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首映礼,没想到电影会这么好看!
依旧承袭了张忠华导演《树上》系列的风格,聚焦于陕北农村的学校,以及班级里“问题儿童”身上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施牛牛是班级里面的“问题儿童”“精神病”只喜欢和泥巴玩,看不惯班长的“官威”,不喜欢条条框框的“应试教育”。
而班里另一位同学毛叶也是别人口中不说话的怪胎。
两个人通过粉提老师的帮助,逐渐打开心扉,健康成长。
《河边有个好地方》算是《树上有个好地方1》的延续,树1粉提老师离开去读研究生,而在河边中,粉提老师再次回到学校,是因为研究生毕业答辩。
而树1中的班主任现在已经是校长,原本的校长,也已经升职,这算是一个彩蛋。
河边中的音乐及画面都非常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刚拍的河边全景以及小孩们举着荷叶的画面。
这个电影我认为把小孩子之间最纯真的友谊给展现出来。
这个电影也讨论了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比树1树2更加更加深入,把应试教育和把父母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身上这两点很明显的摆出来。
《河边有个好地方》故事围绕乡村展开,诗牛牛和毛叶性格迥异,在影片中耐心的粉提老师照顾到孩子们敏感细腻的内心,用鼓励的话语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暖心的师生情谊,势必会让观众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点滴温暖。
影片还巧妙揭示乡村教育现实问题,令人感慨且深思。
角色塑造极为出彩,诗牛牛的调皮善良、毛叶的内向才情,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粉提老师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撑起希望天空。
其次是导演对视听语言运用娴熟。
每一帧都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乡村风光尽显,宁静河边、葱郁树林,似能让人闻到泥土芬芳。
配乐恰到好处,让观众沉浸其中。
这不仅是部电影,更是心灵洗礼。
各年龄段都适合看,孩子能找乐趣与榜样,成年人能从中看过去、思未来。
真心推荐走进影院,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定会收获满满感动与惊喜 。
“着火喽,着火喽”校门口的麦秸垛不知道被谁点着了,跳皮筋的女同学们吓得赶紧报告老师,几个胆大的男同学围着兴奋的乱跳,一个鼻涕还没来得及擦的小屁孩突然哇哇大哭,“我要吃烤红薯”,有几个村里家比较近的娃娃飞快跑回家里,熟练地从化肥袋里捡了几个红薯,扔到火堆里。
教导主任和几个老师一边让围观的学生赶紧回教室,一边端着脸盆来灭火。
所幸脸盆装的水不多,来回好几趟才彻底扑灭,几个红薯早变成黑咕隆咚的玩意,小屁孩即便烫得左手丢右手,右手又丢左手,啃的嘴角黑一块黄一块,也舍不得放下。
这可能会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烤红薯,可惜他却忘掉那年的味道。
这事究竟发生过嘛?
我也不知道,虽然只存在老妈的讲述中,但照我的混蛋性格,还是干得出来。
毕竟在我印象中我还抢过比我大的小孩玩具,就因为我在某个高中家属院说句我爸是校长,他也只敢松手。
当然后来他知道原来是小学校长,还不是市里的,我被揍到哭的比他还惨。
说回电影,本来是吃完饭随手选的一部,却没想到让我们全家都放下刷抖音的手,老老实实看完了。
神奇的是每个人关注的都不一样。
小妹妹一直在笑,她说班长和她小学的神经兮兮同学一毛一样,她还一直纠结最后改成绩不道歉的事,我估计跟她上学期被化学老师不公平对待的一件事有关。
今年刚分配到初中教学的大妹妹什么也没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从师范毕业就一直在同一个乡村小学工作三十年的老爸看到一半的时候轻轻说了句,这不是埋迹mai ji (意同埋汰,糟蹋)老师木,最后又无奈叹口气,坏(hai四声)娃木不好整啊。
我作为小镇做题废物,一直盯着毛豆的一举一动,真羡慕那个时候的我,肯定有好多玩伴,可惜一丁点记忆都没有。
说实话,小演员们可太好了,演技个个都好棒,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动力。
电影选题乡村教育出发点很好,细节也很还原,可剧情太单薄了,人物过分脸谱化,偷瞄了眼驼着背,两鬓斑白,头顶反光(当然这是遗传,倒不是累)的老父亲,天天吃饭还督促老妈教学多上点心,也不能为了突出女主就显得基层教师那么刻薄,让这群老教师们心寒。
看完电影天色已晚,刚好上次买的烟花还没放完,银色的火焰映的小妹的笑脸更添几分可爱。
如果如电影所说,在烟花下许愿更灵的话,我真希望我们农村的娃娃们,特别是留守的娃娃,多一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能够每天笑着上学,希望小小的他们能有人教他们健康成长。
我不记得我给过几个五星,但是这部电影我给五星好评!
牛牛的那一口临潼腔,就已经吸引了我。
没错,这个故事发生在临潼农村,我不知道各位有多少人上过农村的小学,我上过,并且非常非常巧合的是,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牛牛一样,是个敲钟的,不同的是,这活儿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上课两声,连续三次;下课两声,连续三次;放学三声,连续三次……每个间隔都要使劲拉紧那根绳才能做到。
我的时间比电影早很多,电影里那个博士已经用刀锋了,我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只有村大队部有一部电话和一台彩色电视机,每天天黑了,大家都拿着小板凳在大队部门前的小广场看电视。
和牛牛不同,小学的我成绩优异,但总是与三好学生失之交臂,班里评三个,我第四;班里评四个,我第五;有一次班里评了七个,而我也非常执着的实第八名!
这就是命!
但是和牛牛一样我也有一颗作死的心以及将作死进行到底的行动力,我和我的几个好伙伴几乎就是村里的“祸害”。
和牛牛不同,我也没遇到人美心善的女老师,更没有事事都想着我的萝莉同桌。
那些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总的说,这部剧制作还是略显粗糙,其实很多情节可以做的再细致一点。
比如牛牛的家庭背景,毛叶的家庭背景,这些在剧中几乎就没怎么涉及,虽然看到了一张类似牛牛爸爸的遗像,但是剧中对于牛牛的生活和为什么喜欢捏泥人以及他在遇到人美心善老师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几乎就什么都没说。
另外,毛叶的书出版后,毛叶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也没说,学校的翻新是毛叶还是博士拉的赞助也没交代。
其实把这些交代清楚并不难,也就是几个镜头的事儿,但是导演不知道是不想说还是忘记说,就是给人一种莫名其妙开始了,莫名其妙结束了的感觉。
本剧最大的冲突就是捐款丢失,这个起码该给个校长代替孩子向牛牛道歉的情节吧,不知道是我没注意到还是根本就没有呢?
还有就是美女博士刚来就发现班长有问题,但是自始至终都没见她对班长的行为有干预,这个有点太厚此薄彼了吧?
即便是想给第三部留伏笔,这个也有点刻意了。
虽然是儿童剧,但是剧情也不能这么没头没尾。
开头奶奶带着去看病后在村里给牛牛招魂的情节完全可以替换成牛牛父亲早逝,母亲离异后远走他乡,这样也就将牛牛为什么特立独行,并且别的小孩不愿意和他玩就交代清楚了,毕竟他家只有一个奶奶,这样的小孩在村里就会被边缘化。
还有那个美女博士,既然是心理学,起码起码多少的也该给几个心理疏导的场景,当然你可以说带着大家一起玩就是在做心理疏导,但是这个……我觉得是导演编剧根本不懂心理学所以无法正确展示而只能如此含糊其辞过去。
也就是说编剧在人物背景设定的时候,还有欠考虑了!
问题不少,但是我依然愿意给这部电影五星好评,毕竟牛牛身上看到了儿时我的影子!
《河边有个好地方》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
它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诗牛牛和毛叶这两位被边缘化的孩子展开。
诗牛牛是班里的 “刺头”,调皮捣蛋;毛叶则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
他们因一次巧合坐在了 “特殊雅座”,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样的情节设定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一面,他们的友谊没有功利,纯粹而美好。
导演张忠华延续了其一贯的创作理念,聚焦乡村教育题材。
通过诗牛牛被同学嘲笑 “精神不正常”,奶奶带他去看大仙等细节,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乡村教育面临的困难,在好笑之余又不免感到心酸。
同时,影片也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
“好学生” 班长闫颖在高压之下心理扭曲,而粉提老师却能发现诗牛牛和毛叶等 “问题少年” 不为人知的闪光点,用鼓励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好的教育不应只是追求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在角色塑造方面,几位小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张蒙鑫饰演的诗牛牛充满活力与正义感,刘祐榕饰演的毛叶则内敛而富有想象力,他们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纯真与可爱。
粉提老师这一角色更是温暖人心,她的耐心与理解,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被尊重和关爱。
影片的画面如诗如画,将美丽的乡村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波光粼粼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童趣的小村庄。
从教育意义上来看,这部电影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提醒家长和社会要关心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友谊的力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自信和善良。
此外,《河边有个好地方》没有炫目的特效和宏大的场面,有的只是真实质朴的人物和日常的乡间生活桥段。
但正是这种 “小而美” 的风格,使其充满了诚意和温暖。
它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予观众无尽的温暖与感动。
总的来说,《河边有个好地方》不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更是一部能够引发各个年龄段观众共鸣的作品。
它让我们回忆起童年的美好,也让我们对教育、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片充满童真的 “好地方”,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并守护这片 “好地方”。
这部电影无疑是国产儿童电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藏。
很惊喜,已经很少看见这样朴实的电影了,令人想起年少时的日子。
每个人都很鲜活、可爱,即使是“ 大反派”班长。
正如粉提老师说的,孩子的动机和大人不同,妈妈的压力造就了班长的性格,那句“安静!
”已经成为家里的梗了。
诗牛牛是每个班上都有的小“刺头”,也是社牛,有任侠之风,是长大后希望成为的样子。
粉提老师是梦想中的老师和朋友,曾因为老师的夸奖把单科成绩考的好高,我想念我的语文老师,老师,您送我的《古文观止》我一直好好保存,每次翻开都仿佛您在我身边。
最触动心灵的是毛叶,特别像我可爱的发小,有这么可爱的女同学怎么忍心欺负!
可惜网上资料很少,这个小演员的观众缘是天生的,期待她更多的作品,愿她一直保有淳朴可爱的气质,这是最宝贵的。
两处小瑕疵,豆豆翻抽屉的左顾右盼有点刻意;诗牛牛在河边摆的一圈荧光棒好像没用上?
看完《河边有个好地方》,电影里那俩孩子,一个调皮,一个内向,但都被粉提老师温柔对待。
他们慢慢变得自信,我也跟着开心。
其实想一想,也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如果我们小时候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不是一切都会和现在不一样。
从前几年开始,就看到了树上有个好地方第一部到后来第二部,不论是剧情逻辑还是幽默的表现方式,以及画面设计,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能看出导演也越来越用心,希望这个系列能延续下去,为中国儿童电影做贡献
这部电影整体透露着幽默和温暖的氛围,通过讲述陕西乡村学校里的故事展现儿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主人公诗牛牛看似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实际上是缺少他人的理解与关爱,毛叶也是一个内心细腻敏感的孩子是非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电影关注到了这些边缘化的孩子们,同时与平常最容易受到关注到的三好学生进行了对比。
电影细腻的刻画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电影整体剧情富有节奏感,对陕西本土环境和地域特色表现得很到位,电影很多场景和画面的选择都很用心给人治愈的感觉,许多儿童玩闹的画面将观众拉入自己的童年,让更多人思考乡村儿童的教育和成长,电影整体配色为暖色系,绿色茂盛的植被都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情感。
《河边有个好地方》是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在艺术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记得在上戏读书时彭勇文老师曾说:“艺术教育就像是一棵树唤醒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它以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领域,教师恰似那棵主动的树,以自身的知识涵养、品德风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
不是生硬地灌输,而是通过春风化雨般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觉醒,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追求。
就像刘盼老师在电影主题曲中的歌词“我要飞,飞出试卷对错,飞向未知飞向”!
该片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借助电影传递的正能量,还能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实现艺术对心灵的温润与塑造。
影片充满温情与思考,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两个边缘化孩子诗牛牛和毛叶之间的友谊与成长,聚焦乡村教育题材,展现了乡村教育面临的各种困难,同时传达了尊重个性、友善待人的美好理念。
电影中,粉提老师的角色尤为亮眼,她用鼓励的话语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这种教育方式与校长对两个同学的不信任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深刻感受到教育中鼓励的重要性。
影片故事性很强,民俗民风很真实,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不少观众看完后都感叹“童心真美”,这个形容不光是针对孩子,也针对成年人,因为这部电影能让每个人都回忆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以及教育对自己的影响。
它无疑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电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
结尾处还有点担心像闫颖这样的孩子,谁会发现她的问题并提供帮助,彩蛋说有她的故事,我就放心啦,被关注到就行。。
农村题材的好电影越来越少了,农村孩子们的困境是另一个角度,包装下理想化和喜剧下的现实主义。
回不去的从前
太美了,2025年还有人在做农村儿童题材,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儿时玩过的泥巴,有点归根的感觉,可不是忘记了童年就忘记了人生的根基。诗牛牛和毛叶这样的皮孩子善良又独特,艺术细菌接地气并极具自然美。发现这些孩子,保护他们的艺术天分,早期教育尤为重要。
平平淡淡,没有新意
这是一个平淡清新又娓娓道来的儿童故事,所有的演员都很真实质朴,故事也很接地气。一所农村小学,就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如果静不下心来,可能会看不进去。支持国产乡村电影。
很难评,虽然有出生地、童年印记加持,但就像王建房歌里唱的:我想飞~电影的确太飞了……还是喜欢以前霸王年代那些作品,就好真实好回忆……现在可能为了拿奖为了商业化就缺失了很早以前那种feel,只让人感觉脱离、不真实
小演员们演得都太好了
结局不太完美,其他都挺好
特别有意义的一部电影,清新脱俗
刻意 业余 自我感动……
说真的,这个系列的电影不要再更了,就让第一部树上有个好地方成为记忆中的白月光吧。无论是2还是3,都是味同嚼蜡重复过往,人物刻画两级对立,人设又千篇一律,导演再开新篇吧,教育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别再重复陕北农村九十年代小学故事了。
25年3月13日,看的解说
以后农村有关孩子在学校上学的内容会越来越少,不是因为农村条件与环境有多大的改变,留守儿童还是那个留守儿童,而是人口减少了,农村没有学校了,学校都在城镇。曾经在村的学校上过学,也在小乡镇上过学,现在这些学校都没有了。要说影片有童年回忆,也算准确,与上两部差不太多,有时候不需要多么深刻,多么引人深思,简单的故事展现人物与生活也挺好。
额……2.5吧……好刻板……好套路……比起第一部,一点新意都没了……好多地方不合理……为什么执着于塑造很坏的小女班长??
叙事生硬 童趣加分
没有树上第一部好看,不喜欢故意去升华,最后河边那圈荧光棒也不太能理解。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浅浅带过,最后突然认错转变也是很突兀。
童心童真
并没什么意思。主角已不是巴王超过了。女老师还是那个树上有个好地方第一部的女老师。
农村儿童题材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