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暮光之城》大热后,一大堆青少年电影就冒了出来,各种特效要有,不三角恋不舒服斯基要有,再加两个有各自长处的帅气男主角,他们无论怎样都对女主死心塌地,女主也两个都想要之类的。
这些设定换来换去,核心就一个:披着炫酷商业外衣的肥皂剧没看过《圣杯神器》原著,预告里说是世界畅销小说,那么,电影也不应该差到什么地方去。
可是正片却不断刷新着下限:不要问什么是剧情,看到最后依然零零散散、莫名其妙不要问什么是人设,缺乏刻画的角色很多时候做的事看上去都挺傻冒的不要问什么是特效,战斗全用近战武器,动作指导却毫无美感也不要问什么是大场面,几大车的狼人参战结果不知怎的最后就只有几个露面也许唯一可以称赞的只有和场景不是很搭的音乐了,不是音乐的错,很好听,就是电影的剪辑不行本来也不期待有多好看,爆米花一下就行了,只是没想到,竟然会坑成这样总体评分:2.2/5.0(改编得这么烂,跟导演和编剧真的没关系吗)娱乐指数:2.4/5.0(披着魔幻外衣的三角恋剧情,还有各种场面缩水)回味指数:0.3/5.0(没啥好看的)票房表现:成本6000万,会说最后那吝啬的大战花光了预算吗...北美观众也丝毫不买账,首周票房933万表达了无声的强力抗议,但不知怎的,海外观众挺喜欢,贡献了5940万,最终全球票房有9056万,应该是不敢拍下去了,哪怕结尾留下了续集的线索……我发觉人们经常把手机放在包里、桌子上等等地方,就是不带在身边,结果有事总找不到人。
我就连洗澡也带在身边的,不过倒是经常没电...女主角好烦,遇到事情就“啊!!!!!!!!!
”,全片都不知道叫多少次了,本能反应也要控制下啊
影片一开始,女主出来了——这不白雪公主么!
然后她妈妈出来了——这不太后Cersei么!
然后她继父出来了——这不Kili么!
虽然留了络腮胡子一时不太好认()然后眼线底裤男一出来——这不沥川哥哥么!
然后……他们坐地铁的时候我差点喷了,这不是多伦多的TTC么!
我忘记看是新地铁还是旧地铁了,不过以车厢里的干净程度来看我猜是新的()结果上到地面拍了一群黄色cab然后拉了城市的远景之后我又倒了,尼玛原来是纽约!
再然后,silent brothers和silent sisters到底有没有亲缘关系?
()其实前半段拍的真是不错,演员们扮相都很棒,场景好看,节奏把握的也到位。
白雪公主一觉醒来发现满房子魔鬼羊头符号的那个镜头拍的真是不错,生生把我惊了一身汗——不过一半可能是因为密恐。
后半段颓势却显,有点让人怀疑换导演了还是怎样,节奏越来越乱,等到高潮的打斗部分更是有点出戏了。
这个有情人终成亲兄妹的梗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想告诉他们俩就算是兄妹也没有问题呀人家Targaryen家世代都近亲结婚的(你够)。
至于传说中的作者大妈不写三角恋就写不出书这件事,我觉得其实这是个不错的增加喜剧冲突又吸引小女生的营销手段啦。
总的来说如果你喜欢奇幻类题材还是值得一看的,设定很带感,故事也很少女很燃。
我图便宜看的普通版,不知道IMAX效果会不会很厉害?
最后吐个小槽:白雪公主能别把巴赫说成包克么……
最近名字看上屌爆了看完之后弱爆了的电影貌似扎堆了,《圣杯神器:骸骨之城》再一次证明了标题党的内涵。
相比《波西·杰克逊与魔兽之海》,该片还是要好一些,至少在特效上没有掺水,恶灵看起来挺带感的,至于剧情,确实不敢恭维,个人完全不知道电影表达的重点在哪儿,纠结复杂的不伦三角恋?
还是神秘的暗影杀手世界?
还好没循规蹈矩的去看《暮光之城》系列,不过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如果没有杰米这片我只给两星。
因为本来就是冲着杰米去看的。
我一直奇怪他和莉莉分分合合那么多次,一开始在这部电影里是怎么撩起来的,两个小朋友居然还能因为对结局不满一起给改了。
更奇怪的是他当时是怎么跟金妮的演员脑子一热就订婚了,然后又火速分手,倒是和莉莉分分合合的又变回朋友了。
看到莉莉的颜时我脑子里立刻响起了泰山那首You'll be in my heart.菲尔柯林斯当年写给女儿的这首歌,果然这女儿出落得如花似玉。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分为两拨,一波是“献给内斯塔”就是我这样的天下足球粉,另一波是“原来莉莉的爸爸是个唱歌的,还唱得挺好的”,感觉已经和第二波人产生了浓厚的代沟,简直无法想象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成“原来小七的爸爸叫贝克汉姆是个踢足球的而且还是英格兰国脚”。
题外话说了一大堆,回到电影。
我也看得出莉莉很漂亮,但是也没有必要整个都要从头到尾都在对着她的脸拍吧?
而且基本上都是无辜脸,一开始惊恐慌张的脸,妈妈有危险以后崩溃的脸,两个男人为了她大吃飞醋时更加无辜可怜的脸,感觉当时她那张脸就差点要说出”你们别吵了我真心都当你们像亲哥哥一样“这种玛丽苏白莲花台词了,果然这句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呵呵。
也不知道是不是莉莉柯林斯演太好了还是她本色出演,总之女主的每个表情每句台词都在表示这特么是个极品碧池……这电影的感情线一眼就是写同人小说出身的,因为只有同人小说的剧情是建立在感情线上才来假设世界结构的。
一句话总结是这样的:男女主角互爱,男配一爱女主,男配二爱男主,男配三爱男配二,大反派爱圣母,生下了女主和男主(误,其实男主不是他亲生的,boss是男主养父和女主生父)。
那么既然剧情弱,我们来谈谈感情戏发展吧。
女主苏得太过分了吧,全程镜头对着她的脸,男主出场那么冷酷为什么一见女主摔倒上去就扶住,那一刻简直崩了,还带回学院刺激男配二。
去见男配三之前,两女的在房间里打扮,由女配一帮女主把头发盘了起来还做了个小卷刘海,此处拍了一分钟。
出来时由男主夸了句你很漂亮,进夜场之前,又由男主拉住女主说等等,动手帮她把头发散开放下,又撩了撩披肩的卷发,说你这样更好看,然后才一起走进去,此处又对着女主的脸特写。
所以请告诉观众,为什么男主夸了女主盘了一分钟的头发说好看,又亲手把头发散开?
就为了拍女主脸的特写吗?!
从头到尾都围绕着女主的天赋能力,一到该力挽狂澜的时候女主就画个咒爆发一下,再借男主的嘴巴说她很勇敢,像不像美少女战士?
感情戏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男女主互爱了,当然这也是大部分国产青春爱情电影的通病。
电影的设定是男配一爱女主,因为青梅竹马,男配二爱男主,因为患难与共,这OK,因为这个前置设定在观众看之前的时间线,观众默认了。
但观众是目睹着男女主角相遇认识的,他们此前素不相识,电影并没有解释他们怎么就相遇相识相爱了。
除了莉莉很漂亮以外看不出她有其他什么魅力……我也真是无聊,为了杰米看了个烂片还煞有其事写一堆,不写了,截图去。
唉,看改编电影之前果然还是得看过小说啊,要不然到了最后还是云里雾里一团迷糊。
吸血鬼混战神马的来得也太突然了吧,还有,那突然蹦出来的一窝狼人又是肿么一回事??
那浮夸的非主流杀马特风格的配乐,配合着杯盘狼藉的大厅、发着蓝色荧光的长鞭、哥特风的皮衣,立马就有一股浓浓的夜店SM趴的代入感了啊!!
情节什么的已经无力吐槽了,华伦天奴老爹到底死没死,莫教授到底有没有悔悟从良,苦命小鸳鸯到底是不是兄妹(据wiki剧透不是),这些都懒得琢磨了,反正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完全为了杰米·坎贝尔才看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挑的了。。。。
P.S.金发碧眼妖孽受神马的最对胃口了啊,口胡
鉴于暮光之城这种小说搬上银幕胡搞乱搞都能全球热映,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小说改编电影了,虽然前有波西杰克逊这种改编后烂出翔,口碑票房双落败的结果,但是丝毫不影响小说启动改编成电影的念想,再说了,人家有兄妹乱伦相恋这种狗血剧情,更加增加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盼头。
虽然我真心不觉得暮光之城很烂,还能耐心的看完全部的每一部,我身边的痴男怨女都表示电影非常好看合胃口,各位高端的影评人就不要吹毛求疵了,票房大爆就足够说明一切了,虽然贝拉的脸真的很臭,嫩牛五方的脸真的很僵硬(但是依旧觉得比骸骨之城的男帅)骸骨之城的小说我没看过,直接撸的电影,所以觉得其实还好,没大家所说的那么烂,只是觉得电影可能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也可能是小说的剧情实在太庞大了,各种关系,各种能力,乱七八糟,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一开始营造的气氛还是不错的,女主角除了眉毛好笑,其实真的长得很漂亮(很像奥黛丽赫本),后面的各路角色都还不错(觉得好看的全是路人角色,闪一下就死),男主角真的不好看,男二实在太屌丝了,高以翔又弄得太娘,硬是要营造一种很诡魅的感觉。
此片开始就一直在误导和混搅所有的感觉,现在圣杯啦,暗影猎手啦,先是巴拉巴拉一大堆女主角画符号什么的,搞了老半天都不知道为什么女主角最开始要撞邪,据说是记忆开始显露,暗示她妈要带她去洗脑,那就带去洗脑就好啦,她妈还特烦,非要和好基友说,然后又坐以待毙,等到女儿出去引了敌人回巢,然后她妈为了顾全大局喝了安眠药永远的沉睡了,既然最后结局暗示说女主角她爸是最终大boss,为什么还要留一只狗来杀自己的女儿?
明明还要拜托她找出圣杯,然后女主角点瓦斯居然炸不死自己,也太儿戏了吧?
楼下的邻居更是个笑话,装神弄鬼,然后突然又巴拉巴拉说一大堆,显得刚才的怕事很矛盾,最后还被莫名其妙的附身了,不得不说本片的敌人都设计得很蠢,剧情又赛得太满,我至今都不知道,既然女主他爸是boss,之前也是暗影猎手,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类似魔鬼的手下?
然后自己却没变成魔鬼?
之前的敌人全是触手怪就把圣所里的暗影猎手打得妈都不认识了,后期的炎魔形态更是把狼人杀得片甲不留,简直逆天,就这么被女主角一个小招就定住了是在搞笑吗=。
=内容设定,既有魔鬼,暗影猎手 ,圣杯,还要参合进吸血鬼,狼人,狗血的还是男二居然就被咬了,变成吸血鬼了!!
本剧设定的吸血鬼就是出来打酱油的,用来给女主角练手攒经验的,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表现出女主角有练级的倾向=。
=吸血鬼的出现只是为了引出男二被咬,即将变成吸血鬼吗=。
=然后伏笔还打算带到下一部,所以这部男二就没变,什么反应都没有=。
=而且女主妈妈的好基友就是狼人,还呼朋唤友的去拯救女主,结果被杀个狗吃屎,狼人不是前面还战翻吸血鬼吗?
后面就被那几只魔鬼打得妈都不认得了,真是匪夷所思,然后在身上刻印是使用一种能力,一会说是能永远使用,一会说是不能,只能用一次,难道打怪升级要一直不断的纹身纹身,女主角看了下书就能画出一大堆神奇符号,又是定怪又是杀怪的,自身的神奇能力居然还是能画中取物,然后全剧其他人貌似都没特殊能力,就是能打?
鉴于狗血剧情我觉得还好,所以也就真的不说了,女主角后面打扮得跟站街女一样,轻易就跟哥哥接吻,然后哥哥和男二就莫名其妙的争风吃醋,哎,真是各种雷,但是相对于暮光,我觉得骸骨之城更好看,虽然瞎掰烂,但是起码有一部分哄住了我,而且角色也很顺眼,据说票房失利,但是还要拍第二部,所以换主角吧=。
=换掉男主和男二,搞个霸气点的,把剧情理顺一点,拜托了!
上个世纪的电影人可能想不到,进入21世纪,青少年文学改编会占据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份额,且有逐年看涨之势。
有《暮色》、《饥饿游戏》这样赚到喜笑颜开的大赢家,有《纳尼亚传奇》、《波西•杰克逊》这样发挥稳定一续再续的,有《温暖的尸体》、《关键第四号》这样差强人意的一部鲜,也有《黄金罗盘》、《宿主》这样野心甚高的大悲剧。
这其中真正票房得意又口碑冲天的,唯一套《哈利•波特》。
《圣杯神器》的原著在一众畅销小说里并不出挑,但从电影的世界观设定看,它颇有野心——并不理会那些俊男靓女与搞怪噱头齐飞的同僚,直接向宗主级别的《哈利•波特》做了看齐,只不过经过一番巧妙的变体。
《哈利•波特》是听觉系,正反派的法力来自背诵和饶舌,念出繁复的咒语是克敌的绝招,《圣杯》则是视觉系,猎手与魔王的伟力诉诸于临摹和绘画,形形色色的符咒图形构成了法力的源泉。
无论正邪人魔,肉身其实脆弱无比,一扇木门就能挡住杀手,张牙舞爪的怪物被煤气爆炸轰死、被喷火器烧死、被利刃砍成渣渣,决战处父子俩比拼刀剑,一招一式结结实实的打,连轻功和内力都没有——也是哈利波特世界观之一脉相承。
想想法力高超的哈利和伏地魔对决,摔的那叫一个灰头土脸,想想弃了魔杖的巫师会被虐的多惨,《圣杯》的帅哥美女好歹拳脚兵器上有一番修为,护颜功夫也更出色,恶战之后只是嘴角带血,俏脸依旧呢。
两片的世界观最重叠之处,则是在现实的世界底下,隐藏一个截然不同的魔域。
伦敦换成了纽约,九又四分之三车站换成了荒败的教堂,穿过表象,背后一样别有洞天。
暗影猎手可以自由控制对人类不可见,比霍格沃茨的巫师巫婆们更容易大隐隐于市,也更适合搞恶作剧。
昔日不乏哈利•波特的粉丝去伦敦车站寻踪,如今亦有不少《圣杯》读者与观众在纽约城玩起搜索游戏,满足将信将疑的好奇心。
粉丝集群行动,等同于自发的病毒营销,《圣杯》将来推出续集,大可在此做文章,以寻宝猎奇做噱头,营销上以小搏大。
其实许多国际大城市都有各自的都市传说,华语片也可从容挑选(拜托不要再是上海)实践,一旦化作银幕真实,便是比《唐山大地震》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活广告,增加知名度和旅游收入不在话下。
《龙虎门》曾经玩过这种架空,大厦手机棒球的世界里,门派分明武功玄奇,可惜全然虚构,如果点明都市名称,又将反派魔殿隐匿在某个著名的地标里,就平添意趣了,扯远了。
美国的科幻魔幻青春片和中国的武侠片一样,一旦牵扯到上一代恩怨,必会冒出些始料未及的亲缘关系来。
《圣杯神器》后半截果不其然,“我是你的父亲”、有情人终成兄妹等噼里啪啦蹦出来,与当年《星球大战》如出一辙。
但制片方一点也不担心,以95后为主力的观众群,没几个会去补习出生前十几年上映的老片。
而且别忘了,《星战》当年走的,也是令青少年如痴如醉的偶像路线,所以换个角度,看作致敬亦无不可。
这便是好莱坞的高明之处,不断使用重复而有效的套路,俘获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观众,直至成为几十年的忠实拥趸。
即使他们日后年岁渐长,不再欣赏迎合青春期的那几板斧,总有新的年轻人在前赴后继,为票房添砖加瓦,这便是青少年电影持续走俏的原因吧。
(文/方聿南)
今天去看了电影《圣杯神器:骸骨之城》。
元旦那天和小书童去看电影时,她就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宣传片,当时各种被吸引啊。
可惜是3号才上映,所以那天各种遗憾。
从那天到今天,各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果然快屎出来了。
吐槽一:剧中,杰斯在弹钢琴时对女主克莱瑞说魔鬼最怕两个和弦和音,所以巴赫把这些音符串联起来谱写了曲子。
噗。
当时我想说,编剧你这逻辑,在地下的巴赫大师知道么。
我开玩笑地给小书童说“以后你家搬新家,就请我去你家弹两首巴赫的曲子,帮你家驱鬼吧。
”吐槽二:你要讲shadow hunters和demon的故事就好好讲,中间穿插那么点爱情三角恋我也就忍了,可是为什么要在中间用一大段时间来讲述那段三角恋啊!
当时让我有想狂按快进键的冲动。
不是什么电影都得扯上个爱情,也不是什么电影都能把爱情扯得好。
有时候,没有爱情也可以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比如说之前看的《等风来》,看电影海报会以为有井柏然和倪妮之间的爱情,又会是一个《失恋33天》的延续。
可是让我很意外的是里面他俩没有一点爱情上的纠葛,但是依然让我有一种自然呼吸的舒畅感。
吐槽三:剧中的三角恋是从小陪伴长大一直充当哥哥角色的赛蒙居然喜欢上女主克莱瑞,而和女主两情相悦的杰斯最后居然是女主的亲哥哥。
- -真的是相爱的情侣都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的节奏么?!
编剧你心理是有多么不平衡,趁剧报复社会么?!
暂时先吐这么印象深刻的三槽。
其中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且反思的情节是剧中有个转送器,你集中精神进入便可以去你内心深处最想去的地方。
克莱瑞的父亲很想得到神杯,而心急之下的克莱瑞变把手握神杯的手伸进了转送器里。
其父也跟着把手伸进去想拿到神杯。
可惜,他不了解她内心的想法,无法知道她将神杯放在了哪里。
她对他说:“你不是我的父亲。
你从来不知道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不知道我会把它放在哪里。
以前你不知道,现在你也不知道。
”忽然我就在想,无论是否朝夕相处,是否有血缘关系,彼此可能都并不相互了解。
就像你一心想让我考公务员,而其实不知我一心想搞原创。
你看到的我不一定是真实的我,或者说真实的我是你不想看到的我。
这片躺在硬盘很久了,不是不舍得删,是因为19寸显示器播放的时候失真。
怎么个失真法大家就不要较真了,反正是换了24寸显示器之后偶尔试试,呦,能看,于是看了,嗯,看完就删了。
剔去飞扬的服饰、华丽的兵器、颇有规模的建筑,剩下的就是一堆吐槽。
剧情交代不明确,还要看剧评脑补。
看了剧评之后发现原著也是一坨屎。。。
这种东西翻拍能电影还是挺佩服导演的。
女主的所谓超能力毫无头绪,想来就来,某些场景令我想起hellboy和super nature,甚至人物造型。
嗯,还有休叔的范赫辛和暮光系列。
怪不得电影结尾如此飘忽,演员的对白都说得如此勉强,估计导演心力交瘁也不会拍续集了。
拍了估计也没多少人看。
一直钟情于吸血鬼等等科幻的电影类型,无意间看到此电影,我一直觉得此类科幻电影等同于暮光一样就是给时下小姑娘们看的,剧情狗血的合理,虽然我也觉得最后为什么男女猪脚就成为兄妹了,但是我依旧抱着续集他们不是兄妹的幻想。
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人都要拿着一副李安他爹的段位去看电影,我觉得相较于时下吸血鬼狼人那套事儿,题材影子杀手已经是算新颖了,而且这种电影本身就是卖明星,大家看看就得了,不用那么认真。
jamie已经很帅了,对于这么一个.全身杀马特纹身的哥特英伦大帅哥,请问你们还要什么自行车?!!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