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魔幻厨房》。
坦白说我不是特别喜欢港台片,大概因为学外语的关系,看惯了原声的英美片,发展到后来看日本卡通都喜欢看原声的,听不听得懂没关系,要的是那份异乡的情韵。
而港台片,也许是大部分是以票房为目的的关系,商业气息太浓厚,无论什么片子,不管剧情如何,先拉来大批明星助阵,只露了分把钟的脸也要大张旗鼓宣传为“主演:某某明星”,真真要命。
《魔幻厨房》也脱不了这个模式,先是故事就比较老套,美食佳肴加上俊男美女的爱情童话,无甚新意。
然后是演员,言承旭郑秀文刘德华Maggie Q四大主演,还有黄秋生苏永康等N个大小名人走马灯似上上下下,看的人眼花缭乱,光是注意明星就忙不过来了,哪有心思管男女主角的爱情上演到了几分。
郑秀文近年来很多此类的都市爱情轻喜剧,演一个追求爱情但有些迷茫且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自然驾轻就熟,表演没什么突破也是正常的事情。
刘天王一把年纪了,再怎么打羊胎素也遮不住开始增加的皱纹,不过看他忙前忙后的娱乐观众,也是劳苦功高,且饶了他。
言承旭这个小帅哥还是无甚长进,先不说他一口台湾国语让我耳朵发麻,光是和在《流星花园》里一模一样要么面无表情要么憨憨傻笑要么任性说话的口气就让人好生失望,再加上他和郑姐姐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是姐弟而非情侣。
为什么让他们来演情侣我纳闷了很久只能想大概是言DD饥不择食要翻身,而导演也乐得借助他的人气。
而整部片子的亮点该是在MaggieQ扮演的傅薇上,这个混血的美丽女子,在片中,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优雅而魅惑的气息,她明白游戏的规则,胸有成竹的进退在男人之间,不留恋,不后悔。
我对朋友说象傅薇这样的女人该是极品,她的美丽与魅力好似散发在清冷夜色中的月光,人人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却无法掌握,无法收藏,只能把她放到回忆里细细品味。
终于传佑那么不羁的男人也愿意不问她过去和现在的力图留她.而傅薇是知道游戏规则的人,陪谁,不是游戏人生一场,终生未必愿意托付。
游走太久了,已经没有安静的灵魂去抚摩如期而来的幸福。
在回头想想这部片子,明明是第一主角的郑秀文和言承旭却是平淡的,一个迷茫的摸索,一个耐心地等待,然后终于拥抱在一起,各自得偿所愿。
而刘德华与Maggie Q,却因为深爱而彼此放弃。
他与她好象是两颗擦过天空的流星,曾有耀眼炫目的光芒,因为势均力敌,因为心里有爱和怜惜,所以选择分开做最好的结局,总胜过在爱中共同毁灭。
片子结束前郑秀文深情款款面对镜头说:“我终于明白做菜和爱情的真谛了,那就是用心。
”先是捧腹,想编剧如此妙想,不做爱情厨师真真可惜,转念想,做什么事情不要用心,何必画蛇添足一般教育观众群。
是否说明这个时代肯对爱情用心的人越来越少,只觉悲凉。
我喜欢的厨房的样子,只能在电影里,明亮,通透,永远没有油烟;食材和调料,随时以最新鲜的状态出现在手边,几个轻盈的转身之后,美味装盘了。
我羡慕的职业,只能在这样的电影,开着私房菜馆,却似乎不以这为生计,有一搭没一搭的生意,高兴了就做做,不高兴了就锁上门。
美食已经是难挡的诱惑,何况帅哥美女也一样秀色可餐,所以,这样的电影再幼稚,也不会少了观众。
外国人拍了,中国人再拍,哪怕情节是一样的,只换换面孔就OK。
美食做着做着,做成了爱情;爱情熬着熬着,熬成了美味,然后一起感动起来,傻傻的。
闲着,很投入地看着,象做梦吧,呆在屏幕的这一边。
忽然想起,记得谁说过,很想为某人做饭。。。
每个人都有曾经自己的对生活预定的设想不管这种设想是明确存在还是影影绰绰,是坚定不移还是漫无目的有时我们甚至搞不清自己的设想是什么,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动摇徘徊在充满温情的回忆的开始,影片就设下了一个不安的伏笔主人公看似是一个真实的人格饱满的女人虽然她的童年拥有小缺憾,但仍然不乏亲情虽然她没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服装设计,但是意外了成了一个店老板所有的创伤和不如意都似乎得到了补偿然而随着主人公的前男友的出现,被修补好的墙面被撕开一脚让我们能窥见主人公的内心的缺憾和弱点那些补偿并未能修补内心的伤痕父亲的长期缺失导致主人对男性交往时既渴望又不安因为母亲失败的前车之鉴,她把自己的失败也归咎于家族的魔咒生活的方向盘总不能受主角的控制:想念父亲但是却不能见上一面想和自己亲爱的男人交往但一遇到挫折就认为是天意无缘在这样强势的生活面前,主人公拥有她母亲一样的怯懦母亲被重男轻女时代所埋没,最后开设了自己的餐厅,算是解脱然而主角却认为强加在自己手上的菜刀却无意间剥夺了自己的理想因为从小被父亲抛弃,主角的身上有一种隐藏很深的自卑所以虽然她外表充满诱惑力但却无法把控自己的爱情局势虽然她被朋友告上法庭,最后道歉的反而像是自己她的两个女性闺密是两个参照系,也可以算是她内心的两个映射:情欲和理智事实上她觉得两个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最终她在自己的若有若无的指引下(其实是选择了理智)摸着石头过河,到达了一个新天地影片的结尾并没有描写她和小奇的关系如何也许他们以后会快乐,也许会分离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人公能不再逃避生活缺憾能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能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和责任
我个人比较喜欢香港爱情片,有很多幽默的成分在里面,正如深雪所说,当两个人睡后,就会发现幽默感才是爱情中最重要的成分。
所以港片中很少有柏拉图式的爱情,最初或者最后总会来点亲密接触,可能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爱情。
就像影片中所说,两个人的关系,只要你肯踏出一步,就是另一片天地。
不管是好是坏,总会给你惊喜,决不是你想象分析所能达到的境界,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期待有个人来敲,哪怕只是过客或普通朋友,当然最好是对的人,那个彼此打开心门,合成一个世界的人。
影片中言成旭的表演很不错,朴实自然,第一次接触大银幕,很有惊喜,而郑刘两位大腕,个人的风格太盛,反而影响了角色本身的风格,好演员有两中,一是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演什么角色,什么角色就变成他自己,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其实这种演员才是最少见的,像这种剧本棒,明星是配角,普通人是主角的片子,反而是那种朴实的表演更出色,但是商业片,没有明星是不行的,没办法。
蝎子来到河边,佢想要过河,但佢唔可以进水啊。
佢见到一只青蛙,于是就问佢:喂,可不可以帮我个忙,背我过河啊?
青蛙讲:如果我背你,你在我背上,会用针刺我。
蝎子话:我唔会这样做,真做的话,我们同死了。
青蛙话:好了。
于是就答应了蝎子,开始游水过河。
游到一半,蝎子用针刺青蛙,当他们沉进水之际,青蛙就问蝎子点解啊。
蝎子话:对唔住,呢个我的本性。
(东北人表示只能翻成这个水平了)
最近的杭州阴雨绵绵,真是配合当下的心情,好闻的金桂被洗刷的七零八落的。
犹如原本美好的爱情,失去了味道,丧失了生命。
昨天跟2个躺尸在胖友圈很久的2个大龄女青年(哈?
我这样定义了她们,不知道她们自己怎么看自己的)聊到半夜2点,我以为我还可以再继续聊,似乎身体已经要进入休眠状态了。
大概真的到了阿姨的年纪了。
B是个T,MM是个P,她们是女同,跟我分享的恋爱,第一句话就是,男男和女女恋爱其实都是一样的。
你还介意是因为你谈的恋爱还太少了。
慢慢你会发现,真的爱情状态,是双方都能产生火花的。
其实你们双方都没有到达那个点,分手不可惜啦。
现在能做的就过的要比对方充实比对方好。
有些问题现在问不出来结果的,也许等若干时间过去以后就会有答案了呢?
每句话都句句灼心。
长吐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翻篇。
于是给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制定了如下的生活安排。
①无障碍艺途的志愿者工作进程(传播工作)②工作内容的深挖(程序员主题)③写本个人回忆录(先读《木心回忆录》录成音频,参加写作课程小组)④流浪旅行计划(以高木直子的绘本作为参考《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生活的第几年》系列,学日常英语)
不晓得有那么多人说“支离破碎”、“看不懂”、“没什么情节”是个什么原因,想必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他们的理解力范畴。
这部电影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通篇都在讲述她的生活,个人风格色彩浓重。
我很喜欢这样类型的电影,好像《公民凯恩》再或者《眩晕》、《和summer的500天》、《春光乍泄》等等,没有很大的成本,没有炫目的高科技,没有大悲大喜的剧情,一切都只是娓娓道来,感觉像是在看一本小说,画面就是文字的感觉。
好吧,我来好为人师一把,帮助那些理解能力不佳的人解读本片。
本片的慕容优是一个生活富足、自由的女人,她安于这样的生活,活得舒坦,但偏偏偶遇了她消失了五年的"前男友",心底便再起了爱情的波澜,爱情,她想要什么样的爱情呢?
她作为旁观者看着自己所谓的好朋友们的爱情,让她一时突然看不清,但是,经历了一连串的,梦一样的体验,她确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那便是至情至真,故事不会就此结束,而是还在继续,更好地继续。。。
这部电影的题目是做菜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明显不过的标题党 选择了一大票影帝影后来讲一些如此无聊的市井人物的故事吗?
电影中maggie q的话以及她扮演的角色让我很有点想法:爱情到底是几个人的事情可能相识相恋是由上天决定 或者 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荷尔蒙作祟 可是 相守的过程却是真的由人为因素决定 无论是你的地位 财富 学识 无一不是你自己决定的 我从没听说过热恋的人突然分手 但是无法相守的悲剧却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 这是大众普遍的认识。
柏万青老娘舅告诉我们 做娘舅不能偏听偏信 听完女方哭诉也要听一听男方的唇齿相讥 然后两边各打50大板 正所谓一个碗不响两个碗叮当 爱情必然要落入鸡毛蒜皮中去的 两个人都需要努力才能完成 可是maggie q 说的却是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情 自始自终。
你会选择那个人 也是由你决定的 为什么你会选择他而不是选择另一个他?
你会说你有你的选择 那人如何如何如何如何 可是 选择是你决定的么?
科学会告诉你你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不由自主 但那却实实在在是你做出的决定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的伴侣是十全十美 但是 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 于是我们只好想办法做些改变 人的生存模式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一半是主动模式一半是被动模式 在今天的现代人已经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们以改造自然为首要手段 当人们相恋 激情褪去 人们就暴露出他们的缺陷来 你是选择改造还是适应?
作为现代人 你一定是会选择改造的 想办法把别人拍扁捏圆 弄成自己舒服的样子来迁就 然后大家都想改造对方 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此时的爱情 已经变了 两个人都心存不同的想法:保全自己改变他人。
而这同一种想法互相针对时却极度冲突现代人随着手段不断发达 逐渐失去了适应的能力 无论在什么领域 这真是人类这个族群的悲哀所以说爱情究竟是什么咧 郭采洁有首歌很好《给他》爱情 其实就是习惯 放弃互相改造 选择互相适应
看到一半发现是多少年前已经看过的片子 言承旭演技真心生涩 还是只适合演偶像剧 当然这原本就是一部纯偶像剧吧 客串帅哥云集 郑秀文依然没有摆脱姑婆的影子 麦琪Q的角色倒是有点意思 超脱的人生观与爱情观值得玩味 究竟是不想爱还是不敢爱 潇洒还是逃避不得而知 开心就好吧
片名是骗人的 跟厨房料理什么根本搭不上什么界慕容家族和欧阳家族那段掰得挺有意思的..妈妈吹起牛皮来都是不打草稿的 黄秋生是你徒弟吧看到罗家英的时候就很清楚得意识到这果然是喜剧 标签性人物 但是其实没有嘛 台词听着想笑的但又时不时戳你两下 有种重庆森林的感觉旁白很搞笑 有时候会有点像刘若英的声线虽然说得很淡然 后来就没那么想笑了 言承旭的标准台湾腔出现在港片里总是有点不习惯他买单那段很有体会 原来这是多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但是真心不能让喜欢的人买单啊AA什么都不行 不知道究竟出于什么心理 MAGGIE Q锁骨老性感了 她帮秋木其实是现在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种恋爱观 好像豁达豪迈享受人生 反正我是接受不了的咳咳 说明我还是个很正经的人吴彦祖打排球和王敏德会乐器那里好淫荡啊哈哈哈 我不应该笑的 其实我看不懂看不懂 什么东西啊黄秋生的确很适合演恐怖片 凹人肉包 编剧你就扯吧冯德伦和跟华仔找各种地方ML那里中笑点了 要抓狂的吧真是什么人都有 一辈子不碰到点这种事人生没有意义了嗯哼煮菜就像做爱一样 这句怎么说得我一下没食欲了呢..本来还想提醒说大晚上饥肠辘辘不适合看片尾的 -- HLL割一个 -这真的不是很喜庆的片子百分比理论很简单 就像我一直石头剪刀布来选择东西一样简单但是结果很清晰 感情的事那么混乱 是需要有一个度量才能简化一下给自己点指引在你之后 没有人我能给得了百分百了 在你之前我也向来是有所保留 要给一个人百分百谈何容易呢 你给过我多少天既然这样不公平 我觉得也没必要尝试给谁百分之一 对 恋爱是不分胜负不分对错没有谁欠谁的哪有绝配呢 你就是我的理想了 但有些人不该你的就是不该你的 机会再多次也会错过该你的话几年后兜兜转转再多曲折离奇也还是你的走出来这种事要靠自己 但是要不要走出来也靠自己您老一定给我下咒了吧 "放不开的话就不要放了 你绝对有权利折磨你自己" 不过幸好 我没有五年那么久
这些人我怎么能不喜欢呢
郑秀文怎么演戏都一样的无趣
这是拍的什么玩意儿!!
完全不明白这部电影再说啥...
maggieQ表现的最好!
可能是因为喜欢郑秀文吧 也许黄秋生?
2颗星给帅帅的言承旭 1颗星给漂亮的Maggic Q
maggie Q真美~
我很喜欢 慕容优他们家的故事 小可又很好看 傅薇又很女人 我好喜欢
不配不配!!
那啥,印象深刻的是吳彥祖演得那個神父…………
只为了Maggie Q
對白很精彩、故事還蠻有趣的!
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把它看了。其实多欢乐!以及我就是喜欢言承旭啊...我就是喜欢所有靓仔都在里头的电影啊...吴彦祖冯德伦的美少年之恋年代啊!!!
跟厨房没关系,这部戏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剧情很哲理啊
对不起我没认真看。。。。阿祖就40几分的时候出现了几分钟吧,还是很帅!!TAT
不行不行,冲着旭旭也得打高点
It'my love~!
这片能再莫名其妙一点,那就真的有魔幻感了;可当你希望它魔幻点时,它却又偏偏现实主义起来了。如果不是当年的Maggie Q演傅薇,现实主义的就算有厨房有爱都吃不了。当年跑去电影院专程看李志毅+言承旭的结果是很失望的,魔幻的的片名+现实的说教+琐碎的素材+乱七八糟的cast。
因为言成旭的表演让我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