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源代码

Source Code,启动原始码(台),危机解密(港)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维拉·法米加,米歇尔·莫纳汉,杰弗里·怀特,拉塞尔·皮特斯,詹姆斯·A·伍兹,迈克尔·阿登,乔·柯布登 ,卡斯·安瓦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1

《源代码》剧照

源代码 剧照 NO.1源代码 剧照 NO.2源代码 剧照 NO.3源代码 剧照 NO.4源代码 剧照 NO.5源代码 剧照 NO.6源代码 剧照 NO.13源代码 剧照 NO.14源代码 剧照 NO.15源代码 剧照 NO.16源代码 剧照 NO.17源代码 剧照 NO.18源代码 剧照 NO.19源代码 剧照 NO.20

《源代码》剧情介绍

源代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科特史蒂文斯上尉(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而他的身边坐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克里斯蒂安(米歇尔·莫娜汉 Michelle Monaghan 饰)正在与自己讲话。科尔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辆车上,而且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存在,正当他迷惑不解的时候,列车上忽然发生爆炸…… 科特又一次惊醒,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闭的太空仓里,有一位女军官古德温(维拉·法米加 Vera Farmiga 饰)正在通过视频和自己对话,并要求自己报告列车上发生的事情。一头雾水的科特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他又一次被送上那辆列车。这次之后,科特终于明白自己在执行一件任务,负责调查芝加哥火车爆炸案找到恐怖份子并查出他的下一个目标。科特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辆高速列车,每次只有八分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品芝麻官再过把瘾Okura~难解事件搜查~异界之门我的神使大人新冠时期的爱情爱我就陪我看电影致命录像带23八重之樱月球天堂bilibili夏日毕业歌会2022双世白蛇西安事变不讨好的勇气银河英雄传说外传第三次提亚马特会战有生之年潜艇总动员:环游地球80天生死边沿古惑丑拍档紫川第二季校园恰恰恰燕云台为了女儿,我说不定连魔王都能干掉。疯狂邮轮地狱来的女人海猫鸣泣之时银色薄雾电击少女阿凡达灵魂2死亡高潮

《源代码》长篇影评

 1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有没有想过,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在这个世界上,你只剩一段残肢,和一缕无处安放的执念与意识,而这样的你,依靠着亡灵死前八分钟的记忆,成为源代码,在这短短八分钟里,穿梭和成长,体会和懂得。

    吉伦哈尔还是一如断背山里一样的迷人,却已然成为了满脸胡渣暴戾悲哀迷茫而又感性而富于幻想的斯蒂文上尉,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列疾驶之中的列车上,对面坐着的克里斯汀娜似乎对他很熟悉。

而他变成了另一个人,就在斯蒂文准备找出事件的真相的时候,大爆炸发生,一切都灰飞烟灭。

斯蒂文每一次回到这列行驶的车厢,都是不一样的感受,从最初的抗拒排斥,到最后渴望握紧可得的幸福,无憾地死去。

源代码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许就在于环环相扣的紧凑情节,以及对人性毫无遮掩的思索和步步紧逼的扣问,一个不善交流的儿子与年迈父亲的感情,军人的信仰与忠诚以及不断对于我是谁,谁创造了我,谁决定了我的追问。

   哲学上来说,人所能拥有的全部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

从这一方面来讲,斯蒂文上尉至少拥有了选择死亡的自由,即便这个选择给他带来了如此不同的结局。

斯蒂文最终活在了这个由他改变了结局的列车和世界,片中斯蒂文多次地回到爆炸前的八分钟,给列车上的人,以及这个女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未来和结局,创造源代码的博士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虚幻,而最后上尉却真的生活于那个本应是虚幻的世界,这是否说明,对于那些我们否认的梦境和幻想,他们曾经真实地存在 你是否想过,在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我,一样相貌与性格,却从某一个转折点开始,与我拥有了不同的人生和结局,如是,我也只是想告诉你:everything will gonna be ok。

    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或许都已是一个不同的自己,而我也只是想好好生活。

 2 ) 源代码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想了一下,源代码的剧情大致上可以用如下代码表示#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World;struct Person{ std::vector m_Memories; std::string m_Name; World *m_pWorld = nullptr; Person(const std::string &name) : m_Name(name) {}};int g_TrainThreadInited = 0;int g_TrainThreadCrashed = 0;int g_TryTimes = 0;Person g_p1("Stevens"), g_p2("Sean");struct World{ Person *m_pMainCharacter = nullptr; World(Person *character) : m_pMainCharacter(character) {} void SadStory() { cout << "Boom !" << endl; } void HappyStory() { cout << "Mua !" << endl; }};void TrainThread(World *pWorld){ try { if (g_TryTimes < 8) { pWorld->SadStory(); ++g_TryTimes; throw std::exception("Boom !"); } else pWorld->HappyStory(); } catch (std::exception &e) { pWorld->m_pMainCharacter->m_Memories.push_back(e.what()); g_TrainThreadCrashed = 1; }}int main(){ std::shared_ptr threadptr; for (;;) { if (!g_TrainThreadInited || g_TrainThreadCrashed) { World w(&g_p2); g_p1.m_pWorld = &w; w.m_pMainCharacter = &g_p1; threadptr.reset(new thread (TrainThread, &w)); threadptr->detach(); if (!g_TrainThreadInited) g_TrainThreadInited = 1; if (g_TrainThreadCrashed) g_TrainThreadCrashed = 0; } } return 0;}

 3 ) 邓肯·琼斯的时间游戏

“你在等一列火车,火车会带你去很远的地方,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但不能确定火车将带你去向何方,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如同《武侠》会让人想起《剑雨》,《源代码》一出现,许多人就惊呼它跟《盗梦空间》有相似之处。

除了点题的火车和苦命的爱情,两部电影都在跟时间赛跑。

《盗梦空间》拆成了几层梦境,而《源代码》则让杰克不停挂掉。

《盗梦空间》不允许失败,上一层失败了只能再往下一层,而《源代码》是屡败屡试,折磨人的神经跟意志。

先不说紧迫感,为了让观众喜欢上这个痛苦故事,邓肯·琼斯特地加上了一个温情结局,争议便随之而来。

作为一部硬科幻(Hard SF,相对于软科幻,强调作品中科学细节和科学细节的合理性),《源代码》却很容易让观众看出硬伤。

电影的源头是源代码技术的利用,也就是数据源模拟世界,不断重现那致命的八分钟。

先不说上尉如何调动其他人的记忆,甚至于脱离了火车这一载体。

越到后面,影片越来越偏向于制造一个完美的平行世界。

而在此之前,有多个平行世界被强行中止——即上尉死去或者八分钟结束。

当上尉成功解除爆炸危机,八分钟一过,古德温关闭了生命系统。

如果服从硬科幻的设定,此时,那个销魂的、被定格的吻一结束,火车里的上尉便会魂飞魄散。

结果,《源代码》给出了不可思议的结局,上尉的人格思想依然植入在历史老师身上。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果千禧蛋前的场景是真实的,古德温收到短信也是真实的,那么在火车爆炸案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上尉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呢,答案就是一个平行世界已经被打开。

显然在这里,《源代码》的设定发生了改变,它从一个严肃的、基于科学理论的科幻话题,突然跳跃到了一个what if的文艺片抉择。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如果有另一种结局可能……关于抢搭火车的编剧路数,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在《机遇之歌》里就给出了三种答案。

人们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部软得不能再软的科幻,近乎在探讨人的命运本身罢了。

由于电影本质上就是造假魔术,无论借助文本还是剪辑,电影导演都可以肆意地进行时间游戏。

后来,德国的汤姆·提克威致敬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拍出了更加通俗流行的《罗拉快跑》。

被忽视的细节引发了蝴蝶效应,它们不断改变着人物的命运。

一直到2009年比利时的《无名先生》,从信鸽迷乱到蝴蝶效应,从耗散理论到平行世界,从单向时间到多维空间,从宇宙的膨胀、塌缩和混沌到一个人的命运、家庭和爱情,文艺片导演总是千方百计去折磨剧中人物,最后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很难完美,以说明人之一生,何等艰难。

与欧洲人不同,在好莱坞,经典的《回到未来》系列,引发热议、多结局的《蝴蝶效应》,它们都会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人物千方百计想去改变或者扭转某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所有这些想要改变那起事件的条件,恰恰又会制造出难以控制的一些后果。

最终结局便是,原先的东西无可避免会发生,再不然,不计后果的盲动会引发灾难性的报复。

《源代码》的起止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早些年的《时间机器》和《时空线索》,它们同样是回到过去某一段时间,试图挽回已然发生的事实,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宣扬美式的核心价值观。

然而,后两部电影会牺牲一些东西,避免出现两个主人公,以免太过跳跃,产生平行世界,毕竟影片故事还是架构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而不是架空了事,听之任之。

但《源代码》给出了一个大团圆,所有人都很好。

严格说来,《源代码》和导演前作《月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硬科幻。

场景选择上多有一系列的封闭空间,节约制作成本。

尽管喜好研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然而邓肯·琼斯并没有在科幻点上太过深入,他浅尝即止。

表现在《源代码》里,所谓的数据源模拟世界也是一笔带过,没人知道上尉和历史老师怎么完成对接,然后杰克开始了疯狂的穿越,像愤怒的小鸟一样,一次次被发射弹出。

作为创作者,邓肯·琼斯是聪明的,他用较少的钱完成了科幻题材,对科幻迷来说,邓肯·琼斯又是偷懒的,他拿了概念,却表现得缺乏技术含量,甚至还出现了剧情的大漏洞,世界观出了问题。

且不提《死亡幻觉》,《源代码》的结局问题在2009年的《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能找到答案,这部英国出产的小成本硬科幻拍得很精,而且剧中人物便是科幻迷,酷爱研究时间旅行,绝对的技术宅。

与之相比,《源代码》的优势也特别明显,它是设定硬,但故事软。

影片故事被浇注了男女的爱情、父子的亲情以及其他东西,包括闪现的幻觉记忆(Deja-vu),通俗易懂。

也难怪有人说,当许多小年轻为什么是真正的摇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却忽视了,由于时代的不同,摇滚永远不可能是同一样东西。

至于什么是科幻片,当阿罗诺夫斯基的《珍爱泉源》都带着科幻色彩出现,这年头,披科幻外衣的科幻片实在太多了点。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它会同时兼有软与硬的特征,虽说这么做好像是降了格调,但无形中又让普通观众多了探讨问题的可能,走近了科幻本身。

邓肯·琼斯没有创造一个新天地,他只是小修小补,无意中还被看出了身手破绽。

那么,热量过剩的情感和冰冷有余的科幻是否真有冲突?

有评论人士大度地说,一部科幻片能带给观众精微冷静的思考,让观众被故事所震撼,而不是诧然失笑,那么无论是软还是硬,它都应该就是成功的,自有其价值所在。

且先不说《源代码》将来能有何等位次,至少,它的制作模式让好莱坞看到了新的希望。

【外滩画报】(感谢马达、桃姐、罗棱……等朋友)

 4 ) 8分钟改变世界

柳文杨的经典短篇《一日囚》里的男主人公被判了无期徒刑,但是他的无期徒刑非常特殊——永远活在同一天里。

每天早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全天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

因为是不断重复的一天,所以他无比的厌倦。

对他而言,那一天没有任何惊喜或意外,他洞察那个世界里的一切,但是什么都不能改变。

《源代码》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有趣。

男主人公要在8分钟的时间里找出嫌疑犯,当8分钟时间结束的时候,火车会爆炸,他会被拉回现实里。

当然,失败之后他可以再来一次,但是他拥有的次数并不多,现实里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他的身心也经受着折磨。

第一个8分钟结束的时候,他精神恍惚;第二个8分钟,他开始入戏;第三个八分钟,他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第四个8分钟,他做事更加激进且有效……他的风格从温和走向激进,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达成目标,他不得不这样做。

他从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寻找信息,总结积累经验,直到最终查出凶手。

他犯了很多错,但他可以“再来一次”,于是他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

有些想法很难用描写现实的影片来表述,于是科幻成为较好的表现形式。

这部电影亦是。

它的思想意义超脱于剧情,不断重复发生的8分钟的故事,讨论的是一个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到底能做什么事情。

答案是只要尝试的次数足够多,他能做成任何事。

在影片中的第二个8分钟里,观众就能够注意到那个忘记钱包的男子。

但是主人公没有发现,因为别的吸引了他。

他急于达成目标,因此忽视了别的线索。

事实上他几次极端的误解别人,采用直线型的思维——这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在信息不全面、不冷静时都会采用的思维方式。

最后的一个8分钟,是颠覆性的。

古德温违背上级的命令,展示的人性之美,而导演为我们安排的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出现,即平行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炸弹没有爆炸。

男主角回到车上之后,迅速抓住了嫌犯,然后从容的给父亲打了电话,之后与克里斯蒂安表白。

他没有浪费8分钟里的分秒时间,因为在回到火车上之前就想好要如何做。

时间定格的画面是整部电影最美的部分,每个人都在笑——男主角用100美元跟喜剧演员打赌,喜剧演员使每个人开怀大笑。

画面定格在影片里很常见,但在这部电影里带给人的感觉意义非凡。

--分割线--这部电影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男主角在第二个8分钟,注意到了把钱包忘在车上的男子,他有可能将他抓住——依靠运气。

但影片没有做这样的安排。

而是让他不断的失败,从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更多的信息,然后一步步接近真相。

男主人公是一名上尉,智慧与英勇并存。

我们说这样的一个人,在执行任务时都需要借助运气来成功,可见把事情做成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而不断的尝试能够为他积累更多的资本,最终找出嫌犯就是顺理成章。

很简单的道理,但通过这部电影的展示,却显得非常深刻。

这部电影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感受——好电影的标杆即是如此。

最后一次回到火车上,男主角向人们传达的是:无论是在早晨的床上,还是在行进的火车里,当一个人醒过来的时候,如果他很清楚自己在接下来的8分钟里将要做什么,那么他必然是幸福无比的。

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改变一切的能力。

这部电影表演很精彩,剧情很紧张,画面惨白而美丽,属最佳影片之列。

.

 5 ) 杀死你自己

评价诺兰的《致命魔术》时,朋友说,我们每天都在杀死自己。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机器。

借助这些机器,人类的活动领域大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他们的血液为之沸腾,灵魂也在发狂,进而开始了自相残杀,引发残酷的世界大战。

在这些机器当中,有一种机器还存在于科幻小说当中,尚未出现,那就是神奇不已的时光机。

没有人知道,它一旦出现,人类的世界会产生何等的疯狂。

扯这些闲话的原因有俩,一是《源代码》很像《盗梦空间》的时间游戏,邓肯·琼斯也被认为是宜家版的诺兰,简单实用。

尽管博士跟上尉解释说,源代码不是时间旅行,它是时空复制。

然而从不受严格控制的八分钟时间入手,博士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更何况,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尉活了下来。

所以,源代码系统能大能小,片中没有详细阐释的,但它实际上就是一台时光机器。

二是在《致命魔术》里扮演特斯拉的大卫·鲍伊,他发明了复制机,把电影引到了软科幻的解读方向。

很凑巧,邓肯·琼斯又是大卫·鲍伊的儿子。

自从出道后,他一直在拍摄低成本的科幻片。

对痴迷科幻的观众来说,《源代码》只能说是又软又硬。

它借助了硬科幻的外壳,却又在讲一些男女爱情和美式英雄主义,主旋律、大团圆,众人积极向上。

影片一边误导观众,令他们的想象始终停留在现实世界。

另一边,它其实暗中开启了多个平行世界,只不过由于上尉一次次死去,它们跟着陆续消亡。

从故事完整和遵守定律的角度上讲,《源代码》的技术性不如《死亡幻觉》,也不如那部技术宅自己拍摄、自己演出的小成本科幻片:《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

毕竟无论怎么个解释法,《源代码》始终没有回应平行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扰动。

现实世界的上尉已经死了,他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这必然会造成一些悖论:比如可怜的历史老师哪去了?

更何况,现实世界的源代码系统获得了成功,那么,它必然会影响到平行世界。

对于这些后续问题,邓肯·琼斯把它们统统省略掉了,见好就收。

在制作人看来,《源代码》的好是成本小,制作模式新颖,口碑强劲。

如同一个人演戏的寂寞《月球》,《源代码》的钱就花在了爆炸特效上,其他东西就是封闭的列车车厢、太空舱和操作室,一些外景重复出现,实在太省钱了点。

在观众看来,《源代码》的好是抛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所有人都想再活一次,甚至多活上几次。

《源代码》没有提出命定理论,它只是利用了即视性幻觉,证明缘分很神奇。

尽管火车上的爱情邂逅很老套,然而这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电影还展示了隐藏的时光机。

当然,《源代码》不只有美好和俗套,当上尉的真实躯体暴露在银幕上,所有人都会有一种不适感。

肉体消亡、精神永生,这种处理,隐约还是让人想到了《月球》。

那些不断被杀死的复制人,它们跟《致命魔术》的结局真是太相似了。

杀死了自己的人类,他们该如何把故事延续下去?

寻求化身、寻找寄主还是接受死亡?

《源代码》延续了电影主题的探索,又摸索着科学的某种可能。

【玩家惠 专栏】

 6 ) 见证神作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电影,但是一部电影要达到“神作”的水平,是非常非常难的。

我第一次看源代码,是看的非常非常差质量的枪版,看的时候还没有字幕,看完以后我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

时隔一年,看到环形使者这个半杯具电影,决定来补写影评以表敬意。

我仅说科幻电影,在源代码之前,我眼中的科幻神作只有一部,就是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的“神”,是从里昂在那个灰暗的火车站遇见“火车男”和“天气男”的那一刻开始的。

不知道真正明白黑客帝国故事结构的有几人,黑客帝国从来没有所谓的“觉醒”,只是有两个虚拟世界,一个是90年代,一个是虚拟未来的地下城。

这点睛之笔解释了黑客帝国之前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将整个故事架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比源代码同时期的“盗梦空间”,盗梦空间的科幻只是简单的梦中梦而已,除了特效比较牛,完全是小儿科级别的科幻言归正传源代码在科幻领域可谓是野心勃勃。

它触及了两个哲学层面的“终极问题”,一个是“意识能否脱离肉体”另一个是“时光倒退的因果逻辑”这两个东西敢玩的人不多,因为玩砸了,片子就是“灾难片”首先是”意识”。

我们对于“自我意识”既熟悉也不熟悉。

熟悉的是我们每天都从我们这具身体当中醒来,看世界,与世界互动,意识的存在是这么理所当然。

不熟悉的是,有这么多能承载意识的身体,为什么我的意识只能在我自己的身体上存在?

是什么让这种“绑定”如此牢不可破?

而更让我们好奇和恐怖的是,如果我们死了,意识会去哪?

主角坐在一辆火车上,眼前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女友,主角是一个刚从战场回来的士兵,他没有女友,这个身体不是他自己的。

一个典型的小成本穿越科幻开场。

然后,火车爆炸,主角死了。

主角并没有真的死,主角在一个更奇怪的,类似外星飞行器的东西里醒来了。

一个军官形象的女性跟主角联络,并告诉他了“源代码计划”和他的使命,就是找到引爆火车的罪犯。

这就自然地引出了“时间倒流”原来,军方发明了一种设备,可以根据一定的初始条件,局部模拟并反退历史,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时光倒流,只是一种所谓的虚拟现实,只不过虚拟的是历史真实发生的现实。

因为恐怖分子炸了一辆火车,并扬言要进而炸掉整个城市,而军方为了找到恐怖分子是谁,就利用这套系统,从火车爆炸开始,反推了8分钟历史,并送主角的意识到这个虚拟实景中,让主角去调查出凶手。

主角对这个解释嗤之以鼻,因为那个所谓的虚拟现实实在过于真实,他怀着一颗很朴素的心,就是想拯救火车上的人不死,他坚信,军方肯定对他隐瞒的情报,这根本不是什么虚拟现实,而是真真切切的时光倒流。

但作为一个科幻迷,时光倒流这种扯淡的事情,必然牵扯到祖父悖论,所有观众都在等着导演玩砸。

这个时候一个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主角的真实身份。

主角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死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自己是一直在濒死状态。

这使得他的意识与其他人相比,更适合这种虚拟(穿越),主角现在更加不相信军方了,其实最理所当然的地方就是,每次模拟,主角都会在8分钟后被炸死,死后,就会回到模拟仓,并进行下一次模拟。

但如果不死呢?

如果在那个虚拟现实中,主角没有死,8分钟过后,这个世界会如何?

主角想知道,观众也想知道。

导演当然可以回避去说这个事情,他可以暧昧地说,主角成功地找到了那个恐怖分子,然后阻止了恐怖分子的进一步计划。

但已经爆了的火车还是爆了,主角又要作为这种”时空调查员“继续为军方破解更多这类事件。

如果这样安排,这个片子就永远不会成为神作,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片子直面挑战,硬生生扛下了解释这个问题的重担。

神作诞生了终于在一次虚拟中,主角虽然没能阻止爆炸,但是却探查到了那个更大炸弹的位置。

源代码计划成功了,整个研究机构都在庆祝胜利。

军方承诺主角,这次成功后,就让他平静地死去,不在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半身人“。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谎言,因为这么nb的资源怎么能轻易放弃?

主角最后恳求女军官,让他再进行一次源代码运行。

他想试试在那个世界里把所有的爆炸都阻止。

女军官也良心发现,同意在最后这次模拟后,帮他“拔管子”。

主角在最后一次模拟时,阻止了所有可能的爆炸,给老爸打了电话,并吻了已经认识了无数个”8分钟“的女友。

最后模拟时间到了,在培养皿外的女军官拔了插头,而虚拟世界,却继续运行了下去。

这剧情太狗血了吧。

”狗血么?

“其实一点也不狗血。

在黑客帝国中,里昂最后双目失明,但竟然还能看到世界。

这个狗血的情节,观众可以理解为原来只在虚拟世界中是超人的里昂太猛,以至于在现实世界中也成为超人了。

当然更可以根据”剃刀原理“认为,男主从来就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呆过,他能盲目情况下看到世界,只是因为他在另一个虚拟世界中再度觉醒了而已。

回到源代码,单凭几台电脑,就能演算出那么真实的世界模型么?

另外,每次主角在进入虚拟世界,退出虚拟世界的时候,会经历一大堆”回闪“,许多次”回闪“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金属球的画面。

而这个画面,恰好是剧终的时候,女主男主手牵手欣赏的那个大雕塑。

这就暗示了,这一切其实早就注定,而主角的意识,只是一个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游魂而已。

在给3维的宇宙加了一个时间维度的时候,我们只想过在这个时间轴上做轴向的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回到过去或者去未来)。

但这是有bug的,也就是祖父悖论。

硬科幻不该有这样的悖论,宇宙学也从来没说时间必须只有一个维度,时间如果不止一个维度呢?

说明白点,在宇宙中,事物一次可以不止做出一个选择,实际上任何事件都可以产生多个选择,并发展出不同分支。

这些时间是平行的。

片子一直在暗示,其实主角所经历的那些,并非虚拟。

但同样也不是时光倒退。

只可能是平行跳跃。

濒死的主角的意识,加上巨型机对于状态的高度还原,打开了一个多重宇宙之间的通道,主角借由这个通道,进入了其他宇宙中,经历那个宇宙里不同的选择。

一部合情合理的科幻片,从头到尾都让人惊喜连连。

加上各种绝美的镜头。

就如同一个精湛的工艺品,任何更多的雕琢都是多余的。

 7 ) 影片情节再现,难点解释(全剧剧透,渗入!)

备注:因为看的是英文,所以情节可能在细节上有所出入。

部分情节仅仅是笔者的个人理解,如有纰漏,敬请更正。

注意,此文是全剧剧透!

而且听说有可能在中国上映,所以没有看的朋友渗入!

-Colter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一趟驶向芝加哥的火车上,他的对面是一个陌生的黑色长发女子,身着一席蓝色的连衣裙,‘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Colter觉得仿佛又坠入了另外一个梦境中,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他只记得自己是美国空军的一名飞行员,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然后......飞机坠毁了。

从这名叫做Christina从女子的口中,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Sean,历史教师。

他惊恐的来到列车中的卫生间,小心翼翼的向镜子望去,那分明是另外一张脸!

就在他和Christina为自己身份争执的时候,列车与一列油罐车错过,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列车爆炸了,引燃了旁边的油罐车,整个列车陷入了一片火海。

Colter脑中闪现出支离破碎的片段,然后,他发现自己被绑在一个冷冰冰的舱室中,他的眼前是一个显示屏,屏中是一个身着军装的金发女子。

“我是Goodwin。

收到请回复。

”"我现在在是哪里?"“我们会稍后给你解释,你需要进入之前的片段,找到爆炸犯。

”又是一段支离破碎的闪回,过后,Colter发现自己再一次进入那个梦境,‘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Christina重复着同样的话,列车员,滑稽演员的乘客,背包的学生,一切情节都再次重演。

随着又一次爆炸,Colter脱离了这个片段,又一次回到了密闭的舱室里。

同样的情节,一次次的重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需要解释,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时,从屏幕中插入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络腮胡男子,虽然他未着军装,但显然是军方的技术专家。

“在人脑中有一段叫做源代码的记忆区间,可以保存大约8分钟的记忆片段。

’“今天早晨,在一列开往芝加哥的列车上,发生了一次爆炸,整个列车的人都遇难了。

”"于是我们提取了遇难者的脑碎片中的记忆,并用此重建了爆炸发生之间的情节”“我们把这段情节注入你的记忆中,想让你找出肇事者”。

“那我是不是已经死了?!

”Colter问到。

“你在执行一次在阿富汗的飞行任务中,飞机受袭坠毁了。

现在你只有部分大脑存活着。

”“那这个舱室是?

”“那也是我们在你记忆中构建的场景。

“Colter彻底崩溃了。

“那既然爆炸已经发生了,你们找到他有什么用呢?

”“因为他还对芝加哥市谋划着更大的爆炸,而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他。

”“你的努力,将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在一次一次的场景的往返中,Colter找到了那个爆炸犯,并告诉了军方所有的信息。

现实中,爆炸犯开着一辆载满炸弹的白色客车,在高速公路的关卡被拦截了下来。

“Colter,你拯救了千万人的性命!

”在屏幕的那头,Goodwin喜不自禁的说到。

与此同时,军方的人开始了庆功。

“但我已经死了不是吗?

” “Goodwin,我想以士兵的身份,向同为士兵的你请求一件事。

” Colter说。

Goodwin支开了自己的同事。

“我想请你拔掉我身上的生命维持系统,让我永远的活在源代码的世界中。

”面对道德和军令之间的冲突,煎熬之中,Goodwin选择了道德。

她偷偷的潜入了放置Colter躯体的储藏室,打开了冰冷的贮藏柜。

柜中,Colter赤裸着上身,紧密着双眼,安详的趟着。

电线像蠕动的虫子般插进Colter的脑子里,他的嘴在抽搐着,他的下半身...已经被截肢了!

Goodwin摁下了关闭生命维持系统的按钮。

在另一个世界中。。。

Colter找到了爆炸犯,把他拷在了列车的扶手上,他用手机把消息发送给了Goodwin(在这个世界的Goodwin,不是之前那个),并通知了警方。

爆炸被制止了。

“你好像和以前不同了。

”Christina说。

“是吗。

我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了!

” Colter说。

对,他不是Colter了,他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是,历史教师,Sean。

“我更喜欢现在的你。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世界只剩下最后几分钟,你会做什么。

” Colter问到。

Colter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如果这只是一个虚拟的程序世界,那么在8分钟之后,所有的情节将戛然而止。

Christina愕然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Colter,凑上去,轻轻的吻了她。

时间定格在了这八分钟的最后一秒。。。。。。。。

列车开始晃动,Colter发现时间并没有停止,而他的手表开始继续走动。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了。

每一段源代码,都将衍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Goodwin收到了Colter,噢不,Sean的短信。

她疑惑的看了看贮藏柜里的Colter。

然后,匆忙的去报告警方,原来警方已经先她一步,逮到了爆炸犯。

“看来已经没有使用源代码计划的必要了。

”这个世界的络腮胡技术总监说到。

这这个世界里,Sean延续着Colter的记忆,牵着女友Christina的手,走进了芝加哥明媚的阳光里。

1。

为什么主角找出爆炸犯,可以阻止爆炸,爆炸不是已经发生了吗?

是的,爆炸已经发生了,这是现实世界的事实。

主角在源代码世界找出爆炸犯,是为了阻止他在现实世界谋划出更大的爆炸。

因为源代码世界和现实世界爆炸犯的身份是相同的。

2。

为什么可以肯定每一段源代码都会延伸出一个平行世界?

两个原因:1)主角每次进入源代码世界,都会遇到些许不同的情节。

有一个乘客把咖啡滴到他鞋上,第一次Christina没有帮他擦,第二次却拿出一张纸巾。

这表示源代码世界并不是固定的代码而已,而是延伸出的一个平行世界。

2)每次主角从源代码中回到舱门中,都是死亡做为结局的。

而不是八分钟后从源代码世界凭空消失。

有一段他和Christina从火车上下来,追踪一个嫌疑犯,结果不下心坠下月台,被呼啸而来的火车轧过,而回到了舱门中。

如果他没有被火车轧死,他将会和Christina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不会回来了,除非死亡。

所以,有人说“要是在最后一吻打住,那就完美了。

”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前面的暗示已经决定了剧情的走向。

3。

最后结局的时候,主角在另一个世界给Goodwin发的短信,为什么现实中的Goodwin会收到?

那不是现实中的Goodwin,那只是在爆炸没有发生的平行源代码世界的Goodwin。

如有纰漏,敬请更正。

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留言提出、交流。

 8 ) 一家之见:《源代码》不如《月球》的原因

看完之后有点失落。

第一感觉是并没有月球好。

简单说说三个大问题。

一,创意。

虽然演员的表演、故事流畅性和配乐等等都很到位,但作为一部科幻片,其中的核心构思,对早已看过N多时空旅行题材作品的科幻迷来说真不怎么样。

回到过去,改变某些关键事件,就创造出了另一个所谓的“全新世界”,说白了就是早已用烂的平行宇宙论。

当然,关于时间的科幻创意早已被挖掘殆尽,要再出什么特别新奇的点子也实在为难人。

但是,类似题材的《无姓之人》却能做到看起来更加新奇——倒不是点子本身的新奇,而是导演通过亦真亦幻的镜头和复杂的叙事方式,把几种不同的人生路线穿插在一起,立刻使本来已经滥俗化的时间旅行小把戏变得立体化了,更加丰满曲折了。

这便是接下来要说的结构上的问题。

二,结构。

《源代码》全片主要呈现剧情的形式就是同样的8分钟里主角做出的不同选择。

在我看来,《月球》其实也是类似的叙事框架,但在《月球》里故事的重点基本只集中在两个人和一台机器身上,虽然前前后后许多个克隆人相似的命运在该片的世界观里已经上演多次,但那是在背景中,并没有放到台前来演。

这样只把全片的关注点集中在某一次具体的人物经历上,就能把剧情和角色形象塑造得更加到位更加深入了。

有人会说,《源代码》故事的大前提本来就是在8分钟之内找到变量,解决危机啊。

这是没错,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已经限定死了的难以改变的大前提,整部影片看起来就有些臃肿,不够精炼。

虽然每次的8分钟都有很多不一样,但却没有哪一次是刻画得特别深入、细致的。

三,情感。

在我看来,牛逼的电影往往是属于这两种情况:所有的细节都只为支撑唯一一个或少数几个确定无疑的最高主题;无数的细节体现出了无数种可能,使影片成为了无比耐人寻味、可以用无数种方式解读的主体。

前者可以参考《千钧一发》《肖申克的救赎》,后者可以参考《黑客帝国》《三个白痴》等等。

《月球》在角色情感的处理上高于《源代码》的原因正在于,有很多的细节和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体现人性的挣扎、人物的痛苦和情感的纽带。

比如主角的幻觉、视频通话、机器简单却真诚的表情、两个克隆人的互动……而在《源代码》里,诠释人物情感的关键细节有哪些呢?

那位女警官的纠结可以忽略了,到头来她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成全男主角而已,而且影片并没有给出足够的角色动机,让观众觉得女警做出这样的决定很重要、很挣扎。

剩下的切入点其实就两个:男主角与火车上的女子相恋,男主角与父亲的羁绊。

前者的处理实在是乏善可陈,只是因为男主角恰好被转移到女子对面的男人身上,而且这个女子又长得不错,也由不得以为自己已经快要死的男主角再慎重考虑和选择,所以就抓住机会相爱了?

还有更多的细节、更好的理由么?

没有。

如此匆忙随意的爱情,和那些醉酒去夜店然后找到一个就上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后者更是……很俗,非常俗,就是生前没有和父亲处好,死后借别人的口打电话给父亲忏悔一下,表达一下歉意,然后互相感应什么的……何况缺乏足够的铺垫,让这种常见的桥段体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最后借他人之口给父亲打电话的桥段本该是一个爆发点,但因为前面没有做足功夫,也就没能爆发出多少力量……另外,情节方面也有一些并不完善的地方。

就拿总是不给男主角足够的信息这点来说,我觉得实在是相当纠结。

反正有些东西不说清楚,他也不会安心好好执行任务,这是基本的人之常情吧,但影片的情节却设置为每次男主死了回头来吵吵闹闹耍脾气,外头的人才挤奶一样给一点提示,有些事情一开始就说清楚不行么?

当然像“你已经死了”这样的事一开始就说出来谁也接受不了,但像“我在哪儿”“这项技术怎么回事”等等问题,你们先给他说清楚是有多难啊?

即使是编个听起来合理的谎,也能让他安心很多,执行任务更有效率啊。

坏话说了一堆,还是说说好的吧……演员,演员真的不错,杰克叔就不用说了,多少人只要看着他静态的脸都会各种痴狂各种着迷啊,当然演技上也是值得肯定的。

两位女主角也都演出了特点。

倒是那个拐杖男,觉得他演得像在梦游似的……到最后才入戏的感觉。

总体上说,此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情节紧凑流畅,一个半小时的长时间里能够一直抓住观众。

但还是那个意思,在许多方面,此片的处理较导演的前作《月球》逊色了不少。

 9 ) 小成本软科幻人性伦理片——依然是邓肯琼斯的风格

其实我是看到导演才有兴趣滚进电影院的。

邓肯琼斯的第一部作品《Moon》是我某学期电影课的考试影片,当年那片主打人性的论文给我混了个不错的成绩,也让我记住了这位主打小成本软科幻的导演。

影院外贴的宣传海报上赫然的“硬科幻”让我很不舒服,其实内心预想的这部应该还是以人性为主线的软科幻,当然九十分钟的影片印证了我的想法。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不由得与《Moon》作着对比,其实两个片子的整体感觉基本上是相似的:一个不明真相的男主角,一个很Care的Assistant,一个封闭的环境和几个有限的场景。

这些特点保证了它的小成本,但一样不妨碍导演在其中把剧情铺开和把内涵深入下去。

影片的基本主线是一个前美军飞行员上尉(此处后详),参加了一个叫做Source Code的项目,进入历史老师肖恩的生命最后8分钟,在一起火车爆炸案发生前要为警方查出案犯以防止其作进一步的破坏。

飞行员“穿越”了很多次,最后查出了案犯,但也知道了Source Code计划的真相(此处存疑),最后在Mission Accomplished的时候要求不穿越回来,享受生命最后8分钟。

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是没穿越回来,但生命不是8分钟。。。

大概情节就是这样,但影片的内涵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是一些我个人认为的亮点首先是一次次的“穿越”,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游戏读档,相信游戏(特别是开放式RPG比如辐射比如杀出重围)玩得比较多的人应该有同感。

影片的带入感很好,坐在电影院里就像坐在大型游戏模拟舱(吐槽一句万达的冷气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是密封舱里的飞行员),每次任务失败就读档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完成任务,顺便解决一下支线的亲情爱情任务= =这也是个人认为本片在叙事模式上超越《Moon》的地方,如果说《Moon》是在月球上轻轻跳一跳不小心发现地下有玄机的话,那么本片就是一个游戏玩家打游戏却发现这货真的是游戏吗。

虽然说紧凑而有带入感的剧情适合科幻片,但以这种方式不一定能拍出好科幻片,也不一定能拍出好的软科幻片,更不一定能拍出令人深思的好的软科幻片。

其实关键不是剧情不是画面不是明星不是尺度,关键是有没有人情味,装13点说还是一个人性的问题。

《Moon》里面整个地球都Ignore月球上克隆人的生命,但是还好有个永远不愿看到主角受伤害的机器人。

本来最冰冷的机器却成了影片中最温暖的角色,后工业时代把机器变成了人的同时把人变成了机器,荒谬的反差。

本片中依然不能缺少人性的色彩,古德温上尉就是那个care的角色。

当所有人都把飞行员当作是计划的工具在使用的时候,飞行员在古德温MM的眼中却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暂且这么定义吧),他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世界。

但是除了古德温,谁会重视这个呢?

博士,还有计划的其他参与者最多会认为他们能让飞行员从死亡的命运里摆脱然后用半截身子四分之三个大脑继续报效祖国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了,至于其他的,就是一切按照他们的安排来了。

但不好意思,人不是实验用的小白鼠,就算躯体剩的不多但精神依然是完整的,这一点也决定了各种关于记忆移植或者改变肉体的科幻片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点——大脑的完整性。

古德温的职责本来是跟飞行员演戏和布置任务的,但她的良心,或者就是说人性吧让她尊重了飞行员的意见,最后她按下停止按钮的瞬间也是最感动我的时候。

如同《Moon》的男主一样(最开始出现的男主),飞行员本身也是人性的一大载体,他的人性除了亲情爱情,更多的还有一种对他人负责人的态度。

他找到了案犯,但没有解除炸弹,虽然Source Code计划的目的已然达到,但就算自己知道这是过去的记忆现实也许不能再改变了,他也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要让火车上的人和芝加哥的市民得救(正如同一个真正的玩家不止需要一个Good End,他们需要Perfect)。

对那些素不相识人生交集只有数个8分钟的人负责的态度,也正反映出现实里的某些功利主义者的嘴脸:口口声声说自己care自己博爱,但实际上要么是为了所谓集体而牺牲掉一部分人,要么就是借着所谓救世主的外衣为自己谋取利益(博士在找到案犯之后向国防部要更多经费的样子,呵呵)。

本片的人性色彩依然是通过反差得到了体现。

说到人性就不能不说到伦理,《Moon》中主要讨论了克隆人的人权问题,而本片可以理解为植物人的人权问题。

浅挖一下的话导演还是在提问:当一个正常人失去了正常的肉体以后,他是否还是应该得到尊重?

我们尊重人权,尊重的是什么“人”的权利?

本片中的飞行员身负重伤,只有大脑还剩部分功能,但依然可以产生完整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机器维持生命体征,以便为了利用其机体特殊性参与Source Code计划,这是在把飞行员当作一个什么来审视?

小白鼠,还是精神植入机器?

我个人更倾向于把飞行员当作了一个人肉电脑,然后让他在这台电脑里完成游戏目标,虽然这个游戏非常的……Realistic。

案犯找到之后博士让手下把飞行员的记忆格式化,准备日后的其他任务,这与把一个游戏玩通关了删了换下一个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Source Code计划的第一个参与者,飞行员是由于战争导致了植物人态,但是谁能保证这个计划以后的参与者本身的记忆不会被重写呢?

也许这个飞行员在做以后的任务的时候自己就被设定了一个更有利于做任务而不是调查自己身世的身份。

如果想到这一点的话也不难联想起黑客帝国里的设定。

)不错,最大的区别就是,玩家飞行员就是主机,而怎么玩,玩什么是由对他来说类似于上帝一样的人决定的,而且在决定的时候丝毫不会考虑玩家的感受。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思想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西方的人权体系里公民的思想自由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问题就在这里,当一个人的肉体unavailable了以后,他的精神自由还应不应该得到尊重。

现在的科技也许做不到跳过肉体直接支配精神的程度,但以后呢?

导演在片中渗透了他的精神思想自由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得到尊重的伦理观,对此我深表赞同。

最后说到软科幻的科幻这块,很多人说最后停在那一吻上就够了,但个人认为本片的结局的这种设定却大大增加了本片的思考空间。

如果那一吻过后,一切结束,那么我的理解是这部片子可以被看作是科学片:飞行员的躯体和火车爆炸遇难者肖恩的遗体放在一起,两人的大脑用设备相连,用飞行员去操纵肖恩最后8分钟的生命。

最后任务完成了,仪器关掉了,大家吃吃喝喝洗洗睡了。

这样绝对不会牵涉到什么平行世界的问题。

但结局的设定决定了本片是科幻片而不是科学片,如果用平行世界理论来解释的话飞行员每一次”穿越“都构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如果不用平行世界理论的话飞行员最后一次”穿越“时Source Code计划不小心成了时光机+精神植入机,飞行员作为肖恩回到了过去并且改变了一切,但这样暴力修改历史必然会有”祖母悖论“的出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的话,还是平行世界理论更加靠谱。

但是导演并没有交待本片是什么理论,只是抛出了一个结尾让观众自己猜想,而且直到结尾才让观众如梦方醒:凹,这个还是平行世界一刚= =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嚼头。

片中博士对飞行员说过:We are not changing the past, we are making the future.如果在那一吻结束,博士的这句话就是对的。

但结局证明了,男主通过改变过去拯救了未来,也证明了博士这句话的错误。

是博士真的不知道Source Code计划会导致平行世界,还是他有意欺骗飞行员以便让他专心工作不拉着MM私奔在平行世界里没羞没臊地生活下去,此处不得而知。

但最后飞行员的确做到了,在那个世界里古德温也没有因为犯纪而受罚,一切有人性的角色都得到了Happy Ending,积极健康向上的结局有利于社会和谐= =说来惭愧,第一次知道这片还是在暑假看到影院的预告片,当时有预感是神作,看完表示的确是这样。

《源代码》可以说是大陆院线引进的少有的剧情深度内涵兼具的佳片,虽然说比北美晚了5个月,但好歹还是表明了广电总局的同志们还是偶尔有些水平的。。。

本人在豆瓣的第二篇影评,就这样了。

 10 ) 死亡是新生的开始

很多人看完源代码,觉得无法理解最后一吻后面的剧情,认为将整个电影定格在最后一吻最美也最符合逻辑。

而我觉得吻后的展开才是源代码最核心要展现的内容,也是本片独具一格的亮点。

通过Steven与Goodwin在源代码最后一次执行前的对话,观众很容易就可以get到一点,就是Steven在执行我爱完任务之后会“魂飞魄散”,不管意识还是大脑都宣告死亡。

所以,观众是带着Steven必死的信念看着他与父亲的通话以及他与认识加起来不到一小时的女友最后一吻。

那么定格在最后一吻,男主死在源代码中,是不是最符合观众设想呢?

导演也在前面有意无意的进行了误导,比如男主在一次穿越中把自己的女友带下了火车,本以为能救他一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还是死在了那场爆炸中。

所以观影到此时,观众已经很清晰的意识到,源代码并不能改变过去,只能影响未来,那一车的人已经死亡便没有道理再活过来,第七次穿越也就成为了男主意识留在世界上的最后八分钟。

观众自诩老司机,导演却也是十分狡猾。

如果结局都能被观众猜到,导演还玩什么?

这么老套的最后一吻拍起来又有什么意思?

于是导演巧妙的给Steven铺了一条逃生之路,每一次的穿越,场景都会有细微的不同。

导演慷慨的将这些不同放大,在第一次穿越之前云门快闪镜头就存在,后面甚至还通过Steven的嘴说出,真的是自信极了。

如果Steven死在观众预设的结局中,前面铺设的那些线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死亡即是重生,Steven敏锐的发现了源代码的内核意义——每一次穿越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平行世界。

这个连源代码发明者都没有发现的巨大破绽成为了Steven逃生之路。

所以,Steven选择了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或许还是会死,但那也是最坏的情况。

死亡对他来说,并不是结局,而是一种可能性,这比四肢不全的躺在实验室里不断地重复死亡消除记忆如此循环到大脑死亡无法继续为实验所用好的太多。

邓肯琼斯对高科技元素的把控令人叹服。

有人说,源代码相比月球略为逊色。

我却不这么认为,月球的世界是清冷寂静的,而源代码的世界则是温暖和煦的。

充满着希望与阳光,每一个生命都那么鲜活,鲜活的不忍放弃。

《源代码》短评

从开始的死后记忆8分钟,最后到产生平行世界,我们可以说导演进行了大胆的假设,但是我还是觉得导演的思维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最后依靠观众增加假设来完成的这个故事太主观了,以所给资料的客观性而言,这个故事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只能打出及格成绩

4分钟前
  • 心之呢喃
  • 还行

剧情引人,结尾的突转有所牵强。

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前面部分太无聊 最后反转没看懂 看了影评大致理解平行世界后 依然没觉得多妙

7分钟前
  • 明明
  • 较差

结局毁了,少一星

12分钟前
  • Miss桃樂絲
  • 还行

最后3分钟有点画蛇添足。

13分钟前
  • vin
  • 推荐

还好没去电影院看

16分钟前
  • 不雨
  • 较差

需要动点脑筋

20分钟前
  • Nin
  • 还行

成本小野心大,闪回太多次看到头昏。视觉效果一般,细节也有太多同类片的影子。结尾对平行世界的交代在我看来是多此一举了。话不必说尽,要懂得留白,停在那个吻,故事就该结束了。

22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时间和火车的运动感同步的还可以,其他一般。有点像圣丹斯电影节提交方案的小聪明。不过导演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25分钟前
  • 囧河豚
  • 较差

一样拍主旋律电影,为什么人家就可以拍得那么好!为什么?

29分钟前
  • 仁直
  • 较差

我不相信豆瓣评分了!

33分钟前
  • &#34;eMily&#34;┆rehab
  • 较差

开头惊艳了一下,然后越看越不是滋味

37分钟前
  • 髦髦
  • 还行

冰冷僵死的科幻故事溶解得柔肠百结,使得毫不人道的科学实验异化出种种情感的斩获。死后能有一段段不断修缮补救的倒带,纵然是幻觉一场,也定当瑰异而豪气得很。只是非要隔着一个时间或空间,才能切肤感到大多人过于严肃紧张,拼死追赶之中往往漏掉了随手可得的亲善与欢乐。这是一个科幻片提供的道理。

4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开端,来交版权费

47分钟前
  • 我的小狗超可爱
  • 力荐

故弄玄虚

49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还行

感觉是个小成本电影

50分钟前
  • 漠沙沙
  • 还行

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啊 为什么要给这么高的分 高分的点在哪儿?

51分钟前
  • 少女小欧
  • 很差

是我玩手機看漏了點嗎?如果是虛擬世界爲何充滿了shawn不知道的信息?如果是平行世界為何shawn的健全意識可以隨意被穿越而來的coulter覆蓋?|靠排除法一個個乘客揍過去|&amp;lt;Moon&amp;gt;有多驚喜,本片就有多失望

55分钟前
  • clrbrt
  • 较差

科幻的部分完全是虚晃一枪 最后居然变平行宇宙了么……如果只是结尾只是那个定格的话 还是可以给三星的。只能作为画面不断重复的剧情片看 作为科幻片看 太失望了。

58分钟前
  • 较差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她说:“一切都会好的。”如果一定要在这后面加一个期限,我希望不会是8分钟。

1小时前
  • pinocchi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