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切与内心和佛教有关的东西;喜欢每一个佛教故事中所揭示的人生智慧。
《禅》是一部适合一个人静静观赏的影片,它讲述了日本“曹洞宗”的建立者道元法师的一生。
片中没有国界、没有野心,真心寻求佛法的人无论你身在何方都是一家人。
整部影片色彩清新、节奏平和,即使在打破影片平静基调的三个故事中,透过道元平静的内心也会让人立刻超脱出来。
影片开头是8岁的道元,在母亲即将离世之前与母亲的一段对话,母亲的话让年幼的道元从此踏上了在这纷乱的世间,寻找极乐净土的道路。
成为比丘的道元在追求佛法真谛的道路上来到了中国。
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童山阿育王寺如净禅师,从此得到禅师的指引, 不久就做到了身心脱落,廓然证悟。
影片中没有详细的去描写如何才能做到身心脱落,只是以道元仿若置身荷花之中直上天庭作为比喻。
这大概是因为所谓得道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东西,导演的比喻也做到了恰如其分。
得道的道元回到日本,开始撰写《普劝坐禅仪》,但此时的日本纷争不断,即使是宗教界的同僚们也无心像佛,道元受到了孤立和追捕。
越是乱世人们越需要寻找脱离人间炼狱的方法。
道元带回的信念正是指引和解救迷途的人们的明灯。
这部影片中所诠释的禅和我自己以往的了解的禅宗略有不同,它并不去说明很多的大道理,就只是放下心中的恶念、杂念,安心的坐禅。
极乐的世界不在外面,不在身后,也不会在另一个世界——它一直都和你在一起,在你的内心深处看你自己如何去找到它,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影片中的“禅”。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影片也杜撰了一个妓女阿玲的故事。
自幼被遗弃的阿玲为了生存不得不成为了妓女,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出卖着自己的身体还要养活无能的丈夫,本来有可爱的孩子可以成为她的希望,但神把她最后的希望也夺走了,身无可恋的阿玲自杀了却被道元救了起来。
他说:你怎么能死呢,自杀了你就永远的切断了和佛相遇的道路,永远无法到达人生的极乐。
因为佛一直都在我们的身体中只是等待你去与他相遇而已。
阿玲活了下来,忘记了她曾经憎恶的自己,开始另一段没有怨恨的人生。
影片中还有另外两个小故事,但我觉得阿玲的故事是能最好的阐述“坐禅”真意的故事。
是呀人人都是佛,只有遇到和没遇到的差别而已。
影片终,道元禅师在和弟子们一起坐禅静观的时候离开了人间。
完成了他寻找极乐大道的人生。
当初、「禅の真髄」この題名を取るのはちょっと偉そうな口調ではないかと心配していて、もっと考えれば、この映画のおかげで自分が禅に対して、深い理解を得ました。
だから、今ご覧になった通り、この題名を決めました。
実は、この映画を見ることにしたのはただ一つの偶然でした。
仏様に縁があるかもしれないと、そう思いました。
私はノイローゼにかかって、不眠症に苦しんでいるのはもう八年になりました。
人生にはいくつの八年が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今まで過ごした歳月に幸せということをほとんど感じた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どのように苦しかったのか、悲しかったのか、私と同じ状態に陥ったことがある人だけ、理解してくれると思います。
昨日の夜、私は深夜まで起きていて、この映画を見ました。
自伝ではないですが、主人公である道元様と禅との一生を述べることを通じて、禅の真髄を見せました。
禅と言ったら、すぐ座禅を連想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でしょう。
実は、禅の真髄は座禅することだけで得たものではなく、日常生活の隅々にあるので、この真髄を体得できるかどうかはあなたの悟り次第です。
水商売をしてろくでなしの旦那さんを養うオリンさんは自分の子供に死なれてから、人生は儚いものだと分かって、最終に得度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彼女は座禅する時、「日常の生活を完全に離れ、いままでかかわってきたものをすべて捨てる。
よいとか、悪いとかの考えを捨て、考えること、あるいは、悟ろうとすること、一切の人や思いを巡らすことをやめるのだ。
これを非思量という。
悟りを目的に座禅するのではない。
只管打坐、そのものが悟りである。
」道元様はそう言ったことがあるのを覚えています。
恐縮ですが、私にしてみれば、実は、禅や仏様は私たち自身の心にあるのです。
具体的な言葉で説明すれば、禅というものはすべての雑念を完全に離れ、清浄潔白の心境なのです。
このような心境を持ったら、仏法の真理を悟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皆さん、あるがままの真実の姿で行きましょうか。
生死について。
道元様の言った通り、「悪をなせば、悪の報い。
善をなせば、善の報い。
死が訪れる時、政治で貴顕力も、親しき人も、莫大財宝も、決して自分を助けてはくれません。
ただ、一人で死んでゆかねばなりません。
」私もずっとそう思っています。
中国語に「殊途同归」という成語があります。
「道は異なるが、着く所は同じ」という意味です。
この道理がよく分かれれば、不要な執着を離れられます。
最後に、道元禅師の言葉でこのコメントを終わりに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春は花 夏はほととぎす 秋は月 冬雪さえてすずしかりけり」。
以上でした。
一句话:这部电影拍的“正点”。
道元禅师偈句: 生死可怜休又起 迷途觉路梦中行 虽然尚有难忘事 深草闲居夜雨声 《繼燈錄》 青原下十七世 天童淨禪師法嗣 …… 日本永平道元禪師。
姓源氏。
本國村上天皇九世之裔。
骨相奇秀。
七處平滿。
目有重瞳。
七歲讀毛詩左傳及諸經史。
不由師訓自然通曉。
時以神童稱之。
居母喪。
每觀香煙繚繞念念散滅。
悟世無常。
遂投舅氏台山良顯法師出家。
時年一十四矣。
尋稟具戒。
究大小乘諸經論。
聞大宋有老宿傳佛心印。
乃特附船舶航海入宋。
抵明州。
當寧宗嘉定十六年也。
首登天童見無際派和尚。
既而遊雙徑禮浙翁琰。
又謁宗月月堂無象諸大老。
莫不機契。
將理歸楫有耆德勉之曰。
當今宗門具大眼目者莫如長翁淨和尚。
現應詔住天童。
子盍往見之。
師如教即造天童。
一見懽若平昔。
師乃啟曰。
道元自幼在本國發菩提心。
參諸知識。
繙閱經論徒滯名相。
不明大法。
後入大宋見諸尊宿。
獲聞臨濟之宗。
今得造法席。
誠多生之幸。
願和尚慈悲聽道元不時入室咨問法要。
蓋生死事大時不待人也。
淨憐其誠忻然許之。
師於是晝夜精勤。
脅不沾席者將及兩載。
一夜淨巡堂見僧打睡。
責之曰參禪要身心脫落。
何得只管打睡。
師從旁聞之。
當下身心脫落廓然契悟。
天明入方丈燒香。
淨曰子作麼生。
師曰身心脫落。
淨曰身心脫落脫落身心。
師曰這個是暫時岐路。
和尚莫亂印某甲。
淨曰我不亂印。
師曰如何是和尚不亂印底。
淨曰脫落身心。
師於言下釋然。
得大無礙。
由是服勤四載。
盡得洞上之道。
於是告歸。
淨付以伽黎頂相。
囑其弘揚。
師既歸。
首住興聖寶林禪寺。
德風遠播萬指圍繞。
其禪林軌則一取法於天童。
上堂。
山僧歷盡叢林只是等閒。
最後見天童先師當下認得眼橫鼻直。
不被人瞞。
便乃空手還鄉。
總無一毫佛法。
只是任運過時。
日日日東出。
夜夜月沈西。
畢竟如何。
良久云。
三年逢一閏。
雞向五更啼。
上堂。
身心脫落聲色俱非。
箇中無悟何處著迷。
座中誰是江南客。
聽取鷓鴣聲外詞。
上堂。
興聖久不為眾說話。
佛殿僧堂溪聲樹影總為諸人說了也。
諸人聞得也未。
若道聞得。
說個甚麼。
若道不聞。
辜負自己。
雲州太守義重公刱永平道場。
請師居之。
當開堂日有山神出現。
因號其山曰吉祥副元帥。
時賴平公從師受菩薩大戒。
執弟子禮甚恭。
緇素弟子得戒者遍於東國。
後嵯峨帝賜以葚服徽號。
師奉之高閣未嘗掛體。
一日示微疾。
辭眾書偈坐化。
荼維獲舍利無算。
即塔於永平。
閱世五十有四坐四十一夏。
所著有正法眼藏.叢林清規.學道用心集並語錄共若干卷。
流行於世。
景定間無外遠和尚嘗為序其語錄。
靈隱退耕寧。
淨慈虛堂愚二老俱為題跋。
嗣法弟子慧奘僧海詮慧凡三人。
師在日國為洞宗始祖。
今三十六州界內禪剎。
凡稱洞下雲仍者。
莫不事其香火禮其靈塔。
猗歟盛哉。
道元禪師得法天童淨祖。
為日國洞宗始祖。
續傳燈失載。
近有逆流禪德是其宗裔。
特作書以師道行碑文附商舶寄示。
所載悟由法語甚詳。
書中又引宋文憲護法錄贈日本範堂儀公藏主文中。
覺阿之嗣佛海遠。
道元之承天童淨二語為證。
余於是知古今得道散處於此界。
他方或出或處。
名德不表彰於世。
如道元禪師者何限。
余於是重有感焉。
乃特採碑文立傳。
列於先師繼燈錄天童淨祖嗣下。
庶不沒古德幽光。
亦使讀者有所攷鏡云。
住福州鼓山涌泉禪寺道霈謹識。
注:道霈为元贤之徒,元贤(1578~1657)辑《繼燈錄》时并未收入道元禪師事迹,道霈重编时补錄。
佛于灵山,拈金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错。
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称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迦叶。
” 佛拈花,传心印,迦叶通,禅门之始,禅道之端。
此去经年,历廿八祖,传行达摩,东渡震旦,弘法大乘,梁帝不悟,一苇渡江,面壁少林,终日默然,禅观九载,以待因缘。
神光求道,山门立雪,志心不退,祖师见曰,“汝雪中立,有何求耶?
”神光悲泣,“唯愿开示,甘露法门,广度群品。
”祖师语云,“无上菩提,远劫修行,小意求法,终能得乎?
”神光闻言,则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感神光,“诸佛菩萨,求法问道,不以身命,汝虽断臂,亦可在也。
”遂改法名,昔为神光,今下慧可。
可求和尚,以安己心。
祖师言道,“将汝心来,与汝安心。
”慧可觅心,了不可得。
师且进曰,“觅得其心,岂是汝心,汝心以安,今且见不?
”慧可大悟,方证菩提。
祖师东来,经劫数载,机缘果熟,大化兴教,二入四行,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
慧可得法,顶礼授记,是为二祖。
祖以偈示,“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化缘已毕,传法得人,祖师圆寂,只履西归。
禅开中国,法传其世。
可遇居士,不说年几,不称姓名,乃至礼师,称其风疾,求请和尚,代为忏悔。
可师言道,“汝将罪来,与汝忏悔”居士觅罪,不可得见。
师点其机,“为汝忏竟,应依三宝”居士不假,“但见和尚,则知是僧,未审世间,何者是佛?
云何是法?
”师且再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乎?
”居士大悟,“今日始知,內外中间,罪性不在,如其心然,法佛无二”师知是器,与之剃发,汝是僧宝,宜名僧璨。
是为三祖。
三祖立世,著<<信心铭>>,理超古今,直指人心。
信自心佛,心外无佛,是心作佛,念念铭记。
禅继弘乘,门集群品,普雨正法。
沙弥道信,十四礼师,且问于师,“何是佛心?
”师且答云,“今什摩心?
”道信对曰,“我今无心。
”师以点机,“汝既无心,佛有心耶?
”道信知缚,唯愿和尚,求救解脱。
师再点机,“谁人缚汝?
”信说无人,师以棒喝,“既是无人,何求解脱?
”道信闻此,言下大悟。
了知无缚,解脱究竞,是为四祖。
四祖传法,再敞禅门,蕲州造寺,依然山行。
黄梅路上,小儿言异,师乃问姓,小儿答曰,“姓非常姓”师且奇之,“究是何姓”儿说佛性,师再试之,“汝勿姓也?
”小子机智,“某性空故”师谓左右,知子非凡,留于座下,辅机以禅。
孑名弘忍,闻言察理,解事忘情。
一去三十,四祖灭度,忍开东山,继兴禅门,是为五祖。
岭南慧能,新洲百姓,远来礼拜,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大师遂责,“汝为南人,又是犭葛獠,堪为作佛?
”慧能答曰,“人有南北,佛性无二,身与师异,佛性何别!
”师知慧能,根性大利,更欲与语,但见左右,乃令随众,槽厂作务,破柴踏碓,以磨其性,经八月余。
师传衣法,令徒作偈,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若悟大意,当为六祖。
上座神秀,百般思维,是夜三更,书偈南壁,呈心所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师知神秀,未见自性,喚秀入堂“汝且自去,更作一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礼去,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自不安。
有童过坊,唱诵秀偈。
慧能一闻,知未见性。
虽未教授,早识大意,乃求引至,偈前礼拜。
能未识书,求请代读,江州别驾,恰临其地,与之高读。
慧能闻己,“亦有一偈,还望君书”别驾不然,“入亦作偈,其事希有!
”慧能答言,“无上菩提,不可轻人,下有上智,上有未识。
且若轻人,此非罪乎?
”别驾惊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
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惊嗟,师见众怪,恐人损害,遂擦此偈,“亦未见性。
”众以为然。
师心已了,传法慧能,次日至坊,杖击三下能会祖意,三鼓入室。
师说经解,令悟《金刚》,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师知悟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既名诸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衣法,“汝为六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汝须速去,恐人害汝,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吾自送汝,出得江口。
”相送九江,师令上船,把橹自摇,慧能以言,“请和尚坐,弟子撑船”祖且云道,“当吾渡汝。
”慧能跪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蒙师传法,今已得度。
只合自度。
”师心会然,“如是如是,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今且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经劫度难,法当大行。
”慧能一去,劫载十五,归于曹溪,顿教大开,是为六祖。
……有道是,佛祖拈花迦叶通,次第承传皆可数。
达摩一苇渡江来,示真见性慧可悟。
三祖僧璨信心铭,心佛不二超今古。
四祖五祖黄梅道,衣钵慧能禅亦无。
禅宗六代祖师图
如果不是这部影片我或许也会去天童寺,因为我就在宁波工作。
但是,很可能不会走的太远去寻访如净禅师,去了解道元法师在天童寺的痕迹了。
2024年的9月2号恰逢地藏菩萨生日,同事约我去天童寺我立即答应了,因为阿育王寺去过两次,唯独天童寺没去,更何况《禅》这部电影让我对天童寺更加好奇。
快到中秋的宁波还是很热,我们坐地铁到宝幢下车再等公交到站花了很久。
下车后景色真漂亮。
不禁感慨,我们的交通工具来的这么容易古代人是怎么翻山越岭的。
上来后路上看到第一座舍利塔是圆公塔墓,礼敬圆公
这个叫瓦猫传说在云南用来放在寺庙顶部辟邪,形似老虎的威严,古代民间据说用鸡血做法事,估计寺庙不允许,于是猫的后面改为公鸡尾巴。
最后找到十八罗汉在寺庙最高处
在寺庙博物馆我找到了道元法师的痕迹,那是1980年日本曹洞宗后嗣为了寻访祖庭派了代表团过来,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字,写的字漂亮,意义更大!
最后去天童寺你找不到如净禅师的墓地的,要去古天童的路上才能看到。
中途经过八指头陀禅师寄禅法师的墓塔。
最后来到一处塔林,里面唐宋元明清的都有。
找到了如净禅师,礼拜他。
当然如净禅师最终归属在杭州净慈寺。
2024年9月4号于宁波
看了一个日本电影 叫禅 讲的日本的道元禅师一生修行佛法的故事 我不了解佛法 但是看了后非常感动 马上又看了第二遍 自觉这部电影字字箴言 每一句话都暗藏真理 很喜欢 便按电影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下这个故事电影一开始是道元妈妈和他的对话: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妈妈 请不要这样说话 世间盛传只要相信菩萨 死后就去极乐世界 当真能登上极乐净土吗 孩儿不知 但是孩儿觉得死后去到极乐世界 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妈妈领悟似的说 我发现极乐世界就在我的身边 就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我看了两个版本的翻译 其中一个翻译者 我猜应该是悟道之人 这句话他是这么翻译的 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我也怕死 道元的妈妈知道自己要死去了很是伤感 放不下生 放不下这个世界 傅佩荣先生曾说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 因为死亡只是个界限 过去这个界限就不在人间了 人们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病痛 是病痛让人害怕 可以想象吗 一个8岁的小朋友 在听到妈妈担忧生死的时候 说出这么智慧的话 可以说是这个孩子在妈妈临去世前开悟了她 让她安详的离开 而不是遗憾1223年 道元去宋朝入道 一路跋山涉水 那时候没有火车 没有飞机 道元一步一个脚印的 从日本来到了中国 看到这儿我想到了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方极乐世界拜佛求经 道元的优秀品质一坚韧不拔 不辞辛苦道元入宋后第一个困难是 论佛 他到一个恢弘的寺庙求佛法 里面的主持说求佛这件事 需要进一步学习 自然而然会在一个时间感悟到 这是他师傅告诉他的 然而他没有时间继续跟道元论佛 因为要去见朝廷的官员 道元便问和官员的这份交往也许可以维持寺庙 但是能保护佛法吗他看到 宋的寺庙是打着宣扬佛法在做一些苟且之事 他非常难过 站在悬崖边 思考人生 难道没有真正的佛法吗 佛法在哪里 为什么我找不到名师呢 他心中无限怒火 有对妈妈期待辜负的内疚 有对宋朝没有真佛法的嘲讽 有对自己找不到真经的不公 道元优秀品质二勇敢正直 目标坚定看到这里 我有两点感悟 一是即使同一个师傅教 个人的领悟力不同 修为也不同 禅师师傅是说要自己修行 可是上面那个和官员勾当的主持 走错了路自己却不知道 在违背佛法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是名利和佛法的对弈 你是要名利 还是要佛法 二是在寻找真经的路上会有磨难 比如唐玄奘九九八十一难 其实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一般没有这么多难 道元在去了7个寺庙受挫后 觉得无望 我们在现实中碰壁后 也会怀疑自己 怀疑环境 是不是走错路上 要放弃转机一 道元心灰意冷决定回家 在路上碰到一个佛友 年纪很大 背着很多东西 因为东西太重 走路困难 道元看到不忍 打扰道我可以替你背点东西吗 长老说谢谢 可惜我得拒绝你 这典座的活是从佛那里行修的要紧的工作呢 哪能交给别人呢 道元说为什么把这样的活交给您这样的老人呢 老人应该专心坐禅 研究古人的公案才好啊 老人叹了口气 意味深长的走过去仔细打量了道元 说看上去你是个聪明人 可是你并不懂得什么叫修行 好像连字面的意思也不懂 道元马上问所以然 老人说 日本人 你不可忘记这一问 这样你才能知道什么是修行 假如人生也是一场求佛法的修行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 什么是人生 而我们又为什么活着呢 活着的字面意思又是什么呢 道元惊觉眼前这个老人已然悟道 求再见之法 老人说他在阿育王山做饭转折二 路途中偶遇到一个酷似他日本好友源公晓的中国人公晓是他的好友 他曾和公晓论天下 公晓此人杀气十足 扬言要在乱世争天下 并许诺如果天下是公晓的 便皈依道元门下第二次见 一盗饭小女孩偷走了道元简陋的午饭 公晓举刀便杀她 道元阻拦说你的使命不是来惩治这个小孩的 创造出一个没有行窃的天下才是霸主应该做的事第三次见 公晓道别 他要去镰仓任职 又扬言下次再会便是镰仓将军 只要他杀死第三代 第四代就是他接下来没有然后了 道元听到公晓的死是在两年半后一个要用武力争天下 一个说创造一个安定的天下才是霸主要做的 谁的境界更高 我们看客一清二楚 暴力和杀戮并不是争夺天下的法门 道元宅心仁厚 希望能帮公晓开悟而不得 道元此次偶遇这位酷似公晓的人觉得是公晓在给他力量 所以决定继续在大宋求佛 这个中国公晓叫寂圆 终于等到你 还好没放弃寂圆带道元拜见了真正的禅师 无净禅师讲佛 坐禅必须身心脱落 身心脱落就是远离无名和五欲的方法 除了坐禅 没有第二条第三条路 只管打坐 道元认定了师傅 没有怀疑 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 师傅让打坐就打坐 你怀疑过你的老师吗无净禅师看出了道元是世间稀有的奇缘 是肉身菩萨 我觉得这是使命感 道元知道自己有天生的悟道聪明 并决定继续精进修行 是为世人寻找解脱痛苦真法的使命感道元又去见了阿育王智者 老人说修行半道是一二三四五 是遍法界 不曾藏 道元不解 老人舒展开道元的皱眉 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从古昔以来 就是这个样子 什么都无所隐藏啊道元听到后 笑了 这是他在电影里唯一笑的一次因为他顿悟了 顿悟后 道元开始了坐禅生涯 勤勉到不能再勤勉 别人睡觉我在坐禅 别人休息我在坐禅 别人玩耍我在坐禅 甚至比他的老师无净禅师坐禅时间都长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天赋又勤奋 有天赋的人尚且如此精进 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天来了 道元坐禅悟道飞仙 无净禅师说大功告成 我对大功告成的理解是道元看到了心中的佛祖 电影里面是道元自己成了佛祖 临行前主持说 道元 你需要连大彻大悟也要忘却 悟道是连续的 修行也是连续的 悟道与修行的连环是要持续下去的即使看到了佛祖也要继续修行 因为活着就要修行就要坐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取得某种成就而沾沾自喜 觉得已经很好了 不需要再努力了 不需要再有目标了 我可以坐享其成了 其实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 如果吃饭也是修行 你今天吃了一顿美食 明天就不要吃饭了吗 1223年道元从日本出发 1227年回到日本 修行之路的考验1 路上遇到军官强抢民女 道元前去阻挡 被一脚踢开 看出这个时代的日本民风低下 到处都是烧杀抢掠 也就是道元要宣扬佛法的大环境是恶劣的 此乃侠义之道 明知道自己力量不如对方 依然愿意付出性命去阻拦坏事的发生修行之路的日常修行 粗活细活都干 亲力亲为 能自己做事绝不麻烦旁人 编写从宋修来的真义 无时无刻不在悟道 看到了脱落的金蝉 他若有所思 他应该想到的是无净禅师说的脱落脱落 脱落身心吧 人的肉身也有一层外壳 等待脱落成禅 正所谓金蝉脱壳是也 或许又想到了典座老人说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什么隐藏啊 大自然展示给你的就是智慧 因为金蝉就这么存在着啊 就是这么脱落的道元宣扬新佛法 困难重重 创业确实很难啊 修行之路的考验2 一个属于达摩宗派的 叫孤云怀奘的佛友前来求法 来我们比试比试 让我看看你佛法宗义的高明之处 道元给他看了自编的佛义 还帮他洗刷了雨后淋湿的鞋子 怀奘一看了就知道自己败了 接受道元的邀请一起打坐 外面下着雨 雨声糟杂 而他们却像什么都没听到 进入无我无欲之境 修行之路的考验3 传统佛法的老大们在妓院八卦道元的新佛法 说和念佛宗 达摩宗一样对传统佛法百害而无一利 决定找茬 新事物的出现伴着争斗1227年7月 无净禅师圆寂后 寂圆从大宋来找道元 语言不通找玲儿帮忙 这里面有点轮回的意思了 首先当初公晓要杀的小偷就是小时候的玲儿 而长得像公晓的寂圆又来求助于玲儿 变成寂圆的公晓又来皈依道元。
而此时从事妓女事业的玲儿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尼姑 修得真佛变成最干净的菩萨没有目标的人儿世事不可预料 目标坚定的人儿早就成佛修行之路的考验4 道元前去妓院找玲儿道谢 感谢玲儿给他带去一件珍宝 也就是寂圆 在这里道元是没有分别心的 没有因为玲儿的妓女身份而不平等的对待她 在道元的佛心里 众生平等修行之路的考验5 传统佛法携刀来建宁寺挑战 问道元从大宋学了什么 道元说空手而归 只带回了肉身 又问身子里有什么 道元说眼横鼻纵 其实这就是佛法自然 道元没有骗他 而对这个拿刀的面目狰狞的僧人来说 简直是对牛弹琴 并将道元认定妖魔邪教 要杀掉道元 杀僧人这也是佛 这也是僧人 僧人要杀僧人 千钧一发时 镰仓的将军波多野义重救了他 并带道元搬到了安养院 其实 传统佛法是有机会了解真法的 道元说的眼横鼻直 和一二三四五 并没有差 只不过传统佛法嫉妒心盛 看不得别人美 便错过了机会 同是来挑衅的 孤云怀奘就领悟了 而传统佛法并没有领悟 即使给他说了佛法要领 不求甚解 依然离佛祖十万八千里 也就是后面说的 身处大海之中 看不到水修行之路的考验6 怀奘诚心皈依 求收 道元说他身负达摩宗佛法的使命 愿他遇他宗而不屈 贯彻不退而精进之道 我也在思考 我做了一个选择 如果遇到更好的会放弃原来的吗 如果又碰到更好的 还会继续放弃吗 修行之路的考验7 创业初期 没吃的没喝的 他们一边化缘求斋 一边自力更生 开荒种田 很快安养院多了很多佛友 创业团队人越来越多 而道元每日依然勤勉打坐 编写佛义 他什么也没做 他就只是打坐 他什么也没说 他就只是打坐 他只是好好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修行之路的考验8 玲儿的宝宝病了 紧张的前来求救 道元看了觉得无法救治 玲儿悲痛至极 道元说有一个办法 让玲儿去一家所有亲人都健在的人家里面 讨一颗豆子来 他便告诉医治之法 玲儿疯一样的跑去问 伤心而归 前来质问道元 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家 是啊 每个家里面都有亲人过世 所以道元想让玲儿明白 每个人都有过世的亲人 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修行之路的考验9 妓女玲儿前来挑衅 拿自己身体换的钱前来布施 徒弟不敢收 道元说姑娘施舍仅次于性命重要的钱财 值得尊敬 被尊重的玲儿 想学坐禅 无法放下我执的玲儿却因看不到佛祖 觉得被骗 大吼根本没有佛祖 道元大怒 说玲儿心中有佛祖 然后觉察自己情绪失控 平静后又说 但是佛祖不是每个人很快就看到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 做官的想去做官导致贪婪 当天不遂人愿就大发脾气 做出傻事 这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而看不到佛祖 所以要静坐 坐到不见蒙蔽之物 便可看见心中佛祖 自杀就是杀掉自己的佛祖 依靠他人就是放弃自己的佛祖 看到这里我不禁慨叹我佛慈悲啊修行之路的考验10 波多野义重知大祸来临 前来建议道元带大家去志比庄避难 道元多谢好意 拒绝了 修行之路的考验11 传统佛法前来烧寺 道元这才觉得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 在义重的带领下同僧友们前往志比庄我想 道元拒绝的原因一个是道元觉得依靠他人就是放弃自己的佛祖 一个是他没想到对手竟然会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 传统佛法早就面目全非 他放弃了对传统佛法的侥幸心理 更坚定了他要宣扬新佛法的信心 道元不到最后一刻不依靠他人 自强自立好青年修行之路的考验12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求佛的人越来越多 僧多粥少 大家没饭吃了 道元说就喝凉水坐禅吧 让大家抛弃所有牵挂 抛弃善恶之念 抛弃所思所悟 抛弃一切的念头思绪 专心坐禅修行之路的考验13 道元的徒弟俊了 因可以吃饱饭才决定出家 后因爱慕玲儿 犯了色戒 自觉有愧道元 有愧佛祖 决意离开 道元伤心落泪 问心魔是否还在 寂圆说你说 出去了 俊了摇头 道元不是传统的没有任何情感的人 从道元开始创业他俩就一直在一起 是合作伙伴 是师徒 更是朋友 他因俊了的离开而伤心 断七情 断六欲 道元的友情没有断 修行之路的考验14 波多野义重前来求救 镰仓大将军因杀人过多 饱受怨灵骚扰之苦 道元知道此去性命不保 便把衣钵传给了义重 和寂圆二人同去 他说去见的不是大将军 而是一个痛苦的年轻人 道元不谄媚不畏惧下面是论佛内容:佛法是什么?
只管打坐,心无旁骛只管坐着如何取得真经这就像你身处茫茫大海,却在找水。
春花夏虫秋月冬雪这些事本来的样子啊是的,显然,你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就算是开悟了,坐禅也是身在大海之中看水罢了,然而,在我们看清自己本性之前,我们无法看到水就在那里,只是在茫茫大海之中而已。
将军不解 道元提议赏月我们的真本性就好似天上的明月天上只有一轮明月,我看不到心中的明月,况且,明月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水里也有明月,将军 你能把明月斩开吗?
虽然月亮可能会被乌云遮住,不能说没有月亮,月亮切不开,水也切不开。
月亮就像本性,水就是自我。
此时 亡灵又来骚扰将军 将军对着空气挥刀 向道元求救如何解除痛苦?
你无法消灭痛苦,只能转化痛苦,转化意味着接受,他们带给你的痛苦都是你内心的痛苦,你要接受他们,然而,你只能在舍弃一切欲望之后才能接受他们,痛苦才会消失。
你的意思是让我放弃权位当你右手握权力的时候,左手就握着痛苦。
我的使命就是维护国家和平无论多伟大的人,都无法通过武力统治他的人民,当然,如果统治者没有平和的心态,也无法维护国家的和平。
说到此处 将军觉得受到侮辱 举刀便要杀道元说自己早已将生死舍弃 便坐下来打坐 等待被杀此时月光映着刀光 刚才被乌云挡住的月亮又出现了 将军顿悟 也坐下来学习道元打坐道元说 无论贫富无论官位高低 在死亡面前 只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走 万千带不走 只有业随身将军希望道元留下来 在将军府附近盖一个最大的寺庙 让道元当主持 道元马上拒绝 说我的寺庙在前越山 是个很小很小的庙这一段开悟 适用于被每一种痛苦缠身的人读 被亲情友情爱情所伤 被金钱地位名声所累的人 都可以对号入座 求得解脱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要名利 要美色 要地位要名声 要更多的钱 要更多的车 要换更大的房子 有欲望就有我执 有我执就无法悟道修行之路的考验13 道元知道自己天数已尽 让弟子勿忘勤奋精进 只要心无旁骛 都会看到佛祖 最后被扶着去了禅房 在坐禅中圆寂了道元的故事到此结束了 他影响的人并没有结束 俊了虽然没有再回到寺庙 终也明白了佛法真义 尽力帮助别人 坐禅精进 看到了自己的佛祖道元同意了玲儿的出家 玲儿开始帮助像她一样小时候没饭吃的小乞丐 叫她们打坐坐禅 告诉他们 佛祖就在每个人的手心里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手势不对 问她原因 小女孩说因为下雨了玲儿平和安详的走在修行的路上 她不再痛苦 她不再自怜 她美好而善良 闪着动人的佛光电影到此就结束了 道元的一生 是为佛法勤勉的一生 他没有做出人们眼中轰轰烈烈的大事 但是他一生 时时刻刻都在修行 做的每件事 说的每句话 都是在修行 他没有要求别人 他只是在做自己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打坐 他的妈妈让他求解除世人痛苦的办法 他做到了 他让跟随他学佛法的每个人最后都没有了痛苦 得到身心和静
好片子,修行的人都应该看。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确很适合我,因为我和道元禅师有同一个心愿那就是千里找妈。
在我看来这个片子应该叫做《千里找妈记》。
因为道元禅师的妈妈在临终前跟他说:妈妈会一直等着你唷!
但是没说清楚在哪里等。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教高数的老师一脸严肃地宣布说“考试地点是——”然后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老地方”这三个字一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本来想最后道元肯定可以见到他妈妈的了吧,就像地藏经里面写的?
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
让我很是郁闷。
说到这里稍微补充1下道元的身世。
他俗家姓源,可见是个贵族。
他老爸是内大臣久我(源)通亲,母亲是侧室伊子虽。
(八卦:后来久我通亲的养女源在子嫁给第82代天皇后鸟羽天皇,生了第83代天皇土御门天皇。
)我真羡慕道元,跑到那么远的中国都可以遇到自己最好的朋友源公晓。
我希望我以后也可以和我最好的朋友魏天南在一起修行,开悟,就算修行和开悟都是没有止尽的也不要紧。
不过道元只修到可以和朋友重逢,却没有修到可以和妈妈重逢,我想他下辈子可能还需要再努力。
(但是下辈子又会有一个妈妈,到时候,哪个妈才是自己的妈呢?
思索中)影片开始不久,道元遇到公晓变现的寂元,问了一个问题:如净禅师是什么样的人?
我就在这里多介绍几句如净禅师的事迹。。。
如净禅师是宁波人,据说身材高大,为人豪爽,所以大家都叫他“净长”。
那段非常著名的“心念纷飞,如何措手?
赵州狗子佛性无,只今无字铁扫帚。
……”的偈语就是他说的。
如净禅师在时曹洞宗风为之一振,但他的风格和景德寺奠基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风格已经有很大不同。
六祖慧能不提倡坐禅,但曹洞宗承继神秀,复古达摩,主张的是“休歇禅”,以缜密纳息,绝视听,守心如婴儿为要旨。
天童山正觉禅师又由此创立了“默照禅”:妙存默处,功照忘中。
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默照处,天宇澄秋。
(在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天”“宇”“澄”“秋”等几个场景……)正觉圆寂后,默照禅法嗣渐微。
如净和他师傅智鉴都很爱说话,而且说话声音很大。
智鉴师傅“为人说法或晓至暮或自昏达旦至连日亦无倦色”,被大家尊为“唐僧”(呵呵,其实是“古佛”),如净呢,更厉害啦,“至于一偈一颂一话一言呼风吐云轰雷掣电千态万貌不可穷尽”,“唱足庵之道于天童,惧洞宗玄学或为语言胜,以恶拳痛棒陶冶学者。
肆口纵谈,摆落枝叶,无花滋旨味,如苍松驾壑,风雨盘空,曹洞宗风为之一变。
”总之,是个很爱说话,说话又很大声的,直爽的人!
和这部片子里面提倡打坐的如净师不太一样。
不过如净师傅喜欢打人头是符合史实的,他受了临济宗当头棒喝的影响,而且那个贪睡被打的小和尚不是别人,就是道元本人。
(《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中所记,和《继灯录》不同)大家都知道“磨砖作镜”的著名公案,用来说明坐禅不能成佛。
但是佛祖就是坐在菩提树下想着想着就成佛了呀?
回头一想,才发现南岳怀让非常狡猾。
他的原话是“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只是提了个问题,可没说坐禅不能成佛。
坐禅不能成佛,是大家在心里面默默地帮怀让补上的。
谁又让你补上了呢?
成佛怎么可能取决于坐不坐禅呢?
既然不会取决于坐禅,当然不坐禅可能成佛,坐禅也可能成佛……全看你自己啦。
我想,最适合我的,还是找妈成佛。
注:以上历史段落,大多摘自《南宋宗教史》,随喜功德
正是烦恼之时,师兄给了这个电影的链接——《禅》,我知道我会看下去,但我不知道我的电脑首先会打不开,也不知道我会如此感恩。
因为发愿今年要去普陀山朝拜观音,前些日子去大佛寺图书馆看到圣严法师上个世纪末回大陆拜祖的时候朝拜普陀山的一个小册子,在这个小册子里,圣严法师就去了天童寺、阿育王寺、雪窦寺,再渡海,上普陀山。
因为得知宁波的天童寺是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我也发愿要去,而阿育王寺供奉着佛陀的舍利,我当然也应该去,还有雪窦寺,那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佛学,若为正法而去,皆当发愿听闻弥勒菩萨说法。
当我换台电脑,打开连接,看到天童寺,心内的感恩油然生起,这不就是为我准备的吗?
于是,跪在地上,拜了几拜,然后一直跪着看这个电影,膝盖痛了,就站起来,又跪下去,我敬佩高僧大德,敬佩真正学佛的人。
把这个《禅》分别推荐给两个师兄,一个是在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中山大学读硕士的研究法律的男生,他一打开,就说:“不看,我仇恨日本人。
”我感到这个师兄的嗔恨心很强,跟这个师兄说:“凤凰卫视做了一期二战后日本的战犯回国后的生活,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因为不能接纳投降而去跳海,摄影师很慈悲,镜头远远地看着那片悬崖和海,高高的,和平常的海边悬崖没什么不同,但是,摇近了,一看,悬崖上有一块碑,碑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会去看这个人是侩子手还是战犯吗?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凡听闻阿弥陀佛之名者皆当得救。
地藏王菩萨有个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那些战犯或者都到地狱去了,但地藏王菩萨一定不会嗔恨他们……”不知道这个师兄最后看了这个电影不,但我觉得,在佛陀面前,真的并无仇恨和所谓的民族主义。
第二个师兄本科读生物,硕士读肿瘤,是个医生,他刚刚去天童寺度过了佛教夏令营,很感念那里的师傅们。
我以为,这样的因缘可以使他看看这个片子,不了,他说,当天,有三个人向他推荐了这部《禅》,他不看的理由有三:一是没装迅雷,不能打开;二是讨厌日本人;三是觉得看电影不会有什么收获。
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把我看这个片的情景详细和他分享了一下,我觉得这是态度的显现。
他没有立即回答我,隔了两天,他说:“感谢三位师兄向我推荐日本电影《禅》,我容易感动,多次落泪,当看到道元禅师风尘仆仆,当看到如净禅师鞋打弟子,当看到最后小师兄说正在小雨,我想到玄奘,想到达摩。
我重新看到熟悉的天童寺,让我感觉因缘殊胜。
可是,身心脱落!
我不知道我是否辜负了慈悲的师傅和师兄,因为我不但没有脱落,还搅得紧。
”这位师兄能放下自己的执着,愿意去看这个电影,就是在慢慢脱落我执了。
道是随处都在的,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纷飞,为人做事,无一不是道,只是要看我们是否放得下自己的成见与固执,能放下,才能有新收获,抓得太紧,不松开,不放手,便不可能再抓其他东西。
禅的链接: http://kankan.xunlei.com/vod/movie/56/56652.shtml 附录——《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
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
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
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
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
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身心脱落,追求内心,审视内心去除杂念和欲望放下执着放下过去,当下即是全部,当下即是极乐世界从日常的琐事中脱离出来,摒弃各种杂念,不思恶,不思善,甚至连开悟本身的想法都要舍弃,舍弃所有的念头和想法,这叫“非思量”。
打坐的目的不是开悟,只管打坐。
它本身就是开悟。
审视自身,审视自己的内心。
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看到事物的真面目,看清我们的本性,这就是开悟了。
平和的心态。
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
顺其自然:生之时,当生;死之时,当死。
学习佛法,就是了解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为了忘却自我。
忘却自我,就是为了证道。
证道,就是身心脱落,解放自我。
进而脱落,他人身心。
《禅》(又名《道元东游记》)由高桥伴明执导,中村勘太郎、内田有纪、藤原龙也、村上淳、哀川翔等主演,2009年在日本发行上映。
影片据大谷哲夫原作《永平之风,道元的生活》改编而成,讲述日本曹洞宗奠基者希玄道元禅师历经艰难参学、修行、悟道、弘法的故事。
整部影片画面简洁,禅意浓郁,曾两次出现道元诗句:“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配乐也汲取佛教音乐元素,声画交融,意境深远。
正如很多日本电影一样,在犹如飞机起跑的平易叙述之后,在黎明的禅堂中,诸僧众在微弱的烛光下坐禅,道元禅师留下最后的开示:“生之时,当生;死之时,当死”,电影进入高潮,犹如飞机起飞,并在阿铃踏上当年道元求佛道路中戛然而止,与影片伊始形成呼应。
公元13世纪,日本僧人道元(1200—1253,中村勘太郎饰)不远万里来至宋朝,遍访名山大川以求佛法真义,历经曲折,得拜天童山如净禅师(郑天庸饰)座下。
修成归国时,日本正处混乱的镰仓时代(1185—1333),民间烧杀抢掠,奸淫横行,连僧人也无心修行,贪心享乐。
道元创立曹洞宗,得镰仓地方长官波多野及众弟子维护,带领弟子辗转来到越前建立永平寺,使得曹洞宗慢慢发扬光大。
禅堂里,道元禅
淡定就是力量
与名不符 差之甚远
不疑
何日归山隐,长共伊塘庵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09702/?from=search&amp;seid=15491535636580812428
我喜欢的题材;今天看了一点,怎么中间的中文听得我浑身难受啊,,,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啊。。。于是没看了,下次再试试。
影片突出的是佛法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而并非做眼于简单的人物传记,因此片子立意新颖,耐人寻味。
学习佛法,就是了解自我;了解自我,就是为了忘却自我;忘却自我,就是为了证道;证道,就能身心脱落。
平喜无悟
最后小朋友因为雨天而改变了禅座的手势特别有爱,还有中间高良小哥的那句不标准的我爱你…很有意思…什么都能丢掉的境界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日本人说普通话 好别扭的感觉
宁波人都该看的电影
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行住坐卧,无非是禅。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没有那种情节会更好......
好电影 佛教有大智慧 就是开始的那些日本普通话感觉有点别扭
不能要求太高。配音难以忍受,也是日本人亲自说中文的方式表达敬意吧!情节即便平铺直叙也好,引用公案片段也罢,无新意罢了,不能苛责。月亮表现很多,算是用心了吧。
让日本人说中国话真的很难受啊。
第一是可笑的发音,略有禅味但还未彻悟,多了日本的阴暗和孤独,少了大乘佛法的八方光明。
令人滴汗的中文。。。
除了之前写的之外,道元与寂远的相遇相携也是彼此的幸运。寂远的那句继续坐,他是懂他的。
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