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五毛,这一点所有的豆友都知道。
我刚刚才电影院退场,打的回到家。
又一次引证了豆瓣几多“高档”评论员的审美趣味严重脱离群众的事实。
我想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这是吕克贝松的第几部电影,也不知道他承诺了一辈子只拍几部电影。
也不知道之前那些经典片是他老人家拍的。
但是我很认真的说我很喜欢这片子,喜欢二十世纪初巴黎街头的马车与老爷车并肩接踵的吵吵闹闹,喜欢女主角的任性泼辣美艳机智,喜欢法老木乃伊们被召唤醒来之后漫步街头的滑稽。
我喜欢这种法国式优雅的耍赖与幽默,或许够不上后世流芳的经典头衔,但是至少我觉得是这一年里让我看了觉得值回票价的“够意思”的电影。
我是实在人,没办法在电影史里引经据典,以驳斥众多对这个片片的冷淡与奚落。
我只想说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很喜欢每位演员的表演,整个观影过程就像轻踏着华尔兹的舞步,流畅而又有节奏。
更让我觉得开心的是,反角和丑角一个个都那么可爱,女主角美丽养眼,连路边走过的某某甲男斗可以美到胜似娇羞版的奥兰多布鲁姆(看姐妹两打网球时出现,不信的大家可以验证一下)。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小吕开始玩票了,没劲!
当法国名导吕克贝松曾经那“一生只拍十部电影”的口头禅早已成为真实的谎言时,影迷们似乎并不在意法国人的诚信问题,反而更加期待这个曾经炮制过《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的大导演失信之后更多重量级作品。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吕克贝松说大话不会让鼻子变长,变长的只有影迷对其下一部作品的期待。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是其毁约之后的第二部作品,通篇看来,老吕这次出手堪称转型,缺少了之前冷峻的外表,取而代之的是童话般的冒险故事和光鲜的布景,而《阿黛拉的非凡冒险》这部算是大师转型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算成功,只有表面华丽。
佐料过多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改编自法国漫画家雅克·塔蒂的漫画故事,原著汗颜一下没有看过,但就这部影片来说,应该是完全取材于漫画中的一段篇章。
因为电影中所囊括的内容实在太五花八门了,从埃及木乃伊到侏罗纪翼龙,从女版印第安纳琼斯到貌似《刀锋战士2》中收割者的博士,电影囊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片中的卖座元素,魔幻、童话、冒险、悬疑、喜剧等等剧情标志统统被糅合到了这部100分钟的电影里,总体让这部改编自漫画的电影大餐显得丰富多彩,佐料十足。
但料多了并不代表着美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是大众口味,过多的佐料只能让一道原本丰盛的晚餐变成怪味大杂烩。
前面说到电影囊括的元素很多,再加上出场人物众多大小配角统统混个半熟脸,早已完全超出了电影100分钟的负荷能力,这就使得这部电影线索过多,人物主次不明,剧情松散,整体支离破碎。
电影开场直到半个小时后,也不知道这电影在讲什么内容,自然博物馆翼龙复活,怪异的科学家,转眼跳到埃及去需找木乃伊,短短的开场在长篇旁白犹如人物简介的叙述下竟然出现了10多位人物,其桥段也囊括了《侏罗纪公园》、《科学怪人》和《木乃伊》等多部电影的影子,然而此内容仅仅是一个开场白而已。
剧情破碎 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主线逐渐清晰,阿黛拉去埃及挖出传说中神医木乃伊,并且打算让那个科学家复活木乃伊去救活自己妹妹,谁料科学家吃饱了撑的复活一只翼龙惹了一身骚。
所以说《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在本片中所表现的就是一个救人的故事,但其主线已经完全被片中臃肿的情节所掩盖。
之前的预告片显示那只翼龙是本片的卖点,并夹杂的“驯龙”的部分,可电影中翼龙只是一次意外的产物,作为一个中间情节被当做主要卖点来处理无外乎商业噱头,可电影中翼龙部分也是臃肿之极。
其实把这段情节删除完全不影响主线,多出这段也可以达到丰富情节的目的,但这个支线部分太过庞大,其中还包含了永远也吃不饱的警长和业余猎人侦破的搞笑情节,如果电影是以翼龙为主线那这部分颇具看点,可惜此部分只是主线衍生出来的部分,却几乎占据了大半篇幅,完全盖过了主线,而这一部分女主角又参与甚少,给人一种前后脱节的感觉。
本片名为《阿黛拉的非凡冒险》,而电影的冒险部分也只有埃及的《夺宝奇兵》部分和《训龙高手》情节,其余大多数是在延续着吕克贝松电影中女性的御姐形象,泼辣之余不忘淑女本色。
如果说原著是像《丁丁历险记》那样的冒险类漫画的话,那么在电影中所呈现的内容完全对不起片名。
情节欢笑 抛开电影混乱的剧情,吕克贝松在电影充分展现了掌控小情节方面的能力。
电影多数的小角色都是来源于多如牛毛的搞笑情节,包括那个被吓晕三次的路人甲,胆小的花痴植物学家,已经之前提到的探长和猎人,这些人物实际也是为了润滑剧情所需,与主线并无直接关系。
对于某些卡通般的无厘头桥段、令人捧腹的冷笑话、贫嘴与独幕秀,会让习惯于好莱坞紧凑结构的观众无法适应。
但不要忘了《第五元素》,同样是在多彩的情节方面使电影和人物更加饱满,可惜在本片中这些作用被分摊给了粗枝大叶的剧情和过多的配角。
电影发生在20世纪初,观众能够从片中的影像和艺术氛围中体会浓厚的20世纪早期巴黎情调,使片中带有凡尔纳式的早期科幻的风格,以及从梅里爱到塔蒂的喜剧印记。
这一点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所呈现出来的维多利亚风格类似,只不过前者更加欢快的夸张而已。
而电影中CG场面却并无出彩之处,CG生成的翼龙也就Discovery频道《史前巨兽》的级别。
女主惊艳 关于女主角,延续了吕克贝松电影一贯的风格,刚毅果敢,泼辣大胆,同时又不是女性风采。
作为一部电影的主人公,阿黛拉这个角色在被大量配角占据空间的同时能很好的完成片中任务并给人极深的印象,这都得益于导演对这个人物角色的刻画,包括阿黛拉扮作修女、厨师、医生等营救科学家,大胆驯龙等的段落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大量的冷笑话加深了人物的个性描写。
可以说,阿黛拉这个人物塑造是成功的,这是阿黛拉和大量配角的一部电影,女主演路易斯·布尔昆令人眼前一亮,这个身着20世纪初的服饰的女冒险家通身一种古典气质,而极具张扬的个性也无需像也《古墓丽影》中劳拉那样那样一身性感劲装,腾挪跑跳“挑逗”男性观众。
在阿黛拉身上,体现着一种吕克贝松电影中常见女性韧劲,这在《圣女贞德》、《洛丽塔》、《第五元素》甚至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都可以找到模板。
本片不是一部宣扬女权的电影,但在阿黛拉面前,片中大小帅哥都是黯然失色。
总体来说,《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作为一部娱乐片,倒是可以嘻嘻哈哈的完成任务。
但是作为大师级导演吕克贝松来说,本片并不能让喜欢他的影迷满意。
PS:公映版中掐了一段女主角露点镜头,是在浴缸里读信的片段,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找原版看看。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并支持导演对自己拍片题材和风格的突破。
既然冯小刚可以拍集结号,张艺谋可以拍三枪,吕克贝松怎么就不能拍阿黛拉呢?
每个人都不想被定型、被定性,搞创作的尤其如此。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这突破,要我说:质量挺好!
终于又看到了正宗的法式幽默,比粉红豹系列好看多了,还有很多机智的对话桥段,比如那个黑眼圈的猎人对着打盹警长一本正经地说:“警惕和耐心是猎人的秘诀”,以及面对满头大便的警长说出那句“羊肉味的,我可以确定”,至少我笑了很多次。
而且情节设计和剪辑也是顺理成章的,比时下那些追求特效,却讲不好故事的烂片强太多。
不如放松一些看待风格尝试吧,不能每天都吃经典大餐,新样菜式也能成为美味佳肴。
昨天晚上和同事们去看了这部片子——《阿黛拉的非凡冒险》,这么说吧,打个盹醒来依然不影响你的观看。
垃圾片,内容空洞化,人物平面化,故事情节老套,故弄玄虚的成分多,宣传上噱头多!
——汇报完毕。
吕克贝松基本上可以休矣,说了只拍十部片子的,没耐得住,结果导致晚节不保,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廉颇老矣!
评一星的理由 是因为没有无星的评价怎么说呢,看到电影院里有法国片,小激动地买了票就去看。
位子是第一排可能也是个原因,因为实在场次火爆,被迫仰着头看下来,心中稍有不顺。
电影开头时,我想我是被阿黛拉性感的嘴唇迷倒了,尤其是她指着一本书说:“两个办法,做埃及人或者看书”时。
但好感只是暂时的,随着电影的进展,很多强插人物的加入,导致电影偏离了原来的主线,已经有些被导演绕晕了,这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最可悲的是这部电影让我彻底讨厌女主角。
当博士心力不支倒地时,阿黛拉冲了过去抱住博士。
按道理来说她该哭着拼命给博士推拿,然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着博士您千万别死,您死了我会很伤心之类的,女人嘛。
可她竟然在说:博士您现在不要死,再坚持一会我真的从心底里佩服编剧……从头到尾,只是讲一个极度自私的女人,为了拯救因自己弱智加RP低下的死亡的妹妹,去不停在伤害男人中得到快感的故事。
当然,亮点还是有的,最后在泰坦尼克上撞到阿黛拉的两个小姑娘还煞是可爱的(忽略阿黛拉恶心的呻吟)。
这是部很轻松的片子,带点奇幻风格的法式喜剧,有一个聪敏干练任性大胆的女主角,是个冒险故事作家,签名售书时把植物园里的一个小研究员迷得神魂颠倒,为了救她的妹妹她骑着从博物馆恐龙蛋里复活的翼手龙去救一个疯狂科学家教授,最后复活了埃及木乃伊拉美西斯二世和他所有的大臣们。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想起了哈利波特,无他,盖因这两个故事都该是中学时代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的。
我记得初中时我曾在作文中用“青黄不接”形容过我们那个年龄段(结果那篇作文当然分数很低)——不似小学那会儿得到父母的大量关心照料,却离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的日子还很远很远。
偏偏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拥有一种全能感。
那时候我经常在放学的路上想:我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有一天藏在我身体里的潜能会爆发出来,就像XX动画片或者XX漫画里的那样。
哈利波特也是满足了这样一个幻想,虽然罗琳把魔法世界和麻瓜的世界有点划分得太清晰了;而在这部影片中阿黛拉小姐可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出版社出钱让她去秘鲁,她偏偏跑去埃及,从一群盗墓贼手里逃脱,打火机扔到满地的石油上,她一溜快跑火就是烧不着她;巴黎的马车堵了道,她把脑袋探出窗口对着马大声道:“快走笨蛋!
不然你们就死定了!
”那些马儿居然就真的给她让出道来了。
你让所有平时装得乖巧文静其实心里头燃着任性跋扈的小火苗的小丫头们该有多么憧憬你的生活啊……不过如果阿黛拉跟奥特曼似地一出场摆个POSE后就事事顺利,那故事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她的一大性格魅力还在于她的高挫折商,想她一次次易装进入巴黎监狱试图解救那个疯狂科学家教授,每次都在被发现后被赶出来,但是她一扭头,马上又去执行下一个方案。
最后求助总统也不顺利,回到家里面对着脸色苍白如同植物人般的妹妹,她兀自伤心了一小会,到了客厅又能一边自嘲一边对着从埃及搬回来的木乃伊卖弄性感。
这种活力这种毫无顾忌,正是年轻人最珍贵的要素——输得起。
也正是因为敢于去做常识以外的尝试,她驯服并骑上翼手龙时,那个小研究员忍不住要大声赞叹:“阿黛拉小姐,您真是不可思议~”但他给她写信时却又那么犹豫不决,落下“小姐”两字后,心想:“要是她已经结婚,或者守寡了呢?
”(这里很女权,我喜欢。
)上个星期去参加了初中好友的婚礼,也见到了好几个好久不见的当年的伙伴们。
结婚是件人生大事,我在看了新房以后真觉得可以(替好友)高呼:“It's my time and my place!”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时代终于来了。
不过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反倒不觉得特别投机。
也许因为我还是学生,而我的大部分朋友们都已经进入社会,她们面临着更多的外部评价,所以求稳、守成,已经成为这些二十三四的女孩子们开始重点关心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对于皮肤状态变差和衰老的恐惧,之前我看过一些说法说女人过了二十五岁后体内各种维持青春美貌的好东西的水平就开始下降了,最近听闻这个年龄数字又往前靠了些,变成二十二岁了,而二十五岁以后则变成“两倍速度下跌”。
我擦,这真的不是化妆品商和保健品商一起阴谋制造的传言么?
当然,我不是说要对外表毫不在意(虽然我确实觉得如果除了衣服包鞋和化妆品别的你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你基本算白活了),我只是觉得青春不可能留驻在对于衰老的恐惧中,开始守成意味着人生已经到达顶峰,以后就只有下坡路没有上坡路……可是天哪我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啊~与其那么早地把自己变成一尊美艳的死塑像,然后花上后半辈子的时间来辛苦地维护它原来的样子;不如保护好那颗珍贵的年轻的心,不要去理太多所谓的稳妥考虑,不要去为根本还没有降临的事情焦虑。
生活不该是一场目光紧盯着自己所失去的保卫战,而应是一场尽情尽兴的好玩的冒险。
唯一可怕的则是:因为畏惧失去而放弃了当下想要的,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换来。
刚看了蒋方舟在她的博客上写:“改变生活,必然要从俯视生活开始。
”我觉得这话相当正确且这个句式相当实用,例如:“改变考试和成绩,必然要从俯视考试和成绩开始。
”长这么大,也算见识了一点人生的无常、历史的无常,时代总会变化、环境总会改变,没有谁真的能做到审时度势地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冒险。
当然人是要认清现实的,可你对“现实”本身又有多大的把握?
电视、广告、你浏览的网站还有你的父母和长辈们,他们所告诉你的,是真的真实吗?
是全面的真实吗?
是你未来将遭遇的真实吗?
阿黛拉固然可能只是个青春期小女孩儿的跋扈幻想投影,我惟愿大家心中那个爱冒险的阿黛拉都还没有死。
感觉还行,对于法国片就只觉得很文艺很浪漫,现在这样的突破已经很好了,但是特效和故事情节单一了一点点!!
关于这部电影我不想多说对我来说电影分的五个等级是1星,就是说我找不出比这更低的等级来评价它了,带来的后果是,我会逢人便说这电影有多么多么难看,甚至对片中的劣质情节如数家珍,让人觉得我是变态,只为了我有多么多么的讨厌它。
2星,故事情节流畅,但是全剧找不到任何优点,以及亮点,总之我只是在屏幕前坐了2个小时,观看了一个与我无关的故事。
别人问我怎样,我一般会说,没啥意思,就别去看了。
3星,情节有可取之处,删减适当,电影中有几个让人铭记的亮点,或者让人揪心的帅哥,看过之后偶然回想会想起某个会心一笑的镜头,这种我会在我的22寸电脑屏幕前看完,我往往会写简评,话不多,毕竟没有深入内心。
4星,故事很棒,演员很好,允许有3-5个瑕疵,允许身边有半数左右的人说不好,会让我觉得这两个小时没有浪费,我会肯花半价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但是不会觉得赚到,影评大概是在描述这个故事,和一个让自己心动的点,朋友在聊天的时候会提到这部电影,称赞它的几个优点,顺带说些微小的不足。
5星,让我感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他的好可以让我忘记他所有犯过的错误,演员剧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劲,最典型的例子,敢死队。
我会大力向我的朋友们推荐这部电影,并且会尽力提醒他们去注意那些笑点泪点或者雷点,以免他们忽略这部电影的可看之处,影评会感动我自己,因为毕竟电影首先感动了我。
我会花全票价去电影院,如果电影院经常放我喜欢的电影的话,或者买一张正版的影碟,更或者下4G的高清版,或者下4种语言的字幕,总之不管怎么看我都会觉得赚到了,嗯,这就是五星。
我给阿黛拉了3星2星给电影里费力八叉演出的小木乃伊们1星给泰坦尼克跟吕克贝松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难道真的没有人注意到在处死埃斯佩朗底博士时匆匆忙忙占据好的观看位置的那个叫做夏洛特的女人吗?
为什么没有人想知道她是谁?
为什么会特意给她这样的一个桥段穿着那样漂亮的长裙跟帽子以及她身边的那两个男人这是我喜欢的吕克贝松他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很像另一位我崇拜已久的大师胖子希区柯克同志真正的幽默不是段子而是一闪而过的灵感比如夏洛特比如泰坦尼克
翻篇旧文出来贴其实坦白说,对这片子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不过那次看完之后又硬性观后感要写,于是就产生了下面这篇非主流观后感。
笑。
不过我当真觉得阿黛拉是白羊姑娘————————又名,一个白羊姑娘的非凡冒险。
我知道这并没有官方的证实,但,童叟无欺,阿黛拉一定是个白羊姑娘。
在星座学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出行,恋爱,甚至婚嫁的必修事宜的现在,普及一定的星座学自然是大有必要。
今天的feo星座小讲坛,就要以阿黛拉为例,告诉大家解读一个白羊姑娘的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傻劲证据:安德烈事件。
虽然我不知道原文,但从中文翻译中,也可以简单的一窥一二——“安德烈,热烈的热。
”白羊姑娘经常会不小心脑子秀逗掉,做出一些傻到匪夷所思的事情,自己还怡然自得,一点都不会察觉到。
白羊的傻,应该是众星座中出了名的吧。
关键词二,意外性证据:秘鲁与埃及虽说女主角阿黛拉去埃及是为了救她亲爱的妹妹,可能是早有计划,但事实上,对于一个白羊姑娘来说,这是多么常见的状况。
打算吃冷面结果临到最后一刻却突然变成了冷馄饨;又比如,想着要去杭州的,可能N个小时之后,她却出现在去南京的车上。
可以这样说,白羊的姑娘的生活注定动荡。
她很容易按着直觉行事,往往到了意料之外的目的地,才会无奈的笑笑,称总有一天自己的冲动害死了自己。
但实质上,却无比享受这种充满着意外的状态。
按部就班对于白羊座的女生来说,比什么都痛苦。
她或许也渴望安定,但天性注定了她很难真正消停下来。
关键词三,不顾一切证据:逃亡。
女主角阿黛拉点燃了地上的石油,一路狂奔,扑向木乃伊,然后顺着地下水道逃亡。
这样轰轰烈烈的场景,除了形容太白羊了还能说什么呢?
片中的阿黛拉面对骆驼的不理不睬果断实施威胁,遇到危险时的随机应变,为了自己的妹妹甚至蛮横的要求科学家先不要死……不计后果。
不求回报。
清醒却天真。
这些矛盾的特质在白羊座女生中得到了最恰当的体现。
关键词四,顽强证据:劫狱相信看过影片的人,一定会被那一段换装劫狱的情节所深深吸引。
白羊姑娘通常都很顽强。
锲而不舍对她们而言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
这种顽强诚然是件好事,但坦白说,再更多的时候,也害苦了自己。
只是天性里的东西又哪会那么容易被磨灭?
于是白羊还是继续着自己“打不死的白羊”这样的称号,继续奋斗下去。
放弃是她最不愿意承认的,又或者,在她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这两个词。
关键词五:自责证据:妹妹阿黛拉的非凡之旅是为了她的妹妹,而对妹妹的感情,这也是整部影片的主线。
日复一日的谴责,习惯性的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全然不顾他人的反感,觉得应该自己承担,觉得自己应该先做检讨。
——这也是如此明显的白羊特质。
阿黛拉无法原谅自己对妹妹造成的一切,于是才有了这部片子的“非凡冒险”。
这样的内疚可能导致两个极端,一个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不愿意出来,而另一个,则是积极的改善。
这两种情况间或出现,从而也导致了白羊姑娘的瞬息万变,无法捉摸。
好了,今天的小讲坛就到此为止。
谢谢大家的捧场。
再见。
=V=
okay movie. andrej is cute! and.. why the hell french sounds like korean?
浪漫和幼稚只有一线之隔,怪不得会引进。这是部很法国味的电影,让人一看就知道,但不应该是吕克贝松味的。听国配真没感觉。。。。。
必须给一颗星
西式幽默遍布全片!
女主长得不错。剧情有些奇怪,帽针真恐怖- - 木乃伊很逗趣,小博士移情妹妹?结尾有些没演完的感觉,肯定得有续集,女主都上泰坦尼克号了。
。。。
法国电影吵死了!!!!!!!!
我今晚为什么选择这一部?脑子有病吗?吕克贝松已经江郎才尽了么?
史上最萌木乃伊新鲜出炉~
骚味太浓,把科幻气息都掩盖了...
吕大爷食言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这部电影剧情多么牵强.细节多么不讲究.但是它让人看得开心...恐龙.木乃伊.大姐姐.大胡子绅士.机械小玩意儿.旅行.冒险..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凡尔纳的书..以及我所幻想过的很多有趣的画面..那种感受是美妙的..这就够了.认真的话你就输了.
这是一场另类的奇遇冒险。
以后用发簪要小心。。。
没有那么难看啦,太扯是正常的,毕竟是漫画改编的,不过女主角超有个性的,要是我法语可以和她一样说说得那么酷就好了。
吕克 贝松又按捺不住了。
凑合
大制作的娱乐片,周末看着玩的。实在不懂旅客贝松干嘛要拍这种片。
最近看多了国产电影,吕克贝松很给力!最赞的是在一个半小时内就可以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想想唐山大地震两个半小时也不过是部家庭伦理剧就可以看出功力了~有续集的苗头诶~
大导演的小片子···
典型吕克贝松式爆米花电影,少有冷场兼美工不错,大抵是因为还有后续的原因,情节相对松散。教授实在够惨,死了也没人在乎,木乃伊既然能救活妹妹,怎么就不能顺手多救一个?还是人走茶凉,生来就是茄厘啡,没办法。至于贝松老师的“十部电影说”,我相信,其实他的意思是,一生只拍十部靠谱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