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烈焰雄心(港),无路可退(台),Granite Mountain Hotshots,No Exit

主演:乔什·布洛林,迈尔斯·特勒,杰夫·布里吉斯,詹妮弗·康纳利,詹姆斯·戴尔,泰勒·克奇,安迪·麦克道尔,杰夫·斯塔尔茨,亚历克斯·罗素,萨德·拉金比尔,本·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勇往直前》剧照

勇往直前 剧照 NO.1勇往直前 剧照 NO.2勇往直前 剧照 NO.3勇往直前 剧照 NO.4勇往直前 剧照 NO.5勇往直前 剧照 NO.6勇往直前 剧照 NO.13勇往直前 剧照 NO.14勇往直前 剧照 NO.15勇往直前 剧照 NO.16勇往直前 剧照 NO.17勇往直前 剧照 NO.18勇往直前 剧照 NO.19勇往直前 剧照 NO.20

《勇往直前》剧情介绍

勇往直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英勇事迹改编。影片讲述在“格拉尼特山高手队”创建之初,队里既有失足青年也有人面临婚姻危机等各种生活问题。队长埃里克·马什却始终充满热情,督促队员刻苦训练。这支看似由失意者组成的团队也逐 步成为城镇的荣誉象征……然而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所打破。面对近在咫尺的灾难,作为尖兵部队的他们勇往直前,却在阻止火势蔓延时被困火海、命悬一线。整个团队的安危与荣誉也面临巨大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福冈恋爱白书11:与你一起眺望的风景隔壁的男孩我的功夫梦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顶放射性物质危机行动飞狐外传仙厨奇缘终极快递编辑灵deleted潜伏5:红门面对面第三季悬案密码5:马可效应你是我的美味相机惊魂团圆中国合伙人2虎王归来中国特警画皮监狱学园OAD:疯狂的蜡勾心超级英雄暗涌生死劫杀1946远山淡影马背法庭之阿巴嘎黑马红小鬼齐步走咖啡因孤狼

《勇往直前》长篇影评

 1 ) 嗯,Only the Brave

其实是偶然看到片子,上周排片多一些,可是一直没赶上,这周再看的时候已经只剩倒数三天。

匆匆赶了火车到周边还有排片的影院去看。

两个多小时,引起的思考太多太多。

此类题材拍到这种程度值得鼓励。

太难过了,真的太难过了,是那种难以自持的抽泣。

想到国内的事件,有多惨烈,家人有多撕心裂肺。

他们都还是那么年轻,生命才都刚刚开始有了一点点光亮,就陨灭了。

拍电影讲故事和事实其实都是这样的,一直都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可是不知道哪一刻不牢防突然就会发生些什么。

高危的行业对于个人本身对于其家人相关的种种牺牲,都是难以平衡的。

无解。

可能真的就是那句What can I live with, what can I die without吧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也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英雄就能得以慰藉。

R.I.P. 愿所有离开人世的你们在另一个世界有快乐。

 2 ) 我们也应该要有关于消防员的好电影

这两天被困家里连续看了两部关于消防的电影,一部是《勇往直前》,一部是《烈火英雄》我最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影,我把消防与纳入了这个范围里,尽管他们已经退出现役,但他们依然是我最尊敬的战士。

所以我对这类题材的电影的有自己衡量度。

先说《烈火英雄》《烈火英雄》在2019年的八一建军节上映,我一直没看,直到我发现家里的电视可以免费观看才看的。

之前我问过我一个消防退役复学的同学,问他看了没有,我想等他的评价完我再看。

他说没看,看了预告片说这部电影一点也不真实。

我一直没看的原因是我也不看好这部电影,从演员来看,我就不喜欢,我不觉得这群演员可以胜任这部电影,怕这群演员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扮演不好消防员这个角色的。

看完之后觉得,演员的演技并没有拖电影的后腿,可以肯定的是导演和编剧们的能力不足以拍好这个电影。

《烈火英雄》消费了这个题材,选择在建军节这天上映,原本是一个献礼。

但很可惜,你们讲不好这个故事。

一、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开头不可否认的是电影的自黑,看了开头就引起我的反感,为了突出主角在电影后段的表现,就一定要用这个故事手段来铺垫吗?

一开始就煽情,来博同情,这类电影肯定不会是好电影。

而且我觉得在电影开头的任务处理就有问题,队长的作用更多指挥,而不是冲进火场炫耀能力,来个隆重登场。

不过这也是军事题材一直的通病,指战员的“指”和“战”一直都是混淆的。

为了突出主角的光环,突出人物的形象而对人设进行偏离事实的改设,这个让我看的不满。

而且在二次发生险情的时候应该是第一时间去组织队伍抢救伤员和再次灭火,不是在搞内部矛盾。

这个开头有点让人不再想往下看了,这个故事开头都不好。

二、家庭副线这部电影我就分成两条线,一是主线,主要是描述消防员;第二条是副线,主要描写的是消防员的家庭。

而这条描写家庭的副线我可以说在毫无价值,完全看不到这些片段在电影中所起的作用。

如果电影是想要借助副线来表达出家属们的对消防员的支持和消防员对家庭的愧疚,体现军属们为了家庭的不易和辛酸的话也是可以的,但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这条线毫无作用。

三、把普通群众写的过于冷漠这个是我非常不满意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把群众写的如此冷漠。

在一个抓猪的片段里,一群人在嘲笑消防员笨拙。

我想有些人的确是不懂得尊重人,但绝不是一大群人都如此。

而且在家庭副线里,一群人把一个孕妇挡在门外,我觉得也是过度的把人性冷漠化了。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良知的,这种丑化大部分人来衬托一部分人的手法真的很低级。

而且,消防员的伟大我觉得不需要做衬托,更不需要用比较来体现。

四,不合理的地方太多电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用消防队扑灭港口的油罐区的情景,但我觉得能看的就只有从55分钟开始到江立伟的牺牲的片段可以看的,其余的都是充数的。

但在这能看的片段里也是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我想也是导演强加进去的,例如在火场里摆人墙,这样做有意义吗,不得不怀疑编剧和导演的脑子是不是也被火烤过。

在作战的时候欧豪和杨紫在打情骂俏也是看的让人心烦。

而且穿着鞋子跳进海里也是厉害极了。

结尾就不用说了,那个书记说一句发动总攻大火就灭了,完事了!

一个非常潦草的结尾,我只能说导演和编剧们说,你们是真的不懂中国消防,也没有能力拍的好消防这个题材。

我查了一下陈国辉导演拍过的作品,什么全城热恋、全球热恋、新娘大作战等等。

事实证明,他的确拍不了这种电影。

而在看烈火英雄之前,我还看了《勇往直前》。

这部电影我很喜欢。

一开始我在某音上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某个片段,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还以为只是一部励志电影,讲述一个问题青年的自我救赎。

我没有看简介就直接就上网看这部电影,看不到10分钟,我就断定这部电影不是讲励志青年的,是讲消防队的,因为我看到这支队伍在灭火的场景做得非常真实,导演在背景和色调上非常用心,如果不是讲消防的不会如此得细致。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这电影讲好了这个故事,讲好了“格拉尼特山高手对”的故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不用煽情也能让我动容。

而烈火英雄一开始就煽情反而让人觉得这电影不行,因为这题材根本不需要煽情,而是要观众去了解消防的真实模样。

这部电影里也是分两条线来描述,一条是救援线,另一条也是家庭线。

两条线可以完美的融合起来。

有真实的血肉感情,有妻子,有女儿,有社会责任,也有家庭的责任,很平和的描写这些事,一点也没有造作。

更让我喜欢的是这支高手队对于救火的态度,全程下来都是整支队伍在一起作战,一起为成为先锋队而努力,我喜欢这样的团队。

我也喜欢为了救火而着魔的老大,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团队的精神所在。

而在烈火英雄里有几个内讧的镜头,这我完全想不到导演安排这些镜头是干嘛用的,带节奏、拉仇恨?

《勇往直前》拍摄时非常注重消防队灭火的专业性,尽管救援操作的镜头并不是很多,但也能从中看出专业两字,我非常喜欢这点。

在一部消防电影里,专业一词是非常重要。

消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一点也不能马虎。

消防队员们必须掌握专业的技术,才能应对各项突如其来的险情,而在以往我看过的电影里,我都没有看到电影可以突出专业这一特点。

反而都很乐于花大功夫在人物的塑造和场面的调度上,以为用最大的力气去塑造一个高大尚的人设,打造一个恢弘的场面,制造逼真的特效就能得到观众们的赞赏,这想法很幼稚。

在《勇往直前》里,我并没有看到有多大的特效,就最后的山火是特效外,应该就没有了。

但这个特效比烈火英雄里的火真实多了。

这部电影不需要用什么高大尚的特效来吸引观众的,全篇下来也没有什么恢弘的场面,我觉得靠的就是用心去将好这个故事,这才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这部电影用心到每一句台词,里面很多我喜欢的台词。

消防员是一个高危的职业,每次出任务都伴随着生命危险。

对于消防员,我们听得最多得是牺牲两字。

虽然是在看电影,但面对这些镜头,看到消防员的牺牲谁都会难过。

在《烈火英雄》的原型里是只有一名消防人员牺牲,但我联想到的是2015年的天津海滨新区爆炸事件,那场事故造成了99名消防员牺牲,还没包括其他参与救援的公安和群众。

在《勇往直前》,相信大家看到那19名消防员牺牲的场面心里肯定也会难受。

2013年6月,美国西部发生史上最大的森林火灾,格拉尼特山高手队作为尖刀部队被派往灾区,因高温大风使火灾迅速蔓延,全队消防员于救火过程中几乎全部殉职。

再看《勇往直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9年四川省凉山森林火灾。

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看了这部电影我才体会到那大火笼罩天空的感觉是那样的恐怖,那些被困的消防人员在牺牲前显得是那样的无力。

那灰暗的场面,那些消防员的遗体,那医疗队的报告,痛哭的消防员,这些场面是那样的揪心。

如果不是真实故事改编,那19名消防员活着多好。

电影有好坏,但消防员是正的伟大!

我喜欢军事题材的电影,并不是喜欢看电影把军人和消防战士们拍成英雄,只是想每部军事题材的电影都有它的意义。

他们的意义是真实存在,所以电影也应该是真实的把他们描绘出来,不要随便去消费这些可贵的精神。

中国的很多电影都是缺乏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如果可以把这点做好,《烈火英雄》那么好的题材的评分就不会是那么低。

我还是非常希望,中国能多出几部想《勇往直前》一样的电影,别看这个名字起得确实是一般般,但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和借鉴的好电影。

 3 ) 血的教训

勇往直前 (2017)8.32017 / 美国 / 剧情 传记 灾难 / 约瑟夫·科辛斯基 / 乔什·布洛林 迈尔斯·特勒

这个消防队真的是太让人遗憾了,他们真的是美国的英雄,消防队他们面对困难无惧,面对挫折战胜,这才是应该有的消防队的样子,不管怎么样,最后我也想不到,他们居然真的是全部都牺牲了,我以为只是牺牲一部分,这确实让人看到很感动!是2013年发生在亚历桑那的真实山火事件,希望以后真的我们能够警惕山火!

 4 ) 沧海遗珠啊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加州大火的相关新闻,一直关注的电影博主提起了一部2017年上映的电影Only the Brave,是根据2007年亚利桑那森林大火中牺牲的消防队伍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查了一下电影信息,演员阵容太强了!

Josh Brolin、Jeff Bridges,还有我非常喜欢的Jeniffer Connelly,以及还有点青涩但是演技已经很好的Miles Teller。

导演是后来导了Top Gun: Maverick的一位后起之秀,还是去年口碑不错的灾难片Twisters(龙卷风)的编剧。

这部电影在IMDB 得分7.6,豆瓣8.3,在灾难片里实属高分。

看下来觉得这个评分实至名归。

兼顾了大场面、戏剧冲突以及真实性,还加入了很多山火以及山火救火队的相关知识。

影片的高潮在最后二十分钟,尽管知道是灾难片,但我并不知道亚利桑那那次山火的任何信息,所以结尾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但煽情的情节点到即止,非常克制,这种有留白有取舍的处理方式既有技巧也有温度。

再加上主演们强大的个人魅力,这个片子用很平实的方式展现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上可以九天揽月,下可以五洋捉鳖,面对凶猛无常的山火,却还需要消防员们用血肉之躯去灭火,很多时候甚至是徒劳的,那种悲怆真的让人感到很难受。

最近加州的新闻也让人很难过,不提政治立场的左右和对错,只希望科技的进步能够在这种巨大的灾难中给那些勇敢的血肉之躯提供更多的保护。

 5 ) 勇往直前的烈火英雄?

爱奇艺的烈火英雄可以看,看了两分钟,是在是看不下去。

救火锅店的小女孩,出来时小女孩用手捂着口罩,手竟然好着,还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赛,两个大人竞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起争执,然后大人无脑的把孩子推到,你在现实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吗?

还有石油灌前关于英雄和狗熊的争论,大哥这是什么年代了,我们的社会没人性吗?

我们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性吗?

还是那样的蛮干,耍酷,我真是看不下去了,然后找到这部。

影片行文很舒缓,并没有那一开始的爆炸,爆炸,爆炸。

开始注重塑造人物性格,开发人性,人与社会的联系,一副画要缓缓展开,像撕快递那样的急切,你只会想着给差评。

人死了,就死了。

灰黑的焦土上,19个人像被烧熟的蝉蛹一样,曲着,白色的,一动不动。

导演此刻的表现我觉得很好,直接,利落。

他们训练最熟悉的装备最后没有保住他们的姓名。

 6 ) 生命的意义-观《勇往直前》

今年留下极深印象的两部好片:《寻梦环游记》和《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改编自美国真实事件,看片前不了解真实事件,按照套路,本以为影片会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救火行动中,过程曲折艰辛。

出人意料的是,影片的大量篇幅用于描绘每一个普通消防队员的生活、性格、家人,也正因如此,最后一场大火中19名消防队员殉职才令人悲恸难忍。

每一位消防队员的生活是这样的普通、平凡,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有人刚刚新买了一双限量版鞋,有人变成新晋奶爸对照顾小宝宝手足无措,有人失恋闷闷不乐,有人因工作和家庭生活失衡而苦恼,有人钟爱音乐拥有自己的乐队即使可能并不专业.....但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珍视这弥足珍贵的兄弟情义。

一场大火使这一切戛然而止。

电影中最难忘的一幕是,队长派木脑壳去望风时,木脑壳坐上车扬起了一片沙尘,沙尘模糊了所有其他队员的身影,木脑壳和麦肯锡竖起中指调侃对方,却没想这竟是永别。

木脑壳回到安全地带,急切地期盼着对讲机中的应答,先是断断续续,直至最后无人应答....大火袭来,吞噬了十九条鲜活的生命。

他们是那么地年轻,他们中还有人期盼着再会一见钟情的姑娘,还有人晚上要与家人一起度过晚餐时间,还有人要用音乐来歌唱生活....但一切的可能都变成了静寂的终点。

木脑壳最后执意要进入体育馆,当所有家属看到生还的并非自己家人时,绝望、悲痛、崩溃,所有的情绪再一次达到高峰。

木脑壳无比愧疚,网上说他因此患有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失去一个至亲已经足够痛苦,更何况是19个情同手足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生死兄弟。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Figure out what you can live with,and what you can die without.这似乎回答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其中的痛苦、不如意人人有之,可是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必须明白这些事情只能live with,可是这些不如意真的那么重要吗,在生命即将消失的时候,这一切生命中的炼狱与折磨你还会想起多少,你还会沉浸在这些痛苦中不肯走出来而虚度生命吗?

既然生而为人,请珍惜这仅有的一次体现生命价值的机会。

电影英文名字叫做:Only the brave.据说来自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一句话-only the brave enjoy noble and glorious deaths.只有英勇的人才能享受高尚和光荣的死亡。

而在中国,司马迁也有句人人皆知的古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十九个英雄的生命无疑是重于泰山的,高尚而光荣。

最后,掌声和敬意献给英雄们。

RIP.

 7 ) 活着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英雄有什么好的?!

吃苦挨累有危险还要冲上去!

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都向往着英雄。

因为他们正直勇敢善良,他们为了内心的坚持可以赴汤蹈火。

我看到后来“零分”失措焦急痛苦的时候很难过,因为他在这里得到,又在这里失去,这一走一过之后,他要背负很多思念及未来。

终究是生命无常,活着没有错,活着很好,继续做能做的事儿,带着过去和未来。

 8 ) 灾难结合传记的经典范式

首先,《勇往直前(Only The Brave)》的质量值得肯定,也算得上有能力角逐奥斯卡的作品。

虽然它走的是非常规矩的灾难加传记的创作模式,但技巧很娴熟,完成度很高。

但是,我并不建议国内观众去影院欣赏本片。

目前来看,国内上映版本存在大量删减,这次大概不是审查因素,据同行说是片方认为影片前半部分节奏过慢,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删减。

本片于10月份在美国及部分海外地区上映。

目前IMDB得到8.1的高分,烂番茄新鲜度89%,观众好评93%,Metacritic媒体评分72,用户评分7.5,豆瓣8.2,口碑很不错。

对于热衷真实事件改编的观众,和喜欢看灾难传记题材的人来说,本片绝不容错过。

《勇往直前》的演员阵容也比较抢眼,乔什·布洛林和迈尔斯·特勒都是又有型又有演技的明星,“督爷”杰夫·布里吉斯在本片中也饰演了一名串联线索的关键人物,此外詹姆斯·戴尔也是熟脸。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女神詹妮弗·康纳莉也出演了一位心理变化非常多的角色。

我似乎在主流故事片中很久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了。

故事改编自2013年轰动全美的亚利桑那大火,此次火灾成为911之后消防员牺牲最多的事件。

影片从“花岗山先锋队”的建立伊始,到最后奔赴雅纳尔山火灾现场,详细描绘了消防队中几名主要角色的日常生活。

剧情一直以流畅的节奏推进着,在各种火灾和生活中频繁切换,以至于结尾的壮烈和悲恸,足以令人泪崩。

这是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灾难传记电影,是经典创作范式的再次体现。

它没有丝毫求新求变的企图,但并不妨碍其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这种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往往比那些纯虚构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

它默认与观众订立了一个契约,即银幕中的演出是过往现实的忠实复现,因此更容易博得观众的信任。

这让我联想到同样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传记片《至暗时刻》,从而对这类真实底色的题材有了一些感想。

我们应该注意到,传记电影是奥斯卡最为青睐的一种体裁。

我虽然对《至暗时刻》的观感一般,但不可否认加里·奥德曼成功令自己隐身,复活了丘吉尔,于是他成为了本届奥斯卡影帝的大热门。

当然《勇往直前》并不是纯粹的传记电影,它的质感更像彼得·博格的“真实事件三部曲”,即《孤独的幸存者》、《深海浩劫》和《爱国者日》。

通过参与事件的真实人物的视角,去复刻事件原貌。

但是《勇往直前》的时间跨度更大,为的是拉长人物弧线。

有趣的是,《至暗时刻》、《爱国者日》和本文的写作对象,基本集中在同一时间于大陆上映。

如果我们将事件本身称为“原文本”的话,那么据其改编的作品便是“后文本”。

我们会发现,在媒体发达的时代,“后文本”往往比“原文本”更具有传播度和影响力。

这从侧面体现了真实改编电影的审美价值。

一直主张实体美学的克拉考尔,认为电影应当亲近物质现实,也就有了大名鼎鼎的“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这一说法。

因此,像《勇往直前》、包括前后脚上映的《至暗时刻》、《爱国者日》这类影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此主张长期践行的结果。

奥斯卡的口味很容易琢磨。

学院派青睐传记电影,自然是他们认为传记片有着亲近现实的气质。

进入媒体时代后,这种贯彻写实主义的电影在接受度上就更享有优先权了。

但是要认清的一点是,此类电影与观众之间缔造的契约,是一个空中楼阁。

也就是说,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故事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忠于事实,它们仍旧建立在高度的艺术加工之上。

这当然是合理的,因为历史极富弹性,本就无法原原本本地复现。

归根结底,《勇往直前》之所以是一部佳作,也不仅仅是运用好了陈词滥调的创作手法。

本片还是有一些独到之处。

因为影片聚焦的是野火消防队员这样一个群体,因此相比于那些描写建筑火灾的电影,其视听方面显得不再那么局促压抑。

本片刚开始,便是几个非常大气的航拍镜头,展现亚利桑那群山之貌。

而野火消防队员,看起来也比建筑消防队更时髦有型。

他们不会穿着严严实实、又厚又大的消防服,反而更像一个个极限登山运动员,一身登山装备,言谈举止间也是豪放不羁。

极富动感的镜头,让影片前半段的许多户外戏甚至有种登山电影的磅礴氛围。

相对常见的建筑物消防员来说,大多数人对野火消防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影片通过对他们事无巨细的呈现,也会催生出一些猎奇之感。

不仅在装束上有别于建筑物消防员,他们在对抗火灾的方式上也相当特别。

山火犹如脱缰的烈马,是极难控制的一种灾害。

一道闪电就有可能引发毒燎虐焰的山火,茂密的山林则会加速火势蔓延。

当大火在肆虐过山峦之后,往往会一头冲向山脚下的城市,造成更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野火消防队员更像一支边防部队,在火势到来时,他们需要尽快挖出一道道防火线,这就是他们的战壕。

而在危急关头,野火消防员不惜以火攻火,亲自点燃一片区域,阻止烈火的进攻。

《勇往直前》的视角特点,让它有别于其他充满对社会警思、对科技恐惧的思辨式灾难片。

本片中一场场无情的烈焰,完全都是纯粹的天灾。

每次救灾场景,电影不会费力刻画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而将全部镜头对准这群不畏牺牲的英雄,表现他们在遮天蔽日的火灾现场制定方案、砍树、挖道、人为造火的过程。

合格的镜头语言,将每一次救灾戏都拍的紧张生动。

而在火灾与火灾之间,影片用了几名角色的家庭戏去进行情感积累,也在整体上达到了效果。

其中,队长埃里克和迈尔斯·泰勒扮演的布伦丹是着墨最多的两位。

埃里克相对脸谱化一些,主要表现的是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关系,但是布洛林和康纳莉的演技撑起了这条线。

布伦丹的戏份则很足,从瘾君子到令人敬畏的救火英雄,从被队友排斥到与队友一起照看孩子(这场戏表现力极强),角色的成长弧线被展现得很完整。

这个人物是全片的亮点。

而让本片成功的最关键一处,是在结尾雅纳尔山大火过后,我们见证了一场超越了银幕叙事力量的内景戏:布伦丹推开中学体育馆大门,里面聚集着死难者的家属。

此时布伦丹心情复杂,带着愧疚和恐惧进到体育馆。

他愣在了那里,不知所措,显得痛苦而迷茫。

画面一转,我们看到家属见到布伦丹之后,脸上随即露出的那些震惊、绝望、悲伤、甚至是麻木的表情,一一被镜头捕捉放大。

这场戏料太足了,观者很难不为之动容。

它足够震撼人心,是前面长期情绪沉淀后的大爆发,催泪效果满分。

影片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将埃里克对火灾的恐惧以梦中野兽的具象形式表现出来,个人认为在写实主义如此突出的作品中,效果并不好,至少在视听上极易产生矛盾。

而碍于篇幅,电影自然无法对“花岗山先锋队”的每一名队员进行详尽刻画。

但目前这样的取舍,还是欠缺推敲。

瑕不掩瑜,《勇往直前》再次证明了真实事件改编的高效率创作范式。

它的文本与现实联系更为紧密,在观者的心理上率先建立了真实感。

因此更具感染力,更容易打动人心。

 9 ) 影评补完计划之《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片名翻译非常烂,不过内容很震撼,牛逼的故事一般都是告诉你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往往更加残酷。

故事讲述一帮业余消防队员通过努力成为编制内正式消防员的过程,在扑灭山火的过程中几乎全员牺牲的悲剧。

抛开主旋律的内容,片子拍的朴素、真实,没有什么伟光正,也没有假大空,看完本片,让人由衷觉得消防员真是了不起。

对比美国和中国消防员,除了勇敢、奉献等共同点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消防员一般年纪比较大,国内的年轻许多。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数月前为拯救城市牺牲的消防员。

与《勇往直前》里消防队员平均年龄27岁相比,烈士陵园里的消防官兵多数没有到20岁,一个个看起来就像刚上大学、稚气未脱的高中生。

消防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不管是美国还是香港的电影,消防员都是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入职要求和考核很严,能当消防员的都是男子汉(女的有少一些),人中之龙。

《勇往直前》里有一个镜头,消防员进酒吧不仅不排队,还有掌声,可见荣誉感有多高。

我国的消防员,从名字看起来属于武警部队,实际上依然归属公安系统,消防员来源和服兵役差不多,都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年纪的适龄青年,一般干上三年,然后复员转业,除了个别的士官和军官干的时间长一些,基本都算是临时工,随时都有可能不干。

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家没有太重包袱,基本上消防官兵是不停轮换的,至少没有退休人员,平时薪资也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消防员的专业程度比较低,新兵训练半年,适应半年,服役一年半,就要回家了,期间要是天下太平,可能都没救过火,没有实战经验。

万一碰到火灾,尤其是突发性、条件复杂的大火,往往会给消防官兵带来较大伤亡。

西安1998年天然气罐火灾,炸的惊天动地,人员伤亡最大的是消防员,因为别人往外逃,他们往里冲,多数牺牲者不是被爆炸或火焰伤害,据传多数是冻死的,液化气泄漏从液体瞬间气化,会带走大量热量。

大漂亮的《勇往直前》展现了消防员专业训练,社会地位高、收入不低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国家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地方养一支专业消防队伍,应该不成问题,相比平时的花销,救灾时的专业应该更重要吧。

PS:多年前写的,不知道现在消防官兵的训练和轮换是什么情况,不过就近年来消防题材的《逃出生天》《烈火英雄》来看,内地的消防官兵技战术水平和装备有一个质的飞跃。

 10 ) 勇往直前

没有苦大仇深,正是这些真实且日常的细节,让我们迅速认同这群人——这群后来被称为英雄的普通人。

一如本片编剧肯·诺兰所说:“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但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疲惫,会恐惧,也会互相开玩笑。

”导演甚至选择了去戏剧化的方法处理那场真正的灾难。

他们躺在岩石上调笑着彼此,就像过去出任务一样。

但我们依旧会为他们的逝去感到心碎。

他们不再是报纸上报道的为保护人民殉职的英雄消防员,而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

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7岁,最年轻的,只有21岁。

反正邻座的那个女孩是哭着问我借纸巾的,我哭着告诉她我自己用完了。

《勇往直前》也许只会让你哭一次,但是这一次的力量可能胜过千千万万次的刻意煽情。

cr阿德

《勇往直前》短评

所谓最后的“英勇就义”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长,只是讲述没有煽情。更多的是队友们之间幼稚的玩笑捉弄、小女儿给健硕的消防员脚上涂指甲油、每次灭火前都顺一个小物件带回家这样的小细节,男主说“我没准还能回来吃午饭”,男二说“我去放风啦你们可别想我”,我就彻底不行了

7分钟前
  • 咳嗽都吃米线
  • 推荐

铺垫太长,节奏拖沓,满屏男性荷尔蒙,缺乏高潮又没平淡出味道。看不下去

11分钟前
  • joy
  • 较差

人物塑造上确实是编剧教科书级别的。好莱坞商业电影里,英雄的塑造方式就是,他身上有着让普通人充满共鸣的生活质感,但同时他最后做出的英勇抉择又是合情合理水到渠成。这个基础原则看起来简单,但在具体剧本写作时,要么就把人物往不接地气方向去写,最后沦为了假大空;要么人物最后的英勇抉择看起来像是强行拔高,人物转变极其突兀不自然。而该片确实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厉害,二十个消防队员每个人都刻画得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的煽情既克制又巧妙,体育馆那场戏真可谓是点睛之笔,特别怕最后的幸存者再来段讲话,最后的处理却是不着一语却让人痛彻心扉。

13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当大火烧过的时候,你会觉得像有一百辆火车从你身上压过。」

16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很高兴参加了提前点映,还真没关注今年有这么一部片子出来,居然还是遗忘和创战纪导演的作品,内地拿进来包装成商业灾难片,据说还剪掉了不少情节,这可够鸡贼够操蛋的,我之前没做功课,结果看完才知道是部真人真事的主旋律英雄挽歌片,整的心情挺沉重感觉挺遗憾的,愿他们安息主怀吧!

17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普普通通的剧情片,真不理解这么高的评分是怎么来的,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作为主旋律在煽情方面很克制,但重复了四五次的火灾戏,兜兜转转的叙事效率到最后,高潮还去戏剧化处理了。说它所有时间塑造人物了,它又没重心放在兄弟情上,叙事效率也不高。如果有什么可以感动人,就是真实事件本身吧。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队长一立flag就知道必定难逃一劫,只是没想到会牺牲那么多人,然而评论区很多人称赞的不煽情,在我看来却恰恰是缺点。结尾二十分钟过于克制,也太仓促,几乎没有情感释放的空间,只是一一放上原型的照片和年龄,让人差点以为是纪录片。整部片子都太平淡了,前面部分又太冗长,模糊了重点。

25分钟前
  • 沐珑秋刀
  • 还行

天哪,我再也不要看这么悲伤的电影了!

28分钟前
  • 动作院线
  • 力荐

7分。豆瓣又虚高了,这片子不错,但也就这样了。主角们是消防员,主角们有七情六欲,他们去救火,他们死了,他们是英雄。如果当做灾难片来看绝对会失望的,火场的镜头从头到尾都没几个,最后的死也没太多波澜起伏。描写兄弟情是不错,但就因为这个要让人给出高分,未免也太随便了点。

32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无感

33分钟前
  • 蚂蚁
  • 较差

跟彼得博格比还是有差距的

3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主旋律童话,满满的俗套。

37分钟前
  • 白下
  • 较差

消防员之所以受到尊敬,因为每一次救火都是伟大的逆行。侧重于讲述消防员的生活点滴和同袍之情,用从头到尾的平实烘托最后的悲壮,主旋律电影拒绝煽情好评。山火的扑救方式原来是焦土政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木脑壳被派去望风的前那个回眸,竟变成他与19个兄弟间最后的告别。19位英雄扑倒在地的那一刻,熊熊山火犹如头儿年轻时候遇到的火豹一样,狂猛扑来。但这次,这头火豹没有“放过”他,也没有放过其他18位兄弟。家人们都在体育馆离期盼着幸存者会是自己的丈夫父亲或儿子,木脑壳的出现将她们最后那一团希望之火无情浇灭,哭声响彻整个体育馆,木脑壳必定会自责一生。多年后,当初20个兄弟共同保护的那棵千年老树挂满了祝福,木脑壳能做到,就是守护好这棵他们勇往直前拼尽全力保护的花岗山之树!历史不缺英雄,天堂亦如此,希望世界祥和,别让更多人踏入这团火焰,请让更多人看尽人世繁华。

42分钟前
  • 安凯
  • 力荐

题材很好,但是电影平淡化的描写,让我这种追求节奏感场面感的人略感乏味,最后每个人照片一张一张出来的时候也蛮感动的。

44分钟前
  • 木水
  • 还行

太磨叽了

46分钟前
  • 疯狂的菜汤
  • 很差

实力派演员挺多,风景挺好,但实在有点波澜不惊,等了两个小时才在最后有点内容

48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叙事入不了戏,深感无趣

49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在电影院哭成瓜皮人

50分钟前
  • 宇宙无敌爆
  • 力荐

全片唯一震动我的是前面主角一闪而过眼神坚毅的要去蚍蜉撼树对抗大自然的某一刻。有时候数学需要好,19条人命贵,还是一座农场贵?可能地球人太多,人命真的不值钱吧。拍得还不如美剧,高分是因为主角全军覆没。美国主旋律,男味儿冲天,且全片没有一个有色人种,这还是大美利坚吗?The 5 largest ethnic groups in Prescott, WI are White (Non-Hispanic) (89.9%), Asian (Non-Hispanic) (4.82%), White (Hispanic) (3.28%), Two+ (Non-Hispanic) (1.77%), and Black or African American (Non-Hispanic) (0.189%).

51分钟前
  • 恰恰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