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对湖南卫视没有任何好感,也几乎没看过它的节目。
这样先入为主的判断的确有失偏颇。
结婚后,电视遥控器的大权被媳妇掌控,连我最喜欢的篮球也只能抽空摸闲地瞅上几眼。
于是悲催了,吃完晚饭,只能随着媳妇的意志看电视。
媳妇似乎对湖南卫视有绝对非理性的热爱,这种热爱,大概是从《还珠格格》时代就培养下了,这也难怪湖南卫视拥有如此庞大的忠实收视群体。
既然迫不得已,那就尽量去挖掘可看的亮点吧。
汪涵主持的《天天向上》,倒真是不错,热闹的很,也有点含量。
《快乐大本营》我偶尔也看看,何炅一帮子人夸张的表演风格已经不适合我这个年龄,难道我真老了?
综艺节目还可以接受,无法忍耐的,是它的电视剧。
其实也不是都无法忍耐,只是眼下“热播”的《隋唐英雄》,简直在不断刷新我对糟粕认识的下限。
这是怎样的一部剧啊!
国人心目中,隋唐演义中那帮枭雄个性张扬豪情万丈,每个人都有令人倾倒英雄气概,可这部电视剧随随便便扯来一群眉眼间毫无特色的演员,所谓的大牌不过是张卫健这种过气的二流明星,程咬金这样的福将,在他那里成了只会穷逼叨叨瞎扯淡全无莽气的白痴。
其他男性角色我甚至没有吐槽的力气,倒是李渊的扮演者还算靠谱,但到大唐建国后,这厮立刻从英明神武的霸主变身色狼,一副当皇帝只为解决性饥渴的模样。
演员表演不专业,好吧,我忍了;布景服装不到位,好吧,我忍了;战争场面过家家,好吧,我忍了;为多插广告强行剪辑,好吧,我忍了。
但当看到李渊要临幸刘晓庆版的萧皇后时,我顿觉汗毛倒竖、目眩神迷,胃中一阵翻腾,好悬没当场栽倒。
我拉住媳妇的手说,人命关天,您能不能暂时换个台?
萧美娘貌美过人,先跟了隋炀帝,后又辗转几经人手,但没听说李渊也染指过。
不过演绎也倒无可厚非,李渊掉进萧美娘的坑里,这种混乱的关系甚合如今很多观众的胃口。
可关键是,这位千古美人是刘晓庆奶奶演的!
奶奶,你听我说!
你戴美瞳也放不出《小花》时柔情似水的眼神了!
你粘假睫毛也瞪不出《垂帘听政》时的威仪了!
你左顾右盼也淌不出《芙蓉镇》时的浓浓春情了!
其实我一直对刘晓庆颇为尊敬,毕竟是一步步打拼出来的老演员。
可这个角色,怎么都让人有种反胃的感觉,没表现那股子狐媚气息,反倒只留下一身骚。
北京卫视的《楚汉传奇》与这部电视剧同时播出,瞎子也能看出其高下之分,无论从哪个层面,《楚》的质量都不只高出《隋》一点半点,但其收视率却不如《隋》,这就让人觉得很奇怪了。
小的时候吃饭经常看这部剧 现在还是觉得余少群好帅 里面的人物现在大多都记不清了 只记得几个画面 四弟逞能举鼎最终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李世民和大哥为了争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 一个家族就为了一个皇位而闹的家破人亡 哎 再次看感悟颇深 好像什么都看过了 又好像什么都没看过 不过 演员们的演技都很棒 是值得一看的好剧
我还是有点意难平,这部剧的结局,总觉得差了点味道,大概是中途的生离死别太过遗憾,英年早逝,战死沙场,引得我哭得眼睛通红,又或者是众英雄之间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万丈豪情,都让我感到意犹未尽。
之前的电视剧里的英雄侠肝义胆,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饱满的,充满感情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记住的。
我遗憾剧里罗成, 裴元庆,我羡慕秦琼,程咬金那过命的交情,但整部剧不看脸的话,我最喜欢的还是隋炀帝杨广,说不出为什么,大概是他足够自私吧。
看脸的话,李世民的扮演者余少群,我真的太喜欢了,绝了真的就。
102集里宫斗再少点就好了,虽然美女姐姐们也很好看,可是打江山的剧情看起来更快乐。
这部剧里虽然没有太多描写战争的残酷,可是却通过身边兄弟的分别将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自己带入主角所以不觉得士兵的战死有多么的遗憾可惜,但是将主角身边的朋友战死的时候,我才知道改朝换代远远不是历史课本上的那两句话能概括的,真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各种无语的情节,各种颠倒黑白的剧情,各种无节操归顺,各种后宫爱情,让你吐尽最后一滴血,为毛长孙皇后的第一胎会是李治,李承乾呢?
为毛李恪会比长孙皇后的儿子大?
为毛太子不是被李世民射死的?
为毛常何死了?
为毛魏征和李淳风被描述得助纣为虐?
为毛程咬金聪明绝顶,油嘴滑舌?
为毛萧皇后睿智过人堪比武则天?
为毛她跟萧瑀是姐弟却好像不认识?
为毛如意公主会说李氏三兄弟至于李世民一身霸气,柔柔弱弱的小白脸也会一身霸气?
为毛李元吉不是排第四的?
这是为毛啊为毛啊!
一般的电视剧也就三四十集,这种无节操的片子居然愣是被他们弄成了120集,又长又臭,还投资2亿多,这些钱还是留给编剧买点营养品补补脑子吧。
天涯上说的没错,马桶台总是有一群奇奇怪怪的粉丝,不管多烂的片子都能把收视率捧上去,蛋疼啊,不要颠覆大众的历史观了好吧
别跟历史叫真、别跟故事叫真,要不然,现在的电视你是没法看!
你就把他当成古装喜剧片来看,那就好看了!!
也就说得通了;记得《爱情公寓II》里面有一句:“现在要是没有婆媳关系,那就上不了黄金档”,是呀,现在剧集大多数为女性观众,要是没有爱情呀,穿越呀,那还真是上不了黄金档。
所以还得当喜剧片来看!
看了不到十集,感触颇多啊。
1,隋朝真是苦逼啊,外有陈靖仇,内有陈遗爱陈慧儿,隋朝长寿才怪。
2,中国演艺事业正在走下坡路,要不然请韩国人来演呢。
3,那是肉蒲团的主演吗,我喜欢。
4,配音真恶心,我还是喜欢爱情公寓,敬业。
5当我看到一个1961年的人(陈冲)是一个1955年生人(刘晓庆)的婆婆时,我的世界观顺势崩塌,不过我很喜欢刘晓庆演技。
6,当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此地不是说话之地,咱们去一个偏僻的风雅之地”时,我邪恶了。
7李代桃僵可以用来说杨广取代杨勇做皇帝吗,我无知了。
8本来想给刘晓庆5星,张卫健4星,但是把其他人加进去,一平均就没了,两星还多了我感觉。
狗屁隋唐,瞎编乱扯,又臭又长,真忍不住想骂这傻逼导演。
导演是脑子进屎了。
完全看不懂这部剧的主题在哪。
来来去去又是弱智的脑残斗争…… 狗血的爱情 …… 弱智的情节跟过家家一样 也就这种弱智的导演能拍了 配乐配的超级恶心 不会配古典音乐就不要乱配ok 弱智的导演 张卫健演的程咬金那没完没了的煞笔台词真亏你们想得出来 什么“地道不地道啊?
”……等等 你们是脑子瓦特了吗 如意公主 张丽华这样脑残的角色是怎么想出来的 你们就那么犯贱?
把一部隋唐当过家家拍来玩一样 还请了10位金牌编剧 …无力吐槽 怎么不说请来了10只猴子 真是看过的最令人恶心的一部片子 脑子瓦特的导演
本人看这部《隋唐英雄》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这段历史和那些历史人物;二是比较喜欢张卫健。
但是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看了之后,我郁闷了。
这部片子拍的太差了,拍的很不认真,很对不起观众,简直把观众当猴耍。
本人很是喜欢历史,也比较喜欢这段隋唐史,但是这部《隋唐英雄》让我大跌眼镜,片中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台词糟糕,人物形象一点不鲜明。
更是把历史胡乱篡改,让人看得是怒火冲天。
本来电视剧中有漏洞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这部剧漏洞太多、太明显了;台词也很糟糕、废话连篇;片中情节经常自相矛盾、细节问题数不胜数;剧中人物形象一点不鲜明,哪个人物出场后,根本让观众猜不出饰演得谁;等等。
老实说,整部片子水平太低、档次太低了,完全对观众不负责任。
最让人郁闷的是,整个片子完全颠覆历史,硬是把一个好皇帝(文帝)写成了一个坏皇帝;硬是把一个昏君写成了一个有情有意、心怀苍生、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不可否认,我们对历史可以合理的虚构、猜想,并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是我们是不能歪曲历史的。
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好皇帝,要知道能配得上谥号为“文”的皇帝那都是评价很高的皇帝,是一个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的皇帝。
当然人非完人,隋文帝也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但是其正面的历史评价是不能抹杀的。
而剧中却是在隋文帝时那些人就知道天下即将大乱,要准备造反了,骂他是昏君了,这岂不是完全与“开皇之治”的历史相矛盾,对这个时期的盛世进行否定。
再说说隋炀帝杨广。
这部片子我感觉有点再为杨广正名,把他塑造得太过正面了。
不能否认杨广为中国历史做出了一些贡献,例如开科举,这在当时完全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做法;开运河,客观来说,是利大于弊,好处大于坏处。
但是却不能过分地夸大杨广开运河的历史功绩,为他唱颂歌。
剧中的杨广重情重义、有情有义、心怀苍生,甚至为了造福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江山。
试想,倘若果真如此,那他会亡国吗?
要知道,历来中国的最底层人民是非常具有忍耐性的,是非常重视正统思想的,往往不到最后底线是不会造反的。
剧中杨广老是认为自己比秦皇汉武还雄才伟略,但是,客观地说,真是这样吗?
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然剧中杨广的这点倒是符合了历史上杨广好大喜功的特点。
尤其是开运河,杨广始终认为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他认为秦始皇因为修筑了长城才为历史留下痕迹,为此,他也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即开凿大运河,为此,不惜牺牲当时无数的人力财力、造成当时众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目的就是要为后人造福,认为这也是他的功劳,认为历史会有正确的评价。
对此,我不认同。
我不否认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我也认可大运河确实是利大于弊、好多于坏。
但是,我们却不能抛开当时的历史而夸大其作用和地位,就无限地为杨广正名、唱颂歌。
这也让我想到了今天许多官员为了政绩,大力兴建政绩工程,那他们也是不是可以和杨广一样的想法,利用这项政绩工程的一点优点和好处,甚至是历史作用,来为今天牺牲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强行拆迁、造成许多人民的切身利益受损做掩饰和借口呢?
我认为,这种风气千万不能助长。
说了这么多,总之,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拍得很差、很糟蹋历史和那些历史人物,尤其是它所传达出的一种价值观念很不值得倡导,甚至可能误导一些官员产生和杨广一样的价值观,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当然电视剧也有一些看点,例如,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见解,剧中那些漂亮的女演员等。
但是,这远远弥补不了它的缺点、漏洞和问题。
这部片子选取了中国古代历史很大的一个题材!
从隋朝一直到唐朝李世民,这之间有很长很乱很复杂而且还很纠结的历史情结,估计剧本原本写的很好,只是导演和编剧在拍摄中感觉太过吃力,我们明显可以看出,镜头的剪切很低级,明显后面还有剧情,却突然的切换到不着边际的地方,演着演着又突然切回去,让人看的头昏脑胀。。。
还有这剧情实在不敢恭维,大家也差不多说的面面俱到!
剧情很无聊啊!
男欢女爱、市井杂事、口头谩骂,根本表达不了英雄们的真性情,也体现不出宫廷的尔虞我诈!
不过我个人认为导演聪明的地方在于请了那么两三个大牌助阵,特别是张卫健,我想他是80 90 人都认识的一个杰出演员!
我还是很期待他后期的表现的!
第一:第一次有人为“暴君”叫屈,说杨广杀兄淫嫂弑父,历史根本没有可靠证据,就算是太宗时期编的《隋书》,也没有提到他杀父的事情。
而历史往往就是胜利者的言论,李唐为了说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然会说杨广有多么多么的罪恶。
历史上的杨广可能的确是有点坏,但绝对不会坏了这种地步。
这方面秦始皇,商纣王,隋炀帝都是受害者,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是王国之君。
第二:是对李世民的评判。
个人觉得这个李世民优柔寡断,为情所困,是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但是这部电视剧里面一方面又再凸显李世民才是明君,才是真龙天子。
可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部电视剧里的李世民根本就没有太多心怀天下,甚至为了达到剧情的衔接,还显得有些迂腐,仔细考察李唐历史不论是稗官还是正史,李世民都是劝反李渊的角色,然实际上劝反李渊的却是李建成。
看来李世民在自己是真龙天子上的确是下足了功夫的,甚至影响到现在这些脑残的编剧。
不要这么矛盾好不好。
第三:是李渊的评价。
在本剧中,什么徐茂公,什么魏征,什么刘文静……都他妈的是酱油,真正的智者却成了李渊,李渊是所有人中城府最深的人,从开始就有反叛之心却迟迟不肯动手,迟迟不肯佣兵,但是一旦抓住机会就手段极其迅速。
在极短的一两个月内(根据剧情猜测)就从只有三千将士变成雄兵二十万,并一举拿下长安。
个人觉得这不真实,因为操练兵马使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两个月之内训练出来的将士就能攻城略地,也不可能刚组建的军队就一心为主而战,就算是诸葛孔明在世也不行,何况是他李渊。
当然李渊并州经营日久,民心还是有的,招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李渊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只怕各路反王必定像武王灭纣之后那样都望风而降了。
谁还敢跟这么一个角色打呀。
打必定是死路一条的。
所以唯一可能的情况只能是李渊在谋反之前就已经有强大军队了。
第四:是给李建成的评价。
本剧中个人觉得李建成是本剧中相对真实的角色。
历史上的李建成肯定是有勇有谋的厉害角色,要不然魏征这样的名臣也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可惜下半部编导把他又毁了。
李建成是继隋炀帝之后的又一历史受试者,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了,自然会丑化这个皇位继承人。
拿一件事来说吧,秦叔宝是李世民的家臣吧,但实际上他并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据说把秦叔宝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末就是这个原因,说明他是中立的。
为什么会中立,自然在他看来李建成也是有能力当皇帝的。
第五:说说整剧的评价吧。
要是对这些人做一一点评,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也没有办法评价完,因为这里头值得说一说的人太多了。
有个弟兄说本剧是三国+水浒+后宫。
我觉得很有点道理,这很形象的说明了本剧的三条主线中的两条。
三线是指以下三条:1.李世民和如意的爱情;2.隋朝的后宫斗;3.以秦琼为主的瓦岗英雄路。
下面是我对整部剧评价的具体内容:其一:通观全剧,我实在不知道编剧要说得是什么,要传达给我们什么精神内涵。
我也实在不知道脑残的编剧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英雄。
整部剧里头英雄戏被后宫戏冲的是莫名其妙,如果只看几集的话,还以为是隋朝版的美人心计呢!
所以我觉得编剧好好看看黄海冰版的隋唐英雄传是怎么演的。
那演出来的才是真英雄,让我感动掉了多少眼泪。
虽然旧版的也有爱情,但丝毫不减英雄霸气。
这样的塑造的英雄才叫侠骨柔情,才叫义薄云天,才叫大义凌然。
也罢!
淡定,因为现在翻拍的电视剧就是五个字“一部不如一部”。
其二:为了尽可能的搬出更多的成名人物,编剧更是脑残到了极点。
也许编剧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隋唐英雄演义,可是编剧对各色的人物研究又不够透彻,一会是要尊重历史,一会又是要尊重通俗演义。
可能大家都知道秦二哥,徐三哥,程老四是谁?
但是老大是谁,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老大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征。
但是本剧中魏征完全是个酱油加酱油。
出谋划策有徐老三,而魏征却成了西魏的挂名宰相。
再拿李靖说说,编剧想把他弄成世外高人,结果能李靖是成了高人,功勋却减到不能再少的地步,还把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整的莫名其妙,一开始还打赢了宇文成都。
而实际上李靖是在唐王朝建立之后,才功成身退的。
当然后来做了薛丁山的师傅,这是后话。
可笑,非常可笑。
这样弄的整部剧不伦不类,英雄剧?
不是!
偶像剧?
不是!
宫廷戏?
也不是。
乱七八糟,一团乌烟瘴气。
正史和通俗本来就相矛盾,如果你没有天纵奇才罗贯中一样的头脑,就别逞一时之能编出这部烂片,好不好,你会误人子弟的。
如果你好好编一部英雄戏,不要太多后宫枝节,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编出一部超越旧版隋唐的好剧。
又何必背此骂名呢?
其三:通篇对人物的评价都不够稳定。
最典型的就是隋炀帝,刚开始的一部分你完全没有感觉到杨广的罪恶,甚至还用太子的欢淫酒色来烘托出杨广的大望所归。
可是废太子的时候又突然体现了杨广的大奸大恶,到了五十五集以后又开始说杨广的好。
有两件事可以烘托出来,一是杨广宁愿失天下,也要给民工发钱,说明他是多么有才能的人。
二是下江南,江南百姓无不称颂隋炀帝开闸运河,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被抓的时候还有大群江都的老百姓愿意为他去死。
这么说来岂不是说隋炀帝才是民心所向。
那隋炀帝有怎么能王国呢?
虽然隋炀帝自比项羽,不肯过江东,貌似解释的通。
其实不然,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无言面对江东父老,江东子弟跟着他死伤无数,不愿意江东父老再为他而死去更多才自刎乌江的。
而杨广不同,江南百姓称颂杨广,有厚重的群众基础,完全可以坐拥江南,甚至重夺长安,就算不行,也可以一方割据然后励精图治,再图中原。
这个道理杨广不是昏庸之人,不会不懂,可惜编剧不懂。
再典型案例是宇文成都,我至今不知道这一版的宇文成都,到底是什么人。
李元霸的师傅告诉他,不可以杀用镗的人,还说用镗的人会辅佐李世民,而用镗的人就是宇文成都,李世民也说宇文成都与其父亲不一样,是好人。
这个从成都私放伍云召和比武故意让李元霸可以得到佐证。
可是结果呢,虽然通篇不是什么坏人,可也不是什么好人,甚至还和李世民一样优柔寡断。
就先到这里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