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希斯特斯兄弟

The Sisters Brothers,淘金杀手(港/台),姐妹兄弟,Les Frères Sisters

主演:约翰·C·赖利,华金·菲尼克斯,杰克·吉伦哈尔,里兹·阿迈德,丽贝卡·鲁特,艾莉森·托尔曼,鲁格·豪尔,卡罗尔·凯恩,Patrice Cossonneau,Zac Abbott,David Gasman,菲利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西班牙,罗马尼亚,比利时,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希斯特斯兄弟》剧照

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2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3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4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5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6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3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4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5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6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7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8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19希斯特斯兄弟 剧照 NO.20

《希斯特斯兄弟》剧情介绍

希斯特斯兄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艾利(约翰·C·赖利 John C. Reilly 饰)和查理(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是一对杀手兄弟,某日,他们接到了一项任务,去暗杀一名淘金者。于是,两个男人火速从俄勒冈前往旧金山,一路上,两个人遇到的麻烦可不少,但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将它们一一化解,最终安全的抵达了目的地。 当他们见到了他们的目标时才发现,这个名叫沃姆(里兹·阿迈德 Riz Ahmed 饰)的男人是一名化学家,他发明出了一种神奇的药剂,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的寻找到金矿的所在。两利相权取其重,艾利和查理当即决定辞去杀手这份工作,转而成为来钱更快的淘金汉,哪知道他们为这个鲁莽的决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异世浮生记忆裂痕网球少女古鲁双龙记之和平契约别扭合租房东北往事之大时代欧布奥特曼芝加哥烈焰第四季恋上女镖师房奴试爱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斗士蓝玫瑰酷刑报告搬山道人之落天荒女高中生给你做饭了弑睡师燃烧终极任务离婚俱乐部引爆点影鳄极乐骄傲打了300年的史莱姆,不知不觉就练到了满级第二季姑鲁之恋樱时迷毒之无足鸟恐怖大妈情人眼里出西施

《希斯特斯兄弟》长篇影评

 1 ) 短评随记

1851年的俄勒冈,本应是牛仔的年代,但文明的进步正在取代野蛮弟弟像那个时代所有的淘金者冒险者一样,所幸身躯残破结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如同在黑夜中烈火焚身的奔马,避免客死他乡哥哥才是个误入歧途的高手,没有被欲望和贪婪左右,本质是个享受生活的感情细腻的农民,科学的进步带给他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科学家和莫瑞斯都是理想主义者,有着超越时代背景也契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幻想,双双死于他人的贪婪导致的失误,代表着巴黎公社式的革命明明有民意、智力和武力的支持却流产于时代,似乎是文明需求在美国西部的投影成败便是身退日,田园牧歌会有时展现出接近无敌的Sisters和知音二人组的四人公路片经历,本质上是在借此描绘时代众生相,又通过此画卷展现当代面貌。

而病老致死的“司令”则象征着一时代的野蛮和黑暗会在一时代消退时无疾而终,并不需要正义或不正义的审判现代欧洲人来拍西部片,只是借助背景来展现欧洲的叙事风格,本质都算不上西部片,最后的高潮戛然而止,把重心放于归家,而母亲的反应也十分有趣,反类型片叙事挺足够的

 2 ) 西部的人性救赎

法国预告片被剪成了唯美的西部片,和情节完全没关联,没抱太大希望进的影院,只是看见有电影节的标签。

开篇的枪战,剪辑和配乐就惊到我了,带有复古西部片的直愣愣的致敬节奏,可是镜头和台词常让人想笑,各种无法预知的意外情节走向也是非常的法国电影风格。

回家路上思索片中的风餐露宿、毒蜘蛛、随时都可能丧命的枪战、全都是他们的代价,导演设计Morris和Hermann的突然死亡情节,弟弟查理的断手情节,哥哥伊莱相依为命的老马死去、那都是对他们的一种救赎吧(好吧,西方人的献祭、救赎观念和情怀我们还是很难get到)。

兄弟俩最终放下对黄金的执念,回到老家,蜷在粗糙而温暖的自己的床上,应该是全片最踏实最让人有舒适感觉的一幕吧。

似乎片尾这里落入了和谐大家庭美式大团圆的俗套,可是淘金也罢、硅谷、华尔街也罢、AI、VR也罢,当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人类在对待物质欲望的问题上,貌似仍然没有挣脱出来。

若论江湖,西部也是一样的。

(可惜很久没有好看的武侠片了。

 3 ) 俄狄浦斯情结遇上了西部片

第一遍看《希斯特斯兄弟》是网上刚出资源的时候。

并不是对这部电影有多么中意,只是觉得总要开始写第一篇长评,不如就现在吧。

看Sisters的时候我也对于导演的一些镜头的使用有些疑问,虽然导演之前从未拍过类似的片子,还是很有必要将他之前的片子补一下,了解他的风格和他之前关注的话题,这也可以让我更好地完成这篇影评。

另外,我还重看了题材有些相似的西部片《赴汤蹈火》和《老无所依》。

进入正题,从剧本上看,《希斯特斯兄弟》无疑是一部小情节电影。

小情节电影的特点是:开放式结局(结尾处他们在母亲家里,而谁也不知道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内在冲突(弟弟杰昆·菲尼克斯是由俄狄浦斯情结所驱使、而哥哥是出于对于弟弟的愧疚和保护欲,这些我会在后面解释)、多重主人公(无疑是两个主人公,无论是从时间长短和是否完成人物弧光来说)、被动主人公(弟弟主动、哥哥被动)。

这部小情节电影的叙事内核无疑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完成过程。

我们可以先问一下主人公究竟是为甚么所驱动?

这点很重要,很多电影都在开场描述主人公踏上了什么征程却并未告诉观众他们究竟是由什么所驱使。

水准线以上的电影会在第一幕高潮前,大概是30min之前会将人物动机告诉观众,就是所谓的“激励事件”。

在这部电影的27min出现了约翰·赖利吞食蜘蛛后出现了梦境。

梦里一个人举着斧子砍下着一车断肢,传来了:“Eli, come closer.” 之后,Eli梦醒。

有一定观影经验的观众在这时候就知道了,希斯特斯兄弟的生活现状与这个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就是内在冲突。

影片在1h26min,约翰·赖利对着里兹·阿迈徳说:“When we were kids, Charlie killed her father. I’m the older one. it should be me. Just after that, Charlie was never the same.”终于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最重要的一环——弑父(另外一部近年的柔情西部片《赴汤蹈火》同样是兄弟弑父)。

激励事件浮出水面,弟弟杰昆·菲尼克斯是因为杀了父亲,也在家乡惹了很多事情从而远走他乡;哥哥出于对于弟弟的愧疚和保护欲,同弟弟一起做起了赏金猎人。

很有趣的一点是,上一段台词中,哥哥称呼弟弟“her”,对话之后直接切入哥哥为弟弟剪头发,在看看一看他们的姓氏“Sisters”,翻译成裙带兄弟也未尝不可。

俄狄浦斯情结完成的第二环——自断手臂。

通常意义上,俄狄浦斯情结的最简概括就是:人在年少时的面对父权的阉割所产生的弑父娶母冲动。

导演在片子里用自断手臂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父权的完全根除。

影片11min杰昆·菲尼克斯对哥哥说:“You do realize our father was strak-raving mad. That was his gift to us. That was why we were good at what we do.”杀手的本能是父亲遗传下来的,杰昆切掉了手臂,弑父彻底完成。

彻底“弑父”后,兄弟二人在结尾处才终于能够回到母亲身边,“娶母”完成。

俄狄浦斯情结在电影中表意的运用中屡见不鲜,戴锦华老师在《电影批评》中也有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在另一部电影《香草天空》的具体分析阐述。

雅克·欧迪亚导演在这部片子里还是很抢戏的,这部电影也拿到了2018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下面我想具体说一下几处导演私货:导演在这部片子里用了大量的画外音解说,根据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讲:“画外音解说又是一个披露解说信息的方法。

就像闪回一样,它一样用好即好,用坏即坏。

对于画外音解说的检验是这样的:问你自己,’如果我将画外音解说从剧本中删除,故事是否还能讲好?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将它留在画内。

一般而言,’少即是多’的原理通常适用于此,技巧越少,效果越强烈。

因此,任何可以删除的都应该删除。

不过也有特例。

如果画外音解说可以删除,而且故事能自圆其说,讲得很好,那么你之所以还要采用画外音解说,唯一合理的原因就是可以将它用作对照或衬托。

” 伍迪·艾伦在《安妮·霍尔》全片充斥着伍迪自己的画外音,删掉确实没什么问题,不过伍迪的反讽和见解可以让观众看到不同的表达。

在《希斯特斯兄弟》中,画外音的出现总会让我提高警惕,我会考虑画外音的出现是由于导演在视听表达出现匮乏,不得已要用旁白还是这段画外音会对下一步矛盾的发展、转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影片的34min,杰克·吉伦哈尔绑住了里兹·阿迈徳,并企图将他交给希斯特斯兄弟。

里兹失望地说完:“It’s a bomination.”杰克的画外音响起(日记):“He watch the sunrise to the window. He stopped talking, didn’t say another word.” 影片切入第二天早晨,杰克放走了里兹。

这段画外音其实是必要的,它可以加深观众对于里兹的共情,所以当第二天杰克放走里兹,观众会想:要是我是杰克,我也会放走里兹的。

所以加上画外音,此处转折不会唐突。

在影片1h06min时,导演运用了他最喜欢的半遮掩镜头,在之中漏出一个眼状的空间采景。

可是在这里采的事杰昆·菲尼克斯的特写,在这里面杰昆解释了他怎样发现了杰克和里兹的踪迹,于是他们可以开始追捕。

可是注意,在半遮掩镜头之前杰昆和约翰两兄弟已经开始追赶杰克和里兹,因为杰昆说他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而之后的画外音却重新解释了一遍他如何发现,不过也是一些陈词滥调。

我认为导演本可以在之后两兄弟的对话中间接说出这些画外音所表达的内容,而不必做这种影响影片流畅度的事情。

说到半遮掩镜头,这无疑是雅克·欧迪亚的私货,在《预言者》中,雅克导演大量使用了这一技术,在影片开篇时摇晃半遮掩镜头,替代主角的视点,来表现少年初入监狱时的陌生与惊恐。

后来主角第一次开启自己的事业,黑帮老大将他打回谷底,就在这时半遮掩镜头完成了全片最重要的表意。

半遮掩镜头以主角的视点逃出监狱,追赶者惊慌失措的鹿群。

他杀死的阿拉伯人的冤魂开始燃烧。

在不久后,“预言”成真,主角也开始脱离梦魇。

我想把他追逐的鹿群理解成受到打击后,惊慌失措的主角的对照,而之后主角通过预言成功杀死鹿群,象征着主角杀死自己内心的恐惧。

从此梦魇消失,也为后来的反戈埋下伏笔。

这部西部片不同于大多数西部片的是,导演极少用远景或者更甚者史诗镜头去表现西部的壮阔与苍茫,而地理特点是导演极其愿意去表现的,例如赛尔乔·莱翁内的《西部往事》、《黄金三镖客》、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也包括新世纪之后的《老无所依》、《夜行动物》、《猎凶风河谷》、《赴汤蹈火》,这些电影都有意运用了大远景镜头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雅克·欧迪亚却主要运用中近景镜头来拍摄西部片,即便有远景,导演也可以在有树木或者障碍物的阻挡下进行拍摄,意图放大“狭窄感”。

由此,镜头移到了角色的表情上,更接近了内心,所以片子无可避免的更加注重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在矛盾,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补片之后,我近一步确认了我的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雅克·欧迪亚的一贯话题。

1996年的《自制英雄》在二战大背景下、2005年《我心遗忘的节奏》的背景是难民潮、2009年的《预言者》是法国黑帮、2015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作品《流浪的迪潘》以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为背景,可是在这些影片中导演都无一例外的放过了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大时代背景、政治的表达,把他们限制在人与人之间。

只有《锈与骨》是彻彻底底关于普通人的故事。

这与我特别钟爱的一位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虽说不在两个极端,但也几乎完全不同。

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的电影无一例外都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准确的说是人与当下时事议题的关系。

《血腥星期天》讲英格兰对于北爱尔兰平民游行的屠杀、《93航班》设及911事件、《绿区》关于伊拉克战争、2018年威尼斯电影节新片《7.22》关于欧洲难民潮。

我更希望能看到雅克·欧迪亚导演能有一些新的尝试与挑战。

 4 ) 哦豁

雅克·欧迪亚导演在这部片子里还是很抢戏的,这部电影也拿到了2018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正常的西部片路数应该是一个倦世的老牛仔戴着灰毡帽吹着口哨骑着老马缓步走向只有落日的昏黄色地平线。

旧毡帽下盖着的是蓬乱的黑发以及刮不净的胡茬,尽管有些不堪,可他望着前路的眼神却是无比的坚毅,他不惧怕任何对手,因为挂在腰间的左轮枪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手中。

以上是我脑海中西部片里冷峻牛仔的形象,我们来看看雅克·欧迪亚的牛仔是啥样的?

话说我硬是看电影看到一半才知道谁是大哥,谁是二弟。

大哥内敛沉稳,睡觉打呼噜的时候曾经误食毒蜘蛛,我以为他会凉,结果他又睡了一觉,醒来毒就解了。

这家伙搞荒野大保健的时候凭着一条围巾成功逼娼为良,估计他也是西部众多流浪牛仔里少数刷过牙的人,同时他一直记挂着心中的恋人。

 5 ) 反类型佳作!去年最佳西部片居然是一个法国人拍的,还拿了银狮奖

约翰·福特、约翰·韦恩、塞尔乔·莱奥内.....

他们定义了西部片,从人物到叙事,各种电影元素逐渐被染上了大漠之色,成为了西部片的灵魂。

但西部片式微多年,好莱坞最后的牛仔,伊斯特伍德步入高龄,早就用《不可饶恕》落幕了自己和西部片的时代。

观众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有新意的西部片了。

那些老套的法则经不起时间的抛光和打磨,早已黯然失色,激不起观众的兴趣,勾不住影迷的注意力。

终于,一位法国人改变了现状,拍摄了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西部片”。

《希斯特斯兄弟》(The Sisters Brothers)有着西部片该有的一切元素,

加州的荒漠,牛仔的马靴、彪悍的野马,一言不合拔出的手枪,以及随时可能遭遇的暗算。

《希斯特斯兄弟》把西部片该有的元素一一添加入影片的影像元素中,然后再一一打碎,重组,让你看到西部的“另一面”。

该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最终拿下银狮奖。

《希斯特斯兄弟》最大的特点,无疑就是反类型!

约翰·福特以及约翰·韦恩的西部片,大漠孤烟,苍凉中透出野性和不屈,英雄横枪立马,扭转时局。

到了莱奥内,英雄会被戏弄,会遭受更大的危机,但其内心的正义感会闪闪发光,无论如何都会接受人民的欢呼,披上神的外衣。

即使到了伊斯特伍德,英雄被拉下神坛,苍老无力,虚弱颓废,但路见不平,大义凛然的一面仍旧主导全片,他们会被时代抛弃,会被人民遗忘,但却刻进了观众的记忆之上。

这一次,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玩儿的更绝,他的西部英雄是两位落魄的杀手,没有人等着他们营救,也没有城市等着他们守卫,更没有什么理想和价值需要去坚守,他们只对自己和兄弟负责,对欲望和金钱伸手,杀戮轻而易举,灭口必须为之。

不光英雄有了恶魔的样子,连故事也变得“轻如鸿毛”,不过是去追杀一个逃走的科学家,不过是为了那一点赏金。

反英雄的主角,反类型的故事,却在法国人雅克·欧迪亚的重组和填补后,变得柔肠动人。

暴力无疑是西部片最重要的主题元素,雅克·欧迪亚能将暴力拍出复杂的层次和不同的质感,且善于刻画边缘底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

同时他的影片,拥有很多作者电影没有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利用高度风格化的手法,拍摄出兼具现实感与类型特色的故事,且风格愈来愈强,呈现出高度浓缩的写实感和寓言感。

《希斯特斯兄弟》开篇凸显了反类型的决心。

作为西部片最为重要的暴力元素,影片中没有飞溅的鲜血,没有遍布的弹痕,空旷的荒野,漆黑的夜,枪火把天照的通红,枪声划过天际,双方火并,可你并没有完全看清人的方位。

希斯特斯兄弟迅速的出击,果断的包抄,剑出就要见血,两人收拾了残局,没有流露出一点怜悯。

直到哥哥Eli让弟弟Charlie注意安全时,血腥的夜才流露出半点温情。

第一幕极为精彩,简单却直接,Eli是团队的大脑,弟弟Charlie贪婪且莽撞,这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我们的主角不是传统的落魄牛仔,而是赏金猎人,兄弟杀手。

他们在“将军”的派遣下,去追杀一个科学家Morris,他有让黄金在河底露出真容的药水。

Hermann半路跟踪Morris,不断留下信息,让一路追来的希斯特斯能够知道准确的方向。

眼看Morris凶多吉少,已成瓮中之鳖,可命运突然反转。

Hermann中途倒戈Morris,两人决心联手成立公司,利用Morris的方法开采黄金致富,利用“第一桶金”达成自己的梦想。

希斯特斯兄弟不能违背将军的旨意,一路狂追,中途状况不断。

这时,《希斯特斯兄弟》的主题开始丰富起来,反类型的元素不断加深。

我们看到了杀手的另一面,首先是他们各自内心的冲突。

哥哥Eli希望早日摆脱亡命天涯的杀手生涯,弟弟Charlie除了杀人,对其他一窍不通。

加上两人原生家庭的悲剧,让Eli对弟弟一直抱有愧疚之情。

Eli想逃离,可始终不得方法。

然后是外部压力的不断增强。

将军的命令不可违背,终其一生,他们都是将军的棋子,有半点差池,希斯特斯兄弟就会成为被追杀的对象。

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杀回去,直到用枪顶住将军的头。

从内到外的压力,让希斯特斯兄弟备受煎熬,仿佛他们的命运只有一条道路,杀人,或者被杀。

在宿命的残酷前,影片还呈现杀手脆弱的一面,也是西部世界真实的一面。

比如,风餐露宿中,杀手会一只蜘蛛折磨,差点丧命;

比如,喝醉酒之时,也会握不住枪,成为别人的刀下肉;

两兄弟之间的亲情和矛盾,是故事最有力的叙事冲突,两人的性格也完全不一样,Eli老练,对待情感真诚,就连妓女都被他的温柔所打动;而Charlie莽撞,对待一切都散漫,受死亡力的驱动,崇尚及时行乐,他们会因为意见不一大打出手,可在对方遭受危险时,又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希斯特斯兄弟》用多个场景,细腻精准的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已经西部的世界的多面性。

第三幕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影片不断反类型,反高潮,杀手和被追杀者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携手进退。

四人之间形成了奇妙的关系,弥补了自我内心的空缺,分清了友谊,看到了真情。

可那些出乎预料的反转,总是恰如其分的出现,让人震惊又感慨。

《希斯特斯兄弟》最有意思的地方,无疑还是导演雅克·欧迪亚式的写实感和寓言感。

整个故事放在了美国淘金热的时代大背景下,那是牛仔的黄金时代,却又是牛仔即将被淘汰的时代。

片中,我们从希斯特斯兄弟一路追杀的路途上,看到了美国西部大开发的一角。

借两兄弟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迁徙,城市的发展。

“三个月前,这里荒无人烟,然后有了帐篷,又有了房子,现在女人都在谈论面粉的价格”。

希斯特斯兄弟一路西进,城市和文明因为淘金热而不断升级。

当两兄弟来到城市中时,看到人头攒动,他们感叹这里杀个人也许都没有人会注意他们。

特别是当他们入住豪华酒店,拉下抽水马桶的一刻,他们兴奋地像一个小孩。

那就是文明的魅力,即使冷血的杀手也会为之兴奋。

在一片文明之中,谁都会被悄然改变。

Eli拿起了牙刷,研究起了牙膏粉;

Charlie穿起了西装,安静的享受牛排和红酒;

Morris渴望建立一个共享的“伊甸园”,带有共产性质的全新家园;而Hermann得到了资本的召唤,他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击败家族的寡头公司。

原本一场牛仔式的追杀,想不到被雅克·欧迪亚融入了如此丰富的主题内涵,这种以小见大的能力,这个刁钻的切割角度,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最后的温情落脚,又让影片有了一些诗意。

梦想和远方,始终抵不过家的温暖,受伤的牛仔,一路追寻,一路寻找,可到头来发现,原来他们早就拥有想要的一切,

静静的洗一个热水澡,吃上一顿母亲做的可口饭菜,睡在有回忆,有温度的,家的床上,在一个阳光十足的下午,没有危险,没有任务,没有欲望,放下手中的枪,且听风吟,睡一个安稳的觉。

家,才是一生的终点。

 6 ) 青铜双镖客

正常的西部片路数应该是一个倦世的老牛仔戴着灰毡帽吹着口哨骑着老马缓步走向只有落日的昏黄色地平线。

旧毡帽下盖着的是蓬乱的黑发以及刮不净的胡茬,尽管有些不堪,可他望着前路的眼神却是无比的坚毅,他不惧怕任何对手,因为挂在腰间的左轮枪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手中。

以上是我脑海中西部片里冷峻牛仔的形象,我们来看看雅克·欧迪亚的牛仔是啥样的?

话说我硬是看电影看到一半才知道谁是大哥,谁是二弟。

大哥内敛沉稳,睡觉打呼噜的时候曾经误食毒蜘蛛,我以为他会凉,结果他又睡了一觉,醒来毒就解了。

这家伙搞荒野大保健的时候凭着一条围巾成功逼娼为良,估计他也是西部众多流浪牛仔里少数刷过牙的人,同时他一直记挂着心中的恋人。

二弟飞扬跋扈,喜好喝口酒,时常喝的像条醉鱼,第二天吐的像条死狗。

搞荒野大保健的时候喜欢看点纸影戏,甭看这家伙晕乎乎的,在下大雨的夜这家伙凭一己之力弄死了一头熊,同时他坚信他们哥俩在西部是有名声的。

这两家伙的老爸是个酗酒以后喜欢施虐老男人,老妈因该是位南方的普通妇女。

二弟估计遗传了酗酒的老爸,大哥估计遗传了朴实的老妈。

两兄弟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开头有场戏,西部旷野漆黑夜里的某个旅馆周围,两人奉命杀人,我一看这种时候就适合搞突袭,要不就叫支援搞包围,结果兄弟二人先郑重其事的来场自我介绍,估计他们是想逼旅店里的人交出悬赏目标,问题是屋子里至少有五个人,他们才有两个人,5vs2还想让人家束手就擒,真是心大,结果不出我所料,两兄弟才介绍完,旅馆里枪火闪烁,子弹横飞,出人意料的是当两兄弟开枪还击的时候,旅馆里呜呼哀哉之声不绝于耳,两兄弟真是艺高人胆大,不负希斯特斯兄弟之名。

这就是希斯特丝兄弟的干仗方式,不管面对多少敌人,先自报家门再说。

然而兄弟俩名字的希斯特斯的发音其实和sisters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有点尴尬了。

两人来到旧金山的时候背景音乐是那种沉重短促的鼓点,这种音乐通常用在警察潜入房内揪出躲藏囚犯时紧迫的场景,结果导演把这种音乐用在旅店侍从为哥俩介绍冲水马桶的场景里,真是会玩。

接下来的故事里两人在餐桌上吃饭,大哥表示想收山退休,二弟问收山以后做什么,大哥一脸深思熟虑之后吐出小卖部几个单词,二弟一脸懵逼,哪有杀手的梦想是开小卖部?

接下来两人因为二弟一句不合时宜的“分手”开撕,二弟撸了大哥一拳,第二天生气的大哥决定和二弟分道扬镳,二弟希望能留住大哥,他甚至愿意让大哥打还一拳,接着大哥真的狠狠打了二弟一拳,险些把二弟给打成聋子,两人又和好了,正常的路数因该是大哥心怀包容的原谅二弟,希斯特斯兄弟不这么搞,他们先打回来再说,这就是希斯特丝兄弟道歉方式,奇妙的兄弟情义。

这哥俩怎么也像是来演喜剧片的吧?

可是电影却不是喜剧片,这是导演比较厉害的地方,导演在塑造这俩活宝的同时并没有改变荒凉残酷的西部世界观,相较其它冷酷写实的西部题材电影,导演只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和煦温暖的光照进了冷峻的西部世界,电影围绕化学家的药剂展开,他手上有一种药剂可以腐蚀河床的杂质,从而使湖底的金矿暂时显露出来,这使困难繁紊的淘金工作变得更为容易,这个不大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药剂多少承载了导演的理想主义,更为明显的意图是化学家试图通过药剂到南方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理念世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理念是超越当时思想意识的,也是不大可能实现的,而这个角色就是导演放进来的光,他的存在区别于现实,他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杰克吉伦哈尔在电影里扮演一个追踪者,他愿意帮助“司令”是因为憎恨自己的父亲,从他拿着日记本写下途中种种经历的举措来看,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本来是“司令”用来稳住化学家的,当化学家告诉他自己会被希斯特斯兄弟折磨的时候,他动了恻隐之心,他的善良特质明显是不适合敌死我活的西部世界,可是当他与化学家相处的时候,他内心深处的那种善良的情感就得到了出口,化学家身上那种追求理想的特质与其它闷头挖矿的糙汉子不一样,他是可以交心相处的那种人,所以杰克吉伦哈尔放了他,可以说邂逅化学家点燃了他心底迷茫的光,那种做不了坏人的善良之光。

但是他并不追求化学家那种乌托邦世界,他需要的只是自由,在荒凉西部四处旅行的自由,那种漫步在黄沙大地上把所见所闻记在本子里的情感。

按照大部分电影的路数来说,希斯特斯兄弟这种老辣的江湖猎手应该是可以顺利抓住化学家的,结果因为某个夜晚大哥嗅着围巾撸管,兄弟二人被捕了,果然色欲是男人最大的弱点。

其实这也是导演故意为之,他要把残忍的人性翻过来,让我们看到其它东西,所以我们知道了二弟之所以暴戾是因为弑杀了酗酒的老爸,大哥之所以愿意成为赏金猎人是因为照顾总爱四处闯祸的弟弟,看到没?

没有谁想过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都是生活所迫!

接着剧情的路数变成了猎狼和羔羊成为朋友,他们没事就坐在水库边侃侃人生,四个西部世界的边缘人就这么聚在了一起,有个有意思的场景,大哥替二弟剪掉长发以后,他问二弟是不是想杀了司令取而代之,这时候二弟表现的好像一个被喜欢的人看穿心思的大姑娘,一脸娇羞,哈哈,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演。

如之前所说,这部电影里导演并没有改变西部世界残忍的框架,所以在淘金矿的那个夜晚,因为二弟的贪婪害死了化学家和杰克吉伦哈尔,老实说化学家的死给我一种浮士德的感觉。

导演亲手掐灭了光,因为片名叫《希斯特斯兄弟》,所以兄弟二人必须寻找自己的光,每个背负着罪过活下来的人都会受到惩罚,二弟失去了可以开枪的右手,其实这也是一种契机,这间接的让他失去了暴戾杀伐的机会,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清醒的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他可以看清楚大哥是如何在危难之中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在大石头背后露宿的那夜,二弟在睡袋里哭出声,有悔过,也有自责。

电影的结局绝对升华了主题,最后兄弟二人回到“司令”的老本营,两人躲在酒吧里小心翼翼的分配好武器,准备血战一场,我寻思着接下来又是一场沉长乏味的片末动作戏,搞不好二弟会牺牲,结果剑拔弩张之际,导演来了个大反转,“司令”竟然老死了!

没有黄昏下落寞孤寂的牛仔,没有历经沧桑的沉默,有的是希斯特斯兄弟骑着马驰聘在长满青草的荒野里,有的是年迈老母认错人的来福枪子弹,有的是希斯特斯兄弟在家门口抱紧母亲的温馨场景,有的是一顿简单的午餐。

最后,二弟在浴盆里洗净身上的污垢,大哥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透进屋里,享受着和煦的微风拂过脸颊,这是今年看过电影里最暖的结局,简直perfect。

谁说牛仔的结局必须是生死别离,牛仔的故事也可以是家人团聚。

希斯特斯兄弟,青铜双镖客。

难兄难弟,手足情深,不负盛名!

 7 ) 笔记

整部片子超级稳,几乎每件事情都有扣,可能是有小说做基础的原因,可惜四平八稳,看完之后,的确会思考为什么不让科恩兄弟或者昆丁来拍。

开场便是杀人,黑屏出声音,跟传统西部类型片划清界限,这是一场可以发生在任何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能够出现的时空,谁说一定是19世纪尾巴时的美国西部了。

马厩起火,一个进去救马,另一个不在乎,双主人公塑造人物的方式一般都会对比着来,不走神的观众这时基本能够感觉到两点现代戏剧常见的人物形象,杀人很牛逼,但又很细腻温柔。

兄弟对话的方式讲他们的任务也就是整部片子的叙事动机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高明的做法,但它很稳很踏实很直白。

这部片子里类似的地方还有一段可以被看作是后期补拍也可以被认为是导演手法的打破第四堵墙的独白,弟弟讲他是如何得到莫里斯的消息。

兄弟俩聊完之后,走出酒吧,好吧,西部世界第一季里介绍西部世界的特定手法,那就是让主人公走出酒吧,走到街上,观众顺着主人公的视角看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民国时期的过去。

反类型的地方是只有一个很短的镜头,没有延伸扩充,导演大概是想说其实大家对影像里的西部世界都很熟悉了,这部片可能也差不多,那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看了,跟紧主人公吧。

前半部分的视角其实是哥哥的,直到兄弟俩跟莫里斯他们遇到之后,通过把接连两三个场景的结尾镜头换成弟弟的观察镜头转换成弟弟的视角。

这个时候,弟弟有一点开始走心了。

哥哥最先出现单人场景,是的,买牙刷牙粉,之前铺垫哥哥带着一个红色披肩,有了心爱的女人,开始考虑结婚生子例如科恩兄弟新片什么歌谣里的一个故事。

弟弟的单人场景是哥哥视角下的喝醉酒耍酒疯,甚至连弟弟夜里徒手杀死一只熊这种多么小李子的事情,也就是梦的方式一笔带过,话说这种移植一个耸人听闻的梦然后以对话来接包袱的手法有点媚俗。

喝酒,第二天宿醉骑马。

类比第一次兄弟俩骑马,弟弟往前走,镜头应该是准备转过去看弟弟策马奔腾地远去,但剪掉换成哥哥的特写,看到这个处理,会心一笑,应该就是个以哥哥为leader的兄弟故事,虽然现在跑在前面的还是弟弟,别着急,有反转。

第一段落完成,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的动机,算是很好地建立了两个不太一样各有特点的亲兄弟形象。

于是插入尾随者,也就是杀手追杀的人的情况,如何做呢,好吧,建立一个观察者,通过观察者的笔记的旁白完成这一部分的交代,直到两个人以一个很鸡汤的原因结识,这个旁白好像就基本消失了,其实也不是很高明。

结识与发现都太快太随意了。

观众懂那个撩起窗帘看他走开的镜头,但他为毛怀疑了呢,中间突然有一段慢镜,弱化背景音,突出马喘气的声音,这里又很高明,如何表现胯下的马筋疲力尽了呢,不如让马自己表现好了,又美又直接,搞得我好喜欢这匹马,不晓得那天晚上它跟熊发生了什么。

接着负责尾随被追杀的人的突然在灯下来了一番忏悔般的倾诉,还得不到回应,卧槽,有点不高明,但好像也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表现一个人被另一个有煽动性的理想主义者的人带来的新东西搅动地快要颤抖着跪下的感觉。

兄弟俩吃饭的场景很棒,对话时用浅焦,两人手拉着手进入争论之后就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了,但打起来之后,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力,这时的浅焦没有那么虚了,哥哥在乎弟弟在公开场合煽自己耳光,旁观者才会浮现。

这场戏的声音过度是没有交叉的,是直接断掉的,这种声音处理的方式的效果是从一个喧闹的情绪到一个安静的情绪,但安静的情绪是对喧闹的情绪的一个反应。

直接断掉声音本身其实反而将上个场景的声音代入到下个场景中。

导演喜欢用中景的人物动作切换到全景的动作紧接动作的延续或导致的结果的剪辑方式。

当兄弟俩被莫里斯他们绑起来的时候,视角首先是哥哥的,有一个从被打晕然后清醒的视听化主观镜头处理,蛮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感觉。

再是如何建立两对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声音进行的,被绑的兄弟俩聊完该聊的,信息传达完了之后,通过喊不在场的莫里斯他们,将叙事视角转给了他们,有点演唱会唱着唱着让观众一起来唱的感觉。

除了牙刷的梗之外,弟弟单独场景被塑造地最感人的是他把枪给了莫里斯,莫里斯完全可以先打死这个自私自利没脑子不可能有未来的蠢蛋,如果他知道,那他坦诚,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那他世间少有。

死不带恨啊。

结尾这种镜头被用烂了,好在光线够好,有风,窗帘能飘。

综上所述,四平八稳,稳到缺乏灵光。

好在故事背景的时间点选的很有趣,很扎实,很文化,传统西部片着迷于西部精神本身,反类型的西部片着迷于反西部精神本身下的类型化人物与故事,这个好像是我看过的第一次让故事发生在过渡时期,新旧之间,文明与野蛮之间,不知美国人是怎么理解淘金时代的西部,但所有选在过渡时期,转折时期的故事都是高明的,即便有问题,也是故事没讲清楚的问题。

大势所趋啊。

另外,通过吃蜘蛛引入致幻剂般的梦境效果,简直是比喝醉酒吃蘑菇淋雨发高烧或者真的就是睡觉然后做噩梦更。。。

更有趣吧,弟弟可能被他爸虐过,假装说梦话引来哥哥宠溺时就大概流露了一点点迹象。

 8 ) 毕大费:略说几句

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2018年作品,刚刚看完,挺有意思,略说几句。

1.英文片名The Sisters Brothers,意思是姐妹兄弟,国产片显然是音译,为什么不用意译?

大概怕有人误解,以为是娘炮兄弟俩,实际上,这是西部片,两兄弟一脸大胡子,一点也不娘。

2.“The Sisters Brothers”,是兄弟俩在江湖上的名号,为啥起个如此娘炮的名号?

片中未交待,也许,导演是为了搞笑,国内如果译成兄弟霸王花,也许可以有,哈哈。

3.本片应该属于西部片里的温情片,两个兄弟一台戏。

4.本剧的故事线真不少,兄弟线,母子线,朋友线,男女线,还有创业线,主要是化学家本想带着几个人,在美国西部开拓创建一个崭新的和谐社会,可惜,壮志未酬,对了,还有一条是淘金者的发财线,以上,是五条明线。

5.司令给兄弟俩下达的追杀令,酗酒父亲是兄弟俩永远的痛,这是两条暗线。

6.故事最后,兄弟俩回归家园,回到母亲身边,精神获得救赎,全剧终。

未来的可能,母子过起田园生活了吧?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也许是这样,反正半路上反杀了镇长抢了笔钱,还有很多淘来的金子,他们不差钱。

7.这个结局,很不西部!

 9 ) 反类型西部片,你从没有见过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石头姐转载请注明出处说起西部片真是血腥、暴力、过瘾。

比如经典的西部片《荒野大镖客》和近几年口碑爆棚的《西部世界》。

《荒野大镖客》《西部世界》但今天这部却颠覆了观众们对西部片的认知。

“从没见过这样的西部片”,“反类型的胜利”。

到底有多颠覆,跟着石头姐一看就知道!

《希斯特斯兄弟》The Sisters Brothers2018.9.2

本片导演是法国电影大师雅克·欧迪亚。

2009年他凭借犯罪片《预言者》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12年他凭借《锈与骨》拿下凯撒奖。

这一次,他挑战西部片,一举拿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预言者》《锈与骨》演员阵容可以说是影帝军团,华丽丽~约翰·C·赖利,一直活跃在喜剧领域的实力派,金牌配角,获得过金球奖提名,也拿过波士顿影评最佳男主。

杰昆·菲尼克斯,实力影帝代表,戛纳,威尼斯,金球奖,金像奖等各大奖项的最佳男主角拿了个遍。

杰克·吉伦哈尔,凭借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被大家熟知,后来又靠《爱情与灵药》和《夜行动物》等作品圈粉无数。

里兹·阿迈德,艾美奖最佳男主,他也是今年大火的《毒液》里面的大Boss。

左上:约翰·C·赖利 ,右上:杰昆·菲尼克斯左下:杰克·吉伦哈尔,右下:里兹·阿迈德杀手·侦探·小偷>>>>杀手故事发生在1851年的俄勒冈州,这里有一对大名鼎鼎的杀手兄弟——希斯特斯兄弟。

他们是一对亲兄弟。

哥哥叫艾利。

他为人稳重,做事小心谨慎,但是该杀人的的时候绝不手软。

他一直想金盆洗手,找个女人一起过安稳的生活。

艾利,约翰·C·赖利饰演弟弟叫查理。

他残暴任性,常常喝酒闹事,很不安分。

他一直不赞同哥哥归隐的想法,认为他们兄弟二人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

查理,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电影一开始就向观众们展示了西部片的血腥暴力,用的却不是常规西部片血肉横飞的手法。

希斯特斯兄弟接到一单生意。

这对兄弟找到了追杀目标所在的农场,天还没亮就开始火拼。

破晓之前,还未来得及退去的夜幕下,闪烁的火药的光亮,有一种苍凉而残酷的美感。

火拼很快就结束了。

雇主只花钱买一个人的命,但这对兄弟买一赠一堆。

他们血洗了整个农场,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

专业,麻利,血腥,残暴...

本片的故事主要讲的是杀手兄弟接到的一单新生意,雇主是当地有名的大坏蛋——司令。

有一个淘金人不想活了,居然敢偷司令的东西,司令找来杀手兄弟要杀了这个小偷。

>>>>侦探司令还找来侦探负责追踪淘金小偷。

这个侦探叫莫里斯。

莫里斯聪明敏锐,虽然为大坏蛋司令卖命,但内心深处是有人性和良知的。

莫里斯,杰克·吉伦哈尔饰演追杀淘金小偷的行动分莫里斯的追踪线和希斯特斯兄弟的追杀线两条线展开。

莫里斯追踪在前,希斯特斯兄弟紧跟在后。

业务能力超强的莫里斯跟着淘金的人流,很快就发现了目标。

>>>>小偷这个淘金小偷叫沃姆。

他又矮又瘦,这小身板也学别人做淘金客,太拼了吧。

沃姆还没朋友,没行李,没钱,他偷的东西在哪里啊?

沃姆,里兹·阿迈德饰演聪明的莫里斯不仅找到了沃姆,还成功地接近他,假装顺路跟他结伴而行。

莫里斯一边看着沃姆,一边给杀手兄弟送信,让他们赶紧追上来。

可是,就在和沃姆结伴而行的这段时间,莫里斯发现了沃姆被追杀的真相。

瘦小的沃姆既不是靠蛮力淘金的淘金客,也不是小偷。

沃姆是一个化学家。

沃姆被追杀的真正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轻易找到金子!

那个年代淘金只能靠艰苦的劳动和运气。

也就是说谁拥有了沃姆发现的方程式,谁就能暴富!

看来司令的真正目的就是发现金子的方程式啊。

猜出真相的莫里斯仍然不做声色。

可是,被追杀的沃姆充满警惕,还是发现了莫里斯的真实身份。

莫里斯只能把沃姆绑起来,等待杀手兄弟的到来……

另一边的杀手兄弟对发生的这一切还一无所知。

他们在追赶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简直可以拍一部公路电影。

他们先是遇到了小偷。

这弟兄二人追赶的路上风餐露宿,常常睡在树林里。

这天晚上哥哥艾利张着嘴睡觉,蜘蛛跑进了嘴了,被他睡梦中吞了下去(论闭嘴的重要性...)。

结果,第二天艾利肿成了一只藏獒......艾利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赶路,兄弟二人只能在林子里再住一晚。

这天夜里,因为毒素迷迷糊糊的艾利,仿佛听到了哀嚎。

恍惚中他好像看到了被肢解的人体。

原来,晚上有偷马贼光顾,被弟弟查理给收拾了。

艾利恢复得差不多,二人收拾行李,继续追杀之旅。

这一次,他们到了一个叫梅菲尔德的小镇,住进了一家叫梅菲尔德的客栈。

他们还遇到了一个叫梅菲尔德的女人。

观片无数的盆友们一定想到了,这个女人肯定不简单!

果然,梅菲尔德雇佣了一批人要杀这对兄弟。

这个叫梅菲尔德的女人是谁?

她为什么要杀这对兄弟?

兄弟二人虽是道上好手,但对方人数众多。

到底兄弟二人能不能活着离开这座小镇呢?

黑色幽默和文明的传递本片颠覆西部片的一个显著特点——全片充满了黑色幽默。

杀手兄弟贡献了片中的绝大多数笑点。

在追杀途中,杀手兄弟走进一家杂货店,哥哥艾利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玩意儿,长得像个小刷子。

没错!

它就是早年的牙刷。

听说这东西可以保持口气清新呢。

艾利为了讨好女人,毫不犹豫买下了它!

看艾利刷牙之前,我们从来不知道刷牙可以这么搞笑(石头姐截图全程笑翻)。

刷一刷,闻一闻,口气真清新啊~

兄弟二人继续赶路,途径旧金山的时候,被旧金山的繁华吓到了。

与落后的俄勒冈州完全不同,那个时候的旧金山已经是满城繁华,进入了近代文明社会。

兄弟二人住进了一家超级高档的旅店。

有多高档?

里面配备了抽水马桶和流得出热水的浴室。

在那个时候的美国中西部可没有这样高级的设备。

这次艾利又发现了抽水马桶的好处!

用手一拽控制冲水的白把手就会冲水呢!

真神奇!

真好玩!

好笑之余,我们也从这些细节中看到美国社会当时的文明更替。

从18世纪末开始的美国开展了长达了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

淘金热(1848-1855)也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本片的故事就发生在淘金最热的1851年。

我们从片中的很多细节看到了文明如何传递到美国中西部。

片中甚至借莫里斯之口,把中西部的荒芜之地如何在数月之间幻化出城镇都讲了出来。

在西进运动大背景下,随着文明的传播,人的行为和梦想也都会跟着发生变化。

如果说艾利学着用牙刷和冲水马桶,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人的行为的变化。

那么化学家沃姆的梦想已经跟随着时代变化了。

他已经在想如何终结西部的野蛮时代。

导演想展示的不正是西部暴力时代渐渐逝去这个过程吗?

原生家庭和人性的救赎本片颠覆西部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无处不在的人性和温情。

这部西部片中的血腥暴力完全被杀手兄弟之间的亲情和人性深处的温情所冲淡了。

哥哥艾利虽然是个杀手,但是其实他性格温柔。

这一点从他对待他的烂马——澡盆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澡盆虽然是匹烂马,但是陪伴了艾利很久。

澡盆死的时候艾利难过极了,一个人在河边坐了很久。

这足以看出艾利的善良细腻。

那么艾利是为什么走上了杀手这条路?

恐怕是因为弟弟查理。

澡盆的死让艾利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弟弟查理杀了他们的亲生父亲。

我们很容易猜出这兄弟俩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

他们有一个异常残暴的父亲。

有一天弟弟受不了了,杀了自己的亲爹。

看着因此而陷入深渊的弟弟,哥哥觉得自己难辞其咎。

从此,兄弟二人开始了做杀手的漂泊之旅。

本片中除了这对兄弟,化学家沃姆也是因为在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才出来独自打拼。

侦探莫里斯也是痛恨自己的原生家庭,长久以来被原生家庭所桎梏。

莫里斯做的很多事,比如为司令卖命等等,都是受对自己父亲仇恨的支配的结果。

直到莫里斯遇到了善良又充满理想的沃姆,他才看透这一切。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无数次被讨论。

令人诧异的是我们居然在在一部西部片里看到了这样深刻的讨论!

电影开篇的希斯特斯兄弟的枪战酣畅淋漓,展现了西部片的血腥刺激。

跟着导演一路看下来,片中频繁出现的黑色幽默却颠覆了观众对西部片的惯有印象。

但是在黑色幽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当时美国西部暴力时代的消亡和文明的传递。

让观众震惊的另一点无疑是片中无处不在的人性的温情。

杀手兄弟,化学家和侦探四个主人公都有着不幸福的童年,他们一直在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作斗争,一路上都在寻找自我救赎。

文明一直在发展,人类的行为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在变化,人类的自我救赎也从未停止。

影片讲述的看似是遥远的时代的故事,其实类似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值得一看,值得一思。

文/石头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10 ) 没有达到预期,bug太多

幽默之处不够幽默。

剧情bug太多,人物比较呆板。

和我想象中的西部片差太远。

该片等于把一堆玩意攒到一起,不好看。

剧情没有突出点,让人眼前一亮,感觉编剧是想把观众当脑残吧。

和荒野大镖客系列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伦不类。

和巴斯特的歌谣,八恶人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总之,对于喜欢西部片的人来说,该片不值一看。

想起了一个更烂的剧,叫西部世界,感觉编剧把观众当小孩儿,疯狂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希斯特斯兄弟》短评

《碧血金沙》式的西部淘金故事,前半段傳統西部片的追殺令戲碼到後半段變得反類型,惜結尾落在“家庭”上力量弱了一些。

6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人为财死,四个人在星光下篝火旁彻夜聊天的时光多么美好,可惜淘金的溶液毁了两人的生命,也令希斯特斯弟弟失去拿枪的手臂。黑心的雇主寿终正寝,兄弟们没来得及复仇,戎马一生终于在家园幸福落幕。

9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剧情不连贯,像是喝醉了走两步断片一步,又像是照着书在读,读了两页突然撕了一页继续读。

13分钟前
  • PeakyBlinders
  • 很差

看似不想成为套路,但其实都是套路的那种电影,没有超出期待的地方。

14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还行

一个西部片,一个杀手动作片,在枪战不断的剧情中,居然承载了历史的节点,居然带出了哲学的味道,居然拍出了史诗感。

18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嗯…… 海航。

23分钟前
  • Mido
  • 还行

非常特别的西部电影,善良的哥哥为了保护性格暴戾的弟弟而成为杀手,故事始终带有一种悬而未决的诗意,在风景优美的荒原上不紧不慢地讲述,根本猜不到结局,却又总能化险为夷。结尾俩人回到母亲身旁,躺在床上任那道儿时的阳光抚慰着一切。

27分钟前
  • .
  • 力荐

一开始以为不会喜欢,后面越看越喜欢,最后情绪完全被带进去了。非类型片但节奏把握得很好,好几个桥段都很新鲜。

30分钟前
  • 小风一吹
  • 推荐

约翰·C·赖利有点大器晚成。本片里他和杰昆的兄弟杀手档相当出彩。影片虽然是西部片的外衣,但也饱含着公路片的元素。看似一对浪迹天涯的冷血杀手,但他们却一直向往着舒适而稳定的生活。尤其是哥哥,他尝试牙刷,他羡慕豪华酒店,他甚至幻想风尘女子是自己的爱人。而这些往往暗示他们可能命不长久……

31分钟前
  • lgowen
  • 还行

航班

32分钟前
  • 推荐

片子太水了,稀屎特屎傻哥俩。

35分钟前
  • 爱猪蹄的土木狗
  • 较差

3.5

36分钟前
  • 曳尾于涂
  • 还行

在蛮荒中建立制度,便能无需放哨;在文明里远离贪欲,方可获得自由。学会刷牙和马桶抽水,生活方式正在进化;解开手铐和信任羁绊,情感内核无需进化。开心的不是淘到满筐的金子,而是在干松木篝火旁的把酒言欢。难过的不是失去手臂,而是与一匹病马产生深厚牵绊。原来最难忘的,总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所以是因为科恩兄弟给了金棕榈所以致敬科恩兄弟?没啥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像雅克欧迪亚拍出来的,一切都太顺了,更像是团队作业,每一步的人物抉择、故事走向与所传达的奥义都像是被周密计算出来的,精致但难打动人。以往能感受到欧迪亚对自己拍摄人物深深的爱意,这部感受不到。

4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不是我的菜..

46分钟前
  • Lainey
  • 较差

你常常于傍晚注视着晚霞与天空,不经意间却又发觉一切微妙地变幻了色彩。这部电影正是捕捉到了那种最细微的无可言说的情感的流变。就像浓烈的化学物之中,金子忽隐忽现,却又转瞬而逝,而当我们尝试用力去抓住它,反而却弄伤了我们自己。总督的死掉也许多少让人觉得不够尽兴,不过鉴于最后画风已经突变,而且再来一场激战似乎也不会有太多效果,倒不如小老太太的迎面一枪来得提神。个人观影感受如顾恺之食蔗,渐入佳境,尽管最后有点太甜。#2018313#

47分钟前
  • lucas流窜地球
  • 推荐

北影节最钟意的一部。反类型的西部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间,牛仔们的生活也在起着变化。两位主演完美出演,其中强弱变化耐人寻味,配角则相对逊色一些。最喜欢的是结尾故乡旧屋一幕,看尽了导演心底的温柔。

5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欧迪亚擅长搭建人物内心矛盾与沟通网,这一次多人内心戏也完成的比较好。虽然欠缺厚度,也有部分bug,但基本都带到了。最惊艳的是认真起来的哥哥。遗憾的是吉伦哈尔这个角色,如果设定成标杆式人物,应该多一些交流才对

57分钟前
  • 半弦月
  • 还行

欧迪亚的这部片子可以给《南方车站的聚会》《爆裂无声》之类中国片子上一课,它好在哪?好在会写人,中国编导很容易把剧本写成“一个要完成一件事的代表”,写的不像人不消说了,有时连代表的是谁也没搞清楚。于是我们能看到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希斯特斯兄弟、被自由诱惑而走向背叛的希斯特斯兄弟、伤痕累累返回家乡的希斯特斯兄弟,西部的背景都不重要,即便你是个在北上深打工的异乡客也能对人物感同身受。更何况,它还有缓慢展开的巨大的时代画卷做背景,看似平静但起伏不断的节奏把控,以及约翰·C·赖利的牙刷这样的充沛细节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sisters brothers,名字就足够玩味了,就好比野蛮与文明的对位,每个人都处于时代所限的身份尴尬。人物非常饱满,尤其是哥哥,粗糙之中见细腻。摄影很棒,暗无天日的暴戾血雨结束的悄无声息,大概回家才是蝼蚁的闪光吧。

1小时前
  • sa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