看,张国立并不是个出色的导演。
如果你单纯去说镜头语言,其实张国立这部片子还是不错的。
再说演员的功底,毕竟范伟、周冬雨都是演技派了,配色的表现也很不错。
可问题就在于,最后成片的时候,整个电影完全没有那个味道。
这个问题首先是出在剧本上,整个故事完全就是鬼扯淡。
其次就是导演本身也没有能够给予二次创作,让这个电影变得超级拧巴。
不过这个电影给我的惊喜在于,它基本都是在黄山市和婺源取的景,电影里时不时会闪现出我经常见到的地方,这算是给黄山本地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增加了一点惊喜吧。
7分。
阅前提醒首先我认为这是一部质量不错、值得一看的作品,但里面有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的情节。
其次我是周冬雨的影迷,虽然会有批评但主要还是在夸她。
张国立、周冬雨来到映后现场@whitehill第54届金马帝后,两个最容易获得观众信任的演员。
在让我相信她放弃行骗求死,准备踏实留下来过日子的时候,她穿着婚纱从医院消失;在让我相信他不再执着于孩子只为完成看护义务的时候,他对一具无意识身体的完全控制又让我感到一丝寒意(后面展开写写这点)。
他没骗她,她也没骗他,是两个人一起骗我。
先说不那么“够意思”的地方: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传递了一种不够痛的痛,不够振奋的振奋。
两位演员的表演值四星,但片子本身不够四星。
常娟身上的笔墨太少,少到观众没法理解她的骗局,也没法共情她的自毁。
刻画善良忠厚孝顺宽容的中年男倒是很努力。
或许创作者们应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叙述是深刻的,是让不露脸的管教交代一切还是让常娟自己演一遍?
我期望看到的不是管教轻飘飘几句话配上几个剪辑闪回就带过常娟的过往。
我期待看到周冬雨自己的演绎,甚至也不需要童年小演员,我想看到凶手出狱后在暗处咬牙落泪的常娟,想看到杀死王芳如释重负的、颤抖着笑的常娟,还想看知道自己杀错人后凝视着沾血球鞋的常娟。
这样我才能理解她的自毁和不甘。
这样才是周冬雨应该贡献的表演。
解释一下开头一段说的“对一具没意识的身体的完全控制”。
这是我5.17影片正式上映二刷时的一个新感受。
常娟如果健康是不会选择和老秦一起生活的,至少“和老秦的活”这个选项没有比得过“跳进河里死”。
因此表面上看是老秦没有放弃抢救给了常娟生的机会,但这与常娟的意愿相反,救起一个一心求死的人不见得是什么高尚事儿。
我相信她不会想要自己不爱的人如此亲密的照顾和所谓的陪伴,更不会愿意没有尊严地苟活。
导演的镜头也是有问题的,植物人之后的桥段把常娟完全“宠物化”了。
他照顾常娟哄人发出的声音和喂猫的时候一模一样,从养猫变成养常娟,也是我上文所说的寒意的来源。
也有可能是因为镜头实在太太太太恋童了,我感受不到老秦照顾常娟的亲情,而是他把她变成了一个为了让自己有事可做的宠物,一个代表自己在好好做人的精神图腾。
这一阶段的老秦对情感是麻木的,他出于愧疚一直都在追求父母的愿望,成家立业是,结婚生子更是,他在按着好儿子模板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会努力维持自己有老婆好好工作的生活状态,会在爸妈墓前美化自己现在的生活。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镜头:一是常娟第一次坐上老秦的电瓶车后座,俩人从油菜花田中穿过的时候。
大全景的镜头配上琐碎的聊天,两个人的羁绊就此展开,特别特别美。
二是老秦推着常娟的轮椅上楼,伞被风掀开的一瞬间,也是常娟变成植物人后露的第一个正脸。
雨天背人抱人都是很老套的桥段,但常娟的脸突然出现在屏幕上时是很震撼的。
说不清楚,有大难不死的生命力,也有大难怎么没死的不甘心,甚至是对生活捉弄小人物的咒骂。
最后关于路演:国立导演一再强调的体验生活和植物人类型的选择上,我认为还是以作品为中心,不要看她做了什么,要看她做的这件事为成片贡献了什么。
比如电影的最后一幕,漫天的烟花下,常娟抽搐的嘴角逐渐平静,跳动的眼神逐渐对焦。
作为宣传点来讲,这比她去几个医院看过多少个植物人患者有说服力多了。
国立导演对电影后半段的解读:老秦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寻根的人。
生病后的常娟变成了他的“事”,也变成了他的“根”。
但我觉得可怕,是一种女观众更能共情到的可怕。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宣发的时候比较多的争议在于“想象不到她俩演情侣” “太不配了”。
我本着原著就是这样的年龄差和人物关系去看,看到油菜花田自拍那一段竟然觉得很配很欣慰——受尽了苦的人选择再相信这个b世界一次,本身就很感人,这种感动是能够跨越传统意义上年龄、性别的障碍的。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少见多怪,多见少怪,很能够考验一个人的包容性和偏见。
比如你见到一女两男在屏幕上手拉手是先想到threesome还是她们心底的隐痛,看到24岁的常娟在油菜花田里亲了老秦一口是先想到老少配还是为老秦第一次感受到爱的笑容动容。
冬雨说常娟是她演过最绝望的角色,我几乎是一瞬间想到陈念和娜娜,但最后还是常娟的绝望占了上风:她抱着婚纱含着泪笑的时候,属于这个人物的高光时刻也如期而至。
冬雨一如既往的好,我很爱她。
她是有天赋的体验派演员,能在角色中融入本色的魅力,脆弱和不完美。
一颦一笑里看不到学院派的套路,因此她的伤痛总是能以一种半真半假的方式把人带入其中,而后她抽身,留你一个人在情绪里。
之前看到一个影评人说“演戏不怕真的也不怕假的,就怕假里混着真的,这就是周冬雨的表演。
”我完全同意。
如果你觉得周冬雨这次的表演有突破的话,这还只是2021年拍摄的作品,我相信现在的她会更好。
虽然去年到今年几个新片整体反响都不尽人意,但除了《热搜》之外我还都挺喜欢的,她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国产电影罕见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个演员她无疑是勇敢的,名利傍身且同期竞争压力这么小的情况下,也不做安全讨巧万无一失的选择,“宁愿犯错不要boring”,我觉得很好。
作为她的影迷当然是她拍一部我看一部,永远期待她的下一次尝试,影院常相见。
燃冬上海路演 @whitehill
周冬雨的又一次突破,挑战从没演过的人物形象,而且挑战的很成功,演出了真实感,三金影后真的强
老秦和常娟在一起,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后面俩人在家里争吵家暴的那个画面,可怕到真实
范伟周冬雨奉献出了惊人的演技。前面节奏剧情都很流畅,反而是真相揭晓之后泄了气。如果把后面描写植物人的生活再精剪一下会更好。
本片关注的社会议题绝不止刑满释放人员与底层人民的经济困境,电影还特别关注了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周冬雨演的常娟便是一个消极偏激的女孩,生活没有给她好脸色,她没法读书,除了通过杀人进行复仇,她没有生活的意义和重心。一个无所适从、有自残和伤害他人倾向的女孩,为何如此,怎么治愈,而关于我们自己的内耗和消极情绪该如何正确处理,引发观众思考。
从精神层面看,其实挺神经的,两个社会活死人的爱情故事,多炸裂多恐怖的内核啊,但是结尾定调旋律给的非常光明且别扭,如果给园子温拍味儿就对了。我觉得老秦是一个无法再度融入社会的“改造人”,劳改给予他的程序残留造成了一种严重的精神短路,导致他只能通过擦洗厨房这样一种机械式的行为,去消解内心深处的不安。常娟对老秦来说,是唯一一次可能让人生重启的五彩斑斓按钮,但是这个按钮从一开始就坏掉了。一个像死去一样活着,一个活着却已经死了,所以这是两个活死人之间互救失败的故事,底色非常凄凉。从没活过和不想活了两种情绪背后的终极表达无非就是人间不值得,老秦擦拭常娟无法移动的身体,更像是一场无声的葬礼,用缓慢宁静去压抑内心的疯狂,活死人唯一要做的,就是为自己默哀。烟花再美,也不是放给你们看的。主题和成片简直天差地别。
这剧情转折有硬伤,但很多地方又有小惊喜。更主要的是范伟老师不像囚徒 小黄鸭也不像杀人犯 就是那种在眼神里的浑浊以及牢狱十余年境遇对人性的侵扰感,两位同届金马奖影帝后身上没有。范伟老师也像漫长的季节里的爸爸也像Apple贺岁短片里的爷爷,反正就是有点可惜。黄鸭已经尽力突破了,导演、编剧及造型师都没有给她更大的空间。北影节观后感,看到几位老师还是很惊喜的。向纪晓岚老师学习!!!
以为找到大爆影视公式直接往里套就完事的半吊子能拍出来的就是这玩意。对剧情也不想吐槽了想看吐槽的可直接看电影实现全自动自助。但还是想说中间有一幕演周冬雨头上的伞突然吹开露出她扮演的植物人病人扭曲的脸,国立老师此举的效果像极了他掀开幕布大喊一声“亮个相吧炸裂式演技!”导演可能国立不擅长,但是他演了这么多年戏对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炸裂式演技还是这种理解,不知道是真迷还是装迷
看完后需要沉淀下情绪和思绪的电影。拍得沉稳克制,但内在的情感关系相当离奇跌宕。坐了27年/10年牢的老秦和常娟,两个社会边缘、被视作罪孽深重的个体,其实却是世上最悔恨自责的可怜人。他们放不过自己的过往,唯剩“朝云暮雨”的痛楚。两者的关系不是“老少恋”,而是充满了利用与被利用、赎罪与挣扎,难以定义,也让人五味杂陈——从好奇到同情、不知所措、费解、唏嘘,各种不同的观感滑动转变。最后才理解,平视、不加评判地展现他们的境况,就是电影的意义。无论遭遇什么,人的本能总是在破碎中寻找完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庆幸两位主演敢于接这样复杂且具有巨大争议性的角色,实现了各自突破,范伟有望夺影帝。|北影节
注定只能此类结局,不然没法上映。
真就没啥可演的硬演啊,本身故事体量顶多半小时,我觉得很好的加戏点一个是出狱后如何融入社会,另一个是植物人家庭如何生活,都没拍明白,无意义的情节反而多到令人抓狂,你说关注人生变化无常吧,又没有很打动人的点,啥啥不靠,就剩演技撑着?我觉得周冬雨这张脸就不适合演眼歪嘴斜,太精了,硬挤眉弄眼感觉像在嘲讽。找个点夸一下吧,镜头语言还是挺老派的,比如一些凸显人物地位的机位,比如阴暗打光
用传宗接代粉饰性压抑的人物动机,主创揣着明白装糊涂,硬往温情上靠,第三幕瘫痪的女主仿佛《万能钥匙》里被夺舍的老头,年度恐怖片。
当成恐怖片看,能到2.5
张国立说他觉得常娟有一股生命力 可你书写的却是男性如何淳朴如何怜悯如何宽厚。我只能说导演的拍摄调度审美 演员的表演 都是好的努力的 可是捏合在一起这个故事又蛮失败的 吵架戏穿插在里面极度抽象
开始以为是孤独大叔配无依少女那一套意淫戏码,后来发现比那变态多了。尤其结局之恐怖,之绝望,却罩上轻盈的温情,不知我该看作中式黑色幽默还是该为创作者的精神担忧。周冬雨的新片我都会看看,但《少年的你》之后就没出过好片了。对于是周冬雨霍霍了这些电影,还是这些电影霍霍了周冬雨,我和很多网友持有相反意见。
抱着期待来的,有些失望。两个人物不论是亲近还是冲突都像是为了完成剧作任务而强行做的转变。此外矛盾不可调和到要强奸那段和后面大量的对面部肢体扭曲的植物人周冬雨的进行特写拍摄真的有必要吗?
关于劳改犯再就业的赛道也蛮小众的,加上黄昏恋在当下社会风评上难免会上一手道德审判。有韩三平坐镇,这片子起码下限保证了。范伟老师表演的质感太好了,好到人物上全是戏,就带着那股子饱经沧桑的故事感。范周两个人把这么一个奇情故事演绎的蛮有味道的,殊途同归的两个可怜人,有些细节蛮打动人。但整体有存在蛮多不合理的瑕疵,常娟人物性格太拧巴了,拧巴到我不知道她做这些究竟是赎罪还是消遣,整个人生头二十年就是个莫比乌斯环,伤害了一个人再去“伤害”另一人去弥补自己的罪。老头领了拆迁费依然愿意出门找杂活干,这是当代劳改“成功人士”的缩影。
两次突然改变节奏 让电影的观感直接下滑 两个演员都是天赋型 虽然不般配 但莫名的有火花 成植物人以后的周冬雨演的有点过 范伟却是从头到尾都好的离谱啊
真的可以啊😌
如果常娟恢复意识,第一件事还是自鲨
新梦Cinity 社会边缘切入,演技都在线,但情感发展不太有说服力,更“恶”些会更好吧。宋佳出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