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雄狮

Lion,漫漫回家路(港),A Long Way Home

主演:戴夫·帕特尔,鲁妮·玛拉,大卫·文翰,妮可·基德曼,桑尼·帕沃,纳瓦祖丁·席迪圭,塔妮莎·查特吉,迪普提·纳瓦尔,马尼克·古纳拉塔尼,本杰明·里格比,萨罗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语言:英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年份:2016

《雄狮》剧照

雄狮 剧照 NO.1雄狮 剧照 NO.2雄狮 剧照 NO.3雄狮 剧照 NO.4雄狮 剧照 NO.5雄狮 剧照 NO.6雄狮 剧照 NO.13雄狮 剧照 NO.14雄狮 剧照 NO.15雄狮 剧照 NO.16雄狮 剧照 NO.17雄狮 剧照 NO.18雄狮 剧照 NO.19雄狮 剧照 NO.20

《雄狮》剧情介绍

雄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萨罗(戴夫·帕特尔 Dev Patel 饰)和妹妹、哥哥以及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贫穷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扶持,日子过得依然温暖而又充满了欢乐。一次偶然中,萨罗同哥哥在火车站走散了,误打误撞之中,萨罗登上了一列开往加尔各答的火车,在那里,萨罗成为了露宿街头的流浪儿,并最终被送进了收容所。 幸运的萨罗被来自澳大利亚的约翰(大卫·文翰 David Wenham 饰)和苏(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夫妇两收养了,在两人爱的教养下,萨罗成长为了前途无量的有为青年。在学校里,萨罗邂逅了名为露西(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的女生,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某次派对中,来自家乡的食物勾起了萨罗对过去的回忆,他萌生出了回到家乡寻找家人的念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乡之长初吻50次安娜和维多利亚无声的证言第二十七季布莱切利四人组第二季皮毛大衣地上最炯新娘水煮金蟾格温谁说我们不会爱魔法留学生芭东女孩偷窥者夹缝中活着,小春影子写手九鼎记之禹皇宝藏打架高手配角演员角落小伙伴:蓝色月夜的魔法之子我是猎手金城档案公牛历险记河口的圣诞节致命感应如意芳霏新基督山伯爵神鬼任务钟馗伏妖我们这一天第三季圣诞家族2

《雄狮》长篇影评

 1 ) 迷失的孩子

一个在加尔各答走失的5岁印度男孩萨罗,迷迷糊糊登上一列火车,这一走就走了好几千公里。

小萨罗刚开始十分惊慌,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之后他进入了一所福利院。

在那里,一对没有孩子的澳洲夫妇苏和约翰·布莱尔利收养了他。

二十多年过去了,长大后的萨罗在一个酒店管理项目中遇到了女友露西,开始了成年的生活。

忽然,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原本被他遗忘的童年回忆再次闯入了他的脑海。

已经拥有了新的名字、新的家庭和新的人生的他,面对身边人的不解,通过现代科技,寻找最开始的家园。

 2 ) 因为真实,所以感人,配乐很棒。

不管这部电影是因为导演的处女作,有多少的硬伤,但在我看来是非常感人的一部电影。

一个母亲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在自己可以生育的前提下,选择不生,却去领养流浪儿童,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并且其中一个小孩精神上有点问题。

他们没有退回孩子,反而视如己出,这是多么伟大的勇气。

就是因为是真实的故事,所以才会如此感人。

另外此片的配乐非常棒。

 3 ) 珍惜每一个和爱的人在一起的日子

感人至深的电影,配乐也不错。

一开始还在担心电影的语种是否能听懂,观影时才发现多虑了!

影片虽然是印度语+英语,但观看起来毫无障碍!

扮演主人公的小演员、成年演员情感表现都很到位,电影配乐也恰如其分的渲染氛围。

电影改编自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小说《漫漫寻家路》,有遗憾、难过,也感到浓浓亲情和觅得生母的欣喜,最虐心的是主人公的哥哥在他5岁走失的当夜,被火车撞死了……感谢这部电影,让人懂得爱、感恩、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4 ) 这才是国内应大力引进的题材影片

最近把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按照自己期待的顺序看了一下,当然这个顺序很大程度上受到话题热度的影响,也因此直到上周才选了一个安静的下午观看了《雄狮》。

因为自己是一个不太喜欢剧透的人,所以在观影前都会很谨慎地避开四处的剧情介绍和预告,期待每次被未知吸引的喜悦。

而《雄狮》绝对称得上最近看过的影片中让我最快速沉浸的一部。

这部电影改编自萨罗·布莱尔利的传记体小说《漫漫寻家路》,我很喜欢传记体电影,喜欢影片结尾时闪现的一张张真实主人公的照片,总是喜于看到照片中经历了奇幻人生的主人公最真实的笑容,这些瞬间是电影可以记录却无法复制的。

也总觉得照片出现的那一刻,影片才算完整表达了对生命的敬意。

雄狮在哪?

影片没有沿用小说原来《A Long Way Home》的标题,而是选择《Lion》这个名字的原因在结尾处做了揭示。

Lion(雄狮)是主人公萨罗印地语名字的含义。

使用人名直接做电影名称是传记体电影惯用的一种手法,但与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名人传记类电影不同,雄狮选择人物名称做标题,显然不是为了直接借助主人公的影响力,而这个隐喻性的名字一方面预示了男孩的形象,一方面也规避了观众对他的陌生。

萨罗到完成寻亲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念错自己的名字,退回到文化本身,我们不难理解到这个美好寓意的名字包含着家人对他的期许和祝愿。

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这个被祝福的名字冥冥中也赋予了萨罗雄狮般的力量。

狮子究竟隐喻着什么呢?

中国最早是没有狮子存在的,相应的也没有狮文化的起源。

据记载,狮子最早在东汉时期由西域传入,随着佛教的发展,我们才开始在自己的文化中衍生出千奇百怪的石狮子文化。

而当年来自西域的亚洲狮,如今作为濒危物种仅以百位的数量存活于印度。

因此可以感受到亚洲狮在印度国家文明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徽图案还是宗教文化,都能找到狮子的形象。

在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可以发现,狮子是力量与无畏的象征,如《略出经》中所说:“于菩提树下,获得最胜无相一切智,勇猛释师(狮)子。

”狮子所代表的勇敢与伟大,也正是孕育于佛教发源地的印度。

影片中男孩唯一一次与狮子形象接触,也是发生在寺庙中,萨罗在经历了惶恐一夜后,望着庙中的狮子,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雄狮般的力量集中的表现在影片的童年部分,小萨罗有韧劲、有信念,面对走失加尔各答后的种种困难,一个5岁的孩子顽强的在城市丛林中生存了下来。

一个人在开动两天的列车上从容应对自己的饥饿、在擦肩接踵的火车站爬上柱子熟悉形势、独立前往售票口寻问归家列车信息...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一个5岁孩子的能力范围。

更不用说之后应对各种危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他被过早抛向了世界,也提前学会了适应了世界。

而且在影片的童年部分,男孩从未落过眼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扎扎实实地存在于他对母亲的回忆中,“谁是妈妈的好孩子”,萨罗独自躺在小山洞里的时候一直回忆自己帮妈妈干重活时被夸赞“好孩子”的画面。

他丢不掉回家的念头,因为他放不下在乎的家人,也坚信家人不会放弃对他的寻找。

萨罗在接受澳洲夫妇收养前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有去找我的妈妈吗?

”他不愿主动放弃与家人的关联,这在成人后的剧情中也有所体现。

同时这也是一个5岁孩子能够勇敢面对陌生世界的原因,是渴望分担家庭压力的强烈诉求赋予了他寻家路上雄狮般的力量。

脱离现实的内心挣扎成人戏的部分叙事结构有些松散脱节,萨罗到达澳洲后习惯了新的生活,在板球运动中支持澳大利亚队,介绍自己的出生地为加尔各答,接受着自己澳洲人的身份,开始用当下生活遮蔽往过。

直到在一次印度裔聚会中看到童年与哥哥去集市时最想买又无法负担的糖耳朵,才再次受到回忆的冲击,想到自己的哥哥,想到了这个也许正在为自己的走失而承受了一生痛苦的人。

之后的剧情开始陷入了萨罗无限的内心戏中,大部分时刻是萨罗的涣散和幻觉,利用交叉剪辑,把哥哥与母亲投射到萨罗的现实生活当中。

成人戏中有两场剧情冲突强烈的戏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是鲁妮让男友focus在现实时的争吵;一次在家庭聚餐中的兄弟争吵。

其他部分家人和伴侣角色几乎也一同淹没在了男主的内心戏当中,角色本身没有太多表现力。

而整个忧怆挣扎戏其实也是在表现萨罗的初心所在,依旧如同当年流浪街边的小萨罗一样,珍惜情感,在乎家中受难的亲人,又不愿伤害现在的家人。

后来萨罗向母亲说明自己网络寻亲的事实时表示了抱歉,说道:你不只领养了我们,还领养了我们的过去。

他没有偏离过自己的内心,大概才是导演极力想要在成人戏中表达的吧。

(一定不是所谓的白人圣母散发光芒、谷歌地图科技力量...对吧)不过也不要把成人戏和儿童戏做对比时比的那么糟糕,至少作为影片不太重要的爱情戏,鲁妮玛拉还是贡献了德芙广告般可爱丝滑的街头舞蹈片段啊,搭配片中欢快的印度音乐,绝对算得上五星级粉丝福利。

流浪儿童保护影片片尾回归主题简单介绍了印度走失儿童的情况,呼吁大家加入流浪儿童保护行动。

我想这才是影片值得被提名、被推荐的最重要原因。

印度每年有8万儿童走失,光是首都新德里平均每天就有5个儿童走失,一半以下为8岁儿童。

非法领养儿童在印度是一项非常繁荣的产业,而比非法买卖更恐怖的还有儿童性侵和器官买卖。

在走失加尔各答的部分,导演其实对走失儿童会遇到的恐怖遭遇都做出了描述,只是隐去了对这些行为的直白刻画,更多的从孩子看到的角度去诠释了每一个未知的可骇瞬间。

比如站在地下道中追逐流浪儿童的男人惊悚的面容、贩卖儿童的男人对萨罗肢体的打量、收容所里望着新来的孩子在二楼冷漠抽烟的管理者、被要求“天亮之前带回来”的男孩的挣扎...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带来的触动是不同的,让人更容易察觉到环境的阴森。

《雄狮》反映的印度流浪儿童的情况真实震撼,我想这部影片无论在电影专业角度有多不完美,都不能否认它在流浪儿童保护推广工作上的重要性。

这可不是一部普世情怀的感人影片,这是一部值得被混乱社会注意的教育片啊。

 5 ) 失了魂的传记片

在美国电影中,传记片或者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一直是个主流。

每年的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的提名也基本会将这类影片囊括其中,并且这类影片非常符合学院派的口味,获奖概率很大。

也因此,美国每年都会拍摄很多这类影片。

近年来最为鼎盛的一年是第83届奥斯卡的角逐,两部大热门《社交网络》与《国王的演讲》都是传记片。

最新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中,《血战钢锯岭》和本文着重讨论的《雄狮》都可以放在“传记片”这个范畴。

《雄狮》改编自畅销书《漫漫寻家路》,故事取材于萨罗•布莱尔利的真实经历。

5岁的萨罗在与哥哥外出的途中,无意间走上一班火车。

从印度肯德瓦流经加尔各答,流浪数周后被送往一家孤儿院,经远在澳大利亚的一对夫妇领养长大成人,后来历经25年时间的苦苦寻找,最终回返故乡。

著名的美国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在他的《故事》中对传记片有这样的表述:“传记片,其焦点对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时代。

然而,传记不能成为一部简单的编年史。

传记作家必须把事实当作小说来演绎,找出主体的生活意义。

”比如上文提及的《社交网络》,讲的是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前的一段经历,影片重心在于展现他的桀骜不驯以及成功背后的孤独;曾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大奖的《末代皇帝》,讲述了一个不断被时代和命运剥夺身份和记忆的人物。

我们可以看出,传记片首先是对于人物的挖掘。

溥仪的一生始终被命运碾压,身份和记忆被不断剥夺,片甲不留。

而反观《雄狮》,它有着很大的时空跨度,然而不管是对人物还是对亲情的表现都落在了小处,被淹没在了时间的更替与事件的组接之中。

对于传记片来说,是非常失败的。

影片的主线非常清晰,紧紧围绕着萨罗。

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个小时的时间,是主角远离最初家庭的漂泊之旅,后半段描述的是寻亲之难。

影片由一段段的章节构成,前半部分,他经历了严寒、饥饿和人贩子的追逐,最终被远在澳大利亚的一对夫妇领养。

从这些经历上看,萨罗的挫折总是有惊无险的,流离失所后的归宿也是幸运的。

在进入新家庭后,他甚至没有展露出惊恐之色,养父母说他“就像天使一样”。

这给观众的感觉是,他的幸运大过磨难。

萨罗幸运地被善心人收养,没有接受障碍。

在数次的黑场中翻到另一个时间段,“二十年后”仅仅是个字幕的交代。

因为时间跨度大,我们看不到主角成长的具体进程,受限于电影的容量,这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也看不清他与养父母的相处在他举止或记忆中留下的痕迹,这个就难逃指责了。

在影片的后半段,萨罗在一次聚餐时因为语言的差异产生了身份认同的焦虑,又因看到儿时喜爱的食物陷入了归乡心切的迫切意识中,沉迷于用谷歌地图搜索故乡。

影片多次出现他从现实跌落进意识(带有记忆意味的主观镜头)的交叉剪辑镜头,而与身边的人疏于沟通,仅有的冲突是与女友表面化的争吵。

这种呈现的结果是,人物因为行为的过于偏执而失去了心理构筑上的层次感。

颇为反讽的是,当萨罗与母亲交流时,母亲透露自己领养孩子并非自己不能生育,而是领养可以给苦难中的孩子一个希望。

这无疑将萨罗抛向了道德的“低点”。

心怀善念的养母被儿子行为所伤。

妮可基德曼奉献了全片最佳演技。

随着家庭关系的组建,养母逐渐将孩子也视作自己生活的希望。

但是,影片中却未曾详细展现萨罗在长久的相处和血脉牵绊之间的两难。

没有复杂多面的挣扎,观者难以对这个故事和人物产生移情。

归根结底,在于其立意太浅,仅仅抓住“走失”和“寻找”,只是将数十年的重要事件进行了简单地罗列,对人物内心的轨迹变化缺乏细腻的描写。

从《雄狮》的内容看,又可以将它归于家庭剧的范畴,它说的是“寻根”,长久的相处最终敌不过血脉的牵绊。

关于“时间与血脉”的选择,很容易联想到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而如果做一下比较,《雄狮》则显得非常平庸。

《如父如子》的做法偏向于艺术片,关注人物情感和内心的变化,生活的细节据此而设计。

影片的前提是两个家庭在生产时报错了孩子,双方试图将孩子换回。

导演是枝裕和将主线放在了父亲良多的心理成长上。

他设计了大量的细节用以完善人物的情感变化,比如在拍照时,抱养的儿子庆多会做出同样的歪头的姿势,这是相处带来的举止上的烙印;后来良多在相机中看见庆多偷偷拍下的自己的照片,感受到爱的温度,渐渐放弃了血浓于水的执念,接受了抱错的儿子,也慢慢“成为了父亲”。

影片的时间跨度上非常小,但我们可以看见时间和情感的力量。

由细微的动作呈现时间对于情感塑造的力量。

在相机中窥见儿子对自己隐秘的爱。

区别于《如父如子》,《雄狮》的剧作法更偏向于商业片,即强调外部事件或者动作,由事件和动作引起连锁反应。

同样运用此法的《血战钢锯岭》却出色得多,原因在于,众多的事件,比如父亲的反对、军官的训斥、战友的不理解和嘲笑,都与主角道斯对于不拿枪的执念构成冲突,成为锤炼其意志的荆途。

那些冲突丰富了人物,也成为了剧作上的“铺垫”,让观者震撼和感动。

看到信仰的可贵,看到了这样的执念是如何在杀戮和仇恨之外走出了战争中的另一条路。

道斯坚持信念,拯救无数生命。

临近结尾他被担架托起,如神一般。

在影片的花絮部分,我们看到了主角萨罗的养母与生母泪流满面地相拥,如果影片从“两个家庭如何相融”这个视点去结构全片,挖掘“时间与血脉的较量”,对于人物的性格与情感的变化想必会有更好的呈现,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单薄。

《雄狮》做得稍微好的环节是摄影,在前半部,经常可以看到全景与远景,主角瘦小的身躯在这样的景别中显得更为渺小,主角也常常被置放于狭窄的边框里,一种漂泊的无奈与孤独在银幕上尽显。

影片的开场与结尾分别是推进与远离的俯瞰镜头,这对应是故事的进入与结束。

而俯瞰镜头,同时也与萨罗在谷歌地图搜寻家庭住址时的运镜做了前后的呼应。

谷歌搜索,主角的视点对应开场的俯瞰镜头。

从社会意义上看,这部影片有可以推崇的地方。

影片的前半段透过萨罗漂泊的经历勾勒出了印度某些地区的贫穷面貌以及儿童走失的状况,具有热切的人文关怀;而萨罗与养母的关系,则似乎是一种感召,呼吁社会人士关注走失儿童,同时又像是对他们能够得到善待的希冀。

这部影片在本届奥斯卡有多项提名,甚至提名了最佳影片。

纵观全片,影片太过局限于主角的归家意识,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行动,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则失之于扁平和空洞,可以说“只见事件不见人”。

纯从质量上来看,想必最后会落得个颗粒无收的陪跑结局。

首发| 后窗 公众号

 6 ) 漫漫回家路(Lion,2016)

1、漫漫回家路(Lion,2016)是七年前看過的電影,昨天回家時正好電視台播放,從男主角在澳洲被領養後長大,和女朋友相遇之前看起。

從成年後的男主角故事,看他充滿徬徨迷失的人生,看得自己淚流滿面。

或許人到中年,才能稍微深刻的去感受他人的生存狀態吧!

七年前的我是這樣幼稚的去寫的:「為什麼已經成為澳洲人的主角非得找到回家的路呢?

看到被領養的弟弟成為不定時炸彈折磨養母,這一幕在他的心底種下一顆種子;這個伏筆在二十年後家庭聚餐中,以一句憤怒的心述爆發:我痛恨他折磨妳。

你所深愛的人是否被你折磨著?

揮之不去的自我質疑逼迫他不得不做出彌補。

更何況,收養了一個弟弟,他才能體會做哥哥的心理,體會哥哥因為在車站和弟弟走失那種焦急、慌張不安和內咎。

」2、自男主角幼時在車站與哥哥走失後,就進入「迷失」的人生。

即使有了家庭、女友、事業、興趣,他仍然感覺一無所有;即使過了二十五年,他仍未成長為一獨立成熟的個體,在他不斷的回憶和閃現的夢境中,他認為自己還是那個迷途的兒童——他失去了他的生存座標。

按照佛洛姆在人類新希望(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1968)4、人性是什麼意義三、方向座標與奉獻座標之需求:人不僅有一個頭腦,並需要方向座標,以便使他從環繞他的世界中見出某種意義,並將這個世界建構化;同時,他又有一顆心和一副肉體,而這些則需要在感情上同世界連結——向人連結,並與自然連結。

前面已經說過,動物與世界的韌帶是自然給予的,是由其本能所連接的。

人呢,則由於他的自我認知(自覺),以及他感到孤獨的能力,而與世界分開,因此,設若他不能找到情感的韌帶,以滿足他與超越於他自身之世界間的關連與結合的需要,他就成了一粒無助的微塵,任風吹掃。

……人的締結最容易而又最常見的形式,是他所由出之事物的「原始締結」——與血、土地、部族、母親或父親之間的締結,或者在更為複雜的社會中,與他的國家、宗教、階級之間的締結。

這些締結其首要的性質……是為了滿足一個尚未成長為自己、尚未克服那不可忍受的孤獨之人的渴望。

……人在其對於一個優越的權威關係中,尋見其感情締結,那麼對於那些優越的權威,他是盲目服從的。

由於仍舊同自然、同母親或父親締結在一起,人確實是感到的在世界如家室,但為了這種安全感,他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就是屈服、依賴,並阻礙了他的理性與愛之能力的充分發展——當他應當變為成人之際,他卻還停留在兒童階段。

3、第二次看這部電影,而且從下半部看起,才驚覺這電影剪輯功夫、鏡頭敘事能力出群,而且即便妮可基嫚作為一配角飾演中年母親,幾個餐桌上的鏡頭呈現出其細膩、動人且爐火純青的演技!

 7 ) 随记

一个走失的5岁印度孩子 幸运的被澳大利亚夫妻收养 并养育到25岁童年的记忆让他寻找生养他的母亲、哥哥和家澳大利亚养尊处优的他内心遭受着原罪的折磨神奇般的竟然找到了25年后带着自己澳大利亚的养母与亲生母亲相见感动!

感动于他如此强大的内心力量让他找到回家的路感动于澳大利亚的养父母为世上其他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得到认识世界的机会而放弃自己的生育权抚养那些孤儿的强大内心世界感动于25年坚信自己的孩子能找到回家的路而一直没有搬离贫民窟感动他们的相见、重逢世界百态人生,好坏参杂其中世界本来残酷,却因各种温暖的人情,照亮了人性的光辉,弥补了人性的不完美!

站在萨罗的立场,他是幸运的,但,站在他母亲和哥哥的立场,却是不幸的,也许,这就是上帝写给萨罗的命运,他的走失在他哥哥带他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因为没有人能带他回家,哥哥已在天国守护他能去往更好的世界,也许他的亲生哥哥是那个渡他一生的人吧!

 8 ) 很纯粹一部电影

这电影好在哪,好就好在纯粹,一点追求都没有。

讲一个孩子找妈妈的故事。

他只讲了这个事,没有多余的引申,好就好在这儿。

你把一部电影放在一个大的文化(意识形态)背景中来看,这故事必然牵扯到很多命题,西方与东方,主流与非主流,信仰与民族宗教,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等等等等,他什么都没讲,他只讲一个孩子找妈妈。

不讲倒显得大气,和明白。

影片紧扣男主人公视角,按时间顺序,一点结构上的花活也没有,就这么一路往下走,孩子的部分是小男孩令人心碎的嚎叫和奔跑,成年部分是一刻不停的亲情思念,最后他就那么“如实”地相见了,再切回纪录片,让你哭两次。

我是哭得不行了,他要玩花活,情感力量就会卸,导演知道自己要什么。

男孩只要回家,作者要说的话也不多,他就是投入主人公单纯固执的情感世界,与人物同呼吸。

而这,是最大的尊重。

最合适的平等。

最深切的责任。

叙事的“粗线条”恰是它体现这种“态度”的方式,比如白人妈妈的“使命感”,领养兄弟的精神问题,成年主人公跨肤色的恋爱等等,都是点到为止,包括那个印度“焦圈儿”,就那么实在用了一下。

这片子态度特别好。

把那些可能引起意识形态反感的东西全都扔到故事外边。

又一点不局促,有种非常从容的广阔视野。

这样的故事中国人不陌生,但我们讲不出来,我们脑子里杂质太多,“观念”太多。

 9 ) Sheru is lion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电影带给我们什么,我们通过电影又领悟到了什么。

我想雄狮这部片子虽然技术上不是那么娴熟,真实事件改编导致编剧的发展空间局限零散,但是整个故事却给我们带来了人性的思考。

我认为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就是看完能够让我们深度思考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着许多人性,小萨鲁走失后在地下室睡觉时人贩子冲进来抓小孩,萨鲁拼命的逃跑,遇见警察时萨鲁犹豫了一会继续向前拼命奔跑还有意绕开警察,可是警察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淡定的继续抽烟,这是警察的人性。

逃跑后碰上个妇女带他回家吃饭,本以为是个好心人却又打着将他卖掉的算盘,这是那位妇女的人性。

还好最终遇见了一位路人带到警察局,这是路人的人性。

进入孤儿收容所后,那些孩子们的吼叫,老师的残暴,管制人员的暴虐。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恶参半的吧。

后半部澳洲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跳跃的比较突然,太快的进入了寻亲之路。

没有很好的让观众建立起养母与养子的情感以及养母的付出,所以后面有些争吵发疯的地方观众看起来会有点情绪不足觉得太突然。

妮可这个角色引起了我的共鸣,当她说,这个世界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们为什么不给那些身于困境的孩子一个机会时,我真的很佩服这样的人,我或许心里一直存在着这种想法,但我知道我可能不会实现它,可是他们夫妻做到了,这其中虽然过程很艰辛,有着许多这样那样头疼的问题,但他们付出了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导演在后半段剪辑中一直穿插着关于母亲关于古度的记忆闪回,我想导演可能是想要表现萨鲁那段日子的挣扎,一边不想伤害养育他的母亲的心一边又放不下对亲生母亲与古度的感情,在这挣扎纠结的日子又不小心伤害到了女友搞的生活一团糟。

在情绪失望到了的极点的时候却又戏剧性的找到了他的home,这种情节虽然有点狗血但是its for real 生活就是一场狗血。

她亲生母亲看到他回来喜极而泣,看到他活得很好就放心了,并说妮可是养育他的母亲应该回到她身边去,我想只有母亲之间才会懂得养育一个孩子成人的感情,所以才会理解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此刻养父母也都释然认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片最后让我们多关注走失儿童还提供了帮助的方法,这也是电影给我们带来的魅力,使我们思考,使我们关注更多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的事,让我们更多的参与其中。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怎样定义。

 10 ) 我

前半段印度拍得特别好,真实贴近,快赶上纪录片。

后半段到澳洲就失控,男主的挣扎颓废来得没头没尾,那种亲情的呼唤没拍出来反而把情绪耗尽,回家的过程不再让人觉得激动,各种闪回也救不回来,非常可惜。

导演适合拍风光片,本来真事挺有优势,结果拍成了《社会纪实》是怎么回事,但依然哭到瞎真没救。

小saroo演技真好,结果25年记错了家乡名字还说错自己名字!

好心疼小孩一个人那段时光。

缺点是铺垫太长,到后来就是给google earth打了个广告。

说结局老套的,这是真实事件改编不是故事,而且他想象他哥弄丢他很痛苦,然而哥哥却在他走失同时被撞死了…什么故事都没有真实更戏剧。

以为一个人包场,看完发现后面有个哭得白发蓬乱的老伯在抽泣,真希望我老了也能像他一样还进影院仍然感动。

科技改变命,最后变公益片。

比较套路,但胜在真实。

《雄狮》短评

有点拖沓。

8分钟前
  • 如果我是编剧
  • 较差

with Gaurav, 岩,在古拉夫家學會了用攪拌器做冷咖啡。a cha bu cha; 超喜歡lucy躲到柱子後面那段; gelabi淚奔; 沒有過分煽情,卻很感人; 後半段變成了google earth & 傳教片。1.明白了外國夫婦收養亞洲小孩的原因 2.小孩語言忘得好快

11分钟前
  • Sofie
  • 力荐

2017/3/6(一)15:00 in89駁二

12分钟前
  • Joe
  • 还行

当你对这个操蛋的世界觉得绝望的时候,总有些牛逼的事情让你明白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上的。科技改变了生活,也会改变这个星球。后续:漫漫回家路,找到自己回家的路,这也算是生命的意义。

16分钟前
  • 私房歌
  • 推荐

前半段能看,主要得益于小孩选角成功,后半段几乎完全崩坏,充满神经病式的闪回,而且鲁妮玛拉像被绑来拍床戏的……

17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以为一个人包场,看完发现后面有个哭得白发蓬乱的老伯在抽泣,真希望我老了也能像他一样还进影院仍然感动。

18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前半段印度拍得特别好,真实贴近,快赶上纪录片。后半段到澳洲就失控,男主的挣扎颓废来得没头没尾,那种亲情的呼唤没拍出来反而把情绪耗尽,回家的过程不再让人觉得激动,各种闪回也救不回来,非常可惜。导演适合拍风光片,本来真事挺有优势,结果拍成了《社会纪实》是怎么回事,但依然哭到瞎真没救。

2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不知道在拍点什么东西,剧情无逻辑,人物塑造差

28分钟前
  • 喂你这是
  • 较差

一流的题材,二流的表演(小演员的印度部分最好),三流的叙事剪辑,把一个动人的故事搞成了平铺直叙的流水帐,真心不如trailer里的倒序法好。成年的自我发现的深度没表现出来,造成寻根之旅较剥离生硬。

3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1. 开始部分把孩子的孤立无援渲染的非常好,后来到了澳大利亚,他的那个弟弟的那种暴躁表现一定与走丢过程中的遭遇有关。2. 有写西方人真的是博爱,非血缘的那种爱大概是现在西方文明远远走在东方前面的原因。3.政教分离是走向文明的第一步,印度一直迟缓,不知是否于此密切相关。

3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大型google earth广告片。印度的部分拍得蛮好,小演员特别出色。澳大利亚部分节奏就有点问题,演员也比较出戏……为什么要浪费鲁尼玛拉来演这个角色?!

40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原来大家都觉得前半段比后半段好,那我就放心了。

42分钟前
  • 夜帘墨影
  • 还行

又是西方拯救东方,东方不忘初心。。看多反胃

43分钟前
  • ZUOzuo
  • 较差

前一小时和后一小时的情绪是割裂的 像预告片里一样穿插叙事比较好 男主女朋友这样的角色真没必要找玛拉来演 看到她和导演还有两部待上映的片子瑟瑟发抖了

46分钟前
  • MoonBack
  • 还行

韦恩斯坦力推的冲奥之作一年不如一年,还不如冲一把the founder。影片前后两部分感觉不像同一个导演拍的,后半段澳大利亚的部分很糟糕,谷歌或成最大赢家。妮可的演技算撑住了,小演员sunny pawar是最大的亮点

50分钟前
  • Stevie
  • 还行

噙着眼泪最后终于在结尾泪奔,但是擦干眼泪觉得节奏还是有问题的,结尾过于简单草率,始终渲染着浓重的情愁,这事不是应该很积极向上吗,它的纠结和悲伤太大了,不过印度素人演员真的不错,小孩太灵让人心疼,男主成熟有魅力多了,演技也见长

52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我生一个孩子世界上只是多了一个人,我领养一个孩子世界上就能少一个不幸的人”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尽管它在中国什么都不能改变,也不那么好看。

53分钟前
  • 砹韧
  • 还行

When can they stop this pompous White-men/women-save-the-world-and-make-it-a-better-place nonsense!?! 鲁尼马拉的角色和title cards对剧情发展都是可有可无的…

57分钟前
  • 小地瓜想养一只
  • 还行

印度的部分挺好哭的~

59分钟前
  • chuchu
  • 还行

说真的,极度无聊。就是那种预设了,“我们要催泪啊,你赶快哭啊,不哭就显示不了你善良的内心啊”的那种低级烘托情绪的片子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