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4年的抗日剧,以为评分会比较高,一直以为豆瓣评分比较专业,但也仅限于电影吧。
再跟家长拿出来这部剧,看得心里很难受。
看很多人在吐槽男主的演技,还有一个字一个字的蹦,你是看偶像剧看多了还是看其他的什么神剧看多了,觉得说话都得是流利说一样。
出于角色的设定,这个剧的梅九哥、霍啸林、赵舒城、樱桃、老二以及玛丽亚等人每个角色都诠释得比较鲜明化,从经历的转折导致整个人性格的变化,饱满而圆润。
每个人都在重大的事情遇到挫折,但又心里有情有义。
其实勇敢的心不仅是说说爱国的心,勇敢面对困难的心,勇敢与恶人挑战的心,往小来看,更是家人的团结一心,在外侵时依然凝成一股绳,而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所以这颗勇敢的心存在于每个人的正义之举,正义之心中。
而全集76集也完美地诠释了从怂包,奶奶看着不顺眼觉得没出息到杀人报仇到上场救兄弟,再到一次次冒险直到成为汉口富商为共产党传送商品…开始只是以拜了把子相互报名为由,和赵舒城再次相遇不希望他出事,和六子一起打码头,后来这颗心慢慢被淬炼成一颗真正勇敢的为大家的心。
再看剧情设定,开始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越看越拖沓,最后有点烂尾,感觉像是在感激催促着快快结局。
这部剧讲述了男主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过程,颠沛流离,一介商贾最终为了抗日而舍小家为大家。
有人又说了,小鬼子国民党那么容易被消灭吗?
他们傻吗?
难道凭借着会说话油嘴滑舌就能这么大本事杀死霸占汉口一方的老大?
历史教育我们是惨痛的,可是这是电视剧,如果像南京大屠杀再次给你演绎一遍,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娱乐吗?
还是了解历史?
这些你可以从博物馆可以从很多外国文献了解。
从一个娱乐化的角度,从一个电视剧的角度,勇敢的心不知道比现在的剧强多少,强于剧情,强于剪辑,强于配音,强于细节,照海清的话来说,现在真的没什么可看的,就随便看看吧。
我看《勇敢的心》这部剧有四、五遍了。
真的很好看!
还有几处细节非常好。
接下来我细说一下。
(1)赵舒城欲杀霍奶,霍奶装傻,舒城因兄弟情感动。
这部剧中,赵舒城知道霍父是他的父亲杀死的,但霍本人不知,赵为了保住他们俩人的情义,就想杀了唯一一个知道真凶的霍奶,以绝后患。
而霍奶也很聪明,装疯卖傻,还弄得赵哭了,赵也没有杀成。
——个人认为,赵在这个时候,还是对兄弟有情有义的。
很感动!
(2)霍啸林为了家人,甘愿给兄弟下跪磕头——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赵舒城知道真相后,与兄弟翻了脸,也开始处处为难霍啸林。
日军侵华,赵舒城叛变,投靠日军。
当赵舒城知道了霍啸林来到兴隆县城了,他带兵围了霍府,赵舒城欲搜索他家,霍啸林为了他一家妻小,甘愿按赵舒城指令而下跪。
看到这一段,我真是对赵舒城恨之入骨!
对这部剧,我还是挺喜欢的。
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不喜欢,而且评分这么低!
你们觉得《勇敢的心》怎么样?
杨的声带刚长出来吗?
还用不习惯?
听着向语障患者自强不息,居然有点感人了!
从头到尾的语话方式没变过,什么场景都是一个样,你就不是吃这口饭的人。
2居然没评分,也难怪,谁能受得了这种说话方式。
就这说话方式,我是反派都不想多听一句,马上开枪毙了他!
如果演员都是他这样,我上我也行,一点不专业,没演技没台词功底,要不是他哥硬推他能演?
他哥也是心大,明知硬亏都不换人,这个弟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也不努力一下,什么人啊🤮🤮🤮
这货走到哪杀到哪,杀人、不杀人、当圣母他一人说了算,娶的老婆一个个都死心踏地、哭着喊着要死要活跟着他,每一集老太太都在让生孩子(包括赵舒城娶的日本女人也天天要生娃),这个剧女人生娃是唯一的作用。
他能混黑道与土匪交朋友,他做的事都大仁大义,别人都是配合着去死,为了成就他的光辉形象。
导演编剧都脑子进水泥了!
首先台词像是在念书,没感情没起伏,尴尬得要死。
其次,剧情太弱智。
最后,男主,赶紧退休,别出来祸祸了。
:大战在及,我要抱你一下:我去,你怎么有脸说这话。
所以女人都围着男主转,生生把抗战拍成了后宫,行不行了?
这是有多yy,才能有这么个剧本?
脑子被门夹了吗?
里面的小孩说台词和面部表情都比男主丰富。
整个剧从头到位,表情没变过,语气没起伏,动作太夸张,眼神太好色。
简单的说就是充斥了封建思想的,塞入大量纯粹为了恶心(如大段大段的ntr剧情和莫名其妙的死人)和狗血(好人没好报坏人火万年,开后宫又不好好开,各种意义上都是喂屎)的剧情,最后包一层抗日的皮的垃圾。
真的,不要看下去,求你了。
你会在看三四集之后出现智商下降情绪激动等现象。
纯粹是侮辱智商。
为了你的身心健康,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最起码为了提高人均智商,请远离这坨垃圾。
对了,二星的理由是我坚信还有更屎的。
相对于霍啸林,赵舒城更具自觉意识。
幼时的赵舒城就十分自律(遵守课堂纪律),是非分明(反对父亲杀人),这样的人,对于自身、对于他人的要求都很高,天生就有一股冲劲儿,但却也容易较死理儿。
在外求学的经历,让赵舒城更早地接触到时代的潮流,并受到其影响,所以他敢于反抗身为军阀横霸一方的父亲赵金虎。
插一点题外话,《勇敢的心》这部剧似乎蕴含着某种“弑父情结”。
比起霍啸林,赵舒城的父亲无疑更具非正义性和压迫性。
从小到大,赵舒城对于赵金虎的思想和行为都不认同,父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因而他的反抗更为激烈。
但赵舒城毕竟不能亲手弑父,这个任务便由霍啸林来实际操作,至此,“弑父情结“从理论变成了实际。
男孩子的”弑父情结“源自于原始社会,因为他们不断成长壮大的生命力受到了来自权威的压制,弑父,意味着反抗权威的制度和现行的逻辑。
”弑父情结“往往和”恋母情结“联系在一起,这在《勇敢的心》中也有表现,后面再谈。
目前来看,霍啸林的人生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私塾教育——家变和报仇——混迹汉口。
相对应的,赵舒城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私塾教育——求学与反抗——参加北伐。
一个是富家子弟家道中落、勇闯江湖;一个是进步青年投笔从戎、浴血战场。
北伐战争中,赵舒城奋勇当先,置生死于不顾,为了炸毁敌军的城门,他命令手下向自己扔手榴弹,大难不死倒在泥地里吹起号角的那一刻,确实是英雄,可歌可叹。
然而我认为,他的转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产生的。
记得有一场街巷争夺战的戏,赵舒城带领敢死队包围了敌军,却发现对方竟是一些手无寸铁的伤兵,他愣住了,拿枪的手有点不知所措,然而,战场上容不得犹豫和思考,千钧一发之际,敌军哨兵胡乱开了一枪,赵舒城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开枪,冲入敌军,杀红了眼。
不足一分钟,但内心戏十足,赵舒城的眼神不再清澈,有了一丝丝癫狂,这是他入魔的开始。
战争,带给人的创伤,不仅仅在于身体,更在于心理,所以欧美某些国家会给退伍士兵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汗,又扯远了。
赵书城成了北伐英雄,他享受着众人的赞誉,自矜、自得和傲慢之情渐渐产生,这一点从他与沈三爷谈判营救霍啸林那场戏中就能看出来,霸气的另一面,是戾气。
于是,他变得贪婪,想做更大的英雄,这时候,赵舒城上战场的动机已经掺杂了个人的欲望,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军用物资被劫,赵舒城又一次死里逃生,并对帮派商人产生了仇恨(这也是他与霍啸林越走越远的一个原因),他说到做到,“我开枪从来不会手软”,一枪就结果了黄经理。
他暴躁易怒,极端性格渐露端倪。
促使赵舒城转变的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北伐军内部争权夺利,长官的压制。
有一场戏,赵舒城对霍啸林哭诉不能上战场的苦闷,这场戏的容量很大,赵对的建功立业的极度渴望,北伐军的晋升机制问题,赵对霍的心理依恋,霍想要解开心结却又没有勇气的纠结,以及赵内心的善恶徘徊都包含其中。
其二,霍啸林的不得已的隐瞒和疏远。
楼主以为,赵舒城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他并不像霍啸林那样游刃有余。
父亲娶了一大堆姨太太,家中没人关心他;身为杀人魔王的儿子,镇上无人亲近他;再加上求学时又受到同学的排挤,这样的赵舒城,只有霍啸林一个朋友。
自律的人会活得很累,所以赵舒城需要霍啸林这么一个让他感到轻松的朋友,这个朋友,能在他振臂高呼的时候及时呼应,又曾在战火硝烟中救他一命,所以,赵舒城在内心深处对于霍啸林是有一点依赖的。
当赵舒城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求父亲放过霍啸林的时候,他是真诚的;当他邀请霍啸林和自己一起加入北伐军的时候,他也是真诚的,他只是习惯了霍啸林和自己站在一起,他只是希望两个人能并肩作战、成就传奇。
然而在霍啸林那里,担忧却无时不刻都存在着,杀父之仇横亘在兄弟情义之间,这一条鸿沟,霍啸林始终没有勇气跨过去,即便在赵舒城说出霍家灭门真相之后。
霍啸林选择隐瞒,甚至是刻意的疏远,情急之下,他亲口否定了两人的结拜誓言“生死关头、相互保命”,这对于赵舒城,无异于是一种幻灭。
再看赵舒城的爱情,赵舒城和玛利亚相遇在医院里,身受重伤的北伐战士和救死扶伤的提灯女神,彼此的身份和形势,造就了一种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在这段爱情开始之前,玛利亚就被赵舒城的事迹感动了,所以才有那一声声的呼唤,正是这一声声呼唤,将赵舒城从死亡的深渊中拉了出来。
在赵舒城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这个美丽的白衣天使就住进了他的心里。
对于赵舒城来说,玛利亚的爱情仿佛一朵盛开在战火硝烟中的玫瑰,给他温暖和慰藉。
像赵舒城这种具有革命精神和英雄情怀的人,其爱情观必定是浪漫主义的。
另外,两个人都受过西式教育,思想行为也比较合拍。
有些网友不喜欢玛利亚,诚然,她有很多缺点,但有一点,玛利亚是自觉的,有一点新女性的特点。
她敢爱敢恨,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勇于追求理想的爱情。
试想当年,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孩,为了父亲,献身龙爷;不可否认,她是做错了,但在那时的玛利亚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她也充满了痛苦、矛盾和压抑。
即便如此,玛利亚也没有自暴自弃,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不做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跑到医院去当护士;虽然刁蛮,但本性也还善良:偷偷放了霍家三个女人。
对于玛利亚来说,赵舒城如同一束突然照进她生命里的光,驱散了长久以来压在她心底的阴霾:一个正义凛然的北伐英雄,勇敢坚毅,却又温文尔雅,满足了她对于异性的所有美好幻想,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恋人,她有追求爱的权利。
鲜花和誓言、等待与期盼,他们的爱情在向着教堂一路狂奔的途中到达高潮。
爱得越深,越会介意,况且赵舒城又是一个爱较死理儿的完美主义者,他并非不爱,只是过不了心中那道坎儿,所以才会愤怒,才会借酒浇愁,才会暴躁得跟个疯子一样。
玛利亚错在过于自信和乐观,她以为坦诚相对、解释清楚就没事了,殊不知男女之间看问题的立场永远存在差异,赵舒城那句“我赵舒城宁可一生不娶,也绝不再和你这种不清不白的女人有任何瓜葛”,给了玛利亚当头一棒:明明等到了对的人,却被他狠狠地推开了。
一个高傲执拗,偏偏不肯正视心中的爱;一个天真无知,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赵舒城和玛利亚这对苦命鸳鸯颇有点自作孽、不可活的意味,他们是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者,不会对这个世界采取圆滑的态度、采取迂回的方式。
报国热情与不合理的晋升制度、兄弟感情与跨不过的家族恩怨、浪漫爱情与无法接受的过去,这一切都加剧了赵舒城的心理失衡。
除去这些外部原因,赵舒城的主观原因(即性格缺陷)也是他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的一个因素。
赵舒城的偏执、冲动和急功近利,使他渐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况,偏偏又不肯服输,所以注定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赵舒城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一些人,莫容复、江玉郎、连城诀、律香川、任千行、王怜花、楚昭南、杨康还有无花和尚。
人都有欲望,但实现欲望的前提,是学会调整自身和外部的关系,按照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人处事。
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审时度势,用巧劲儿,就像霍啸林那样,然而我想说的是,“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这个事,估计会越来越好。
过去的损失能有啥办法?
一味地沉浸在过去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后就是早上一片帕罗西丁,下午半片奥沙西泮。
我想我此次再站起来,就不会再倒下。
而作息时间也是一样,绝不能再黑白颠倒了。
现在就是这群人的天下,认识到这一点。
要学会动脑子,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条分缕析。
不要只凭借情绪去办事情。
毕竟已经这个年纪了。
但是人世间的事也不能只看眼前,不是吗?
一个二百五,喊着“文韬武略天下第一”,很傻很二很做作,害死了很多人。
没摸过枪就是神枪手;还有手雷打开好久都不炸,就等着敌人都跳水了,再扔到河里才炸;和冯大眼珠子杀了赌场全部的人这么大的事,号称汉口半个皇帝的沈三竟然不知道,还答应冯大眼珠子回身边卧底。
这么低的智商,怎么能成为汉口的黑老大了?
主人公没来由的一直狗屎运,对手不是太轻敌就是貌似强大,其实很弱。
用这么弱智的剧情糊弄观众,还弄76集这么长,编剧也太次了!
倒是主人公奶奶的演技很好,看得观众又恨又佩服。
是本剧不多的亮点。
可以说近十多年,除了三国题材的连续剧之外,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连续剧都没有看过,或者说没有看完就被狗血的剧情给逼得看不下去了.前几天,一直喜欢看韩国泡菜剧的老婆在吃饭的时候让我输入一个电视剧的名字<勇敢的心>打开看,我也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才看看电视,好看不好看都无所谓,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算是一种必备的环境而已,是年少养成的一个习惯.开始还以为又是什么泡菜剧,可能是吃饭时间比较久,多看了几分钟,也或许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又或许是刚开始男主角的性格,总之开始有了兴趣,我这人就是有点强迫症,连接三天,76集这么长的连续剧,被我一口气看完...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的主题我想我是能看懂作者(编剧)的宗旨的,也看了网上不少的评论,最搞笑的莫过于吐槽男主角语速的,说什么76集的长篇连续剧,一半原因是因为男主角说话太慢而拖长的...最狗血的莫过于去热河时忠义勇敢,文武双全的梅九哥被土匪抢走做压寨夫人...最虐心的莫过与赵舒城和玛利亚的爱情...其实简单来看,编剧无非是在说当时的中国环境下爱国人士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整个故事都在以主角霍啸林在被种种的压迫下奋起反抗,如何勇敢机智的面对困难,为自己,家庭去排除险阻,做到"孝"和"义".最后给了男主一个在当时或是说现在都应该是身为男儿汉该有的气概,死得其所故事的种种如何,相信网上早就有评论,我就没有必要评论了,总而言之,这个故事是个不错的故事,抛开编剧对此剧的中心思想,我有些不吐不快的想法:首先,不得不说编剧是一个懂得编故事的人,环环紧扣,引人深思.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看看.这里我要说的是:虽然编剧是一个懂得编故事的人,却仅仅只是编故事而已...再者,<勇敢的心>可以说应该不是大多数女生喜欢的电视剧,因为单单男主角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吸引了周围一大帮子的女人甘心情愿作姨太太这一点就不会是女生们喜欢的电视剧题材,而且用现在的标准衡量男主,男主算是一个很大男人主义的男人.但是我要说的是: 在那个时期的中国人, 男人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女人也同样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彼此都在坚守着自己应该尽负的责任.更让我佩服的是男主的奶奶,我不是说演员演得怎么样,从编剧的角度出发,他就是把男主的奶奶写成一个活诸葛,一个大家庭中长者真正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男主的奶奶被编剧写得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却因为这种种的完美,却成了编剧的败笔.或许编剧想以此激发现代的年轻人善待老人,最后老太太站起来的时候或者也隐喻了"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如此这般却忘记了,正因为奶奶的种种神机妙算,显得最后成为汉奸的赵舒城并不是彻底的可恶.身为男主的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却因为母亲的不守妇道而遭遇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无论自己如何优秀,抱负多么伟大的理想,却因为现实和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故意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汉奸们开脱,要知道,最少从赵舒城的故事里看,赵舒城完全是被逼成汉奸的.可以看出,编剧在赵舒城的故事中想表现的是那个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却忘记了,有些事情太极端反而有反效果的...汉奸可恨吗?当然可恨.赵舒城是一个可恨又可爱的汉奸...赵舒城是一个抱负理想,爱国且各项素质都NO.1的年轻人,或者说是一个愚忠且热血的政府军官(毕竟在当时正统的政府还是以蒋为核心,尽管蒋的确是背叛了革命精神),又因为旧时的政府腐败,种种优秀的表现都不得赏识和重用,最后还因为为了保全家宅而不得不将腐败的官员杀死,因此成了全国通缉的通缉犯....孝义方面也可见一斑,之前赵舒城为保霍啸林,几次三番,明明暗暗中都没有真正杀害他的所谓的"义兄",其实这里就体现了赵舒城的"义".正如他对乱开枪的手下说的一样:"...你们要是伤了霍啸林,我宁愿舍弃军官不做也要毙了你..."赵舒城刚开始其实就是一个"有理想,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热血年轻人,这一点和当时的霍啸林是一样的,因为霍啸林也是被逼着打码头的."孝"可以从他决定放过霍啸林回到西阳老家知道了杀害赵金虎的人是霍啸林之后,即使千万阻碍也要为父报仇的决心可以看出来.再进之知道了真正亲爹是 霍绍昌,并决心为霍家传宗接代赵舒城的一生是悲剧的,就和他爱着的玛丽亚一样.我不得不吐槽编剧的脑残和残忍,居然让一个女人死在同一个男人手上两次,我真心不懂编剧这么写到底想说明什么?第一次,因为命运的种种安排,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或许很多人会说都是因为赵舒城自找的,是的,确实从现代社会的观点出发,玛利亚的表现并不过分,现在找老头子结婚的年轻女生还少吗?但还在之前的中国,或者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一直以来女人的贞操观念和社会审视一直都是这样,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如果女人被玷污不是自杀就是出家的故事屡见不鲜.所以,在当时身为军官的赵舒城不接受玛利亚是可以被理解的.大家都知道,赵舒城爱玛利亚的感情不亚于霍啸林爱梅九哥的感情,赵舒城在这里的表现反而很爷们,因为他是忍痛割爱的,正因为这种忍痛割爱,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最后失手杀了玛利亚,大家可能在编剧的安排更偏向与对霍的同情和理解,却多了对赵的怨恨...这里,赵是故意的吗?当然,即使不是故意的,但是杀人者赵舒城是肯定的,所以在再次相遇玛利亚之后,赵每次见玛丽亚就泪流满面可以看出,赵对玛丽亚的感情玛利亚第二次又死在赵舒城日本妻子幸子手上,看到这里我不得不骂编剧,我真心看不懂你到底想写什么?写日本人的毒辣?还是写旧中国女人命运的不幸?或是故意给自己找个理由让人们更狠汉奸?应该有更好的地方写这些吧?有意思吗?让一个玛利亚死两回,而且都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我服了现在编剧的水平和现在连续剧的惯性:恶人至恶,善人至善...所以难怪现在中国:富人极富,穷人极穷了.....用用脑子行不行?学学其他国家的电影和电视行不行?难怪现在的国内的电影电视我不爱看....当故事看就好,别要求太多.就这水平了
假到爆,主角都不会读台本。。。蹦字。。
大孙zei!!!
陪妈妈看的,实在受不了男主角背台词的演出。一个字一个字向外蹦。
〔补〕台词我觉得读得挺有味的,我只嫉妒他的福气罢了
大孙贼!!我妈天天看!听男主讲话要死啊!好想投诉那个安利我妈这剧的阿姨
真是好长的电视剧,不过情节跌宕起伏确实还是内容满满的。霍啸林在临刑前对赵舒城的分析觉得简直是精辟,对台词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反对自己父亲暴行的人最后也变成了父亲的样子,我一直无法理解。编剧用那段分析对赵舒城这个人物个性转变做了解释。
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土地
6.5
最好的电视台晚间剧场反复周播剧。
比吸二手烟更讨厌的就是看父母的二手电视剧。这尼玛主演是弱智么。话还没说利索就出来演戏
评分过低了,虽然剧情有些地方夸张了点,但是不会太影响整个故事的流畅性,比大陆那些偶像剧强多了,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评分的。我觉得可以打8分以上!
虽说电视剧剧集有点长,但是还是蛮不错的呢,剧情还是很好看的呢
家庭剧什么的还是分跟什么人看
家里一开电视就是这个剧,不看画面光听台词感觉就快吐了。。尤其是里面有个小痞子的对白,那叫一个什么没羞没臊的狗屁逻辑居然还舔着脸讲出来
🔙杨志刚老年人心中yyds!陪爷爷奶奶看了不止一遍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这部剧是烂片,我觉得很好看演的很不错。
为什么于毅变得这么油腻了什么烂编剧 救命啊
2019年了!!!!天天下午被迫“听”这部剧
爱国
为什么我却觉得杨志刚演得不错,人跟人不一样,他演出了他的特色而已吧!郭靖宇导演的戏也吸引人,有一股正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