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里曾经学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课文,因为看这部电影在先,所以已经将课本里那个杜十娘和李嘉欣等同了。
首先声明非常喜欢剧中这几位演员,也一直觉得其实李和吴郎才女貌挺登对。
杜十娘青楼找专一男,本身就很讽刺也不可能成功。
刚刚看了一些影评,对于十娘试探李甲,有很多人表示反感,其实在我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一个青楼女子阅人无数,你希望她还能保持那么轻信的态度去面对男人吗?
答案一定是:不会。
十娘做妓女是她想的吗?
一定不是,苦命的人才会沦为青楼女子,所以首先她就是个可怜的弱者,渴望爱情,渴望过一般女人的生活,她有错吗?
错就错在她一直在自欺欺人,她其实在很早前就看出李甲是个没有勇气和底气的男人,她还希望依靠她,一切的美好一直是她自己在欺骗自己。
我们现在再怎么去骂那个男人都已经没有意义,本来十娘就看错人了,十娘自己的悲剧也是她自己选择的。
李甲其实之前怕家里人,怕这个怕那个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没有上进心,吃软饭。
那么一个吃软饭的男人肯给十娘把钱都花光了其实也证明他确实曾经爱过十娘。
只是这种男人就是做狗的样,到后来他看到十娘有那么多宝贝的时候他自然就本性外露了。
总结就是:他就是个具有广大男性的通病——下半身动物,披着君子的外衣,没有底气又渴望征服的自私软饭男。
这种男人最悲催了,唉``不知道能吭死多少无知少女。
谁让女人的通病是爱幻想,喜欢浪漫的爱情呢```
片子是不咋样,一曲《万花楼》却好得出奇。
仙乐派的筝和琴引入,金属质地的管乐飘飘薄薄宕开空间,转入箫声,电音铺出节奏正好踏歌而舞。
唱也无需高音,喃喃低语,若即若离。
再看歌词——“手纤纤眼波转转,长夜伴你你莫愁娇嗲嗲舞影翩翩,月与灯依旧心思思你笑笑痴,楼上有笙吹奏今夜勿再归去, 共听更漏纤纤手去将心偷,迷惑著你再回头娇嗲嗲猛扭纤腰,愿你解温柔多多钱快到我手,凡事也不追究今夜是你拥有, 任你多多手又爱又狂三杯暖酒,不必细问你是谁欲拒还迎几番醉醒,昨天已陈旧大江东去朝花已萎,不必去问我是谁管他伤春悲秋鸳蝶点解要怀旧”你看,叠字啊,流水一样的节奏啊。
手纤纤眼波转转,深谙《花间词》以点带面的妩媚,接着坦然化了名句来用,“月与灯依旧 ”“小楼吹彻玉笙寒”“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般旖旎,换成我我也不要回去。
再来,精彩的来了,不扭捏聊聊俗气的财和色,一夜过后突然从声色场切换出来,昨日之日不可留。
“大江东去朝花已萎”真是神来之笔,境界触底反弹到天上去,逝者如斯也罢,晓梦迷蝶也罢,仿佛很多圣贤在时空深处揶揄又释然地微笑。
失足女李嘉欣倒贴小白脸吴彦祖,被抛弃后跳江自杀;从中学课本里走出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Sunday]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夜叉妈妈也曾艳压群芳,但如今年华老去,只能转行做了老鸨,专心培养新人。
夜叉旗下有位绝色佳丽,她八面玲珑,颠倒众生,令姊妹们羡慕不已,她便是花魁杜十娘。
杜十娘虽为妓女,却傲如雪梅。
她对男人虚情假义,却又极渴望有个有为青年能娶她为妻。
夜叉常警惕众女切不可堕入情网,可惜天意弄人,杜十娘偏遇上少年英俊、纯情若水的李甲。
李甲被好友柳遇春拉上青楼。
十娘对他一见倾心,便安排李甲到自己房中入睡,动以真心。
李甲为恋十娘,赴考不成,还花光钱财;夜叉见公子缺金,便反目成仇,恶言相向,还要十娘甩脱李甲,出来接客。
十娘将计就计,让夜叉同意李甲为自己赎身。
夜叉本就意在羞辱李甲,因而只索要了黄金一千两。
杜十娘见机不可失,孤注一掷,要李甲一定凑齐银两。
可惜李甲自身难保,根本筹不到钱。
他流浪街头,不敢回去向十娘交代。
最终,十娘找到李甲,告诉他自己变卖了首饰,再加上姐妹救济,凑够了一千两金,可以向夜叉要人了。
夜叉本以为只是做戏羞辱李甲,让他知难而退,怎知一语成谶,不得不放走十娘。
十娘爱李甲,也希望李甲真心爱自己,但她又怀疑李甲的诚心。
(视频)她整日试探考验,最终还让丫鬟十两去诱惑李甲。
面对处女的投怀送抱,李甲慌乱不知所措。
但在见到十娘身影后,他便害怕地推开了十两。
十娘暗喜,以为情郎用情专一,便与李甲乘船回李甲家乡,准备见李甲父母。
李甲临走前,暗中跑去见十两,对她又爱又怜,说在十娘面前,不能接受爱意,还说一待有钱便会回来纳她为妾。
十娘与李甲回乡,却被李甲父母拒见,认为烟花女子不配登大雅之堂,李甲陷于两难境地。
刚巧,李甲遇上旧同学孙富,孙富垂涎十娘美色,探知她身世后,便表明愿以五千两银交换十娘。
他劝李甲说,如此既可用钱安慰父母,又可让十娘衣食富足,也算不辜负佳人。
李甲本性懦弱,再受鼓动,便答应将十娘卖给孙富。
杜十娘得知真相后,晴天霹雳,心如灰烬。
她取出一个盒子,打开给李甲看。
盒中尽是些珊瑚玛瑙夜明珠,每一件的价值何止五千两?
十娘惨笑,把金银珠宝一一投入江中,李甲大惊呆住,十娘骂李甲负心;此时,李甲反骂十娘虚伪,说谎连篇,累他整日为钱烦恼如丧家之犬。
李甲恳求十娘不要再把珠宝投江,与他共享余生。
十娘自觉有眼无珠,落得如此收场,也是活该,就跃身跳落江中。
本片对原著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做了许多改编,用意则是以现代人眼光来检讨杜十娘沉宝的行为,觉得她的心态也有些问题。
在旧时代,人们认为杜十娘有情有义,而李甲则负心薄幸。
他的背叛令十娘伤心绝望,因而把价值连城的秘藏珠宝抛落江中,自己也投水自杀,好使薄幸郎深悔人财两失。
但本片也暗示,十娘隐瞒自己的财宝,不断试探、考验情郎,其实既过分,又不坦诚,因而才弄巧反拙。
最后她抛弃财宝并自杀,更是愚蠢。
中外有不少故事的主角,常常会为了什么原则,把金钱烧掉、扔掉,或者甩到仇人脸上。
自己又往往把重要真相隐藏在心中,吞吞吐吐不说出口,酿成不必要的误会。
这些古人情怀,会令现代人看得气恼,觉得很傻很天真,不爽快又不实际。
《花魁杜十娘》的妙处,就是坦然批评杜十娘太多疑又太多心计,到头来又太冲动地抛弃辛苦赚来的财宝和自己宝贵的生命。
再说李甲,他是否又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也不至于。
他只是个普通人,普通到不值一提。
世上有很多人都与李甲一样,他们有时软弱,有时善良,有时多情,有时市侩。
在危机时刻,如果软弱的一面不幸占据上风,他们便会变成坏人,变得经不住诱惑,担不起责任。
而真正的大恶人,反倒是那些不想普通的人。
导演对原著的种种改动,也是出于自己的追求,不希望影片变成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俗套悲剧。
但是影片的台词有时讲得太过明明白白,像话剧多过像电影,让人略感遗憾。
嘉欣姐真是一个景德镇级别的花瓶,放在哪里哪里亮。
祖哥不愧是五官精致的孔雀男,越发俊俏了。
其实故事很老套了,妓女看上了小白脸,大家睁只眼闭只眼本来可以过的很舒坦,可惜非有一方要较真,弄得财去人散。
不过这小白脸也比较傻,天上人间的头牌怎么会没钱?
很喜欢李嘉欣在影片中唱的这首《万花楼》,唱出风尘女子无奈作乐的飘逸,往事真让人追忆流连又感慨万千。
《花魁杜十娘》是部无味小众电影,但看官显然都是冲着吴彦祖和李嘉欣来的,李嘉欣把杜十娘阴晴冷暖的妓女生活演绎的很到位哦。
影片这首《万花楼》,陪衬的水袖表演真是轻扬妙曼,让人久久难忘。
老电影啦,真是怀旧啊!
最近没有看新的电影,前几天抖音刷到这部剧今天终于看全了。
其实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电影频道看过,整个的事件也让人很好记,可是电影和书一样,每个时间段去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首先两主的颜值就不多谈了,滑稽的是两主都是一张洋气脸配上古装造型真是另种反差美。
大概李甲用现在流行话来说真是非常到位的渣男了,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贪财好色永远被动。
十娘的姐妹说以她的才智可以做武则天了,这是塑料姐妹花之情吗?
聪明的人会知道,永远不要去试探人性,会失望也会后悔。
整部电影一句烂俗话就可以概括,痴心女子负心汉。
自古至今都一样,大概女人一旦陷入爱情后真的就没有脑子了,那种做梦都在为他找借口的事咱也干过。
李甲酒醉还在叫着十两的名字,是的,他不是渣,只是喜欢的人不是你。
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最该忌讳的就是不要以为自己很美就觉得自己爱的人一定会爱自己。
十娘最后还是问了一句,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大概后来想想,其实明明就知道答案的东西何必去问呢,也许总觉得自己会是例外吧。
曾经我也想过,那个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
直到有一次看见网上报道,说是谢贤去捧前妻甄珍的场,多年未见,还是问了她一句,你当年有没有爱过我。
83岁的人了,我本以为人到了那个年纪应该什么都看淡看透了,大概是一份执念吧,想去知道,那么多时光,你住在我心底,到底你是否值得。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
人间是否有值得?
杜十娘所谓的爱,不过是爱“真正的女人”的虚荣——“小事精明,大事有老公撑腰,有名有份,有情有义”——情义排最后,且她有她的理解。
她欺骗和操控李甲,倚恩要挟十两。
李甲是少年入温柔乡,杜十娘与他的“恋爱”利用了社会经验差,她让李甲体会到了“有钱真是万能”,从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他卖妻求荣的根基。
“试探”亦是一种“教化”,教化对方“爱”是不信任、是逼你到进退两难。
李甲最终被杜十娘教化成了她怀疑的样子,她视之为“试探”(教化)的成功,讽刺。
李甲起初不能放弃杜十娘因为“什么都给了她,不能不信了”,杜十娘不懈试探他,也因为“放了太多感情下去”,怕输不起,都是半骗半算计。
叹,人人口中妄言爱,是得到爱,安全感要的是自己操控自如。
十两最悲,她对姐妹的情义被负,榜样的情义破灭,青梅竹马的少年对她也毫无信任,遭到男人的虚荣心,女人的权力欲的暴击,短短三场戏写尽惊心动魄人心叵测,真是感叹杜国威编剧笔力,没有一句闲言。
在被人欺凌之后,十两被夜叉妈妈收盘,嬉笑入红尘,人间“真”与“情”败得一塌糊涂,那令人吐槽的歌舞倒真是行尸走肉。
最后,杜十娘水底翻生重回万花楼,没钱再赚,没爱重来,最重要的是有工开——活着。
想起鱼玄机的那首诗,流传最广的是中间两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被多少痴女怨妇来谴责男人的负心(不可掌控)。
但偏偏失明后两句(包括杀死绿翘的鱼玄机自己)——“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你都有了肩比窥宋玉女子的才貌,又何必执著王昌这样的男人呢?
杜十娘都有百宝箱,却还是要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女人”。
观念可以杀人。
佩饰都很美,但整体造型却不好看,只有沈殿霞通身气派。
她是多么难得的一个喜剧演员,节奏语气声线肢体眼神无不搭配熨帖,晾得李嘉欣如同晒鱼干(美人太瘦)。
李嘉欣和吴彦祖两位神颜,高鼻深目的西化脸庞,穿上古装确实不如圆脸的十两和小狗地道。
李嘉欣表演眉眼口鼻无不用力。
歌舞不上心,李父随便粘了几根胡子唬人,但是口音有戏,不知道是不是潮州话。
出格的牛逼。
用大俗的题材,说的却是清醒真实的人间故事。
她像浑浊糜烂的社会洪流中的一股冰冷水流,被洪流裹挟,被俗世缠身,甚至可以说作为水流的一种积极投身洪流,但是却在和谐的相容中保持着冰冷的清醒和抽离。
深陷又抽离,不认命有心气去想,不犹豫有勇气去追,就算最后结果印证了当初的担心,但是放下顾虑勇敢做过,后来(就算)被伤害被放弃,也热烈爱过,也用尽全力奔向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自由。
杜十娘和李甲的故事,我更受触动的是杜十娘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一步步所做的事。
在我看来,她是奔向自由而不是爱情。
和李甲一见钟情和后面一系列缠绵又患得患失的故事,都是杜十娘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妓女,她的社会身份给她带来的。
她需要一份爱情来成全她观念中对普通人生活的向往,这份向往的本质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一个带她走出风尘地的男人是实现这个向往的必要条件。
这时候李甲出现了,尽管在以后的相处和试探中,她知道这是一个吃软饭的懦弱男人,这是她的清醒,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她只能依附于男人,她没有别的选择。
人性的揭露,辛辣又委婉的讽刺。
清醒。
深陷又抽离。
她是阅人无数的精明脂粉堆里花魁娇嗔娘子,他是软弱多欲的混沌懵懂世人。
十娘试过又试唯恐所托非人,发现爱人的软弱后,也叹投入太多已不及抽身。
赎身后与李甲回乡,仍然瞒着箱底的宝货,直待李甲碰上孙富。
(看冯梦龙这位厚薄立分的书者,孙富还有名胡乱一个孙富,李甲却只不屑一个李甲了数。
)旧题新拍,却又有现代的看点。
叹导演演员挑的出色,李嘉欣的美色胜任十娘,却又步步为营象足了嘉欣自己,看李甲步步踏入十娘的圈套,却象足了是通晓了若的大姐勾搭了柔弱单纯的美少年。
吴彦祖的扮相更是胜任李甲,俊朗斯文又亦正亦邪,为后半篇李甲的变脸埋下伏笔(旧版的李甲是哭啼啼的说把娘子卖与孙富了,这新版的李甲居然刁狠泼蛮,见十娘向河中泼洒着珠宝玉翠,居然开口埋怨十娘为什麽不早言明身家,仿佛徒增事端的正是十娘自己。
然后提出多赔孙富几倍银子了事。
)所以越到后来是越狗血,不由一部人间惨剧变成人间闹剧,亏得十娘还算识大体抱箱子跳河完篇.叹!
叹那不过是一杯茶,你要当饭吃当然是你的事,冷暖自知,后果自负与人无尤
当年对于杜国威的《花魁杜十娘》一直是很期待的。
李嘉欣、肥肥和吴彦祖的古装组合似乎很有想象的空间。
但是开映以来香港票房很差,导演说:“叫我来搞笑的那套,我作不来。
”看了以后,我的结论是:正统不似,搞笑太轻,前卫不彻底,煽情太不够,整个一温吞水。
这样的片子也难怪会没人买单了。
从演员组合来讲,已经是不能作正统的戏剧了。
混血的花魁,根本就长了张欧化脸的李甲怎么看也不是我们一贯的材子佳人戏。
万花楼里太明显的是港片里的喜剧场景,可导演根本就没想让我们好好笑一回。
那么就拍爱情,但是男女主角间,也看不到多少柔情蜜意,男的根本在过家家,女的满脸的心计,简直没半点化学反应。
到最后,沉百宝箱了,总是高潮了吧,可是才扔了几样东西,女主角就被李甲终于有点亮色的台词给驳的说不出话,匆匆忙忙倒空了箱子就跳了江!
我简直不敢相信是写《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杜国威做编剧的了。
太明显的写女角,太过于把所有的焦点都放在李嘉欣的杜十娘身上,整个戏就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也不能打动观众了。
我一直喜欢李嘉欣的美,即使她只是花瓶也没关系。
其实导演和她确实是证明了她可以演戏,那种历经风尘的美和心计她演绎的不错,最后的迷失和痛苦也表现的不错。
可惜,我们要看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她的表演示范。
也许太多人和我一样,都已经习惯在港剧里去寻找笑中带泪的感觉,习惯在无俚头的搞笑里去找微言大义。
这既不笑也不够哭的的白开水实在让人失望。
即使吴彦祖还是很帅很可爱,肥肥绿叶依然很称职,杜十娘也真的很美。
P.S 现在发现港片里连这个层次的都阙如了
N年之后再看杜十娘,觉得就是烂片!搞什么!非得试验人性,人性最经不起考验,自作孽不可活
完全是两个外国人在穿着古装搞cosplay。插曲不错。
李大美人还没有成为豪门太太之前的一部(实在不知所云)的力作,恩,里头还有吴帅哥,除了养眼,我实在不知道有啥看头的。对了,刚重温了youtube上一个啥mv,觉得杜十娘身边那个小丫环还蛮可爱。
平心而论 吴彦祖和李嘉欣演的都不错 可能是两人都太美型了 大家就不注意他们的演技了 结尾处杜十娘的绝望 让人很心伤~
怎么拍出了八十年代电影的气象……
其实挺无聊的,当养眼总可以吧...
就算不是李甲,像十娘那种试探也会把爱她的人推得远远的,她的不安不自信可以把一切吞噬掉。人性经不起试探,很多选择也就一念间不代表什么。
记得当时是大姐要看李嘉欣,然后我们就看了,然后这个(⊙o⊙)…
那么喜欢的吴彦祖突然这样演。。。
我还记得李嘉欣当时做作僵硬的表情。。
我可能改变不了对香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了。
沉迷在爱情里的痴男怨女们,即使一开始就知道对方并非良人,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对方爱自己的证明,妄图自欺欺人。听说这个电影有两个结局:内地版杜十娘随着百宝箱沉河;港版杜十娘重回青楼再做头牌。个人更喜欢港版的结局,就算爱情没了,生活也是要继续下去。金钱至上的理念映射现在的社会环境也不过时。男女主角演技再好一点的话,这也是部经典港片了吧。电影里沉迷爱情的李嘉欣现实中最清醒,电影里洞悉人性的沈殿霞现实中遇渣男,想来让人啼笑皆非。
只是杜十娘。
肉騰騰gay哄哄的吳彥祖
其实还是蛮深刻的,就是太直白了~~~算是李嘉欣最好的一部片子了~~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公映的,那时只认识李大美人,觉得演得过了。
拍的还挺好的,李嘉欣在其他片子里都看不出什么演技。吴彦祖在这里面好瘦弱的样子。
是的。原文看過數次。有種欲罷不能的傷心。電影看過三次 不是覺得有多麼好 但我真想讓這個故事傷我再一次。再多一次。..Miss。杜十娘。(風弄大人她說,哪有純粹。)
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上吊片
小時候就聽過馮大才子的這齣戲曲與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實麼,片子裡還有歌舞片元素,很現代麼><別太較真,還挺好的…昂~~~再次八卦一下古人,湯生當年中榜,他旁邊有個童鞋也叫李甲,懷疑就是杜十娘那個李甲,然後湯生把這風花雪月八給了馮夢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