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主演:舒淇,张震,梅芳,廖淑珍,狄玫,陈诗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5

《最好的时光》剧照

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7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8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9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0

《最好的时光》剧情介绍

最好的时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是侯孝贤对自己电影生涯所作的一次总结。三段故事里男(张震)女(舒淇)主角表达情感的方式及所处时代背景,都能在侯孝贤各个时期的影片里找到对应。《恋爱梦》纯净,似不可抵达的梦的彼岸;《自由梦》感人,却是接近天国的更遥远的梦境;《青春梦》冰冷,却是现实。 冒失说出侯孝贤眼中“最好的时光(或最好的电影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移情:逃离黑暗拳王:择日再战隐瞒之事家产男才女貌我们的重制人生功夫小子犹太狮子老妇人宇宙星路失落的病人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义犬救主射雕英雄传人艰不拆我们的幸福时光此刻无声欢迎光临流放者食堂!不让青春虚度盲柳与睡女住住3短暂的偷情纪实维京小战士和神剑矢在弦上第二季暗黑者2搭车人连环局特区姐妹情深登入火星

《最好的时光》长篇影评

 1 ) 他的自由梦,坐实的不过是她的伤心地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梁启超这首哀国运之诗,用在侯孝贤的电影,却是另一番意味。

惟梁启超梁先生马首是瞻的青年,偶遇唱南管之艺妓,引为知己。

不管世事如何,总是记得来此听一曲住一宿。

听闻她那“小妹”已有身孕,慷慨解囊助她赎身嫁入小康之家为妾。

他日,小妹回“娘家”前来拜恩公,却是命运之讥讽。

错错错。

一错,他向来反对蓄妓,却愿成人之美。

二错,他自己永不会纳妾。

三错,她成全了别人的自由,自己却要永留勾栏之院,再无尘埃落定之日。

他怀抱家国自由之梦,她怀抱得遇良人自由之梦,不过都是空嗟叹。

明知此是伤心地,不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凉薄。

吕思勉先生说,于历史而言,常人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事是山崩。

依此概念,红颜知己于男人是锦上添花、命运之潮汐风化。

芳心错付于女人却是寄托之山崩、容颜之一去不复返。

所以,最好的时光,永无可能对等公平,只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地带。

或许,连自身也无从知道何时何地是最好的时光。

但于大多数人而言,难以完满的旧梦总容易显得更好。

就像侯孝贤拍台湾旧梦,总是更精确、更用力、更简洁。

最好的时光,在许多人眼里,往往却是残缺的。

念着错错错,等着放下的那一天,不再记得过往细节,始知新世界里的时光哪些才更美。

我望着滚滚红尘里的那些身影,总有些人执意与过去那些最好的时光,不肯相信旧人早已奔赴新的如花美眷,苦苦逗留在记忆边缘,相信他的苦衷和不得已,看不见星辰早已变换了面目,看不见身边人多少人那么用力着奔向未知的美好。

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一秒,她轻轻展开信纸:短短几行字,仍然是家国、家国,却从不曾提及她的家将在何方。

原以为身为蒲苇韧如丝,磐石亦无转移,只当是夫复何求。

一朝说出口问一句,才知道是石落湖心,再无踪影。

多少男儿家国之梦的背后,是无数片片破碎的好时光。

多少家国之梦的背后,坐实的是无数不堪回首的伤心地。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千百年斗转星移,不变的仍然是同样的悲剧。

假若你心中藏着那么深深的美好,那么,一定要找一个可以肩负的起的人。

即便是女子,也不会相信,那样辜负小小自由之梦的男人,能挑得起更多人的自由之梦。

因为,为着任何崇高理由打碎旧梦的人,不过都是假勇士真懦夫。

我相信,所谓的情意珍重,从来不分高下,亦不分宏大或卑微。

我坚持,所谓最好的时光,自古以来亦不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2 ) 记忆片羽光影

在侯孝贤的心目中,电影已不是梦,是收藏记忆的羽毛,是时光雕刻的碎硝。

周六看了他的《最好的时光》。

电影分三章。

我最爱1966年台北的那章,朱天文编剧。

青年张震考不上大学,在台球房捱过两年的光景,终于到了服兵役的时光。

出行前,他把思乡和怀旧的感情投放在一个台球房小姐身上。

之后的日子,他跟偶然出现的舒琪鸿雁往来,互诉衷肠。

张震有了假期,回到台球房时,舒琪已去。

张震一路追赶,直到她打工的那家台球房。

舒琪回眸见到张震时,并不哀伤也不诧异,只是痛快地笑了,似早知缘份已至,笃定这人要出现似的。

对话寥寥,没有肢体的挥洒,两个人走路。

张震翌日大早要赶回兵营,可小聚的欢愉,最好的时光让他把时间抛到脑后,他错过了末班车。

细雨中,一度为离别感伤、为前途迷惘的男女,把手勾在一道,顺理成章地交喙递舌。

披头士的《雨中泪》响起,观众如我,醉在其中。

第二章仿无声电影,向电影百年致敬。

好看在布景和制作的方式。

一个才子佳人爱悠悠恨连连的老套故事,白话小说中常能见到。

细节使电影让人印象深刻,诗意而又不迷离世界。

没有抑扬顿挫,只有平铺直叙。

这个故事发生在1911年。

不知为什么,侯孝贤打乱了时间。

1966年后是1911年,最后一章则回到2005年。

摇滚歌手舒琪有着女朋友,又不自觉地爱上有女朋友的LOMO摄影师张震。

他们背叛了各自的爱情,相互取暖。

伤害到自己的爱人时候,他们听到内心传出的撕裂之声。

故事显然离侯孝贤远些。

他怀着好奇心进入新世界,拍出了光鲜却不真挚,空虚虚的。

当晚看了《康熙来了·康永当家》10月27日那期。

蔡康永采访张震和舒琪。

张震小心翼翼地面对提问,冷静地有点做作。

舒琪戏外更迷人,她迷恋张震这样的男人,却对爱情没信心,谈到演艺圈的生活,她哭了,让导演喊“卡”。

我看得辛酸。

昨天我和朋友在一个LOFT烤肉、聊天,我爱的人,关心的人和爱我的人、关心我的人都在了。

我穿过院子去上厕所的时候很激动,透过窗户看到朋友的笑脸,我想拥有了最好的时光。

这时光是偶然得到,永远愿意回忆的。

 3 ) 《最好的时光》:关于青春和爱

所谓最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另一个人。

于是在这一部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里,我们看到舒淇和张震两个人,演绎了3个年代的故事。

1966年,一个服兵役的少年,恋上了撞球室的计分小姐;1911年,一个爱国志士和青楼的歌伎情深意长;2005年,他是一个小店老板,爱上了前卫女歌手。

有时候,我们爱上的是爱情本身,或者,是透过爱情,爱里面的自己。

至于对方,也许换作另一个,也没什么不可以。

于是,我们看见,那个喜欢打撞球的男生,喜欢写信给计分小姐,走了一个,也无妨,就写给下一个。

不过下一个走了,他却要去找。

是真的爱吗?

或者只是当时很需要一种爱的感觉。

他一路找寻,高速公路边是陌生的田野,是似曾相识的路名,正如周瑜的火车,陶醉在那种即将来临的快乐里。

没什么比这一路的感觉,更加像是爱情。

一种期待,一种惶恐,一种激动,还有一种惴惴不安。

找到也好,找到了,就是舒淇那种抑制不住的笑,双手交缠而手足无措,只是会望住他笑,末了想起要喝水,要抽烟否,请他坐。

那个一路狂奔的少年,也许不过是为了给对方一个这样的礼物,看见对方高兴的样子,就是最大的奖赏。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找寻上,见面不久,就该归队,却没有车,两人等车,终于,他的手试探着拉住了她的,没想到她也应合,十指交缠,终于有了一种结果。

那是1966年,是为“恋爱梦”。

这段故事来自侯孝贤自己的经历,不过他自己并没有什么结果。

那时候都还太年轻,并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使所有的付出,看似为爱的举动,其实也是为了其中的自己。

那男生一定享受着计分小姐见到他时那种一览无余的快乐,这种快乐,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说,爱原来就是这样吧,可以让她笑,而看见她笑,比什么都好。

第二段“自由梦”,青楼里的红颜知己,和追随梁先生的士人。

他跟她谈所见所往,把她当知己,她知会他青楼里的妹妹要嫁人,想赎的人缺银子,他慷慨解囊。

女人是个委婉的,几番试探,终于忍不住问我的终身怎么办?

男人却是不语,沉默。

他虽然反对纳妾,可是妹妹嫁给人家为妾,他并不反对,因为妹妹总算终身有托。

轮到姐姐,他却不敢收。

武昌起义前,女人接到他最后一封信,涕泪长流。

一个为自由的男人,终于不能儿女情长。

转过来2005年,舒淇演的角色根据欧阳靖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欧阳靖叛逆,前卫,双性恋,有才气,做很多跟艺术有关的工作。

舒淇演的靖疏离、冷漠,眼睛涂着浓重的黑眼影,冷酷却带着感性。

这一段名为“青春梦”。

靖的所有大胆的举动,正是那一种青春。

绽放,放荡,无所顾忌,不怕犯错,向死而生,从不理会别人的眼光,没人比她更自我。

但是那一种怒放的青春,我们不敢,我们羡慕。

全片里,唯一个段落让我湿了眼眶。

就是阿震给靖带去冲好的照片,把一个项链挂在靖的胸前。

靖说,去你家。

于是他们骑着摩托车一路飞奔。

镜头就跟住了这样的两个人。

他们在车子之间出没。

靖靠在震的背上,有种小小的安心。

还有镜头外的音乐。

如是看着,突然觉得,这就是青春,一路飞奔,不知道目标,因为可以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不管他要带我到哪里去,我的车站,在他身旁”——如三毛所写,这样的镜头,一再连续,于是一瞬间,接受了导演的暗示,看着画面里飞驰的两个人,相信我们所有错过的青春,原本可以这样简单,这样自由的像风一样,只有你和我,不知不觉,就湿润了双眼。

因为太喜欢寻找意义,不知道有时候快乐很简单。

只这样的一个镜头,就定格了尽可能美好的青春。

不过是这样,一辆摩托,两个人,一种飞翔的理由。

朱天文的编剧,三段式的故事,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

三段故事里,都少不了的是,青春和爱,它们构成了人生最好的时光。

个人总是逃不开时代。

即使有了最美好的青春,在不同的时代里,爱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1966年含蓄的爱很珍贵。

1911年,不能圆满的爱令人惋惜。

2005年,想爱就爱的爱少了回味。

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时光呢?

相比之下,2005年的爱是最轻飘而没有意义的,因为里面的人轻易就背叛,靖迷离的眼神,似乎在说,如此丰富的她的人生,其实就像一个梦,最终还是虚无的。

即使同性爱女伴写下遗书,她也只是点起一只烟,迷茫的倒在床上,不知所措,她甚至抓不住自己,怎么拯救别人呢?

在一个最多可能性、一切如同儿戏、得之轻易不懂珍惜的时代,偶尔的亮色就是靖和震骑着摩托飞奔的那一幕,觉得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时光可有最好吗?

很多人爱说最好的时光不再,转过10年,却想起10年前。

所谓最好的时光里,人们忙着恋爱,忙着受伤,忙着被折磨也折磨别人,终于,把这最好的时光耗尽。

时过境迁,坐在夜晚的清灯下,说,哦,那是我最好的时光。

人生无非如此。

 4 ) 《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坏的时光》

无论如何,最好的时光都是过去,而不是现在。

我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叫嚷明天会更好。

《最好的时光》无疑是侯孝贤大手笔之作,也是他回顾、总结、再上路的标志。

三段时空的安排井然有序,放在起首的《恋爱梦》是侯孝贤自己的最好的时光。

侯孝贤如是说:「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譬如年轻时候我爱敲杆,撞球间里老放着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

如今我已近六十岁,这些东西在那里太久了,变成像是我欠的,必须偿还,于是我只有把它们拍出来。

我称它们是,最好的时光。

最好,不是因为最好所以我们眷念不已,而是倒过来,是因为永远失落了,我们只能用怀念召唤它们,所以才成为最好……」那些歌声、那些信笺、那些桌球、那些桌球杆,还有纯真的恋爱构筑起侯孝贤的最好时光。

今天,那些东西都彷佛不存在了,旧日的青涩痕迹只存留于《悲情城市》以前的四部乡土作品:《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和《恋恋风尘》。

当一切都消失了,乡土成为了乡巴,城市压倒一切,礼失求诸野,唯有随着小津的火车回到日本,拍《咖啡时光》。

最好的时光是暧昧的爱情,常常失之交臂;最好的时光也是乡土的生活,现在已一去不返。

最后,小兵牵着女孩的手,彷佛就是侯孝贤牵着过去的吉光片羽。

《自由梦》是默片,缓慢的节奏隐含深厚的力度。

反对蓄妾的书生与艺旦两情相悦,艺旦的妹妹怀了茶庄少爷的身孕,书生仗义疏财,替艺旦的妹妹赎身作妾。

一介书生的悲哀正是知易行难,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距离。

另一方面,艺旦的妹妹能够赎身,表明了艺旦要继续作当家艺旦,赎身之期更远,自由之日更不可知。

书生追随梁启超,梁告诉他中国三十年内,都没有能力可以援救日本殖民下的台湾。

台湾的自由也是遥遥无期。

最后,书生写信给艺旦,引梁启超诗《马关夜泊》:「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在国家大事,自《马关条约》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书生四出奔走,寻求台湾自由;在儿女私情,书生连一个艺旦的自由也帮不上忙,空有理想,而一事无成。

《自由梦》不是最好的时光,但也是好时光。

至少,现实不能改变,但人有理想、有信念、有价值、有大志,《自由梦》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伤心与悲哀。

如果《青春梦》是最好的时光,那可是反讽了。

乡土、爱情、理想、信念和价值都永远失落了,人可以往那里去?

创作歌手与摄影师的疯狂恋爱,性爱(或身体的感觉)是最后的出路吗?

在最后的时光,一个人只可以极快的速度燃烧自己的青春,然后死亡。

哲人斯特劳斯(Leo Strauss)彷佛知之甚详,他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已经指出:「没有了光明、指引和知识,人是无法生活的;只有具备了对于善的知识,他才能找寻他所需要的善。

因此,根本问题就在于,依靠他们的自然能力来进行孤立无助的努力,人类是否能够获得有关善的知识——没有了这种知识,他们就不能个别地或集体地指导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们是否要依赖于有关天启的知识。

没有甚么选择比这更为根本:人的指引还是神的指引。

」在失落以后,在死亡之前,我们只能在期待之中。

这就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坏的时光。

 5 ) 属于21世纪的美感,只剩下空虚和歇斯底里吗

没有看过很多侯孝贤的片子,没办法从拍摄风格的演变一一分析这三段梦的来历。

这只是我第一次从侯孝贤悠长、散漫的生活片段中看出了隽永滋味。

把短评改成长评的主要目的,是想一字一句敲下张震的这封信:秀美小姐:还记得我吗?

入伍前跟你撞球那个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三个月了。

春雨绵绵,此刻,营区正放着披头士的歌,就像我的心情,期待能再见到你。

祝福,永远美丽。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带着分寸得宜的湿意。

一九六六年,人们用闽南语夹杂着普通话,信件传递的速度控制着感情的节奏。

台球室里秀美的眼睛忍不住飘向阿震,最平常的对话里氤氲出似有若无的情愫,等待,寻找,城过一城,为了一点不见得有终点的少年心意。

两人终于见面,对话寥寥几句,可是在秀美的笑容和忸怩中,我们知道阿震的寻找有了分量相当的回音。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能心意互通,青年男女一点分寸得宜的恋爱心思,干干净净。

一九一一年,默片,只听见咿咿呀呀的南音吟唱,在我想来,既是还原那个时代的影像形式,又象征着自我声音的压抑。

艺旦与诗人已如多年夫妻,他对她谈抱负、理想、与梁先生的事业、事业遇挫的苦闷心情。

她足够温婉体贴,能满足读书人对于风月场上遇知音的终极幻想。

明面上,我们看见这位仁人志士为天下自由奔忙,亦为一个小姑娘的自由慷慨解囊。

暗线里默默酝酿的,是艺旦对自由的盼望与失望。

在许多个谈论梁先生的夜晚后,艺旦终于对诗人问出「你可想过我的终身?

」诗人低头锁眉,默然不语。

也许是想过,应当是想过,但一个反对蓄妾的革命党人,如何能言行不一,落人话柄。

艺旦的诘问如潮打空城。

诗人为天下自由奔走疾呼,却无法给所爱之人自由的幸福,由此来看,他和她一样不得自由。

诗人的信又到了,依旧只有家国,不谈其他。

艺旦恢复了一如既往的隐忍优雅。

这是个沉默而悲凉的故事。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她们是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一只白鸟,年深月久,羽毛暗了,霉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最神奇的是,全片除了梁启超,两人几乎不谈其他,就在这些梁启超背后,却明明白白都是爱之无奈。

二零零五年,人们的沟通方式变成像素字和感叹号。

(在我肤浅的理解中)人与人的联结唾手可得,人们于是变得轻佻草率,感情和欲望不受抑制,人们于是变得放纵而歇斯底里。

浪子张震浑身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重金属版的舒淇在蓝色灯光的勾勒下迷人无比,然而我还是不得不发出心中的疑问:如果说前两个故事里,导演都攫取了他所认为最具有年代诗意的两个片段,那么来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原来只剩下这种心脏破洞、糜烂纵情、为爱自杀的非主流狗血美丽了吗???

这从审丑而来的美感犹如波德莱尔和闻一多的时代批判,二十一世纪女孩实名悲伤。

不过舒淇×张震真乃绝配,从毛头小子和青涩少女,到温文公子和温婉艺旦,再到浪子浪女,每一对都演得那么熨帖,我甚至从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侣玩年代cosplay的乐趣……

 6 ) 《自由梦》的八卦

第二个故事《自由梦》,原型是《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和艋舺名妓王香禅。

连横号雅堂,清末台湾文人。

史学界对其评价颇为阴晴不定,连横广为人知的身份更多是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

正如电影上所演,此人一直致力于两岸统一和台湾去日本化,和丘逢甲等人相交甚厚。

在此之外,当年他和名妓王香禅诗书交游的韵事为人津津乐道很多年,至今还能在连横的诗集里找到写给王香禅的情诗。

至于王香禅,恐怕就不如电影中那样实心实意,从一而终。

她先是非举人不嫁,导致后来被该举人遗弃,后来又嫁了伪满某卖国文人。

据说连王后来曾于上海滩相见,连还赠诗给她,唏嘘她的遭遇。

八卦就是,本电影明确表示连王两人不是单纯的红颜知己关系,有舒淇一早起来给张震梳洗的情节为证。

但是林文月在其随笔里,表示各方考证,其外祖父绝对和王香禅只是笔友关系(参见《连雅堂与王香禅》一文)。

其扑朔迷离程度,不亚于连胜文和侯佩岑啊。

如果真的只是和名妓纯柏拉图晚上一起喝茶聊诗,那绝对的拉风啊。

作为八卦的收尾,特奉上连雅堂写给王香禅的诗作片断:〈與香禪夜話〉:「誰知風雪穹廬夜,竟有敲詩鬥茗人」〈秋心〉:「青史他年修福慧,檢書看劍有知音」以上

 7 ) 《最好的时光》鱼骨(看片笔记):冬日凌晨让我一身冷汗的影像

题记:破碎山河谁料得,艰难兄弟自相亲――――梁启超在华人导演里,他可以和安泽罗普洛斯媲美,陈凯歌是放不下架子的,张艺谋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侯孝贤了,默默无声在奶奶的召唤里建构影像的历史这部电影的3个年份是用心选择的1911辛亥革命,1966文革,对于台湾的意义有『1966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二炮兵。

原炮兵副司令员向守志将军出任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员。

』,2005国共会晤 三段分别为自由梦,恋爱梦和青春梦意味深长。

无所谓他回应了自己什么电影,我感兴趣的是他想干什么,特别是在电影100年的时候,辛亥革命和无声电影的多重读解。

在这个段落他用了梁启超在1911被日本已经占领十六七年的台湾访问时的诗句:破碎山河谁料得,艰难兄弟自相亲。

还有关于时局梁启超的30年日本和台湾关系的断言,本子造就一个可能。

终究他是大陆移民,受的是父辈爱土的教育,在台湾有着这样坚持的导演让我们由衷赞美。

1911里油灯的侧光和顶光造就的落寞,她的命运和做妾嫁掉的下女的命运。

这个段落舒淇演得很到位,克制的、端庄的这可和《霸王别姬》那位头派妓女巩俐做个对比,收敛是卖笑等级最好的判断,侯孝贤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从《海上花》到这个段落非常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那些说《海上花》广东腔的都是对于上海开埠历史的不了解,广东商人当时在上海是比较有钱的,这和《长恨歌》选用郑秀文失败不是一回事情,电影需要用心,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这个费穆40年代的观点依旧是真理,当然,这是一种选择,就像画家和画匠的差异。

在台湾的1911服饰和《海上花》去对比,你就会明白导演的用心良苦:同宗同源。

还有代表着国家的辫子,这是一种无声的表白。

这个段落很是重要,她至少代表着梁启超一代人两岸的关系,外来的梁启超和本土的交往,骨子里有回归=赎身武昌起义的字幕出现,昏暗的会所和外面的亮的对比。

好的导演画面本身说话。

梁启超在台期间常在春帆楼与台湾友人诗酒唱和晚涛哀受到异族统治下的台湾名士敬重,这样的插入可见侯孝贤的爱国立场。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是梁启超的手笔,也同时表述别离的苦痛,在琵琶的演奏里悲情无限,这些重点都被评论者忽视是可惜的。

三段音乐,1966的英语流行歌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 1911的南音(?

有人知道吗)2005的颓废的歌声 对比强烈。

许多人将三段分别打分是十分愚蠢的举动,电影是整体,每一部分都是有机的存在,任何割裂都是对于整体的损伤。

2005那段正是国共会晤之时,这个巧合也显示了导演对于时局的有心。

可惜很多人根本没有看明白这个段落。

2005年两岸交往的急迫有些奋不顾身的味道,这在舒淇和张震开始的狂吻里你可看到,这是一个说法,观者自会。

为什么叫青春梦?

青春是骚动、是没有多思的投入,狭窄的走廊和面目不清的脸代表着两岸通路和不可策,这个指向不明白这部电影算白看了。

特别是有段字幕:早产儿,过早破出的自我代价是昂贵的。

这些文字绝对不是青春的华语,它在考究两岸拥抱的代价和后果,而且是悲观性质的。

摩托车山的倚靠我走神了我想到了《苏州河》的对话:关于马特狄龙这个段落的化妆有意思 台北晚九早五。

街景上国书馆和洋酒的招牌同在,垃圾车,选景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最为微妙的是女同的关系,双性恋的关系,关于谎言的质问和政治学的问题。

在可以发表的文字里这些我都没有写,原因是简单的这部电影本质上根本不是爱情片,他是两岸的历史,充满政治性的寓言,阅读历史,在冬日的凌晨胆战心惊。

注:所有冠于鱼骨都是看片过程里的思考,也就是解读笔记,没有语序的,是一种等待着的对话,是关于导演企图的第一反映,所以称之鱼骨:欢迎大家讨论2005年12月6日 星期二 上午6时21分 冬日清晨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8 ) 《最好的时光》:侯孝贤,只属于旧时光

什么是最好的时光?

不清楚,也许只有当事过人非,回首再看时才会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

有人说侯孝贤的电影需要看两遍的,不然你不会明白什么是好的,好东西有时候的确是需要时间来品味。

终于分三次看完了《最好的时光》中的三段故事,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更甚于《咖啡时光》,或许是由于侯孝贤对植根于本土的文化更驾轻就熟,又或者是因为又看到了侯孝贤的一些新尝试。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总是“闷”的,尽管他不断的在追求变化,但所谓百变不离其宗,侯式风格是他自身的烙印,就如同影子脱不开身体而存在。

最初对侯孝贤作品的“闷”多少有些缺少耐心,看得多了,也就越来越不觉得烦,反而喜欢上他一个个的长镜头。

三段不同的风格的映像故事中,我最喜欢第一个,却以为第二个最好,而觉得第三个未免不如人意。

总听侯孝贤说想尝试改变一下,去为暮色沉沉的台湾电影做些什么,但让一个拍了多年艺术电影的大师去刻意迎合市场又岂是容易的,但在新片《最好的时光》中仍看得到侯孝贤不懈的尝试,三段式的故事何尝不在削弱“闷”的程度,只是效果和希望相去甚远。

在三个故事中第一个[恋爱梦]是将侯氏风格中诗意展现最好的一个,以一首老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徐徐展开故事,音乐与影片的第一个长镜头相得益彰。

镜头从舒淇身上拉到滚动的球上,再转到一边的拿杆准备打的张震,镜头在舒琪桌球台张震三者来回调度,全无呆滞感,个人极喜欢影片开篇这个炉火纯青的长镜头。

时间被定格在1966年的高雄,一个少年郎要去从军,却是怀着懵懂情感留下一封含蓄诗意的情信,淡淡的,却又不直白。

当他休假归来时那位姑娘却已不在,于是打听寻找,按着信址寻找线索,颇费周折地找到了她,见了面却又是彼此间无语的笑,青涩的爱情弥漫与无言之中,当少年出门想归去时却又遭遇大雨,此时响起那首《Rain And Tears》,真是情景音合一。

(影片中有一个错处不知何因,张震给舒淇的信中曾提到“此时营中正播着甲壳虫的《Rain And Tears》。

”,而事实上这首经典名典是希腊一支乐团Aphrodite‘s Child的作品。

)这或许是侯孝贤最初青涩记忆中的一段,大多数影迷都认为它可以归为侯孝贤早期作品《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同一类型的青春记忆影片,但其实与以往这些作品相比,《恋爱梦》似乎更加成熟,在叙事乃至技术上都有些改变,颇有些岩井俊二爱情小品式的韵味,淡淡弥漫的清新味道,然而却又没有岩井俊二作品为荡气回肠的爱情刻意设计的曲折情节,仍旧是生活气息浓重的乡土怀旧。

第二故事是[自由梦],单听这个名字便觉出侯贤存的野心,而事实上影片也的确要比另两个故事蕴藏更多层的深意,扯上了政治历史,颇多隐喻。

如同他的代表作《海上花》一样,[自由梦]同样显现出一番精雕细琢,在小格局中横向飘移的镜头表现出压抑的内在,侯孝贤创新地借鉴默片方式来插入对白,却并不是全然将[自由梦]打造成默片,音乐与画面并不受影响。

音乐用闽南的土曲效果极好,画面秉程《海上花》的昏黄色调,用光极为考究,如同乏黄的相片,读得出时间的痕迹。

故事的时间置于1911年,书生是个进步人士,追随着梁启超寻求自由强国之法。

他在报纸上反对蓄妾提倡女权,他家中有妻小却在青楼又有红颜知己,他出钱助阿妹赎身为妾,却又不能帮助自己心爱的红颜。

他给她的书信满纸皆是家国情怀,少有儿女情长,伊人只能黯然神伤。

在这个故事之中,政治的意味是最为浓重的,梁启超的名字频繁在影片中出现,作为追随者的书生心怀救国之志,却有着当时知识分子固有的历史局限性。

梁启超在影片中提到三十年内台湾不可能光复,仿佛也点明了一种格局和国人的一种无奈。

而书生与青楼女子之间的关系仿佛如同大陆与台湾,心中爱之却又力不从心,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而又缺少挣脱的勇气。

这类接受新派思潮的知识分子,有心去追寻自由的理想,却又无力抗拒传统的力量,最终自由只是一场梦。

侯孝贤寻求突破,渴望能把握时代的节奏,但却只能遗憾的说这不是大师的节奏,《千禧曼波》早已说明了一切,可大师仍旧不愿意放弃,于是就有了《青春梦》。

在影片中舒淇演一个生活中2005年的新新人类,天生有疾却不惜在纸醉金迷的混乱都市中挥霍生命,她既有一个同性恋的女友,也和饰演玩LOMO的青年张震玩一夜情。

在大师的故事里只有迷乱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歌舞和摄影,做爱和颓废,他抓不住这个新时代的要害,因为他看不懂,只能够用他的视角去讲这个故事,但却只是片面而已,这条代沟却是如此难以越过。

LOMO、一夜情、短信、网络,这些当代的新产物都被侯孝贤拿来放到影片中了,可惜这些标志性的事物都只是表象,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新新一代的真实思维,而在候孝贤的眼中这是一群挥霍青春的孩子,那种无所顾忌地挥撒,哪怕是生命和情感。

《青春梦》只是侯孝贤的视角,单一而无力,比之《千禧曼波》仍有所不及。

面对现代题材侯孝贤力有不逮,他仍然更擅长回忆,曾经的过去史。

而在当年那部《千禧曼波》中最令人心动仍旧是舒淇在日本夕张的一段,现代与过去时光的交汇,更多仍是沉浸在过往的记忆之中。

三个不相干的梦,三段不同时代的故事,侯孝贤的电影缅怀的仍旧只是过去,三个故事中通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前两个故事的年代用的是书信,后一个故事用得是手机短信,而犹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着强烈的对比,书信文字虽然滞后,却透着纯情的情感,而手机短信虽然快捷方便却反而充满虚假与谎言。

第一个故事中张震借着书信的地址去费力找寻自己所爱的人,而第三个故事中舒淇中却用关机来掐断与女友的联系,在侯孝贤的眼中飞速发展的年代带走了简单真实的东西。

只是两个人的戏,张震与舒淇,有人会说这是前世今生,但三个故事并无关联,只不过两位出色的年轻人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诠释了三个不同年代的故事。

舒淇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又有哪位有三级片背景的明星能达到如此高度,也许李丽珍算是一位,而终究无力为继。

舒淇在片中的表演不着痕迹,在侯孝贤的调教与自己的努力之下脱胎换骨,谁又能说她将来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张曼玉。

说到张曼玉便会想到梁朝伟,张震的表演似乎有些近似梁朝伟,犹以《自由梦》中的表演可与《海上花》中的表演相比,虽还未到梁朝伟的境界,不过好在他还年轻,起步又比梁朝伟高。

况且本人又极珍惜自己的表演事业,不计利益从来都是和名导演合作,从杨德昌到侯孝贤,再是李安、王家卫,一路走来的艺术生涯可谓幸运。

最后想说的是,金马奖只把最佳台湾影片与最佳女主角给了《最好的时光》,其实是算不得数的,本片的各方面的水准都要高过《功夫》、《三岔口》,只可惜台湾缺少的不是高水准的文艺片,而是撑起电影市道的商业片,于是现在的金马奖更多的是一种平衡,希望能鼓励大家一起去拍商业电影,但又不丢了文艺片,仅此而已。

文:眉间尺

 9 ) 最好的时光

侯孝贤老师的新片分成了三段时间上全然没有联系的故事60年代 恋爱梦 跑去当兵的张震和台球厅里的舒淇,据侯大师说这是他自己的故事,节奏舒缓音乐好听,最后两人与中牵手,结尾含蓄温暖,不过贯穿整段的一首英文老歌rain and tears侯大师通过张震的信告诉我们:“这时营队正播着beatles的rain and tears”、据小弟所听beatles从来没有这样一首歌,个中有原因还是无意谬之就得问候孝贤了.1911年 自由梦 整段用了默剧的形式 作为早期立志维新的青年的张震和身为青楼女子的舒淇,对白都用类文言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这一段个人觉得最有感觉 张震在台湾“接了梁先生” 听了梁先生饭局上的一席话“感触良多”,每每聊天写信多半是国事大事,对其一往情深的舒淇本应结束风尘生涯的时候,她的“小妹”怀孕,书生慷慨解囊小妹赎身嫁为人妇,但这就意味着舒淇的未来又茫不可知了,只能颇含幽怨的说道:小妹命真好。

到最后,国家并没有真正自由 而立志解放国家的张震其实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解放不了。

却只有梁启超的那首诗作结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本说的是国事却也讲出了两人的无奈。

2005年的青春梦 据说这也是真人真事改变 张震是个冲洗店的Lomo男舒淇是患有先天疾病的豪放女-__- 同性恋 ONS 要啥有啥 侯导也随潮讲了讲走进那新时代的男女故事。

这个不太喜欢可讲的也不多,激情戏还算好看爱看者自取就是...侯导给电影起名叫最好的时光 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侯导自己说:“生命中有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不能構成什麼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

譬如年輕時候我愛敲桿,撞球間裡老放著歌<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

如今我已近六十歲,這些東西在那裡太久了,變成像是我欠的,必須償還,於是我只有把它們拍出來。

我稱它們是,最好的時光。

最好,不是因為最好所以我們眷念不已,而是倒過來,是因為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所以才成為最好。

我有預感,這樣的片型,我會再拍個幾部”看来他也喜欢追忆自己过去的小情调阿-___-

 10 ) 三分之一好时光

  春意绵绵。

  看着这四个字感觉有些好笑,但又想起自己也不经意炫耀文采的时候。

想到自己得意于一个典故的妙,一个错别字的双关。

一封信就这么游过去,从我底眼到她底眼。

  说起来小张的字很不错,笔笔舒展,勾画小心。

  看着女孩读信时候的骄傲,开心,妩媚,犹豫,很多感情不过是手中薄薄一张纸。

  但是还是各自过各自的生活:男的去当兵,女的再找一份工作,男的回来了,以为女的不会换工作吗?

难道女孩子的工作就是静静地等一封信。

  台湾不大。

于是山南山北的奔波,找到如何,找不到如何,细雨斜风,看着路牌一个个过去,不停变化的路牌似乎雨丝跟着变脸,似乎就这样女孩只能是一步步接近。

对方又换工作了,见到对方的妈妈了,一个个难关过去,终于找到了,似乎又要酝酿成无意间走进来,但天地间那么多地方,你偏偏走进去找她?

  相逢后女孩的笑极其自然,像不像荷花不知道,女孩只知道,写几行字容易,但可以写给很多人,千里奔波不见得不容易,毕竟难了很多。

他为自己来的,只是为了自己。

于是让他坐一会,于是给他一杯茶,于是陪他去吃点心,于是给他轻轻地拉一下手。

到此为止无所谓水尽云起。

  青春的目的就是匆匆错过,因为所有的力气都在跋涉中浪费了,都在相逢的一个刹那浪费了,青春只是在浪费,不知道有用,不知道要留下痕迹。

  看见男的也许回不了兵营,想起了《两个人的车站》多少不同。

  又想起《一块牛排》,老拳击手再有本事,他总有缺一快牛排的力气,年轻人,错过了总能够重来。

所以不败。

    清汤宽面,唇齿间只觉得朴素。

洗眼洗心之朴素。

《最好的时光》短评

梦的彼岸是最纯净的时光。默片那段看得有点接受无能。

10分钟前
  • 小V
  • 推荐

真是忍受不了这种拿腔拿调的慢节奏片子。。。

13分钟前
  • 西木的风
  • 较差

舒淇在侯孝贤的电影中最美

14分钟前
  • RYZ
  • 推荐

感觉很拖拉,欣赏不来这么艺术的片子

16分钟前
  • 云鸢
  • 还行

12.20/2012 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太晦涩,我只是期望太高

18分钟前
  • 夜国
  • 还行

三段式,最好的时光,故事情节不错。舒淇是气质美女

19分钟前
  • 榴莲妹
  • 推荐

真是慢到我想摔电脑

20分钟前
  • 是蚂蚁姐姐啊
  • 较差

喜欢第一段 最好的时光 其实都已经过去。

25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太闷了~~~

26分钟前
  • 晓菲
  • 还行

桌球,温暖,恋爱梦。南管,凄丽,自由梦。LOMO,迷乱,青春梦。最好的时光总是过往。

30分钟前
  • 力荐

先看了朱天文的剧本,再看的电影,发现电影节奏实在太慢,看得我急死...

31分钟前
  • LAURIA
  • 还行

无聊

35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很差

舒淇很性感,莫名其妙的性感。

36分钟前
  • 柳晤首
  • 还行

这个就是号称舒淇的转型作品么。。演技在哪里

38分钟前
  • Chandelier
  • 较差

只坚持看完第一段。

39分钟前
  • lemoncan
  • 还行

最好的果子,最先被采摘。最好的时光,最容易浪费。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实话,没看懂

45分钟前
  • 晶晶
  • 较差

the best times is the lost times

46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rain and tears ,all the same

4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侯孝贤

51分钟前
  • 修修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