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夜里失眠,不怎么地就想起BC,这对CP可以说当年把只看过迈克尔史高飞的我迷得五迷三道,作为一条不成熟的傻狗,甚至还在评论区留下了让人看一眼就浑身发抖的堪称黑历史的尴尬评论。
这次,在我花了一个多礼拜重温BC剧情之后,发现作为一条已经成熟了的傻狗,我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再写一篇更尴尬的评论,来覆盖年轻时犯下的错。
我决定贡献出毕生绝学,把BC剧情里面最好看最值得【我本人】反复看的段落列举出来,以飨诸君。
当然,你说这么一个上古美剧剧情早都忘光了or你后来就明智地弃剧分手了,会不会看不懂?
也确实很有道理。
lucky for you,身为世所罕见的、9012年还重温了GG的学者,我可以先来简介一下每季的相关剧情。
现在是你掏出笔记本开始做笔记的时间了whip S1:B发现N和S困过觉很生气,B和N闹别扭分手,和C勾搭上,和N短暂复合,结尾BCSN四人联合对抗Gorgina,B和C复合。
S2:B因为C放了自己鸽子生气,跟M勋爵在一起气C,后来发现M的脏事儿俩人分手,跟C纠结了一整季到底谁先说爱对方,中间穿插了C爹去世、B和N短暂复合,最后C正式告白,俩人成为男女朋友。
S3:BC相处融洽,B为了演讲资格骗C去吻一个男人,C生气,俩人和好,C找到生母,实际被叔叔Jake骗走了帝国酒店,为了事业同意把B送给Jake春宵一度,B发现真相,俩人分手,C绝望之下睡了Jenny,B本来打算原谅C,发现之后正式分手。
S4:C和Eve隐姓埋名躲在巴黎,回纽约后被B搅局跟Eve分手,打击报复B,俩人短暂和好,B还是决定要先做女强人,于是分手,C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女儿Raina在一起,和Raina分手,B和D成为朋友,遇到摩洛哥王位继承人Louis,订婚前B反悔,有意和C复合,C还是选择了退出。
S5:B怀孕,和C折腾了半天决定复合,意外出车祸,B觉得是天意,封建迷信之下跟C分手,还是嫁给Louis,L知道了B爱的还是C,婚后冷暴力,B回到纽约,和D突然搞在一起【?】,最后发现还是放不下C,和D分手。
【worst season ever】。
S6:C爹复活,BC一起对抗C爹,C爹 真.挂了,BC结婚。
OK,现在是不是感觉又清晰又明白呢?
什么?
你说你还是没听懂?
……风太大,我听不清那么我们就正式进入剧情TOP10颁奖典礼了。
1010:S05E13:C被未来岳母抓去B和L的婚礼现场,虽然是最后没能抢婚成功吧【我人生中看过的影视剧中唯一俩人真爱还抢婚不成功的】,但C来阻止的样子很帅,B也真情告白了,算是又怀孕又和D纠缠不清的我都不想承认存在过的第五季中最喜欢的剧情了,我们就假装后面抢婚成功了吧……
99:S04E02:说着不在乎C到底怎么样,活得如何垃圾,但为了怕这个人真的从自己身边消失,还是会撇下重要的约会,穿着礼服狂奔着去找,这段剧情里面我最喜欢的部分其实是B红着眼圈说【即便是你,也不能毁掉我】,跟我们泛东亚地区没了爱宁愿死的情节比,很高级了。
88:S02E12:BC打赌互相给对方找舞伴,结果俩假货看上了,甩了正主,俩人只好亲自上场,算是第二季各种【快点说你爱我】的倒来倒去剧情里,难得的中场休息。
77:S06E03:B时装展受挫,C带着酒来安慰,抱住的时候,B还歪了一下头,靠到肩膀上的表情非常小女人,尖叫可爱。
第六季没有了跟各种乱七八糟人的纠葛,其实看起来还是很舒心的。
66:S01E18:联手击败Gorgina的剧情很解恨,调情的台词都透着BC俩人坏坏的小性格,不那么干巴乏味,我最喜欢的第一季,其实结束到这里,很逻辑自洽很完美了。
55:S03E04:著名的小飞象段落,C找了人假装去拦住B拍照,鼓励她自信,【小飞象一直会飞,她只是需要一片魔法的羽毛】,能一眼看出B的不安和逃避,立刻采取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处理,做了好事还不留名,这一段堪称第三季前半段C最佳好男友的集中表现。
44:S04E22:B和L订婚前,被C的仇家绑架,被C救出来后俩人撇开所有人,一起在陌生人的成人礼上跳舞放纵,B随后对C说【我爱L,他可以给我幸福,但那跟我爱你不同,跟我们之间的爱相比,幸福和快乐算什么】,当年初看就很喜欢这句话,今年重温依然欣赏,当然在GG这种狗血肥皂剧中,我们BC最后是又相爱,又幸福快乐,【又有钱】,但这话说的情况并非不可能存在,相爱又痛苦,这种情感,很深很惨,很值得玩味。
33:S04E07:因为Eve和Jake的事情彼此仇恨,一直给对方使坏下绊子的B和C,在意识到对方心里还是有自己之后,虽然谁也不肯松口,嘴里还是不饶人,其实每句【恨你】都是在表白了。
口是心非什么的,最刺激了。
22:S04E09:B为了营造淑女形象,C为了以花花公子身份运营俱乐部,都不敢公开俩人的关系,可还是忍不住要靠近,被意外曝光后,笑着说【算了我们都跟着一块儿毁灭好了 we go up in flames together】,自暴自弃的任性,与世界为敌的不管不顾,大概是我重温次数最多的内容。
11:S01E07:第一名当然是也只能是这段,B跟N分手,到C开的脱衣舞俱乐部跳舞,C第一次发现B的美,水到渠成在车上接吻+那啥,BN 7集没干成的事儿,BC 20分钟就做到了。
这一段排到最高,不光是因为这是一切的缘起,还因为,刚开播的时候,BC都在和别人纠缠,眼见的剧情里是根本不会有这种发展的,btw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原著里面是到最后也没有,结果剧里第七集突然神之一笔把俩人安排了之后,居然意外的非常合适,成为GG里面大家最爱的CP。
从此以后,我也很别扭地喜欢上这种本来看上去没交集,突然恋爱的剧情,影响实在深远。
是的,我知道GG这部剧剧情胡编乱造,“换妻俱乐部”,人物性格OOC,甚至连人设背景都修改,比如:C在前几集的时候显然还是有妈的,大家虽然有钱但看上去也就是一般有钱,并没有到最后那种掌握纽约政经命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牛逼地位。
但是,因为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我始终很喜欢BC的组合,很喜欢上述剧情,他们总是那么好看又自由,干一些罪不至死的坏事,说着聪明的俏皮话,像跳圆舞一样,不管换过多少舞伴,总还是要回到对方身旁。
好了,下面终于要结束了。
【双语字幕】:小伙伴们,我还有最后一件事想说,假如你知道所谓【春兰杯】是什么,你今年的岁数也不小了,……XOXO?
Upper east siders,there is one last thing I want to say,if you know what 春兰杯 is,you are pretty old,so……XOXO?
好吧,台湾版除了没有激情场面。
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除了F4变成S和BS-呃。。。
暴龙言承旭?
呃,我要再想想看。
N最帅的仔仔,每个女人都爱他爱他(复读机一百次)D完全就是个男版的杉菜嘛!
你好,杉菜哦,Dan.J-小优。。。。
爱上花花公子的小优在美国遇到了C。
C西门。
在台湾把小优和一群女人迷住了,但是在美国你的待遇可不怎么好。
暂时想到这些,其他的以后来补充。
这里没有不会可是但是反而,没有不过其实不一定。
Gossip Girl华丽铺陈,我虚荣幻想,所以我就是喜欢,你喜欢就是不如我喜欢。
B这个crazy bitch我喜欢,被人欺负了当然要欺负回去,你玩阴的就要比你还阴,自己的男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好了,自己也和男朋友的好朋友好了,这事儿多么的公平。
喜欢青梅竹马的小白脸我们能理解,谁没做过两天那白马还王子的梦呢。
最后看上人格魅力闪亮到令人发指的C同学,我们更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你弃暗投明。
C这个playboy,心中怒火燃烧时胜过地狱之火的恶魔,我喜欢。
从一开始不着四六的时候我就喜欢,其他人都太沉重了,每天拉个脸老长跟个长白山似的,只有C的坏笑和捉弄人看着让人欢喜。
看B跳艳舞了之后,浪子骤然回头,金子不换,白金都不换。
从此C的受欢迎程度以每集10.02个百分点上升,毕竟这太满足大家的虚荣心了,这个人,翻过大山趟过河流,偏偏就在小阴沟里翻了船,还特别乐意,这个人,想要什么就是唾手可得,可他就是想要B也喜欢他这么简单的事情。
同志们啊,眼泪刷刷的,这么完美的设定其实和queen B身上的珠宝华服一样让人激动。
世上总有百媚千种,我独爱你那一种(好像是这么唱的吧)其实是多么奢侈的爱情。
这两个人,看上去都不那么特别好,但就是最招人待见,其实编剧们也不傻,知道怎么让他们的坏看上去值得原谅,看上去可爱有魅力,咱也不用纠结,瞅准坑跳下去就是了。
关于后续的这未知有几季的几季,我特想跟英明的编剧大人商量一下,BC这两人怎么继续欢喜冤家都没有关系,我就是爱看着似醋非醋的语气让人怦然心动。
只要不要再跟别人干出啥啥出格的事儿就行了(那个啥是出格的事儿你晓得吧?
),然后最后一季最后一分钟两人和好,不要让我遗憾就好。
若然不是如此,我非常肯定我会骂娘的。
点题时间到,虚荣其实特健康,都说了是虚假繁荣,我看看电视里的香车美女漂亮衣服,真的还挺下饭的。
当B在脱衣舞台上一件件褪去她公主的外衣时,无疑是最美艳动人的时刻。
台下的C看得目不转睛,这位家财万贯花花公子终于被他好朋友青梅竹马的女友勾进了豪华房车的后车厢。
B的初夜也在此晚终结。
每个乖乖女心里都住着一只小妖精,在你矜贵温顺的表皮下暗涌四起。
看《gossip girl》,无数次会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和那些经过了以成绩来衡量受欢迎程度的小学后,懵懵懂懂地看到了成绩之外可努力前景的少男少女们。
那时,早恋的花朵处处萌芽,开进每具荷尔蒙开始激活的年轻身体。
校园后花园总能见到拖着小手,红着笑脸的男男女女。
我记得,课间里的校园广播会时不时传出校长的训导:“XX班的同学,请不要在教室里外拉拉扯扯”这是南方的中学,很南很南的地方,我们的校长就像麦兜里的校长,说一口带潮州音的粤语和普通话。
当初考入那所中学,多半是冲着那套黑西服A字裙红领结的贵族式校服。
若干年后,我才发现最迷人的,是那件半透明的打底白衬衫加红色运动短裤。
多雨的季节,总有湿了上身的女孩闯进教室,半透明质地的白衬衫映着胸衣若隐若现,红色的短裤下顺着大腿滴下水珠,身后的男孩羞红了双脸或调侃着不上道的黄色笑话。
那时候很多女孩还不懂穿bra或羞于承认蜕变为女人的身体变化,每天裹着胸衣上学。
只记得隔壁班有个如S一样前卫的女生穿了黑色的细绑带bra,一对小胸在白色校服里衬得分外醒目。
她一面大张旗鼓地走进无数长满青春痘的男同学梦里,一面熊熊燃起自诩保守正派纯洁,如同B女王一样制定校园潜规则女同学的妒火。
真有不认识的女同学走在她身后,吐口水骂贱人。
我却为她那张漠然的脸着迷不已。
她是住在我心里的小妖精,连同那些下了课没脱校服就坐上摩托飞车的红裤少女,和风中飘舞着的长发,是存留我心最青春的画面。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比如B,比如C,比如S。
失掉贞洁的那晚后,B在教堂对着神父忏悔,她害怕下地狱,受到上帝的惩罚。
她始终不承认对C的爱,将其归结为自己心碎酒后的失态,并试图与男友重修旧好。
她的头顶带着“女王”的桂冠,那是她高贵的枷锁,紧紧扣着她吐露真爱的勇气,不容有半点玷污和威胁。
这样的较劲,何其痛苦又何其年轻?
这样的纠结,何其突兀又何其相似?
尔后,许许多多戴着眼镜、穿着未改动校服的B式“好学生”们按照父母引领的路走得宽广而又顺畅,又或者还有许许多多逃课、打架、酗酒的S式坏女孩“改邪归正”,收拾心情,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将小时候的荒唐深埋于心,就像S的妈妈Lili。
其余不知悔改,始终和规则较劲的,最终被丢离这个地球,让熙熙攘攘的现实中淡忘得一干二净。
当我们和较劲告别,青春也将彻底逝去,我们终于平和得像我们父母亲一样,成为上帝想要的样子。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我们却总想走完四方,再升上天堂。
《friends》第九季里,恋爱中的rach和joey欲火中烧、宽衣解带,但是天逆人愿事故不断,他们始终没能突破禁区。
我的审美喜欢这样,不只是为了木讷的ross,更是庆幸在这部美剧里肉欲没有染指友谊,一个看似惊险的擦边球后,《老友记》依旧美好单纯。
《gossip girl》到第二季,nate几乎睡便了片中的所有女生。
尽管对于《gossip girl》的剧情发展不好做出判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除了dan和little j这对兄妹之外,片中的每对男女都要彼此睡上几次。
即便是dan和blair这对冤家,也迟早会碰出些激情缠绵的火花。
《gossip girl》里,男孩子气质儒雅仪表不俗,女孩子美貌夺目不可方物。
这么一帮子养眼的角儿聚到一块来冲击你的审美伦理,确实挑战不小。
当一张张美好的皮被五光十色七情六欲撕去,露出的是和其它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一样的凡胎枯骨时,才发现尽管我们望尘莫及他们奢华时尚的生活,却可以亲身体验他们朴素原始的欲望。
不是要埋怨《gossip girl》中的人物,joey和rach没有发生关系,并不是他们自身的理性和克制,而是写故事的人特别注意,顺应了观众审美中的伦理倾向。
相比浪漫美好的《friends》,《gossip girl》更加实在的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美丽的异性,即便他\她是朋友的恋人,又有几个人能控制自己?
也许正式因为人们做不到,才把这希望寄于电视,期于幻境。
现在《gossip girl》对我的最大吸引就是,dan和blair何时上床。
因为,那时候我会有一种先知般的快乐。
如果说《越狱》激发了普通人打破规则的欲望,《英雄》拓展了平常人对异能的想象空间,那么《绯闻女孩》就绝对是释放了女人天生的八卦潜能,自从上街区无所不知却又神秘异常的“记者”——绯闻女孩的博客里透露曾经上街区贵族学校的大姐大Serena即将回来的消息之后,学校里就炸开了锅,有人期盼,有人紧张,还有人惶恐不安、如临大敌,故事就从对Serena、Blair甚至是Dan、Nate、Chuck的好奇中拉开了帷幕。
我们喜欢美剧,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很多好奇,解释了许多疑问。
《绯闻女孩》能在全世界刮起风暴还是因为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少数精英人群的不了解和感兴趣,有钱人家的小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之外,真正的“上街区生活”从哪里开始?
富人的烦闷是因为什么?
娇娇女之间的纷争与市井阿姨们有什么不一样?
这部电影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它不仅真实的展示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更通过她们之间的矛盾让普通人醒悟出平凡生活的美好。
有钱不一定幸福,围绕着Serena和Blair的友情与矛盾,《绯闻女孩》的看点还真不少。
一.Serena和Blair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两个优秀的女人碰撞出来的不一定是火花,很可能是火药。
真的很替Blair不平,如果没有Serena,那她一定是整个学校和上街区里最耀眼的女孩,这个长相甜美乖巧,有着一头柔顺的黑发的女孩每个眼神都很摄人魂魄,但是没办法,她最好的朋友却成了她最大的障碍,既生瑜何生亮的历史又一次重演,和Serena比较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一开始看见Serena非常惊讶,倒不是因为觉得她有多漂亮,说话时轮廓分明的嘴唇、转身离开时甩起的栗色头发、看见猎物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眼神,游离在摇滚歌手和贵妇之间的气质,我缴枪了!
当然还有她坚持自我,勇于追求平凡又贫穷的Dan的气魄,而且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小意外,毫无疑问她的爱情还是很甜美的。
还记得Blair的妈妈要Blair为她的新设计做模特拍照片的时候吗?
在两个人同时出现的几幅照片里,Blair规矩的pose像个旧时的淑女,而Serena飞扬的乱发却正是激情的涌现;Blair娇羞的微笑确实甜美,但是Serena张大嘴的表情豪放张扬;Blair木偶般的学动作分毫不差,而Serena随便摆出的造型却更加新奇迷人。
在今天这个释放个性的年代里,Serena赢得干脆利落。
二.上街区的生活宴会、派对好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幸好美国人的节假日不像我们这么多,要不然光是看她们穿着各种宴会礼服就足以让人窒息;奢华、铺张是她们生活的基调,所以Dan一家的出现才能因其周围众多奇异的目光;弥乱、颓废也是这个小群体的特色,所以Serena立志“从良”的道路举步维艰,周围的诱惑无处不在,所以她的魅力越发的让人心动。
你能轻易地从人群中分辨出上街区的人们,倒不是浑身挂满绫罗金饰的“圣诞树”打扮,也并非是一掷千金暴发户般的摆阔行为,有时候富裕的表现形式恰恰是不问价钱、只求喜欢的随心所欲,或是对非生活必需品的挑剔和坚持。
所以Serena追求Dan,不在乎一起的吃穿,因为她是Serena,所有外在都是她的陪衬品;所以Blair对待一切可以选择的东西,包括朋友都要求甚高,以求达到与自身相匹配。
对普通人来说,上街区的生活很神秘,开宝马、穿古姿,随便拿起个咖啡杯都可能是十六世纪意大利的手工精品,但是上街区的友情也会遭遇背叛,爱情也不一定都能迎来春天,抛去浮华的外表,她们的生活跟地球另一面的我们一样,也充满了无奈,借亦舒的一句话概括吧: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
看着有钱人犯难,我们经常窃喜不已,感叹生活是如此美好。
三.上街区的普通人其实上街区根本没有特殊的人,Blair的母亲事业鼎盛,但却对失败的婚姻无能为力;Serena的妈妈靠不断地结婚和离婚分得另一半的财产,隐言无人可诉;至于Nate和Chuck则各家有各家的难言之苦,这些富二代们也不见得多轻松。
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应该是Dan一家了,不知名乐队的乐手兼营着一家不景气的小画廊的父亲,面对妻子出轨无法挽回,昔日情人再次相遇却只能让生活更加忙乱,处于叛逆期又身处上流社会圈的儿女,这一切都让他无从应对,也许他才是普通人最真实的写照。
金钱不能改变生活,兴许是目睹了父母们的疲惫,富二代们选择了及时行乐的放纵生活,Blair不再拒绝和Chuck的进一步“接触”,Chuck除了不断更换女友就是与软毒品为伴,最让人伤心的还是那个说话不忘看人脸色的Little J,小Jine,第二部时的颓靡出场让所有人惋惜心疼。
俗话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八卦是人类的天性,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又偏偏处于一个高科技手段无处不在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时代呢。
连铁岭农村的白云老太太都说了:没有绯闻的名人算不得名人,绯闻已经成为衡量个人受关注程度的标志,难怪《绯闻女孩》里的每一个人都积攒了这么多的谈资呢。
上街区的人是最普通的人,上街区的人也是有烦恼的人,感谢《绯闻女孩》,让我们意识到上帝是公平的,平凡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2002年,《绯闻女孩》小说刚出版时,可招来不少骂名:小鸡文学,浅薄,速食,永远不会得什么文学奖只会被小姑娘们偷偷摸摸看完快速扔进垃圾桶。
2007年《绯闻女孩》电视剧开播,评价大抵如上,但美国CW电视台夜间收视率暴增20%,《绯闻女孩》成为最受欢迎的青少年电视剧。
关于小说,开始被正名,甚至在今年开春得到了知识分子《纽约客》的溢美:“是青少年享乐主义的圣餐,是气喘吁吁之前最后的美味,就像暮色降临前的一抹金黄。
”小说还被称为《洛丽塔》式黑色幽默的得衣钵者,就像亨伯特总算独占了他的小仙女,他们下雨时坐着读书,在拥挤的饭馆安静地饱餐一顿,或静静地与其它司机及他们的孩子凝望撞得粉碎、溅满血污的小汽车,还有只女鞋掉在壕沟里,小仙女说:“这正是我在商店里想对那个笨蛋描绘的那种鹿皮鞋!
” 《绯闻女孩》的开头,好象正是为拍个时髦电视剧而写:“欢迎来到纽约上东区,我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上学,在这里玩儿,在这里睡觉——有时和其他人一块儿。
我们有无穷无尽的金钱、豪饮和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的父母很少在家,所以我们有很多私人空间。
我们时髦,我们继承了一流的好长相,我们穿漂亮衣服,我们最了解派对。
”这段旁白来自一个匿名博客“绯闻女孩”,她是整本小说的讲述者,描写对象正是那群纽约富二代的私生活,消息来源为无时无刻不用手机拍照的全民狗仔队,博客每有更新就用RSS feeds发送到订户手机引发全城话题。
更紧贴时代脉搏的是,小说每一页都可以当成“名牌教材”,除了耳熟能详的PRADA,Hugo Boss,Marc Jacobs,还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至潮人士的秘密武器,诸如Christian Louboutin,John Fluevog 或者Michael Kors。
仅有浮光掠影是不够的,小说还填塞了一些“文学品牌”,那些富家女今天膝盖上放的是本时尚杂志,明天可能就换成了托尔斯泰或者歌德,来了兴致还能小段背诵王尔德、海明威和莎士比亚,小说章节经常出现“红或黑”,“我们不谈论爱情时都说些什么”这样的小标题。
十几岁的时候,《绯闻女孩》的作者塞西莉·范·姬格萨在一所贵族私立学校上学。
她早晨6点就起来,先坐火车再倒出租车,抵达她在纽约上东区的避难所,那里云集着早慧精英有钱小孩,年纪轻轻就学习怎么在势利眼的包围下挣扎和生活。
成年后的塞西莉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有一栋大小适当的房子,一双儿女,和一只叫蒲尼的秃毛猫,她过着最平常的中产阶级生活。
可《绯闻女孩》好象开启了一段尘封的秘密,只有少部分沉默的人经历过这样浮华、喧闹的青春期,少女塞西莉被追认为青少年版菲茨杰拉德,长一双观察的眼,握着记录的笔。
她塑造的人物无非一个好女孩,一个坏女孩,争夺一个懦弱的男孩,为了阶级区分,再外加三两平常人家的孩子,好似一个美国版《流星花园》。
按照前辈简·奥斯汀或者夏洛蒂·勃朗特的逻辑,坏女孩终将受到命运的惩罚,好女孩虽然忧愁却结局圆满,往往被作者灵魂附体,可塞西莉自称她更喜爱那个坏女孩——布莱尔。
她漂亮,尖刻,经常毒舌,并十分自大,可每当说出什么蠢话就显得非常可爱,比如她妈打算嫁给一姓罗斯的犹太人,她就尖叫:“我不想改名为布莱尔·罗斯,好象个劣质香水名。
”她最大的梦想是能上耶鲁,她是这么规划的:加入维和部队,晒一身炭黑,得诺贝尔和平奖,与总统一起吃饭,这样总统就可以推荐她上耶鲁啦。
这个小姑娘承受了男友欺骗,闺密背叛,父母不和,除了美貌和金钱,她再也没得到什么福祗,她亲身实践了某个花花公子的话:“我们将会继承信托基金,继承汉普顿的大房子,继承毒品上瘾的处方,可快乐,从来就没在继承列表上。
”可每有灾祸降临,布莱尔都咬着牙挺过来,眼见终将成长为一个百毒不侵的Bitch。
在上流社会,Bitch这词不是骂人话了,而是一种娇嗔,一种昵称,一种心领神会的通行证。
虽不是先驱,也算一个标杆,《绯闻女孩》领着一堆同类(小说《A-LIST》,《小圈子》,电影《贱女孩》,《独领风骚》)引发了新的青少年文学浪潮:往往封面或海报类似,一群华服女孩懒散闲坐在房车的后座上,摆出赶赴派对的姿态,描写对象正是上流小青年。
再被批评浮华空洞,它们和老派的青少年读物内核都差不多:就像《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或者《哈里·波特》,构造的都是想象中的神秘仙境,不同的仅仅一个是永无岛,另一个是曼哈顿私立学校。
《绯闻女孩》被当成《欲望都市》的青少年平装本,但《欲望都市》还给人点儿奔头:只要你来纽约,来曼哈顿,你就会打入大龄未婚女青年的高尚小圈子,就有机会结识大人物先生;《绯闻女孩》却是你没机会,你女儿也没机会见识私立学校的风景,所有秘密只能听“绯闻女孩”讲。
况且比起老派读品的怪力乱神,新浪潮仿佛更有亦真亦假的高明。
据说《绯闻女孩》们的罪过不在浅薄,而在价值观不正确。
正直、善良、坚强与爱尚可以从《小妇人》中性格各异的淑女身上看到,到了《绯闻女孩》,只剩下拜物、吸毒、争风吃醋与性欲勃发。
它被批评为“用甜美包裹腐败”,可何必那么虚伪,这才是现实。
塞西莉·范·姬格萨说:“在纽约只有两条路走:要不卖胳膊卖腿送你的孩子去私立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买贵衣服,攀比富爸爸,也学会了拉丁文,会背诵济慈,能熟练应用运算法则;要不然就送他们去公立学校,还没等学会什么,就被某次校园暴力给枪杀了。
” 可能是从《老友记》开始,美国电视剧人物的生活水准就在不断提高,那会儿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要合租一间房,之后人人有间公寓,现在不住豪宅,不套上名牌,都不好意思播出。
富人的生活才是生活,他们占据着各个频道的各个时段。
要看普通人,只有真人秀节目,教义还是鼓励你努力吧、奋斗吧、忍受吧,以获得巨额的奖金好摆脱那平庸的窘境。
穷人没有生活,穷人都在《越狱》。
相貌平常性格温和的一般人儿,身处其中仅仅是个道具,显示脆弱无能的道具,他们只能给《开司米黑手党》里的淑女,或者《霉男大亨》里的绅士端咖啡,他们的孩子永远上不了《绯闻女孩》的学校。
早些年看到《欲望都市》里的凯丽,Manolo Blahniks鞋子是左一双右一双,望一眼堆放在门口的那几双灰扑扑的二流货,心里一阵沮丧。
如今你的生活被全盘否定:你逼仄的房间,你不见阳光的小窗,你的假名牌手袋,你不合体的西服,你去不掉的法令纹……也许你仅仅剩下仍然坚强的意志,告诉自己:演的都不是真的,是幻想。
Gossip Girl是曼哈顿上东区最神秘的人物,她是我们了解上流贵族巨细无遗的生活的唯一来源,且拥有一众随时随地为她提供八卦消息的公子哥千金女。
而今年最重要的新闻,莫过于Serena Van Der Woodsen(Blake Lively 饰)在车站下车。
这意味着这位曾经的学校女王、一年前谜一样消逝的风头人物,重回大家的生活,激起千层浪。
第一个浪花来自Blair(Leighton Meester 饰),她和S曾经是最好的朋友,然而一年前好友的不辞而别彻底伤了她的心,如今回归给她的女王地位带来威胁。
敌对,在一开始就成为她们友谊的立场。
Blair的男朋友Nate(Chace Crawford 饰)对S怀着非同一般的感情,这让B更加敏感。
只要碰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不管真实与否,现实中是否存在,我们都会津津乐道的去看它,去评价它,就当是自己身边的故事一样。
在宿舍一起看的时候,大家除了感慨故事的夸张和进展速度很快之外,男女主角的打扮以及那种奢侈糜烂的生活也是值得大家品头论足的,大家也无一不感慨中西方差异是如此之大。
那次街头一别,我以为便是永远了。
永远,不相见了。
你开始了新的生活,准备做Mrs.Bass。
那很好,起码我能在报纸电视上知道你的行踪。
我也开始新生活了,不用担心,我那么帅,还会弹吉他,又怎会断桃花。
但是为什么,在Jenny跟我出现矛盾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你。
因为你是一个曾经的问题少女的母亲?
这理由真拗口,真假。
我们还是朋友。
这才是最好的理由。
在珠宝店里,我说,也许我只能wait and hope.你说,You have to trust you've done your job,she'll come back to you.你看着我的眼神让我一度迷惑,你说的she究竟是谁。。。
容我再次为你戴上手链,容我再次看你披上婚纱,做最美丽的-不是我的-新娘。
也许这样也好,让我们为彼此的子女问题互诉衷肠,感慨即使为人父母我们都有相同境遇,让我们互道晚安,唯独绝口不提--我爱你。
人老了,就开始喜欢怀念,怀念纯真爱情,怀念青葱岁月。
不光是我,歌迷也是,我的乐队,lincoln hawk,居然又要演出了。
lilo,请允许我,选了那张照片做海报,事实证明,你比任何大牌摄影师更能捕捉我的神韵。
可是为什么你要放弃摄影呢?
你曾说,你觉得social climb更适合你,是吗?
看着你的眼睛,我只能望到一片深蓝。
熟悉的乐曲又响起了,lilo,就假装你还在台下,就假装你仍在听我唱。
可是,我分明看到,你的身影,你的笑容,你柔软的发丝,离我这么近,这么近,然后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台下。
不想再等了,不能再等了,冲出舞台,向外飞奔,还好还好,让我赶上了你。
你说,get out of my way,rufus.就如我们15年后在画廊的初次相遇,你说:get out of my life,rufus.而这一次,我坚定的告诉你,no.即使我们犹豫了20年,即使你还是要做Mrs.Bass,即使我要亲手牵着你走向他人的结婚礼堂。
不会再走开了,不会再丢下你。
I will never let you let me go again.
I like it!
高中生版的sex and the city,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反正我是看不完了。。。
好看呀~~
所以我今天又强迫自己看了3集,除了越发的觉得B长得好看以外,再没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了。我还是受不了这种脑残偶像剧的,朋友之间相互搞,老爸老妈们也相互搞,shit.
他们适合在多夫多妻制国家生存……
高中女生勾心斗角
第一季完结,结局一般,中间不错
缩小看海报搞得像科幻片似的= =+
好乱
嗯。。本来就是冲着手机看这个剧的。看完一季之后总结出来,编剧目的就是要让里面出场的所有男主女主都发生一遍关系,这条定律屡试不爽类。——包括glee里,比如有句台词大概说的是现在好了,他们由三角关系变成 pentagon了。BTW看到目前为止喜欢的是S的性格,一查竟演过牛仔裤的夏天
1很一般
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背后是他们的成长、青春、伤痛、友谊。。。那些我们都会经历~
上东区一群有钱又好看的小屁孩闹来闹去,我是冲着Lilly & Rufus 看的.
这部剧演到后面完全不知道跟gossip girl有毛关系……而且情节混乱得要死,看了一季弃之。
曾经因为说Chuck是兔唇男而被最好的朋友K,可他难道不是吗?
我在跑步
无限次排列组合- -
超无聊的装B+无病呻吟
大爱srena van de woodsen
两星,全给小gay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