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Jodorowsky's Dune,曠世奇片之死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阿曼达·李尔,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克里斯·福斯,克里斯蒂安·范德尔,德温·法拉奇,戴安娜·奥班农,德鲁·麦克维尼,加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年份:2013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剧照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7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8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9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0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剧情介绍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史传奇中的传奇。《圣山》后佐杜洛斯基誓要改编科幻小说《沙丘》,目标远大到要改变世界,改变思维。他筹组史上最强战队,作实参演有奥逊威尔斯、米积加,甚至达利! Moebius 当年的分镜图接成一个长镜头,满足何止影痴,更可确定随后而至的,从《异形》到《普罗米修斯》,都活在 那巨大魂魄下。佐杜洛斯基激情澎湃现身说法,「我强姦了原著」,谈组班过程奇情过瘾。筹备两年大洒金元,荷里活却步,巨作成泡影。献身的幕后战士,尔后在无数科幻片大放异彩。影痴必修的一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狼王北岸疑云指尖上的传承六指琴魔情妇丝路豪侠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黎明牧师神探第九季西拉诺风之圣痕黑色炸药70年代秀第四季野蛮的骄傲更美好的明天提线木偶阿德尔曼夫妇天穗之咲稻姬捡来的孩子烟囱小镇的普佩尔喋血英魂人生滑起来守望相思树11度青春之《夕花朝拾》夺命假期天公仔杀手十三:阴谋不语奇谭之青鱼传说珠宝大盗:神偷出马生死连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长篇影评

 1 )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失望于今年《沙丘》对沙虫的拍摄,我打算看一看这部著名的影史奇迹:1974年,著名cult片(笑)导演佐杜洛夫斯基打算拍摄这部恢宏的科幻史诗,那时候最著名的科幻莫过于《2001太空漫游》,而《星球大战》尚在1977年。

他为了拍摄招兵买马,各种偶遇和话术,幸运和命中注定,请到了吉格尔、滚石乐队主唱、平克.弗洛伊德、奥尔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的导演)甚至大名鼎鼎的达利。

这部片子完成了大部分纸上的部分以及选角,但是最终没有人投资,导致破产。

其思想、分镜、造型影响了大量日后的科幻电影,尤其是著名的《异形》系列。

2013年拍摄的这部记录片即是对佐杜洛夫斯基以及相关制片人的采访。

但我在看到1/4之时就放弃把这部作品当作简单的纪录片了。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把它当作虚构电影,讲述一个导演想要拍摄旷世奇作最后失败的故事呢?

在这样的故事里,今昔对比,分镜草稿与现实对比,当时的失意和如今的重振对比,再加上佐爷那股压都压不住的兴奋和有趣,实在是精彩至极。

我甚至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迷影自指涉电影、电影套电影以及电影史诗——如果这部片子不局限于记录就好了,真希望有一天会有人像拍《灾难艺术家》那样致敬这部电影。

我一定要推荐每个人看这部电影,它切切实实地做到了毫无虚构的现实的浪漫主义,而且是太空浪漫:纪录片风格,一个老人讲述当年想要制造自己的宇宙、星球的故事,为此他费劲千辛万苦,那么激动人心的创作故事,那么美妙绝伦的机智对决,他寻找到能为其效劳的“Worrior”,甚至让自己12岁的儿子练了两年剑,为了让他成为主角,成为帝国的救世主!

画出今日都无比超前的飞船、形象,还有疯狂皇帝达利,一分钟要10万美金!

全部同意,通通想办法,老爷子讲的振振有词,满脸微笑,所有人都仿佛回想起黄金时代那样,没有表演,没有恢宏壮丽的特效,只有图片、分镜草稿衔接还有陷入理想乡的人们。

37年的时光,巨大的流产,传奇的经历,他们的理想已经庞大到把整个宇宙纳入地球人的视野,他们的脑海里一定已经有了无数史诗般的旅程和梦想;而现实中佐老爷子已经有20多年没拍摄电影,其他人则大放异彩,靠着《沙丘》的创意开启了大科幻时代。

我们始终知道这部作品的失败,甚至知道失败的原因,但这些完全不重要,作品结尾处佐杜洛夫斯基被逼着去看大卫.林奇的《沙丘》,他满脸兴奋地说:“我不再绝望,因为它拍的糟透了!

”这泯然一笑不是更让人感到那种绝对现实主义的科幻的浪漫主义吗?

尤其是如今我们已经能看到维伦纽瓦那略显无味的《沙丘》,怀旧之情便更加明显。

画面是简单的采访,但我们却仿佛被来自未来的技术包围,作品的时间线是错综的,是一群想要去往未来的人(如果在今日,他们的创意或许真的可以实现)在他们料想的未来怀念过去对今日的料想,并继续期待着更久远的未来的故事;作品的文本是多重的,采访镜头,采访拍摄分镜稿的镜头,1974年的历史资料,以及些许分镜稿实际做出的画面,这使得空间也有了多重性,再加上经历的传奇本身,以及我们最终也未知的《沙丘》故事(我xx了原著!

),更使得虚构非虚构的界限消融,片中洋溢的艺术家的理想主义和克制到冷漠的镜头之对比,更是回味无穷。

《沙丘》结尾,保罗死了但每个人都成了保罗,他的意识为所有人共享,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在这个意义上,或许真的是“open the mind”的伟大吧!

佐老爷子最后说:我可以死,他们可以拍我的影片。

这当然部分实现了。

据说好莱坞当时想让雷德利.斯科特接手《沙丘》,而斯科特后来拍了《银翼杀手》,今日的《沙丘》是维伦纽瓦,正是《银翼杀手2049》的拍摄者。

更多的也不用列举。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但或许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去掉这层书名号,或者再给它打上一层书名号。

 2 ) 散失在宇宙的碎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己创造灵魂佐杜洛夫斯基如是说,电影对他来说不是一项产业,而是跟绘画,文学等等一样,是一门艺术.电影是探索灵魂的,打开思索的.你还在看星球大战吗?

你还在膜拜异形,银翼杀手吗?

你想看到有可能媲美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大作吗?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就是在尝试创造一个先知,改变全世界的思维,一场革命。

电影的构想在鼹鼠和圣山的成功之后,佐杜洛夫斯基与法国制片人Michel Sedoux在策划下一部影片,当Sedoux问他想拍什么的时候,佐杜洛夫斯基说““沙丘!”但其实他当时并未看过那本书,只是本能的觉得沙丘的题材和哲学性适合他的下一个目标。

通过沙丘,他希望能创造一个能改变年轻人的思想的先知,一个艺术上影史上的神灵。

在视觉艺术上,佐杜洛夫斯基也野心满满,他希望能通过科幻的特别题材,让观众能完全体验到LSD致幻剂所产生的心灵效果,却完全不需要服食LSD,仅单凭视觉艺术。

在哲学上,他希望沙丘能是每个人精神上寻找、探索的旅程。

没错,这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他应该是神圣的,自由的,崭新的,打开人们的思想。

如果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拍成了,会是什么样的一部片子?

佐杜洛夫斯基是个相当的伯乐,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构想,四处寻才能的艺术家,而到最后他的主力团队,分镜画师Mobieus,特效师Obannon,建筑,机体设计的Chirs Foss在70年代当时都还是崭露头角的新人,整个团队里年纪最大的是佐杜洛夫斯基自己。

他拒绝了为2001太空漫游制作特效的当红炸子鸡Trumbull,只因对艺术理解的不一和难以忍受好莱坞大牌的特有虚荣和专制,但他却不怕运用资历尚浅的艺术家们,反而很热情的激发鼓励他的团队的创作灵感,并引致它们创造了许多叹为观止的设计,并因此开始受好莱坞关注器用。

影片的开头佐杜洛夫斯基设想出浩瀚的长镜头,他企图超越奥逊威尔斯在历劫佳人的片头中经典的长镜头。

也许佐杜洛夫斯基就是那些年轻艺术家们的“cult leader”,他无时不刻的鼓励和启发那些艺术家的自由创作,支持他们去开辟新的创作。

达利——银河的帝王佐杜洛夫斯基觉得帝王一角色非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莫属,于是寄了一张“倒吊的人”的塔罗牌给达利,希望他能够参演,达利很欣赏,于是奇迹般的加入了沙丘有趣的是佐杜洛夫斯基和达利间同为艺术家的竞争关系和调侃。

在最后确认是否参演之前,达利开玩笑跟佐杜洛夫斯基说,我跟毕加索年轻的时候去沙滩玩,经常看到埋在沙子里的时钟,你呢,有没看到过?

佐杜洛夫斯基回答说“我们见过,但是我丢过很多钟”好,我们巴塞罗那见吧——达利的小游戏似乎得到了不错的回应奥逊威尔斯——伯爵70年代的时候,威尔斯已经隐匿了起来,而且变成了嗜酒嗜食,脾气暴躁的倔汉,许多人劝佐杜洛夫斯基威尔斯的脾气可能很难驾驭,但佐杜咯夫斯基敬仰威尔斯的才华,也觉得现在的威尔斯跟沙丘中的伯爵再合适不过,于是经过几瓶红酒的“贿赂”,成功请到了威尔斯Mick Jagger——费衣德虽然觉得Mick Jagger是最佳人选,可是当时正在鼎盛时期的Jagger可不是那么好找的,但是机缘巧合,在酒店里偶遇的佐杜洛夫斯基和Mick,当佐杜洛夫斯基正盘算着怎么上前去打招呼的时候,Mick竟主动的自己走了上来,佐杜洛夫斯基直接的问了他你想参加我的电影吗,Mick的回答只有一个词,YES。

沙丘的寓意佐杜洛夫斯基认为拍电影必须有自己的理解和概念,在必要的时候不忠于原著才能做出伟大的作品。

纪录片内有几处披露剧情及分镜的部分,虽然都仅是片段,充满了佐杜洛夫斯基的个人哲学风格,有很强的启发性主角paul的父亲Leto是被处罚阉割的人,但是他碰到了他的真爱,充满智慧的Jessica,他们相爱,杰西卡将他的血变成了生命体,而因此怀孕。

这就是paul的诞生“我想知道如果一个人,不是从性的愉悦产生,而是精神的愉悦产生,会是如何”电影的结局革命的领头人paul被杀害了可是他却并不会死他变成了所有人的意识他是人人,人人是他想要消灭paul,必须先消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拥有“paul”的意识当人性之光受到点亮时,大地也会因而改变沙丘开始变成绿地森林海洋沙丘变成了绿色的星球她的光仿佛是星球们的救世主照亮整个星河如果佐杜洛夫斯基的片拍成了,它有超过2001太空漫游的可能这部本应在75年上映的史诗级巨作,如果真的被拍出,恐怕星球大战就不会问世,就算问世也不会得到如今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尝试打破一切传统旧观念,打破旧电影产业的电影。

也是我认为被好莱坞各大片场商拒绝的最根本原因也许可以搪塞说,这电影在准备期间就花掉太多预算了,电影的时间太长,没有人肯在影院里呆一整天,不忠于原著但就像这部纪录片中所说,佐杜洛夫斯基的思想太过超前其时代了,它的野心,它尝试改变,会让即成产业的巨头们产生恐惧,也许,它们只是过度恐惧佐杜洛夫斯基的意向,会将现状都改变,而让他们无法控制。

但是,那本比电话本还厚的DUNE的企划书,在好莱坞流传后,被无数其它电影取去了不同的部分,某种程度上还是呈现到观众面前了。

异形,这部Ridley Scott的经典代表作,用了以Obannon为首的沙丘的班底们,包括Mobieus,还有设计了有名的异形外形的Giger星球大战中更是到处可见沙丘原案的影子,闪光剑,Luke跟机器人的空中挥舞。

也许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就是"PAUL",他虽然死了,却给后世万千的电影留下了"paul"的影子,paul的精神,仍然存在,沙丘,是一部超越时空的从未被拍摄的电影。

有趣的是因为这部片子,很久没有合作的法国制片人Michel Sedoux跟佐杜洛夫斯才再碰面,拍出了时隔二十三年的新作舞吧现实

 3 ) 预言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就是给自己创造灵魂。

对我而言 电影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工业。

它在寻找人类的灵魂,像绘画 文学和诗歌一样,电影对我而言就是这样。

我想拍一部电影,一看的时候就像吃了迷幻药。

迷幻得就像磕药一样 但又不是幻觉,我不想让大家磕药 而想制造出磕药的效果,这部片会改变大众的观念。

我对《沙丘》的野心是很大的,所以我想创造预言,我想打造预言,改变全世界所有年轻人的思想。

对我而言 《沙丘》就像是神一样,是艺术和电影之神。

对我而言不只是制作特效,而且是更深层的艺术,我想打造出神圣、自由和观点新颖的电影。

解放思想,因为当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坐牢,我的自我意识和智力受到了束缚,我想挣开来。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4 ) 永未拍成的杰作

当年佐导领着可能是史上最强大的电影团队编写策划设计好了科幻史诗《沙丘》,团队人员包括了后来成为《异形》灵魂的编剧和异形之父、著名画家达利甚至还有奥森威尔逊,这么一部神作离开拍就差了五百万美金,然后,就只么被拒绝消逝了。

如果当年没有这个计划书做出来的话,星战将不会像现在一样,异形、银翼杀手将不复存在,黑客帝国也将无处可寻,整个好莱坞都将和现在完全不同。

而如果当年这片被拍出来的话,那么现在的好莱坞大片体系很可能将彻底不复存在。

这部电影从未开拍,但它却又改变了整个电影史。

纪录片最后部分,佐导对着摄影机发出怒吼:“金钱毫无意义,电影有着自己的心,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力量和野心,我就是想拍这么一部电影,为什么不可以?

”怒吼后他陷入对世界不公的哀怨之中,而我听的想哭。

佐导有着野心,曾离可以改变世界的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片就离这么一小步,却被硬生生丢进了低谷,一切不复存在,只能以叹息来追忆。

但他从未被打败,藉由这部纪录片的拍摄,重新勾起了他以前的岁月激情,他开始复出了,新片《舞蹈现实》就是他回归的口号,他将自己的那本沙丘概念册留给后人,将这份无尽深邃的宝藏留给这个世界,大步踏着前进了。

“人生中有事发生,你说好;事情消逝,你说好。

我们没拍成《沙丘》,好!

那又如何?

《沙丘》存在于梦境中的世界,但这个梦境改变了这个世界!

”最后佐导留下话给我们“为什么你没有野心呢?

尽可能去有最大的野心吧,你想不朽吗?

为不朽战斗吧!

你想拍最好的电影?

去尝试吧!

如果你失败,这不重要,我们需要尝试,去做吧!

” 8.8 ★★★★☆The Most Awesome Movie of the History of Cinema. Too Bad We are Never Going to See It...

 5 ) 理想主义者们被粪埋了

今天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写的影评了,感觉自己被掏空,就是说,完全就是为了当天犯的懒而补得锅jodo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假如说让我在拉疯园子温和jodorowsky里选一个人的电影去海岛,我肯定会选jodo的电影 这部纪录片我边看边想,看到最后开始破防,我想,一群理想主义者们建起的巴别塔就因为一堆肮脏的粪土,所谓的钱而倒塌了,而更讽刺的是没有一个人离得开它。

明天没有变得更好,明天永远不会变得更好。

哪怕最后大家释怀的释怀了,去世的人也去世了,但这么巨大的伤痕谁来弥补呢?

越想越痛,只想到一句话,冬天走了,但理想主义者们的春天没有到来。

真的越想越恨,和朋友破防得讨论了好久,在现在这个时代,假如用技术把曾经去世的那些演员的脸还原,假如把这部电影改编成叙事性游戏,那是不是还有可能。

但最后讨论结果发现挡在前面的最大的障碍还是钱。

版权费各种费,演员肖像费。

又或者说,技术做到了,但谁能复原那些演员真的还在时演戏时出现的惊喜呢,谁能复原PF的音乐呢。

总之是不可能了。

还想说什么来着,还想说,电影里的设计真的神中神,真的很想看到像迷幻药一样的效果,或者给我看一眼电影的设定集也好啊…

 6 ) 存疑

本片是一窥佐杜创作历程与理念的重要作品。

但我仍对本片传达的观念存疑——佐杜的创作与表述看似极具野心和视野,却缺少扎实与深度,含义不清。

“电影是有心脏的,是有思想的,是有力量的。

”听起来好像道理,但好像也就止于一种激励式的“有道理”了。

难道好莱坞真的就百害无一利么?

它的体质难道就没有丝毫的可取之处么?

本片的讲述者一致赞美佐杜的《沙丘》,但没有详细分析佐杜电影的创新性;而本片的反对者则是集体“缺席”,这让本片缺少思想的碰撞,缺少思辨性,缺少说服力。

无论如何,《沙丘》没有拍出来,这也是一个有关艺术与商业之间如何权衡的教训。

另外,纪录片本身拍的实在是好,剪辑精彩,配乐带感。

 7 ) 一些简单发散的感想

看完只觉得老爷子很有活力,对沙丘这部电影很有想法。

如果拍出来的话绝对是现象级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而且他好会拉团队,找到的HR吉格、丹欧班农、摩比斯(莫比乌斯)福斯还有几位创作者都是艺术家,有实力又很有想法。

最先找的摩比斯太强了,简直是用漫画画完了一整部电影。

很有张力和想象力,而且分镜好好看。

(光看纪录片里放的一点就觉得了)更别说吉格和欧班农了,这俩后来和雷德利斯科特合作的异形开创了宇宙深空恐怖的先河(是不是哦,印象中是)。

感觉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很迷幻,有点银翼杀手那种氤氲雾气,暗夜暧昧的氛围,生物外形的飞船就很特别。

找达利出演也是没谁了,达利真的很符合老爷子邀演的那个角色,很高傲自满。

老爷子和塞杜深谙谈判技巧,笑暴富了。

尤其是在跟达利谈片酬的时候,达利要一个小时十万美金,这边塞杜就问老爷子达利总共出现多久,答曰三到五分钟吧,于是塞杜转头就忽悠达利一分钟十万美金。

这达利还不得开心坏了,欣然出演。

还有达利问佐杜洛夫斯基你有没有在沙滩里找到过时钟的时候,老爷子回答我没找到过,但我丢失了很多。

达利be like:好家伙,过关了!

跟pink floyd 见面也好好笑,见到乐队的时候他们正在吃汉堡,佐杜洛夫斯基等不急就朝他们大吼,你们正要参与一部改变历史的电影!

把对方吓住,于是双方开始了“友好的会谈”。

纪录片里佐杜洛夫斯基自己用的词是insult,仔细想想确实挺吓人的though。

也许这部电影真的拍出来的话会扑,会回不了本,也许会成为划时代的作品。

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能有这样一部纪录片讲述佐杜洛夫斯基当时筹备电影和找电影制片的过程也是非常值得的。

纪录片里老爷子说(大意)电影制片被资本支配,使得自己,或许还有其他的一些导演无法实现梦想。

还掏出口袋里的钱大骂一通,可电影公司还有剧组人员都是要吃饭的,如果票房扑得很惨,谁来为普通打工人的梦想甚至是生活负责呢。

所以也可以理解电影制片厂的态度吧。

这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我不会投资。

好想变成富婆然后投资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因为我还蛮喜欢他的风格的。

看过圣血,cult味超明显。

我也喜欢陀螺拍的潘神的迷宫、环太平洋、地狱男爵,也喜欢皮埃尔拍的童梦失魂夜(异形四明显也是同样的色调风格,不过不太喜欢剧本)。

差点忘记提佐杜洛夫斯基的折磨儿子趣事,给儿子定下了演男主(应该是),于是找来老师折磨儿子两年。

据纪录片里的这位老师的话,他每周七天,每天四小时训练小佐,整整两年,结果电影流产了。

就,很好笑但是又有点惨。

圣血的男主也是佐杜洛夫斯基的儿子(好几个都演了),圣血还蛮好看的,反转也很有趣。

比起男主我更喜欢哑女,她好可爱。

总结:可能《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就这样活在脑海和回忆里是它最好的存在方式。

 8 )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以前看《圣山》和《鼹鼠》的时候,当时就想,这是个什么导演啊,拍的电影绝对是大胆而且诡异,这部纪录片就是很好的展示了这位亚历老顽童般的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有着对电影强大的执念与理想,开创了不少先河并且给后来的《matrix》,《银翼杀手》、《alien》等以启迪,看到的80多岁的他依然有着非一般的热忱及想法,向这位大师致敬!

 9 )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Jodorowsky&#39;s Dune, 2013

法兰克·赫伯特撰写的科幻小说《沙丘》可谓煌煌巨作,六卷的大体量听上去就让人又敬又惧,遑论通读;而对电影人来说,恐怕更多的则是改编和呈现的巨大野心。

1984年,刚出道不久的大卫·林奇就曾借着广受好评的《象人》的余热对《沙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并将之搬上了荧幕,最终结果以惨败告终。

尽管如此,他又是幸运的。

毕竟,大卫·林奇还有机会完成自己的作品供世人赏鉴,其他一些人却不一定有这样的运气——邪典大师亚利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讲述的便是佐氏费尽心力制作《沙丘》,最终未能付诸现实的真实故事。

这样的开头似乎总会给人一种苦兮兮的错觉。

然而,《沙丘》的结局固然有些悲惨,导演弗兰克·帕维奇却没有着意渲染那份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悲痛,而是颇富技巧地展开了佐杜洛夫斯基的记忆图谱,对《沙丘》整个团队的组建和创作过程进行了一番细致而幽默的梳理,比如佐氏和他的制作人是怎样用每分钟十万美元的超高片酬骗得了萨尔瓦多·达利这个金牛男的芳心(其实只给了达利三五分钟的戏份),又是如何假装雇佣一家顶级饭店的大厨让贪吃能喝的金牛男奥逊·威尔斯自愿上钩。

当然,除了佐杜洛夫斯基行事风格当中自带的幽默之外,纪录片本身也在这个方面与之契合。

就拿剧组说服奥逊·威尔斯一段来说,在其刚刚同意加入剧组之后,一张肉山般的威尔斯(晚年的他与年老的马龙·白兰度并称好莱坞二“人山”)举着酒杯嘿嘿直乐的照片就赫然出现在眼前,直可让人笑破肚皮。

故事的结局来得干脆而有力:毫无意外,佐杜洛夫斯基失败了。

面对佐氏“二三十小时”的巨型史诗级影片,制片公司根本没有可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从墨西哥而来的无名小卒身上。

要知道,六七年前耗资1050万美元之巨、时常不到三个小时的影片《2001:太空漫游》都已经让制片方米高梅公司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沙丘》的要价是1500万美元。

“这部影片没有被制作出来是因为人们害怕它”;或者说,好莱坞根本没法再次承受手法如此先锋、想象如此大胆的启示录般的作品,所以梦想终究化为了泡影,永远停留在了纸面上,哪怕连那本静静躺在桌子上的分镜脚本差点摄去了几大片场的魂魄。

另一方面,人们也有理由怀疑佐杜洛夫斯基的能力。

不过事实上,如果看过佐氏六十年代的影片《凡多和莉丝》(1967)和恰在《沙丘》之前的《鼹鼠》(1970)和《圣山》(1973),这种顾虑也会被彻底打消,因为佐杜洛夫斯基邪典影片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不按常理出牌的镜头调度和其中深刻而朦胧的宗教意味,恐怕时至今日都难有出其右者。

《沙丘》所需要的,正是所有这些的结合。

“我们兜里的魔鬼,这些不可置信的金钱!

它们什么都不是!

这些纸片里没有任何内容!

……为什么我不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84岁的佐杜洛夫斯基对着镜头怒吼。

一个艺术家的高尚、激情与无奈,似乎就在这一瞬间跨越了时间的罅隙,重新依附在这尊似乎再未有过生气的躯壳之上。

讽刺的是,《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虽然入选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初选名单,但随后便在争夺五强席位时败下阵来。

佐杜洛夫斯基在好莱坞-奥斯卡的双重“失利”无疑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这不免让人想起佐杜洛夫斯基1973年拍摄的震惊世界的作品《圣山》中的一段绝妙的自我嘲讽:当一群圣徒义无反顾地远离了圣山脚下一个外形寒碜的酒吧时,主人抓耳挠腮地大叫说,“我建造了学院!

你们可以每年赢得一次奖杯!

白痴,你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你们本来可以创造历史,但现在我们会忘记你们!

”在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结尾,保罗为全人类牺牲了自己,但他其实并没有死去,因为作为全人类的弥赛亚,保罗已经降临在了每个人的头上,所有人开始高喊“我是保罗”,恰如佐杜洛夫斯基梦断《沙丘》,但《沙丘》却拯救了科幻电影,成为了所有软科幻电影的“救世主”。

从《星球大战》、《终结者》到《决胜时空战区》、《超时空接触》,直至新世纪的《普罗米修斯》,所有这些无不继承着佐氏《沙丘》的衣钵。

“我的一生都在创造,成果随之越来越多。

人的头脑就像宇宙,一直不停地膨胀。

”佐杜洛夫斯基这样说着,思绪仍在“红移”。

他的新作《无尽之诗》,也在无尽的“红移”之中,缓缓写就。

 10 )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片好壞復誰知

假如這部片在1975年受待見拍成了,可能會如片中強調的那種可能性,讓沙丘的招牌名暴天下,超越星戰,重新定義科幻電影主流嗎?

老實說,我覺得不一定。

光是這部電影企劃的參與人員之傳奇性,就足夠發起人佐杜洛夫斯基自豪終生。

全片被提出的重要參與者有:△原作:Frank Herbert ,小說版《沙丘魔堡》(Dune)作者△導演:尤杜洛斯基(Jodorowsky),邪典系電影人▲編劇:Dan O'Bannon,《異形》(Alien)編劇△配樂:Pink Floyd,英倫搖滾樂團(音樂我不熟)▲人物設計,人物美術,分鏡初稿:Moebius,法國漫畫界的漫畫之神▲怪物設計,怪物美術:HR Giger,《異形》(Alien)中的異形模樣便出於他手▲演員:Orson Welles,這應該不用多說是誰▲演員:Salvador Dalí,對就是那個畫家達利△演員:Mick Jagger,滾石樂團成員(▲=我知道是誰而且知道很重要,△=不大清楚)這名單一排出來,在2014年的我們看,誠然能稱是電影界的明星隊。

1973年提出企劃,終究因為資金問題,電影企劃在1975年遭到棄案。

1975年,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一喝雄雞天下白,太空歌劇與科幻電影的時代來臨。

此時電影公司又想起動《沙丘魔堡》(Dune),但不想用尤杜洛斯基的燒錢版本,改請另一個本來要拍星戰的導演取走改編權,掌鏡演出。

1979年,《沙丘魔堡》正式版上映,四千萬美金成本,僅換來兩千多萬美金的票房,成為年度最慘賠的電影,也令該導演的經歷抹上汙點-那個導演叫作大衛•林區。

大衛版的沙丘,我沒看過。

而尤杜洛斯基則說,當他在戲院看到他的企劃被他愛的導演拍成垃圾的一刻,心如刀割。

尤杜洛斯基很努力強調了這部片的劃時代,事實上裏頭也有太多難以想像有如此現代性的概念。

例如他所構思的電影序場,他想要的效果是鏡頭從宇宙的一端疾馳進入沙丘星系,穿過星雲與戰艦的殘骸,切入沙丘星的平流層俯觀全鏡,再慢慢拉進到在沙漠中騎車移動的主角身影.....光聽就知道這是電腦CG時代才該玩的第一幕阿,在1973年想到了也拍不成,模型辦不到的,這能怪老闆看完企劃想不給錢嗎?

當然,要歌功頌德這部片的陣容有多麼無出其右當然很輕鬆,但電影史上空有黃金陣容最終拍成爛片的紀錄何其之多阿。

這票怪傑們當年多半是小伙子,在今日看來則各在其領域闖出成績,但各別的長處不一定能挹彼注茲,讓整體更出眾。

何況當年拿不出成績單的小伙子們,怎麼說服得了老闆與觀眾,自己有那股改變世界的潛能?

我們對這票陣容的看法,又或許尤杜洛斯基有意的誤導下,我們都偏向用現在的成就去看待當時的狀況。

2014年的我們,因著看過1979年《異形》的出色,才知道了異形的原案出於沙丘企劃告吹後,編劇Dan O'Bannon跟怪物設計HR Giger勾搭上連袂去找雷利史考特,所以理所當然的把沙丘原案的精彩度或多或少與《異形》的成就,扯上正比。

我們也太容易用一種粗略的加法,把沙丘原案的精彩度,換算成尤杜洛斯基與Moebius與Pink Floyd與Orson Welles昔日成就的總合。

電影沒有如果,萬事在片子剪完前,都不能說準。

也因此,當我們看著《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感到震撼時,我們所想的,究竟對電影未成的感嘆,亦或發於一種我們想看到黃金陣容的好電影的軼聞心理呢?

這組團隊雖然沒拍成電影,但分開後斷斷續續的創作都大紅大紫,異形成了電影經典,墨必斯成了漫畫高人。

如果當年還年輕也還很便宜的他們一起搞出電影,是不是星戰異形以降的科幻影史都要改寫了?

這,都是逆推後來成就的妄想了。

反正,電影沒拍出來,讓影迷們看一看當初企劃的全貌,南科一夢,靠想像力過過乾癮,也不會怎麼樣。

又或著說,欲觀眾以想像力腦補出一部沒拍成的電影,有夢最美的快感,才更是《曠世奇片之死》希冀的藝術效果吧。

本片原名"Jodorowsky's Dune",尤杜洛斯基的沙丘,片名上挑逗的對1979年版本的沙丘作出劃地盤之舉。

然而台灣金馬影展的中文片名《曠世奇片之死》,或許能傳達更好的意旨。

真正的曠世奇片電影,不是大衛林區的沙丘,也不是尤杜洛斯基的;最引人入勝的神品,其實應是觀眾想像出的沙丘。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短评

看完沙丘以后才顺利看完这个沙丘,感觉放现在也拍不出来,无限的时长,意识流,一群怪咖,很难保证拍摄期间没有矛盾。齐格的哈克南城堡真是绝美。

8分钟前
  • 天天考古
  • 推荐

全篇基本都是怎么拉了一票牛b的人。。。怎么拍这个沙丘却没怎么说 but 我真的好想要那本书🥺

9分钟前
  • 果然多🍧
  • 还行

最爱纪录片之一

10分钟前
  • 无限灌城
  • 力荐

哪怕有个先导或几分钟短片也行,这么宏大的蓝图看来只能等到VR时代的英雄重新开启了。也许对电影的膜拜光有激情和热情是不够的。倒是林奇在有限条件下接拍沙丘,这种激情和热诚背后是强大艺术素养和没钱也拍的一根筋精神(林奇版Dune不能算他完整作品。但影片中舞美设计一点不差,现在看也不落后时代)

11分钟前
  • 阿佑
  • 还行

不好评价,看得有点懵

13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煞笔

14分钟前
  • 树树比
  • 较差

只要你爱墨比斯

18分钟前
  • b110园长
  • 还行

Too good to be true. 光是想到阵容都会颤抖。映后talk导演讲Jodorowsky和Michel Seydoux,J以为Dune没做成Michel会怪自己,导演进到Michel的办公室迎面墙上两幅Dune原画,进到会议室又两幅。导演说I couldn&amp;#39;t imagine a man hated another while he actually lives with him. 确实,以及这必定是真爱

22分钟前
  • RS
  • 推荐

在那个年代可能超前了,但最大的噱头还是超多巨人的加入,他们才是传奇。再说一遍,现在看,《沙丘》就是一泡屎,但那些巨人还是巨人,那些传奇还是传奇。

27分钟前
  • 当局
  • 很差

有些伟大,留在想象里。

32分钟前
  • 李真理
  • 还行

等着有朝一日被拍出来。

33分钟前
  • 竹子
  • 还行

将信将疑“后世科幻都受我影响”的真实性

36分钟前
  • BombB●●
  • 还行

看完感觉还好没让他拍。

41分钟前
  • whoearth
  • 还行

佐杜是个疯子,邪教领袖,人形鸡血包。他招兵买马的过程多令人热血上涌,最后梦断LA的时候就多令人惋惜。佐杜的《沙丘》拍出来会不会有本片里吹得那么神,能不能真的拳打2001脚踢银翼杀手甚至不是重点。正因绝大多数人都保守、算计、中庸、患得患失,才更要珍惜真艺术家,我们spiritual life的营养源。////维版后重看观感骤降,虐待儿子不可原谅,最大贡献是组织起了除导演外的异形班底雏形。

42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莫比斯的、包括其与佐杜洛夫斯基一同创作的绘本,给予我很多spark,《绕行》中虚实边界的跨越形式、《越狱》与代打罗斯迷楼的同构...更不用说《阿扎克》、《印卡石》,这些spark在推进的几个项目中与其他的类不断的发生碰撞、产生关系,进而产生新的类,成为我要讲述的故事。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以另一种形式完成了他所期望的使命。

43分钟前
  • Emma
  • 还行

老头说话有意思,特别是说自己被强拉去看大卫林奇的沙丘,从沮丧到开心(因为拍砸了)的心理转变;但他将原著改编为与耶稣生平对应这一点不敢苟同,原著的精髓就是对宗教的解构与永远的怀疑,去菁存芜了

44分钟前
  • 我突然
  • 还行

当看见佐杜洛夫斯基气愤地拿出一沓钱说是狗屎后迅速陷入茫然的眼神,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沙丘》未能拍成给他带来的巨大遗憾,以至于后来大卫·林奇拍砸后他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兴奋,这些情绪的起伏都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付出全部精力的结果,值得欣慰的是《沙丘》虽未成形,但却影响了后世。

47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达利、莫比斯和丹·欧班农早就归西,H.R.吉格今年又意外离世。。。既然影视圈里老是提这事,为何不趁着佐老爷子还没挂再重拍一部?

51分钟前
  • 𝐚𝐫𝐨
  • 力荐

估计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星球大战剧情更是稀烂

56分钟前
  • 死骸
  • 还行

花了大量篇幅去讲当年佐杜洛斯基如何寻遍各方神圣加盟团队,却几乎很少展现他对《沙丘》的理解,编剧过程更是一笔带过。这些名人轶事听起来很有意思,但电影从来都不是靠几个文化名人就能完成的。而佐杜洛斯基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任何对原著的热情以及最后直接说自己就是在“强奸”原著,也就注定了这只不过是一次误入歧途的尝试罢了。最后讲到这部不存在的电影的影响,实际上除去《异形》之外都非常牵强,就算当年真拍出来也不可能成为《星球大战》这样划时代的作品而是会如其他佐氏片一样成为邪典。每年好莱坞像这样停留在pitch阶段的电影项目数不胜数,真的没什么特别值得惋惜的

5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