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Doctor Who 60th Anniversary Specials,神秘博士60周年特集,神秘博士60周年纪念特辑,Doctor Who 60th Anniversary Special

主演:大卫·田纳特,凯瑟琳·塔特,舒提·盖特瓦,雅斯敏·芬尼,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伯纳德·克理宾斯,杰奎琳·金,卡尔·柯林斯,鲁思·马德利,米瑞安·玛格莱斯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剧照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2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3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4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5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6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3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4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5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6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7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8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19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 剧照 NO.20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剧情介绍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长篇影评

 1 ) Bye my lonely angel

这不是我想象中的落幕。

在我的想象中,长着dtt那张帅脸的doctor就应该是在拯救世界后望向远方,喃喃着I don’t wanna go,然后独自一人离开。

lonely angel嘛,孤独是底色——这也是我最爱小10的原因,时空中的浪子要不停地奔跑,因为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让自己不被身后的悲伤吞噬。

但看到最后14和Noble一家一起吃饭时我还是泪流满面滋哇乱叫。

然后我就发现,身为一个BE爱好者,我心底里还是掩藏着对包饺砸的热爱和向往。

嗯,停下来也挺好,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好像也是种奇遇(快进到Something Just Like This(x)。

小Rose还在长大,Donna离变老还有些时日。

反正Tardis还在,想出去逛逛随时可以走,饿了累了就回家,家里总有一盏灯在。

(铁血刀玫党听到14带小Rose进过一次Tardis人快没了,虽然不是我的玫瑰,但怎么说也叫Rose啊,而且小Rose咧嘴笑的时候真的幻视BP。

另外15在和14提到宋江SarahJaneRose的时候,dtt的表情真的心碎。

)挺好的,他不再是lonely angel了。

15抱住14说I’m here 然后亲吻他的额头的时候,我突然就意识到,这或许是dtt的doctor真正落幕(虽然也可能是埋坑)的方式——奔跑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停下。

重生不是结束,当他不再孤独时,当他终于驻足时,他已不再是从前的他,才是落幕。

我不能从好坏的维度评价这个不同寻常的落幕。

我太爱时之终结的结尾了,小10与昔日的朋友一个一个告别,然后回到2005年Rose遇见他之前的新年夜,最后深深望一眼彼时对未来一无所知的爱人,然后在整个宇宙的颂歌中怀着无限的遗憾离去。

那么宏大,人性和神性交相辉映。

我不知道冷静下来之后再看60周年特辑,我会不会觉得这个结局消解了当年时之终结的史诗感,会不会觉得14毫无障碍丝滑融入Nobel家的生活,让恶狼湾永远也说不出口的告白和Journey End结束时的雨夜像个笑话,会不会觉得小小一座花园容不下时间之子。

我不知道,我想我很可能会的。

但只在此时此刻,我接受这个落幕。

有人接过了使命,而你可以回家。

大概是因为Eric的缘故,我看Ncuti总有种“自己家孩子出息了”的感觉,看预告里15在屋顶上跳跃奔跑,满屏的少年感呼之欲出。

Ncuti的演技还是好的,一开口doctor的味儿就有了,而且companion也是金发(doctor唯爱金发x)啊哈哈哈。

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也许RTD的归来也不能再现RTD时代的辉煌(和朋友都觉得RTD目前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水平,但剧本比cc时代还是好了不少,有些地方我确实不满意,至少大方向是有趣的是可接受的),但不管怎么说,我至少能等待并心怀期望吧。

所以,三颗星给内容中规中矩精神状态可疑的剧本,一颗星给dtt。

再见啦,dtt,10/14,my doctor。

Martha Micky Jack和Sarah Jane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平行世界里,你的玫瑰和10.5很幸福——至少,10.5能给她幸福,而她为了你,大概也一定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幸福快乐。

至于Donna一家,你可以自己亲眼看见了。

他们都很好,世界会很好,你可以放心回家。

Bye my lonely angel,再见啦。

 2 ) 终于看到了一点曾经神秘博士的影子

最开始看神秘博士的时候就是RTD时期,也很喜欢相声组的人,多娜失忆的时候哭疯,小十没了的时候都哭爆了。

缓了俩月没缓过来,太悲情了!

怎么说呢,60周年有曾经神秘博士的影子,但是也只是影子,但是这样已经很让我惊喜了。

个人最喜欢也觉得最像曾经的神秘博士的就是第二集。

第一集的时候个人只喜欢多娜恢复记忆那段。

救命啊,家人们谁懂相声组那相辅相成磁场的致命吸引力啊。

多娜义无反顾的跑回去帮博士的时候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这就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俩人解决炸弹的时候真的有感动有快乐,真女人从来不回头看爆炸。

多娜闭眼又睁眼的时候真的很好笑也很惊喜。

能看的出来,剧情真的很赶,可能是因为3集要拍完14回归,多娜回归,14重生和十五出现,第二集又是独立故事,每集还只有50来分钟,还要添加大量的人物,细节,设定,所以每一集都有点子赶。

个人真的不理解黑人rose的设定。

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RTD不得不zzzq,但是还不想因为这个耽误剧情,所以干脆搞了一个集大成者,反正觉得很怪。

好多台词也和这个有关系,真的很难理解。

比如结尾解决多娜博士之力的 let it go ,我至今想不明白这跟男女思维有啥关系啊?

能看出来第一集就是想让多娜回归,我们圆梦搞出来的戏。

剧情上其实meep线还算完整,就是偶尔冒出来一些奇怪的疑惑言论之类的,我真的很无语。

总体而言,第一集最大的看点就是多娜恢复记忆!

真的圆了我曾经的遗憾,多娜和提提的磁场真的很合啊!

第二集终于让我感受到了当年的神秘博士。

整个故事真的处处都是第四季的样子,相声组也依旧很欢乐,虽然偶尔真的很掉San(偶尔梦回图书馆,我永远爱宋江),但是还是那句话,他俩在一起的磁场真的很合!

也能看出来RTD已经尽量的补足CC的烂摊子了,基本上保留了之前的设定,但是还是保持了曾经神秘博士的样子。

尤其是最后船长那个飘在外面的尸体,真的很感动。

我很喜欢RTD时期关于人性的讨论,第二集整个故事内容直接就是RTD舒适区!

讨论的内容也让人梦回前四季。

第三集也属实有点子赶,关于这三集的节奏真的很让人懵逼,首尾在赶主线,1个半点搞出来之前可能一季的故事,所以内容偶尔让我感觉特别的流水线,第二集就好像回到了曾经的那种故事中,跟那两集又节奏格格不入,真的莫名其妙的割裂感。

不过得亏第二集做个过度,不然首尾直接一起我可能会直接骂起来。

十五和十四有丝分裂的时候真的很惊喜,我都以为老十四又要 don't want go 了。

真的很圆梦。

个人觉得,大家对于玩具匠的吐槽就跟吐槽t娘被一杯咖啡炸了一样。

都太轻易了,也太刻意了。

挺理解大家的想法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又没那么奇怪。

毕竟设定里玩具匠就是按游戏规则行事嘛,所以就像扑克那场一样,只有输赢,没有简单或者困难之分。

回忆一下第一季第二季的时候,很多boss也是这种强的离谱,但是最后特别轻易的消灭了。

比如第二季第一集新纽约的那个新人类传染病。

多少合理里又有点子轻易。

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太赶了,整个故事体系完整了,但是剧情线不足,简单来说就是有血有骨头,但是肉不多。

不过剧情毕竟是为故事体系服务的,整个故事体系完整我就觉得神秘博士又回来了(看了CC以后我的底线真的低太多了,还记得看曾有两次时,我直接嫌弃死)能看出来很多剧情是为了下一季埋线,指不定还会有老14回归,这么想想,倒是有点点期待诶。

 3 ) 这是最好的结局和最好的开始

作为一名很有仪式感的观众,为了最纯粹的观剧体验,我总是会避开所有剧透,严格遵循播出顺序,大屏欣赏影像。

我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追完了新版神秘博士。

因此我深知,RTD作为一名伟大的魔术师,他的精彩戏法都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源于漫长又细致的世界观铺陈与人物积淀。

先说人物积淀。

金光中的相互拯救,是整个第一季的厚积薄发;微笑告别博士的Martha,是整个第三季的先抑后扬;火星之水的对抗命运,是整整四季才完成的惊人却又合乎情理的大反转。

RTD笔下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是生动鲜活的,他小心翼翼地在每一个单元故事里展露人物的一部分特质、让人物逐渐相互影响,然后在高潮到来时引起质变。

再说世界观铺陈。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完全没被剧透的情况下,在S3剧终op看到John Barrowman,兴奋得想要大叫;看到特辑里昙花一现的Donna居然成为了S4的常驻女伴,且结尾金发女郎转头时,一瞬间大脑宕机、心跳加速;在S4剧终op看到一闪而过的六个主要演员、以及剧中上演史诗大集结时,激动得不能自已、直呼woc。

RTD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只有博士和同伴,他尊重每一个小人物,在需要时会让其回到舞台绽放光芒。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明白特辑第三集的精妙之处。

经历了魔法特和CC时期的博士,早已残破不堪 (此处的残破不堪既指博士心理、又指破碎的人物塑造) ;原本的DW火炬木萨拉简三线并进的世界观铺陈也早已名存实亡。

想要在此基础上,make DW great again,谈何容易。

之前我甚至想着要不RTD直接无视魔法特和CC吧,就当一切无事发生。

但RTD的格局比我高多了,也比我聪明多了。

他在三集的时间内反复callback整个新版博士,带回老版、rtd时期、魔法特时期的经典角色,并且选择让最理解博士的Donna来帮助他放手、带他回家疗伤,甚至还想出bi-generation这一惊天脑洞,以这样的仪式感完成过去与未来的交接,具像化地实现自我和解。

我还能说什么呢?

在我看来,RTD找到了这个死结的唯一解,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Just let it go.

 4 ) 为什么选小十

查看我的追剧记录可以推断,旧版DW一集未看,倒也称不上死粉但是新版Doctor who从第一季开始,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短片的我想说,我很好奇为什么选小十,他的呼声为什么这么高?

从编剧的角度看,RTD,魔法特,cc他们的剧情的确对博士造成了很多影响,除了九叔这位,谁不是演了三季才下线的可以说十任,十一任,十二任,十三姨,都各有特色,都演的很好,我看不出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小十,难道因为他是初恋的帅哥吗?

九叔,一个大叔,退场过快,都没什么印象了小十,年轻靓仔,因为他喜欢rose这位活宝,我很介意小十一,年轻后生,上蹿下跳的风格,你能说他不怪吗,怪不就是博士的标签吗十二叔,因为Clara和匪夷所思的男友的剧情严重拉低了博士的风评十三姨,刚刚退场,全靠她一人撑起了博士的旗帜,不然就成了家庭和谐剧了50周年好歹凑齐了,怎么60周年这么简单。

总结,神秘博士如果说从一部儿童向轻松科普剧出发,我选小十一为我最爱,虽然长了一张马脸,但他选的伴侣是Amy百夫长和pond一家人最后还有没有质变的舒芙蕾女孩,都是正常人类,可以说与神秘博士的初衷更贴切

 5 ) 发疯实录罢了!

完全只是短评写不下瞎bb了跑长评去了呃啊!

e1: 5/5。

多一星是情怀拉满!

首先真心感谢 RTD 回归,熟悉的该有的dw老配方(包括刀子),非常久违见到提提doc 和 Donna以及名字 Rose(开始哭),screwdriver 变得太强大了但木头是否还是硬伤(笑),meep像邪恶版长毛的古古(草),一分为二门情怀Donna的外公🥺,docDonna 我真的会哭死,啊啊啊啊啊啊 he 结局极好的(欣慰),,,咖啡秒杀 t 娘额啊啊啊————!!

PS:zzzq插入得简直不加掩饰好明显啊喂!

e2: 3.5/10。

docDonna极好的🤲,特效经费上去了剧情变弱质了啊啊啊。

这集的反派像什么ins的夸张特效🆘e3:5/5。

UNIT总部变复联了。

玩具师疯p深得我心,master你再不从金牙里出来就要失宠了!

花式接球喷了!

重生片段简直是酝酿好了情绪结果surprise…!

甚至还14th真空了救救我。。。

14简直是居家智能doc宝(指路q宝智能语音)不)。。

good night my dear lonely angel…it's time to have a good rest…!RTD这样搞结局绝对是聪明的,,既讨好了老观众又无缝衔接新doc让人接受。。

 6 ) 关于bi-generation的一些个人理解和补充,同好们一起来探讨呀

bi-generation剧里的线索:①14在玩具屋里向玩具匠发起挑战后输了,玩具匠嘲讽14,但是14反嘲讽说我以前赢了你一局,所以我俩平手,两名平手玩家之间有一条规则;②玩具匠回应Best of Three三局两胜3,2023年决胜负,此时规则生效,博士卡的第一个Bug;③老版1赢了第一局,14输了第二局,两个人要在2023年打第三局,所以玩具匠前往2023年,这里也算是一种时间循环悖论吧,玩具匠为了打第三局于是前往2023年引发新事件,14因为玩具匠引发的事件从2023年穿越回过去,输了第二局激玩具匠打第三局,玩具匠将第三局定在14过来的2023年,玩具匠为了打第三局前往2023年引发新事件,14因为玩具匠。。。。。。

无限套娃开始。。

④玩具匠想的是跟下一位博士打第三局,但是前面玩具匠说三局两胜规则生效的时候面对的是14,规则还卡在14身上,射中14前14已经向玩具匠发起挑战:你还欠我一场游戏,要打就跟我打;⑤玩具匠射中博士的时候说到:我跟1打了第一局,跟14打了第二局,现在博士的专属规则生效,我要跟下一任博士打第三局。

这里14还没重生成15,身上还卡着玩具匠那些规则,玩具匠又亲口对14说出规则生效,同时玩具匠还给自己定了新规则-跟下一任博士也就是15玩第三局。

⑥上述规则生效的同时才有了bi-generation,14没想到,玩具匠也没想到,所以14跟玩具匠这俩非人类异口同声:What?

⑦在玩具匠力量的干涉下造成的bi-generation,重生的15跟以往的重生还是有区别,台词里其实也说了,不过只有一两句,也没深入。

14:You are me. 15:No,I'm me.I think I'm really really me.I'm completely me.但是15还是有前面的记忆,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有这方面展开.

 7 ) A Review on The Giggle (3.5 out of 5)

"You've discovered television, haven't you?...by showing an enormous building on your television screen, you can do what seemed impossible, couldn't you?" -- An Unearthly ChildThis anniversary is, a soft jump-off point for some just as much as a jump-on point for others, and in a way, the end of this 60-year show for those who decide to leave afterwards ("it's time"). So it's only apt when television, more specifically, the genesis of television, is invoked here, as it looks back, not un-critically, as it always has done, at the overarching effect of screens, television, escapist entertainment and this show itself (who makes abundantly clear in its very first outing 60 years ago that its own narrative driving force, the Tardis, is an allegory for television) has had on human psyche, the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havoc it could wreak on humanity when fallen into the wrong hand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t bears, via the overt "medium is the message" sci-fi shenanigans.And truth to be told, this is barely anything we have not heard of repeatedly. If anything, the outright preach of the Doctor at UNIT headquarter rings hollow, because if there's one thing humanity exceeds at, is to find something or someone to blame, and here the scapegoat (Toymaker) is clearer than ever. Just like somehow Hitler as a human was not capable of inflammatory incitement and causing mass hysteria but that Nazi became Nazi because it was aided by alien black magic in Timewyrm: Exodus, it once again demonstrates the rather weak persuasiveness of using traditional alien-invasion sci-fi tropes to convey social messaging. And such trope is everywhere in Doctor Who: from The Mind of Evil to The Fearmonger to Rise of the Cybermen to The Sound of Drums etc etc. And this is why in contrast Midnight is special --- external menace should only serve as a trigger, and the real horror would lie in the human decisions in response to that trigger, through their own agency. Unfortunately, The Giggle is just another boring "total submission to mind control" story done 100th times over.Let's talk about the execution. Intentional or not, this 3-episode min-series can be seen as Russell channeling the respective styles of 3 show-runners of the revival era. Star Beast being the RTD1 family fun and goof on steroids, Wild Blue Yonder a Moffat-esque mystery box and The Giggle, oh well, a Chibnall-esque mess but with better characterizations. Here we've got:1. Jumping through time back and forth and back and forth again.2. An overbearing and flamboyant villain who also did a pointless dance sequence, although you could say RTD1's master is the original archetype of such character and Sacha Dhawan was already a copy.3. Loads of ideas and individual unconnected vignettes stiched together at a rushing pacing leaving no room to breathe. And vast majority of those scenes are boring as fuck.4. Incredible amount of expositions, info-dumps and outright preachy speeches, tell not show on steroids, akin to the worst type of Chibnall messaging we see in Orphan 55 (doctor's speech) and Spyfall (villain's speech).5. The Toymaker name-checking all the big bad villains he defeated at ease off-screen, including The Master and tons of god-like beings, is akin to The Master destroying gallifrey off-screen, conveniently.6. Towards the end the two doctors have one minute worth of namedrop, namedrop and namedrop. It's another (maybe even worse) type of worship of image and iconography, that the mere mention of names is enough to tickle a certain sense of nostalgia or anemoia. The utter void of content, the empty signifiers of past companions and past doctors in The Power of the Doctor should have been critically examined and responded to, but we're treated with the exact same thing here in the final 10 minutes.And all this is not to say the episode is without its merits and fun moments. Donna continues to be immensely enjoyable and the subversion of Hero-companion complex, something started as a subtext during Moffat era, has now come to the forefront, albeit again in typical RTD heavy-handed fashion, now manifested in direct, rather un-subtle character dialogue. And I don't mind this bi-generation shenanigan whatsoever, particularly when it's used to offer a closure, a soft conclusion as much as a soft reboot of the show.Moving on to 15th (and the promptly titled "season one"), we are looking at jukebox, disco ball dance, queer physicality (as the last 20 minutes of this episode pivots to), goblins and fairy tales, and likely a much less serious tone overall. Time moves on and it's only inevitable many fans will leave, I may leave, and not for "woke" reasons but for a shift in style, as the show pivots to a much younger, gen-Z audience. We shall see.

 8 ) You can’t spell Doctor without CT

熟悉的Oi!一出来,就知道我们Donna闪亮登场啦。

先唠一些分集的碎碎念….Ep1: 嘴上不积德的Donna回来了,悲伤远望大师也回来了。

14的screwdriver好高级,Meep比我想象的大好多。

Donna自然接过Doctor手中的音速起子,我直接猛女落泪,但她觉醒那一段真的很冬兵。

Nonbinary以及women can just let it go真的又冷又好笑。

Ep2: 除了诡异的变形兽之外,能看到很多过去的影子。

悬浮小车车挺酷的,想拥有。

热知识:14不是顺直。

蜘蛛侠互指meme!Ep3: 好诡异的木偶,很Saw. 本来想说14走的也太草率太突然了,结果你给我整个分身,我眼泪都白流了!

大决战三个人在那扔球真的很der,再次证明DW是儿童剧,但谁家儿童剧这么吓人啊!

心里一直大喊,快给15找条裤子穿,再给14找双帆布鞋。

金牙被捡走是暗示下一任是女Master吗?

又或是非二元Master? RTD你真是逮着个好梗就玩个不停啊……扣钱!

一些老粉会心一笑:Rose, good ole Donna错过一切,Wilf the Grandad, skinny man, Grand Mistress, allons-y, turn left, arms too long, Flux, spaceman and Earth girl, 以及太多太多熟悉的名字和故事。

剧情缺点肯定是有的,尤其是ep2 Doctor认错了Donna,而且最后竟然是因为假Donna胳膊太长而幡然醒悟,但这一幕CT的表演得太好!

包括ep3也都很打动我,好几度觉得CT碾压了DT…. RTD太想讲一些重要的事情,整个故事都是为这点服务,导致博士的冒险变得无聊。

但这次给十四一个大团圆结局挺好的,毕竟当年小十的I don’t want to go….不说了,跑去哭。

六十周年卖卖情怀,给DTCT粉发发福利,也知足啦。

毕竟能看到俩人回归,别说三集,就算只有一个镜头,还要什么自行车。

来自一个粉丝的无底线评价…..等到了正剧我会回归客观的!

好吧,并不会。

 9 ) But you keep on going

当你搭时光机飞走时,太空人。

When you went flying off in your blue box, spaceman...我待在一个地方生活,日复一日。

I stayed in one place and I lived. Day after day after day.那会让我发疯 lt would drive me mad.对 Yeah. 的确 It does.但你会继续过日子 But you keep on going.那就是一场冒险 And that's the adventure.你从未有过的冒险The one adventure you've never had.

 10 ) 六十周年第三集简短感想

1.反派玩具匠的角色设定与另一款知名游戏《猎魔人》的镜子大师有三分相似度:玩具匠通过与对手玩游戏来决定对手的生死,镜子大师也通过文字游戏的契约和不可能的挑战来吸收人类灵魂;2.十四任博士虽然换回了第十任博士的样貌,不同的是他这次不是悲剧式英雄,而是成为一个得以卸甲归田的英雄。

在看特辑前,根据我对rtd剧情的判断,预测过rtd可能会让donna为救博士而死,之前的预告片里就有博士绝望的镜头。

或许是年龄增长,或许是引入了迪士尼的金主爸爸,rtd出人意料给十四任博士一个好结局,同时也整活出重生的新花样;3.作为剧里的一大重要设定,十四任博士的重生,标志《神秘博士》可能会迈入一个新的未来方向,也可能是第二次低谷的到来(上一次是cc)。

既然已播出,就只能先期待。

毕竟是rtd,理论上可能会有刀人的剧情,但不太可能会是糟心的剧情;4.剧情点上,玩具匠的金牙被未知的角色拿走,可能跟当年《时之终结》一样,标志危机还未结束;5.对于博士,他是一名旅行者,亦是一名战士。

他一直奔走了60年,面对了很多的危机和敌人,也遇到了很多同伴。

但真正能走入博士内心,走入这个有几十亿岁的生物的人,只能是自己。

在情感这一点上,rtd干得好;6.60周年三个特辑,除了第二个贡献了一个出色的故事之外,第一和第三个特辑与其说是讲述故事,更准确来说是服务于博士和donna这个角色。

其中《星兽》与第四季第一集有异曲同工之处:引出并介绍donna,不同的是当年的脂肪宝宝换成了如今的星兽,最终解决donna时间领主血统的问题。

当年以为是悲剧故事,原来是rtd你还没讲完这个合家欢故事!

《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短评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7分钟前
  • 你都如何回忆我
  • 较差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10分钟前
  • 大时代
  • 还行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12分钟前
  • 还行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13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还行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17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