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零九零成为无人不晓的时代性标志犹如一股无法阻挡的热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充满朝气个性的年轻一代受到了万众的瞩目和关怀,他们毋庸置疑是未来花儿般的希望和有力的资本,但值得思考的是当所有人都将期望寄托于年轻人的时候,老年人的存在价值和心理需求等问题却被人逐渐无情的忽视或冷漠以对,我们常说“老小,老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应该更加懂得珍惜,老年人想要的无非只是一份温暖的关心和简单快乐的晚年生活。
而此类题材一旦拍成电影,加上优秀的导演、专业的演员和扎实的剧本,那么经典作品的横空出世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电影《布拉格练习曲》就是一部将老年生活搬上银幕的优秀作品,由捷克知名导演扬·斯维拉克执导,而这也是继《青青校树》、《光纤电人》和《给我一个爸》之后父子俩的再度携手合作,德内克·斯维拉克负责的依旧是编剧和主演的工作,他们间的默契配合可以说是品质一流的绝对保证。
这部电影并非只是一部描绘普通生活琐事的小品,在看似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其实潜藏着父子俩对于社会现象和老年生活的关注,而这片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通过严肃沉重的感人故事刻意的激发出观众的反思意识,而是在贴近生活趣味十足的情境下,给予人一种主动而自觉的感慨。
影片讲述了一位满怀青春时常做着春梦的可爱老头,因小小的惩罚了学校资助者的儿子而选择了离职,百无聊赖的他开始尝试其他的一些工作,先是快递员,不过很快就在年轻人的嘲讽和突如其来的事故中草草收场,后来有幸在超市找了份回收空瓶的工作,做的有滋有味的同时,女儿、同事和妻子,包括自己却又集体陷入了情感危机,不过在老头的塔桥牵线,自身的克制和吃醋下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布拉格犹如童话般的美妙景致,幽默风趣的对白,搞笑玩味的桥段,讲究柔美的摄影,不甘寂寞油嘴滑舌的老头瞬间成了万人迷,虽然看似有些小讨厌,不过更像是小孩的淘气和可爱。
通过对老头生活的刻画,不仅对老年生活投注了一份用心,同时也展现了父子俩在不同年龄阶层对于情感的理解。
情欲的喷发和遏制,可以说纵跨整个年龄阶段,这点在老头、年轻同事、女婿和前计算机同事身上都有所体现,年轻同事春心荡漾,女婿无力抵抗性感的诱惑选择离婚,前计算机女婿因此改变了女儿保守刻板的爱情观,老头更是每晚都做着诱人的春梦,对于这种自然冲动的生理需求,从最后各自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情欲的放和抑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以及父子俩对于这种强烈欲望的理解和戏谑。
而通过超市的老年同事则表现出了情感在生活中处于的主导地位,为了仰慕者的要求,从不修边幅在洁净整齐,墨守成规的老年同事为爱尝试了改变,最后在老头的牵引下迎来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独自一人住在公寓行动不便仅靠养老金过活的孤独老婆婆也很值得关注,而老头的热心肠也为老婆婆的寂寞生活注入了一丝温暖的力量。
经过千方百计的阻扰,老头还是没能保住热衷的回收空瓶的工作,最终只能无奈的被低成本空瓶回收机所无情的取代,而老婆婆在空瓶里塞的一张向老头询问特价商品的字条更是让人无比心酸和唏嘘。
这一情节的设计,反映出父子俩对于社会快速先进发展后,数字化和科技化的逐渐全方位垄断和统治下,为我们的生活带了什么的思考,虽说因此提供了便利、快捷和高效,但同时也抹杀掉了给予别人生活的一份快乐和温情,少了一份浓厚的人情味。
另外本片着重体现的还有婚姻逐渐步入平淡和寻常,失去激情后所面临的危机,老头的妻子在意识到老头日渐的冷漠和敷衍后,同样试着改变自己并祈求上帝的帮助,甚至搬出了“天鹅论”,最后老头还是抑制住了自己,而在得知冒出个追求妻子的竞争对手后,打翻醋坛子的老头终于意识到了妻子在自个心中的地位。
很多时候爱情往往只不过是黑夜里一束灿烂的烟花,令人怦然心动却也无比短暂,情欲就像一瓶治标不治本的春药,得到的仅是一时的满足,而能持续温暖人心的还得是日积月累而来的深厚亲情,这才是生活最好的回馈。
看到最后热气球上的夫妻俩,听到那句关于香烟的温情对白,我深感幸福的滋味,甜蜜而知足。
这本来就是一部很轻快的喜剧电影,没有很沉重的生命话题。
人过花甲,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与老伴、儿女、子孙每天守在屋子里终老。
但主角选择的却是继续思考人生,就像《秋天里的春光》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173/里的老头一样,到了老年仍然童心不泯。
虽然撒尿时已经不像孙子那样喷泉般的射出了,虽然骑自行车送快递时已经不能控制好方向摔断了脚,但是他仍然会盯着大街上性感的女人、仍然会偷窥女人的乳沟、仍然会和女人搭讪聊天、仍然会梦到那个巨乳的女同事、腰上满是圆珠笔划痕的女侍应、勾引女婿的性感护士(当然,还有那个可怜的老婆婆和那个讨人厌的女校长)。
对于女婿的出轨行为,也能换位思考地理解他的苦衷,并且还能接受女婿喊他做爸。
关于青春——老而弥坚、老顽童,或许也不能描绘这位可爱的波西米亚人。
虽然身体衰老,但是心理拒绝衰老,这是电影传达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相对于市场上那些外表咏叹青春易逝,实际敦促人成熟世故的所谓青春电影,这无疑是一个倒位思考——人为什么要这么执着自己的青葱岁月呢?
为什么要追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呢?
即使我们年过花甲,也是能够一起去追女孩不是吗?
超市里兼职的大学生和多嘴先生不是和主角一起追女孩了么?
关于死亡——中国人对于死亡是忌讳的,尊敬长者就要说长命百岁。
然而欧洲人对于死亡是毫无禁忌的,给父母送礼物则是送一块漂亮的墓地将来下葬。
就像影片快结尾时,主角发现妻子包里有火机和香烟,原来她背着他偷偷抽烟是为了比他先死,不想孤独终老。
这置于中国的普通家庭,肯定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但是这两口子却能开诚布公地谈论诸如老年夫妇男的先死还是女的先死的话题。
这才是一个理性的欧洲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关于死亡,从来不应该拒绝,而且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在死亡之前能完成什么心愿,能给后世人做出什么贡献。
毫无疑问,一个人面对死亡的豁达和宽容,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整个老年生活质量。
因此,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缅怀什么青春了,这只能当作人生的一段经历,往后的人生,还要积极地走。
希望我的外婆可以快乐幸福地继续生活——写于外公去世的第二天,2012年2月1日。
扬•斯维拉克作品《布拉格练习曲》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上午10:45—11:10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恒庐艺术影吧扬•斯维拉克作品《布拉格练习曲》观后现场)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马惠洁、王犀灵、肖威尼、朱明、骆菲、蔡玲、杨莉、黄方悦、赵玲玲(观影者:姬伯庆、翁锡良、王月芳、黄钢、王文仁、任同玉、吴婉琴、陈华、张征辉、范大茵、楼雅琴、田瑛、王玮玮、章毓苏、傅佩影、朱松法、张培红、王淑金、王红玉、韩美娣、徐涌、朱剑云、唐福蓉、姜天鸿等)主持人:范达明记 录:黄方悦托克伦让学生听写符尔赫列支奇的四句诗,实际上也点出了主人公的基本思想范达明:今天这部影片仍然是扬•斯维拉克的父亲德内克•斯维拉克编剧,并且还扮演了男主角,65岁的托克伦。
本片仍然是喜剧风格,明朗,诙谐,幽默,浪漫。
主人公托克伦似乎是《青青校树》里那位男教师伊戈尔的晚年,譬如,他们有共同的教师职业,更有共同的一点,就是有点“花心”。
不过老托克伦的“花心”,基本上都在梦境里。
片中也写到他与自己学校的女教师的关系,他们谈话,说到日本地震,说到夜里互相想念牵挂,她还给他准备了没有副作用的镇静药物——这说明他们确实很要好,但显然主要是那位女教师在主动向他进攻(后来她递给他的约会信,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我想说的是,影片开始,他在文学课上的讲述捷克近现代文学家符尔赫列支奇的诗歌的一段,作为本片构思立意的起点,是寄托了编导很大的艺术匠心的。
托克伦跟同学们说,符尔赫列支奇写过的书堆起来有1米5高——据说有260本——他说,我们在这中间,只学习了四句诗,是他老年写下的,在他懂得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时候。
他让同学们听写那四句诗:“为了些许的爱情,我情愿走遍天涯海角,带着无所顾忌的头脑,打着赤脚也没关系……”无奈课堂里那些毛孩子,并不理解老师讲课的用意,尤其是那个叫瓦格纳的富二代的赞助商的儿子,不止一次地打乱他的讲课,在下边乱插话,故意打岔,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这个学生也确实是个最聪明的孩子,他的插话都直接针对了老师念出来的诗句,说明他听得非常认真。
其实这四句诗同时也点出了我们主人公的基本思想,他一生做人的态度,他的拥抱人生、拥抱爱的生活信念。
我们从这里出发,可以解释他影片里所有的所作所为。
另外,这位捷克作家——雅罗斯拉夫•符尔赫列支奇(J.Vrchlicky,1853-1912),我们应该记住,他本名弗利达,是捷克诗人、剧作家及翻译家。
曾经与人一起翻译了中国的《诗经》。
鲁迅先生翻译介绍过他。
这个“符尔赫列支奇”译名的中文写法,可能就来自于鲁迅。
影片最后让老夫妻俩经历了生死的一幕,那么对于未来,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马惠洁:影片的这个老年主人公对生活有激情,他觉得自己周围有许多人没事干,对于人生没想法,而他并不甘心如此生活。
我想影片也不是要老年人再去谈恋爱。
现在我们生活好起来,但欧美国家与我们东方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激情的表达方式,就影片的表现看,我们看了还是能够接受。
他们老夫妻之间时常有点小摩擦,小幽默,譬如他去做快递员,最后摔伤了腿骨,正应验了她妻子事先的警告。
我想,影片最后让老夫妻俩经历了生死的一幕,那么对于未来,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
影片非常温馨,主人公乐观豁达,这是他性格上最大的亮点王犀灵:这部影片非常温馨。
就影片主人公来说,这老头没有太大的特点,我也不很喜欢这样的类型的人。
他主要就是想让自己生活得开心。
他的家庭基本稳定,或许有出点小轨的事,但无大碍。
他是个会寻找生活乐趣的人。
这个我能理解。
其实,人生,尤其是到了老年,自己觉得怎么开心就怎么去做,这不应该否定。
人总是各取所需,在这点上,也不要去考虑自己的年龄。
主人公乐观豁达,这是他性格上最大的亮点。
男主人公很有生命力,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应该是合乎正常的人性肖威尼: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有想法,还想去做点事情——做那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体力上能够承受的,也是自己爱好的事情,当然也是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
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人,他出了学校就去找了一份很实际的工作,因为他不愿意没有意思地去生活。
而正是在这样的工作中,他能看到一些精彩的东西,并以此充实自己。
我知道,在日本,70岁的人都还在上班。
对他们来说,这其实不是负担,而是开心与幸福,让生命到这个时候还能有价值。
影片的男主人公很有生命力,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应该是合乎正常的人性。
总之,这些问题,在我们看了影片后都有启发。
老夫老妻,如果长久是平淡相处,可能也有问题。
人的年老与体力减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不接受新的东西朱明:影片讲了普通人常规的生活,讲了到这个年龄的人他们的工作、家庭与生活。
影片拍摄得朴实、细腻。
影片两次展示了他与他周围的老年人在街头花园相遇的镜头,这是一个对比。
人的年老与体力减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不接受新的东西。
人要随着时代而发展,要思维更新,也要行为更新。
影片很现实,很细腻,角度很独特。
男主人公有其独特的性格、爱好骆菲:这部影片很现实,很细腻,相比中国影片,它的角度很独特。
男主人公有其独特的性格、爱好,譬如影片通过他的梦境展示出他的一些内心需求与欲望等。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一定情况下都会有这种心理活动。
影片让人觉得快乐,让人深受感染蔡玲:姓斯维拉克的儿子与父亲,担任了影片的导演以及编剧和表演。
前后看了《青青校树》与今天的影片,感觉都很好。
无论是讲孩子的还是讲老年人的,影片让人觉得快乐,让人深受感染。
男主人公有一个医生,是他的前女婿,两人的关系,处理得也很独特。
出于拥抱人生、拥抱爱的生活信念,托克伦在人际关系中还善于扮演红娘的角色范达明:托克伦听了前女婿讲述了自己为何另有新欢的理由后,不但不加以痛斥,还表示欣赏,这个态度是通常人很难做到的。
当然这不等于他不爱自己女儿,相反的是,与此同时,他还协助他学校的副校长罗伯特去追求婚姻生活遭遇危机的女儿,为他俩的因缘牵线搭桥,这是因为他发现正是罗伯特喜爱上了他的那个被前女婿抛弃了的女儿。
这与他为退休军官里扎克与胖胖的柯太太牵线搭桥的情况相同——在此影片显示了托克伦在人际关系中还是个善于扮演热心红娘的角色。
包括对于他身旁那个兼职的小伙子想要追求漂亮女孩,他总提供机会与给予鼓励,也可以说都是出于他同样的思想,即他的拥抱人生、拥抱爱的生活信念,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包括他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爱。
活着,就要活得开心。
这应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人生观。
影片让我们联想到对待自己老年人生活的态度问题: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快乐杨莉:影片表现了老年人的生活。
男主人公追求快乐,有什么想法,他就自己去做,去实现,不给自己加上什么条条框框。
他实现自己的追求,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找快乐,交朋友,与自己的女顾客说笑,关注她们身上的细节等,这些其实都是男性的人性的表现,从人性与生理上来说,这些是天然的。
外国人在这方面比我们要放开。
影片让我们联想到对待自己老年人生活的态度问题。
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快乐,而对于那些逃不开的事,则需要我们调整心态,以快乐的心情去接受。
如果我们有托克伦的价值理念、乐观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快乐就无处不在陈华(会后笔谈):看了这部影片,一直在回味,感触也蛮多的。
虽然故事发生在捷克,但很贴近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快乐地过好晚年生活,是我们离不开的话题,寻找快乐是我们生活的目标之一。
老教师托克伦离开学校,因为他不开心,他放弃教师这个体面的工作,去做常人不能理解的快递员,甚至于去做超市的收瓶员,然而,他正是透过这个工作,这个收瓶窗口,更多地去了解了布拉格,他在这个窗口接触了各不相同的人,热情地为他们做分内分外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他的乐观、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同时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也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快乐!
也让很多人由于他的乐观、他的乐于助人,找到了快乐和幸福,比如上校先生,比如他以前的教师同事……同时也慢慢地改变着呆板固执的妻子,使他们的爱情生活在晚年更加滋润。
由于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选择快乐的理念也不同。
在国内更多的人会选择符合自己身份的、高雅的事去做、去寻找快乐。
这,没有对错,快乐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快乐,甚至不幸,如果我们有托克伦的价值理念、乐观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快乐就无处不在!
2015年6月18日整理整理者注:本纪要为杭州恒庐艺术影吧开创以来座谈成文的第99篇纪要。
一张碟若能被我相中,总有原因:标题、封面、明星、甚至语种,而真正源于那几行内容简介的并不多。
一个小学老教师,被迫辞职后去回收酒瓶,这情节对于此刻的我却很有吸引力。
不过,直到我把它放入碟机,我仍没想到自己能够看完这样一部字幕水准很一般的捷克电影。
对于一部电影,真正的解读无所谓准确,谁也不是导演肚子里的蛔虫,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找到动人之处。
对我来说,最后煽情的热气球显然无法取代我事先圈定的重点。
主人公是一个65岁的老教师,对“新新人类+赞助商”的不满让他愤然辞职。
之后,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做快递员。
他有自己的理由,酷、健康、熟悉布拉格的大街小巷。
而其他人异样的目光,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焦点也仅仅是在年龄上,没有人考虑什么身份和地位。
受伤之后,在超市里回收空瓶更是意外地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生活乐趣。
我现在也是个老师,由于多少有些不修边幅,出入清华教工小区常被保安疑作“送快递的”。
而跟空瓶有关的工作在这个垃圾社会里简直是一面旗帜,但其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更为卑微。
我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所迎接的各种礼遇跟他们相比实在是天上地下。
老革命教导我们“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口号从来只能让我们背道而驰。
其实,每个工作都可以有乐趣、有温情、有幻想,但很可惜我们充满铜臭气的眼光里已经没有人性。
最新刚写了本书,批判现代性,这让我难以把目光挪向别处。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自动酒瓶回收机。
超市顾客拿着瓶子在被机器蒙蔽的窗口前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老头,而老头正在墙后坐在传送带旁呆若木鸡。
迫不得已,纸条塞进瓶口传到了老人手里:“今天什么东西打折?
”看到这儿,我心里一阵难过。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躲在一台台机器背后,当工作“更具令人疲劳的重复性”,我们正渐渐化作机器的一部分。
很喜欢这部片子的色调和节奏,如果能有更好的中文字幕,再看一遍一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那天在光碟店拿起「布拉格练习曲」时就决定不再放回原处。
原因一是布拉格,二是封面的热气球,前者向我保证将在戏里享受布拉格的风光明媚,后者则暗示一场热气球冒险之旅即将展开,结果令人失望。
不过男主角的"老男性遇"还是充满笑料,欧洲小品式人物总是有血有肉,要是热气球从开始就起飞,不只老夫妻要在空中宣布离婚,也会闷死不少观众。
《布拉格练习曲》视觉系统:铁轨上的火车。
稳定的婚姻和浪漫的艳遇主题:人应该追求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无论年龄,无论婚否。
爱和被爱,或者说感情的交流是幸福的源泉。
人物:由于讨论的主题是男女关系,片中人物成对出现1老头儿卡罗和他的妻子埃莉思科 外遇: 嘉露茜女老师 亨德瓦瑟神父2女儿海伦娜和其前夫加瑞尔 恋人: 罗布特副校长 护士3小个子米列克和露脐女外遇:嘉露茜女老师4里扎克上校和科瓦多娃 对比:里扎克的前妻5其他人物:“表姐”拉莫科娃太太、啤酒瓶男、外孙汤米、超市经理、女校长、学生们主角是老教师夫妻:卡罗和他妻子,妻子早已退休,卡罗在影片一开始辞职,因为他不愿忍受特权学生的无理。
这是那个激励事件。
他开始找不同于以往的工作,先是快递员,年纪和身体使他无法胜任。
然后是超市收瓶员,以被收瓶机器取代而告终。
最后是列车员,他一直梦寐以求的职业。
这三份工作的共同点是:跟流动着的人群接触,服务地点稳定,服务对象变化。
这个形式也接近于稳定的婚姻和随机的艳遇。
老头的车厢性幻想是对沉闷重复的旅途的抵抗,对活力的期待,婚外情对他也是如此。
重复(火车的固定线路和速度、一模一样的车厢、婚姻的稳定和持久)产生节奏,变化(车厢内的制服秀、婚外情)产生韵律,节奏需要韵律。
他选择工作的标准是:“这份工作不再让我快乐”和“这份工作让我快乐”。
什么样的工作让他快乐呢?
跟大量的人接触的工作。
既包括友好风趣的男人、美丽迷人的女人也包括一声不吭死气沉沉的里扎克老头和靠养老金生活的独居老妇人。
影片主要发生在他供职于超市期间,这个地方,非常让他快乐,他能够真诚的与各种人交流,帮助他们,并为此自豪。
而他的妻子,守护着稳固的家庭秩序,不愿意他向家庭以外伸展,知道他盼望着外界那种随机的欢愉。
结果她自己闭门家中坐,爱从天上来,一个神父仰慕她肃静的美,到她家里借口学习德语向她求爱。
而她也感受到了一些活力和欢愉,她没有拒绝。
卡罗老头的征服欲重燃了,以红气球行动跟他妻子重归于好,两人之间长期的心理隔阂通过交流打破了。
老头在超市就职期间牵了三条红线:离婚的女儿海伦娜和好友罗布特;丧偶的空军少校里扎克和中年女顾客科瓦多娃;他自己的老情人、欲求不满的嘉露茜和在情场上屡遭挫折的少男垃圾处理员米列克。
此外还展示了一对男女关系,是海伦娜的前夫加瑞尔和性感小护士。
这份关系是对老头的沉闷婚姻的另一种可能性的猜测。
老头跟前女婿的下面这段对话很重要,他俩达成了共识:“作为父亲,我想知道你们哪儿出了问题。
她是个正派、聪明的姑娘”“这就是问题所在”“什么意思?
”“爸爸…如果我还可以这么叫你?
”“当然可以。
”“我的新女友不是什么正派的女孩,所以她勾上了我。
”“她很下流?
”“相当下流,歇斯底里,浑身都是情欲。
你无法想象她在床上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可以想象。
”“她就是一阵无耻又性感的飓风。
当我和海伦娜处在正派、优雅的宁静中,她跟随而来,然后席卷了我。
而我无法抵抗这场艳遇。
”“正派的宁静…她从她母亲那儿继承来的。
”如果老头也碰上性感飓风,他和老太太各自会是什么结果?
结果是,女儿迎来了新的幸福,女婿找到了更能满足自己的老婆。
只要不拒绝爱和被爱,总会有转机。
老头自然能迷倒嘉露茜,老太太也能等到亨德瓦瑟神父。
里扎克上校是另一类人,他和卡罗的妻子一样是稳定婚姻的忠诚守护者,但走的更极端。
他因为妻子的出轨打死了她,然后自己入狱,出狱后就是一副死人摸样了,直到卡罗老头给他的生活带来转机。
卡罗老头对他女儿解释他为什么一定要出去工作:我是“致意型”,“致意型”就是喜欢向妻子致意的男人。
工作中他盼望着回家向她致意:“海!
我回来了”但“我回来了”之前必须先有“再见”。
也许卡罗是对的。
有分才有和,生活是流动变化着的美。
好可爱的电影!
或许是被捷克人天生的幽默感感动了吧,感觉已经好久不曾如此地看着电影开心过了!
老头儿心中有一片率真总觉得,留着络腮白胡子的老头儿会如圣诞老爷爷一样带来惊喜。
这个老头儿显然没有让人失望。
怀着男孩子的心性和女同事开着带点小颜色的笑话或许是每日上班中还算得上乐趣的事情了,因为,他的学生实在是太麻烦了,忍无可忍的海绵老师第四次地使出了海绵大法。
而后,觉得自己满是道理的老头儿决定不再教书。
和自己的老太婆在家面对面几日以后,才惊觉全身都不自在——每日的事情就是折磨吸尘器、折磨窗帘、折磨老太太。
某一天,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快递员实在很适合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自己的自行车、熟悉城市里边的大街小道。
在太太的满是抱怨中,老爷子自娱自乐起来,带着孩子般的任性、炫耀,特意停留在31区,让每日以散步为生活的同龄老头儿们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好奇的关怀。
乐极生悲的后果就是突然飞出了自行车,甚至是人行道,成了一个打石膏的老头儿,呵呵和老太太一起去超市购物的路上,还在一瘸一拐的老头儿故意很快地调皮横穿人行道。
到达超市还啤酒瓶的时候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自己还可以来做回收酒瓶的工作。
从此,每日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吃超市美味的新鲜蛋糕;从此,成就了自己的开心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春天 与老头儿一同工作的同事是个退伍的却又坐过牢的老军人,坐牢是因为老婆出轨,军人犯了故意杀人罪。
军人话很少很少,非常之严肃。
老头儿对军人的冷漠不予理睬,每日给老伙计唠叨着那个对他的沉默寡言很欣赏的妇人对他的好感。
所以终于有一天,老军人换了新衣服;所以终于有一天,老军人走进了教堂。
——什么样的锅都会有一个相应的锅盖来配的!
老头儿的女儿和女婿正在离婚当中。
老头儿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哭诉而对与之见面的女婿加以斥责,而是站在两个男性的角度对为什么会出轨加以讨论,这个正是老头的睿智之处,或许他就没有觉得女儿和前夫有多相配。
而这时,偶尔来探望老头的老同事却被女儿的背影吸引住,从此,老头开始狡黠地帮助老朋友追求女儿,包括透露女儿的工作地址,包括玫瑰花策略等等,前提条件是老同事不能透露自己。
事情很顺利,但是最尴尬的还是所谓的第一次见面吧,老朋友以女儿男朋友的身份来为未来岳父岳母开车,却看见朝着自己走来的是老头儿。
这个时候,女儿开始埋怨男友隐瞒老师的身份,我感觉其实男友也满冤的,怎么就这样着了老头的道呢?
不过,事情当然是皆大欢喜!
——捷克的工作中,老师或许不会是一个讨喜的工作!
对于不对的人来说,离婚或许是新的好的开始!
在和前女婿聊到女儿为什么让医生丈夫失去兴趣。
老头的经典语句是,女儿和她妈妈一样是冷静的理性者。
我想,这个可能也是老头将女儿送给同样是老师同事的最大原因吧!
这样人的性格才能最大的让女儿幸福着,正如其实自己一直让妻子幸福着一样。
老头那些所谓的春梦,大概只是自己忠诚过度的臆想吧!
他好不容易想要和老太婆之外的女人浪漫一回,却紧张得忘了日期,开门的是女人的丈夫;他每天梦里的女人会是当天见到的女人,但是往往,每一回在关键的时候,总有意外让他不能得手!
和妻子生活了40年以后,他以为妻子已经记不起自己任何的激情,殊不知,那只是没有发生事情的时候,妻子与男人的一次欢笑让他气愤了良久良久——有些感情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湖水上边只是平静如镜。
但是,请记住,世间没有,也不会有沉寂!
即使有,那也只是爆发前的前奏!
有些事情,其实不能和所谓的偶然联系,其实一切都已有着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
最美好的事情当然发生在热气球上,因为意外热气球的操作人员只能在地面上以呼叫器操作,热气球上只剩下老夫老妻——老头儿维持着当初决定以热气球之旅纪念四十年结婚的热情,乐得像个孩子!
而老太太也依旧保持着上热气球之前的恐惧感,抱怨着老头儿的任性和自我。
但是慢慢地,老头儿的兴奋以及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的美景迷住了老太太。
他们的目的地将是两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小岛,谁知道在湖面上时,热气球熄火了,慌乱中找打火机,老太太却暴露了自己偶尔偷吸烟的事情,老太太的解释是最浪漫的情话——我想比你死得早,我不愿意独自去你的坟墓上。
——有些浪漫,有些感情只有想相持一起走过几十年的人才会懂得的,所以,不论怎样,不管长久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多少争吵,不要轻易地放手。
等年老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多的美好!
捷克电影周01.22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伊利·曼佐/捷克200601.23 雪花莲节 伊利·曼佐/捷克198401.24 严密监视的列车 伊利·曼佐/捷克196601.25 布拉格练习曲 扬·斯维拉克/捷克200701.26 青春校树 扬·斯维拉克/捷克199101.27 给我一个爸 扬·斯维拉克/捷克199601.28 秋天里的春光 伏拉基米尔·米切尔/捷克2001「有365部电影的1年 是新的1年 」2018年1月25日 第19天片名:布拉格练习曲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导演:扬·斯维拉克/捷克2007片长:100分钟🎵🏃🌍🚲🎈🎈我有阿姨的平足 叔叔的想象力在这世界漫游许久 依然不知它的含义我曾梦想去尼罗河 横渡伏尔加河我相信许多无稽之谈 直到今天我仍然感到困惑 我仍然感到困惑即使在我这样的年纪 我这样的年纪我仍找不到生活的线索我读过的书多如繁星 多如繁星我已走到生命的最后旅程如果能再次拥有它该多好也许与你一起 与你一起如果你愿意——《Ani k staru!
Ani k staru!
》(《布拉格练习曲》电影插曲)
直到退休以后,我漫长的青春期才刚刚开始。
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沉淀,人生的阅历愈加丰满,却让我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与困惑。
为什么年龄越长,自己所不确定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知天命的年纪,人生依然毫无头绪。
这是电影《布拉格练习曲》里主人公的人生速写。
🎬电影由老斯维拉克(同时也是该剧的编剧)饰演的托克伦原本是一位文学老师,因为对挑衅自己的学生小施惩戒,事后又不满校方的判决,而选择主动辞职回家。
“我不留在这里,因为我不再感到快乐。
”——任性的老头便提前预支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在家里呆了没多久,他又开始耐不住寂寞,不顾妻子的反对,为自己找了兼职。
第一份快递员的工作,最终以他在送件途中摔断了腿而告吹。
然而没等腿伤完全养好,他又在去超市购物时,顺带给自己找了份回收玻璃酒瓶的新工作。
新的工作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镜头下,冬末初春的夜晚,靛蓝色的天幕下,老火车徐徐驶出视线。
窗户的玻璃上,历经了整整一季的积雪融化成水渍,预示寒冬已渐行渐远。
无论是送快递,还是在超市回收旧酒瓶,这两份工作都是和人打交道。
于是老头儿在他的奇遇里,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家人,旧友,还有刚结识的朋友。
生活被注入新的气息,没有知天命的年纪该有的沉着,反而是手忙脚乱,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笨拙应对。
但是一成不变的生活至此消失了,沉闷被打破,缝隙里长出了迟暮的生命力,还有随之而来褪了色的欲望。
✨冬末的晚上,有了新工作的老头儿开始做起了春梦。
梦里的对象都是他白天里遇到的女性,女同事,女顾客,女护士,甚至还有女上司。
一节摇摇摆摆的车厢里,身着性感制服的女售票员,接过车票,检查,打孔,含情脉脉的眼神里透露深情,“我想你。
”“我也是。
”“我们想你。
”“我也是。
”充满欲望的车厢,白天里的女人们坐在对面,暧昧在空气中弥漫。
褪了色的欲望,虽还是欲望,却更多了一份适时的克制。
梦里的情色,点到为止。
不是半夜突然醒来,便是梦里的自己也有所控制。
电影中的一个场景里,老头在梦中拒绝美艳的姑娘:“对不起,我今天很累,我担心我的女儿……”(此时老头儿的女儿刚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
)虽然年轻无关年纪,但是老头儿的后青春期里,家庭和道德还是一股引力,随时将漂浮的岛屿拉回原有的归属地。
年长者的青春,正如开在冬季里的花朵,自有它生命的张力。
❄️🍂🍃“我期待夏天,因为天会热起来。
我期待冬天,因为没有苍蝇。
现在,我再没有什么期待了。
”这是电影里妻子的一段独白,表面看去是曾经的激情退却,生活如一潭冰封的湖水,再无波澜,实际上这几句话里内藏多少不甘,充斥着对人生无比的期待。
当夜深人静时,那些内心深处不为人所道的隐秘渴望,梦醒时分一一浮现心头,或留有一丝温存,或仍叫人心有余悸,无缘由的心跳加速,久久难以平抚。
那些像是春晓时分,忽然发出的一声短促而有力的呐喊,划破天际,它是万物复苏的信号。
空气里温度渐高,湖上的冰化了,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我的微信公众号/Pause Day
遇见这两个捷克电影纯属偶然,因为觉得《布拉格练习曲》够 文艺,于是加在了收藏里面。
昨天翻出来看,开始觉得很乏味,然后呢,慢慢的觉得有了味道。
后来才发现他还有另外的名字《酒瓶回收》,告诉你,不文艺的,实际上是个喜剧。
看海报上的老头,一副精神的样子。
他曾经是老师,因为对调皮的学生“过分”体罚,而离开学校。
但是,他却不甘心一直赋闲在家,同时似乎和妻子之间也出现了缺少情趣的危机。
他去做快递员,被撞伤。
终于有一天发现了超市酒瓶回收的工作,然后不亦乐乎的干起来。
因为在那里他能够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美女”们。
的确,不用怀疑,这位头发花白了老先生还是色心不改,同时,也被妻子发现,成为彼此之间的矛盾。
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古老也很普遍,每个人应该都会这样一个阶段,抛弃了以前的生活或者被以前的生活抛弃了。
只是,这个老头儿似的一直闲不住的应该算是少数。
就算是,是不是也会被拍成社会的典范,人们的楷模捏?
这个老头儿可不是那样。
他在超市工作的不亦乐乎,同时,还不断有着越轨的小想法。
我倒是觉得,每个人当然都有着自己的品性,或忠厚,或懒惰,或狡猾,或内向。。。。。。
只是,他们也绝不是这些词的形象代言,不可避免心里会动另外的想法。
比如我们这个老头儿,他和妻子一如既往的日子也许让他有些厌倦了,他梦见那些诱惑,前同事,划痕女孩,校长。。。。。
那么正经的诱惑,但是,他都是站在外面。
只是,又一次膨着胆子去“犯错误”却记错了时间。
其实一开始,我倒是想,这是个老色鬼的,但是慢慢的,就会发现这个善于说笑笼络人心的老头儿,实在是个很细心的人,他只是不甘于平淡的生活,而他是爱他的妻子的。
当然,最后的二十分钟,是让我突然从嘿嘿笑转入了感动的。
老头儿想给妻子一个结婚四十周年的惊喜,乘热气球旅行。
那个关于吸烟的说法:妻子偷偷抽烟,原因是想要比丈夫先死不用去墓地了去看丈夫。
这也许是最最感人的想关于吸烟的说法。
那个热气球的上的危险,也让两个人再一次的抱在一起。
其实,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工作,你可以说,我在这感觉不到快乐了,然后呢转头走掉。
但是衰老却不是掉头就能避开的。
老头儿对衰老明显有着不服之心,那个退伍老军人也算是一个映射吧。
他木讷,生活没情趣,基本不说话。
但是,老头儿却帮助他结婚,想,这也算是老头儿对自己的衰老的一种认可吧。
只是他仍旧能够生活的很丰富,帮助副校长追求自己的女儿;继续寻找新的工作。
谁说老了就不能遇到困惑的,谁说平平淡淡的就不精彩的?
老头正在吹着口哨证明给你看呢。
后来发现,这个电影的主演老头就是此剧的编剧,然后导演呢,就是老头的儿子——斯维拉克父子。
一阵莞尔,男人不管到了多少岁都是很荒唐的。
整天会注意年轻漂亮女人,晚上一个劲的性幻想,出轨不成反倒被妻子发现,居然连篇谎话,这样的一个糟老头真该被厌恶。
然而却又不得不觉得他可爱,因为他很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孤老,关心身边的朋友、家人,发现生活的真谛。
最重要的是他仍非常深爱他的妻子,带她热气球旅行,虽然小麻烦不断。
还有一个细节,他会亲吻妻子的脖颈,这其实非常浪漫。
总之是一部温馨喜剧片,看完以后很开心很轻松。
强到爆
片名“布拉格练习曲”说的是情感,另一个名“酒瓶回收”看过后知道说的是人生,电影也两者皆有,在日常缓慢的琐碎小事里,讲了人们尤其老年人生活,因为一点点沟通交流就喜悦,也因不断被大时代抛弃而叹息。或许对片中人们的情感关系有不解,有一部同地区<有希望的男人>参考,可能这就是民族特点。
倔强色米米的老头却能在最关键时刻找回迷失的自己。不错哦。
只对记号妹子的剧情有点兴趣...
难得一见的捷克电影。
布拉格,我也希望等我老了的时候能和你一起有一次热气球之旅:-)
老头的性爱幻想曲。老头的现实生活曲。老头老太和女儿孙子的辛福生活曲。捷克特么就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
虽然生活总不够完美,例如工作不尽如人意,例如伴侣不够忠诚,但只要好好对待它,并且愿意站起来睁开眼睛,它总还是美好的。 20100725@北京组长家。
爱在流逝中 轻轻的 正黄背包 红白电车 albert kozel 布拉格
絮叨
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
受不了男人
老年关怀
可爱的老头晚年生活
“期待夏天是因为天气热起来了,期待冬天是因为没有苍蝇,我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这一切都不再有盼头了,因为你在我身边就像根木头。”道出了婚姻的真谛啊!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45周年》,这部片子里他们也迎来了结婚四十周年。男人啊,永远喜欢年轻的女人,女人啊,却永远忠诚于自己的男人。
4.11 春梦与老年生活。“做这个我不再开心了”真是个离职的好理由。
如果没有结尾就给两颗星,开头太差了。台词不错。
这对父子档有意思 清新优雅 才华横溢 堪称东欧的又一横截面 回到本片 技法很成熟 春梦算不错 尾声大又爱 可惜与前段较为游离 应该说全片的结构也松散了些 总体效果也就较为一般了 非要到最后才惊艳了一把 总的来说 史导父子 还是值得继续期待
小朋友好萌 也想乘热气球旅行
我真服您了 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