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晨
Lundi matin,威尼斯早晨(港/台),游戏星期一,周一早晨,Monday Morning
导演:奥塔·伊奥塞里亚尼
主演:Jacques Bidou,Anne Kravz-Tarnavsky,Narda Blanchet,Radslav Kinski,Dato Tarielachvili,Adrien Pachod,Pascal Chanal,Myriam Laidouni-Denis,Laura-Kay Monnet,Nicolas Ponthus,Pierre Tricaud,Armand Chagot,Vinc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语言: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2
简介:这样一座小镇,非常的小。小到一个望远镜就能看到所有事情;小到邮差可以悠闲的翻看每一封信,然后再把他们封好;小到人们不需要打招呼,因为他们总是碰到。 镇上有一个男人,每天早上做同样的事,换鞋,出门,工作。表面上,他的工作是工地里的焊接工,实际上,他真正的工作是做画家梦。他用廉价水彩颜料做画,在天空中大量留白。他和镇..详细 >
生活在别处。
气质动人 表现乏力
平淡又有趣,要坚持到后半程,很多亮点,脱鞋开车,搬石头,再遇小偷,还有那个装逼的侯爵,逗坏我了。。黑衣黑帽女人很有范。片头片尾曲貌似出现在很多默片里过
很可愛又幽默的電影,天使就在細節裡,值得一看。
小城镇人民的烦闷无聊脱力感,不是从小浸泡在花花世界的大城市子民能切身体会的。跳出电影插一句,同理,南京武汉昆明兰州石家庄可以出产比北上广更好的摇滚或民谣;大陆的又比台湾的质量好一点。早10年还有陆晨这种厂工子弟感的上海小青年,现在只有低头玩数码的一代。身份鸿沟早被消费品填平。
Sorry真的没看懂。加上有点小心事,于是一直在看表。奥,有一段肥肥的灰老鼠,太可爱了~~~!我觉得应该再看一遍。
延续《别矣吾家》,少些新鲜。
生活在别处,诗意在远方,绕过一个国家的边境线,在威尼斯屋顶上俯瞰水城气象万千,渴望在生活重负之余偶尔发呆分神,最终呐喊归于平静,日常的静水流深覆盖了梦想的千言万语;白描简洁素净优美,不乏幽默,日光里涌动着小镇亘古的悠然,各色居民群像生动。
全程冷色基调 像是玩乐时间+帕特森 生活不就是得过且过 想不开了就去闯一闯 回来继续过 捉蛇邮差给人拍照 老爷爷太多能
看完只想去喝酒。
对于这样的电影,希望他们有一次逃逸、出神,而不是任由他们在僵直的环境中凝滞在一条河流,戏里戏外,两相对照,我始终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创作的省力,还是供一些脱离阶级苦痛的人们取乐或怀旧的工具。
小镇段落略沉闷,哪怕到了水城也了无生机。和帕特森一样的生活流水账,作为一部电影来说确实有点无聊了。最后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正所谓: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风不平浪不静,心还不安稳,一个岛锁住一个人~
有时候,习惯让人产生想失去的冲动,转一圈之后回到原处,看看还是一样,有些东西不用跑太远也能得到。
3.5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或许这部电影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近乎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纪录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日常,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讲的是一个热爱绘画、却整日去工厂上班养家糊口的中年男人,突然有一天就翘班不辞而别了,留下家中的妻子老人和小孩,自己拿着年迈父亲给他的一笔钞票就去了威尼斯城中晃荡,见了父亲年轻时的侯爵朋友,由导演本人饰演的侯爵让人印象深刻,假装高雅和贵气,实际是个落魄贵族……男人离开,家人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伤心和气愤,日子照常过着,只有妻子每次收到丈夫寄回来的画作卡片会撕掉。在给自己放了个长假之后的某一天,男人终究还是回来了,回归了从前的家庭生活……P.S.乡村生活的日常和各个有趣的村民部分让我想起了曼佐电影里的捷克乡村。
我们都向往自由和浪漫,可真正经历过了自由和浪漫,我们又觉得平淡日复一日才是安稳舒适的现实。“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或许正是电影的真意
6/10。我看的第一部埃索里亚尼作品。中规中矩无亮点,此类白描生活手法的电影多得去了,从LMDB上才6.6我就猜到会是一部不知所云的大闷片,不是说你想表现正常人庸俗乏味的无为度日不可以,但如果片长不加以节制就很容易让观众感到厌烦。 @2014-04-15 20:56:00
那就拜拜。
2025#003/诗和远方与现实的电影。转了一圈才发现,原来都一样。就像我以前那次去陌生的城市旅游,突然感慨城市那是千篇一律的模样,不同的是人文。本片电影写实细节很棒,男主很豁达,那么多钱钱被偷了,还跟小偷击掌…
和日本電影一樣欣賞不來/但看起來很愜意
如果我说一个片子有催眠效应,一定是夸奖。流畅又稳定的场面,每个人都有小梦想并不知不觉间都圆满的情节,或许有宗教有家庭有工业社会的讨论,但又似乎都没有,轻喜剧的处理,平静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