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是女人生孩子?!
情感教主Ayawawa终于被封了。
“鉴于该账号使用者已经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现决定对该账号禁言禁被关注6个月。
”
被禁言的原因,是因为一周前,腾讯谷雨旗下媒体实验室“谷雨实验室”推送了署名“故事硬核”的原创文章《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万种择偶焦虑》。
里面详列了Ayawawa对于性别、女权、婚姻等看法。
比如她所提出来的女性性别优势:我一个三线城市小姑娘,就有人请我吃饭,给我买单,我想得到资源是很容易的。
如果我是个二十多岁男文青呢?
狗都不理我!
比如她所提出来的慰安妇言论:你们真的觉得慰安妇可怜吗?
日军屠城的时候,烧杀抢掠,男性一定逃不过厄运。
而女性虽然被强暴,但她们还有机会存活下来。
“所以你看,就算遇到战争,女生还是有性别优势的。
”“只要你发挥好自己的女性优势,各种好处就会源源不断。
”“男性比我们想象的可爱得多,爱他们,也就是爱我们自己。
”
总结下来就是,女人只要善于用身体的修饰和心理的讨好迎合男人,就能换取男人的爱宠,从而得到女人想要的一切。
要不是亲眼见到这番话从她的嘴里坦坦荡荡地说出来,我真的这辈子都无法想象一个女人可以跪舔男人到什么地步?
一边是咪蒙式的过度女权主义每天吆喝着让你充满鸡血,告诉你男人都是垃圾;一边是Ayawawa式的女奴主义,每天让你反省自己,你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没有按照男人的需求过活……我不禁想问了,为什么只有女性才会有这么多鸡汤让你喝?
为什么只有女性才担心被需要、被抛弃?
那些情感大V们,你们关心关心男性好不好?
细思极恐,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性别歧视?
为什么只有女性才会遇到这种情感问题?
为什么情感大V能准确抓住女性的受众群体去告诫她们怎么生活?
我突然对自己信奉多年的“男女平等”产生怀疑了。
原来我们一直都是弱势方……不知不觉当中,我们一直生活在男权的压迫之下,而且恐怖的是这些洗脑我们一直都在默默地接受。
《男人要自爱》
周一提出这个选题的时候,所有人都笑了,其中也包括我。
因为我们最常听到的都是那句话:“女人要自爱”。
我们如今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所处的时代终于达到了一种“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终于有了质的提升。
但是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我们还在慢慢被“男权”支配……这部剧的出现,就是要打醒你,这个我们以为“男女平等”的社会存在着多少性别歧视。
同样的话,当初从男人嘴里说出来,我们听上去是那么地正常,但是当性别优势转换,变成从女人嘴里说出来时,又是多么地匪夷所思。
同样的事,当初以男人的角度做出来,我们觉得是那么地正常,但是当性别优势转换,变成由女人来做,又是多么地匪夷所思。
Damien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自诩“流连花丛片叶不沾”,女性都要拜倒在他的才华和帅气之下。
肆意地对女性开着黄色玩笑,自己却觉得只是幽默;不论什么场合见到女性就开撩;觉得女性生孩子、做饭都是天经地义。
但这一切随着一次外力撞击,突然都变了。
醒来后的他竟然来到了一个女尊男卑的社会。
所有体力性、创新性的工作开始由女人主导,上到政府工会、下到垃圾场的搬运工;所有服务型的工作开始由男性主导,比如咖啡店服务员、秘书等。
女性可以随意裸着上半身在路上慢跑、看见帅气的男性穿着口哨开着黄腔、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商讽刺男性。
相反,男性则需要化妆、打扮、裸露自己以获得女性的喜爱,撒娇、示弱才是一个男性生存在母权社会的根本。
女性才是力量、强壮、能力的代表,而男性则成为被呵护、被宠爱、衰弱的代表。
一觉醒来,Damien发现他的衣橱挂满了透明的汗衫、五颜六色的上衣、以及超短裤;他的策划方案被公司里的女同事理直气壮地抢去了,对方还嘲笑他的工作能力;心情差去到酒吧喝酒,被五六个女人调戏,对方丝毫不顾及他的感受将他拉到了卫生间,哪怕他喊了痛……
就连在床上,女性也是在上面的那一个。
对方完事之后丝毫没有在乎他的感受就轰然入睡。
这些眼神,熟悉吗?
这些动作,熟悉吗?
这些思想,熟悉吗?
虽然他一直在抱怨,但为了能顺利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他也开始慢慢地迎合女性……为什么?
因为他不接受的话,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受所有人嘲笑,包括父母。
他把自己的体毛剃成了可爱的形状,换上了稍微有点裸露的短裤。
他发现他开始获得了更多女性的认可,赢得了上司的喜爱。
最好的朋友被戴了绿帽子,两人却只能偷偷聚在一起,总结出“女人免不了都会这样”。
闺蜜的儿子被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强迫口交,他只能安慰到“你要学会拒绝。
”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他向父亲抱怨这样的不平等,父亲却告诉他一直以来,只要来了性兴致,母亲都会随时随地地发情,完全不顾父亲的感受。
到底是,史前时代男性让女性饥饿,狩猎后只留下残羹剩饭给女性吃,令女性衰弱?
还是,女性是强势性别,所以大自然选择让女性生孩子。
她们在夏季和冬季负责狩猎,而男性则负责照顾孩子?
到底是,男性负责这个世界的竞争,他们彼此开战?
还是,女性居于世界的上位?
我们真正该反思的,该检讨的,只有男性吗?
还是我们女性的怂恿?
在影片最后,男权代表Damien终于获得了Alexandra的认可和喜爱。
他傲娇地提着包,用自信的眼神走向主驾驶。
他觉得在这段男女关系中他终于掌握了主动权。
但我们却在Alexandra的眼神中看出了“宠溺”的味道,像在看待一个自己喜爱的宠物一样。
这真的是平等吗?
还是只是一方以绝对的权利和性别优势去保护自己的猎物?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男主外,女主内”,不是“不让你一辈子碰水,不让你一辈子沾地”,更不是“满足你一辈子买买买的需求”。
它是建立在一种互相尊重的前提,双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共同承担责任,享受义务。
而不是一方躲在另一方的背后,享受绝对的保护。
但是问题只是出在男性身上吗?
Ayawawa之所以火了这么多年,现在还没被完全取缔,就是因为她那套理论,确实解决了大多数婚姻的壁垒。
有女孩问她,“我为未婚夫流产了五次,他要跟我分手,怎么办?
”ayawawa答,“让双方父母逼他就范。
”有读者质疑,“和这种渣男结婚岂不是更惨?
”ayawawa答,“不跟他结跟谁结?
还是说一辈子不结?
”
想想吧,为什么贞操、贤惠、识大体这类词还在出现。
为什么女人一委曲求全,就会获得社会的赞扬?我们一方面要求女权,男女平等,一方面又妄想通过撒娇、服软获得好处,我们才是最需要觉醒的那一个。
一个Ayawawa倒下了,千万个角落里的Ayawawa还浑然不知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最后,我想借用豆瓣的第一热评,问这样一句话:都这样了,怎么还是女人生孩子?
-FIN -
非常大胆、非常有意思的取材,值得诸君细细观看、深度思考。
观看过程中我数次出现适应不良的反应,很多镜头––诸如影片里电视常放的那段,男人俯卧,妩媚若女人,说出的话惹人爱怜。
我感到难以接受,甚至移开目光。
但倘若男女倒错,想来我是很愿意欣赏一番的。
此时不由惊觉,我是如此习惯于男权社会的常态吗?!
让我们把影片中若干细节,男女倒置来看看:女人需时刻注意衣着,不可裸露上身,不可穿透视的衣服;商场路边广告牌上随处可见的性感裸露美女;酒吧餐馆服务员多为女性,且遭到客人的言语调戏乃是常态;独自在酒吧喝酒的女性很容易被醉酒男人调戏甚至强奸;校园里的一个女孩喜欢上一个帅气男孩,却遭到为对方口交的要求,且她别无选择只是选择接受,而对方只是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也没给她;婚姻中丈夫出轨,长辈们却劝导这完全不算什么,常有的事儿,作为女人该看开点;当丈夫突然来了性致,他可以随手关掉店门,把自己的妻子放倒在冰凉的玻璃面上,而妻子是无法反抗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何其悲哀!
固然影片有稍许夸大,并且有集中体现的嫌疑,但这不正是大多数人接受的现实社会的"潜规则"吗?
只是我们(特指女性)已经太习惯了,已经学会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已经非常清楚如何接受这所有的一切。
我们一直接受的教育是男女平等,也自以为果真是"男女平等,天下太平"。
我想起自己听闻诸如女性被欺凌的事件时,一时感叹,随后抛之脑后;对公司乃至国家的上层阶级的男女分配比率习以为常;我想起自己每天从性感美女广告牌旁路过,眼睛都不眨一下;每天打开电脑,看到以裸女为噱头的广告新闻,随手就点了叉...如果作为女性,都已经如此习惯,如此被"驯化",难道还能指望本就占据制高点的男人们做点什么吗?
他们更加理所应当,自得其乐。
但世界在变好,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之前,女性的地位如何。
如今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但一定比男性所需付出的努力要多),也可以站在顶峰,毫无疑问。
想想历史书上说在原始社会,原以女性为尊。
母系社会何以就一步步沦为男权社会?
但我想要的,不是男权,也不是女权,我心目中渴盼的"男女平等",真的就永远无法实现吗?
望诸位女子谨记,我们实际生活在男权社会。
也望诸位男子谨记,我们的社会,男女平等。
作为一个男权社会下的一个男失败者,并没有对男女权即其它权产生共鸣。
其实,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底还是阶级问题,圈子问题,经济问题。
底层男性面对上层女性,和普通女性面对男性,有区别么。
有能力的人,强大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男或女,异或同,有谁敢拦阻他们?武则天,伊丽莎白,库克出柜等等吧,有几个说他们的了。
而且,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
经济即能力,即人的价值尺度(不得不认)。
男社会地位之所以强于女,不就是其经济能力比女性强么。
如果可以消除这种缘由,也不会有这些不平权不和谐的情况出现了。
建国初,搞共产,女人能顶半边天;可为什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后,女人地位就下降了呢?
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女人体力,以及怀孕所导致的前后两三天劳动能力降低,使得其劳动价值大打折扣,不是么?自身价值降低的同时,竟然还主动贬低自己,产生所谓奇特的田园女权文化,花瓶虽美,但是易碎啊。
同理,为什么同性恋更不被社会接受,我觉得也差不多,无法产出劳动力,不利于整个经济循环,不是么。
总之,我觉得,这种经济模式如果不发生变化,我觉得,整个人类重男重传统关系的现象不会改变,毕竟它是深深根治于我们的经济体系之中。
如果,未来,有新的经济模式或者社会模式,那么所谓,女权问题,LGBT问题,我觉得自然迎刃而解了。
而现在,只能在某些吃饱穿暖的地方,靠着一丁点所谓人之光辉,来维持现在这些女权运动LGBT运动等等了。
我感性上支持,但理性上,并不看好。
开头是小时候被女性化嘲讽 为日后融入女性主导圈子和大男子主义做铺垫大男子主义→女性社会→男性社会(结尾看的很心痛 像是好不容易争取的权力因为一撞就剥夺了 而且这个自己弱势的世界只认识男主 斗争也在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女性尚微弱的事实两性关系 性别认同是弱势强势性格的体现 主导性别中的同性恋 弱势方是另一个社会穿越过来 按理说依靠强权 即主导性别 也是弱势性别中的t 在弱势性别吃香 但是自己只喜欢强权性别中的弱势 但是人家是同中o 所以我喜欢男同只是喜欢成为强权者 同性恋 跨性别者亦是如此如何将女性袒胸露乳拍的不涩情 如此片 不在乎 一般化 日常化 强权化 远景 为女主参演此片感动 体力 战争 打斗 日常行为对话的上位 出轨 感情工作不负责(上位不在乎)都是社会锻炼的结果 不是本就应有换个性别 所有细微变化之处都有了警惕的地方 胸脯的大小 裸露程度都值得思考这是否与健康有关hot 是物化的视觉吸引侵入 痛苦地剥离皮毛是服务他们的手感但是可以让男的化妆 再多找帅哥来平衡一下那个世界 女性们身材太好 不符合普男实际细碎的东西 简单地反转可以减少一些 增加更多如同性恋这种大胆的社会问题根源思考展现割裂的点是胸脯到底是不是性器官(骂小奶子 又随意像男的一样裸露?
不管是女生节还是妇女节,这个法国电影《男人要自爱》都很配。
很有意思,现代世界的男主进入了男女颠倒的女权世界(女尊再现)。
如果不把世界颠倒,一些习以为常的歧视就看不出来是多么的畸形和不合理。
这个世界的女性随意赤裸上体而男性才需要担心露点,女人会惊诧她的同伴居然会调戏超过26岁的(老男人)。
原来世界出轨的哥们这个世界被出轨了只能练瑜伽减肚子拯救感情。
男主在职场被性骚扰,被看低打压,出门被迫穿短裤。
以前随意玩弄别的女人的感情,这里被收集男人,玩弄男人感情的女主所玩弄。
跟女主去异装癖酒吧,看到了火辣穿着的妹子而不是穿着内裤跳钢管舞的男人,感叹这里是天堂后被女主认为是同性恋。
结局我不说了。
说到底,不管是男权社会还是女权社会,我们应反对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
对LGBT群体也应该真的有所理解和保护。
性别歧视在我们的社会当然还存在。
在女生节和妇女节的档口,在我看电影的同时,如南方周末这样的无数的公众号的关于“妇女”“女权”“女性自信”的推送也在诞生。
我们不满意,同样也不满足。
就像剧里女主老板调侃男主的一样:你们除了穿西装的要求还有其他要求么?
我不满意,在我们高中面对保送时学校对男女的不同偏好时不满意。
我不满意,在高中历史老师对高中的我说在以后社会上男性还是要比女性有优势,性别歧视还是存在的时候不满意。
我不满意,在于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学习历史,看起来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掩盖不了的占有性别优势的认同和自得,(即使他们知道这样不正确),占有优势的人永远不会想不利于自己的事,他们永远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为什么妇女节的前一天是女生节?
百度的说法是一所山东高校最先提出而后风靡。
女生们不愿意,不,是厌恶去听到“妇女”这种老去的,不光彩的,暗淡的称谓,于是有了女生节。
那么为何不想一想,怎么没有少男节,熟男节这两种说法一起出现的情况呢?
对女性的年龄歧视,归根到底还是男权社会掌握着话语权和评价权,他们制定了自己喜爱的标准而让女生们去适应他们。
我也不是说希望听到女人们振作起来后说:我不钓26岁以上的男人,就像男人不屑于这个岁数以上的女人一样。
我只是想这个世界应该是平等的,每个种族是平等的,每个地区是平等的,每个年龄是平等的,每个性别是平等的,每个性取向是平等的,每个爱好是平等的。
我以前对女权主义无感,因为我在这个社会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女权恰恰是最容易激怒男人,甚至是激怒一部分女人的属性(就像剧里男权游行时也遭到了其他男人的不认可一样)。
现在我不说是激烈的女权主义者,也是对现状有所不满的女生了。
最怕的是在习惯性中麻痹,认为畸形是合理。
面对压迫不反抗,就是给了纵容压迫的空间。
女主太帅笑的底色是悲凉,他们在影片中喜剧的遭遇却是现实中女性的真实处境。
女权社会只存在于影片,而男权社会却是以无数女人的尸体为肥料运转了几千年。
结尾对真实世界的再审视让人背后一凉,再日常不过的街景经过对比后才显现出男权意识无处不在,不自知的平等已然根深蒂固(Q比K大太细节)。
还有人看完后会质疑“男性有特权”这个明显的事实吗?
最喜欢的是男女主第一次做,动作(谁占性/爱的主导地位)与语言(谁是权力上位者)交织着反复,影射男权和女权社会的轮换。
结尾女主无法再和男主在一起,因为中间隔着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眼镜一旦带上,就再也无法拒绝这套锋利的并不温情的话语。
很明显这不代表女权主义的追求就是女权社会。
我们讨厌的是特权是压迫,而不是性别本身。
单纯的处境置换只是为了以镜像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合理与荒诞——“为什么我用你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你,你却生气了”,女性主义的未来图景还是隐含在台词“就不能有第三种方式吗?
一个男人和女人互相支持的世界?
”里
在还未完全逃脱父系社会的当下看到这样一部母系社会的描述,简直太!!
爽!!
了!!
前半段全程高能,在女性凝视下男性开始剃毛、注意形象,虽然现实社会也有注意仪表的男性,但可能正因为男性的仪表没有被normalized,所以看到影片里这般夸大的描述觉得非常新奇;还有职场性别歧视、衣服太透引发欲望、男性钢管舞演员、酒吧里醉酒男性被女性调戏、已婚霸总沾花惹草却在一人身上找到真爱愿意为之离婚、男性开始争取平权,等等——活在父系社会中看到这样的反转,太新奇了,太有趣了。
虽然反过来想又有点觉得自己“觉得好有趣”这个想法有点可悲——是完全习惯了父系社会里对女性的一些准则才会在在这些准则出现在男性身上时觉得有趣新奇,害(。
虽然是在表现父系社会下的刻板印象,但是有些很典型的男女性特征被对调(比如做家务的一方、强势与柔弱的性别对调)还是会觉得还是没有完全逃脱父系社会的枷锁;但是,由于电影本就是在用艺术手法表现父系社会下很多习以为常的刻板印象,我选择忽视这一点。
而且,我认为真正想要倡导平权不是把社会默认的男女性特质对调或强加给另一方,而是强调此类特质应无关性别;但是,感觉此类社会性升华需要铺垫与篇幅,并且是比较隐形的表达,一做不好就会导致非但没升华反而让影片支离破碎平淡无奇,所以在一百分钟内做到影片这样我觉得已经很赞了。
说到男女社会身份和性别对立,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的男女性社会身份与形象已经被正常化且大家习以为常,所以在看到影片完全颠倒两性社会身份时才会觉得有悖“常理”、好像在搞性别对立。
全程多次引起感叹——社会组成好妙啊…… 人类自然而然地组成的是父系社会而不是母系社会……影片最后Alexandra来到“我们”的社会也太妙了,在她的社会里女性才是主导,来到“我们”的社会岂不是反而会觉得“我们”在有悖她的常理搞性别对立。
而且看到女权主义的游行竟然有一丢丢想哭(。
首先说,这部电影,我只能给三星。
从听说这部电影开始就很期待,这种别反转的题材总是让我很感兴趣,我希望看到男人穿到女尊社会的之后能狠狠地反思一下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但是,在这个电影中,男人反思?
不存在的。
在这个女尊社会里,女人掌握了大部分权力,议员是女人,公司老板是女人,急救人员是女人,垃圾处理员是女人;相对应的,酒吧里跳钢管舞的是男人,家政工是男人,戴头巾的是男人,做指甲的是男人,带孩子的是男人,被性骚扰的也是男人。
电视里消费的不再是女色,而是男色,男人成为了被物化、被欣赏的一方。
处于性别强势地位的女人,她们穿西装长裤,练八块腹肌,体力也比男人强,在路上挑逗男人;男人则要刮毛、穿短裤露腿。
但是,这一切不过是将男权社会所尊崇的男性特征安在女性身上而已,统治世界的是拥有男性特征的女人,拥有女性气质的男人是被压迫对象。
正如有些人所说,这部电影是在肯定男性气质,骨子里依然没摆脱男性气质崇拜。
女主把男主抱起来。
(PS:我不知道这电影要如何解释男人身形比女人大,力气反倒比女人小)男主穿越过去之后感受到了女尊社会对男性的压迫,他还加入“男权主义”团体(此处有一点不解:为什么“男权主义者”游行要戴上假咪咪)反对女权压迫。
但是,他从来没反思过男权社会是怎样压迫女人的,他怀念男权社会女人露出来的腿、女人的蕾丝内裤、男人在街上随意打量女人的权利。
再说说女主,女主是典型的男权社会里花心渣男形象的性别反转。
她从不过问丈夫和女儿,将男人作为征服对象,每睡一个男人就往玻璃瓶里放一颗弹珠,一开始和男主的交往也是因为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写作的素材。
但是最后,莫名其妙地,女主竟然真的爱上了男主,她拒绝继续写那本原本可以大卖的书,甚至接受男主的求婚,准备回去找丈夫离婚。
不幸地是,男主发现她隐婚,于是他们闹翻,在打斗过程中两人撞到头部,醒来之后两人都回到了男主的世界。
再次反转之后的世界里,女主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男权社会,街边广告牌里的是女人、路上穿短裤高跟鞋露着腿的是女人,男主跟她讲过的“他的世界”此刻变成了现实。
她脸上的表情是疑惑不解?
震惊?
无法接受?
至于男主,我以为他回到男权社会之后会更加理解女性的处境,但是结尾部分他只有一个镜头:他站在马路对面,隔着女权主义游行队伍朝女主打招呼。
电影在女主继续疑惑的表情里结束。
So,这个电影性别反转的意义呢?
是为了让一个不存在的女尊社会里的女人来反思女尊社会是怎样压迫男人的吗?
为什么最后要反思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
男性气质是优势性别自带属性?
看完男性成为性别压迫对象的悲惨生活爽了一把之后,是时候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了。
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
女性主义越来越多进入公共讨论领域。
总有人说,她们真是太矫情了;她们享受了男性劳动之后奉献上来的一切资源,却不满足地要求更多。
甚至还有人说,跟受到更多压迫的女性相比,例如日韩的女性,穆斯林的妇女,中国女性已经得到太多(最吃惊的是这样的话竟也是出自一个女人之口,可见厌女不仅是男性的特征,女性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既然如此,与其营造一个平权的桃花源世界,还不如简单对调:在一个男性从属的世界里,让他们体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限制和尴尬:男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他们是软弱的多愁善感的,他们在公共生活中是需要女性保护的否则会被性侵,女性都是正确的而男性做什么都是错的... 他们才能感受到,平权是多么基本的要求。
当权力失衡,而自己处在附属品的一侧时,他们会有多么愤怒又无助,哪怕自己什么都没有做,但却在社会生活中,因为性别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且没有向上或者改变的任何可能性。
最绝望的,不过是没有希望。
同时,深深感受性别并不仅是一个生理概念,更多是一个社会概念。
在镜像世界里,女性依然可以生孩子--母职和生育能力没有关系!!!
她们可以孕期出轨,因为荷尔蒙无处发泄,正如现实世界里的孕期出轨男;男孩子从小被培养跳芭蕾舞,在学校里被爱慕的女孩子xx而不敢反抗,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弱者。
在他们还没有性别意识的时候,社会已经帮他们做好了选择。
一切都与生理结构无关。
决定哪一方处于从属地位,仅仅是看谁已经是强者。
强者越来越强,他们圈住社会资源,建立符合自己的社会规则,压迫对方,剥夺对方的资源,把她们囚禁在一个个家庭中,让她们依附于自己生活。
只要对方有一点点反抗意识,就强行扼杀。
这样千百年以来,强者的统治就会得到不断巩固,就连弱者,也完全被奴化,并不知道自己应得的权利。
所以说啊,女性想要做什么,都只是男权社会限制了我们,与我们的生理结构无关。
女性荷尔蒙,到底是让我们更软弱所以不能适应公共社会,还是只是合理化女性出轨的借口,只是取决于谁是强者,谁来解释它。
3星,片子还行,可以归为讽刺类喜剧,在欧洲这种曾经男权极度强势的地方这类片子应该还是比较能引起反思的。
但是呢!
女权社会自古有之,只是现在越来越少而已,各自有各自的问题,男女分工不同,社会定位不同,担任的职责不同,所以不可能完全平等,但还是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如果仅仅是自我为中心,那是谈不下去的。
有一定的狭隘性,但还是挺有趣。
结尾加一星。本来以为男人回真实世界就了事了,没想到让颠倒世界里的女性强势者穿过来了,牛逼
想法很好,但还差火候,女权社会中的女人也像“男人”一样。
呃,性转了,没完全性转。怎么还落到爱情片。。无语到了。。男主角色(演员)一有点不讨喜。
人,要学会自爱,对着女性说就好像侮辱人,对着男性说就好像在骂人。女主帅啊设定带感玻璃球代表了什么,一个人,能猜到人类适应性很强显然女主在两个社会都会吃得开,而如果不是性别颠倒,物以稀为贵,女主想必不会喜欢上一个“每根汗毛都透露着花心的不帅的自大的男人”,总不可能法国是浪漫之国,觉得随地调情是很自然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教男人追独特的女孩子,换个视角,别那么大男子主义,如果你被这样对待你开心吗审美有点问题,男主角,剧中那么多富有魅力的角色,女主又美又帅,喜欢他,气不气还有男生还不如穿裙子呢,那改的什么裤子丑死了
2020/11/16
无语
很搞脑子的作品,我要想男女互换的话~
影片以母系社会颠覆世界并不是要革了谁的命,其实不过是想告诉男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人们被物化被轻视并不是那么天经地义,我们要的不过是平等和尊重。但话说回来,女人当自强,如果被男权社会洗脑了几千年就习惯性地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那就只能活在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噩梦里了。
所以性别转换之后不过就是把女人塑造成阳刚男人的样子 仍然还是阳刚凌驾于阴柔 还是受男权思想束缚啊 可能我太挑剔了 想法是挺不错的 拍成长一点的电视剧可能更好一点?
大概无数男性观众看到91分钟时,终于舒了一口气,故事还是回到了他们熟悉又充满安全感的父权社会,他们“正常”的秩序中。
挺好的题材拍成这么无聊,太可惜了。
男权女权世界的倒换与讽刺。说不出来有些怪异感。
是不是女权电影
设定还可以,剧情就太弱了
很有意思的一部片,夸张的表达男权社会的压迫,颠倒过来的女权社会中很多设计都很有意思,女人调戏男人,男人穿超短裤上班,还有那象征意义的扣嘴,太形象了,其实女主和男主完全是同一类人,活的维度不一样,所以告诉我们男女平等,思想不要固化
转换性别表达男权社会的各种不堪!不过剧情难看!
什么玩意啊
如同一部很有想法的大学生电影。
我觉得这个立论不是女性主义范畴吧,该归类为社会议题。女性主义,女权,到底是让女人更女人,还是更“男人”?还是仅仅是社会地位,权力,力量等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