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挺好,很安静,没有多余的音乐,有音乐时感情早已到位,所以是一段特别慢热的观影过程,到沸腾时,温馨已入味。
很有台湾经典时期电影的style,有点侯孝贤、有点杨德昌。
再加上许冠文,精彩!
全程演技担当。
习惯性找中心思想,但是不明显,靠脑洞想了一点,最后说。
我觉得这个片达到了一个目的,这是韩寒追求过的目的,也是冯小刚追求过的目的:痛快地哭一场。
尤其老男人,活着活着得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但冯小刚和韩寒没做到。
都是公路戏,都是一段生活,都是台词特多,韩寒那部有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没多大事儿哭不出来。
冯小刚那部也是用力过猛,又绝症又自杀的,太尴尬,一滴眼泪没有。
而这部一路顺风,不知怎么的,许冠文等几个老戏骨大段大段的独白和情景一映衬,一段故事说下来,让人想哭好几次。
我前几天看《故事》这本书说:好的剧本得把浩瀚的生活浓缩在两小时,但同时也要表现出自己舍弃的那部分,简单的说好剧本得见微知著。
韩寒那部电影《后会无期》,没生活。
说来说去都是特想当然的青春时期发生的那点事,本来就没生活还浓缩个屁啊,更别提表现别的了。
冯小刚那个《非诚勿扰》上下部就更搞笑了,观众都能替你把广告费算出来了,到处塞着心机还指望观众感动。
观众的情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故事》里提到,好剧本要用很独特的生活细节,来表达一个很广为共振的人类情感。
你电影里要没这个情感核心,或你包装上一个情感外衣,其实核心要不就是大空洞,就是和客户签的软文合同。
观众共振到的感觉就是空洞和广告。
观众不会被表面一层情感外衣糊弄到。
这部《一路顺风》就做到了这种春风化雨的过程,让几位主人公背后的故事,通过几个人互打嘴炮就让观者接收到了全部信息。
各种兄弟情,父子情,用很日常的对话就表达出来。
电影开头就能看到戴立忍和庹宗华这俩人的兄弟情,就从戴立忍调侃庹哥的沙发和手表,就看出这两人是朋友,他俩说话跟我们身边两个特好的哥们没区别,就是格外搞笑了一点。
庹哥临被枪杀前还跟戴立忍讲了个他觉得好笑的故事,搞得庹哥死了,戴立忍的心情大家心里都能感受到,逗逼的好兄弟死了,心里能不难受么,这也为了他之后的报仇做了铺垫。
纳豆和许冠文,则形成了类似父子般的情感。
这个情感怎么建立的?
一开始许冠文回去搭救纳豆,两人因为白搭的葬礼礼金,争吵。
可是,这点真的很香港,两人吃着吃着东西,就和好了。
香港无论是tvb电视剧还是电影,吃吃吃情节特别多,糖水、煲汤、叉烧饭、钵仔糕许冠文果然是带着香港身份出现的,和纳豆相处没一会就问他要不要一起找找吃的。
最搞笑的莫过于两人被关奔驰车后备箱,许冠文一个劲地讲自己以前为了找免费车位,找了很久,结果自己老婆和岳母,等都不等自己,也没给自己买小笼包的心酸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日常,就像我前几天我对我老公一个样。
但许冠文在后备箱和中弹的纳豆说出来,还说:你提醒了我,如果今天我能活,我一定要去吃小笼包。
他说完这话我就莫名戳中了。
而纳豆过去的心酸也是超搞笑台词揭露的,拿出一张照片说这个大概就是自己的爸爸,结果许冠文来一句:你是不是生过病,这个照片上的人这么高大帅,哪点像你爸爸。
不要随便认爸爸!!!
这里我脑洞开了,这是不是在说香港和台湾的关系呢,一个是无论戏里戏外都风华不再的香港老戏骨,如同走过黄金时代的香港,只剩硬撑,这是许冠文的角色。
而纳豆,则是亚细亚的孤儿,如同到处抱大腿的台湾。
被许冠文一句不要乱认爸爸!
骂的哭了出来。
现在如果大家看FB,香港和台湾经常像这爷俩一样,在他们共同怕怕的大陆强人国面前,互相勉励“撑住”。
这部电影是不是在诉说这样的情怀呢?
不过如果这样想,那戴立忍和庹哥是干嘛呢?
所以这个理论可能撑不住。
最后情节收在戴立忍撞车,纳豆还是坚持要完成戴立忍部下的任务,管许冠文借车,许冠文有说了一大段他辛勤一辈子,感觉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这个车。
许冠文最后钱都不要了,直接爱谁谁了,睡了。
这时电影响起了一首日本歌曲,据说非诚勿扰也用过同一歌曲,可是这效果,刚刚交完心的纳豆和许冠文,在这疲惫的夜晚,伴着这首歌,有种说不出的哀愁。
这里正是电影化雨的哭点。
雨后必有彩虹,这是一部暖心之作。
许冠文一觉醒来,似乎一切麻烦都消失了,更令人惊喜的是,纳豆也办完事(说实话这段细节没看明白,还要二刷一下)纳豆开着宾士给他买了小笼包,还祝他生日快乐。
电影就完在这温馨的结局里结束。
美丽的歌曲再次响起,哇,银幕里大家都活着好好的,大合照好么~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使用的手段,好手段!
立刻哭了好么~B站弹幕:莫名感动
钟孟宏新作《一路顺风》,讲一事无成的鲁蛇(纳豆饰),搭上香港人老许(许冠文饰)的出租车,要从台北运毒到台南,却一路不顺风,遇上一堆怪事的故事。
以导演擅长的黑色幽默为基调,结合公路元素,成为台湾少见的公路电影。
然而,观影过程中,处处使人想起的,却是钟孟宏的处女作《停车》,一个始终上不了路的故事。
在《停车》中,主角陈莫(张震饰)赶着回家,车子却被并排而动弹不得,他为了找出车主,从下午到深夜,在承德路一排旧民宅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遇到了热心的理发店老板、隔代抚养孙女的老夫妇、被黑道讨债的裁缝……,虽然几次有机会开车走人,却又都被奇妙地绊住,整夜折腾下来,连简单的开车回家都无比艰难。
两部电影看似相反,在情感上却共同演绎了平凡人物的生命困局,以及对生活的自嘲和悲悯。
首先,「移动」作为明显的主题,大概是两部作品最大的共通点。
这得从片中角色的过往说起:《停车》中的裁缝师傅来自香港,母亲死后来到台湾,眼看台湾生活无甚前景,又抓住机会前往广州,但广州的投资失败收场,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台湾。
《一路顺风》中的老许同样来自香港,二十年前听说开出租车能赚钱就来到台湾,在台湾结婚生子,有了牵绊,日子却过得浮浮沉沉,不上不下。
老许放弃了他乡致富的投机,转而发展敲诈小市民的哲学:「九千零七十块钱,我就收你九千五算了,交个朋友。
」幸或不幸的是,老许视野比裁缝师傅窄,却比他更看得开:「其实过日子嘛,哪里都是一样的。
」人物带着生活在他方的希望远行,导演却否定地理移动带来的转机。
因此,空间的转变不再是重点,上路或者不上路,重点在于人被放置在陌生环境,与周遭他者的互动是否足以产生救赎。
由与他者的互动衍生的,便是黑色基调中闪现的温情。
导演不断以一种「过头的温暖」缝合角色间的疏离。
这种温暖多于礼貌,却又远远少于热情。
虽然时隐时现,却成为推动电影叙事的最大动力。
在《停车》里,陈莫被一对老夫妻(误)认成儿子,半推半就下,他撒谎承诺晚点再回来,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但他偏偏真的又回去,一回去就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只需要越出常轨一点点,角色间的意义就全然翻转。
在《一路顺风》中,老许与纳豆有多次机会可以丢下对方,但出于某种未知的情感,两人虽互看不顺眼,却还是一路相伴。
这些过了头的温暖当然能被解读为刻意,但当刻意的痕迹对上角色笨拙的善良,越刻意就越笨拙,到头来竟真的是诚心诚意了。
除此之外,「病」也同样是两部电影叙事的暗流,《停车》中混过黑道的理发店老板与黑道大哥叙旧,提起当年与一位「小四」的过节,不料黑道大哥淡淡一句:「小四那家伙前阵子挂了。
生病。
」让话题戛然而止。
同样在《停车》里,戴立忍饰演的皮条客与人打架,鼻血流不停。
一旁小弟看了,却碎碎念起自己父亲得鼻咽癌的经历:「我爸之前被机车撞到,整个鼻子肿起来,他想说没怎样,就没去看医生,然后去检查,鼻咽癌耶。
」疾病的偶发与无常性,如同远方风暴,总在思绪边缘却无法忽略,一种惘惘的威胁。
到了《一路顺风》,疾病的元素更显直接,黑道小弟小吴罹患怪病,被大哥问起时佯装没事,还能逞凶斗狠刑求他人,然而不过相隔数小时,小吴开车时突然发病,就出了车祸,就死了。
钟孟宏将病痛的无常与黑道江湖的凶险结合,以肉身的不安定隐喻黑道生活的不稳定,在类型元素的表面底下,说的还是小人物生命的困境。
但《一路顺风》与《停车》不同,《停车》中虽也有「黑」、有「恶」、有暴力,却仍大致在可接受的范围。
《一路顺风》中,导演却将这些元素极端化,黑道的暴力从单纯泼漆到严酷刑求,欠债者╱背叛者的下场从侥幸逃脱到以死偿命。
「人」的存在也不断被降格:主角的身分从中产雅痞到鲁蛇混混(后来甚至被当成狗),夫妻间的争执从相互和解到放弃沟通,连故事发生的背景都从老旧但尚有人居公寓,到彻底坏毁的废墟,小人物遭受到生活的损害更为彻底,角色们必须忍受更为残酷的日常。
更为残酷的日常里,是否有更为柔软的光芒呢?
从《停车》到《一路顺风》,可以感受到导演始终隐忍的温情,在喜剧调性底下,一种极为严肃的温情。
导演宽容了所有会被主流价值谴责的角色:青年混混、黑道、无用的中年男人,甚至以一种近乎超现实的方式,补偿了角色生命中的重大缺口:《停车》里一直得不到小孩的陈莫抱了一个女儿回家;《一路顺风》里从小失去父亲的纳豆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
这股隐忍的温情在《一路顺风》的结尾汇聚成流:纳豆特地买了老许一直想吃的小笼包,迂回却真诚地表达关心。
收敛了《停车》中抱得女儿归的超现实,却让人感到更务实的温暖。
导演说:「一路顺风是一个祝福,也是一种期待。
但是在人生路上,哪有可能顺风到底,常常转个弯,风向就变了。
」如此现实下,真正的祝福也许是「有惊无险」吧,因为「有惊」,彼此开始产生友情,又因为「无险」,能够捡回一条小命,无论《停车》或《一路顺风》,角色们所得到最大的祝福,也许正是在荒谬奇遇之后,能够一点一滴,将生活的价值重新寻回。
一路顺风,使我们最常用的祝福语,除了在飞机场以外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会经常听到这四个字,以致于这四个字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一种习惯。
但其实,这四个字恰恰也是对一个人的一生最幸运的描述,在电影《一代宗师》里,叶问说自己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能有四十年的时间顺风顺水,这其实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因为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一生中顺风顺水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对电影《一路顺风》中的三个人来说,“一路顺风”更成了一种奢望。
戴立忍饰演的毒枭精于算计,手下有枪有人,但去泰国谈生意因为对方的疑心差点被剪断脖子,好容易谈成了买卖回到台湾,结果生意伙伴又在交易的时候被干掉,钱货两失。
最后开车的马仔又突发疾病导致高速翻车,重伤的他只能孤独的倒在空旷的路上。
许冠文饰演的老许,是个五十多岁的香港人,年轻的时候闯荡到了台湾,在台湾结婚生子,想着开出租车能够赚钱顺便学国语,结果一开二十多年,没赚到多少钱也没学会多少国语,与家人也越来越疏远。
苦于生计的他拉到了一单长途的活儿,以为自己时来运转,没想到却更加偏离了人生轨道,跟贩毒和凶杀案卷到了一起。
纳豆饰演的小胖,是个想要摆脱偷窃生活的年轻人,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帮人送货的招工信息,以为是走上正途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帮人运毒,就在他千辛万苦将货送到的时候,却又赶上了一场毒贩间的凶杀案,自己不但没拿到钱,腿上还挨了一枪。
《一路顺风》海报上那句话说的很有意思:他们一路向南,人生却一路靠北。
这三个人,来自不同的层次,却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了急转弯,驶向了与自己的规划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方向,电影名字“一路顺风”这四个字,更像是几个角色无奈的自嘲。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人生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还要看机遇。
老许不够努力吗?
二十多年努力的开着出租车,为了省钱专找免费的泊位停车,可又怎样呢?
到头来只能每天像个野鬼一样在台北的夜色中游荡;纳豆不够努力吗?
他一心一意想弃恶从善,没想到人生却越走越偏;甚至连戴立忍演的毒枭都足够努力,豁上性命的谈判让他拿到了成色一流的毒品,苦苦算计让自己在整个贩毒过程中不会与毒品发生一点点接触,然而,一场意料之外的翻车,让一切都成了空。
生活就像墨菲定律中的那一片面包,掉在地上的永远都是沾满黄油的一面,这部电影的前一百分钟,都是这样一种让人越看越绝望的感觉。
其中,老许在奔驰后备箱里讲小笼包的故事和纳豆被人说自己父亲照片是假的这两段看得让人格外揪心,普通人的心酸悲痛,莫过于此。
一路顺风,这是多么美好的期待和祝福啊,但人生这条路怎么可能会一路顺风,我们永远在这条路上战战兢兢的行驶着,可能转个弯,顺风就成了逆风。
但人生既然如此无常,我们应该就此停下脚步吗?
影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谷村新司的一首《星》作为回应。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安排,人生路应该怎么走,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做别人的老师,但这首《星》的歌词会对人有所启发,至少我的理解是,只要这世上还有你牵挂的东西,那么无论人生路是顺风还是逆风,你都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在《星》的歌声中,纳豆骑着偷来的摩托车一个人行驶在路上,空旷的路上到处是黑暗,只有摩托车的车灯发出微弱的黄光,纳豆面无表情的孤独前行,偶尔会有明亮的街灯,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样沉默的伫立着。
这场景让人感慨万千,却又无话可说。
总的来说,虽然这部电影在叙事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欠缺,但其所包含的黑色幽默、小人物的无奈、喜剧元素与血腥场面等元素让这部电影仍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公路电影。
在突出命运的无常后又能回归到人性的温暖上,就像片中经历了鸡飞狗跳的一夜后,第二天的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
“我还年轻,有一个想法,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咯,后来跑了几个地方,最后到了台湾,糊里糊涂的就待下来了,后来一年一年的过去了,碰到现在的老婆,也结婚,也生了孩子,莫名其妙的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不知道怎么过的,现在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可以开一年就一年,可以开一天就一天”“在台湾,我有一个家,有老婆有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拥有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我现在唯一肯定拥有的,就只有这部车,虽然旧了一点,老了一点,白天人家不会招手的,但没关系,我可以晚上开,他们看不到什么,只看到两个车头灯,看不到是破车来的,等到他们招手以后,就没问题咯,他们一定上来的,因为不好意思嘛,其实人生下来本来就没有带什么东西来的,我觉得现在我能拥有这部车,已经算是很幸福的咯”--是不是自己的“存在感”,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越来越淡了
被日语天天折磨的够呛,室友都在下边抢在熄灯前忙发表,我糊弄过后躺在床上敲影评。
看完以后心理一直有着最后两人大树下吃着小笼包的场景,想起来心里就暖暖的,是呀生活中恶心的事太多了,不用咬牙坚持就是顺其自然的一直走啊,走着走着可能就风景变好了也不一定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和田野,突然脑海出现这句话,现在跌跌撞撞踉跄前行,如大宝般爬也爬着走吧。
纳豆(这个名字太搞笑,日本纳豆臭臭的,营养价值却挺高类似于榴莲)矮胖的样子萌萌的走路就像小朋友一样还假装眼神中倔强的凶狠,被他浴池里的文身男骚扰的场景和男票笑翻了。
搞笑的场景有很多,摆保龄球男在满嘴喷粪宁死不屈的快节奏下突然被爆头,这黑色幽默不符合正常逻辑呀,你以为你骂我我就不杀你,只是不想听你念叨了 纳豆和老许都是骨子里的好人,但又不想不愿承认自己的善良,仿佛承认了就是脱光于世,其实不然生活会给你穿上衣服的。
不甘平凡的敢于冒险贩毒的纳豆,呆萌的外表同样映射内心,爆粗口和凶恶只是怕被这不羁的世俗欺负的铠甲。
影片后期才将铠甲脱去,是那个受伤了去宠物医院还想用医保卡的孩子,那个想爸爸的孩子,那个最终认清内心的善不忘还钱还捎带一笼小笼包的孩纸啊。
电影很多场景看似离我们很远,黑帮,贩毒,枪杀,黑吃黑,这只是披的豹纹外衣,看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清新小可爱啊。
小时候算不出的数学题确一直有执念和怨气,家长带去看病用想着哪家医院能用医保卡,和老朋友说话会口无遮拦爆粗口,边看边感叹,原来台湾黑帮也会和我们一样的偶,温情和暖意便倾泻而出了。
许冠文成了我看完电影的新晋男神,本来冲着戴立忍去的(台不台独不造只看个人魅力)碎碎念的样子不仅不反感还想多读懂他一些,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生活的不如意不想表现出来却又不经意之间被你发现。
被老婆和家人在生日的时候伤心还故作坚强说去取车结果又被扎心。
仿佛感觉只有这台车陪着我……明天生日能活着的话想吃小笼包……细节描写到每一个毛孔,仿佛就是你和我被生活折磨却又不放弃爬着走的样子 一直走下去就会一路顺风
故事其实是围绕许冠文这个“老司机”开始的。
这个流离的香港老司机,来到台湾后,大概经历了不少的磨难。
一路上为了蹭顿饭吃,也是绝了。
然而,在许冠文的“絮叨”里头,还是透露了很多的信息。
这个为生活奔波的异乡人,实在遭遇了太多的“冷眼”。
别人的伤害,对老许来说,其实不算什么。
真正的伤害,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家人。
为了省几个停车的钱,老许把车停了老远,等到回来时,家人说已经吃饱了,打车走吧。
自己就是计程车司机呢。
老许说起这段往事时,风轻云淡。
旁边的“小老板”其实很讨厌老许的唠叨的。
开车就开车呗,灌什么人生鸡汤。
咱也是被社会“锤炼”过的人,然而,也是没被社会“垂怜”的人。
大家都很苦逼,谁又饶过谁。
年轻人三个最重要的条件?
没事儿吧,大爷。
搞笑的其实还是几位“幕后大佬”。
其中的一位,是泰国来的语言学家+赌石患者。
信不信任的问题,剪刀手解决不了。
那就来块石头吧。
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死里逃生的大佬,和生意伙伴谈起这件事儿的时候,也感觉匪夷所思。
故事里头,“做生意”的几位,完全没有“无间道”里头的觉悟,大家好像就是在做“单纯”的生意。
俩人谈着谈着,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了品味和审美上头去了。
刚开始谈的火药味,很快转移到“大背心配金表”和“沙发不去套”的琐碎上去了。
而且,彼此相谈甚欢。
纹身哥一口一句“国骂”,看得人相当的酸爽。
到最后,也是“死于”这张破嘴。
故事的最后,是一帮“黑吃黑”的凶残,但意外的是,这种“黑吃黑”的凶残,被拍出了一丝黑色幽默的意思。
彼此下手虽然很“黑”,但过程相当搞笑,确实有点出其不意的意思。
影片由黑道与出租车(运将及乘客)两条线交织而成。
一开场就是黑道大哥死里逃生的故事。
无法预料,惊心动魄,但这种“非常”却正是黑道的日常。
他们是游离于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外之徒,过着高风险的生活。
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只是跟正常社会相比,破与立的代价太大。
黑道的代表是两个个性做派就完全不同大哥,分别由戴立忍和庹宗华扮演。
时间是一条无声的河,它悄无声息地流,你全无知觉,但最后却让你措手不及。
十九大开幕了,颇为感触的是,又一个五年过去了。
五年前的十八大,是2012年,我在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佳琼镇二村。
那时候在村子里,没有电,没有移动信号。
进了村里,我们仅能凭借卫星电视和一部信号有延迟的卫星电话,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今天,我来到了当下中国的金融中心——浦东陆家嘴,一睹大都市的繁华,以及迷离。
站在金茂大厦的楼顶,看对面醒目的东方明珠,看黄浦江在脚下流过,看外滩一栋挨着一栋的西式大楼。
我仿佛看见了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看见了文坛流芳的张爱玲,看见了影史留名的阮玲玉,处处皆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从外滩往回走,微信上一个叫“香港电影”的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文章封面照片上的人,吸引了我点进去看。
照片上是香港的一代笑匠——许冠文,曾几何时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三兄弟的喜剧片曾称霸香港影坛,更创出了属于香港自己的喜剧片的特色。
他们的【半斤八两】,【鬼马双星】,【卖身契】【天才与白痴】等电影更是长时间占据香港电影票房榜冠军,他主要负责冷面和自作聪明,许冠杰负责真聪明和吃亏,许冠英负责倒霉。
我看见许冠文上一次作品,是与成龙、古天乐合作的【宝贝计划】。
这一次,他拍了一部台湾电影,叫做【一路顺风】。
片中还有从前一直在台湾综艺节目中露面的纳豆,台湾优秀的演员戴立忍,庹宗康的哥哥庹宗华、台湾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梁赫群等等。
至于为什么会熟悉这些人,则是因为大学时候喜欢看的台湾综艺节目。
电影讲了一个非常规贩毒的故事,导演也借演员的口,说出了“时间”这一个命题。
老许(许冠文饰)是一个出租车司机,香港人。
他说年轻的时候,自己总觉得世界这么大,自己应该要出来看看,也许就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来到台湾的老许,就一直开出租车,不知不觉开了快二十年。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想自己的以后会怎么样,只是觉得,活着一天就开一天的车。
庹哥(庹宗华饰)是一个毒贩,有点暴躁,时常对手下大吼大叫,最后被手下背叛,一命呜呼。
他说自己有一天,手机响了一声,拿出来一看,是日历里提醒自己生日的功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五十几岁了。
于是,他开始滑手机,将日历滑到了公元三千多年,手机显示那时候他已经一千四百岁。
他笑骂,设计这个功能的人是脑子有毛病,怎么可能有人活到这么久。
虽然,他知道自己不会活那么久,但也决计想不到自己很快便会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老许载纳豆去南部的时候,想不到自己差一点就会没命回来。
因为那一天,纳豆是替人送毒品给庹哥,而那一天,庹哥的手下(梁赫群饰)刚好杀掉了庹哥。
索性,纳豆和老许没有被杀掉,只是被庹哥的手下丢进了车后备箱。
后备箱里,老许开始絮叨,说明天是自己的生日,还在考虑自己明天要不要吃个小笼包庆祝。
原来老许去年的生日,带着岳母、老婆及孩子去吃小笼包,为了省钱,把车子停在了很远的地方。
等自己赶到餐馆时,家人已经吃完,当他要回去取车的时候,老婆说要先打车回去。
他苦笑,自己就是开出租车的,老婆居然要打出租车回家。
旁边的纳豆,身世不明,影片的开头,一直找不到工作,后来便做了运毒的伙计。
纳豆老板大宝(戴立忍饰)是一个斯文的毒贩,最终他找到了杀害庹哥的两个人,他将泰国毒贩用在自己身上的招数,用在了这两个人身上。
其中一个,叫做阿文,绰号“烟不断”,因为他可以抽完一根烟,而烟灰不断。
大宝放了一根烟到阿文嘴里,说如果这根烟不断,就饶你一命。
虽然最后烟灰断了,大宝还是放过了他,手下小吴不解,问到不怕阿文寻仇吗?
大宝答道:“做我们这一行,回来寻仇的,多他一个阿文,和少他一个阿文,没什么区别。
”电影的开头,大宝去泰国,小吴在机场说了一句,一路顺风。
平时,小吴都会问大宝,什么时候回来,几时去接他。
大宝心有不快,或者说有一丝隐隐的不安,大宝不知道,小吴已经患上了一种大脑的疾病,会影响他的心智。
在大宝和小吴料理完事情,回去的路上,病发,车毁,小吴死在了车身燃起的大火中。
而另一边,纳豆根据大宝的指示,拿货和钱。
开到半路的老许,说实在是开不动了,便在车上睡着了。
当老许醒来时,纳豆回来了,不仅付清了他的车费,还给他带了一笼小笼包。
纳豆打开笼盖,说了一声:“老许,生日快乐。
”电影结束就此结束,而时间继续在走。
老许回了台北,还是开晚班计程车,还是得忍受老婆的责骂,但那一刻他应该会觉得,时光异常美好。
而日复一日在生活中,向前行进的我们,会有太多的转折,以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就像五年前坐在村委会火炉前的我,想不到如今会在上海重新开启学生生活。
既然生活无常不可期,何妨珍惜当下诸般事。
小人物在一趟送货过程中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带有黑色幽默和台湾特色的公路片。
黑帮感觉比较有地痞气,不过动起手来也绝不心慈手软。
男主角小胖全程表情几乎都有点呆,感觉有点憨憨的,让人感觉办事不靠谱,黑帮老大沙发男也有同样的疑虑,可是他兄弟另一个黑帮老大沉稳男却慧眼识珠,给足了信任。
小胖也确实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的按照沉稳男吩咐的去做,即使后面中枪受伤,一身疲惫,还独自一人在没有汽车的情况下,偷了一辆机车深夜去完成取货。
待人也很憨直,在得知男二司机男宰客的时候,也没有换乘其他出租车,依然选择了继续搭司机男的车,到最后,还不忘记回来给司机男车钱,并且给他带上生日的小笼包。
沉稳男是一个很理性的黑帮老大了,看人很毒,能信任外表看上去憨直的小胖,能看出沙发男手下有问题,在为自己兄弟沙发男报仇的时候,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竟放过了其中一个,因为知道即使杀了他,自己的难过也不会少一点。
在运毒过程中,始终与货物保持距离,不产生关联,但是却逃不过命运的玩笑,由于副手的病导致车祸,身受重伤一人在黑夜的高速上自生自灭。
沙发男带着一股子地痞气,脏话始终不离口,终日窝在一个废旧的厂房里,坐在一个长长的绿色沙发上,十几年了,还没有把上面的保护膜撕掉,放在一个破败的保龄球厂房里,十分怪异,看似凶横,待手下算是宽容,一直找不到的手下,也只是嘴上骂着,结果后来遭到背叛,死在枪下,躺在那个绿色的沙发上,而不久前沙发的膜才刚刚撕掉,几乎就像是个新的沙发,成为了他的棺椁。
最为出彩也是让我最嗟叹的就是司机男,他讲话的方式是那种努力想要符合台湾腔却不是很自然,而且还很容易就被小胖给听出来了,聊天的时候喜欢碎碎念,但语速又是不急不忙的,外表看上去有点不修边幅到邋遢的中老年男人。
从香港到台湾,听别人说干出租既能挣钱,又能学台湾话,于是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结了婚有了孩子,却感觉拥有的越来越少,感觉只有这一台老旧但一直有在保养的车子是在陪伴着他。
每天都要拿一千两百台币回去给家用,剩下的才是自己的,不够的还要自己贴上,他已经很节俭,可是到了生日才舍得去吃一次一直想去的那家小笼包店,为了找到免费的车位,停的太远耽误了很长时间,家人吃完了也没给他买外带,不愿意等他回去取车,要找别的出租车打车回去。
“我就是开出租的嘛,我就是开出租的嘛”,语气中充满了哀怨,第一句能感受到愤怒不满,语气中带着怒气,可到了第二句,就有一种顾影自怜的悲伤,也带着面对现实却无从改变的无奈。
很喜欢他对于小胖的一个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都不该问,因为答案是几乎可以确定的,不过这也符合小胖的憨直个性,“你的车可以借我吗?
”“你问,我的车可以借你么,我的车可以借你么”,然后司机男开始了他漫长而舒缓的叙述,讲述了他从香港来台湾这二十多年的人生,看似跟这个问题毫无关系,在最后收尾处落在了这辆车上,前面的一大段话都是铺垫,“现在我拥有的就只有这辆车。
对了,你刚才问我什么?
”“哦,没事了”这种对话模式,完全能深入体会到角色的经历中,也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最后两人坐在早晨的树下,小胖专程买了小笼包给司机男过生日,影片也就此结束。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可以惊心动魄,也可以碌碌无为,这就是一趟生命的旅途,可以选择前进的道路,但是不能预知沿途的风景,可以控制的是一路上怀揣着的心情,还有秉持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平安的抵达目的地,一路顺风!
戴立忍饰演的毒枭精于算计,手下有枪有人,但去泰国谈生意因为对方的疑心差点被剪断脖子,好容易谈成了买卖回到台湾,结果生意伙伴又在交易的时候被干掉,钱货两失。
最后开车的马仔又突发疾病导致高速翻车,重伤的他只能孤独的倒在空旷的路上。
谁没有过“人不如狗”的时候呢?
芸芸众生,都是一样平凡的生物,而世俗高低贵贱之分却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刻薄,也越来越没有尊严。
但是,生命还是得继续,最多像老许说的那样:“过去活得怎样没有关系,还有未来啊,你可以做个好人。
”
锯头盔那里真是捏一把冷汗。然而除此之外,并没什么新鲜东西。一个可以尽情展示暴力和破坏的片子,搞得还文艺范,就是台湾这种强行文艺的精神害得自己没什么出路。情节很弱,麻烦扩张一点,再激烈一点。
带着毕业论文中“外劳”的任务去看后脑子里只有一种印象:香港司机在台湾开计程车真心酸啊!
为啥鸡瘸的不是右腿?
牛逼。
狂飙演技的老许,折返回来的纳豆,以及那句生日快乐
wow。我没看完。但是。真的。好烂。哈哈哈哈哈哈_(´ཀ`」 ∠)_ 本来可以走黑色幽默路线的,结果故事线特别特别乱,台词写的烂念得也烂,人物设定和情节推动都特别勉强。总之就是。真的。好烂。:)
少数片段闪光,但实质内容太少!
这个电影很独特很难定义,你说是黑帮片吧,大多数时间都是个老司机在絮絮叨叨,你说是公路片吧,又存在第二条黑帮主线,你说是严肃题材吧,它一直在逗你发笑,你说是喜剧吧,人死的快准狠就好像演死人的演员不要钱似的。两条主线穿插进行。1老大和自己的合作伙伴提到在泰国九死一生的经历。2小偷通过应聘获得了一份送毒品的工作,因为司机过于热情上了一辆破出租车,路上遇到葬礼蹭饭不成还折了礼金,终于达到目的地两人却目睹一场火拼。3提前感到不安的老大救出两人并调查火拼幕后黑手。4小偷在兽医店治疗子弹擦破的伤口,又接到命令去拿到赃款,最终与老司机结账并庆祝生日。5由于司机眩晕症导致车祸,老大重伤。
只能说到《阳光普照》的时候导演风格和艺术思想表达才真正通透了。本片还是杂糅了很多类型片元素,没有融会贯通,昆汀式的话痨,对剧情无帮助且没有更多指向性,喜剧公路片的两个人设,不管是阶层还是个性对立都没有很深的读解价值,既没有囧系列的密集喜剧梗交织,也没有绿皮书那样的文化内涵深层解读价值,好像都有涉猎但都没深入,葬礼的桥段非常蛇足,既不搞笑对剧情也没帮助,老司机如此占小便宜且抠门是怎么转换态度的,包括后来面对突然卷入的黑帮枪战,既没有抱怨纳豆,且没有感动多么惊骇?你卷入了送毒案,不问因果,絮絮念自己的小笼包,这事不可信。感觉导演赋予很多性感标签或有意思的桥段硬加到人物身上。让人物很奇怪地各种小反转,包括纳豆后来如何就敢拿毒品钱给老司机?老戴的角色也是,逻辑都缺乏交代,所有的转折事件和人都没动机。
往身后看,空无一人。非常有趣的故事,喊着死不瞑目却含着温暖离去的黑色幽默。都是想要改变的人,丧丧地藏在各自的生活里,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些顿悟都太晚了。没有非常明确的主题,唯一就是大概已经很久没有人对你讲过一句纯粹善意的“一路顺风”。演员都很好,乖乖活到人生尽头再看看路要怎么走。
哼,居然和《阳光普照》是同一个导演,许冠文能活一千四百岁,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一部孤独又温情的电影,话痨与沉默相随,泪点共笑点齐飞。人生多歧路,顺风更难求。开车二十载,一屉小笼包。
看到许冠文的时候,又是一阵悸动。这种细水长流神神叨叨的公路片有了台式特有的清新,就像腐烂的人头上长了一顿小花一样。对戴的态度一直很中肯,换个角度看看,艺人能如此明确的表明立场其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们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明哲保身?所以,是部不错的电影。
瀑布上映前開始補看鍾孟宏電影做點功課,表面上是一路順風,其實一路很不順風,納豆與許冠文經歷多災多難的公路之旅後,最後的感性溫情,即便人生再怎麼不順遂,還是吃飽好上路,期許未來一路順風。一貫的鍾式黑色幽默,一貫的中島長雄(鍾孟宏)攝影色彩,梁赫群、納豆2個綜藝咖來尬電影,納豆電影處女作表現真的意外地好,用安全帽虐人這招實在太狠毒了,看陳以文被虐成那樣真替他捏了把冷汗🤣,收尾配古村新司的歌意外地有餘韻,許冠文難得來演台灣電影,上演計程車司機的中年危機,結合香港移民元素,似乎來到台灣落地生根後,還是找不到家的感覺,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
真的就和开长途高速一样的感觉。
非常普通一部片,要关注小人物,又不到位,玩大陆玩惯的关系交错,又只是碰到而已,什么都不温不火
我是不是年纪大到欣赏不了了
沙发塑胶聊审美,木锯头颅咬根烟;哭爸蹭饭不容易,黄鸭闪闪聊人生;小笼包和停车位,江湖道义和数学诊疗;人越老拥有的越少,生日树下喝早茶。闷骚滑头和老出租的简单怪奇公路行,冷幽默,狠台湾
鲜僧去啦里呀
庹宗华是个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