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40分钟,拖沓而又冗长,虽然演员可圈可点,也只能给个3颗星的地下电影吧。
再加上几个情色的噱头,心目中已接近滑落到两星了。
可是后半段真正的完全把我震撼了,本来不想对评论这部电影,看了这么多负面的评价,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上两句。
弱智的母亲,小儿麻痹的父亲,一个养女娓娓道来的旁白,诠释何谓大爱无限。
在我们为樱桃母爱本性感动的同时,别忘了,背后同样善良而伟大的父亲。
跟着汽车奔跑让我感动,无依无靠的寻觅红红让我感动,板车拉着红红让我感动,雨中送伞让我感动。
让我潸然泪下的是葛旺打樱桃,红红跪地求饶,三人抱在一起那一段,多少的辛酸,多少的委屈,多少的。。。。。。
无语凝噎。
让我潸然泪下的还有红红和葛旺发现樱桃失踪痕迹那一段。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让自己留下如此的遗憾。
这个故事,似曾相识。
第一次看它,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就叫《疯娘》。
据说,这是一件真人真事……在周末的晚上看的它,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很安静。
看着看着,突然就很感动。
一点都不莫名,这种感动,很真实……最近因为论文的关系,在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到一句话,十分的经典:感动到子宫里面去了。
想想看,文字的力量真的是很强悍!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表达了一种最原始,最本能却又最强大,最真实的感动。
那么,我也要说,我被这部片子给感动了,感动到子宫里面去了。
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不是阴天,但天边总好像压着一点乌云,灰灰暗暗。
梯田、耕牛、送葬的队伍……让我想起小时候呆过的小镇。
这样的人生,实在是不太玫瑰,可偏偏,故事的主人公,还是一个傻子……这个傻子,名叫樱桃。
她们都叫她傻子,其实,她一点都不傻。
婆婆死了她会哭,没有孩子她会想。
许是上天可怜她吧,她那么想要孩子,还就真让她给捡着了一个,一个女娃娃,喜欢四川人的叫法,娃娃,娃娃,多么欢喜从此,樱桃就从一个傻子成功晋级为一个疯娘。
孩子哭了,她手足无措,慌乱之中竟利落的给孩子喂奶,扯下帘子给孩子当尿布。
原来,母爱,是一种本能……她那么爱她,抱着她笑,搂着她睡,那么开心。
可是,他们家太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家,怎么负担得起一个收养的女娃娃,毕竟,那个时候,有一种思想,叫做重男轻女……于是,老实的跛脚丈夫把娃娃送给了一对县里的夫妇,樱桃发现了,拼了命的追。
正常人追车,觉得追不到了,渐渐的就不追了;可她不是,她是个傻子,一个傻子啊,她不知道人跑不过车,不知道山路崎岖,她只知道,她的娃娃被带走了,被那辆车给带走了。
她只能不停的追,发狂般的追,直到摔在地上,不能动弹,呆呆的看着那辆车渐行渐远……丈夫不忍了,毕竟,他也很爱她的。
于是,娃娃重新回到了这个家庭中来,他们给她取了个名字,叫红红。
小红红一天天长大,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红红和樱桃,相亲相爱,那么幸福。
长啊长,长啊长。
小红红长成了标致的小姑娘。
而疯娘还是疯娘。
因着小伙伴的取笑,红红开始厌恶樱桃。
樱桃看着自己的红红,委屈的缩在一角,那么可怜,那个时候,我想,她伤心了吧,应该……一个大雨天,樱桃记挂着学校里的红红。
急急忙忙跳窗去送伞,跛了脚,一步一滑的走在田埂上,让人看着,那么心疼。
母女俩在滂沱大雨中共撑一把伞的情景,我想,真正的相依相偎,就是这样了吧影片中的樱桃,最喜欢给红红摘樱桃吃。
她是个傻子,她给不起她的女儿任何的好东西,她所能给的,就只是那些樱桃而已。
而那些樱桃,就是她的全部,就是她自己……老实巴交的跛脚丈夫,交不给红红多少知识,却告诉了红红一句真正的哲理:“没有你妈,就没有你的今天。
”朋友们,请记住,这是人生的真谛……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面具多了,伪装久了,也许只有傻子,才可以拥有最真实的情感吧。
傻子,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影片的结尾,红红说“我妈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真的是太不容易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这句话谁都会说,却没有人真正懂得……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爸爸妈妈一切安好打个电话回家吧,everybody……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
我给了三颗星。
本来打算给两颗星,多出来的一颗就算是送给这个真实的故事以及表演出色的女主角。
苗圃演的不错。
凡是能把智商低下的人演出色的都值得表扬,可导演的两处硬伤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首先是片子的节奏,和给每个情节的时间分配实在是让人捏紧了拳头。
说明白点,就是该停不停,该走不走。
弃婴出现之前太冗长了,虽说看的出来,导演想要极力在这段时间里将这个智商低下的疯女人和这个贫困的家贫困的山区全面表述出来。
樱桃是女主角没错,围绕女主角开展情节也是没错,同之后的故事倒也有相同之处,就是太显做作了。
电影这种东西,在成功的表达某些情感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合理的给观众留白。
也就是说你总不能趁着观看者刚拿出纸巾准备着蹭眼泪就视野宽阔立马开怀了吧。
应该简短的地方做不到简短,那么之后的情感表达也应该稍微持久点,不能这么快就泻了吧。
举个例子,樱桃在女儿学校打了人,那孩子的父母纠结了一群人来打砸,要赔钱。
瘸子因为家穷陪不起这个钱,只有棒打樱桃给那些人看。
待那些人作罢离开之后,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到了这个时候,理应留白。
长镜头万万少不了。
我刚准备酝酿情绪,好好感动一下,镜头一切,下一个场景就来了,显得太过突兀。
不过也有做的好的地方,樱桃的孩子被人抱走了之后,她一路追着面包车的场景就做的很好。
反正观众都知道最终她肯定是要摔一跤,然后一身尘土趴在地上望着镜头的。
可是这个时候留白做的很好,渐渐远离的人影,在灰蒙蒙的环境下让人觉得十分无奈和悲哀。
另一个硬伤就是旁白。
选择旁白无非是因为配合剧情的表述将未交待的事实交待出来,让观众更清楚事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可是本片中小女孩的旁白在刚开始还不错,将人物关系,环境背景都交待的很清楚。
可是到了中后段以及后段就有点做作了。
一遍一遍的表达情感,以及渲染影片气氛。
物极必反之后倒让观众觉得很不自然。
事件如果在特定的时间里无法表述清楚,可以用旁白来完成和补充,但是对于情感这样的东西,导演毕竟不能把观众当白痴。
况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看后的感觉就是导演明显把我当白痴,害怕我看不懂,接受不到他要表达的情感。
本来是很好的题材,演员找的也不错。
可是这几处硬伤总是很容易将人的情绪从看片里抽出来。
只能说是在可惜了。
http://weibo.com/ateb
导演对这个故事的把握真的很独到,一个反映母爱的作品,里面却没有那么多爱来泛滥,没有一般剧情里面的一派和谐,人人忘我的无私。
细节的表现很真实,里面很多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虽然看着听着很不舒服,但是这就是现实。
瘸腿老公看樱桃饭吃多了,就骂她要把家里吃穷了,樱桃搞坏了年画,他就打了樱桃并将她赶出了家,因为那花了他两块钱,还有他娶樱桃只是因为他瘸腿找不到老婆等等。
还有村里人,大家只是拿她来调侃取乐,就像是瘸腿的老公拉二胡的效果,村里孩子对樱桃的侮辱和嘲笑可以说是多次出现,贯穿始终,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你傻有人来关心同情你吗,最起码我没有看到,只有村长说过那两句没用的废话。
红红被抱走的那段,樱桃在追车的时候,车开不快,你以为车会停吗,车没有停。
在樱桃去县城找红红那段,没饭吃没地睡有一个好心人出现吗,没有人,那种孤独无助在深夜落雨的街头更是达到了顶点。
当她抱着孩子跑的时候有人吗,一大群人出来群殴。
最后村长说的,人总是要死的,大约是这个意思吧。
如此细节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红红跟她妈说话直接就是滚,把他妈锁在家里。
还有那个转学来的城里的小孩,旁白说希望跟他接近,你以为有一段美好的友谊或者感情了,没有,有的只是跟大家一样的冷漠和无情。
如此真实的描写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在看的时候觉得那么的顺,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导演对生活的描述或者对人心的描述也许真的太过残酷,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力量,母爱的伟大,正是因为有爱,所以我们才在这个惭愧的世界中找到能够坚强活下去的动力。
前天朋友给我传了电影《樱桃》,说让我好好看下,说大家看了都哭了,我想这能是什么样的影片。
今天下去看了,确实很感动。
看完电影表演名单出来时才知道女主角是飒爽英姿美丽的苗圃,她的演技没得说,实力派。
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好,前面都是叙事吧。
感动的瞬间有:1、樱桃的执着,她到镇上找女儿,风雨无阻,受尽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都不退缩。
后来丈夫被她感化了,要回了红红。
这种执着不是谁都能做到。
2、樱桃的简单逻辑,她一直爱护着红红,不管红红是否已经嫌弃她,不管多少责骂或是冷落。
下雨了跳窗户都要去为爱的人送伞,看见别人欺负自己的女儿就奋不顾身去救护去反击。
她没有想到任何后果,所以这也是她最终为女儿摘樱桃从树上掉下来过世的前因之一吧。
3、我的暴哭是从樱桃在村长面前被丈夫无奈暴打开始的,穷人就是要受欺负,村长走后,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痛哭。
也许当时樱桃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挨打,她没还手,她只有躲只有哭喊。
被安慰时也不会抱怨自己曾经被打。
4、摘樱桃,你为你心爱的人摘过他们心目中的樱桃吗?
奋不顾身地去摘不说,摘过吗?
5、父母永远都是你最应该报答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的昨天、今天以致明天。
反哺的必须以及平时生活的孝顺对待,刻不容缓。
《樱桃》:一部被误解的原生态的史诗 赵薇和刘烨正在芜湖拍电视剧,名字叫《一个女人的史诗》,不少市民前赴后继地前去一睹明星的风采,对电视剧本身却忽视了不少。
我也曾在某次开会的时候见过,但对这个生于芜湖的女明星没有丝毫兴趣,对这部史诗也一直淡然看之。
这绝对不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另一部女人的史诗——《樱桃》。
这是一部曾被许多人误解的电影,因为电影中有不少全裸的镜头,这在依然重视电影尺度的中国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噱头,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那些切实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对其中的裸露部分特别在意,因为不多的几次裸露都被化解得淳朴自然。
或许,一再被误解不是导演的本意;或许,这仅仅只是一种宣传的手段,在这个需要不断制造看点和轰动效应的时候,它无可厚非,《左右》如此,《苹果》亦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关于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一个赤贫的家庭、一个残疾的父亲、一个智障的母亲、一个捡来的女儿、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的故事,还有满山红透的樱桃,这几乎是《樱桃》里所有的元素。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据说很多人都是流着眼泪看完了这部电影,据说这部电影还引发了一轮关于母爱的大讨论,但这些都只是一个侧面,客观存在的是这部电影,一部原生态的、关于女人的史诗。
最近几年,原生态的话题一直被各个艺术领域所提起和使用,2005年前后江少宾等人在新散文论坛倡导的原生态散文写作曾引起广泛关注,以孔雀舞为标志的舞蹈家杨丽萍也以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确立起舞蹈的另一种高度;与此同时,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旅游、原生态诗歌等等口号的提出更是屡见不鲜。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将对那些淳朴的自然和情感形成了无限追忆甚至遐想。
这个概念推出以来,不少人将之视为法宝,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定律。
2004年刘浩的《好大一对羊》、2006年丑丑的《阿娜依》等原生态电影的问世即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个名单里还要包括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贾樟柯的艺术层面似乎有更大的提高。
《樱桃》即是一部打上鲜明原生态标志的电影,旅日华人导演张家贝是个从前在圈外并不为人知的导演,但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张家贝突然从浩瀚的影人名单中跳了出来;同时,苗圃在电影中以她登峰造极到以假乱真的“扮丑”表演让更多人不得不暗暗叹服,相对于赵薇的《少林足球》和蒋雯丽的《立春》来说,苗圃的表演明显更胜一筹,她的表情、动作甚至是眼神,已经将所有人都死死套牢。
当厌恶的眼神从红红的眼睛里那样毫无遮掩地流露,樱桃追赶红色面包车的画面再次强烈地冲击着观者的神经,当樱桃不断向人们展示她肚皮上的娃娃贴画、当樱桃在镇上乞丐般地流浪、当樱桃被丈夫无奈地毒打、当樱桃平淡地死去,你还会像那个过河的和尚一样,依然放不下樱桃的裸泳吗?
2008/6/22
没办法当妈以后对这种题材毫无抵抗能力。
第一次是女儿被抱走,傻妈妈追那段,第二次是孩子生病拉车那段,第三次,是最后孩子哭喊那段。
其实最感动的是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被音乐煽的。
虽然明知道就是为了煽你的,特别是最后小孩从山坡上滚下来我都觉得有点过了,可还是忍不住用光很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摄影执导是日本人的关系,整个片子的白描风格都很有点小津的味道。
只是室外风景。
一拍到室内,光线太暗的关系,就都全版画效果了,很不错。
最喜欢的段落是一开始放猪的长镜头,下河洗澡。
以及追到县城那段。
非常喜欢。
这已经有纪实的效果了。
故事片拍到这个水准,导演的功力相当可以。
同样赞的是苗圃,演的很有神韵。
大陆女星能挑战这个难度的,放眼看去,还真无能出其右者。
非常非常赞!!
能把女傻子演出痞态来的,此女算第一人。
很多场景,我居然有星爷男变女的感觉母爱伟大吗?
狗屁。
母爱一点都不伟大。
这跟伟大根本扯不上关系,这他妈就是本能,跟勃起一样。
它只是基因决定的赋予女人的终极使命而已。
指令早已在我们大脑皮层设定好了。
一旦触发,除非我们机毁人亡,大概是一定要矢志不渝一辈子的。
当妈妈的人都是被洗过脑的,所以才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出,你是我这世上最爱的最爱的人。
但是这个线性关系,是不可逆的。
对父母,孩子没有这个被洗脑的义务,假如他/她不幸被洗脑了,那真是大家的集体悲哀。
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我最爱你,但你不用最爱我。
你会有最爱的人的,指标太少,妈妈就不参与竞争了。
其实只要想想这个问题就明白了。
如果让你穿越回去,只能带一个亲人,你会带谁?
当妈的回答肯定是,带孩子。
但是很少有人会带家长的吧?
就是这个道理。
啊,当了妈妈以后,我才觉得,我对我老妈真是很不公平。
但是,每个妈妈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啊。
这就是你的宿命(模仿后舍男生摇头晃脑ING)
一个人没有了物质要求,没有了精神要求,那么,她就只剩下动物性了。
傻妈就是这样一个只保留了动物性的傻女人。
女人的动物性就是繁殖和保护幼崽顺利长大。
傻妈期待有自己的娃娃,从她捡到那个女娃娃之后,傻妈的母爱就彻底被激发了。
她不让任何人靠近她的娃娃,就像母狗保护自己的幼崽一样,谁靠近就和谁拼命。
走到哪里抱到哪里,寸刻不离身。
娃娃一天天长大,傻妈对娃娃没有任何要求,看见娃娃快乐,她就开心,看见娃娃难过,她会想法子都娃娃开心,看见娃娃生病痛苦,她会焦急不安。
她陪娃娃疯,陪娃娃闹,陪娃娃在田间地头撒欢地跑。
一棵草,一朵花,只要娃娃喜欢,傻妈都会给孩子弄来。
娃娃爱吃樱桃,傻妈就爬上树去摘。
在傻妈的眼里,娃娃就是她的一切。
娃娃就这样被傻妈傻傻的爱着,我想在那个年代,即使娃娃的生活物资是匮乏的,可是,傻妈给予的满满的爱就已经给娃娃带来了足够的精神力量,以至于她后来可以走那么远。
我们常说女孩要富养,什么又是富养?
通过傻妈,其实我们能看到,无论对女孩还是对男孩,富养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
只有孩子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下,TA的内在才会是健全的,TA才会有安全感,有底气,有能量,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樱桃 (2008)7.72008 / 中国大陆 日本 / 剧情 / 张加贝 / 苗圃 妥国权
写于2010年7月26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原生态的演出,苗圃的演技太厉害了,一个疯女人能演得如此惟妙惟肖,一个母亲能演得如此出神入化,挺感人的。
又是一个孤儿的故事,又是山里的故事,今天看的影片如此相似,都是亲情的爱,都是没有爱情主打的“污染”,山里的孩子早当家,山里的孩子有出息,山里的孩子生在苦中早懂事。
当春来来临的时候,满山的樱桃熟了,可是妈妈呢,为了给我摘樱桃,她失踪了,或许是永远地回不来了。
这大概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这个伟大的母亲叫樱桃由闻名影星苗圃主演,从外形上看,这个人物颠覆了苗圃曩昔的形象,十分丑,智障女,浑身尘土,破衣烂衫,她却有一颗最美好的心灵。
一个偶尔的机遇,樱桃在树林子里拣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她视这个孩子为生命。
从此,孩子与她如影行随。
逐步将孩子带大,我们看到:她领着孩子插秧,放牧,爬树,摘樱桃,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孩子逐步长大,取名葛红,进了校园。
由于有一个智障母亲,葛红常常遭到嘘落讪笑。
在葛红生日那天樱桃为了给葛红摘樱桃摔死山间。
葛红一家痛不欲生。
葛红说:“我之所以要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便是要告诉天下的儿女热爱妈妈,报答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剧情也太公式化 / 听不懂的片尾曲好美
傻子都知道做一个好母亲,有些人却未必。非要把人写死才更令人感动么?
比电视剧强多了
淡淡的水墨画面。那个年段的记忆涌现。
其实有点过头,却也感动。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 我爱你
补记录:3.5星。电视剧版《樱桃》开播前一天电视台播的。
用力过了。
母爱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可是电影是不是渲染的实在太过了~
假。
有几个镜头是碰到过的!场面太乱,又没人在场,真的不喜欢啊哈哈哈
看了就是难过,难过的流眼泪,而不是感动。这样贫穷又傻的人活着太艰难了,太难了!大概唯一的好处,是她不知道有多难吧?只是在深爱的女儿讨厌她的时候,才会觉得分外失落吧。
算是为了讨好国外评委的一部谄媚之作
<樱桃>苗圃在里面主演弱智的母亲,演技好到赞!虽然是个弱智,但是她对女儿的爱是无法比拟的,正如影片结尾所讲:“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让全天下所有的女儿都善待自己的母亲。”
这演员演得8错
虽然很傻比 但那音乐一放 我还是哭了
苗圃表现的还挺让人意外
如果只是讲述,可以4星
片子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感觉苗圃老师有点用力过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