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没看过系列前作,无法和前作进行对比,单看这部而言的话,全片的观影过程还算不错,这是一部玩密室小空间流的恐怖电影,压抑感十足,同时高能点和血腥度都安排的很多,血浆洒的很足,cult场面也不少,基本在这些元素的加持下,是能做到让人有兴趣一口气看完整部片的,唯一不足就是剧情草率了一些,结尾结束的太过匆忙,但全片整体而言还是非常值得恐怖片爱好者去观看体验一下。
剧情讲的是女主去她的姐姐家里拜访,她姐姐是一个离异不久的妇女,在离异后的这两个月里她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三个孩子分别是两个大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其中一个大儿子对音乐特别痴迷。
女主去到她家里后,和她讨论了一下离异的问题,她便把三个孩子支开,让他们去买披萨去了,但三个孩子把披萨买回来后,正打算从地下停车场上楼时却突发地震,把停车场的一块地面给震裂开了,露出了地底之下一个类似银行金库的地方,那个喜欢玩音乐的儿子就自告奋勇下去查看,结果在里面发现了几张类似唱片的东西,他便把它们收走了。
同时他还看到了在一个奇怪的箱子上放了一本书,他就顺手也把这本书也带走了,为了避免二次坍塌,他收完这些后就赶紧爬了回去,和他的两兄妹上楼去了。
女主和她姐姐看到三个孩子能平安回家很高兴,两个大儿子进家后,准备研究那本书如何打开,正发愁时,那个玩音乐的儿子不小心被缝住书的尖锐物刺伤了手,流了点血出来,奇怪的是当血滴到书上时,缝住书的尖锐物突然慢慢被打开,两人便开始翻阅书中内容,结果发现里面都是些奇怪的文字和很多血腥暴力的绘画,两人被吓的赶快把书给合上了。
女主去陪姐姐的小女儿洗澡,而她姐姐则拿衣服到楼下去洗。
玩音乐的那个儿子回房后,把刚刚从地下拿到的那几张唱片放到留声机里进行播放,发现这些都是一个渴望破解《死亡之书》秘密的牧师所留下的录音。
从第一张唱片里得知从地下捡回的那本书就是《死亡之书》,牧师找了几个人打算一起翻译和破解书中的奥秘,以便达到和亡灵之地沟通的效果,但其它牧师都不同意这个想法,认为这本书的力量他没办法控制,但他最后还是依然选择了和几个同好一起秘密翻译这本书;而在第二个唱片里,他已经成功翻译了召灵的咒语,那个儿子听到这里也不敢往下听了,想赶紧把留声机停了,但没想到这时留声机根本无法停下,只能听着那个牧师把咒语完整的念了出来,结果念完后,那本《死亡之书》开始有了反应,恶魔被牧师的咒语成功的召唤了出来,并附身在了拿着洗好的衣物正要坐电梯上楼的女主姐姐,也就是几个孩子的妈妈身上。
女主姐姐回到家后,被恶魔附身后的她精神很不正常,在厨房里自言自语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大家都被她的举动吓到了,而后她又不停的吐出白色呕吐物并晕倒,女主见状感觉打算把姐姐送到医院治疗,便找来了同层楼的租户帮忙,但结果发现电梯损坏,上下楼的楼梯也莫名其妙塌陷了,因此他们全层的人都被困在了这一层楼里,求救电话也因为没信号的缘故无法打通,而女主姐姐此时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家便以为她已经死了,所以先把她放回了房间的床里。
但其实这意味着女主姐姐是已经被恶魔彻底占据了身体,她不久后便突然从床上起来,开始对女主和那三个孩子进行突然袭击,结果在缠斗中让大儿子被恶魔割伤,在关键时刻,在门外找寻出路的租户正巧来到了女主家门口,看到了刚刚本来死去的女主姐姐居然复活了,非常惊讶,但下一瞬间,女主姐姐就冲了出去将他的眼睛直接咬了出来,并吐到了另一个租户的嘴巴里,女主一行趁此机会,赶紧把家门给关了,把被恶魔附身的女主姐姐锁在了家外面,女主姐姐便在这层的走廊里对其它租户进行了疯狂屠杀,最后全部其他租户都残忍的被女主姐姐杀害,她之后便用头不断撞门,让女主一行给她开门,大家都被她的这副模样吓得不轻。
而刚刚受伤的那个大儿子,伤口也在逐渐异化,很快也被魔鬼附身,在屋内偷袭众人,最后小女儿拿着一把很长的物体穿破了他的脑袋,他才倒下,大家怕他会复活,所以把他绑在了床上,这时玩音乐的那个儿子告诉了女主是因为唱片里那个牧师的咒语才成现在这样的,女主赶紧去到他的房间,找寻最后一张唱片,想看看那个牧师有没有破解这个咒语的解决办法,没想到最后一张唱片是牧师对下一个拿到这本书的人的警告,这个诅咒除了死亡根本没办法解开,这时女主姐姐通过附身到了通风管的猫上成功闯进了房间准备大开杀戒,而那个已经死亡的大儿子也从床上复活了攻击众人,最后玩音乐的那个儿子被恶魔杀害,女主带着小女儿从房间里逃离了出去,打算通过那个损坏的电梯来逃跑。
她们进入电梯后,电梯自然是无法正常使用的,而且电梯内部不断的渗出血水正在慢慢往上淹,更糟糕的是在这时,在走廊上每一个之前死去的人都睁开了眼睛,正在和女主姐姐进行合体的动作,最后变成了一个有许多人头的大怪物,那个怪物爬上了女主的电梯上方,最后电梯由于超载直接开始往下掉,最后掉在了地下停车场那一层,刚好因为有血水作为缓冲,所以女主和小女儿都没有受到很严重的伤害,两人便打算乘车逃跑,没想到怪物已经追了上来,两人只好下车徒步逃离,但在最后关头,小女儿被怪物抓到,女主不忍心便拿着枪返回去救小女孩,最后在两人的配合下,那头怪物被搅拌机搅成了肉酱,两人成功逃脱了这个噩梦之地,但恶魔并没有死去,只是肉体被消灭了而已,第二天一个无辜群众来到停车场来取车,结果被漂浮在空中没有实体的恶魔再次附身,影片结束。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首先说说本片的亮点和爽点:1.影片全程无肤色正确(无黑人)。
2.居然死了四个未成年小孩(相当令我惊讶,很符合我对一名合格恶魔的幻想)。
3.同时间多人被恶魔附身(我只看过13年那部,所以这个设定对我来说还蛮新颖的。
后半段在楼道里,死去的人都被恶魔附身那段,个人觉得压迫感很强。
特别是男孩和女孩也被附身然后边爬边笑的时候,给我一种《哭悲》的既视感。
这一小段镜头的恐怖程度我认为是全片之最)。
4.用枪打恶魔就是他娘的爽👍👍👍管你什么上古邪神,先吃我一发霰弹再bb。
(那老头要是及时补枪,把那恶魔的头崩爆估计这片得少死一半人。
)5.血腥程度确实够。
然后是一些槽点:1.吓人的地方不多,很多情节我几乎都能猜到接下来要怎么吓观众。
(诸如女主伸手在浴缸里假装被抓住吓唬小女孩的情节,是真的俗套,完全没必要。
)2.本片最大败笔!
结尾那个boss缝合怪真是傻逼到极点,本来很多只恶魔挺有压迫感的,为什么要缝成一个大傻逼猪头怪啊这是导演的什么恶趣味吗,恐怖感瞬间拉低。
3.所以说为什么一个废弃的银行金库会存着一本这么重要的邪恶典籍?
还轻易被一个小男孩找到?
4.大雨真的可以屏蔽一切声音吗?
楼上都杀声震天了楼下居然听不到?
这种老楼隔音一般不怎么好吧。
5.为什么不把尸体从楼上丢下去,既安全,又能吸引外界的注意。
(但是会不会导致外界变成哭悲那样的世界啊艹)
很久没看这类型的血肉片了 情节简单 奈何血肉满天飞 一个字 爽就完了 另外几个经典镜头致敬了德州电锯、十三号星期五、猛鬼街、闪灵和怪形 还是这种老ip好看 再也不是最后驱魔这种老套路了 一般最后都会介绍是哪种恶魔然后驱魔 本片算是留了悬念 估计还会出鬼玩人轮回,这种老套路百看不厌。
唯一不足的是场景比较单一、光线较暗,道具简陋。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吓人。
虽然叙事流畅但是缺乏节奏感,就是平铺直叙地拍电影,在剧情上也缺乏新意,很多发展都能猜到。
就算恐怖片不注重剧情,也不应该拍的像小学生的流水账日记一样吧。
影片最抓眼球的就是各种粘液浇头,血液飞溅,场景和化妆封面很用心是真的,但是过分强调这类视觉冲击只会让观众觉得恶心而不是恐怖,更像是在掩盖剧情叙事上的无能,就像你盯着答辩看是不会有恐惧感的。
而且里面的各种角色非常扁平,死得莫名其妙,既不会让人同情也无法让人害怕,作为本片最大的反派,妈妈这个角色最让人无语。
一会大杀四方,该杀人的时候又磨磨蹭蹭,你说她弱吧,但谁也打不死,说她强吧,居然能被门挡在外面,被门夹手还知道疼缩回去,最后还被送进绞肉机,而且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曝光在观众视角下的,所以从始至终都不像是一个魔鬼或怪物,更像是一头发疯乱串的愚蠢野猪。
单纯地堆血量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血浆乱飞和恐怖画等号,我建议导游下次拍屠宰场纪录片。
至少那是真的。
【注:字数较多,适合真正喜欢且有鉴赏能力的美国R级恐怖血浆片影迷】在近年来所有老牌IP续作中,《鬼玩人 崛起》是至今为止我最为满意的一部。
它从摄影手法、音乐音效、剧本设计、血浆等各个方面都秉持着这个系列的味道,没有出现让看过前作的观众感到突兀与格格不入的地方。
近年来的老牌IP续作很多都在改变系列的原始观感,而如果成片质量无法令人满意,那么这种偏离优秀的系列前作所定下的基调的行为带来的只会是失败,以及对此IP系列寿命的缩短甚至直接毁灭。
重启版《致命弯道》便是一个例子,新版《德州电锯杀人狂》也差不多是个例子。
而同样是近几年的系列续作,《惊声尖叫5-6》《孤儿怨 首杀》《新猛鬼追魂》等虽说明显有着现代化的新元素质感,成片质量也褒贬不一,但是上述几部作品都没有抛弃前作的观感与基调,这也是在没有信心能够成功的情况下,遵循老版不大肆改革的必要体现。
而《鬼玩人 崛起》与上述IP续作稍微不同的一点是,它从各个方面都让观众感受到了系列的原滋原味,而恰巧《鬼玩人》这个IP的观感是极具代表性且不能够被大肆改动的。
《鬼玩人 崛起》就像提起《死神来了》,观众都会直接明白这个系列必须要有巧妙的“死法”设计,观众就是为了看死法。
而同时,观众心里也会清楚这部电影的配乐和剪辑手法不需要像《电锯惊魂》一样。
看过上述两个IP系列且有恐怖电影鉴赏能力的观众脑中会有这么一个概念——《死神来了》所对应的画面是:物体掉落滑动等产生连锁反应,同时辅以紧张悬疑的背景音乐;《电锯惊魂》所对应的画面是:紧张的倒计时音效、角色紧张的吼叫、快速剪辑与闪回以及特别调动观众情绪的紧张且令人振奋的背景音乐。
而提到《鬼玩人》这个系列,看过前作的你会想到什么?
森林、死亡之书、由远及近的镜头移动、恶魔声音、恶魔从装可怜到气急后爆脏话的模样、电锯、角色自残与杀戮、大量的血浆、诡异不安但又令人振奋的音效与音乐......《鬼玩人 崛起》可以说是继承了以上所有元素,而“森林”这一点的改动可以列到优点之中——在距离上一部10年后的今天,这个系列在想着创新。
本部电影开篇便是熟悉的《鬼玩人》系列经典摄影手法,森林中快速移动的镜头让观众立马进入状态,当角色出现在镜头之后也没有过多啰嗦,紧接着又出现了观众熟悉的“角色发出恶魔声音并做出诡异举动的场景”。
在该部中,被附体角色Jessica用恶魔的声音背对着正常人角色Teresa念出Teresa手中《呼啸山庄》的句子,紧张感直升的Teresa,愈来愈怪异的Jessica,越来越紧张且升至顶点后突然消失的背景音乐——这完全是《鬼玩人》最熟悉的感觉,且这部新作也将片中所有类似桥段完成的非常棒。
再比如本片的妈妈Ellie刚被附体后走进厨房后的场景。
乱扔的鸡蛋,带壳在锅里炒的鸡蛋,紧张的其他角色,没有正常人神情的Ellie平静的说出“我想把你们都切开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做家人”......这种诡异怪诞的场景是该系列的精髓,而三十分钟后进入主题的这一场景,着实能够吸引到观众并开始对后面无比期待。
●
但是在我看来,《鬼玩人 崛起》没有超越2013年的新版《鬼玩人》。
首先是对角色的折磨与杀戮设计上不如2013版,同时紧凑程度和数量上也不及,这一点问题非常严重。
统计一下《鬼玩人 崛起》中对角色的杀戮与折磨都有哪些设计(只记录真正实施且给到镜头的):开篇一瞬间的撕头皮、玻璃捅穿手、啃眼、吃玻璃、削丝模具揦小腿、木棍穿嘴巴、剪刀捅鼻子。
上述便是所有,且全部都是几秒的镜头。
单看这个数据,对于一部R级恐怖片和一部《鬼玩人》系列续作而言就略显单薄了。
而且该片在角色所受折磨设计上有一个严重问题,即没有对同一个角色进行连续折磨的设计,所有角色所受折磨的描写都是开始即结束,且几乎没有创新亮眼的地方。
除了被附体的母亲Ellie之外,每一个角色在死掉之前几乎都没有太过惊艳且连续的杀戮设计。
由此,该片便在2013年版《鬼玩人》的对比下相形见绌。
在2013年版本中,导演将后半部分的节奏把握的特别紧凑,杀戮与折磨手法设计也十分亮眼,且血浆量十足。
拿出来和《鬼玩人 崛起》的“开始即结束”类比的话,13年版本中某一段:被附体角色Olivia在厕所拿玻璃割嘴巴,男二Eric看到,朝后退时滑倒,腰部撞在马桶上接着摔倒在地,接下来Olivia拿带针头的注射器朝他戴眼镜的眼部疯狂打击,后Olivia被Eric打倒,紧接着镜头给了Eric拔出眼窝下面针头的特写,然后Olivia又一次朝他爬来,Eric用马桶碎瓷砖砸死她后此段才结束;再比如另一段,被附体角色Natalie拿着钉枪扫射,眼镜男被射中数钉,男主Davia也被射中几下,而这段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被附体角色Natalie又拿着铁棍抡了Eric很多下,包括手被砸烂的特写,直到David开枪(且是射掉手的血腥设计)后该段才结束该断......明显可以看出,以上都是持续性设计,当观众开始看到折磨角色的场景,期待的会是这种多方面设计的持续性场面,而《鬼玩人崛起》便在此有着严重缺失。
这种没有持续性折磨角色桥段的设计不是什么致命缺点,且本片导演的确成功高质完成了这部作品。
但缺点虽不是致命,却也的确是该片无法忽略的诟病,因为如果编剧在片中设计更多且持续的杀戮场面,那么该片会变的更好,更为优秀。
● 但为什么不是变成系列最好的一部?
或者说超越2013年版本的一部?
答案是因为结局的设计。
想必看过2013年版本的朋友都会感觉到,这个结局虽说血浆量还可以,经典道具电锯的加持也很厉害,但可惜的是,这明显和2013年版本的结局重复。
本片结局女主手拿电锯干掉最终的怪异结合体,同时其被卷入的碎木机更是将血浆量朝上提了一个等级——但是均不及13年版本中一切发生在下“下血雨”条件下的血腥程度。
不过血浆量不能企及不是大问题,但女主手持电锯大锯最终反派这一设计与前作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点实属不该。
13年版本可谓是声名远扬,当时时隔20年的重启电影续作,在新老元素的结合中拍出了下血雨及女主电锯锯反派的震撼结局,从上世纪至今甚至都没有美国恐怖片中有此设定,这至此都足以为整个美国恐怖片行业所赞誉。
而《鬼玩人 崛起》作为又一十年后的续作,不考虑超越前作,却拍出这种致敬与抄袭边界难以捉摸的结局,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好在该片的缺点没有出在致命的地方,导演完美的完成了整部影片,让观众又看到了一部原滋原味的R级《鬼玩人》续作。
同时,1200万美元的投资全球票房已经破亿,这也明确了该片下一部立项的机会十足。
近年来经典IP续作不断出产,有的遗憾收场终结了IP;有的赚钱但丢掉口碑,接着又为赚钱加紧出续集,最后走向终结IP的结局;同时也有的名誉双收......《鬼玩人崛起》有缺点,但也属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续作,佳作值得认可与赞誉,同时期待其下一部作品能够更加完善,质量更高。
●其他:1.该片中去掉了可以拯救被附体人的设定,这一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但这一设定没有影响整部电影剧情进展,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在整个系列上有推翻前作设定的影响,所以不用过多纠结,只是编剧没想加入而已。
2.说一点感性方面的。
我接触欧美R级恐怖血浆片15年,对绝大多数此类影片都已习惯。
但是在《鬼玩人 崛起》观影后我最大的一个感觉竟然是心里很酸,对于该片剧情中受害的这一个家庭。
电影没有过多的刻画这个家庭,但是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便让我看到了他们一家人很相爱的画面。
而最让我想到就心酸的地方是:女主Beth来到姐姐Ellie家,得知Ellie正在经历婚变,但Ellie在困难之时联系Beth两次却都没有任何回复。
而在此设定之下姐姐Ellie也没有怨恨女主Beth,且家庭情况不够富裕的她,依旧让孩子们去买披萨来迎接Beth阿姨并解决当天的晚餐。
家里来客人,让孩子去买披萨,这个普通的家庭接下来所要看到的应该是一家五口人聚餐的场面,结果却是一场腥风血雨后只剩下Beth阿姨及家中最小的女儿的结局。
以上只是感性的心里层面所感,值得存在,但是不会对该剧情设计及编剧有任何贬低侮辱之意,因为深知剧情需要进展,恐怖片剧情必定会有死亡,世间也一定有苦难,美国恐怖电影也必将蓬勃发展。
期待了很久的电影,有点失望。
首先,作为经典的延续品,其实他有点创新,故事的设定不再是林中小屋,而是城市中的一栋居民楼。
但个人觉得这个选位降低了故事的恐怖程度,因为比起陌生的、乌漆抹黑的、危机四伏的丛林,繁华闹市中的大楼的逃生选择有更多,从窗户爬出去就是最好的办法,或者不停地往楼下扔东西引起他人的注意也是很好的办法。
但为了让故事可以继续下去,主角宁愿冲出家门直面恶鬼……这真的让我很无语……其次就是作死情节,恐怖片最讨厌就是有人作死,真的会让人患上厌蠢症……为啥老是要有人作死呢?
我想看到非人为地把恶灵释放,因为这更能造就一种故事人物无辜且可怜的感觉。
而作死的情节会让我希望他们快点挂掉算了……最后,整部片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其血腥程度,还有女鬼选角也很不错,长得很妖媚,很适合扮鬼。
总结,总部片子最出色的地方就是血腥场面+恶鬼的妆容,剧情属实很一般。
血浆量很足 有看出是在致敬闪灵,眼球啃得非常扎实,不拖泥带水地吓人一大跳,还有拽辫子扯掉头皮 擦刀剐肉这种生活化恐怖,导演太懂观众害怕什么了。
鬼是很坏很坏的鬼,怪不得叫鬼“玩”人,附身妈妈跟短发女孩说终于摆脱你们这群小吸血鬼小寄生虫,一遍遍叫妹妹贱货骨肉皮,每句话都往主角一家心窝子扎,怀疑是先把人整崩溃了才方便它附身,也不排除真的只是它的恶趣味。
最后妈妈和孩子们的身体重新成为一个的时候已经被吓麻了,蜘蛛也不怕了 绞肉机也不怕了,一家人被搅碎了彻底无法分开,居然觉得有点温馨。
类型片打拼的是技术指标,指标爆表意味着成本、投入、效果,亦即诚意,亦即票房,亦即一切。
衡量标准野蛮粗暴,古以含金量,今已换算成含枪量,含车量,含腾量……诸如此类。
对于恐怖片,对应的当然是含血量。
作为一个基础指标,含血量早已脱离了盎司的底线,击溃斤两,甩脱公吨,直飙到血流成河,成电梯,成街区……于主创,电影的类型代表了电影表达的惯例,于观众则是电影体验的惯例。
恐怖片的成功就在于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既能认出已经看过的恐怖桥段,又能如期遭遇逼仄空间、阴暗色调、奇人怪事,还能在血浆横迸和器官乱飞的腥风血雨之中寻回经典凶器和死法,而电影的最终的成败取决于细节的逼真程度:比如说这部用电锯锯开大魔头的大结局上,最后一镜的特写镜头上,刀刃居然光洁如新,竟敢不缠满头发!
差评!!
还要看它在满足了观众大爷所有以上的期许之后,有没有搞出点新意思,比如说这部电影创意拿奶酪刨丝器刨人腿,实在是酸爽(054)!
这可真的是玩到头了。
可以说把这个老IP也给直接玩死了。
个人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惜的。
如果说玩拉了《异形》,我们可能会愤怒和惋惜,制片公司甚至会重启,如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系列。
这个IP玩死玩烂了,其实也没啥可惋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来简单剖析一下就明白了。
这个鬼玩人的系列IP,不同于温子仁的恶灵驱魔题材,不同于《电锯惊魂》的物理虐杀题材。
更不同于驱魔人的宗教题材。
要说详细去看的话,这里的鬼大概就是圣经里恶灵的样子。
在电影本身的维度,是无敌的。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死心的旮沓。
无可违逆,不可阻挡。
这个设定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相比温子仁恐怖宇宙就显得单调了很多。
观众没有出口。
完全不必抱有任何希望,因为老版就是人都死了,翻新也不能例外。
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失去兴趣,失去期盼。
那怎么办呢?
导演并没有像普通的翻新IP导演一样,把这个题材重新包装,合理化一下,完善一下。
而是直接耍起了狗驼子。
直接摆烂,无敌的恶灵也怕剪刀,怕火烧,怕枪打。
最后直接变成克苏鲁了。
还是肉的克苏鲁。
彻头彻尾的不堪一击了。
各种致敬填满,应有尽有的表象之下,显示出导演本人对这个设定的无感。
他自己都没拿这个设定当回事,我们就更不用在乎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导演,老版本身就是一个死旮沓的设定,要负一半的责任。
加上导演的没有兴趣,不想深挖,又占了一半。
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缝合怪。
导演本人也完全没有任何诉求和表达。
干脆一摆烂,我就致敬好了。
这下思路一打开,就更无下限了。
全面致敬一遍。
只许你说你不看,不许你说他没有。
最后,总的来说,看着玩吧,认真你就输了。
三十多了,我才有意识开始劝老妈,母亲是可以生孩子气的,也没必要每次都原谅孩子,孩子占用了母亲的人生,母亲为了某天注定离开的孩子,慢慢失去了自己的轨迹,无私奉献不值得歌颂,单方面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扭曲的,只有双方都懂事了,日子才能更长久。
这些跟我妈说的话,被具象成一个恐怖片,看着真的有爽到。
一个妈妈被三个孩子拖累一生,离婚时求助的亲妹也只有在意外怀孕的时候才想到她姐,当妈注定就是个工具人吗?
看这个痛苦的妈妈,被魔鬼附体以后,把辜负她的孩子和妹妹一个个都虐杀掉,真的很解气。
我们对妈妈这个角色赋予了无限的美好,所以就强加了无限的期待。
然而妈妈也只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
还以为本片导演是女性,看完是男的,跟我一样。
朋友说他支持女权主义,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机会。
我说,这些观点都在强化男强女弱。
什么时候,一个下班后,让孩子在冰箱随便吃点,自己高高兴兴的在外面喝酒吹牛,啤酒肚超级大,脑袋聪明绝顶,陪公司客户谈下大单的女性形象,我们发自内心的佩服她有本事,就像佩服这种形象的男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们就真正的男女平等了。
妈妈可以恨自己的孩子吗?
《鬼玩人崛起》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前面撕头皮不要太爽,可惜后面倒是有点俗套了,你说是生化危机我都信,当然血浆是绝对足够的,最后电锯和榨汁机也是蛮嗨的。。。🤪全世界的熊孩子都一样,不作死就不会死。PS:牧师但凡把警告放前面就没那么多事,我都怀疑这是故意的。。。╮(╯▽╰)╭
人不能理解鬼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路径,正如我这样的观众不能明白导演。。。所以看完别问为什么。。。洗洗睡。。。
别再毁经典了
吱哇乱叫,血浆横飞。故事叙述很弱,也无更多悬念。此种恐怖片爽则爽矣,却难吸引人。
没想象的那么好看,不过感觉还不错,还是那个熟悉的感觉。有点《鬼玩人》+《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既视感,够血腥,够邪恶。作为向经典致敬的片子,够有诚意了。
开局就先来个撕头皮,简直不要太爽。我以前总是对这些招惹鬼神触犯禁忌的人感到厌恶,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想开了很多,他们不作死那我看什么😁
几乎没有情节可言,各种鬼上身把人变污秽以及鬼攻击人的影像冲击。所以视觉上很人让人不适但谈不上很恐怖。
古老的B级血浆片杀回来了。
不好看啊,鬼玩人曾经多好看啊,我看的时候年龄才个位数,现在二十多岁了,那些画面还是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个上锁的地下室。但dead by dawn,鬼说这个的时候,很后朋克,性感的我颅内高潮。
3.5星。新世纪后的鬼玩人系列已经彻底基因变异成血腥惊悚向,而这次的场景也终于不再聚焦到深山老林,地图更换成了即将拆迁的公寓,树枝自然也被电线给替代,只是依靠女性附体的设定相同,不过恶魔的技能树上额外点了爬墙、漂浮、合体变身,还增加了剩下肉渣也可以不死的设定,战力提升不止一个档次,同时还给影片头尾呼应埋下伏笔,反观人类这边神器有且只有靠路边捡来的电锯,这玩意轻轻一拉就能满足carry全场的幻想~不过受害者从作死团换成无辜一家让其背上道德包袱,热心帮忙的邻居小哥是倒了大霉,好在导演唯一的温柔留给了最可爱的小女儿~
直给,不好玩;爱好者肯定会喜欢
属于是越看越精彩,alyssa sutherland可以继承新恐怖片女王的名号
血腥量爆表,鬼玩人还是人杀鬼,看着都非常的痛。几乎都是发生在一个密闭空间内,鬼不是很强,也没有用全力,突出的就是一个玩。
无聊的血浆片,这个系列还是最喜欢第三部《人玩鬼》
生猛小姨和疯批妈,超级无敌他妈bloody,组合体真的很变态,真的很解压 好看,爱看
2.5;有点蠢
血浆多是挺多,但好像没有规律,这个系列的特色就在于鬼玩起人来不用遵循任何规律?
这熊孩子剧本有点。。。整体还不如13版
番茄酱大促销系列,延续了老系列标志性邪书召唤和电锯,非常OG的视听技巧,四平八稳,但也了无新意(缝合怪算半个)
平庸到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