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有惧,这是看完这部影片后的第一感受。
或许鉴于作为一个中国观众,老片《捉鬼敢死队》未能对我印下任何情怀的烙印,仅持一个客观的态度,那便是圈钱有余,喜剧不足。
细数卓别林大师的经典喜剧,便不难发现真正的喜剧应为——“含泪的笑”。
虽说此等高度难以企及,但若让一部曾经进入美国“国宝电影”的“续作”沦落至此,仍觉叹惋。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超能》的确胜于许多同期电影,虽说全女性阵容惹人争议,但在我看来并无不妥之处。
关键是,这部导演自称为不囿于续作之作,实则并未跳出续派的怪圈。
鉴于导演本身是个迷弟,其对原作中的科学对灵异、红白改装车、鬼魂标志等都有延续,这些的确算是只延情怀而不延老套了。
但是,这种硬生生凑成女子四人组,还另加一个“傻白甜雷神”的举措,就实在是无法言说了。
本身这部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已棋差一招,而硬添第四位黑人火车售票员和傻白甜接线员更是有些为政治和金钱而战的意味了。
一则对于那第四位队员,我们并不是不理解美国的国情,种族问题一向十分敏感,添加黑人也无可厚非。
但原作的三人组各有分工,互相协调,性格各异,算得上一个良好团队;而反观这部影片,第四位几乎除了卖蠢毫无作用,开心果也有了强加的雷神了,这一位未免有累赘之嫌。
且其加入队伍的原因简单粗暴,毫无逻辑,更是令人无语。
二则对于傻白甜雷神,我只能说一句无脑并不是可爱,而是脑残啊。
虽然原作中有一位美女最后被附身而成为反派boss,但这也不代表就一定得弄个“男色”出来秀一下熟悉感吧。
很难说,除了肌肉和脸,这一个角色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毕竟自我感觉这部影片的包袱仍然在小组中的前三人身上。
整部影片仍有亮点之处,对于恐怖气氛刻画的十分到位,却有毛骨悚然之感;且笑料百出,包袱也抖得不错;而其中私以为刻画的最好的角色,当属凯特•麦克金农饰演的吉利安•豪斯曼。
此角色好爽奔放,但平时沉默寡言,不鸣则已而一鸣惊人,自带魔性笑容。
而在最后影片的庆功仪式上,豪斯曼结结巴巴语调平板的说出本影片中最长的一段话,即为感谢朋友们对她的友情与包容。
这样,一个更加生动,更符合逻辑的人物跃然纸上,其也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吉利安·豪斯曼 一言以概,老版之续作,难以重现辉煌。
内容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反性别歧视的设定绝对是亮点,我们的雷神作为金发男郎绝对毫无违和感。
现在有一个理论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女性要比男性更能适合将来越来越需要建立连接的社会关系。
男同胞们不用难过,因为难过没有用处,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所以,这次冲这个梗给5星,强烈推荐全家观看,绝对不会给小朋友任何童年阴影😄
首先,这是一部搞笑电影,并非奥斯卡戛纳金熊奖得主。
但是因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权电影,我要强力推荐它。
导演Paul Feig生于1962年生于美国,是喜剧演员,导演,制作人和剧作者,最为人熟知的电影是2011年的《伴娘》(’Bridemaids’)。
在2014年他执导的一部也是女性为主要角色的电影《女间谍》(’Spy’)也颇受好评。
2016年,接续1984年Bill Murray主演的《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他导演了全部由女性角色主演的新版《超能敢死队》(’Ghostbusters: Answer the call’)。
介绍大部分翻译自Wikipedia。
从这个介绍也基本上看得到他的实力,绝对不是那种可以冲击国际奖项的严肃片导演,喜剧片导演里面排名也无法靠前,说得不好听一点基本是好莱坞烂大街的轻喜剧导演兼编剧之一。
情节设置Kristen Wiig饰演的Erin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她努力工作,注重仪表,目的是为了马上就要被授予的终身教职。
直到有一天一个读者拿着一本她从前写作的关于鬼的书慕名而来,她才发觉她年轻时候跟朋友Abby(Melissa McCarthy)合作写的书还在售卖。
在她找到Abby理论之后,她也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和Abby,Jillian(Kate McKinnon)还有后来认识的Patty(Leslie Jones)组成一个超自然现象科学实验室,被民众称为“Ghostbusters”,并且从鬼魂手中拯救了世界。
新一部的“Ghostbusters: Answer the call”与1984年的初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基本上是把角色的性别调换了一下,就成了2016的版本,旧瓶装新酒,情节方面并没有什么新意。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部女权电影:这又是一部拯救世界的电影。
可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拯救世界的是三个普通的女性,三个女科学家,并非是内衣外穿身材火辣的女超人或者神奇女侠。
蝙蝠侠,超人,美国队长,蜘蛛侠都是男性;他们已经拯救世界太多次了,也该轮到女性来拯救一下了。
本片总共有4个主角,都是女性角色;2个男性配角,一个是反派,另外一个是纯粹的花瓶角色,起到调节氛围和搞笑的作用。
笑料基本和以前一样,Chris Hemsworth饰演的前台接待Kevin是个金发无脑肌肉美男,沉迷于自己的形象,连接电话都很难学会。
作为一个愚蠢的花瓶,在结尾处还遭到反派利用对付Ghostbusters。
其他的拯救世界类电影,并非没有女性角色存在,但是她们的角色要么是主要角色的女朋友或者情感纠葛的中心,在拯救世界这个终极目标上面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有时候要花人力营救她们而起到反作用。
在其他类型女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中,女性仍旧很难摆脱为男性所主导的命运,参考《末路狂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或者影片本身难以摆脱男性将女性作为一个物体来凝视的视角,参考《鲨滩》。
观影感受:全片长116分钟,观影感受轻松愉快,台词简单逻辑清晰,不需要多动脑子时间就在笑哈哈中过去了,实在是减压良品。
推荐不想太用脑子和恋人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的朋友们。
更加推荐给认为女性可以拯救世界的朋友们。
此篇曾发在公众号“我们与平权”,有兴趣可以扫码关注:
公众号“我们与平权”
前几天被刷爆朋友圈的《釜山行》放到我们的电影审查体制里是绝对不可能过审的,看着韩国的电影工业已经比肩好莱坞,我们的电影里面还不能出现丧尸和鬼怪。
提到鬼神,面对这些未知的神秘领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怕,人类总是害怕未知的恐惧。
不过这部电影会让你改变对鬼魂的看法,用科学的方法抓鬼,荒诞又好笑。
《超能敢死队》属于渐入佳境的类型喜剧,因为电影一开始的节奏很慢,前史交代的拖拖拉拉,一些女性思维的对话唠叨又无聊。
半个小时后你才会被密集的笑点轰炸到捧腹,也会被女孩们执着到精神打动,女人们也可以拯救世界,这是一次女权主义者的胜利。
这版的超能敢死队翻拍自1984年的《捉鬼敢死队》,故事讲述了艾琳和她的好友为了告诉人们鬼怪是存在的,合著了一本关于鬼怪的书。
后来鬼怪被释放,艾琳组成了四人小队拯救曼哈顿。
其实翻拍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这部《超能敢死队》已经算是在高度还原经典之上还丰富了内容。
丰富内容是个很危险的动作,不得不说一些对白和行为非常啰嗦,像是为了拼凑时间而设计,听说导演剪辑版三个小时,还好公映版的是两个小时。
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桥段感觉这两个小时也无比漫长。
好在锤哥的颜值一直在线。
雷神扮演的凯文是一个蠢萌的前台接待,因为身材好长得帅让艾琳直接招入麾下,而凯文一系列的无厘头卖蠢让整个电影增色不少。
西方的鬼怪故事中驱鬼的一般都是神父活着驱魔人,但是《超能敢死队》中的主角们是根据科学理论来捉鬼,甚至在争辩时也是因为艾琳与艾比的论点不同,一对可爱的科学家彼此相爱相杀。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唐人街,楼下是中餐馆,一股熟悉的食堂感扑面而来。
公司大楼与纽约第一个中国人开的赌场窝是同一个位置,这个就是个调侃并没有恶意。
最后帕蒂借来了舅舅的车,她的舅舅是开丧礼中心的,所以她借来的车是灵车,一伙人真是来了一次灵车漂移。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电影的特效,这部电影的特效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真人化后可能不是那么可爱,但是各种颜色与造型的鬼怪设计非常有创意,更难得是政府对于这种灵异现象和《釜山行》中的处理一样,政府选择了掩盖真相,美名“为了掩盖恐慌”。
所以后面看到秘书假装逮捕几个主角的时候我们也会很生气,当我们的情绪被电影带动的时候,就说明这部电影是被认可的。
后面艾琳去求市长疏散市民时有被深深的触动到,明明马上就要发生悲剧了,通过这种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适可而止的对政府做事方式对呈现真是一种深深的嘲讽。
电影中还有一个自诩为超自然现象揭露者的马丁博士。
他其实映射了生活中很多人,自私的灵魂,自大并且自以为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压制于人。
这种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动机不良带着人性中的咄咄逼人,这种人电影中也给了一个最完美的下场。
虽然整部电影没有多么完美,但是非常适合周末或者平时打发时间看。
以一个完全没接触过原著,或旧版的观众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比鲨滩好看很多。
剧情紧凑,过度也合理,每个主演角色给人的感觉,都是独立分明的。
甚至连戏份较少的'雷神',也刻画出一个只有颜值,行为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欠揍的形象。
我不知道其他人,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是怎样的。
但最少,它确实不会让我觉得,预告比正片好看。
今年年头的时候,我看过不少预告,然后包括欧美到亚洲,万众期待的片子有不少,但趴街的,感觉特别多。
例如拍的很好,但剧情走向比较杯具的《美队3》;票房大热,但让人实在不忍直视的《爱宠》;光得知它有续集,连预告都还没出,就在等的《独立日2》;现在还在热'播',但除去网游这个特点之外,就只剩下耍帅和装纯的《微微一笑》;为了表达对原著的支持,特意买了首映的午夜场,但是除去人物设定,居然改的和原著差不多扯不上关系的《盗墓笔记》!!!
不说这中间遇上什么烂片,光是这几部,都足够让人心碎了,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失望。
可以说,今年我看过预告,有所期待的片子里,真正让我看得舒服的,就只有《招魂2》,和这部《超能敢死队》了,简直让人泪奔。
可能对于原著党,和旧版的影迷们来说,这部电影没啥新意,没啥突破。
但对于我这个差不多等于看了大半年'烂片'的人来说,我真的觉得它足够好看了。
比起那些明目张胆抄袭的人来说,这些拿了授权,或买了版权的翻拍,只要让新的观众觉得好看,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超能敢死队》基本上就是标准的保罗·费格制作,曾经在《伴娘》、《辣手警探》和《女间谍》中屡试不爽的招牌套路完全挪到了《超能敢死队》上。
但作为一部非原创作品,保罗·费格为电影添加了过多的无意义笑话。
偶尔看看锤哥犯二卖蠢和老女人卖第二春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为了撑起枯燥乏味的剧本的话,就显得冗长不堪。
同样无意义的还有颠来倒去的伪专业名词,完完全全的nobody cares,但是非要一遍又一遍地说,相当聒噪,直到啰嗦到让人奇怪“明明连大房子都租不起,哪儿来的钱买设备造设备”这个关键性问题,才总算闭上嘴巴就是干。
由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项混在其中,《超能敢死队》也险些落入去年《像素大战》的老路子——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是一部特效动作片,还是五脏区全的喜剧片。
类型摸不准,使得《超能敢死队》的intro部分和第一幕格外混乱,最后的ending也有些无趣,只有第二幕和第三幕的完成质量还高一些。
抛掉纯粹的男花瓶锤哥不谈,四位女主角在人物设计上都遭受了强烈的刻板攻击。
首先,成名的两人让人相当提不起精神——梅丽莎·麦卡西和克里斯汀·韦格毫无干劲,人物完全就是从之前的片子里捞出来就用,严重缺乏新鲜感,也很无趣。
莱斯利·琼斯的问题就很大了,这个角色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具有街头智慧而不仅仅是一个扯着嗓子大吼大叫的粗鲁黑人女性,但偏偏电影就要往第二种路上去死乞白赖。
的确莱斯利·琼斯在SNL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这样一个自黑的大老粗,但在这样一部性转的女性主义喜剧电影中,这种刻板印象是最应该规避的。
在84年的《捉鬼敢死队》里,埃涅·赫德森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80年代黑人形象吗?
不。
相反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想要找一份工作的美国男人。
这才是平等。
反观打着女权旗号的《超能敢死队》,莱斯利·琼斯依旧需要以一种近乎冒犯的方式扮演着典型的黑人女性,无论是对角色本身还是演员自己,都是一种颇大的伤害和退步。
wow,在看过预告片之后我抱着试毒的心态买了票,怀着忐忑不安心情走进了片场,满怀希望的看了这部可能唤起我童年回忆的电影(超能敢死队动画万岁!
小神龙俱乐部万岁(误)!)。
然而,这部...姑且叫做电影...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不过是Bridemaids 2.0罢了。
通片各种低俗冷笑话,过时的潮文化引用,垃圾的特效,超级刻板印象的人物完完全全毁了俺的童年。
最烦人的是通片对男性的贬低简直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全片的每一个男人,对,每一个男人都是sb,白痴,或者死宅,反正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你说你搞女权也不用这么把男人往死里踩呀?
再然后就要说说喜(ma)闻(le)乐(ge)见(diu)的刷分问题了,截止今日(美东时间7月15日12:30am),这东西在imdb(美国大众评分网站)上评分4.1/10,可以说是历史最低之一;而在rottentomatoes(美国知名“专业”评分网站)上则是-专业评分75%,观众评分89%!
89%什么概念,谍影重重三部曲都没这么高!
我勒个去,这么大的刷子我只在美人鱼吧看到过!
总之一句话,真是no zuo no die why I try.PS:今天看rottentomatoes,观众评分从89%降到了45%,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啊。
尽管因为遭遇老版粉丝的抵制影响到票房表现,但单从电影角度来说票房不尽理想也是有自身原因的。
这部女性版的捉鬼敢死队剧情上十分俗套,基本就是坏人为了某种原因要毁灭世界,好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来拯救世界的无聊剧情,人物塑造过于简单,只有主角Erin(Kristen Wiig 饰)稍微花了一些笔墨做了背景介绍,她演的是一个在学校谋求终身教授头衔的老师,而其他三位主角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让观众产生带入感的情节设计,我想你既然选择了全女性角色,又找了一个帅哥出演无脑花瓶的角色,看得出制作方还是有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想法的,可惜整体看下来,不过是把角色的性别简单对调,想一想这些角色如果换成相反性别的人来演也没有什么不同,丝毫没有体现出对性别差异的反思,也没有展现出不同女性身上的魅力和困境,笑料也不够好笑,唯一值得称道的可能是特效制作吧,能想象在电影院看3D的效果和在电脑前看还是有不小差别的,看来女版最终不过只是个宣传的噱头,实质上从一开始就打算走爆米花大作的路数,只是爆米花也没有爆的很好,仍然是一部平庸的电影。
60/100
看了太多恐怖片之后,整个人处于麻痹状态。
偶尔也要看一部轻松喜剧逗比搞怪片,这部超能敢死队给我的感觉就是看后身心愉悦,边看边笑,边笑边看。
虽是翻拍,从情节内容上比不了前两部,又或者说营养不良。
但,给我感觉已经算不错。
无论从特效、逼格、搞笑来看,是一部可以“葛优躺”电影。
四位逗比女演外加雷神的加盟,让整部片格外风趣幽默。
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是有向前两部致敬的意思。
比如说两次出现的图书馆。
这次启用女演,可以看出导演不仅是想向前两部致敬,更是想衬托女人也可以拯救世界,不仅仅男人。
当女主去找市长,告诉其危险马上就要到来。
而市长的反应却不屑一顾、无动于衷,可见有在嘲讽政府的价值观与办事能力。
还有利用超自然现象的始作俑者马丁博士,也折射出当下社会存在自私自大、破坏社会体系之人。
到片尾,雷神带着一帮子演员尬舞。
让我忍不住也站起来跟着music扭动起来。
不得不说,雷神的扭臀舞真是sexy。
如果你看过前两部,那么这部你可以选择不观看。
毕竟,我是没看过……
主题,新版的Ghostbuster和老版最的不同是满满的女权倾向。
除去四位主角都是符合田园女权审美观的女性,男性只有配角,而且不是智商堪忧,就是傲慢无知,甚至就是纯粹的拖油瓶。
只能说这种矫揉造作的女权展现,实在不能让人提升对平权主义的认同,5分。
整体的剧情,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也不乏硬伤,但作为快餐电影而言,可以接受,6分。
演技,主角们的表演总体来说颇为浮夸,略显尴尬。
雷神的玩票可能会使熟知他的观众们感到有趣,但也仅此而已,6分。
音乐,致敬老版的部分可以令人会心一笑,感叹时光的易逝,就全篇而言,十分的平庸,6分。
摄影滤镜,偏日常,对于这种现代背景,主打超现实内容的影片的表现力不错,整体而言不功不过,7分。
布景,应该还行,我没有真正去过纽约或者电影里涉及到的任何地方,老版和动画也没有多少固定的场景,唯一标志性的消防站还没有采用,所以不好说什么还原度。
选景多在室内、小巷、歌舞厅等室内,最后的大战场景视角也很窄,整体来说,应该是成本所致,7分。
道具,除了老版中的旧有的装备外,还有所创新,但基本上只是刻意的前后呼应一下,对于剧情的推动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也没有亮眼的地方,6分。
特效,基本上还停留在老版的水平之上,除开资金,个人觉得更像是品味问题。
总的来说,这算得上是一部对老版致敬的作品,刨开其中表达得很失败的女权倾向,对于喜爱《捉鬼特工队》的铁粉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总评,6分。
闲极无聊时,尚可一看。
肥婆大銀幕搞笑
没有那么差啦,实际上2016年的看起来甚至比看八十年代的更有怀旧感 ,性转翻拍,旧梗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许多场景如数照搬,竟然还有安迪加西亚出场,有人非要说是马强真为老教父心酸,锤哥角色好好讥讽了好莱坞一把,视效继承老版又发扬光大,广场舞好评~如果有机会一定去电影院再刷一遍~
时代广场总是中枪hhhhhhh妹子们蛮可爱的!锤哥最大的戏份居然是片尾曲hhhhhhhh
出乎意料地好笑
女版的《捉鬼敢死队》,无疑是个失败的重启之作。鬼的特效做的太华丽反正让人没兴趣,把应该有的悬疑、冒险、奇幻都抛弃了,只剩下恶搞和造作。
真的很烂片,2星给hot Thor
笑点在哪????
无法评论
其实也算不上好笑,很平淡无奇的一部电影,反而锤哥的片尾舞蹈吸引力大一些。有点浪费时间的一部商业搞笑电影。
锤哥演个傻子,只是打酱油的。剧情搞笑之余情节却莫名其妙,真的非常烂。好久没有中途离场了。
既不搞笑,也不吓人,几个女主完全没颜值,视觉效果又不精彩,真是毫无可看之处
KristenWiig好棒,完全不出戏。超喜欢全喜剧阵容。哈哈
挺墨迹的 但是特效做出了迪士尼的效果 最精彩的是字幕后 加1分 异形大使西格妮韦弗出来骂街
NYC SNL NV200 CHINATOWN
不要嫌弃我,这个五星打得真心实意。从OJ出场已经笑得不能自拔了。可以可以,这组合很摇滚。感觉看了个真人+性转+GBAU版的马达加斯加企鹅。Holtzmann和我Rico人设一毛一样哈哈哈哈哈 Abby/Skipper 和 Erin/Kowalski 这样的对应也没有错(各种熟面孔,我后排的妹子激动疯了,猛鼓掌
好活儿。
打一星两星的麻烦你们去火葬场找你们全家,再来问我要几分熟
笑料有点干 设定算有趣
蠢爆了...
除了表演,其他都还凑合儿,但不得不说都换成女版这主意确实太缺逼了。非直男癌,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