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写过影评的人写的影评。
——来自一个对自己文字不是很自信,从来就是在日记本里面写的人 我的SLOGAN仅仅是想说明下,我的文字风格,先介绍下我看这个影片的背景,我是一个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
从小相信,却和神之间有一堵难以逾越的墙,我不知道那墙是什么,让我离不开,但是也走不进。
这个电影展示了很多我在牧师讲道里提到的点,但是用了更生动的案例和场景尝试去诠释圣经里面提到的点 在工作的打扰下,粗粗看完这个电影。
以后我可能会再看几遍,深入思考下,如今,就很触动,至今还在我脑海里的,做下分享和记录。
一、审判者在于神,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本分。
影片里面,有一段是圣灵和男主的沟通,圣灵抛出的问题是:“你平时是怎么判断生命中的善与恶?
”男主的回答是:有利于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他认为其泾渭分明。
圣灵很动情地讲,现在的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标准是判断事情的好与坏。
因此征战不断,因此冲突不断。
(此处做了铺垫) 另一个片段,男主自己走必须要自己走的路,路上遇到“智慧”,男主此时还在认为神应该为所有灾难的事情负责 。
“智慧”做了一个更激烈的事情,让男主来做决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当命题是“在他两个儿女中选一个”时,他回答“can't do it”如果非要,让他去。
由此,男主放下了做生命审判者的倾向。
由此他也体会了天父慈爱的心肠。
反思自己,确实在很多时候,在直接的生命里,去判断,去审判。
靠自己的支撑自己,最后会发现精疲力尽,便又开始寻找神。
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偏偏又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还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我总是会忘记神的存在,随自己的意思,去努力,去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最后我会发现精疲力尽,且不得果效。
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神的面前祈求。
就像是出埃及里的以色列人,一次次兴起,一次次跌倒。
二、TRUST HIM,HE is always with us.男主在湖上,有一个片段,因为内心的混乱,男主的小船几乎要被变黑的湖水淹没,最后JESUS的声音出现,叫男主定睛看祂,不要看环境,几次尝试,男主慢慢看神,恢复了平静。
虽有在耶稣的邀请下,在水上行走。
设身处地,这是莫大的信心,对神的莫大信心。
全然相信祂的保存,相信祂的同在。
不论环境如何,都定睛在祂身上。
所以,在我们的祷告词里面,常常有一个话是:求神指教,指教我如何处贫穷,如何处富裕,且不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能活在你的里面。
不卑不亢,满有喜乐,因为你会知道,在世不过寄居,最后我们都要在神的面前交账,这短短的一生,我们要如何度过?
按着悬疑片下载在家看的,结果是宗教类的电影。
本人是个天主教徒,这是一部懂的人为之落泪,不懂的人嗤之以鼻的片子,编剧叙述上可能是太教条了些,导致一部分人看不下去。
不过有宗教和哲学问题的片子不在对话中去体现,只凭情节和画面让观众想象我觉得是达不到目的的,最后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湖泊和陋室,不管你是不是有宗教信仰,片中男主遇到的问题,你我他也一定会遇到,信仰不能免除你全部的痛苦和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可以为你的心开启另一扇窗。
这片我给4.5分!
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是:它揭示了真实上帝的一些特性,如果过你能够体会到,就会觉得把上帝人格化的信徒还没能真正理解。
看了几篇自称基督徒的影评,大多是自我感动,仿佛又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可是你们了解上帝吗?
你们口口声声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在”的、上帝就是爱……你们对你们声称的内容理解了吗?
不得不佩服基督教对上帝基本性质的标注——全知全能全在、爱,是非常准确的。
在这里,我只把“全在”详细说一下,因为这很好理解,也是全知、全能、全然地爱的基础。
“全在”就是字面意思,就是无所不在,它在宇宙中的每一个最小的微粒中,而且是充满的状态,它不会只在这个微粒的一些部分而另一些部分没有它,这样的话就不是“全在”了!
所以,我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事物、肮脏的东西,美丽的心灵、丑恶的灵魂,好的、坏的,健康、疾病,道德高尚的、令人不齿的……都充满了上帝。
影片中,男主角无法决定自己的哪个孩子要去地狱,他宁愿代替孩子去受苦。
那么上帝会做谁去受苦的审判吗?
当然不会,因为它是全然地爱,或者说任何一个人都是它,这两个说法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上帝不会做什么审判!
#电影1.即使有时候知道答案,但是为了对方的感受,还是选择去回应2.爱,在关系中产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产生,关系是为了让我们体验到爱。
在每一次争吵中,都隐藏着自我内心对对方的期待和渴望3.如果心中没有正念,很容易受到其它的影响,心中追随一个“正念”(宗教信仰)4.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磁场,每个人身上携带的能量和光都是不一样的,提升自我意识,和频率 提升“亮度”5.内心如果有伤痛,便没有空间接纳新的发生~疗愈让内心有更多的空间6.“我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没能帮你化解你的悲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如果无法影响父母接纳从上一辈承接的伤痛,那就体验,感受并接纳父母传递给我们的伤痛,进而疗愈它
巨恶心的一部片,看介绍是奇幻片,开头简介也不错。
情节从去了小木屋开始,就碰见了神和上帝,他们的表现就跟宗教书里的一样,每天乐呵呵的,被问到回答不了的问题就表现出一副“天机不可泄漏”的表情,全程蜜汁微笑。
一开始我还在等男主什么时候梦醒,找到自己的小女儿之类的奇幻剧情。
然鹅发现被坑了,三神时不时对男主和观众展开洗脑式宣传,什么你女儿被变态绑架杀了不是我们不帮她呀,我们一直在你身边呀,善恶你自己分不清呀,要宽恕凶手啊巴拉巴拉巴拉。
都是一些语句抽象,貌似高深,故弄玄虚的话,仿佛是什么大道理,实则狗屁不通,缺乏逻辑。
真的很气,被这种宗教片浪费时间。
这样的宗教思想其实是让信徒乖顺伏贴,容易控制。
尤其是国外那么多教父性侵儿童的案例,按照上帝的指示是不是这些禽兽都该被"宽恕"??
正因为你们习惯了宽恕(懦弱),信奉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有上帝自己的理由,犯罪者才无所畏惧。
离上帝最近的教父们更明白其中这层,也许正因为这样,他们其中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来,才会比普通人更加肆无忌惮吧?
宗教,本来就是统治者的武器。
怎么去原谅一个人呢?
说出来就好了。
“我原谅你!
” 说出来的同时也原谅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悲伤里走出来,是因为我们潜意识层面不原谅自己,所以意识层面没办法原谅别人,需要抓着别人的错误才能为自己的不完美开脱。
对于我们怨恨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对他们的惩罚。
在错误的行为中不断偏离正轨,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我们无需再浪费时间和情绪去怨恨一个人。
这种怨恨也会让我们偏离正轨,变成因为别人的愚蠢而愚蠢。
如果实在放不下,还有一个方便法门:想象对方是自己的孩子。
对待自己的孩子,总会偏爱,就算他们犯了错,也不愿意让他们下地狱,宁愿自己替他们下地狱。
这对外人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不公平。
我们所谓的对错,看似公正,实则都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
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是不好的,有利益可得的时候,就又是好的。
好坏的评判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仁即是另一种仁,没有评判心,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如不动,方得始终。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部电影的,对于我来说感触良多,因为我的童年与主人公的童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或许就是我看这部电影,与其它人看这部电影有不同之处,当一部电影的主人公跟你童年相似的时候,你就容易产生共鸣,心中感慨良多,身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是不幸的,但是如果你一位的沉沦于不幸之中,不幸将会成为一种病毒,传播开来最终只会带来更大的不幸,我和主人公一样,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如何从痛苦的心理阴影中解脱,这是一个心理学常常碰到的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痛苦和仇恨只能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仇恨,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
但是你要从仇恨中彻底解脱,就必须要看透一切,试着去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这是我自己的个人感触,真的可以原谅吗?
我不想原谅,可是如果不原谅他们那股仇恨就会积压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身体迷失在仇恨之中,就仿佛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在引导着你,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或者心理崩溃性格大变沉迷在抑郁症和焦虑症之中最终可能精神崩溃而自杀。
甚至可能想把伤害过你的人全部杀了。
当仇恨积压到一定程度,你整个人就会完全迷失在仇恨中,就像那个变态杀人犯,最终彻底沉沦,失去一切。
我看完电影,有考虑过一个问题,主人公真的彻底原谅了杀害自己女儿的人了吗?
怎么可能,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我心里非常清楚,那没有那么简单的,他一直在不断复述,说要原谅对方,我们是人,有血性的,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主人公与其说是在试着原谅,不如说是在试着看开,因为你要看开你就必须试着原谅,虽然那个杀人犯之所以会杀人是因为童年的苦难,但是这并不能因此成为他滥杀无辜的借口。
但是如果你自己沉迷在仇恨和痛苦中,只会让爱你的人痛苦,恨你的人开心而已。
主人公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就必须试着去宽容对待过往伤害过他的一切才有可能从可怕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
否则他的前程将会一片黑暗,最终沉沦,甚至可能会变成第二个变态杀人狂(如同电锯杀人魔)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男主人公自我救赎的过程,当他的心理获得救赎以后,负面情绪自然离他远去,生活也自然慢慢光明起来,这个世界有多少像男主人公一样陷入痛苦之中的人啊,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摆脱心理阴影,回复阳光生活,不要被一些负面的东西所捆绑而迷失自我
艺术从来与信仰密不可分。
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塑、电影艺术,都会反映出作者信仰的内核。
如果没有对信仰的了解,对于那些闻名世界的艺术作品,要么看不懂,要么很难有深入的理解。
比如《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简爱》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可以说有无数人(尤其是对信仰比较陌生的中国人)会自认为读懂了,但未必真的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真义。
当然阅读有不同的层次(欣赏艺术作品同理),尽管看不到信仰的内核也不妨碍读者有自己的解读,但实难与作者有真正的共鸣。
所以,这里对电影中的信仰的知识点作一解读,以期大家对这部电影有更深的理解。
电影本身的好坏这里暂不讨论。
一、木屋三人行木屋里的三人是老爸(Papa),Jesus,Sarayu,分别代表的是圣父、圣子(耶稣)、圣灵。
这里涉及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三位一体。
基督教里的上帝是独一的神,但同时又有圣父、圣子(耶稣)、圣灵三个位格,所以称为三位一体。
至于圣父为什么取了女性的形象,电影中说明了是由于迈克内心不太接受父亲的角色,所以上帝以女性形象显现给他。
电影中也有对三个不同位格的介绍:Papa介绍自己时说“I AM THAT I AM”,是引用圣经中的话,即“我是自有永有的”。
自有永有是上帝的属性,也即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不是被造、永远存在。
自有永有咋一看难以理解,但其实每个人都会想到这样的属性,不相信上帝的人就会认为“宇宙”“自然”“世界”“时间”等概念是自有永有的。
在圣经的记载中,耶稣是位木匠,所以电影里他做得一手好木工活,迈克女儿的棺材也是他亲手做的。
耶稣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所以迈克会说和他在一起时感觉更加亲切,因为只有他是真正的“人”。
圣灵则如“微风”一样,沁人心田,她的工作是让人明白不能明白的真理,引导人走正确的道路。
在电影中,她带迈克进入那个 “心灵花园”,花园里的植物就是人的各种心思意念。
这里也涉及到一个关于自由的讨论。
绝对的自由无疑是不好的,没有限制就没有规律,最后花园(人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片杂乱荒芜。
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除去杂草,心灵花园才可能呈现出美来。
二、审判电影中关于审批的片段是很精彩的。
当迈克担当审判的角色时,才发现这并不容易。
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判断人和事,实际上也是一种审判,因为我们不断在判断别人时扮演着上帝。
然而人的判断受到非常多的限制,最大的限制是我们所知有限。
当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自然不可能有绝对公正的判断,理论上,也只有全知的上帝能够进行绝对公正的审判。
再有,人人都做过错事,比如撒谎,那么人人都是罪人,最简单的审判就是人人都下地狱。
但是,上帝创造人类,爱人类,如果这么简单粗暴地审判,尽管是公平正义的,但却没有饶恕,没有爱。
所以当迈克审判他的孩子们时,他知道他们是有罪的,但无法做出“公正”的审判。
那么,一位父亲该如何对待他犯罪的孩子呢?
真正的爱会让父亲甘愿担当孩子的罪,为孩子的罪承担后果。
这样,既实现了正义,又成全了爱。
实际上,这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上帝差遣他的儿子耶稣降世为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付出生命的代价,担当了人的罪的后果。
这就是上帝的爱。
三、罪与罚电影中迈克认为苦难是一种惩罚,但Papa却回答不需要惩罚,惩罚本身不存在,罪本身就是惩罚。
也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件错误的事情,这件错误的事本身和它导致的后果,就是惩罚,不再需要专门的惩罚。
就好像暴饮暴食伤害身体就是惩罚了,不会再有人来额外责打三十大板。
电影中也提到,人类被造的目的是被爱,而爱是在关系当中呈现。
也就意味着,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相憎恨,不在彼此相爱的关系里,这就是惩罚了。
那么如果苦难不是惩罚,苦难又从何而来呢?
圣经中说苦难是罪的结果,那上帝为何不终结苦难终结罪呢?
这也是迈克想问的。
电影里用天堂里的小女儿的画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上帝看苦难不是终点,看死亡不是终点,若是死亡可以通往天堂,死亡又怎能称为苦难呢?
电影中多次强调,当苦难发生时,上帝一直与人同在。
但当一个人眼中装满了自己的痛苦的时候,他就看不到别人,更看不到上帝。
明白这一点之前的迈克正是如此。
四、其他电影中还有几处引用圣经的典故。
比如迈克和耶稣在水面上奔跑,来自于耶稣和门徒彼得在水面上行走。
Sarayu收集迈克的眼泪,出自于“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
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
”(诗篇 56:8)。
台词“真相让人自由”出自于“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约翰福音 8:32)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推测迈克的小女儿身亡的原因。
可能是在她的哥哥姐姐落水时,她想起了酋长的女儿为族人献出生命的故事,于是她向上帝祈祷,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哥哥姐姐的生命。
而上帝成全了她的祈祷。
这其实也是复刻耶稣为拯救世人而献身的故事——关于爱的故事。
牧师讲道时提及了这部片子,看过以后,明白做为基督徒的我有多喜欢,非基督就会有多厌恶。
做为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可以想像的最大痛苦,莫过于孩子的丢失或死亡,所以男主在智慧面前说的那句Take me,几乎是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的事情,这也恰恰验证了耶稣亲自代替我们死,而免于让我们被judge掉。
自从亚当夏娃犯了罪,一切的痛苦都是罪的结果,我们只能承担,但在这所有的幽暗当中,神却亲自陪伴,苦难不是来自神,但是因为有祂,我们在苦难中也有了盼望和甘甜。
恰恰我也有一个类似男主父亲的爸爸,对他曾带来的伤害难以饶恕,成为我人生中很难越过的障碍,就算道理上知道他有他的不得以,可是内心深处,原谅谈何容易,可是当我们都以罪人的身份站在上帝面前,我与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耶稣已经为了我们上了十字架,除了感恩,我怎能再以上帝的角度去施行对他与对自己的审判?
所以judge不仅仅是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也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或许犯了错,不可爱,但是在上帝眼里,我们是值得祂用生命赎回的那个。
因为祂,我们可以饶恕,得到释放。
而我们流过的每一滴泪,都被祂珍藏了。
任何一个人,都是祂的孩子,不管你的罪是说一个小谎,还是绑架杀害了一个孩子,救赎,是神工作的第一步,而不是judge.这就是上帝,祂不带来苦难,但是在苦难中,祂与你同在,与你一同承受,说白了就是一个最烂俗又最深刻的字:爱。
神爱每一个人。
祂不仅仅是男主一家的上帝,不仅仅是Missy的上帝,也是那个杀人犯的上帝,在祂的公义面前,仍然有智慧在为你的行为的Mercy与辩护。
所以,没有人是来渡你的,供你成长的,所有的人都有尊贵的被造的位格。
做为人,我们或许难以接受发生在Missy身上的不幸,但是同样做为一个人,我们或许能够借着这部电影,以另一个角度看到救赎,恩典,与牺牲,这个角度也许还没有来到我们的视野,但是如果你愿意,它就会成为你新的人生观。
就像祂说的,你随时可以背对祂,你随时可以不理,不听,不信,随时可以恨祂,你的车就在外面,你随时可以离开。
但,要是你选择留下来呢?
感谢这部电影。
电影说教意味很强,而且是宗教的。
但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对宗教与现实矛盾的困惑的一种解释。
片中讲述了一个信徒,遭遇了绝对无法接受的极端灾难,然后陷入了困境,直到上帝邀请他去做客。
主人公,从小生在不幸的家庭里。
父亲经常打母亲,小小年纪的他,按照宗教的教诲(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去向神父诉说。
结果父亲觉得当众丢了他的脸,更是打了他整整一晚。
长大后,主人公还是那么虔诚,他也坚决不像父亲那样,而是爱妻子和三个孩子。
有一天,两个大孩子在海边船上玩,结果因为女儿站起来,船翻了,儿子被船扣住,险些死了。
主人公幸好就在旁边,所以及时把孩子就起来。
但是就在他松了一口气时,原来在他身边玩的小女儿居然被变态杀手抓走,并且杀害了。
从此他对宗教开始怀疑,而且与大女儿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大女儿自责,他也隐藏着怨恨)。
关键是上帝的启示方式。
首先要让他了解上帝有自身的局限,不是没有慈爱,而是没有办法干预(联系后面,我的理解就是上帝和魔鬼都无法在现实世界直接干预,他们都通过人类的信仰和内心去改变世界。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等待着子民的到来。
信仰上帝善良的人会到天堂,出卖灵魂的人会被魔鬼带到地狱);其次(也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就是展露神迹,带着他行走在水上,让他看到了女儿在天堂很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再次(最难的)是通过化身女神,让他对自己进行审判,让他理解善恶的评价,根本在于原罪。
原罪的根本就是“一个犯罪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他的罪”,没有人天生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告诉他要原谅那个坏人,因为他受了魔鬼控制,就像当初他父亲虐待母亲和他,但是因为他没有受魔鬼控制,并没有变成一个坏人(换言之,那个罪犯,从小就受到虐待,但是也以这种错误的观念看待世界)。
18.5.16 6
[cp]2018.9.15《天堂小屋》 当你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时,你看不到上帝。 可以说这世上所有人都怀疑过上帝,或是怀疑他的存在,或是怀疑他的善良。更多的是,当我们经历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责怪他,怀疑他。是啊,人都是自己的审判者,只看到自己的益处 ,这是人的本性,不可避免也无可指摘。我想,上帝他不怪我们对他的小信,他爱我们,因为他就是爱。他是巴望我们在我们仅有的不多的年日当中,去更深地认识神,认识自己。希望风雨过后的某一天,我们还能微笑着说声你好,再见![/cp]
基督片。人到绝境时只有上帝能救赎了吧。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和合本)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你遇到了信仰危机的时候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TA了,笑~
不出意料-越年轻的,越自信的,会越觉得这个电影傻。而我这样就快知天命的,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好极了!
宗教色彩很浓,但是部好片子。经历磨难的人怎样相信神
虽然不认同电影里关于宗教的逻辑(其实是狗屁不通),但演员演技都在线,尤其男主真想说辛苦你了。。。Missy太可爱了加1星~
原谅不原谅那是上帝的事,如果灾难降临,我要杀了凶手,如果凶手死了,我就杀了他的父母,杀了他的老婆,杀了他的孩子,如果他有狗,就宰了他的狗,如果他有猫,我就掐死他的猫,我要烧了他的房子,毁掉一切他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任何一样东西!
amazing
一个开车不靠谱的父亲失去了他的女儿,沉浸在悲伤中的一家始终无法走出来, 然后他遇到了上帝,黑人女子圣父,犹太人圣子,亚裔女圣灵.教给他上帝虽然是万能的,但是在魔鬼做坏事的时候上帝是不能干涉的这一真理, 让他走出了悲痛选择了原谅..说真的论洗脑你教真应该学学驴教
山不在高,遇见上帝。水不在深,飞檐走壁。斯是陋室,胡说八道。
比科克维尔的奇迹好点
非基督徒也许很难理解这部片子,说教味很浓,但是也是一部好电影。电影里的黑人女子,黑人男子,印第安女子分别代表了圣父,圣子,圣灵。男主也是因为出了一场车祸才见到上帝,得到了救赎。神爱世人,所以他把自己唯一的儿子给了人,不让我受到诱惑,救我们脱离凶恶。
抛开宗教教义,纯粹从人性情感角度出发,该片展现其实还是挺细腻的,唯一疑惑的是,对于善恶的模糊,对于追求正义,追查凶手的描述几乎为零,一味的劝人释怀与原谅,反而让此片沦为宗教传教工具,这是让人反感的,最遗憾的是该片披着宗教外衣传道授业,而对法律价值完全淡漠无视的态度表达,甚是可悲!
???
宗教电影,还是治愈系的
Remember that “Sam Worthington” used to be a big name?
宗教性质的影片 完全是男主在失去意识后幻想 对消逝亲人的想念甚至是内疚让人沉沦 忘掉过去 活在当下 对活着的亲人好些 才是神之所愿 也许有相同经历的观众 才能体验
看了评论,果然天朝人民咽不下这口浓汤宝~~~四星只为道理。如果任何一件有善的事都需要计算、分析、评头论足,那也是挺可悲的。
除了提到邪恶和劝人做好事这两点有点不圆满之外,其他都很棒。评分不高也是意料之中,相信的人就会明白一切说的都是真的,并非“奇幻”。祂一直都在,只有祝福,每个当下都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