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我是冲着这部片子的名字下载下来看看的,因为摇滚,因为吉他。
期待和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谁让我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看呢。
我很欣赏主人公对儿时梦想的追求,但是欣赏完之后总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和音乐和摇滚和吉他只沾那么点边,故事的情节烂到不行,最后的结局总么看都很牵强。。。
期待和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谁让我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看呢至于在电影艺术的运用方面,我无权多说,打住打住。
哎呀,好不容易在豆瓣占了沙发!
碟却被我看了八分之五就卡了,不是封面那么吊我胃口,也不是那么难看!
这可否算是女版的《遗愿清单》?!
只是女主角比男版的《遗愿清单》里的两个老头的遭遇还凄凉,不单患了绝症,还在同一时间失业、失恋!
人生的三大重大打击让她透不过气来……医生告诉她可以在世的时间是12个月,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该如何度过这短暂的12个月?!
而儿时的摇滚吉他梦,常常在梦中促发点燃她对生活的新热情!
反正快死了,得及时行乐!
于是她透支信用卡,换了新的生活方式,床啊衣服啊房子啊啥都换新的,并开始自学吉他!
……待看完……
《摇滚吉他梦》不被部分观众接受,或许是因为觉得剧情狗血。
《摇滚吉他梦》是关于童年的匮乏,关于一把红色吉他的执念,是关于内心真实渴望的探寻。
我很喜欢讲述一个人身处绝境孤立无援的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一个高贵的灵魂身处囚笼依然没有放弃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体面,他依旧热爱生活,仔细谋划,日日坚持。
再比如《幸福终点站》,一个因为国家战乱而被迫滞留机场,语言不通的异乡人,开始了最高级的流浪。
还有《我是传奇》,当世界充满丧尸,只剩下一个正常人时,他如何在孤独中依然过着自律的生活。
《摇滚吉他梦》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是它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
它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整部电影都充斥着一种明亮又虚幻的光,女主角消瘦苍白,略微下垂的双眼中有一种希望中的绝望。
只有在身处绝境的时候,孤苦无依的时候,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他是否具有一个真实的灵魂。
很多人是没有灵魂的,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日复一日地赚钱,追逐名利,即便死亡当头,也不会有任何想法。
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想。
《摇滚吉他梦》不被部分观众接受,或许是因为觉得剧情狗血。
美丽的白领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查出喉癌,恰好这时被工作几年的公司辞退,又恰好此时与男友分手。
编剧把她置于绝境,是为了给她制造一个直面内心的机会,让她看到自己沉睡的梦想。
当人生得无可得,失无可失的时候,她终于发现曾经日复一日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也终于明白曾经的一切并不是不可割舍的。
她花光了所有的钱,租下一间空荡荡的房子,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满它。
她丢掉了旧衣服,丢掉了过去的一切,开始了生命最后的绽放。
我很喜欢的一个镜头,就是她脱光了衣服,洗完澡,赤身裸体地躺在空荡荡的地面上。
身为观众,这一幕感受到的不是肉欲,而是一种奇特的美。
她与过去的一切告别了,像一个孩子一样,洗尽铅华。
从前她只吃素,住进这个房子之后,她开始吃肉。
从前她住在狭窄凌乱的出租屋内,现在她的房间空空荡荡,她买了最大号的床,买了最喜欢的灯,买了新衣服和新的被褥。
她没患病之前,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欲望。
童年时家境窘迫,她有很多幻想,都不能实现。
其中一个最深切的执念,就是一把红色的电吉他。
所以在布置完房间之后,她买了一把最贵的红色电吉他。
生命只剩下两个月,她没日没夜的对着视频学习弹奏它。
整部电影中,女演员几乎没有笑过。
只有几次她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一次是收到吉他,她反反复复地仔细观察吉他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露出了孩子一样的笑容。
一次是收到黑人送的花,她裹着床单,露出了一个苍白而妩媚的笑,还有最后她终于站上舞台,和一群人一起弹奏音乐时,脸上呈现出了与开头截然不同的表情。
这部电影给人奇迹的感觉。
当她改变了自己所有的生活方式之后,她喉咙的肿瘤逐渐变小消失了。
她难以相信地问医生,医生说,有这样的情况,当病人的生活习惯发生巨大的改变之后,肿瘤有可能会变小。
由于她之前的挥霍,她已经没有存款,并且背负上了巨额的信用卡债。
她只能离开房子,卖掉那些昂贵的家具,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的境地。
可这时的一无所有已经与上一次的一无所有截然不同了。
她背着吉他,结识了新的朋友,拥有了新的追求,这一切都是她真心喜欢的。
这是一场死而复生的战斗,也是一场直面内心的洗礼。
这部电影不同于《遗愿清单》,《遗愿清单》是一些享受的愿望,旅游,体验,是久居平淡的反弹。
可《摇滚吉他梦》是关于童年的匮乏,关于一把红色吉他的执念,是关于内心真实渴望的探寻。
这一生我们可能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压抑了自己的天性,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迷失在一种虚幻的追逐里。
我总觉得,很多人的病,都是心病造成的。
由于长期压抑,长期心情不好,长期忽略自我,导致积郁成疾。
疾病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去休息,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想一想自己错过了什么,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子,你快乐吗?
当下拥有的一切是你想要的吗?
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会埋没很多东西。
正视自己的内心,是奇迹的开始。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今天下午一个人躺在床上安静的看完了整部电影 评分不高可想而知。
片头女主就遭遇了癌症晚期、被炒鱿鱼、被男友甩的惨痛暴击!
心碎的她开始住在大公寓买奢侈品,但依然觉得孤独万分,在睡梦中她梦见了自己的吉他梦想。
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吉他开始为梦想战斗!
结局她成为了职业吉他手。
在舞台上尽情的释放自己!
看完最大的感触就是,人要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女主幼年时应该是被父母和学校压抑的很严重。
导致她干了一份高压的白领工作。
终于在人生遇到重大挫折时才敢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反思我自己,幼年和青年和女主的经历很像,导致现在成年后有很多压抑的地方。
但现在我会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倾听内心声音。
该哭泣时候哭泣 该反击时反击!
---剩下的生命是迎接死亡还是享受生活,如果生命还剩下两个月时间,我会怎么办。
melody做的是,租一所漂亮的大房子,靠海,朝阳。
换个号码,扔掉过去穿的衣服,让自己赤裸的身体在阳光下沐浴,如同涅槃一般,最后把家里布置上像艺术品一样的新家具,换上漂亮的新衣服,最重要的东西当然是童年的梦想--一把红色的电吉他,钱不是问题,超炫的芬达吉他。。
一百个拨片。。。
硕大劲爆的马绍尔音箱。。
还买了两组。。
羡慕死了。。。
当然这一切都靠那个香蕉电话完成,不禁感叹美国的电话购物真发达。。
好了,新的房子,新的情人,新的生活,就像melody说的,我没有明天,我所有的明天都和昨天没什么不同,不管怎么样,我现在正在改变。
如果有人把她改变生活,改吃荤菜,学习电吉他看成是在完成遗愿的话,我更愿意把这个看成是她在尝试二次生命。
死亡还是改变生命,melody只是一念之差,然而当你的生命被一次简单的行为重新定义,你就能改写生命的意义。
最终奇迹般重生的melody失去了新房子,失去了情人,还有原本就应该快要失去的一切,但她带着最后剩下红色电吉他,开始了新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个半吊子自学木吉他手,看完片子以后重燃了我攒钱买电吉他的梦想。。
我的心情很冲动。。。
这就数压岁钱去。。。
挖哈哈哈后
看多了轰隆隆的大片,也需要一些其他的调剂,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小片儿:吉他,很小的小片儿,在网上想找关于这片子的资料都不太容易,但是这是个好片,必须推荐一下。
一开场,女主角也是本片唯一的主角麦乐迪,不是那个卡拉ok啦,她就是这名字:Melody,被她的主治医生告知,她已是喉癌晚期,癌细胞扩散,手术也没有用了,她还剩下大概两个月的寿命。
Melody当时就一脸懵逼了,然后大夫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然后她失魂落魄的跑回公司上班,结果主管跟她说她被downsizing了,也就是开除了,公司给她四周薪水让她找下一个工作,然后当然Melody就又一脸懵逼了,然后主管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她赶紧从公司出来给她男朋友打电话,约他见面,想跟他说说心里话,没想到男朋友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跟她说我觉得我好憋屈我快窒息了我需要空间咱们分手吧。
然后当然Melody就再次一脸懵逼了,然后男票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三次的表情是一样的,用一个图就行了。
港真,一般人受了这连环三击估计早就官能性神经失调也就是休克了。
可是我们的Melody不是一般人,她没有休克,她冲回家,泡了个澡。
然后拿出一个刀片准备一了百了,这时好死不死刀片掉地上了,她低头捡刀片“意外”看到地上的报纸上写着无敌海景顶层豪宅在出租,瞬间决定不死了,还有两个月,老娘要活出个人样来!
她什么行李都没拿,直接冲到银行取出所有的钱,跑去把无敌海景顶层豪宅租了两个月,连房都没看,直接交钱拿钥匙就上了楼,结果,房子里什么都没有,Melody又一次郁闷的懵逼了,只好睡地上。
第二天她用信用卡买了一堆昂贵的各种生活用品,但奢华的物质条件依旧无法满足她心中的空虚。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特别想要一把红色的电吉他,想有一天成为一名真正的吉他手,但是父母认为这是不学好,就是不肯给她买,她还跑到乐器店去偷结果被抓,总之最后也没能得到这把红色电吉他,这个结一直在她心里。
Melody决定立即付诸行动圆自己的吉他梦,钱不叫事儿,继续刷信用卡,不但买了红色电吉他,还买了一堆配套的高档音箱和配件。
然后她决定把所有衣服都扔了,这两个月不下楼,就在家练吉他!
各种垃圾直接从楼上往下扔,别人爱骂什么骂什么,反正老娘快死了,要素质干嘛?!
饿了就点外卖,什么贵点什么,吃一份扔一份,绝症患者就是这么任性!
一来二去,送货的黑人快递哥也跟她熟了起来。
Melody的美貌和不同寻常的举止深深的吸引了快递哥,他虽然已婚,但还是很羞涩的向Melody表达了爱意,没想到时日无多的Melody瞬间感觉这世界充满爱,然后就从了他,俩人各种天雷地火,不亦乐乎。
经常给她送披萨的拉丁外卖妹也被Melody的美貌和怪异举止深深吸引,她虽然已经订婚,但还是羞涩的向Melody发动了进攻,没想到时日无多的Melody瞬间感觉这世界充满爱,然后就从了她,俩人各种天雷地火,不亦乐乎。
不但各种天雷地火,他们仨,他们仨还一起玩种族大融合!
WTF,这一段实在是惊着我了,不过从Melody的心理状态来分析,这也很正常,我是觉得另外那二位太神了。
(大尺度的图找不到,就这张你们凑活看吧)
除了爱来爱去,Melody就在不停的跟着电视练吉他,从不断的练习中,她也渐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这醉生梦死、爱意环抱的日子简直天堂一般。
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快递哥老婆怀孕,外卖妹婚期在即,他们先后离开了Melody。
信用卡刷爆,连外卖也点不了了。
绝望的Melody忽然发现两个多月过去了,自己怎么还活着呢?
什么情况?!
赶紧跑去找医生,医生们会诊之后说:omg,你这两个月经历了什么?你的肿瘤消失了!
你没事儿了!
这是奇迹!
医学上根本无法解释!
我靠!
不带这么玩的好不好?!
老娘的信用卡谁还?
房租谁交啊!
癌症虽然消失了,生活还得继续,除了那把红色的电吉他,Melody变卖了所有的家当,还是不够还信用卡,房东也把她赶了出来,她无家可归,只能露宿街头,靠弹吉他乞讨为生。
但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乐队发现了Melody,邀请她加入,终于,她梦想成真,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吉他手。
其实这片子主题简单的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生活是有无限可能的!
当一个人享受生活时,死亡可能不期而至,而当她从容面对时,死亡却悄悄的离你而去,这就是生活,就是这么神奇。
183cm的美国大妞萨弗蓉·布罗斯很好的把握了Melody这两个多月时光里的心路历程,从绝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从失落到重新开始生活,很有代入感的让我们跟着她走过了这一段过山车般的生命旅程,她演的过瘾,我们看的开心,应该说,很不错。
有梦就要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别等到生命的尽头再后悔,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红色的电吉他,不是么?
电影就是一句话概括:段子的细节补足。
倒霉的女主被医生判了死刑,于是在最后两周里去做一直想做的事情和丢掉节操,爽了。
更倒霉的是,接近尾声时癌细胞意外退散消失,这日子还能继续啊原来,天,官邸要退租,信用卡账单还是要付,告别荒淫。。。
电影好歹有个按好心的地方——女主经过这一劫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看看她原本的生活吧——工作:女主回公司上班,却被冷漠辞退,她说我在这里干了四年啊,主管不带任何表情地回答说我知道,你可以走了。
女主气得颤抖;爱人:女主男友也是个白领,是不是挺登对的,但他全然没注意到女主的焦虑还一直说自己的问题,并提出了"分开一阵"如此暧昧不清的话;生活方式:素食主义,恨嫁的心,没特色的穿着,负一层简单无趣的独居小屋。
活得好迁就。
看看她"最后的两周"吧——刷爆信用卡,租了超大间的公寓,很多窗户,面向湖景,还充满阳光;订购最贵最舒适的床垫,设计感突出的装饰,色彩鲜艳的衣服;送货小工上门,是个丑丑的黑人,搭讪了两句就擦出爱的火花;披萨外卖送货小妞,烛光下聊聊天,也擦出了火花;同时拥有两个爱人,白天和黑人男,晚上和披萨女,最后彼此撞见了就在一起床第欢愉;最重要,她终于有了自己的红色电吉他,被自己弹奏的音乐和希望包围,忘记死亡降至。
猜想,她的一生几十年一定都没这两周更幸福更满足的了。
做想做的,爱想爱的。
有没有有点对号入座的惆怅?
何尝,对生活没有想法,却被深埋;想抱怨又只能妥协;想爱却说"没未来",渐渐就不是纯粹的个体了,成为一个social member。
很多顾虑,怕受挫,怕失败,怕失去认同。
无奈和遗憾堆积成山峰,还不断告诉自己是业障呀,要翻!
够了!
在死亡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终结就是终结。
你所浪费的今天就是浪费了,没有了,开心不开心,值得不值得,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你自己真正受益。
想到什么就快去做吧,你做或不做地球都在转呢,反正,最后,大家都会成尘埃,遗忘,消失。。。
最后女主离开公寓,变卖家具,唯独留下电吉他和阳光。
幸运女神眷顾起她,最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以弹奏为事业,目光清透,堆满笑容。
多好,一切变得多自然。
吉他对这女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1 是她童年时代最想得到的东西,曾一度到手过,后来怎么样我没看明白,可以肯定地是带有遗憾的长大2 是她后来的谋生工具3 是所有人都离她而去的时候唯一陪伴的“娱乐工具”但我就没有明白导演借中间那段混乱的情爱想告诉观众什么你要说自己是立志片吧,我倒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只能感觉一切都被老天所控制着,你想死还不一定能实现勒,我真的很一头雾水,当黑人送货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带给这瘦弱的女人些什么,是的,他给与的是精神和生理上的短暂帮助,那个匹萨女竟然喜欢拉拉,那她为什么会对女主感兴趣呢?
陈词结案:烂片一部
《THE GUITAR》很特别。
当一个人完全改变其惯常的生活方式,一些身体上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一个白皙肤色高挑美丽的女孩因为被诊断出喉癌晚期,医生断言,最多可以继续存活2个月。
女孩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回到公司,公司解雇了她,找到男友,男友拒绝了她。
女孩绝望之余,决定在剩余的短暂时间里,享受人生,卸下所有的负担和束缚,to be herself。
女孩搬出地下室,临时租了一套宽敞明亮高大尚的LOFT,安装了新电话,预订了豪华舒适的床垫。
之后,女孩每天在电话里订购自己想要的喜欢的东西:家具,摆件,衣服,需要的或者不需要的。
女孩一边翻阅着商品广告册,一边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样式。
此时的她已经完全不考虑物品的价格了,因为她认为她没有时间去考虑。
平常吃素的她也不再介意肉食,毫不犹豫地订大餐,牛排,海鲜,红酒,通吃。
女孩把自己关在那间大房子了,像个公主,像个女王那样,肆意挥洒着,每天把生活安排的像参加派对那样,打开红酒,穿上漂亮的裙子,尽情享受这存余不多的人生。
女孩不出门,所有电话订购的物品送货上门,每次都是由同一位黑人送货员送达。
直到有一天,给她送货的黑人手捧鲜花把自己也送上门了,不久,送披萨的女生也把自己送来了,女孩毫无顾忌地,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最令她难忘的还是一把电吉他,少女时代梦寐以求的爱物,甚至不惜冒险抢夺。
半醒半梦中,女孩一次次想起了它,于是,不惜代价地,她订购了全套的设备,然后像初学者那样,抱起那把红白色的吉他,不熟悉而又迷恋地练习起来。
生命的尽头,唯一让她快活的是抚琴弹奏。
女孩沉醉其中,兴奋之极之时,原地蹦跳着,疯狂地拨弄着琴弦,此时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无尽地释放。
终于有一天,女孩再次电话订餐时,被告知她名下所有的银行卡都已经无钱可使了。
此时,女孩才如梦方醒,询问今日为何月何日?
然后,意识到,这天正是医生告诫她的末日。
女孩试着用喉咙发出声音,如果这真是她的末日,那么她会失声。
然而,女孩听到了自己发出的声音,清晰明亮。
该是找医生质疑的时候了,她上医院找到了那位医生,经过几位医生的同时会诊,医生诧异万分,询问女孩这段时间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上是不是有什么改变。
因为,医生发现女孩的癌症症状消失了,这是千万分之一的可能,而这奇迹发生在女孩的身上。
女孩承认,她改变了她所有的一切。
无论故事还是事实,当我们碰到难题或者阻碍时,试着改变一下,也许也可以找到新的出路。
看了豆瓣上的影评,无语,这个电影在德国和英国 甚至更北的地域的电影界和评论界有着不是一般电影的影响 没想到在国内还是评的乱七八糟的 看什么电影都乱七八糟的说 有点小愤 想想也不至于 到不说国内电影爱好者水平不行 还是地域文化的差别 国内看电影喜欢看个意想不到的桃色的噼里啪啦目不暇接的 换做这类内心和生活深刻独白的 倒是没了兴致 你说豆友们你们还看个什么意思 这电影可以说是编剧本人的真实经历 一段痛苦的事情过后想起了童真时保持的美好信念 对人性中一点的剖析 相当直白的表现 很平缓的叙事 看了好多遍还是感觉描述的东西远大于眼球摄取的多得多……
太扯!
我觉着还不错啊,哎~临死才记得挥霍自己的青春,才记得去追逐曾经的梦想,最终的梦想实现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拼劲全力,加油~
fallin heals everything,even cancer..
没看到哪儿摇滚了,也没看到什么梦跟吉他有关。看完这个片子我终于明白了:让自己达到超HIGH的状态就能包治百病。这个情节干瘪的电影真让人忍不住要骂娘,胜在女主演演技不错,身材不错……
The Guitar
2.5 命运是个玩笑。梦想将其玩转。结尾太逆转,显得潦草。
豆瓣评分这么低...
看的很尴尬这婊子为什么没有死败了几十万的设备就会弹两个和弦,透支信用卡买了一屋子奢侈品怎么没有被讨债的打死,这个女人打小就是个小偷,她并没有什么才华靠的只是颜值
超级烂片 sucks 我是因为片名有吉他二字看的 可TMD这电影跟吉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真是再绝望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吼吼~~
说真的,比较空洞。
跟名字完全不搭界。。。
解病万灵丹,弹吉他。
我挺喜欢这种电影,觉得无聊是你看不懂
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畏惧,不敢突破,那我会给Ta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那我不会推荐这部,因为女主是误诊,你是真的。
threesome
像个小孩儿编的故事 该有的冲击却只是挠痒 女主得癌了于是开始花钱 跟搬运工睡 跟外卖女睡 然后再跟他俩3P 第二天各自借口离开了她 看到这儿我就真看不下去了
我也想试着没有明天的活着啊 天大的病都能用买东西治好
出乎意料
最初看的目的是鼓励自己努力练琴。结果情节是截然不同。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用金钱买足。只要能快乐,怎样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