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妮克
Yannick,冲三小剧场(台)
导演:昆汀·杜皮约
主演:拉斐尔·奎纳德,皮奥·马麦,布朗什·加丁,塞巴斯蒂安·查萨涅,艾格妮丝·赫斯泰尔,让-保罗·索拉尔,洛朗·尼古拉斯,穆斯塔法·阿波拉希德,萨瓦·洛洛夫,夏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典雅舒适的小剧院里,一出差强人意的舞台剧正在上演,突然有名观众挺身站起,打断了演出的进行。他自称名叫亚尼克,是一名停车场管理员,下班后舟车劳顿赶来看戏,演出内容却让他失望透顶。众人将他驱离剧院,过没多久他却又突然出现,掏出手枪跳上舞台……今晚,亚尼克才是真正的主角!详细 >
就这样?好无趣...
喜欢的导演出新了,赶紧看了一下。我专门挑了一个下午,高高兴兴的打开电影准备过一个愉快的下午,然后就这?没看到我期望中的脑洞。我和扬尼克的区别就是,我不在现场还有我没有枪。
再次证明昆汀·杜皮约真不是我的菜,对我来说这部全是对话的影片最有趣的就是它的片名了,很难不让我想起那位贡献了经典表情包的前NBA球员尼克杨。影片真是拍出来了有些观众买了票就真当自己是爹了,还要教别人怎么做儿子的真实样子。只是本片呈现的方式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话剧甚至是小品,几个人在那里演,所谓的“被劫持”的观众很配合得观看甚至高兴地哈哈大笑,让真正看这部电影的我觉得十分出戏,所以完全无法代入。原来国外也有“绿帽子”这一说啊。
昆汀·杜皮约现在是每年一部小成本荒诞喜剧,效率贼高。但他的片都有一个通病:开头三十分钟炸脑袋的精彩,后面逐渐烂尾,不管不顾了。这片开场观众与舞台上戏剧演员互相不吊的场面笑炸了,但随后就没了大招,逐渐落回了套路。他真应该找个合作编剧专门给他写下半场。
6.5/10,从观众对艺术作品极度不满出发,最终落回了观众成功创造新的作品且令其他观众满意。这样的有破有立,某种程度上会让同样作为观众的我经历感动和力量的瞬间。不过中间部分还是过于架空了,会以为在做无聊的政治隐喻情景剧,直到结尾时外部力量的强势介入才将主题彻底明确下来【天呐这应该是少数如此盼望警察在电影结尾出现的情况】
诠释权,全是“拳”。3.5
你这劫持之前的演出跟劫持之后的有区别吗,我想请问你?
又是我看不懂的喜剧了。
结尾有点儿泄气,但总体上还是喜欢的。我坐了45分钟车,步行15分钟,又花15欧买票,可不是为了来欣赏你所谓的「艺术」的。
牛逼
哈哈,这才是沉浸式演出。
梗概可以,填充得一般。男主形象到位,其他人差点意思。
杜皮约近年最好的一部作品。先是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完成了观众与演员、不同阶级对艺术的感受差异、艺术创作中的权力探讨;而后再逐渐引申出恐怖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入侵、暴力与权力的话题。导演不再依赖匪夷所思的构想与怪诞的人物去吸引注意力,而是从普通的剧场空间,影射出维持社会秩序、统治国家而采取的暴力手段,相当高明而耐人寻味。
什么艺不艺术,同志们,要明白枪杆子下出政权。
非常规的杜皮约式创作。虽然从叙事逻辑性来说,本片没有以往的套层逻辑那样让观众理解崩溃,到围绕舞台上下所上演的荒诞闹剧,还是有些模糊虚实边界的味道。这部《扬妮克》是昆汀·杜皮约的一次直抒胸臆,是其对法国艺术生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讽刺和吐槽。心怀痴梦却能力不及的表演者,执掌强权却满脑垃圾的评论者,以及随波逐流却附庸风雅的观众。唯一不变的,是那简易的舞台和时间悠久的剧场,它如同巴黎这座城市中剧院艺术的历史见证,而如今在其中的人们只会用它来排放污秽。于是片尾一片祥和的大和解,恰恰成为了全片的高潮,在几番权利转移之后,大家都重新在虚构的伪艺术里找到了得以自处的价值。昆汀·杜皮约也由此提出当今艺术存在的实质,即构建一隅精神乌托邦。艺术的标准已经荒废,那不过是无关艺术之人的欢乐场,是外行权利争夺的决斗地。
多半星给时长,这在电影日趋三小时的时代里尤其清爽舒适。祝愿大家当人质的时间短一点!
yannick只是诚实的人,受够了那些bordel,想做自己的剧本说自己的玩笑让身边的人开心。不是个坏人不会咬人。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是觉得身边该多一些yannick一样的人:)
莫名烦躁,导演干嘛不自己上场读自己的政治宣言呢。
多来点这种一小时的电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各种隐喻讽刺、立场和权力转移, 最有意思的是Yannick的设定虽然奇葩但是他有惊人的情绪控制和控场能力,而演员反而失控 // 关于暴力,想起Bertolt Brecht 说Le fleuve emportant tout, on dit qu'il est violent, Mais nul ne taxe de violence Les rives qui l'ense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