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抱很大期待看的,但是确实很久以来最为触动的片子。
那种无助无奈的自我封闭,绝望,和深藏无言的怨恨,像是自己经历了一遍的压抑苦闷。
大概是因为相似,要求着自己独立坚强,防备着一切受伤的可能,不过是因为强烈的渴望让自己害怕失望。
不能去责怪任何人,只能告诉自己孩子是无辜的,自己的责任要自己负担,在被世界的恶意一遍又一遍伤害之后,仍然忍不住想去帮助和自己如此相像的女孩。
最后的结局真的非常喜欢,一直在想节子母亲该如何解决,这样几乎是完美的重生吧。
这两个男人都看到了节子漠然表面下的脆弱,于是爱上,于是倾尽全力想要保护她,想要让她对世界多一些希望,懂她的人谁又能不怜惜呢。
我也是从贤者之妻转战到这部剧的。
但是这部剧在剧情深度和情节设置上的确比贤者之爱更胜一筹。
节子坚定倔强的眼神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剧压抑灰暗,很日剧。
但实际上,这是一部出生在痛苦环境中的女孩挣扎着以自己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节子明明受到自出生就遭受的这么多的磨难,明明这么痛苦,最终没有崩溃,却是挣扎着冷静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处理好。
记得她对和小时候的她遭到了同样遭遇的由美子说:“说过要抛弃(母亲)的吧。
”“她(母亲)做了自己的选择,你要做你的选择。
”还有,她对继女所说“我最讨厌你这种不能自食其力的女人。
” 还有她在帮助真弓母女的时候,柔弱的真弓下不了手割开暴虐她的丈夫的手腕,还是节子淡定地一把捉过来。
这都是饱受磨难之后形成的对于人生的行为,只有坚定的取舍,坚强地聪明地执行才行。
冷漠,但这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她不是那种向人寻求保护的品性,哭泣只是给别人看的,而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机会。
她会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处理好自己的事。
可能这也是让幸田怜惜她的原因。
如果没有这种芦苇似的坚韧的品性,节子早就迷失了。
再说到这部剧里的主线中几个人的情感关系。
节子与母亲的感情一直很奇怪,明明相互厌恶,却一直保持联系;节子为了报复母亲和母亲的所有男人上床,而母亲一直与自己女儿的丈夫保持联系;最后节子错手杀死母亲后还可以冷静地一丝不漏地创造出迷局“埋葬”一切。
还有节子与幸田之间半父女半夫妻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平常世界里的道德,伦理学已经不起作用了。
没有人是无辜的,而所有人都可怜。
一个悲剧引发另一个悲剧。
画面中一大片的灰白田野,沙沙作响的空荡荡的海浪,在平静克制的画面底下是波涛汹涌。
然而最让我动容的是节子说:“下一世,我要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么多年的痛苦过后,她还是对生活有着向往,还是相信只要摆脱掉过去的阴影,人生还有快乐和幸福。
这是我最大最大的惊喜。
“有机会,一定要把所有都埋葬。
”剧中出现了多次。
开头的旁白,幸田自杀前的喃喃,还有火灾中再一次出现。
我以为节子在解决了真弓母女的事,在向丈夫告别,向情人告别后便“埋葬”自己。
但其实她只是借此机会埋葬自己的过去。
(当然,如果没有出现错杀母亲的事,她很有可能舍不下幸田和泽木。
)而这件事,也证明了她可以通过自己的谋划,即使是失去了幸田这个保护者的情况下,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好地活下去。
这一结局倒使整部剧温暖许多。
从来不哭的一个人是因为坚强还是因为冷酷从小就生活在母亲虐待当中从小就性格怪癖想要的东西一定要说出来想要的东西一定要自己争取包括你和我如果连自己想要的都不敢承认那么你也不配拥有只要期待只要向往只要想要只要说出来一定会有一双手。
结尾的哭泣背景导演刻意没有给正面镜头让观看的人有一种想象有一种期盼也是一种落寞和一种人生的结束
杀鸡很美,演技棒呆,完美演绎女性的独立勇敢,模仿老男人这种爱的表象化桥段更值得称赞。
男主我也不知是老男人还是旧上司,我很感动于老男人的爱,也理解旧上司的无奈。
我最讨厌暴力,DV男这种货色,情感上我也想杀了他(虽然我觉得本剧杀人手法很扯),但是我也无奈的发现,家暴这种事情放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难办。
没有明确的法律,也没有统一的道德观念,女性和男性真的是不一样的生物,单看体力就已经决定了两者的差距。
母亲的故事绝对是神来之笔,拍手称赞。
本剧色调很赞,不会专业术语的描述称赞,凭感觉说是一种类似于电影的色调,是一种温暖的伤感,寒冷的孤单,不甘的勇敢。
纵然有罪恶的成分,我还是愿意相信女主一定可以改头换面忘记过去在新的地方重新来过,开心微笑。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家庭暴力和虐童的,其他都是噱头。
虽然片中对女主小时候所承受的家庭暴力着墨不多,但是我想从暗示来看她遭受的绝对不是身体暴力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有母亲那些男人们的性侵犯。
难以想象,她的童年,她的少年和她的青年是怎么过来的。
没有朋友,一个人在孤独中承受和忍耐。
所以,小女孩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救赎,救了她等于拯救了自己。
最让人觉得难受的是电视中那看似痛快地杀死人渣又全身而退,最终也只是美好幻想,更不用说现实中比这残酷一百倍了。
有些恶,终究大到我们至今也无法消灭它。
另外,从男主和男二的选角色来看,这片真的是只想认认真真讲个故事啊😂
大家知道,日剧是个刷三观的存在。
有《婚内出轨完全指导手册》之《昼颜》。
有《如何报复婚内出轨配偶完全指导手册》之《我的危险妻子》。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是《如何报复抢抢抢抢走自己一切的闺蜜完全指导手册》之《贤者之爱》。
由于《贤者之爱》的连带效应,另一部三观清奇的四集片《玻璃芦苇》也消无声息地被刷上了微博热搜,各大电影营销号纷纷推送。
尽管《玻璃芦苇》的爆红是《贤者之爱》的连带产物,不过反观这两部剧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情节逻辑,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可解读深度,前者都要比后者复杂深刻得多。
实际上除去虐童、家暴、弑母、杀夫等等噱头性情节,《玻璃芦苇》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弱者的自救之路。
这是一部四集片,格局有限,剧中出现的所有主要人物都围绕故事主题。
而根据出现的人物,导演干净利落地拉了两条线,一条以女主节子与丈夫往事为中心,另一条以节子拯救的小女孩为中心,用节子的丈夫和小女孩真弓替观众见证了节子作为一个弱者,在性和爱两方面的成长直至成熟。
《贤者之爱》和《玻璃芦苇》两位女主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真由子做出的所有行为是为了夺回,后者却是为了夺取。
目的不相同意味着两人本质的不相同,真由子既不缺爱,同样她也不缺少爱人的能力,整部剧中一直以强者的姿态步步为营地进行复仇;节子则不同,在畸形家庭生长出的她既没有被人爱过,自然也不会爱人,她的一切行动实际上都源于对爱的追寻。
从这一层面上说,节子从小到大都是弱者,而真由子一直是强者。
节子幼时被母亲虐待,她的母亲确实是个奇葩存在,年轻的时候动不动用烟头烫自己的女儿,在女儿面前和别的男人啪啪啪,老了之后和女儿抢男人,对女主角的三观崩坏她应当负全责。
少年时的节子出于报复妈妈的心态,fuck了她妈妈的所有男人。
此时的节子手无寸铁,用身体作为自己的复仇方式,可惜这种复仇毫无意义,受伤害的反而是她自己。
长大之后节子身高一米七气场一米八,与从小认识的幸田交往,继而嫁作人妻。
婚后尽管有一个固定情人择木,与丈夫的感情也算不错,经济独立家庭幸福,如果她的丈夫幸田没有出车祸,也许节子的生活还能持续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
在丈夫幸田出车祸后,节子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他不仅与母亲有联系,就连他患了绝症时日无多,她也被蒙在鼓里。
实际上,看似和睦的家庭内里波涛汹涌。
节子丈夫幸田的人设非常的一言难尽,一方面他怜惜节子,努力让她幸福,另一方面他又与节子的母亲藕断丝连,贪恋成熟女人的妩媚风情,这恰恰成为节子与母亲感情彻底断绝的导火索。
对幸田信任危机的爆发另节子再次陷入无助境地:自己十年来的安定生活似乎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而一直信任的、被看做保护者和守护者的丈夫,其实早就背叛了她。
此时节子的弱者本质再次暴露:她并没有摆脱童年阴影,看上去一切妥当的节子,在失去了丈夫之后重新回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剧中节子有个特殊文艺技能是写诗,诗集的名字颇耐人寻味:《玻璃芦苇》。
芦苇柔韧舒展,却被囿于坚硬的躯壳中,与这个世界只有一步之遥,或者说,这个世界与真实的她只有一步之遥。
而挡在她与世界之间的玻璃罩,是她的童年经历,以及看似是她避风港的丈夫。
在得知丈夫对母亲之间的关系比与自己亲密后,节子之所以会愤怒到失去理智,是源于她与丈夫之间的复杂感情。
幸田节子对丈夫的感情以幸田出车祸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幸田出车祸之前,在节子的眼里,幸田的父亲身份大过了丈夫。
看过剧的人应该都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深刻。
十几年前,幸田第一次与六七岁的节子见面,当他看到小女孩胳膊上的烟头痕迹时,眼神非常复杂(演员演技点赞)。
他替小女孩放下衣袖遮住伤痕,又伸出两只手,握拳让她猜哪一个有糖,实际上两个手里都有。
后来他又为节子庆祝高中毕业;交往时一边吃火锅一边求婚,问她:“你难道不想体验一下回家之后可以说一句‘我回来了’的感觉吗?
”幸田想给节子一个家,节子也怀着对家的好奇嫁给了幸田。
对于节子来说,幸田是她在这个操蛋世界的唯一依靠。
此时和节子谈爱情是没有意义的,前面说过,节子从小不曾被爱,她缺乏爱人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幸田出车祸以后。
得知丈夫撞车后,节子悲痛欲绝,表示要和她的情人泽木断绝关系。
节子在婚前和婚后一直有个固定情人择木。
尽管她不会爱人,但是作为正常人的合理欲望她丝毫不羞于表达。
剧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短诗会上,节子的诗集被拿来朗诵,一个一身和服的中年女人取笑节子的诗中色情意味明显,节子冷冷反呛,诗就应该表现心中所想,真正可笑的是欲求不满还遮遮掩掩的女人。
想要什么就说出来,这其实是为她在后来的所有所作所为埋下的伏笔。
《玻璃芦苇》由日本作家樱木紫乃的同名小说改编,获得过直木文学奖,被誉为“新官能小说”的代表作。
所谓官能小说,说白了就是包含感官刺激的十八禁文学。
从小说到影视剧本,性表达占了很大比重,而节子对性的态度是她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幸田正式交往之前,对于节子来说,性与欲望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少年时期fuck around行为于她只是一种复仇方式(即便这种方式实际上毫无意义)。
这里幸田节子的弱者本质被暴露的彻底,当一个人已经黔驴技穷到除了身体再无其他时,那么她作为人的尊严已经被践踏干净。
与幸田的交往成了少年节子的救命稻草,不过婚后与择木的情人关系却也暗示了节子本身对幸田角色的不确定。
这个时候的节子游走在两个男人之间,幸田可以给她带来稳定的生活和一直期待的家庭,择木可以给她带来身体上的满足。
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性在人类社会中,从来不能被孤立出来单独讨论,它是“以亲密关系为基础铸造与他人之关联的一种手段”。
从不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的层面上说,当在合法夫妻或者恋人之间发生亲密关系时,作为本能的欲望就转化为现实原则下的爱欲,换一句话就是,只有当爱和欲同时发生时,这种亲密关系才是理想化的成熟关系。
丈夫的突然意外,让玻璃世界中的节子大梦初醒。
她忽然意识到,结婚多年的丈夫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是年幼时期的保护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悄悄演变为爱人。
剧中一贯表情隐忍克制的节子有三次情绪失控,一次是妈妈挑衅她与幸田的关系,她在狂怒下失手伤人,另外两次是得知幸田出车祸成为植物人和得知幸田去世时的崩溃痛哭,这三次情绪失控都与丈夫幸田有直接关系。
所以当我们再次提问节子是否爱幸田时,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不管是出于爱,出于愧疚,出于责任,或者出于潜意识中对家庭的执念比她自己想象的要深得多的原因,她提出与择木结束情人关系。
一段非道德认可的性关系的理性终结,意味着节子对爱与欲的自觉与不自觉反思。
她在择木与丈夫中选择了后者,说明当爱与欲产生分离时,爱才是她的最终追求,曾经她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心中欲望,如今她真正直面心中所想,爱与欲的拉锯在转了个大弯之后,终于在她未来的人生轨道中平稳运行。
在失去保护者后,节子成为保护者。
或者说,失去丈夫这个事实作为一个触发机制,让节子开始学着爱人。
小女孩真弓以弱者姿态出现,但她的出现对于节子来说是一记重锤,将那层玻璃罩彻底打碎。
这部日剧也带来了对家暴、虐童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当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时,会给观众带来很大震动。
近年来日韩的很多影视作品都开始将创作眼光转向现实社会,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会让人不忍直视。
可是只有当深度挖掘人性之恶时,生而为人的善良与正义才会更清晰立体,也只有当我们敢于直面鲜血淋漓的真相后,才会更加有勇气去创造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节子最后整容重生,从弱者蜕变成强者的过程痛苦且代价巨大,但好在曾经她有幸田的陪伴,今后她将与真弓母女一同前行。
“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
此身负业果,所欲求不得;四顾环幽暗,孤掌复开合;但问情何起,欲说暮已昏;自与君相识,何曾属他人;且探且独行,此身为爱生;仰头见蔽日,侧耳听暗瞑;造化弄世人,人世足别离;冬日寒蝉声,至今不相逢;芦苇漠湿原,凛凛立淡天;身似玻璃透,簌簌流沙涓。
第一话:伤痕第二话:少女第三话:流转第四话:永诀
昨天下午一下子把4集全都看完了,对于我来说,与其说它是一部4集的电视剧,不如说他是一个四小时的电影。
该剧无论从画面风格、镜头语言还是配乐上都很精良,采用的完全是电影的拍摄手法,不多的台词,缓慢的节奏,无一不展现黑暗片的风格。
整部电视剧以中灰色调为主,没有太绚丽的色彩,即使很好的大晴天,天空中也似乎蒙上了一层灰。
时间上,整个剧大多以冬秋季节为主,偶尔出现夏季(比如女主唯一一张笑颜的照片),但也是那种不是很夏天的夏天。
剧的画面风格与主题相呼应,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连剧里的景物也是悲伤的。
镜头语言上,导演拍摄了各种女主的大特写,背影全身镜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主冷冷的性格。
由此可以看出导演很会抓拍女生也很懂女生的内心。
此外,本剧各种风景长镜头拍摄也相当的令人印象深刻。
配乐方面,导演采用了各种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来表达剧情的发展、转折,让我这种完全不懂音乐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说完整个剧的拍摄手法、配乐、导演等方面的功力,我们再拉回来说说剧的本身。
看完这部剧,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大多的讨论焦点都集中在剧的大尺度镜头上,让我很诧异。
我想这也许是剧方宣传的一个点,把他扩大化了,虽然剧里面大尺度的镜头确实很多,但是这部剧需要更多的是关注剧情本身,它的立意很深远,表达的内容也挺多的。
于我来说我也只是用我的方式去理解皮毛而已。
这部剧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题材剧,以女生的视觉出发,来展现和探讨社会的黑暗面,有情欲、畸恋、家暴、救赎、自杀、谋杀等。
剧中女主的母亲是个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女人,女主是在母亲的家暴中长大,不知道父亲是谁。
女主母亲一个一个的换男人,直到有一天幸田先生出现了,他如父亲般的关爱女主,照顾女主。
慢慢的女主爱上了他,而幸田先生也爱上了这个小姑娘,是作为女儿离开后对女主替补的父爱还是真正的爱情,我不确定,或许幸田先生自己也不清楚。
幸田先生是最了解女主的人,他告诉女主想要的话就要大声说出来,有机会请把她所背负的一切完完全全的埋葬掉,他知道女主的过去,知道她背负的太多,但是他却不确定女主对他的感情,或许他误会了女主和泽木直接的情感,也许并没有。
所以当得知生命即将终结时,他选择自杀来成全女主与泽木。
但是事与愿违,自杀并未成功,女主反而要因此放弃与泽木的联系。
然而母亲的一番话,让女主对幸田先生对自己的感情产生了怀疑,一怒之下弑母。
之后出现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与女主小时候的遭遇一样,长期受到家暴。
所以她用幸田先生教育她的方式来教育小女孩,帮助小女孩能更好的生存,后来甚至为此再度设计杀人。
当救赎了小女孩,看着小女孩与母亲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许女主已经无线无挂,又或许她开始向往,所以最终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自我救赎,埋葬过去。
最后的结局有意想不到的事,在此就不透露了。
整个剧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从女主自杀那一幕开始,然后回到过去。
整个剧中穿插了一首特别重要的诗歌,就是本文第一段内容。
我不能理解全部,但是我想玻璃芦苇代表的大概就是女主吧。
在严冬这么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芦苇整株都覆满冰霜,但是坚强如它,还是能安然的度过严寒,等翌年春天来临继续萌芽重生。
<图片1>
两个故事
施加暴力的人,都应该去死。
原生家庭的不幸,难道影响的仅仅是当事人吗?
最的受害者无非是孩子。
节子母亲的虐待,难道不是谱写她这一生命运的肮脏之手吗?
没有被爱过,所以不懂得什么是爱,不会去爱,只能把自己封死,不让自己再受伤。
她用了一生来报复,以为嫁给了幸田,她的复仇就成功了,可当她知道幸田与母亲一直有往来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接受自己复仇的失败,从不正面反抗的她,亲手了结了这个给了自己生命却又一直残骸自己生命的女人。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说,赐予你生命的人是伟大的,你要爱她,小女孩爱她的妈妈,可她的妈妈却宁愿在丈夫身边苟延残喘的讨生存而不顾女儿安危非要将小女孩接回家,小女孩却真真实实的爱着她的妈妈,怕她受伤。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只有没有人性不曾被爱过的父母。
前几天看过一则新闻,母亲得了妇科病,为了挽回男友的心,诱骗亲生女儿回家,眼睁睁看着男友多次强奸女儿,并且以裸照威胁多次发生性关系。
女儿担心妈妈的安危,一直不敢反抗,这个女孩才14岁,我想当她再长大一点,到底要怎么接受这个世界上给了她生命的人却对她做出这样的灭绝人性之事。
女主终是帮助伦子杀了施暴的丈夫,这是电视剧,可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孩子在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暴力,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爱,没有救赎。
幸田真的是爱女主的吗?
更多的是心疼与救赎吧!
嗯,用节子缺乏的亲情再救赎,我觉得更像一位父亲。
节子是爱泽木的吧,可是她更需要稳定的毫无动摇的被爱的吧,所以才会问泽木“你想过结婚吗”,所以才会在泽木回答“不想”,与幸田结婚以后,依然与泽木做爱,她是爱泽木的,可她的爱没有那么强大。
我本以为她真的会在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选择自杀,告别这一世的所有。
可当我看到最后,是啊,应该让那些施暴的人统统去死,可是当我们整了容,换了姓氏,就真的可以抹去那些阴暗的日子与伤疤吗?
唯有祝福。
被爱才是缺爱的救赎。
去年上线的时候,大众给出的一句话梗概是,为了报复,她睡了母亲带回来的所有情人。
而原著,则被称为继渡边淳一《失乐园》之后,在描摹性爱与女性情欲最大胆的作品。
相形之下,《贤者之爱》的惊世骇俗,只能说是“过家家”。
因为《玻璃芦苇》已经把东野圭吾《白夜行》,桐野夏生《异常》,甚至团鬼六《花与蛇》等神作最阴暗的“元素”,一口气放了进来。
汗流浃背之势。
并启用了,《我的危险妻子》中要让老公杀掉老婆的小三相武纱季,来担当女主。
情欲割开,不伦袭来。
于是,当幽暗的火,在北海道钏路一家酒店,冉冉升起的时候。
你就知道,这紧凑的4集内容,将是何种精彩程度。
相武纱季扮演的幸田节子,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不知几岁开始,就开始被母亲的各色情人睡,并时常遭到母亲的施虐,童年的所有时光,都是灰色的,她不会笑,也不会哭,感官之中,只有一个状态,隐忍。
活着好像也只有一种目的,报复母亲。
后来,她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喜一郎,她母亲的情人之一。
他既能给她父亲一般的亲情,又能给她情人一般的爱情,更为重要的是--还在夺走母亲的情人这件事中,获得了久违的复仇快感。
喜一郎真的非常喜欢她,在她七八岁的时候,给她一颗糖;在她十五六岁的时候,送她去高中上学;又在她成年之后,带她去自己的情人旅馆,巫山云雨;甚至最后,与她结为了合法夫妻。
但这些幸福的短暂时光,都被电视剧一笔带过了。
这“不重要”。
因为该剧的主题是“玻璃芦苇”,它理应是脆弱、空虚、黑暗的。
正如剧中贯穿的短诗所述,芦苇就像女人空虚的身体,割开苇管流出来的只有沙子,和溢出心灵的黑暗。
导演非常出色的做到了。
她把镜头血淋淋地聚焦在,幸田节子手臂上触目惊心的伤痕,与喜一郎相拥在一起悲伤的氛围,母亲藤岛律子扭曲的样子,以及节子时时刻刻麻木冷艳的脸上。
营造的语境,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而节子的内心,则如同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
相武纱季无疑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她的眼神充满了毁灭感,无论是面对情人,母亲,丈夫,那股暗流都恰到好处。
尤其是,在得知喜一郎的秘密,母亲戏谑的嘲讽之后,那种泥石流般的情感崩塌“全部是你造成的,全部是你造成的”,堪称极致。
她完成了弑母,如同一个等了很久的献祭。
而第2、3集,帮助中村友理一起杀掉施虐丈夫的戏码,则可以看做是,幸田节子自我救赎的换位演绎。
她救出了和她同样经历的小女孩,以最为极端的方式。
她像是神,从泥潭中救出了别人,也救出了自己的幻像。
值得一提的是,中村友理饰演的佐野伦子,带来的受虐戏,应该是近几年日剧史上的“翘楚”。
她的眼神,以及布满伤痕的娇喘身体,搭上他丈夫的种种施虐,简直把“变态”文化的精髓,都榨出来了。
日本文化长盛不衰的主题:情欲、人间失格、不伦、畸恋、弑母、自我救赎、自杀,在《玻璃芦苇》中被集中展示。
而幸田节子,就是那个“集大成者”。
--电影公众号:thermvb
看了一集,觉得节奏有点慢,不如贤者之爱
缓慢节奏中内含反转节点,女性主义题材,日剧表达情感的细腻度既自然又真实。
原来一个女演员会因为一个剧本或是一个角色演技有着质的进步的。闷骚有时文艺的装逼也有时,配乐渲染气氛挺加分的,森川葵的发色纱季的微笑以及结了冰的芦苇......
拖沓。如果決定去死,就不要想著重生。並不只有死過才能重生。還有,家暴男可惡我也知,可你在沉悶許久之後的反抗是要了人家的命,不覺得不公平嗎?有誰能決定別人的生死呢?
哭了一路
美。救赎。
在“矫揉造作好装13”和“怎么突然又疯起来”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一般,低于期待值。1.2倍速快进看完。
节奏异常拖沓缓慢,男演员没有美感,剧情没多大意思,不得不差评啊。
没新意 为了暗黑而阴郁 演技有点让人着急
太夸张了
家暴男被完美杀害了,大快人心
答应我 遇事先报警 别让你的税款白缴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看这种片子啊
因为wowo,剧情不错。
為了電視效果倒敘改成了正序,有別于原著的細小變動合情合理。只是總覺得大部分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都比看書的時候差一口氣,有的話說明白了反而不如通過心理描繪來的美麗和通透,正如女人並非脫光反而更讓人更有慾望感。
还行
总之又是杀人分尸打包装箱定点埋葬萝莉百合的日常。啊。日本妇女,了不得。
本来就是官能小说。没指望有什么了不起的剧情。
比想象中好很多 节奏还是慢 但够满 杀鸡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