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蒙太奇

몽타주,重罪犯(港),模犯母亲(台),抓住那个家伙,Montage

主演:金相庆,严正化,宋永彰,曹熙奉,刘承睦,李俊赫,朴哲民,郑海钧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3

《蒙太奇》剧照

蒙太奇 剧照 NO.1蒙太奇 剧照 NO.2蒙太奇 剧照 NO.3蒙太奇 剧照 NO.4蒙太奇 剧照 NO.5蒙太奇 剧照 NO.6蒙太奇 剧照 NO.13蒙太奇 剧照 NO.14蒙太奇 剧照 NO.15蒙太奇 剧照 NO.16蒙太奇 剧照 NO.17蒙太奇 剧照 NO.18蒙太奇 剧照 NO.19蒙太奇 剧照 NO.20

《蒙太奇》剧情介绍

蒙太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绑架杀害,重案组警官吴青浩(金相庆 饰)虽答应西珍母亲(严正花 饰)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眼看追诉期将近,吴警官孤注一掷,结果与嫌疑人对面错过。在此之后,吴警官抱着遗憾离开警队,过起破罐破摔的颓废生活。而西珍妈妈始终不曾放弃追凶的信念,她凭借柔弱女子之躯展开独立调查,终于发现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未过多久,又有一名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绑架,其作案手法与西珍案件如出一辙,警方旋即布下天罗地网,与之展开周旋。而面对狡猾多端的嫌犯,警方只得再次请出闲赋家中的吴青浩。 小女孩命悬一线,西珍妈妈和吴青浩能否抓到犯人,一偿夙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旷继勋蓬遂起义欢乐合唱团第三季蓝裙子宇杀员与君重逢初见时尘封旧案第一季马克斯·马努斯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重装武器错视画的利牙朱庇特传奇奥利最开心的一天果尔达悸动的心此刻无声爱我别走青之驱魔师:京都不净王篇尸体游戏小可爱娜斯佳使徒行者2降妖功德簿名门暗战全款交收风的旅程幽灵陷阱热水盛糖乐队水饺皇后婚词离曲第二季适合分手的季节

《蒙太奇》长篇影评

 1 ) “完美”犯罪?不完美犯罪

7.5分。

这部电影评分这么高,但是看的时候,各种细节上逻辑问题真的很气人。

而且节奏拖拉,剪辑情绪不足,这些都让人觉得很普通。

虽然一部悬疑犯罪或者反转电影总有逻辑不足的地方,但是通常引人入胜到不去注意,那也不错。

问题是我个人看《蒙太奇》总是不太投入。

还有女主的选角,看起来并不太符合能把人带进去的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眼妆好出戏,脸上有点浮肿。

让人吐槽的逻辑在于太多点编剧都是依靠“巧合”,而非合理逻辑推进的。

还有诸多可以更好的处理却逻辑不严谨的地方:1、15年前的罪犯这么小心藏车绕路,还天天穿雨衣戴手套,竟然连案发地点有没有监控都没考察明白就去放花,还偏偏在追诉期没完全结束时做这么危险的事,结果差点在饭店被逮住。

2、有些画面剪辑顺序有些凌乱,比如男主看监控看到车标的画面放在他们做了那么多努力后面,让人有种“搞了这么多你才看到监控里这么明显的标志?

”的感觉。

3、放花地点刚好有监控,是逻辑牵强的巧合,然后一直找不到人,偏偏追溯期还有几小时时,那辆车跑过来停在男主面前,如果是杀人犯炫耀,有必要吗差点在饭店被逮住,所以这辆车不是靠逻辑找到的,还是靠的巧合。

加上强调追诉时间倒数,为的就是向观众展现,哎呀好紧张,哎呀明明可以抓住又溜了好可惜。

只是这种基于巧合上的营造,显得很刻意。

4、后来都明显饭店被重新打扫整理过了,那么大一个黑伞躺在原地没人动?

你逗我?

哪怕是女主询问,老板说想起来我收捡了那人落下的伞再拿出来,也合理多了!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编导根本不注重逻辑细节!

最气人的是这些是明明可以合理化的地方啊,不注意细节对电影很不好。

5、15年后的事件,小孩丢了,爷爷接起犯罪嫌疑人手机挥手,警察们竟然很巧的围在一起讨论都没看到;母亲和犯罪分子通话,警察们还紧张的把东西落到地上?

要想表现警察们的无能或不专业,也不用这么过吧,连没了孩子的母亲表现的都比他们稳定多了。

6、爷爷人不见了的时候,没有一个警察在乎。

7、15年后的这个案件,罪犯要嫁祸给爷爷,却连仓库和磁带这么显然证明爷爷说了实话的东西都不销毁,罪犯凭什么觉得警察连去看一眼仓库就能识别都不会去看?

那是因为编剧这么觉得,不是罪犯这么觉得,这种情况典型属于编剧强行替代罪犯和警察,实际逻辑是不成立的。

8、小春还给母亲以后,此案虽然了结但并没有过追诉期,还可以翻案。

自己爷爷进了监狱,小春又和女主相处了这么久,这些种种要不了多久小春母亲就会沟通知道。

那么母亲知道自己父亲是被构陷入狱的,又有女儿作为人证,小春的母亲难道不会起诉翻案找律师吗?

那样的话爷爷是否会入狱十五年那么久还很难说。

这么多细节逻辑不合理,还一直给观众洗脑说是“完美犯罪”,我真是服气。

 2 ) 看我能不能解释下大家提到的几个bug

1、只要小女孩告诉她妈妈,是个奇怪的阿姨,不是自己的外公带走自己的就行啦。

小女孩告诉妈妈是阿姨绑架的自己,而阿姨(或吴警察)也会告诉小春妈妈15年前的真相,小春妈也可以找自己父亲确认,之后只能默认外公坐牢。

不然怎样?

把可怜的西珍妈妈抓进去,并承认外公15年前绑架并过失杀人?

2、外公难道就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是针对他十五年前做的事情的么?

知道又能怎么样,告诉警察就能确保救活小春吗,说不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把15年前自己犯罪也供出去,又害死小春,所以直接交赎金最合适。

3、外公不见了,警察没管。

我感觉不算多大的bug,非得插一段警察找外公没找着?

西珍妈妈控制外公时肯定不会让外公大摇大摆走大街的。

4、绑架小男孩是谁?

15年前的外公,小男孩没绑成,改绑了西珍。

第一次写长评论,多多包涵

 3 ) 为了抓住那个家伙就能这么强行硬来么?

完全不合理啊喂!

为了得到雨伞强铺市场那场戏,罪犯居然在银行留了真实地址还在那放了一堆证据,真的想不到有人会找上门么?!

女主指示罪犯重演十五年前的取钱手段,为什么罪犯完全意识不到之间的关联等男主找上来还一脸懵逼?!

工程师又会偷车又能在电话里变声还把警察耍的团团转技能都很666嘛。

小女孩被女主抱走怎么那么配合,不哭不闹还回家拍个照。

最后小孩真的不会说出来是被阿姨抱走的吗?

是阿姨啊!!

 4 ) 简析本片涉及的法律问题

笔者没有研究过韩国刑法,所以以我国现行刑法为蓝本分析,但其实,公法的法理已经为各国所共识一、追诉时效相关法条: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韩哲15年前的行为绑架罪无疑,且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刑达到死刑,根据87条,20年的追诉时效,注意,该条第4款有一个兜底条款,那就是“认为必须追诉的“,何为认为?

目前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定情形,也就是说,只要控方认为有必要,且得到最高检的批准,时效条款就不予适用,各位认为咬牙切齿的警察们会不会认为有必要呢?

且慢,再看看88条,”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你干的事被警察发现了,追诉条款根本不适用。

结合本片情节,吴警官都已经追查了15年了,你觉得人家立案了没?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压根就没有追诉时效适用的空间。

最后,89条的规定,意思是只要你在追诉期内犯了其他刑事案件,即使是小偷小摸,你之前的绑架罪的追诉时效要重新计算所以,韩哲怎么才能因为诉讼时效不被追究?

大概情形是这样:他绑架了孩子,结果孩子他妈一直没发现,或者发现了一直没报警,结果20年过去了,韩哲也一直没暴露,这样,理论会上他就不用被追诉了,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呢?

因为别忘了,控方还有一个”认为必要时,可报批追诉“的杀手锏好多人动不动就说过20年就彻底没办法了,你们这是对法律多没有信心啊!

二、孩子的话相关法条:《法院执行解释》第五十七条 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五十四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本片的一个明显漏洞,很多人都提到了,就是15年后被复仇母亲绑架的女孩(韩哲的孙女),在被绑架过程中是完全看到犯罪人的,回家后只要告诉父母这一点,就可以洗清爷爷的嫌疑。

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人反驳:”没什么漏洞,儿童证词不可取证,所以小孩说不说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

我去!!!!!!!!!!!!!!!!!!!!!!!!!!!!

体育老师教你的法律吗!!!!!

还这么信誓旦旦!!!!!

首先,小姑娘告诉家里人谁把她带走这个行为,首先就不是证人作证,而是被害人陈述,其本身具有独立证明价值。

其次,作证在我国法律中是一种义务,它对案件真相的还原价值极高,法律不可能简单的因为年龄的原因就放弃一个接近真相的机会。

一个人是否具有证人资格,需要根据目击者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具体案情来综合分析。

比如说一个7岁的小孩,他可能无法在一个金融诈骗犯罪中作为证人,因为他无法理解自己看到的东西,但是他完全可以在一个故意杀人案件中准确的描述犯罪人朝受害人开了一枪。

这样的证言不但是证据,甚至还可能是一个足以定案的直接证据。

在本片的第二个案件中,韩哲的孙女又不是智障,对于谁把她带走这个事实,当然可以清楚的描述。

三、复仇母亲逃脱法律制裁影片的最后,以韩哲顶罪而结束,这里需要明确一个观点:母亲的脱罪是法律的失败。

无论动机多么无辜,原因多么悲痛,犯罪就是犯罪。

暂时就想起这么多,根据回复再补充吧

 5 ) 《抓住那个家伙》完美绑架案的不完美演绎

  十年的岁月流逝在金相庆的脸上竟然没怎么留下痕迹,2013年《抓住那个家伙》中的他与2003年《杀人回忆》中的他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面目俊朗,依然是眉头紧锁。

不同的是,《杀人回忆》里的罪犯逃出法网、逍遥法外,电影则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被评价为“完美罪案片”;《抓住那个家伙》里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找到了真相,并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却不足以改变影片平庸的事实。

  同样的主演,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类型片,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却是质量对比悬殊。

再次证明导演对一部影片的决定性作用。

  《抓住那个家伙》围绕一起马上就超过15年追诉期绑架杀人案展开,延伸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金相庆扮演的警察吴青浩15年前亲身经历了案发过程,自此沉入案中无法自拔,但在追诉期最后时刻却依然与罪犯擦肩而过,愤而辞职;另一条是被绑架女孩西珍的母亲,在痛苦中期望警察能有所作为,最终才发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影片的前半段花费了大量的笔墨铺陈线索设置悬念,将杀人绑架案的罪犯塑造成一个完美罪犯的形象。

吴青浩也屡次将这个案子形容成“完美犯罪”,15年的时间,查不到任何线索,罪犯无疑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高智商。

然而追诉期刚过,另一起与15年前的案子一模一样的绑架案再次发生,从而又延伸出影片的第三条线索:这次被绑架女孩的外公。

  影片到这里,节奏还是非常紧凑和条理的。

观众心里清楚,这第三条线索势必会与前两条搅在一起,并成为破案的契机,也便愈发期待下面的情节。

  然而也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开始失控。

一般电影失控往往是因为导演没有处理好线索与线索间的关系,而导致影片变得杂乱无章,这部影片的失控却不同,似乎导演一下子丧失了握紧导演棒的力量,几股线索扭成一条的时候,电影的冲突性本应达到高潮,却突然弱化了。

即便有情节上的逆转,也无法承载前面所积蓄起来的力度。

虽然还算不上烂尾,与前半段相比,也只能算续貂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发生在第三条线索,也就是第二次绑架中小女孩的外公身上。

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导演在他身上着墨过少。

根据影片的设定推断,这位外公绝不应该单纯被牵着鼻子走,他应该对绑架事件有自己的主张甚至处理方法。

因为只有这样,当你看完电影了解整个剧情后,才能前后呼应地完整起这个角色来。

电影中所展现的这位外公,实在给人点顾头不顾尾的感觉,也就成了影片的败笔。

  电影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蒙太奇》。

蒙太奇本意是指电影拍摄制作中,不同镜头的拼接。

影片一开头便有一组蒙太奇,15年前西珍妈妈经历那场绑架时噩梦般的场景不断闪回,暗示现在的她仍然无法从当时的痛苦中走出来。

但整片的意义上来说,蒙太奇指的是一模一样绑架案在时隔十五年后再次出现。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很多经典的罪案悬疑片有类似的情节,罪犯通过这种甚至有些仪式感的方式来表达对警察的不屑,从而更加刺激起观众一探究竟的欲望。

《抓住那个家伙》对这一犯罪方式的利用更加别出心裁,可惜在表达重心上偏差得有些多,导致整部影片质量下降。

  不知道金相庆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会不会时常想起十年前拍《杀人回忆》时的场景。

或许他除了想念那位当时还很年轻的导演奉俊昊,还会想念搭起戏来无比轻松的小眼睛胖子宋康昊。

    

 6 ) 剪得乱,勉强能自圆其说

十五年前,为了给心脏病发奄奄一息的女儿筹集手术费用,韩哲一通物色后,绑架了单亲家庭出身的小女孩西珍(不作详细调查吗?

单亲妈妈抚养孩子,经济条件应该不宽裕吧)。

西珍母亲报警后,警方指示她用假币支付赎金,以便追踪假币的流向,追踪绑匪。

然而,狡猾的韩哲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他警告西珍母亲不要耍花招,要想孩子平安,要听自己的指示,不再跟警方合作,带上钱独自去某个地方跟自己接头。

因为警方的官僚主义,西珍妈妈获得机会独自驾车跟韩哲进行交易。

韩哲的行事动机,就是为了自家孩子。

不管是15年的绑架案,还是15年配合西珍妈妈的表演,都是如此。

按照他的说法,要不是西珍一直逃跑,他本没打算杀死西珍。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相信的,这个人物,怎么都洗不白。

为了自家的孩子,就可以绑架别人的孩子。

自己失去孩子了痛苦,别人失去孩子就不痛苦吗?

这种反社会人格,最善于说谎。

西珍已经看到他的长相,就凭这一点他也会撕票。

总之,因为现场一些意外,韩哲拿到钱后顺利逃脱。

15年追诉期马上就要结束,警方没有什么进展,深感内疚的吴青浩警官,因为这件案子跟上司闹得很不愉快,辞职。

然而,西珍妈妈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通过一把银行搞活动的赠伞,用最笨的方法,一一排除,作了大量工作后,她最终还是找到了真凶韩哲。

通过暗中观察,了解了韩哲的家庭,设计将他年幼的外孙女绑架。

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要挟,让他用15年前的方法重新作案,假装自己绑架了外孙女...准备用这种办法将他送进监狱。

这部影片,其实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西珍妈妈、韩哲都是普通人,又不是职业罪犯。

他们到底是怎么学会这些犯罪手法,还能确保完美实施的?

韩哲至少五十多岁的老人,体力怎么这么好?

钻铁轨,飞速爬行什么的,都很溜。

韩国是全民兵役国家,难道这位老哥是特种兵退役,并且退伍不褪色,状态保持很好。

以至于拉面馆里,面对两个警察的围堵,能够抓住时机一跃而走,顺利逃脱。

另外,光天化日之下,韩哲一身黑,长得又丑,走在路上不知道有多扎眼,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犯罪分子吗?

总之,圆得还算不错。

虽然剪辑有些乱,但基本上条理还算清晰。

而且,惊悚元素用得也不错。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长期有个不怀好意的人盯着你的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简直细思极恐。

比如,西珍妈妈抱走小女孩那段,先后用几个电话进行骚扰。

很明显,她知道家里面当时只有韩哲一个人,也是个可怕的女人。

还有一个地方也挺吓人,录音机播放“哈拉布机”...

 7 ) 电影样本(编导双佳的经典悬疑片)

蒙太奇是法语中剪接的音译,是电影艺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更是悬疑电影的灵魂所在。

影片故事的核心焦点就是案件重演,除了作案人及动机不同,其他细节做到高度一致,这是一种重复蒙太奇;将20多年前的声音通过剪接技术巧用于设的局之中,类似于声音蒙太奇技术;将过去的案发地点与目标孙女(所谓的被绑架人)拼接起来,类似于影像蒙太奇技术;剩下都是陷害技术,如烟头,车,以及最绝的直接让目标以相同作案手法再次实施最后的典型犯罪。

所以说,蒙太奇技术贯穿了故事核心。

故事在逻辑方面处理得也很得当,最神机之处就是被陷害的人其实是另一层面真正的罪犯;而逻辑重心在于如何完成重演,并达成以前没有成功的抓、判环节。

绑架、胁迫与催眠是大部分故事中,处理掉人物不合理作为的逻辑神器。

这个故事就正好用到了对被陷害目标至亲被绑架这点,以及最后由警察代替复仇人完成的面对面直接胁迫这点,衔接地天衣无缝。

而剧本写得最好的地方是警察没有走愚正的套路,而是让人情最终战胜了法理。

抛开故事,影片制作本身也是利用大量的蒙太奇技巧,由三段不同时间段的故事进程,利用交叉蒙太奇,形成时间性混淆,从而加大悬疑效果,完成精巧的前后对比特效。

最成功之处是巧妙地将追溯期马上过期的这段故事进程(特别是复仇人查案的进程)作为隐蔽干扰线,形成观者错觉,如目标被抓后,影片仍呈现于追逐嫌疑的过程,追逐一个被模糊混淆出来的悬疑目标(画像人),似乎成为重重迷雾外直捣黄龙的奇袭线,有效地将复仇人和被陷害目标同时暂时排除在悬疑之外,很好地为最后大揭秘埋下伏笔,同时极大地增加影片揭秘的紧张感。

20年前故事线与最终故事线的交叉蒙太奇,也产生了很强烈的情绪对比。

由此可见,本片剧本一流,且制作剪接技术也是一流,这样的悬疑片自然就是超一流的典范之作。

以至于,7年之后的国产院线电影《误杀》中,会将这部电影作为主人公一系列神操作的样本教材。

 8 ) 韩国犯罪悬疑片能走多远?

我曾经是韩国犯罪电影的忠实粉丝,曾经是。

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在电影领域,韩国已经把日本和中国这两个邻国甩在了身后。

就犯罪电影而言,韩国人做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比如《黄海》、《追击者》、《杀人回忆》等等,总体上它比邻国电影更有节奏快感,更有社会批判深度,演员的表演也更有力。

可以说,韩国影视人学好莱坞学到家了。

但一路看下来,我逐渐对韩国犯罪电影失去了原有的热情。

确实,它的节奏还是那么明快,正派和反派的角逐依旧激烈,影片也常涉及到对社会的批判。

但总体而言,犯罪悬疑的路子是越走越窄了。

为了维持原有的快感,创作者们不得不加入更多佐料,更多冲突,追逐,掩饰与反转,有时甚至牺牲掉故事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韩国犯罪电影逐渐沦为一道麻辣快餐,为了让食客吃起来有滋有味,大剂量地添加辣椒味精地沟油。

这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的套路。

到处都有冲突(警察里肯定有坏人),随处可见阴谋(政府是大反派),反转在意想不到之处浮现,观众在情节的波浪里随波逐流,之后才模糊意识到好像哪里不对劲。

确实不对劲,故事这么讲只会越重复,更套路,从而失去从更深层面上打动观众的能力。

在这方面,中国人和日本人反而做的更好一些。

故事情节应当为故事主题服务,最终传达意义和感受。

它不能沦为为了情节而情节,一味追求片刻感官的刺激——情节因此越发走向离奇。

凶杀案不够味道,那就设置变态杀手犯下连环案,然后添加伦理的,情感的作为佐料,出锅前浇一勺社会阴暗面,假装自己在批判。

中国影视人学韩国电影不能一味照搬,学表演学节奏控制都好,但做成《爆裂无声》那样子就行不通。

豆瓣青年也不该把自己肤浅的审美强加给大众,为它高口碑低票房叫屈。

事情就是这样。

以下是观影随记。

——————————————————————————————-——15年前的命案再次浮出水面(韩国电影里制造冲突反转与控制节奏的手法)凶手在当年的案发现场献花根据线索寻找凶手线索:行车记录,监控,找到被盗车辆,凶手心虚逃跑,追捕然后失败,但留下别的线索——一把伞(罪犯虽然出场,但始终是不能当场抓获,失之交臂后会留下线索备用。

)另一起绑架案上演,编剧让所有人以为这是同一凶手的再次作案凶手打来电话,索要赎金,警方策划抓捕,反转——来者是受害人爷爷接下来是再次反转,警方断定爷爷就是绑架者。

此处最大的bug是爷爷为什么要绑架孙女,这在清理上完全讲不通,但是为了后续的反转效果,只得如此。

除了此处,影片还有不少为了追求冲突与转折生硬的地方。

但情节的发展一浪接一浪,让观众无暇思考。

另一条叙事线索:西珍妈妈根据雨伞追查,找到凶手身份,开始策划绑架两条线索交汇在警察明白绑架者是西珍妈妈的那一刻,真相因此而大白。

然后进入影片的主题环节(可以是社会批判,现实主义,伦理困境)但这不是重点。

影片结束。

 9 ) 一些剧情时间线梳理

全剧透。

慎看。

1997.7.18之前 实施绑架。

个人猜测应该是提前踩好点的,虽然没有说如何绑架的,但在那个年代要能拿得出5000万(将近26万人民币)的应该不会是普通家庭,如果拿不出来这笔钱,那么老头也拿不到钱做手术。

1997.7.19 中午在车站掉包现金,绑匪发现为假币,再次联系西珍妈妈。

晚上警察撤出,韩哲约西珍妈妈,西珍摔下山崖,吴警官眼睁睁看着绑匪拿钱逃走。

2012.7.15 韩哲去西珍摔下山崖的地点放花,被吴警官查到,并开始找车。

2012.7.19 吴警官、西珍妈妈与绑匪韩哲在菜市场擦肩而过,公诉期截止,吴警官辞职。

2012.7.19之后,西珍妈妈进入小餐馆了解情况,发现重要物品银行纪念品雨伞,并找到银行工作人员花钱买到名单。

按照名单排查,进入韩哲家里后看到相册,得知其女儿生病一事(隐含可能需要钱的动机);看到15年前日历重点标注7.19这个日子,西珍妈妈得知韩哲即为15年前的绑匪。

此时韩哲回家坐在门口,妈妈没有下手而是偷偷看到韩哲与女儿孙女在一起的画面,激起仇恨。

接下来就进入小春绑架案。

西珍妈妈踩点,故意用电话引韩哲回屋接电话,同时抱走小春。

约5小时后韩哲一家人报警,此时警察都在屋内,韩哲在外面小乐园接到草丛中的电话,在给警察招手未被发现后,韩哲独自出门找小春并在花丛中接了电话,开车前往指定仓库。

韩哲被关仓库从当天到第二天早上。

中间当天晚上发生垃圾车时间,找到小春在爷爷家拍的照片。

第二天韩哲出仓库,换上军装去车站掉包现金包,之后在车站逃走并被抓住。

抓住之后警察不信其说辞,并根据电话亭捡到的烟嘴以及绑架录音的声纹比对认定其就是凶手。

吴警官觉得太过顺利有可能并未抓住真凶于是拷贝了韩哲的录音去找博士比对。

博士根据声音浑浊及随身听播放键按下声音推断绑匪用的是录音,并进一步坐实韩哲与15年前绑匪声音为同一人。

吴警官联想到电影开头去西珍妈妈家里时听到的录音,遂去找,果然找到小春。

此时吴警官第一反应是送走小春,但面对西珍妈妈的哀求,想到15年来的努力,于是去找韩哲,谈话过程中发现韩哲对15年前之事并无半点后悔之意且将西珍之死归咎于她自己乱跑,愤怒之下以小春威胁,韩哲认罪。

完。

关于疑问:1⃣️西珍妈妈于韩哲家中看到15年前日历,如果韩哲从那之后不在此居住还有可能保留日历,但显然韩哲还住在此处不然女儿也不会带外孙女来看他,那么他15年来不换掉日历的可能性大吗?

2⃣️韩哲接电话听到“孩子在我手上”显然为录音带(与其他录音一致),韩哲却没有听出自己声音?

3⃣️小春在韩哲家拍的照片小春父母肯定也是看过的,难道没有人认出是爷爷家?

(可以解释为同样的壁纸很流行所以很多)4⃣️没有解释韩哲自己走了之后把手机放在秋千上旁边还有两滴血,难道是自己戏太多弄上去的?

总之,作为一部悬疑剧剧情上不算是严丝合缝的,还是有小漏洞,但胜在剪辑,将15年前与15年后两条线并行而且剧情紧凑,并且多处使用男人身型举止的绑匪混淆视听(可以解释此为吴警官视角,未破案之前都以为第二次的绑匪还是第一次的男人),再加上韩国人擅长的气氛渲染和处理的非常优秀的转场,因此看起来还是比较过瘾的。

 10 ) 就算整个世界都原谅你了,我也没答应

影片利用两条叙事线间的时间差创造了反转,节奏流畅紧凑,细节铺垫足,前面虐后面爽,很值得一看。

蒙太奇还是一语双关,既指画像,又指影片手法。

印象最深的是15年前的凶手承认自己罪行时死鸭子嘴硬的一番话:都是女孩自己作死,原本没想杀她,我为救自己女儿害别人女儿就是伟大,已经忏悔了15年了我已经获得原谅了,你个没老婆没孩子的懂个屁!

完全是自我的原谅,让人想到现实中各种案件中犯人狡辩的嘴脸,果然这种人只有通过同态复仇再关进去慢慢反省才能意识到自己毁了多少人的一生。

从未放弃,坚持调查,孤身一人深入险境的母亲,一线之差错过犯人,惭愧辞职,想销毁一切却又扑灭火的警察,他们的人生都定格在了女孩死的那天。

犯人说警察没家庭没孩子,然而除非把法外之徒捉拿归案,人怎么可能放心组建家庭抚养下一代呢,就这样把孩子送进一个魔鬼游荡的世界,然后告诉他爸爸当年没能抓住犯人,以后相似事情发生也可能不能保护你吗?

幸好,母亲的计策顺利进行,警察发现后也没有圣母心爆棚地戳穿,反而配合到底将罪人押入他曾逃脱的牢笼。

也许案件有15年的追诉期,社会要运作永远要抛弃那些生锈的零件不再耿耿于怀,但那是“算了”而不是“原谅”,伤害已无法抹去,一切都是犯人自我解脱与安慰,总有一双眼睛会盯着你,如悬剑般不日带来真正的惩罚。

《蒙太奇》短评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6分钟前
  • audicious
  • 力荐

这段感情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假期是美好的,但是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9分钟前
  • Fliesh
  • 力荐

偶然在b看到这个片子的切片,两位演得实在很美妙,带着大鹅特有的冷咧,不过大鹅这么崆峒的地方能出这类片子也是很有意思

11分钟前
  • 别有文艺病好吗
  • 推荐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13分钟前
  • B-Rabbit
  • 力荐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17分钟前
  • リアチュウ
  • 推荐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年上拿蛋糕上的面具也太宠了 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假期结束一样 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乏味中 只有那个晚上好像有些不同 但又什么都没改变

21分钟前
  • 吴所谓
  • 还行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25分钟前
  • 滥人
  • 力荐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26分钟前
  • 光圈漫遊
  • 推荐

校长好宠…对剧院的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有独特意义的、忧郁笼罩下的小假期

28分钟前
  • null
  • 力荐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29分钟前
  • Sweety
  • 推荐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31分钟前
  • 绵绵sooya
  • 较差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35分钟前
  • 林阿桃
  • 推荐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40分钟前
  • emma
  • 推荐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42分钟前
  • 桶裝豆腐
  • 力荐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43分钟前
  • Sonder
  • 力荐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45分钟前
  • Scarlett
  • 推荐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48分钟前
  • 寂寞热带鱼
  • 力荐

渐入佳境。夏日就这样一去不返。台词写得很有散文诗的味,非常喜欢。最后突然想到打雷姐的summer wine和summertime sadness.

53分钟前
  • 未闻蝶恋花
  • 力荐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5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58分钟前
  • 🧸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