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傻瓜
Condamnat la viaţă,A Farewell to Fools,So I Say
导演:博格丹·德莱叶
主演:哈威·凯特尔,热拉尔·德帕迪约,加布里埃尔·斯巴修,劳拉·莫兰特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13
简介:二战期间,纳粹占领下的罗马尼亚村庄中德军士兵被杀,德军限令村人第二天交出凶手,否则将杀害村中十位头面人物。危急之际,众人想到让村里的疯子伊普冒名顶罪,一场混合着笑与泪的战争喜剧便由此开始……本片翻拍自1972年的罗马尼亚影片《伊普之死》,演员阵容豪华,除由法国影帝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领衔外,更有老戏骨哈威·凯特尔(..详细 >
人性的一次大考,你有利用价值时,你就是他们眼里所谓的英雄,当发现你已经没有价值时,你就回归他们心里的傻子……
两个欧洲影帝也无法拯救电影的平庸
荒诞过后,这个世界回归原来的样子,依旧这么现实和残酷,nobody cares you。感觉Depardieu现在都是演的都是这种角色,是形象因素吗
有些虎头蛇尾了。。。不过影帝的表演是真的好
好简单的故事,到结尾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结束了。前面铺垫很好,可惜结尾太没有力度。神经有问题的老兵听见马赛曲就会条件反射的敬礼,但在结尾处敬礼的时候扔了枪,怎么都说不过去。电影只值三星,一颗星给德帕迪约。
罗马尼亚的鬼子来了~~
法式的讽刺喜剧,把人性痛斥的体无完肤。片中战争带来的悲伤远不如同村人的狠毒。只有那个自始至终心怀善意的孩子,却是他引发了这场残酷的“闹剧”。有英雄梦的傻子又怎么能称之为傻子呢。
其实当那些人把他叫到餐桌前,他就已经死了不是很喜欢这个类型人性太丑恶了,以至于这样写实的拍出来,我就已经无法直视了傻瓜其实不傻,之前是有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自己骗自己吧最有地位的其实p也不是,太难评了,看的人难受小男孩也并不算好……其实也不怪他,这个片中的世界太烂了
#SIFF 莫泊桑般的辛辣讽刺,但结局太拖沓,突如其来的惊讶感在画蛇添足中完全失去效果。小镇和原野的风光拍得相当美,音乐超赞,特别是结尾出字幕之前那首。德帕迪约演的真好,可惜了。而且这地方的设定到底是哪里啊?所有人都说着口音怪怪的英文。。。
今日下午衡山观影,为何我感觉那一桌子人除了大鼻子大部分人的表演都浮于表面?大哭大闹那女的,总觉得太过。英语台词也是很大的败笔,若说者欧洲语言倒也舒服很多会。整个片子感觉为了拍而拍,就像小孩子为了表达个中心思想刻意写的作文,创作者的痕迹太重,深度不够啊
以战争为背景的黑色幽默喜剧容易出彩,这部也容易让人联想到“鬼子来了”“我不是王毛”之类的电影。可惜中间部分的高潮没有真正推动起来,危机感不足,戏剧冲突也没有形成合力,削弱了整体影片的吸引力。片尾德国人匆忙撤走了,在孩子的喊声里,疯子手里的枪掉在了地上,一切都突然结束了,好像故事就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虎!!!头蛇~~~~尾 #SIFF2013#
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点破而已。这才是大智慧。
1.一位德军士兵意外被割喉,德军长官要求凶手主动自首,否则将罗马尼亚小镇里最有地位的十个人处决。找来一个法国“傻瓜”冒充凶犯顶罪,答应给予他隆重、盛大的葬礼,以其名命名的纪念广场,树旁的墓穴。次日清晨,德军撤出小镇。“傻瓜”意欲自杀,被玩伴劝说阻止了。罗马尼亚人说英语,法国人说英语,连德国人也说英语。2.1944年8月20日,苏军正式开进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只坚持了半天时间,就让出了阵地。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傻瓜大闹小村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有傻瓜才会当真
高兴的太早了,德国人走了,苏联人来了。。。
英语好奇怪...
典型的捧杀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