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修·兰金
主演:丹·贝尔尼,凯瑟琳·圣罗兰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本片取材自加国前总理麦肯齐・金的日记。特以超8和16mm摄影机拍摄,引用真实世界人物的语句,并搭设大量场景与动画营造怀旧时代感,还偷渡了反串、3P、恋鞋癖、种族及纵欲等多项议题,揭露奠定加拿大基础的沙文主义殖民态度,也顺势造就一段荒诞怪奇又爱到卡惨死的假传记爱情。详细 >
3.5。还挺有意思的,按着日记的夸张修饰,天马行空地拍出来。
讽刺
这周的前十都什么奇奇怪怪的片子啊。荒诞。
在柏林错过了,幸好补上了,简直就是魔幻现实的写照,不一定不会发生在真实世界,等着看吧
很生动的历史演绎(借古讽今),自由意志在意识形态博弈和权力规训中消亡,作为在当下回顾加拿大摇摆定位的作品足够清晰(官僚主义,阶级剥削以及魁人党的崛起);形式架构有机化用了表现主义和装置艺术美学,找寻政治讽刺喜剧与酷儿实验间的连接,杂乱的元素堆叠是个体感官放大的具象化,可看性不低,至少在同方向内强于盖伊马丁和芒蒂格的新作,期待月底参加导演本人出席的新作放映
🌵这个老烂梗……
很奇妙这是去年的片子 想象力很充足 不用探讨隐喻太多就足够让人喜欢了
7.5/10。二十世纪有变得更好吗?换了一个人有变得更好吗?换了一个阵营有变得更好吗?奇思妙想很像佐杜洛夫斯基,但没有他疯狂。在这个世界里,政治像过家家,男女性别模糊,唯有痴情是真的。母权阴影下男性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断的反转是这魔幻故事里最现实的。尿名字、打海豹、阳具闹钟、一角鲸。
全程懵圈。
挺实验的 不过有点形式主义了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高于7分的加拿大电影,可看了开头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加拿大,几乎快成地球上最差电影的出产地了。12分钟,中途弃剧。
#桃花岛观影团#战争哪有什么胜利可言。
又见弗洛伊德性学说,受《窈窕疯人院》启发而产生的戒瘾博士,借鉴《上海小姐》的冰场对决,民主内部救人与杀人的两派思想,政治家依赖迷信、回归母体的路线。对三角形良性的泛滥运用不知是否指代了国家关系。荒诞的画面让人欢欣鼓舞,考核总理候选人技能的桥段娱乐性满分。
三星半 “仙人掌博士”、吐血的孩子、身穿黄色围裙的老父亲、比剪彩、尿尿签名、打地鼠一样打海豹……一本正经地恶搞
彩色卓别林。极尽讽刺之能事。🇨🇦威武。手动赞制片人出品方。
0626
拿着历史书和社会学教材直接拍片还真需要这种异化的表现主义风格,通篇都能看到导演对未来和现今的悲观主义论调,实际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范例,那些可能的好范例基本不是被清洗了,就是浩劫中被批死了,剩下的坐上了大位,动动手指头就能修宪称帝、山呼万岁的,你不做吗?
实在荒诞。。。
戏说政治人物,年代感强
不看年份还真会当成后期着色的早期电影,简陋舞美和画面颗粒模拟低技术,更重要的是表现主义时代的造型和表演。导演继承了同胞Guy Maddin的风格,但这种诡异超现实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些是这位前总理日记的真实记录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3.5。还挺有意思的,按着日记的夸张修饰,天马行空地拍出来。
讽刺
这周的前十都什么奇奇怪怪的片子啊。荒诞。
在柏林错过了,幸好补上了,简直就是魔幻现实的写照,不一定不会发生在真实世界,等着看吧
很生动的历史演绎(借古讽今),自由意志在意识形态博弈和权力规训中消亡,作为在当下回顾加拿大摇摆定位的作品足够清晰(官僚主义,阶级剥削以及魁人党的崛起);形式架构有机化用了表现主义和装置艺术美学,找寻政治讽刺喜剧与酷儿实验间的连接,杂乱的元素堆叠是个体感官放大的具象化,可看性不低,至少在同方向内强于盖伊马丁和芒蒂格的新作,期待月底参加导演本人出席的新作放映
🌵这个老烂梗……
很奇妙这是去年的片子 想象力很充足 不用探讨隐喻太多就足够让人喜欢了
7.5/10。二十世纪有变得更好吗?换了一个人有变得更好吗?换了一个阵营有变得更好吗?奇思妙想很像佐杜洛夫斯基,但没有他疯狂。在这个世界里,政治像过家家,男女性别模糊,唯有痴情是真的。母权阴影下男性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断的反转是这魔幻故事里最现实的。尿名字、打海豹、阳具闹钟、一角鲸。
全程懵圈。
挺实验的 不过有点形式主义了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高于7分的加拿大电影,可看了开头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加拿大,几乎快成地球上最差电影的出产地了。12分钟,中途弃剧。
#桃花岛观影团#战争哪有什么胜利可言。
又见弗洛伊德性学说,受《窈窕疯人院》启发而产生的戒瘾博士,借鉴《上海小姐》的冰场对决,民主内部救人与杀人的两派思想,政治家依赖迷信、回归母体的路线。对三角形良性的泛滥运用不知是否指代了国家关系。荒诞的画面让人欢欣鼓舞,考核总理候选人技能的桥段娱乐性满分。
三星半 “仙人掌博士”、吐血的孩子、身穿黄色围裙的老父亲、比剪彩、尿尿签名、打地鼠一样打海豹……一本正经地恶搞
彩色卓别林。极尽讽刺之能事。🇨🇦威武。手动赞制片人出品方。
0626
拿着历史书和社会学教材直接拍片还真需要这种异化的表现主义风格,通篇都能看到导演对未来和现今的悲观主义论调,实际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范例,那些可能的好范例基本不是被清洗了,就是浩劫中被批死了,剩下的坐上了大位,动动手指头就能修宪称帝、山呼万岁的,你不做吗?
实在荒诞。。。
戏说政治人物,年代感强
不看年份还真会当成后期着色的早期电影,简陋舞美和画面颗粒模拟低技术,更重要的是表现主义时代的造型和表演。导演继承了同胞Guy Maddin的风格,但这种诡异超现实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些是这位前总理日记的真实记录