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特赦1959

特赦1959

主演:张铎,奚望,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米学东,徐永革,徐成峰,岳红,孙仲秋,陈雅斓,马仑,左佰学,姚扩,姚居德,王海平,刘旭,王霙,孙维民,刘之冰,佟瑞欣,马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特赦1959》剧照

特赦1959 剧照 NO.1特赦1959 剧照 NO.2特赦1959 剧照 NO.3特赦1959 剧照 NO.4特赦1959 剧照 NO.5特赦1959 剧照 NO.6特赦1959 剧照 NO.13特赦1959 剧照 NO.14特赦1959 剧照 NO.15特赦1959 剧照 NO.16特赦1959 剧照 NO.17特赦1959 剧照 NO.18特赦1959 剧照 NO.19特赦1959 剧照 NO.20

《特赦1959》剧情介绍

特赦1959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根据各方面意见,毛泽东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原先关押在华北等地的国民党战犯,陆续向功德林管理所集中。 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见到了很多“故人”。有耿直的国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中将处长的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人。这些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担心会受到审判,并且执迷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满脑袋“忠孝节义”、“不成功便成仁”采取自杀、绝食、侍机逃跑的;有担心会遭到对方报复、痛哭不已,丑态百出的;有在被俘之后,即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恋人电梯惊魂怪谈百物语血宝藏第二季民间奇谈传彩虹线楚汉传奇重案六组铁厨:墨西哥篇无双花木兰梦想我的奇怪朋友校对女孩河野悦子2017特别篇形象我的队长金大出代码危机粉妆头号主播龙与虎OVA:便当的精髓真凶真爱下一位第二季亲·爱的味道旺达·塞克丝:就是要搞笑孤独的幸存者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特别篇2024保卫延安双面女杀手漩涡:主权的曙光加斯顿保密局1949

《特赦1959》长篇影评

 1 ) 看完了。从原著到电影版到这剧,简单谈谈

原著(《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没看完,但前后都大概翻过,大体知道说的啥。

电影版(《决战之后》)在看这剧前刚完成了三刷,真是好电影,言犹未尽,才开始看这剧。

这剧:首播时就知道这剧,但看集数就知道比较水,没看。

三刷电影后,才开始尝试,比预期强些,但也有限,不过能看完,近年唯一看完的电视剧,有点小吃惊。

原著邱行湘守洛阳记得篇幅较大,电影聚焦于功德林之内,这剧试图将功德林内外结合,并与时代相结合。

原著与电影都是以几个战犯为主角,群像式描叙,这剧改以所长为主角,几个战犯次之。

部分事件与细节,与电影相同,比如永动机,罗盘,治病,剃胡子,打架,跑圈,炒面,互揭老底,失败总结,文艺表演,特赦后遇见溥仪等,当然,有些的表现手法,侧重,时间顺序,甚至具体的人等,多少有些差异。

电影部分经典桥段,没用,比如小煤山大捷,抓猪大作战,一组死完二组死,等,多少有点可惜。

试图将功德林内外结合,并与时代相结合,并以所长来整体串联。

这些超越原著与电影版的部分,整体感觉打磨不够,沉淀不够,效果不算理想。

四个虚构人物(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应该是合并了些人物与剧情,想法很好,效果大体实现,小问题也有,比如可能是合并了张淦比部分范汉杰剧情的蔡守元,有几处可能是合并导致的细节矛盾。

叶立三(主要原型可能是韩浚)这个虚构人物,可能是想作为“高学历”,“有技术”战犯的代表,可能合并了部分杨伯涛,甚至廖耀湘(剧版有廖耀湘,但基本背景化了)的剧情,灯泡厂剧情玩的整体还不错,可惜过于沉迷于灯泡厂了,却忘了去军校事件。

历史上刘帅南京办军校,请了功德林内的廖耀湘等人去上课。

很经典也很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在电影版,电视剧《亮剑》等都有表现,这剧却不知什么原因,只字未提,遗憾。

这剧比较着重“思想的交锋,灵魂的改造”,讨论,争论,辩论等比较常见,甚至不少都是长篇大论,想法很好,但多少有些影响了观赏性,表现手法上其实还可再柔和些。

总之,这是个不错的剧,但说多么优秀,难让人信服。

 2 ) 这部剧为啥这么多喷子

这都是真实事件经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喷子,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活到了九几年甚至更久,一个人是的回忆是假的一堆人都假的?

就杜聿明来说一堆要命的病进的功德林,全部是共产党治疗好的,他儿子在美国老蒋贷款担保人都不愿意最后舆论过不下去了,贷了五百美金,看杜儿子都绝望的自杀了,王耀武这是抓方志敏,寻淮安居民州的人,杀的红军还少啊,宋希濂那是亲自杀了瞿秋白的,都是第一批特赦的,这都是真实事件,

 3 ) 自己观剧中的一些体会

//20200212-20200214,腾讯视频。

疫情期间。

//看此剧,主要是在B站上看了部分片段不错,想为反思这几年自己的选择、做事、为人等方面作参考。

//关于王、胡、董、高四人在剧中的高级黑表现就不说了。

改造人:进攻、穿插、迂回、保卫、消灭。

战犯:不审不判。

王耀武:黄埔三期,考试第一,晋升,也是第一。

战犯:革命不如反革命,日本战犯待遇更高,还是在北京,才能给得起更好的待遇呀。

这样的战犯没有被枪毙,反而改造并成功后放出来,让他们活着,这不仅是展示大度和统战,更是对我军我党全体人员的思想改造,你们相杀的我不让杀就不能杀,我要放就能放,理由总是好找的,即使土地革命时期的罪行在抗日战争的功劳之前。

杀人靠枪,诛心靠宣传。

中国近代革命不是哪一个人或一伙人干成的,而是无数仁人志士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功劳。

叶立三抗议解放军虐待战俘,你也知道自己是战俘呀。

誓不下车,就如同誓不投降,杀身成仁一样,嘴上说说,屁股却转进如风。

PS.翻黑账的诛心小能手。

王耀武:到什么山,就唱什么山歌,进什么庙,就拜什么佛。

要想得开,活得开。

劳动,或许比学习还要重要。

发统一衣服,得天下后气魄多了,从前,小气的出名。

刘安国:进也难,退也难,所谓进退两难,一个人的命运啊,既要看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他的人生,缺钱,在关键节点上,导致了很多选择。

负重需要忍辱,刻苦仍然耐劳。

信仰的深刻决定意志的坚定。

跑操也跑在前面带队,掌握主动权,这是原则问题。

体格较差: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精神高度紧张,没有体格,就没有自律和坚持。

体能体质的训练要有长久规划,有时间实现。

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就叫政治。

杜聿明住医院时郑庭汲和邱行湘照顾,但在回到功德林时,郑邱二人去放行李,王耀武主动上前搀扶杜,大家向杜问好,杜挥手致意,王在身边。

论做事、站队和借势。

认识过去,是开创未来的开端。

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不够实事求是。

王耀武,经商打仗搞关系,宠辱不惊,转变迅速,人才。

政治立场的转变必须要公开,要坚决的与旧世界切段关系,并明告他人不许再拉着自己,谁都不许。

--王耀武南柯一梦,富贵荣华,醒来后如同行尸走肉,生不如死。

--刘安国别人的胜利一定是有道理的,在与之对战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否则必败。

不要怕人想,想了没关系,写出来,公开出来,白纸黑字,免得以后不认账。

西方人,只和打不过的人做朋友,谈交易,能打得过的,欺负到家。

关于抗美援朝中的改造,文德是建立在武德上的,战场上打不赢,后方没说服力。

国军把刮风下雨当作天敌,共军却把它们转化为有利因素。

公平,有人追求的是绝对,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只能是相对。

陈赓,和他的同学情,同学话。

宋希濂:不能结婚早。

要靠人赏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靠专业的人,有经验的人,一直在一线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看法,经验,提醒。

良好的军事修养,来自于军队里研究战争的文化,研究对手,研究自己,每打一次战争,都要开会讨论,最后形成一个详细的作战报告。

使得每个人员都有一次提高。

凡事有总结,认真的总结,无论有用没用,它都是一个认识,对于个人,是思想改造,学习进步的一个分水岭,这就是意义。

如何表现自己的积极进步和争取认可?

平时表现,主动申请找事干,写美军材料和制作炒面。

自己和大伙,关系不好的情况下,究竟在于谁多谁。

王耀武干过的事情,炒面,擦桌子,组织申请写美军材料,跑操,学习讨论失败,组织预测战情,写个人简历坦白。

积极主动,做事卖力。

刘安国,诛心高手,挑事能手,情报老手,套路深,人脉亨通。

人以群分,看人看看群。

离群索居,不是求进之道。

在功德林里,只有同学,没有朋友。

同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聊天,斗智斗勇。

刘安国,“职务越高,待遇越好,职务低的根本没资格来功德林,老康,如果你能像王耀武那样,一进来就沉痛反省,问一答十,彻底的服软,态度谦卑,见到每个警卫都笑成一朵花,那你的待遇,保管比他们还要好。

”叶立三,如何从小小少将师长,从带头反动到带头主动,在一群大佬中完成逆袭的。

娶媳妇,书香门第,江南女子。

和平时代,老实人在竞争中吃亏呀。

队列里不可能每个人都站在第一排,积极分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

王耀武,我每一天都在认真的努力啊。

书法,宋希濂,魏碑风,不媚不俗。

特赦,是要分批的,第一批不会太多,但起带头作用。

想到初中时班级的入团了。

赦免,特赦,感谢信的写法。

--宋希濂,邱行湘,王耀武。

如何凭本事进功德林,如何凭本事出功德林。

特赦,关了十年后,有的家属表示不来,或是不想再见了,或是要划清界限。

特赦,学员要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不能够胡思乱想,不能东攀西比,更不能够闹情绪。

这是功德林里表现最好的学员,这是第一批,紧接着还要第二批,要想早点出来,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好好改造。

竖立典型是门学问,赏罚二柄不可轻用,用则不可轻弃。

宋庭岌:名单上可能有我,因为我刚才碰到所长了,他对我笑了,笑的特别亲切,笑的特别开朗。

沈醉:笑的特别有内容吧。

特赦名单发布前夕,黄维剪了胡子,表示永动机在外面也可以研究。

关于十人特赦名单的宣布,想到了初中时开学典礼上宣布年级前十名,自己明知在排名,仍然焦急等待校长及其他领导讲完话后早点儿开始宣布并上台领奖,那种心情,已过整十年。

关于早出来挨批斗,功德林和特赦表面共产党原谅了他们,但不代表人民原谅了他们。

特赦大会上的王耀武,带头喊道: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人员跟随喊。

黄维总是慢半拍,与自称跟大流的宋希濂相比,他更像是个学生,等毕业了才明白大学,女人如是,赏识如是,战争如是。

我也是吗?

我也是吗?

杜聿明,人生,自己是前半场,儿女才是后半场。

溥仪:都是从前的事情了,从小当了几天,早就不当了。

宣统,康德。

亲自过问,好事做到底,随便走,欢迎回,加待遇,加钱。

毛是个会用钱的,周是会做人的,自己住窑洞吃黑豆南瓜,也要给朋友寄钱的人。

给他们当朋友比当敌人更好,但要先有当敌人的能力,能力不够连功德林都进不去,当下属伙食待遇比不得隔壁战犯。

做人难啊,还要自强。

功德林战犯所,另一个学校,乃至另一个黄埔。

文史办,国家干部,文史专员,这个待遇呀,和政协是一样的。

反对浪费,丰俭由人。

杜聿明:周主任,我们走错路了。

我哪儿不去。

周,问右手边坐一:溥仪先生,你可以证明,现在是不是比你们那个时候搞得好啊?

问左手边坐二:王耀武啊,你做过省政府的主席,你说说,现在是不是比你们那个时候搞得好啊。

人民万岁,我们今天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每天都在进步,它终将率领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我们不爱这个国家,爱什么呢,生于斯,长于斯啊。

王耀武:以前打仗的时候,打不过共产党,愁眉苦脸百病缠身,现在又能读书,又能劳动,还能四处转转,这能不年轻吗?

杜:我说,今天是个团聚的日子,,晚上都别回去,就在我这吃,我让夫人做几个菜,小梁,我想起来了,在功德林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我夫人她做菜相当好吃,大家今天就一块儿尝尝吧。

王:那可不行,那可不行,我说这可不行啊,你看啊,弟妹跟你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你们两个得好好的说说话呀,我们都闲着,我们来做饭呀,对了,我们包顿饺子,我们吃个团圆饭怎么样。

(王,我会和面,我会做买卖,我会砌墙,我会种地,我会山东快书,我们店做的饼干特别好吃,每次都很快卖光。

 4 ) 【拾遗拾忆】《特赦1959》部分原型

《特赦1959》中有四个人被认为是虚构的,而且有人说就是这四个人是整部电视剧的瑕疵:深沉厚重的真是历史题材,都像杜聿明王耀武黄维沈醉周养浩那样真名实姓多好,干嘛要弄出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四个虚构人物来?

这种质疑似乎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委婉一点比平铺直叙要好一些,毕竟有些事情是不好说、说不得的。

其实电视剧中已经伏下了草蛇灰线,熟知那段历史的人,能从这四个角色的几句话甚至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马上就能猜出其历史原型。

正因为电视剧中的一件物品几句话,都在暗示着他们的历史原型,所以我们才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找到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原型,并且很悲伤地发现:有一人被枪决了。

那个看着有点混不吝,其实比谁都精明的刘安国,很多人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文强吗?

据功德林要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介绍,刘安国“1926年入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当过高级干部”。

刘安国自己则说:“我不是叛徒,我是受不了审查和质疑,这才负气出走的!

” 这就不用细问了,有过这样的经历,又进了功德林的,只有一个人:1925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入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后被王明审查打击,负气出走寻找组织未果,这才在程潜、张治中介绍下跳了槽,最后以“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的身份,跟杜聿明一起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此人资格老,被动地走错了路,级别很高,但却似乎没有什么罪行,抗战中还立有大功(策反百万伪军),所以他在功德林连个检查都不肯写,给人留下了抗拒改造的印象。

刘安国的真实历史身份极好确定,跟他一样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蔡守元,他身上的标志物,就等于在脑门上刻下了“罗盘将军”四个字。

初到功德林,管理员要求所有战犯交出随身携带的东西登记造册,蔡守元拿出自己的宝贝:“没见过吧?

罗盘,测风水用的;(又拿出几个铜钱)这是五爻卦。

”把小战士闹糊涂了:“什么乱七八糟的!

” 小战士不知道咋回事,但是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年进了功德林而且又会算卦的,就是张淦,桂系大将,白崇禧送他绰号“罗盘将军”,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在电视剧里,蔡守元是功德林里立功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成功劝降了盘踞在大西南数万蒋军残兵败将,要是按照这功劳,第一批特赦名单中肯定应该有他的名字,但是大家都知道,没有蔡守元,也没有他的历史原型张淦——原因很简单:1959年12月第一批特赦,张淦已经于当年二月就病逝了。

让蔡守元(张淦)去大西南劝降,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张淦是桂系元老,说话很有分量。

张淦其实也不是仅仅会算卦,在历史评价中,此人身“北伐名将”“抗日名将”两个称号,参加过武汉会战、随枣会战。

张淦被俘前是第三兵团司令官,所以王英光才过故意问马玉和副所长:“知道蔡守元什么来历吗?

”马副所长回答:“知道,他是中将兵团司令。

”这就不用猜了,蔡守元的原型就是张淦,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安国蔡守元的真实身份很好确定,因为他们两个的身上都贴着标签呢,但是叶立三是谁,就比较让人费脑筋了。

有人说叶立三的原型不是王耀武的爱将韩浚,因为身份对不上号:叶立三是少将师长,韩浚被俘的时候是中将军长,韩浚也参加过南昌起义,当过秋收起义副总指挥,战斗中负伤与组织失去联系,这才转变了立场,这一点跟文强有点相似,只不过他不是受不了审查打击才负气出走的。

叶立三的身份其实不难确定,因为他对老长官王耀武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尊重,尊重之中还有一些愧疚:“佐公(王耀武字佐民,称之为佐公,就跟称程颂云为颂公、李德林为德公一样),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山东战区,您把最好的一个部队交给了我,让我全弄丢了!

” 叶立三接下来的话又透露了自己被俘的地点和原因:“莱芜战役。

李(仙洲)长官不听你的劝说,一味服从陈诚,这才酿成今天的大败。

”在莱芜战役被李仙洲瞎指挥断送的王耀武爱将,就是韩浚这么一位,所以叶立三的原型,除了韩浚,找不出另外的人了——韩浚又名傅韩浚,头一个字单立人,后一个字三点水,合起来恰好是“立三”。

在功德林里,唯一一个跟所长王英光早就认识而且私交不错的,就是陈瑞章,而且陈瑞章夫人的戏码也挺重,而这也正体现了对陈瑞章原型的尊重——陈瑞章这个名字是假的,但是他的番号和职务说得很清楚,电视剧第一集,就通过王英光跟徐高平的对话,给出了陈瑞章确切身份:“八十七军中将军长。

” 这位八十七军中将军长,是最有可能跟以策反为主要任务的王英光联系的——此人是程潜的女婿段沄,曾任第八十七军中将军长兼塘沽防守司令段沄(字湘泉)。

程潜起义,段沄还没来得及起义,就被老蒋弄到岛上,被保密局秘密枪决了。

《特赦1959》设立八十七军军长陈瑞章这个人物,也可能是向段沄将军致敬——段沄是否真的决定起义,海峡两岸有不同的说法,这边承认确有其事,可是对面却又开始说他冤枉了……

 5 ) 特赦1959,观剧有感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这是过往革命题材历史正剧惯常的做法。

毕竟拍电视剧不是做纪录片,如果完全按照史实,就无法讲故事,戏剧冲突也构建不起来,角色刻画更是无法树立。

本剧在虚构部分角色的时候,看得出其原型,大体上是集合了好几个真实人物的经历与特征。

基于这些虚构角色,剧情推进的重任就几乎全落在他们头上,或与其有关。

这些虚构角色的转变,也比较容易进行宣扬和教化,完成主旋律叙事的功能。

虽然题为特赦,但电视剧并没有把视角完全集中在管理所和战犯身上。

徐高平这条线的设计,很值得玩味。

从角色背景来看,徐高平大概率是新华社元老级人物。

做战地记者时,在最前线和部队首长一起蹲过战壕,新中国时期也奔波在建设的第一线,甚至还给老舍先生创作龙须沟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这样一个特殊职业背景的角色,他的经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代表了人民对内战和新政权的态度,正好同功德林内发生的变化遥相呼应。

直到最后,内外两条线产生了关联,才得以理解这种戏剧创作的用意。

说起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笔者大概有二十年没有看过了。

但笔者这一代人,其实是在这类影视作品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那个时候的革命题材和战争题材,不像今日过于神剧化和娱乐化,大体上还是严肃与沉重的。

我们这代人虽然总是被嘲讽为垮掉的一代,但从小接触这些主旋律叙事,基本上都形成了朴素的阶级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我们这代人是电视媒体时代的人,那个时候靠正大综艺和正大剧场,看了很多外国的影视作品,还有后面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之类的介绍外国优秀作品的栏目。

虽然接触世界的手段有限,但凭借越来越丰富的电视节目,以及录像厅,音像店,租碟店,我们与世界流行文化并未脱轨。

但严格来说,我们也是最早的网络用户,见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

一时兴起,重又看起了新时代的主旋律电视剧,发现不少话题比当初要放的更开一些,但也有一些过去能演绎的内容现在避而不谈了。

不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或许每个时期自有其禁忌。

但剧是新的,看剧的心情却是旧的,越看越怀念当年那个自己,也怀念那个无忧无虑,可以肆意吸收各种思潮的年华。

人还真的是越活越回去,新的东西吸收的越多,反而越容易老气横秋。

 6 ) 如果把特赦1959同跨过鸭绿江一起看…

1.我们的康泽同志总算硬气了一回,当年襄阳失守差点自杀,这会总算在汉江边上找回了自我。

那一刻,康泽曾泽生附体,五十军精神永存!

2.叶立三同志果然是学霸,不仅精通军事电气制造,还精通德语英语朝鲜语三门外语。

在被秘密派往朝鲜支持大胖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化名南日,成为朝鲜谈判代表。

在谈判中,发挥了语言的优势,与联合国军唇枪舌战,与志愿军谈笑风生。

3.宠妻狂魔陈瑞章因为军事测绘等作业工作非常出色,破格被彭老总留在志司担任参谋,也算发挥了自己的老本行作用,总算不用天天对着地图发愁打败仗了,跟着彭老总,有胜仗打!

有肉吃!

4.沈醉还是有两下子,不仅武艺高强指挥、抗寒能力都很出色。

在他的指挥下九兵团各个都是宋时轮附体,在冰雪长津湖大败美骑一师,为中华民族挣了口气,也让叶立三这狂小子彻底服了。

5.邱行湘同志不仅字写得好,打仗也打出了邱老虎的作风。

十九兵团救志愿军为难于水火,下属63军能聚能散,打出了可歌可泣的铁原阻击战。

战后总结会上,彭老总等志司首长及全体指战员向杨得志这位邱老虎起立敬礼。

6.周养浩估计要气疯了,沈醉去了九兵团,徐远举也化名汪洋去了116师当师长。

军统三本枪就他一个人留在了功德林。

估计当他看到徐远举在临津江边纵横捭阖指挥若定时,会大骂徐远举,你这个贼眉鼠眼的居然也参加革命了!?

 7 ) 强力推荐

首先,这是表演的胜利,功力深厚的实力老戏骨撑起了剧情。

谢谢导演的用心选角,这部剧里,没有流量艺人,没有话题明星,没有娱乐分子,有的都是用心雕琢演技的好演员。

这和写作一样,用心雕琢作品才是唯一正确之道。

这和作家靠作品说话一样,演员也是靠演技说话的。

当然,一部近四十集的电视剧涉及人物众多,要求所有演员都演技高超是不大现实的。

因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自然有不少真实人物,像杜聿明、王耀武、黄维、康泽、邱行湘、郑庭笈、周养浩、徐远举、沈醉、王陵基,以及有原型虚构的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等,因此,这部剧的主要演员也有十余人,幸运的是,扮演他们的是一群老戏骨。

他们用演技诠释了演员的真正定义和价值。

 8 ) 还是值得一看的

题材新颖,演技精湛,人物刻画细腻,特点鲜明,但这部剧最吸引我的还有精炼到位的台词,精简明了的剧情,不拖沓,不废话,看得很舒服。

这部剧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历史,解读胜利,剧中黄维和叶立三的一些话引人深思。

当然,央视一黄金时段的电视剧,离不开政治正确,总有些难以避免的🌈P,不过,看自己想看的就好。

 9 ) 没有标题的随手写

题材出众又特别,史实详实,年代跨度大,涉及人物众多,重大事件纷繁复杂,最重要的是言之凿凿地确证了GMD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演员们一个比一个有戏,甚至在某些大景别镜头里,我觉得这就是历史人物应有的样子。

杜聿明得知蒋介石对他在战败后的一系列骚操作后,靠在架子上黯然神伤的那段戏,败军之将在遭到军事政治情感上的多维打击后的无奈感喷薄而出。

从这些点来说,这部剧是好看的。

但是对于个体关照地缺失是我们的主旋律题材一直以来存在的弊病,缺失了个体关照,历史事件就成了空洞地价值观叙事。

我方人物高大全、被改造者从开始的十恶不赦到最后忏悔认罪,整个过程唯一的推动力就是公式化的口号和概念宣传。

多好的题材啊,可惜编剧和导演却当成了套公式的数学题去创作,被拍成了宣传画。

叙事生硬,缺乏逻辑,敌方高官大将的智力设置也不过学龄前儿童水准,台词都象是从会议报告中扒拉下来的,王陵基沈醉廖耀湘慷慨激昂的发表罪己演说,用力过大。

潜在的居高临下的俯视者视角。

王耀武儿子自杀之后的段落处理是败笔中的败笔。

还有能不能少点画蛇添足的感情戏啊喂 我们只想看杜聿明王耀武黄维之辈学习马列主义。

一个一个人,金戈铁马,硝烟烽火都在历史中消散了,史书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血泪和枯骨,更多的活生生的人连史书中一笔一划都没机会留下。

唯有口号是永恒的,唯有斗争不会终止。

人类没有进步,战马嘶鸣变成了机械混响,宫阙万间起起落落,渺小的蚂蚁们义无反顾地冲进死亡中。

人类发展史是白骨搭起的,上面盖着一层文明的幌子。

 10 ) 去掉感情线就更好看了

很久没写影评了,手都生了其实,这部电视剧啊,要是去掉感情线,就讲战犯改造的故事感觉会更好。

说实话演这些国民党战犯的演员演得比较好,老头子们才是本剧的亮点,“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他们抓住了历史原型人物的精华,这么说吧,我姥爷从中间看的,一看就说这个是王耀武、那个是杜聿明,就说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符合历史人物原本的形象。

还有那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周养浩,上网一搜原来的人你就知道这个剧中人物和现实的有多像了,那个下巴,那小眼睛,那一肚子坏水。

细节很值得一看,你看这些国民党顽固分子唱歌,天天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还有他们这些人在功德林都不团结,还搞事,还用语言讥讽,还互殴,这不正是国民党派系斗争激烈的小缩影吗。

老头们有些台词和细节刻画还是相当不错的。

总之去掉感情线就更好看了。

《特赦1959》短评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6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9分钟前
  • 大时代
  • 还行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11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还行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15分钟前
  • 还行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17分钟前
  • 你都如何回忆我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